『壹』 急需一篇800字作文,題為《我的高中生活》記敘文,如果可以發到843497134...
高中,對我來說是多麼的陌生。老師是陌生的,同學是陌生的,連環境也是陌生的。對於這陌生的高中生活,我很迷茫。
剛來學校的那天,我就對那新發的32本課本產生恐懼感。看著那32本課本,我不知道該先看哪一本,不知道該從哪學起。
我能上高中是走後門的,所以讓我覺得自卑。但是我發現,高中與初中不同,高中是一個新的的開始。雖然我的中考成績不好,但是已是過去,而我應該關心的是現在和將來。現在,我和同學們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只要我不再像讀初中那樣貪玩、懶惰、不肯吃苦,我相信我也能讀好。我會給自己更多的信心,因為我堅信我不比別人笨。
但是,接下來的高中生活辛苦得使我的信心減少了很多。除了數學、語文、物理這三科我聽得懂,其他科目我幾乎聽不懂,這讓我想放棄原來要把書讀好的念頭,也讓我又開始認為我與其他同學不同。畢竟他們要中考已經經歷過辛苦的復習,所以上高中後的辛苦也比較快適應。而我,初三時是請長假悠閑的玩了一年。他們在緊張的復習時,我卻在家裡上網。我,又陷入迷茫中。
我總是認為我來讀高中時個錯誤,但是每當想起我答應爸爸媽媽要來讀高中時他們臉上欣慰的笑容,我就想堅持下來。想把聽不懂的科目弄懂,把聽的懂的科目讀得更好。我想了很久,要讓爸爸媽媽的笑容更燦爛些,我只有更努力的學習,拿出好成績讓爸爸媽媽驕傲的笑,即使那樣很辛苦,我也覺得很值得。
從進高中以來,我的思想一直在進行激烈的斗爭,讓自己很矛盾。所以經常反反復復,一會認真,一會懶散。但現在我不會再那樣反反復復的了,因為我知道爸爸媽媽為什麼看到我去讀書會有那麼欣慰的笑容了--他們看著我去讀書,就好像看到我未來的美好生活一樣。雖然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讀書卻是出路最多的一條路。為了報答爸爸媽媽對我的愛,為了我今後的美好生活,這條路我會一直走下去。
高中生活,我會讓你變得不再陌生!
首先,我必須承認我不是一個有志向的新一代四有青年,我只是一個踩在內蒙古的土地上,仰著頭看呼倫貝爾的藍天白雲,偶爾想著為什麼外地認識的不認識的朋友都問我大草原美麗嗎?
在大約730個日夜以前,好象是我昂首挺胸踏入俺的七中大門的時候。那時侯的驕陽還真夠熱烈的,比魔鬼還魔鬼的軍訓生活讓我的小麥膚色硬是渡上了一層純黑巧克力。真的,那時侯我第一次意識到我的思想十分的墮落,我完全沒有想到國家組織為了提高我們的身心健康而做出的努力。只有一個想法:為啥我如此健康,中一下暑怎麼這么難!不過對於教官的嚴肅認真,還是小小地感動了一下。祖國的安全有他們,我這150CM的小個兒怎麼都覺著挺安全的。
總的來說我的高中生活平凡、平淡以至到了平庸的地步。看到同齡那些才子才女們舞文弄墨,這只手拉著小提琴,那隻手按著黑白鍵,我也很郁悶。為什麼都是學生,差距怎麼這么大呢?別說五線譜,我連簡譜都看不明白,三年的高中生活咋說過得讓外人看起來滿有意義的,於是也想讀讀那些名著。花了一個禮拜的時間看完《駱駝祥子》,就好象給我這棵有待成材的小苗施了過多的肥料,不但沒長成參天大樹,反而葉黃枯萎了。後來老師誠懇地說「做人不能太沒內涵。」也就隨手看了幾首短一點的文章詩句,不是我不愛讀書,是我這個三百多度的近視眼有待於「保護」。不過也冒出了幾個不成想法的思想。比如我看到文人寫高潔孤傲堅強的梅菊蘭竹,我會想像一下它們的姿容,然後瞥見路邊被踩的東倒西歪猶著綠衣的小草,敬畏之意油然而生。再比如看一篇篇之乎者也的古文,想想要萬一古文成了我的日常用語,我就把江南詩人的欄桿倚倒了。其實我挺喜歡古文的,老師要不考就更喜歡了。我知道我的思想很腐敗,我還具備自我教育的能力,可改了兩年也改不了,就這德行了。我也很討厭我幹啥啥不行,吃啥啥沒夠。
有人形容高三是戰場,硝煙熏下了我們的眼淚。但我仍可以咧嘴一笑。嘿,咱早上了一年學,大不了讀一年高四。我了解我思想有夠頹廢,沒臉沒皮堪比小強。但我更希望高中生活可以不輝煌,可以不憂傷,可以不快樂,但不能把生活形容的太難,也許很多年以後,這只是我們談論的的故事,平淡如水。
我的高中生活真的很平凡平淡以至我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的事跡可寫。要說我最感動的就是四川地震和北京奧運,讓覺得我還是真的很幸運。生活不一定要波瀾不斷,不一定要把每一次的困苦看成人生的挫折來譜寫看似堅強的人生。我只知道我的高中生活不像破繭化蝶般地痛苦與絢麗,我的感情不似書上描寫的豐富與細膩。但我可以平淡一點兒地向有災不幸的人寄去不足為重的關愛,然後沒心沒肺地為自己成長,過著如秋葉之靜美的高中生活。
流水帳的生活沒有意義,也最平凡。但往往也令人更加嚮往。
『貳』 高中作文800字記敘文以欣賞為話題
學會欣賞 茫茫人海,滾滾紅塵,回眸四望,欣賞是一道絕美的風景,一隅人人渴望、四季相宜、風味獨特的景觀。學會欣賞,你便懂得享受;學會欣賞,你便擁有快樂;學會欣賞,你便走近幸福;學會欣賞,便成為一個大寫的人!欣賞是一種享受,是一種實實在在的享受。無論何時何地,你學會了欣賞,你便收獲快樂,收獲溫馨。懂得欣賞,你的心情便永遠陽光燦爛。欣賞是一種情懷,是一種博大高雅的情懷。沒有愛心的人,不懂得欣賞;缺少情趣的人,不知道欣賞。欣賞需要知本。欣賞是一種幸福,是一種少數人才能享受的幸福。大千世界,芸芸眾生,自以為是者多,懂得欣賞別人的少;自私自利者多,專門利人者少。欣賞滋生幸福,幸福需要懂得欣賞。欣賞是一種學習,是一種真心實意的學習。生活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優點,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弱點。學會欣賞,就要時刻看到別人的優點,讓別人的優點自覺地成為自己的優點。久而久之,你便自然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優秀的人,自然也懂得欣賞。欣賞是一種態度,是一種發自內心羨慕的態度。當你讀到一首詩或看到一幅畫,一首清新流麗、情味雋永的小詩,一幅別有格調、神韻悠然的國畫,你不能不激動,你不能不羨慕,除非你是傻瓜。此時,羨幕無需理由。欣賞是一種風格,是一種獨特自在的感悟風格。紛繁世界,無奇不有,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風有雨,時時刻刻,變幻無窮。懂得欣賞,便懂得感悟;感悟愈深,生活得愈滋潤、愈輕松;輕松滋潤的生活便是至高無上的生活,既然知道無上生活的秘訣,為何不學會欣賞?利人利己的欣賞,應當義不容辭、義無返顧!欣賞是一種精神,是一種情高趣雅的精神。螞蟻有螞蟻的生活,大像有大像的情調,仙鶴有仙鶴的風姿。懂得欣賞,你便懂得生活的真諦;懂得欣賞,你便擁有別人所沒有的情調;懂得欣賞,你也便擁有迷人的風姿。欣賞是一種力量;是一種與時俱進、自強不息、自我奮斗的力量。人生在世,區區百年,匆匆一日,忽忽一生,若不見賢思齊,腳踏實地,真抓實干,爭分奪秒,多做一些有利於人類文明發展的大事、好事,年老時,你就會後悔不迭、悔之晚矣。學會欣賞,你便懂得珍惜,你便擁有更多、奉獻更多。欣賞是陽光,是雨露,是冬天裡的一把烈火;欣賞是玉液,是瓊漿,是夏日裡的一片濃陰。讓我們學會欣賞,讓我們溫暖處處。讓我們學會欣賞,讓我們陰涼處處……
『叄』 高中作文800字記敘文 行止有度
國外有諺「偉大變為可笑只有一步」,「比人多跑一步的人是聖人,比人多跑兩步的是瘋子」。
國內有諺「欲速則不達」,「貪多嚼不爛」,「過猶不及」。
這些民諺都是在講「度」的。
人生智慧,你可以道出千條萬條,但最重要的一條是「凡是皆有度」。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質和量的限度,是和事物的質相統一的限量。任何度的兩端都存在著極限或界限,叫做關節點或臨界點,而超出這個范圍,事物的性質就發生了變化。水的沸點是攝氏一網路,水的凝點是攝氏零度。從攝氏零度到攝氏一網路是水的溫度范圍,過了這個度,水要麼變成水蒸氣,要麼變成冰。
人生活在「度」中。我最大的追求是自由。一個人一旦失去了自由,他還有幸福和快樂可談嗎?他還可能有所作為嗎?但是,自由是度中的自由,過度的自由就會失去自由。一根彈簧在其彈性限度以內,怎麼拉都行,一旦超過了這個度,彈簧就無法復原了。做人做事,為人處事也有一個「度」的問題,「度」的這一邊可能是一片燦爛,而「度」的那一邊卻可能是烏雲密布,日常生活中的「度」,幾乎處處可見。
例如喝酒,朋友們聚在一起喝點酒,聊聊天,交流信息,增進感情,本是人生的一件快事。但酒一過度就要出事了,輕者出洋相,重者傷和氣,更有甚者傷身體,誤正事。
例如說話,說話也有度。話不可不說,不可多說。古希臘哲人蘇拉格底說:「人有雙耳雙眼一口哪能就應該多聽多看慎言,言多必失。」開玩笑是人際關系的一種潤滑劑,但是忌過度,一過度必傷感情。幽默的言談令人快活,一過度就變成庸俗或是尖刻。
謙虛是大家公認的美德,謙虛指不自滿,有自知之明,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過度謙虛則變成了虛偽。明明學富五車,非說自己孤陋寡聞;明明碩果累累,非言乃雕蟲小技;明明能擔負重任,卻幾番推辭,稱自己無德無才,只可干點小事。
勤奮是美德。勤勤懇懇,埋頭苦幹,事業心強是好事。但是,人做事不要把自己逼的太緊,弦綳得太緊就容易斷。每天付出的精力和時間應當有度,否則適得其反。帶病堅持工作,精神雖可嘉,但不足取。沒有條件不說,有條件為什麼不去看病治療呢?有些人以透支生命去賺錢更是本末倒置。
例如對美的理解,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說:「美就是適當。」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賦》中,描寫了東鄰之女的美:「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可見,恰到好處才是美。而過分或不及則都不美。任何事物都有質和量的辯證統一,都存在一個特定的量的限度,一旦超過這個限度,性質就轉化,美的事物就會轉化為丑。
例如對真的理解,列寧說:「只要再多走一步,彷彿是向同一方向邁的一小步,真理就會變成錯誤。」可見,恰到好處才是真。不及,真的不全面,過了,超過是適用范圍,真理就變成了謬誤。真理和謬誤只有一步之遙,怎麼才能使問題看得客觀、合理呢?除了加強修養,提高認識水平外,就要對問題的注意視點以合理定位。找准視點,最大限度地提高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質量。
例如對善的理解。對人懷仁慈之心,做事行善良之舉,是人的一大美德。但是,恰到好處才是善。嬌慣子女不是真愛,救濟貧困的人當然值得贊揚,但不如激人自立,教人自強,助人脫貧。行善有范圍,豈能像唐僧那樣對妖怪講慈悲,豈能東郭先生那樣對惡狼講善良,豈能像伊索寓言中那位農夫對毒蛇講憐憫。對惡人的善良就是對人民的犯罪。
有「度」才有「和諧」。自從有人類以來,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始終處於不和諧之中。一開始,人類對自然的盲目崇拜和認同。把自然當作主宰自己的主人。這是認識上的一種無度;而後,人類壯大了,先進了,又要做自然的主人,肆意向自然索取財富,這又是認識上的另一種無度。人不應當做自然的主人,只能做自然的朋友,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的統一,這才是人與自然關系的適度。
我們的身邊處處是「度」,「度」並不損害你的人生,反而使你的人生過得更好。遵守法度的人才能平安度過人生。處事之道難於守度,守度了,才有和諧的人際關系,才有適合自己的成才環境,命運之神才會光顧。藝術講究度,科學講究度,生活講究度,經商講究度,人生講究度。人的一生豈能不研究、不遵循「度」呢?
「度」是大學問。古今中外的仁者智者、賢人哲人在他們的學說中都有對「度」的論述。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辯證唯物主義講「度」,例如量變到一定程度下才會發生質變。儒學講究中庸,不偏不倚;老子主張順其自然,適應自然;佛學談心理平衡;達爾文談「適者生存」。可見,守度不是人生小技巧,而是人生大本事。
有人認為立志是人生智慧。不錯,大志釀就氣魄,大志磨礪意志,大志煉就恆心,志向存於高遠方成大器。但是,立志需「度」。大志過於具體就會遭受挫折,大志脫離實際便是好高鶩遠。立志也需「量體裁衣」,否則便是空中樓閣。
有人認為熱情是人生智慧。不錯,人際交往離不開熱情。但是,人際交往中熱情也有「度」。你的熱度太高了會灼傷人;你的熱度太低則會冷漠人。該加溫而沒有加溫會使你的人際關系發生「斷路」,該降溫而加溫的會背離意願。把握住了「度」,熱情不會失態,幽默不會油滑,坦誠不會粗率,謙虛不會虛偽,活潑不會輕浮,謹慎不會拘泥。
有人認為謀略是人生智慧。其實謀略是小智慧。人們醉心於《孫子兵法》、《三國演義》中的出奇制勝,豈不知,出奇一旦過了度亦可致敗。
有人認為讀書生智慧。不錯,書籍是知識的海洋,讀書使人進步,這是不爭的事實。讀書也有「度」。書不可不讀,書又不可濫讀。書,不可不信,又不可全信,「盡信書不如無書」。讀書並非多多益善。鄭板橋說:「讀書破萬卷,胸中無適主。」老子說:「少則得,多則惑。」哲學家伏爾泰甚至說:「浩瀚書海使人愚蠢。」
您瞧,「度」難道不是人生大智慧嗎?守度難道不是人生最重要的方略和品德嗎?
許多事本身很難評價其正確或是錯誤。「度」的這一邊,事就做對了,一過了度,事就做得不對了。
過失,過失,一過就失。
過錯,過錯,一過就錯。
『肆』 高中800字以上的記敘文
作文:回家
--------------------------------------------------------------------------------
百忙中,父親總會抽出時間帶我回老家去看望年邁的奶奶。
去的時候,是滿載而去。父親開著微型貨車,因為要帶許多蔬菜。車廂里總是堆滿了紅紅的西紅柿、帶著刺兒的黃瓜、紫黑色的茄子……我問父親,這么多菜不怕吃不完放壞了嗎?父親只是說,老家有地窖,不會輕易放壞的。吃不完可以給街坊鄰居,奶奶平時沒少讓他們幫忙。我點著頭把菜往車上搬。
路途雖遠,卻不寂寞,我朝車窗外望去,是被規劃得整整齊齊的菜畦、綠油油的土豆秧、金燦燦的麥浪,滿心的喜悅也隨之飄出車外,散發到了空氣中去。
回家的路上,總有幾個搭車的老鄉,多數我都不認識,但他們都認識我,有的還直呼父親的乳名,給父親讓上一支煙,然後就上車找個座位坐下。鄉路很顛簸,卻很親切。
有時碰到雨水多的時候,鄉路被沖出個大坑來,車上不去了,只好和眾人把菜卸到鄰人的手推車上,眾人一起推到奶奶家。接著,就是眾人一起喝茶、吃飯、閑聊。家裡忽地這么熱鬧,奶奶自然忙得不亦樂乎。待眾人走後,父親才與奶奶聊起來。
有時我在睡夢中,還能聽見父親與奶奶的說話聲……
回來的時候,依舊是滿載而歸。車廂里滿是帶著泥土的蘋果、臃腫的土豆……這些都是奶奶自己種的。每次走時,奶奶總是免不了落淚,看著淚水從她布滿皺紋的臉上滑落,我心裡總是很難過,暗暗地想:「下次一定早些來看她。」回來的路上,微風吹拂著我的臉頰,聞著故土的氣息,忽地想到父親曾對我說過:等我長大了,他也老了,他就搬回老家去住。每天逗逗鳥、下下棋,只要我能抽空回家一趟就行了。當時,我還笑父親「迂」,現在,我明白了……
『伍』 高中作文800字(記敘文)
人不能幹事沒有目的性,但不是干任何事都要有明確的目的。因為目的與目標有一定區別。人生的信仰是長遠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在這追求過程中遠照的前景,是謂目標。當我們為著人生的目標去工作,甚至去斗爭,是經得起失敗的考驗的,今日不成,明日成;今生不成,永留一種精神。而目的是指干每一件事所要求達到的作用,帶有很強的功利性。這種功利的目的往往操縱人的行為,扭曲人的心靈,造成心理失衡。
人都是有貪欲的,但過於計較得失,甚至任貪欲無限膨脹,往往背離初衷,事與願違。抑或畢其功於一役,破釜沉舟,不計後果,不留退路,一旦失敗,則慘不忍睹。
人活一個心態,從小處講,就是做事不要太計較所得。長足旅行,觀沿途的風景,抵消了你到達目的地的失望,因為過程比目的更重要。從大處講,為人處世有學問。一個人太看重名利,甚至自私到精明的程度,機關算盡,則誤己誤人。王熙風聰明一世,只可惜爭強好勝,樹敵太多,終有樹倒猢猻散的時候。今日之部分為官者,在官則得意忘形,不可一世;丟官則夾著尾巴做人,留下罵名。
為人要大氣,有度量。鄭板橋的「難得糊塗」,對我們有教益。遇事不要太認真,處世接物講風格,在競爭的時代,更有價值意義。心態好,心情好,心寬體胖,何樂不為?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取得事業成功的先決條件。臨危不懼,處亂不驚,是一種大將風度;「品德詳明德性堅定,事理通達心氣和平」是儒雅之士的體現;為人誠懇、待人和善,不急於事功,不寡情絕義,是待人之理;不急不躁,不愁不慍,「不知老之將至」是養生之道。
平常之人,平常之心。一切順其自然,心靜如水,總能超脫凡俗的!
『陸』 800字高中記敘文含評論解析
800字作文加賞析:
十六歲的天空。十六歲的我,已經走出童年的幼稚;十六歲的季節,是一個多夢的季節;我十六歲的天空,有著綺麗的夢想,也有著成長的煩惱。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美好的理想在召喚著我。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我明白,書籍對社會和人生的重要。我愛讀書,是知識給了我無窮的放飛夢想的力量。只是,我依然渴望的沒有升學壓力,充滿自由和生動活潑的學習生活,而不是整天淹沒在題海中的學習生活。我痛苦並快樂著,過著一種屬於十六歲特有的生活。
「都初三學生了,還玩電腦,真是不懂事!」耳邊又傳來媽媽不住的嘮叨聲。我只好極不情願地關掉電腦,把我和快樂隔開。我也知道,玩電腦不能入迷,可是也不能因為我初三了就不讓我沾電腦啊。我喜歡玩電腦游戲,喜歡在網上聽歌,這些只不過是我緊張的學習生活的調劑。可是,我可愛的電腦就這樣被媽媽封殺了。暫時分手吧,我可憐的電腦!我苦惱並無奈著,我還要繼續過我屬於十六歲的生活。
十六歲的天空是單純的,開始成熟的生命夢想繽紛,放開年輕的喉嚨大聲呼喊,無憂無慮地放飛真情與童心;讓年輕的臉龐寫滿天真,讓天真的思緒化做流雲,讓流雲的瑰麗飄向遙遠,讓遙遠的希望早日來臨。
十六歲的天空,本該有屬於我們的快樂,但更多的卻是苦惱,是無奈。盡管如此,我的夢想依然燦爛。徘徊過,孤單過,我學會了堅強:就算心裡覺得很受傷也絕不閃爍淚光。
對著天空,我大聲吶喊:給我雙翅,我要飛翔!
【滿分亮點】
本文一開頭就以詩話的語言深深的吸引著讀者,讓人感受到輕盈的詩意。下文緊緊圍繞著「我十六歲的天空,有著綺麗的夢想,也有著成長的煩惱」組織材料:喜歡讀書,卻被淹沒在題海之中;想玩電腦,卻被母親百般阻止。寫出了十六歲的苦惱與無奈。正是在這種苦惱與無奈中,作者成熟了,堅強了。作者不是一味地抱怨、埋怨,而是一個花季少年對理想的堅定的吶喊「給我雙翅,我要飛翔」,表現出青春的熱情與活力。
『柒』 高中作文800字記敘文
親情,給我們的成長提供重要的力量;親情,是聯系我們與家人的重要紐帶……無盡的親情,帶給我們的,是永遠的牽掛。
她,一頭花白的頭發,眼睛很大卻無神,癟著一張無牙的嘴,喜歡笑,盡管她笑起來滿臉皺紋。她沒念過書,卻能為了家裡的生計,到街上賣菜;她逐漸衰老,卻能清晰的記住我們每個人的生日,送上自己的祝福;她體弱多病,卻為了讓我們吃到綠色無害的蔬菜而親自種地……她,就是我的奶奶,是我最親最愛的奶奶。
奶奶雖然生在18世紀30年代,可她沒有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他對每一個孫子、孫女都關愛呵護。尤其是對我——她最小的孫女。這種關愛,從我出生起直到現在,一直延續,都不曾間斷。
我剛出生不久,奶奶就「丟棄」了快滿1歲的堂哥來照顧我。那時候,她的身子還硬朗,也不覺得辛苦,只是盡心盡力的照顧著我。在奶奶的悉心照料下,我茁壯的成長著。漸漸地,我學會了踉踉蹌蹌的走路,學會了依依呀呀的說話,奶奶也很高興,因為大都是她的功勞。再大一些,我就變得調皮了,總喜歡在門外亂跑。奶奶生怕我受傷,總是緊緊地跟著我。有時候,我跑得太快了,奶奶跟不上,就只好喘著氣大喊:「小乖乖,別跑了,別摔著啦。」就是這樣的一種聲音,陪伴我度過了幼兒時期。奶奶對我的牽掛,讓我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
到了小學的時候,奶奶還是一如既往的關心我。有時候,她會叫爺爺送來新鮮的蔬菜。有時候,她也會給我打電話,只是為了了解我今天吃了什麼或者爸爸媽媽在不在家。
上了初中,我就很少回家了,常常是放了長假才回家一次。奶奶總是掐著手指頭計算我回家的日子,為的是能見上我一面。有一次放假回家,我和媽媽就到街上購物了,沒有去看望奶奶。當我們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踏著夕陽回到家的時候,竟然發現爺爺和奶奶坐在家裡。原來,奶奶知道我回家,特地來看我。她們在家裡已經等了多時,才盼到我們回來。我覺得心裡很是愧疚,也不敢說話。奶奶笑眯眯地拉我到她身邊坐下,問我:「玩得開心嗎?買了什麼呀?」我頓時興奮了,喜滋滋的和奶奶聊了起來。過了一會兒,奶奶卻突然不說話了,只是獃獃的看著我。我很奇怪,問她怎麼了。奶奶布滿皺紋的手摸上我的臉龐,嘆著氣說:「乖乖,你瘦了,臉都變小了。要多吃點肉,早點睡覺,知道嗎?」我聽了,心中竟產生一種酸楚的感覺,似乎覺得自己不多吃飯是對不起奶奶的行為。這次奶奶的突然來訪也讓我非常感動,畢竟她的身體不好,不能走太遠,可她卻為了見我一面走了那麼遠。我想,這就是血濃於水的親情的最好詮釋。
沐浴在親情之中,也讓我的心變得更柔軟,更加懂得感恩。有一次放寒假我就要回校了,奶奶打電話叫我去她家吃飯。飯桌上,奶奶變戲法似的端出一碟扣肉。看到我驚訝的眼神,奶奶解釋說:「這是過年時留下來的,我知道你喜歡吃,特地留給你的。」然後,她夾了一大塊的扣肉到我碗里。我心中很是感動,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我剛吃了一口,就覺得味道有些不對勁了——這菜好像已經餿了。但當我抬頭看到奶奶那笑眯眯的、滿足的樣子時,我決定把這盤扣肉吃完。媽媽也嘗了一口,卻直接吐了出來,對我說道:「都已經餿了,別再吃了。」我笑了笑說,沒有啊,還挺好吃的。可是媽媽卻不許我再吃了。回家的時候,媽媽突然問我是不是真的吃不出菜餿了。我搖搖頭說:「不是。只不過那是奶奶夾給我的,我要吃完。」媽媽聽了,點了點頭,說,你做得對。
如今,我正在漸漸長大。也許有一天,我會看到社會中冷漠、不美好的一面,心漸漸變得堅硬。但是,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奶奶對我的牽掛和愛,不會忽略親情給我的力量。
『捌』 高中作文800字記敘文《擁有陽光》
擁有陽光
陽光永遠不會拋棄我們,只要我們對黎明懷著欣賞與堅定。
——題記
盲人歌手楊光的世界一片澄澈與光明。不知是他內心的樂觀點燃了陽光,還是陽光照亮了他心底的樂觀。
陽光就是樂觀的心態,是廣闊的胸襟,是面對生活一往無前的勇氣。擁有陽光,就能為寂寂百草普降催醒新芽的生機;擁有陽光,就能捧接點點垂泣到天明的紅淚的燭火的溫情;擁有陽光,就能擰開苦盡甘來的閥門……擁有樂觀的陽光,照亮你或黑暗或苦痛或困頓的生活!
擁有一輪樂觀的朝陽,讓如朗月照花的清光鋪陳頓挫的心田。世上沒有絕望的深淵,只有你推開樂觀的陽光後恆久的黑。我最敬佩的人是沈從文先生,當初在牛棚中暗無天日地生活著的他卻寫信淡淡地說———這里荷花開了,陽光落下來,你若來看……在這樣恥辱的重壓下,他的內心竟如此空明一片!他是個擁有陽光的人。是的,一個用心中樂觀的陽光照亮漆沉黑夜也照亮了陰霾社會的人!黑暗與絕望侵蝕不了他的肉體與靈魂,他將擁有恆久的燦爛。
擁有一尊樂觀的艷陽,讓如深潭微波的光茫撼動掩埋的夢想。世上沒有上帝恩賜的金鑽,只有托起樂觀的陽光後奪目的光華。有這樣一群人,被炸彈,鮮血,戰爭與綁架包圍的伊拉克足球隊一路披荊斬棘,沒有奪冠後的豪言壯語,烏黑的唇吐出這樣一句話,我們需要陽光,希望它帶給伊拉克人民一點光明與快樂。怎麼不動人心魄?當他們連安全地返回國內都難以保證的時候,他們選擇托著一輪樂觀的太陽,奮力拚搶,為了祖國被塵土掩埋的未來,為了痛苦人民的歡樂,要知道,這是樂觀的陽光力量!
我們還長著稚嫩的眉眼,像是一株株尚未長成的蒲公英,還很弱小,不曾有飛翔的翅膀,但也要擁有一輪樂觀的太陽,迎著一點點的風,飛向遠方,即便是落到不為人知的地方,即便是沉入荒野與泥潭,也要試著墾開處女地的犁印,也要照亮困頓與夢想。
請緊緊擁抱樂觀的陽光,為與生活翩躚共舞積蘊力量,為日後一瀉千里孕育豪壯,為晨曦引領輝煌而熱血沸騰!推開黑暗拋棄絕望,只要、只要,緊緊擁有你的陽光!
『玖』 高中作文800字記敘文做什麼事都要認真
大年初一,有親自從遠方來,我們大家全都聚集在外婆家,高高興興過大年。中午又像往年一樣要吃餃子。
外婆在廚房張羅大鼓:做餃子皮、剁肉餡、包餃......忙得不亦樂乎。我擔心外婆累壞了,便主動請求幫忙,外婆心疼我,但經不住我的請求,答應了。
我吃過餃子,看過別人包餃子,卻沒有親手動過,這回我可得大顯身手了。我隨手拿了一張餃子皮,用勺子舀了滿滿一勺肉餡放在餃子皮上。我心裡十分得意:嘿嘿,沒學就會,天才啊!正在我得意非凡的時候,那肉餡就像個不聽話的孩子,讓我束手無策:當我把左邊的皮捏好,肉餡從右邊鑽了出來;等我捏好右邊的皮,肉餡又從左邊逃了出來。這可讓我為難了,怎麼辦才好呢?我左思右想,傷透了腦筋,還是一點頭緒也沒有。
正在我疑惑不解的時候,姐姐看到了我這般模樣,無奈的說:「我的小妹妹啊,用腦子想想,少放點餡兒,不就不會多出來了嗎?」說得對呀,我怎麼沒有想到呢,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我找姐姐說的,放回一半肉餡,包起了人生的第一個餃子。大功完成,但是不太對勁,因為我根本不會捏餃子的先後順序,包的就是個「四不像」。外婆在一旁耐心的教我,可是我怎麼都學不會,凡是不能強求,這是沒有辦法的,我包的「四不像」只好自個兒吃了。
我雖然包得是四不像,但這是我第一次包的餃子,它凝聚了我的心血。嚼著它,這碗「四不像餃子」別提有多好吃了!
大年三十,媽媽說包餃子大團圓。於是便決定那天包餃子。
媽媽從市集上買來了餃皮,做好了肉陷,准備包餃子。媽媽開始包了,我洗好手,對媽媽說:「我也來學。」媽媽說:「好啊!」
媽媽拿起餃皮,在邊緣的地方沾了水,在中間包上肉陷,再對折,卷一圈,一個完美的餃子就浮現在我眼前。真是小菜一碟,我心裡暗自高興。我順手拿起餃皮,也沾了沾水,放了些肉陷,再卷了一圈。咦?怎麼像個瀉氣的皮球,原來是陷太少了;我想這次一定能做好。我又拿起另一張餃皮,小心翼翼地沾了水,包了比上次多很多的陷。噢,陷全都擠出來了,手也粘粘的,陷又太多了。氣死我了,這回我可成了瀉氣的皮球。我總結了上兩次的經驗,包上了不多不少的陷,終於,一個完好無缺的餃子浮現在我眼前,真是令我心花怒放。
下面,就是煮餃子了。我把包好的餃子放進鍋里,它們彷彿一個個都活了,在鍋里歡蹦亂跳。我正在歡喜的時候,一不留神,糟了,都快把餃子給燒焦了。
唉!真是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餃子」撲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