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活動課教案]小學作文活動課教案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教案:想像作文《昆蟲樂園趣事多
昆蟲樂園趣事多
活動設計理念: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這次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整個教學環節,體現了用生活中的教育資源來教育感染學生,讓學生走出課堂,將語文學習與生活緊密聯系,使學生在活動中提高自己的觀察、搜集、製作的能力,小學作文活動課教案。培養學生樂於交流,勇於想像,大膽創造的習慣,提高學生表達想像和創造的能力。採用多種形式選擇多種角度讓學生能說、會說,培養學生的個性與創新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開闊了視野,拓寬了思路,增進學生對昆蟲世界的認識和了解,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有益昆蟲的情感。從而讓學生更愛關注生活、更愛學習表達。
活動重點、難點:
⒈交流自己搜集、製作的昆蟲標本及有關的知識。
⒉想像關於這種昆蟲的故事。
活動准備:
⒈課前布置學生:
①搜集一、兩種昆蟲標本,或製作昆蟲標本。
②搜集關於這種昆蟲的有關資料。
③製作這種昆蟲的頭飾。
④思考關於這種昆蟲的故事。
⒉製作課題:漫遊昆蟲王國
⒊(投影片)要求:
說話要求:(1)講清楚你是什麼時間,在什麼地方搜集到這些資料,作文指導《小學作文活動課教案》。
(2)既要講清楚這種昆蟲的形狀,又要講清楚它的生活習性。
創作要求:(1)要根據自己搜集的昆蟲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來編故事。
(2)要大膽想像,故事要有一定的情節。語言要盡量有趣,還可以配上
動作表演自己編的故事。
匯報要求:(1)說話時要聲音響亮,態度大方,有一定的順序,突出重點。
(2)聽的時候要專心,並能評價別人的發言。
⒋寫話本紙一張、鋼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新課:
你了解千姿百態的昆蟲王國嗎?
二、交流所搜集製作的昆蟲標本及有關知識:
⒈你們採集製作了哪些昆蟲標本呢?
(一生答),你還准備了××的頭飾,對吧!好,請把××的頭飾戴在頭上。
(其餘生飛快地答完後均馬上戴上頭飾)
請孩子們都把自己准備的頭飾戴在頭上,讓我們大家都了解你收集的昆蟲是什麼。呀,真是太豐富了!這千姿百態、豐富多彩的昆蟲構成了一個趣味十足的「昆蟲王國」。
⒉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貼課題)「漫遊昆蟲王國」
①你能夠介紹一下你搜集的昆蟲嗎?(一生說)
學生評價他的發言。
師相機指導,歸納出介紹昆蟲資料的要求:(投影)
請大家齊讀介紹要求。
②請孩子們按照這個要求在小組內介紹自己搜集製作的昆蟲,其它同學認真聽,並給出評價意見。
③請每一組的同學派出代表來介紹。(投影屏幕展示標本及標本介紹)
(介紹完後應請同學評價自己介紹的情況,或提出問題考查同學聽的情況,或請同學向自己提問,自己解答。)
⒊孩子們掌握了這么多的昆蟲知識,老師真為你們高興。
三、想像關於這種昆蟲的故事:
其實,昆蟲王國的臣民們,它們也有憂愁、有煩惱、有喜悅、有歡笑。昆蟲世界也充滿了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⒈請你根據自己搜集製作的昆蟲的特點、生活習性大膽想像,講一個關於這種昆蟲的故事來,好嗎?注意,老師也對大家提出了要求。(投影)
① 默讀要求;
②抽讀要求;
⒉按要求大膽想像,自由練說後再同桌交流。可以加上動作表演。
⒊匯報交流,可以加上恰當的動作,把自己編的童話故事表演給大家看。
⒋孩子們豐富的、奇特的想像讓老師深深地感動了。是呀,五朋繽紛的昆蟲王國里有著太多的故事,也有著太多的樂趣。
四、你想對昆蟲王國里的什麼昆蟲說一句什麼話呢?想一想,把它寫下來,再告訴我們大家。
(學生寫完後在投影上展示,寫得好的大家齊讀。)
五、布置課外作業:
是的,昆蟲王國知識多,故事多,樂趣多。讓我們把我們了解的這些知識,想像的這些故事,感受到的這些樂趣在我們課後將要開展的「昆蟲王國博覽會」中展示出來,讓更多的朋友來認識昆蟲,了解昆蟲,讓大家一齊來「保護益蟲、消滅害蟲」!
附:昆蟲資料調查表
昆蟲名稱: 科 目:
採集時間: 年 月 日 採集地點:
采(搜)集人:
簡介說明:
摘自:
年 月 日〔小學作文活動課教案〕【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貳』 小學作文教學設計 如何教小學生寫作
小學生入門寫作主要有兩大困難:一是「寫什麼」?(選取寫作材料),二是「怎麼寫」?(寫作方法與技巧)。作為入門應先解決第一個問題,然後才能講究寫作技巧,因為前者是基礎,好比河水之源,如果沒有源頭,哪來涓涓細流乃至滔滔長河?三年級是小學生作文的「入門」階段。由於剛剛開始學習寫作文,往往出現這種情況:學生的組詞、造句還講得過去,但作文中的取材僅限於轉抄和編造。這樣發展下去是不妥的。其一,學不會觀察生活、表現生活;其二,一旦養成習慣,會使思維懶惰,思路狹窄,材源枯竭,影響其思維品質、智力、心理等方面的健康發展。那麼,如何引導學生寫作入門解決材源問題呢?我們提出如下幾點看法: 一、要引導學生寫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和真景。生活中的作文材料很多,但生活中的人、事、情和景,初寫作文的學生往往缺少「抓」和「寫」的意識,需要老師或家長的點撥、揭示加指導。如我校去年元旦前夕要召開文藝晚會,布置同學們自帶小紅花,可老師沒教過花的做法,有一位家長教會了他的女兒做紅花,當這位小學生帶著紅花上學時,同學們求她幫助,她幫同學們做紅花。事後,有的同學表示送她小「禮物」。雖然她喜歡小「禮物」,但是沒要。老師知道這件事後,就指導她把這件事寫成作文《我幫同學做紅花》。由於寫的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事,她寫成的作文,內容充實,還挺有思想的。 二、給孩子創造積累寫作材料的條件。平時,學生只能天天重復著「家中——路上——學校——路上——家中」的過程,生活的范圍有限,所以學校和家長應利用周末和節假日,領孩子去公園、野外等見世面,領略和感受積極的、豐富多採的社會和自然生活。但要有益於教育孩子,其中一項便是為寫作文積累材料。例如,在今年暑假中,某家長帶他的女兒去野外捉蟈蟈,臨行前布置了寫作要求,讓她注意觀察和記憶。回來後,她寫了作文《捉蟈蟈》,較生動地寫下了捉蟈蟈的過程和動作,很有情趣。 三、給學生講些直接感受不到的作文材料。受生活的地點、環境等條件所限,有許多素材是學生直接看不到、得不到的,卻是可寫的。這類材料需老師及家長的講述,指導課外閱讀等進行積累。有一位學生家長在去某沿海城市出差回來時,給他的孩子帶回來許多「禮物」,如:各種貝殼、小(海)石頭、小紀念品等。女兒最喜歡那串珍珠項鏈,她認為很貴。其實僅幾元錢,使她很驚奇。這位家長抓住時機,向她講了珍珠的人工養殖以及我國海上育珠事業的過去和現在,鼓勵她以此為材寫成作文《爸爸送我的禮物》,既訓練了寫作,又進行了愛祖國、愛科學的教育。 四、要讓學生學會剪輯原有的寫作材料。固然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和真景是小學生入門寫作的主要材料,但不要因此束縛他們的自我發揮和想像,而是要讓學生們學會將已有的材料進行合理的剪輯、必要的取捨。有一位學生游過秀水公園後,在寫《我愛秀水公園的美麗風光》草稿中提到「在草叢中撿到一隻死去的蜻蜓」,這是真實的,但對文中的「美麗風光」起了削弱作用。老師對此進行了指導,經過修改,學生的作文是:「我走上拱橋向東望去,湖面上是一片荷花和荷葉,交映相輝。葉面上的水珠兒在陽光照射下,如珍珠般閃閃發光。忽然一隻紅蜻蜓飛來,落在一支卷著的荷葉上,我想起了古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一小小的剪輯,使作文增加了藝術性。總之,老師及家長應相互配合,共同創造條件,指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觀察生活,獲取並積累寫作素材,讓學生在入門寫作時,感到「材」有源頭滾滾來。 小學生初學寫作的三個放開 小學生初學寫作,就像剛學步的孩子,走得搖搖晃晃,顫顫巍巍,甚至摔跤,但父母總是大膽放手,不斷鼓勵,終於孩子會走了,並且走得穩穩當當。如果我們的老師能像父母呵護剛學走路的孩子一樣,學生就都會作文,也都願意寫作文了。但事實上,我們的老師在學生作文剛起步時就設置了很多的障礙,提出很多的要求,結果學生越寫越不會寫,越寫越不願意寫。老師在作文教學中形成的思維定勢,對「好作文」定了很多條條框框的約束,恰恰忽視了學生的性情、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智力水平。結果,由於人為地拔高,不斷地限制,作文越教越死,學生越學越怕。 實際上,小學階段,應大膽地「放」,讓學生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想怎麼寫就怎麼寫,隨意發揮,不拘一格。
『叄』 小學語文作文的教案怎麼寫
一、說什麼就寫什麼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像萬花筒,像七彩陽光。校內、校外,同學們聚集在一起,總有說不完的話。說話都說些什麼呢?無非是向別人講述自己每天的所看所思或親身所經歷的事情。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把自己所說的這些內容,只要用文字原原本本地寫下來,就是作文,就是文章。
二、寫生活中的真實情景
《「你必須把這條鱸魚放掉」》一課記敘了小湯姆和他爸爸在湖上釣魚的情景,小湯姆從這個事情中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文章選材新穎,內容充實,深受學生的喜愛,特別是當湯姆釣到一條大鱸魚後,作者用了濃重的筆墨來描寫湯姆、爸爸的對話,特別是對話時的動作、神態刻畫的惟妙惟肖,非常值得學生借鑒。所以,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後,充分引發他們寫作的慾望,變枯燥的訓練為輕松的享受。
學生在了解課文的寫法後,並不要馬上讓學生動筆寫,而是觀看一段兩分鍾的錄像,然後要求學生把人物說話時的動作、神態用語言表達出來。結果,學生你一言,我一語,表達得非常清楚,其中的人物一下子鮮活起來。課後,要求學生寫出吃晚飯時一家人的對話,第二天,大家一起交流欣賞。出乎意料,就連班上最怕寫作文的同學,都寫得很好。
三、怎麼說就怎麼寫
人在平常說話時,除愛有意模仿他人之外,一般都是想怎麼說就怎麼說,愛怎麼說就怎麼說。因此,由於性別、年齡、性格、生活環境和生活經歷等方面的差異所致,所有人說話的特點各不相同,每個人都有說話的個性和「稜角」。這就好比人的長相,是各有特別之處的。
作文呢,也是如此,提倡:嘴上怎麼說,手就怎麼寫,即「我手寫我口」;寫自己想說的話,愛說的話。這樣,由於寫了自己想寫的情景,說了自己喜愛說的話,貼近了現實生活,抒發了真情實感,因此寫出來的文章就容易做到內容具體,生活氣息濃厚,語句表達順暢,有特色。
可以這樣講:只要老師能以學生為主體,想方設法培養學生的興趣,一定能激發他們向困難挑戰的勇氣,給他們帶來成功的樂趣
『肆』 小學語文作文教案啊
[小學語文作文教案]小學語文作文教案小學三年級作文教案:用一兩件事寫父母的愛
【訓練要求】
這次習作,要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用一兩件事,寫寫父母愛自己的一件事,也可以寫發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間的感人的事,要表達真情實感,小學語文作文教案.寫完以後,讀給爸爸、媽媽聽,請他們提提意見,再認真改一改.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准》強調淡化文體意識,倡導自由表達,強調習作「要引導學生寫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說真話,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本文設計力求體現《課程標准》精神,主要表現在:
1.減少束縛,引導自由表達.打破框框,淡化文體意識,把習作指導滲透在作前談話、作後點評之中,學生在自然而然的寬松和-諧的氛圍中無拘無束、敢說敢寫、自由奔放地進入習作狀態.
2.誘發興趣,引導真情表達.習作也是一種情感的體驗、流露、交流的需要.注重在教學之中通過「錄像引發→閉目回憶→互談感受(說與寫)→品讀交流」等形式,引發學生情感興奮,開啟學生心扉,引吐內心真情,確實把課堂當作一種情感體驗與交流的場所,當作情感傾訴與交流的需要,真正做到「為情而造文」,使「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的習作當文宗旨得以實現.
[導寫過程]
一、憶父愛、母愛——創設情境,引發真情
1、吟頌詩文
《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
2、錄像引入.
師:同學們,我們來看一段錄像好嗎?(播放錄像,再現溫馨家庭生活場面,激發情感興奮).
3、引發回憶,作文指導《小學語文作文教案》.
師:這是一段什麼內容的錄象呢?你能體會到爸爸、媽媽對你無微不至的關愛嗎?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哪些事給你留下最深的感受呢?(學生自由答)
4、閉目想像.
師:閉上眼睛,伴著音樂,把感受最深的爸爸、媽媽疼愛你的那件事情再回憶一遍.(播放歌曲《燭光里的媽媽》)
二、說父愛、母愛——開拓思路,引吐真情
1.小組交流.
師:我們這篇習作的第一讀者將是我們的爸爸媽媽,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寫,才能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孩子的理解並銘記他們的愛呢?讓我們小組內討論一下.把剛才回憶中感受最深的爸爸媽媽疼愛你的事具體地講給小組同學聽聽,怎麼想就怎麼說,做到說真話,吐真情.
(學生小組交流,教師巡視,參與交流.)
2.集體交流.
師:好,接下來,請同學們把你和爸爸媽媽之間感受最深的事講給全班同學聽聽.其他同學可以圍繞是否把意思表達清楚、具體,進行補充、評議.
①誰願意講講自己腦海中印象最深的人是誰?他(她)為什麼給你留下這樣深的印象呢?(個人發言,其他同學補充、評議)
②誰願意講講你感受最深的事是什麼?說說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怎麼樣?
『伍』 小學作文指導課教案
[小學作文指導課教案]小學作文指導課教案(六年級作文指導課)
教學設計理念:
為學生提供材料,在感同身受中誘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引發學生的獨特感受,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引導學生從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的深層次去思考、去表達,小學作文指導課教案。
教學目標預設:
1、引導學生根據材料運用個性化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並有機滲透語言訓練,提升表情達意的能力。
2、了解大自然是人類與動物的共同家園,激發學生熱愛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預設:
一、課前談話,啟動情緒
1、師問:同學們,今年多大了?屬什麼?狗、雞是動物中的兩種,下面考考大家,你能說出多少有關動物的成語或歇後語呢?
2、學生交流成語或歇後語。
3、小結:描寫動物的語言還真多,作文指導《小學作文指導課教案》。今天我們上一節以「人與動物」為話題的作文訓練課。
二、感受動物,激發情感
1、師述:剛才我發現,一說起動物,你們的眼睛就亮了。下面,我們一起走進動物世界感受一番。有個要求,請用積累的詞語正確地描寫你看到的畫面。
●課件出示一段趣味盎然的動物錄像片。
●畫面定格:各種姿態各異的動物。
2、學生用積累的詞語正確地描寫看到的畫面,老師隨機點撥,適當評價,鼓勵學生說得准確、生動、形象。
3、師述:一個個形象生動的詞透著你們對動物的喜愛,來,拿起你的筆,用一二句話描寫一下你眼中的動物世界。
●學生寫話,老師巡視。
4、學生交流,老師立足動物世界的特點進行簡評。
三、感悟材料,表達情感
1、師述:你們眼中的動物世界是那麼豐富多彩、趣味盎然、令人神往。下面我們再次走進動物世界感受一下。想想哪一個畫面最感動你?
●課件播放一段大象母-子情深的感人錄像。
2、學生交流感受。
3、師述:動物之間的這份愛感動了你們,也感動了老師。還有兩則故事,我想把它推薦給大家,請你認真讀讀,用心感悟,相信你的感悟會越來越深。
●提供文字材料,學生自主閱讀(材料附後)。
4、交流對第一則故事《義鼠救主》的新感受與新發現。
5、師小結:我們發現動物不僅有親情,還有靈性的,它也會知恩圖報。從《海豚領航》的故事中,你又有新的發現嗎?
●學生交流對《海豚領航》的新感受與新發現。
6、師述:由此看來,動物不僅有感情有靈性,還可以幫助人類,它們是人類的好朋友。可是,我們有的人是怎樣對待這些可愛又可敬的生命呢?
●課件播放盜獵者殘殺野生〔小學作文指導課教案〕【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陸』 小學三年級作文教案
一、 教學目的:消除習作的神秘感,使初次接觸習作的學生感到習作並不難,增強習作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和動機,讓學生擁有放鬆的習作心態,易於動筆,樂於表達。
二、 教學重點:學寫作文,明確作文基本要求
三、 教學難點:把文章寫通順,意思表達清楚
四、 教學時間:二課時
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經升入三年級了。從今天起,我們要學習寫作文這項新本領了。與寫話一樣,寫作文並不難,只要把自己做過的、看見的、聽見的、想到的寫下來,讓人看明白了,就是作文。其實,有好多同學上學期的寫話,就已經是作文了。所以,作文並不神秘,也不可怕,相信你們在今後的日子裡一定能寫出非常精彩的作文來。
二、 閱讀例文,感受作文
1閱讀例文
(1) 閱讀《好阿姨》。
A自由讀一讀《好阿姨》,想一想,小作者筆下的阿姨「好」在哪裡?
B交流、討論。
好阿姨是怎樣給小作者留下「熱情」的「好」印象的呢?再仔細的讀一讀,與同桌討論討論。
小結:小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真實有序的寫下了自己去商店買牙膏時的見聞和感受,動作、語言的描寫反映了阿姨熱情待客的特點。由此可見,作文是十分簡單的,只要留心周圍的事物,就能寫出作文來。
(2) 閱讀《假如我是一支神筆》。
A自由讀一讀,邊讀邊想,小作者有了神筆以後,他想做些什麼?
小結:小作者展開了想像的翅膀,寫出了這篇生動有趣的作文,而且字里行間流露出小作者的美好心願。由此可見,作文可以寫自己想像的世界,只要大膽想像,也能寫出精彩的作文來。
2暢談感受:《好阿姨》《假如我有一隻神筆》後,你對作文有了什麼感受呢?
三、 明確要求,確定內容
1確定內容
2內容要求:今天我們就來試著寫一篇作文。寫什麼呢:起床啦,刷牙啦,打電腦啦,和小朋友一起玩拉……什麼都可以寫。你准備寫什麼,仔細想一想。
3交流構想:小組內交流各自的寫做內容,拓展思路
4其他要求:本次習作出了對作文內容的要求外,還有什麼要求?(先打草稿,再朗讀修改,最後謄寫)
四、 行筆成文,相機輔導:學生根據自己確定的內容自主寫作。教師巡視時,及時給予個別輔導
第二課時
內容:修改習作
一、 自主修改
請同學們把自己寫的文章認真的讀幾遍,把錯別字改正過來,把不通順的地方改通順,把需要增加地方加上去,刪除不必要的語句。
二、 相互修改:自己修改滿意的作品讀給同座聽,徵求別人的意見。
三、 交流習作,師生評議
四、 朗讀習作:請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大家聽的學生讀自己的習作,其他同學認真聽,看她哪些地方寫得好,哪些地方還需要修改。
五、 評價方式
1學生自評:讓讀習作的學生自我評價,體驗習作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2師生評價:教師與學生一起參與習作的評價,注意引導學生公正客觀的評價他人的作品,分享他人習作的快樂。
習作二 我的自畫像
一、 教學要求:1、 對照插圖讀懂例文《我的自畫像》了解主要內容,初步感知圖文結合介紹自己的方法。2、 讀懂習作要求,初步領會介紹人物的基本要領:抓住人物的整體形象,長相、性格、興趣愛好等方面的特點,按一定順序寫並配上自己創作的自畫像。3、 按習作要求,依照例文的方法,圖文結合抓住主要特點向大家介紹自己。
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抓住外貌特徵,通過神態的描寫反映一個人的性情。難點:寫出個性特徵。
三、課前准備:1、課本插圖投影片。2、例文錄音。3、用來畫自畫像的卡紙和小鏡子。4、好詞語表。
四、教學時數: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 導入: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一張名片,它是干什麼用的呀?對,向一個新認識的朋友介紹自己,需要名片。有個叫杜小虎的同學,就有一張特別的名片,不僅有他自己的介紹,還有自畫像呢,你想去看看嗎?想去認識杜小虎嗎?
二、讀懂例文
1、 學生自己讀例文,並結合圖說說你對杜小虎的印象。
2、 你是從圖或例文的哪些地方產生這樣的印象的?說給小組同學聽聽。
3、 請生全班交流。小結:圖畫中的小虎的外貌笑眯眯的眼睛……告訴大家他是一個愛笑的孩子。介紹中告訴大家他的愛好,知道他是個愛學習的孩子……
三、學習例文
1、 圖文對照,說說,杜小虎給自己畫的自畫像,哪些地方特別像?
2、 杜小虎除了介紹自己的外貌還告訴大家什麼啦?小結:介紹自己我們要向別人講清自己的長相、年齡最重要的是要向大家講出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這就是特點。
五、 指導習作
1學生自己對著鏡子畫自畫像,畫出自己最有特點的樣子。
2同桌互相欣賞,提出修改意見。
3全班玩「猜猜看」的游戲。貼出自畫像,猜猜他是誰?
4學生自己練說後,拿著自己的畫像,找到你最想介紹的夥伴,介紹給他聽。
5老師提供一些可用詞句。
六、 學生練寫。
第二課時
評價與修改
重申宗旨:好文章是改出來的。
重申修改入手的幾個方面:1、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讀兩遍,不通的句子改過來,不會改,可以請教老師和同學。2、添詞句。方法:小組討論,互提建議。
修改效果自評辦法:自己讀讀修改前後的作文,覺得有進步就給自己畫上一朵紅花。互評辦法:請小組其他成員或班上其他同學讀兩篇作文,有進步就給打朵紅花,看誰得的紅花多。
改後稿呈現方式:將自己的自畫像介紹貼在教師准備的大白紙上,將在班級走道上向全校展示一周。如果你的名字被很多同學熟知並叫上名來,就說明你的成功。
習作3 這里真美
教學要求:1.觀察插圖,有選擇地描寫景物,注意詳略得當,重點突出。2.讀懂例文,引導學生在進行景物描寫時,學會使用簡單的修辭和積累的好詞、好句子。
教學重難點:重點:想像作畫,並把想像的內容描寫出來。難點:有選擇地進行描寫,詳略得當,重點突出。
課前准備:1.課本插圖的黑板畫。2.准備幾篇描寫小動物的片段。3.好詞語表。
教學過程:
一. 導入。小朋友,今天老師跟你們一起來作畫、說話和寫作,高興嗎?
二. 觀察插圖練說
1.說說圖上都有些什麼。(學生自由練說)
(1)指名說。
(2)評議:我們可以按照從遠到近或者由近到遠的順序來說。
2.想像作畫,補畫小動物。
(1)你們覺得這幅圖上還少了點什麼?你把耳朵貼過去聽一聽,除了風吹過樹梢的洗滌沙沙聲,小河裡淙淙的流水聲,再沒有其他聲音了,一切都是靜謐的,安靜 得有點寂寞。小朋友,拿起我們的畫筆,再畫點什麼呢?
(2)學生自由作畫。
(3)學生用幾句話介紹自己所畫的動物。
3.學習例文,學說話。
(1)學生自由朗讀例文。 有位小朋友先簡單地寫了天空、樹林、小河等景物,然後寫了他畫在河裡小魚。他是怎樣寫小魚的,請小朋友讀一讀。
(2)學生小聲讀例文。讀完後,讓學生說說例文中哪些地方寫得特別可愛,為什麼。小組討論。 指名大組交流。
(3)教師朗讀三段寫小動物的精彩片段。 模仿練說,要求學著例文,可以把小動物當做人來寫,抓住小動物的特點,把它們寫得很生動、很有趣,讓人聽了覺得很舒服,很美好,很有生氣。說給同桌聽。指名說。
(4)師生評議。
4.給畫面填色,練習說話。
(1)我們已經把我們自己畫的小動物介紹給大家了,如果我們要把這幅圖的景色寫下來。是不是僅寫一下小動物就夠了呢?我們還要把天上的雲呀、地上的樹呀、草呀、花兒呀簡單地寫一寫。不過沒有顏色,太單調了,我們來幫它們穿上漂亮的衣服吧!師生自由填色。 (2)展示填好色的畫。(3)學生自由練說。
5.出示好詞語花籃,好句子筐。
天高雲淡 白雲悠悠 五彩繽紛 點綴 生機勃勃 一碧如洗 生機盎然 漣漪
一陣微風吹來,樹葉沙沙地低語,像是大樹媽媽給小鳥唱的搖籃曲。
白雲悠悠,不時地和小鳥說著甜蜜的話兒,多美呀!
路邊的小花兒漲紅著臉,害羞地躲在葉子中間,綠油油的小草大方地跳著搖擺舞,有趣極了!
6.學生有選擇地引用上面的詞語和句子,或者模仿,再進行說話練習。
(1) 自由說。(2) 小組交流說。(3) 指名大組交流。(4) 師生評議。
三. 練習寫作
1. 討論討論怎樣寫。2. 學生寫草稿。3. 交流草稿,評議、修改。4. 學生認真謄寫。
習作4 觀察一處景物寫一段話
教學目的:
1. 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插圖,讀懂例文《山坡上》。知道作者寫了哪些景物,那些景物屬於動的,那些景物屬於靜的。在此基礎上,揭示觀察要點,進而弄清描寫一處景物的要領。
2. 引導學生有順序地觀察田野里的迷人秋景,注意抓住主要的景物,要有動有靜。
3. 觀察郊外一片田野,有條件的可讓學生選其認為最美的幾樣畫下來或拍成照片。指導學生結合圖畫或照片,按照觀察順序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主要景物的選擇(動靜結合),觀察順序。
難點:抓住景物的特點,筆下含情,把景物寫美。
課前准備:
1. 課本插圖投影片。(一框三片`分三次復合)
2. 例文錄音。
3. 帶領學生有順序地觀察郊外的稻田,做好紀錄或拍攝下來。
4. 好詞好句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在這個涼爽宜人`天高雲淡的秋天,我們走出了校園,與大自然親密接觸,那份舒暢的感覺至今是不是還令你們回味呢?今天我們就用手中的筆把美景寫下來,作為永久紀念,樂意嗎?
二.讀懂例文
學生自讀,思考:例文中寫了什麼?用「___」畫出來。 交流以上問題。
三.再讀例文,討論寫法
播放例文寫草部分的錄音,同時投影幻燈片。(山坡上草的圖景)
學生邊聽邊觀察,思考: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草的?
討論交流
草——高矮 顏色(板書)
播放例文中寫花部分的錄音,同時投影幻燈片。(山破上花的圖景)
學生邊聽邊觀察,思考:寫花又是從哪些方面寫的?
討論交流:
花——顏色 名字(板書)
小結:以上這些景物都是靜的,作者是從顏色`高矮等方面寫的。
過讀:文中除了寫這些靜的景物,還寫了什麼?怎樣寫的?
播放例文最後一部分錄音,同時出現「我」`蝴蝶`螞蚱的投影。
學生邊聽邊思考上述問題。
討論交流:螞蚱`蝴蝶(板書)
小結:這些屬於動的景物。
再次演示投影,揭示觀察順序。 作者是按照從整體到部分`由遠到近`先靜後動的順序觀察的。
讀讀習作指要,總結寫法: 抓住主要景物。
寫出景物的主要特點。(如形狀`顏色`動靜變化等)
按照景物的方位遠近和觀察的先後順序,把要寫得景物恰當地連接在一起。
四.遷移仿作 明確寫作要求。
下面,我們就用剛才學到的方法來寫一寫我們在秋遊時看到的那片美麗的田野。
習作指導:
交流學生所畫的圖和拍攝的照片。 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照片和圖畫予以展示。
創作的同學介紹作畫的意圖`順序和拍攝的角度,說說為什麼畫這些,拍這些。
學生評議,說意圖。
指導學生寫稻田。
<1>幻燈投影稻田圖片。
小朋友,現在老師想請你來介紹這片稻田,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來介紹呀?(顏色`稻穗的樣子;無風的時候稻田的景色;風起時候,稻田的景色)板書。
<2>學生自由練說。 <3>指名從不同的角度說。 <4>出示好詞語藍和好句子框。
一望無際 顆粒飽滿
一陣風吹過,金黃色的稻子隨風起舞,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一浪推過一浪,非常壯觀。
那顆粒飽滿的稻穗仰起臉驕傲地向人們炫耀自己的壯觀! (寫好圖上其他的景物,豐富習作。 )
小朋友,你看在稻田中,誰在那兒蹦蹦跳跳地忙碌呀?
那快活地飛來飛去的又是誰呢?它們在說些什麼呢?
還有那彎著腰,揮舞鐮刀的人們呢?他們表情如何?那轟隆隆響著的該是收割機吧!我們也把它們搬進我們的作文薄里好嗎?
學生練說習作,要求把景物練起來說。 指名說。 評議。 學生寫草稿。
師生評議。 學生謄寫習作 自主展示繪畫`攝影作品和習作。
習作5 動物名片設計大賽
一、設計理念 九年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因此,如果能引導、啟發學生自覺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自覺去發現、捕捉、感受生活,就能使他們「有東西可寫」;如果能讓學生自主寫作,不拘文體甚至不必成文,想說什麼就寫什麼,想怎樣說就怎樣寫,就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動機,使學生「能夠寫出來」;如果能多用肯定和激勵的方法,多組織展示和交流,重視文字修改,讓學生切切實實經歷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就能使他們「能夠寫得好」。如此歷練,勢必會點燃學生習作的激情,「易於動筆,樂於表達」就會在寫作的反復實踐中形成良性循環,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語言反映機制,獲取可持續性發展的語言運用能力。
二、課前准備 搜集喜歡的一種動物的相關資料,並進行整理。
三、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猜謎導入,激情引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嗎?我們一起來猜幾個謎語,好嗎?(用幻燈出示謎面)
(1) 身穿黑緞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來到。
(2) 頭戴翡翠花帽,身穿錦綉緞袍,常把扇子展開,誇耀自己美貌。
(3) 腦袋像貓不是貓,身穿一件豹花衣。白天睡覺夜裡叫,看到田鼠就吃掉。
(4) 小貨郎,不挑擔。背著針,滿地竄。運送果子針上穿,遇到危險縮一團。
(5) 黑毛黑,白毛白,圓圓胖胖惹人愛,攀得高,爬得快,嫩竹野果當飯菜。
(6) 身體矯健又靈巧,身上穿件金錢襖,單獨活動不結伴,能爬樹來能跳高。
2.請同學們小聲讀一讀,邊讀邊想,看看謎底分別是什麼。
3.交流匯報。
(謎底分別為:燕子、孔雀、貓頭鷹、刺蝟、熊貓、金錢豹) [意圖:由猜謎切入,既營造了一種和諧、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同時又為學生提供了具體的語言材料]
4.同學們真聰明,很快就把謎底給猜出來了。看來,同學們對動物很感興趣,一定很喜歡它們,是不是這樣的?
(二)創設情境,誘發動機
1. 最近,在動物園里工作的一個朋友要我給他幫個忙,請我們班的同學為動物園里的動物設計名片。怎麼樣,有意思吧?願意幫這個忙嗎?好的,老師首先代表他謝謝你們。
2. 那麼,你最想為哪種動物設計名片呢?為什麼?
3.這節課,我們就來舉行一次「動物名片設計大賽」(板書:動物名片設計大賽),替你喜歡的動物設計一張名片,好不好? [意圖: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創設特定的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從而銷蝕畏懼作文的心理,使學生體會到作文是簡單的、有意思的]
(三)自主閱讀,自主設計
1. 其實,給動物設計名片一點兒也不難,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一位叫薛愛華的同學設計的兩張名片。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讀一讀,相信讀了之後,一定會給你帶來一些啟發。
2. 引導討論:薛愛華是怎樣給她喜歡的海洋動物設計名片的?
3.小結:給動物設計名片,其實就是把這種動物當作自己來進行介紹,因此要用第一人稱「我」來寫,並採用適當的方法把特點介紹清楚;此外,還可以配上動物的圖案,可以剪貼,也可以自己動手畫,做到圖文並茂。 [意圖: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自主感悟,討論交流,明確名片的設計方法]
4. 現在,我們要來為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設計名片了。希望你設計的這張名片能與眾不同,別人讀後,對這種動物會有所了解,也能喜歡上它。課前,老師請大家搜集了你最喜歡的一種動物的資料,並進行了整理,現在你可以把它給拿出來,設計的時候可以參考選用。
5.學生根據自己確定的內容設計名片。在學生動筆設計的過程中教師進行巡視,及時給予個別輔導。 [意圖:在此環節中,教師沒有提出過多的要求,減少對學生的寫作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表達]
(四)修改設計,展示設計
1. 自己修改。請同學們把自己設計的名片認真地讀幾遍,把自己不滿意的地方改一改。
2.相互修改。自己修改滿意了,把作文讀給同桌的同學聽聽,徵求一下別人的意見。 [意圖:由於學生年齡相仿,相互之間有很多的相通、相似之處,同伴之間的建議可能會更中肯,更利於彼此接受。所以,自改之後,讓學生把自己的作文讀給別人聽,可以征詢別人的意見,把作文修改得更好。要讓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
3. 展示設計。請願意將自己的設計展示給同學們看的學生上講台利用視頻展示台進行展示。
(1) 學生自評。讓學生欣賞自己的設計進行自我評價,體驗習作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2)師生評價。教師與學生一道參與評價,要引導公正客觀地評價他人的設計,分享快樂。 [意圖:讓學生自評、互評設計的名片,目的就是讓學生「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例文:
Hi,大家好,我是可愛的樹袋熊。我是澳大利亞珍貴的原始樹棲動物,屬於有袋哺乳類。我的性情溫和,體態憨厚,長相酷似小熊,生有一對大耳朵,身子扁平,沒有尾巴,身披一層濃密的黑褐色皮毛,身長約80厘米,身體重15千克。我的四肢粗壯、尖爪銳利,善於爬樹,整日以樹為家,連睡覺也不下來。由於我喜歡吃樹葉,所以腹部總是發出一股淡淡的樹香味。忘了告訴你,我的壽命一般達12年左右。
我媽媽懷孕一個月便把我生了下來,生下後我就呆在媽媽的口袋裡,直到兩歲才獨自生活。
你們喜歡我嗎?希望你們和我交朋友。
習作6:我的學習夥伴
教學要求:
1、讀懂例文《鉛筆刨刀》,通過討論指導這篇例文好在哪裡。初步體會「抓住事物的特點來寫」是狀物文章寫作的要領。
2、能按習作要求仔細觀察一種自己喜歡的學慣用品,弄清它的特點和用途,先說一說,再寫下來。
教學准備: 例文以及根據例文改編的兩篇文章(即文具名稱可出現在文章開頭和文章末尾)花束、實物展示台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 激趣,引入。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要開一個表彰大會,表彰誰呢?聽老師慢慢說。我們每個人的學習都離不開老師的悉心輔導,爸爸媽媽鼎力的幫助和支持,可是你們知道嗎,在我們的學習中,有那麼一些幕後英雄,它們默默地、毫無怨言地為我們地學習服務著,是我們不可缺少的學習夥伴。現在請你們想一想,在你們的身邊有哪些默默地幫助了你們的學習夥伴。
——書包、文具盒、字典、鋼筆、橡皮……
(學生回答的同時將他們的學習夥伴一一陳列在講台上)
師:今天我們的大會就是表彰這些毫無怨言的默默為我們服務的學習夥伴。首先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向這些幕後英雄的到來表示歡迎。下面請這些小英雄作自我介紹。
——一陣沉默。學生紛紛說:「他們不會說話。」
師:那麼就請它們的小主人幫它們說,你們願意幫忙嗎?自我介紹該怎麼說呢?請看一篇例文。
二、 讀懂例文,明確寫作要求。
師(出示例文):默讀例文,想一想這篇文章好在哪裡?
——根據學生的回答,師在例文上標出有關句子,並板書:外形特點、名稱、作用、情感。
相機指導:
1、師:在介紹外形特點的時候,都具體寫出了鉛筆刨刀的什麼?
——顏色、樣子
師小結:(1)寫樣子時,先介紹整個兒看是一座小房子,再分別介紹小房子的每一個部分。這是按照「從整體到部分」的順序來介紹的。(2)有些學慣用品的外形不是很有特點,比如像字典、筆盒,在有必要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用列數字的方法介紹一下它們的長度啊、寬度和高度等。
2、師:你還認為這篇文章好在哪裡? ——這篇文章還介紹了文具的名稱:鉛筆刨刀。
師(畫出有關句子):小作者在文章的中間部分告訴了我們文具的名稱。請看(出示第二、三篇例文)默讀,跟剛才的文章有什麼不同? ——文章開頭就直接告訴我們文具的名稱。 ——文章在結尾才告訴我們文具的名稱。
師小結:我們在幫自己的學習夥伴作自我介紹的時候,可以在開頭直接說出自己的名稱,可以在中間說,也可以在結尾處說。
3、師:你還認為這篇文章好在哪裡? ——文章寫出了鉛筆刨刀的作用。
師:不單是告訴我們鉛筆刨刀的作用,還講出了使用方法。我們在介紹學習夥伴的時候還可以說一下它對我們學習上的幫助。下面就以「字典」為例,說說它的用處。出示以下句式:「當我的主人看課外書遇到不認識的字的時候,我就 ; 當我的主人 的時候,我就 ;當我的主人 的時候,我就 。」
——學生練說。
4、師:文章最後一句其實表達的是對學習夥伴的情感。
小結:讀了這篇例文,對你將要作的「自我介紹」有什麼啟發?
——講清楚學習夥伴的名稱、特點、作用、和情感。
三、 學生練說。
師:下面就請你們動動口,替你們的學習夥伴作「自我介紹」,提醒一下:你們要把自己當作你們的這些學習夥伴,用第一人稱來敘說,注意說清名稱、特點、作用、以及主人對你的情感。
——給充分的時間學生練說。
四、 反饋、匯報。 師:繼續我們的表彰大會,請默默地幫助我們的學習夥伴來作自我介紹。
習作7 : 童話故事
教學要求:
1、讀懂例文《找「餓」》,了解這個童話是怎麼編出來的。
2、指導學生支手擺放自己喜歡的玩具,在把握玩具的特性及相互的關系基礎上,動腦筋編一個關於玩具的童話。
3、編寫的故事語句要通順,讓人能看明白。
重、難點:1、把握玩具的特性及相互的關系。 2、所編的童話要相對完整,並能讓人看明白。
課前准備:收集准備兩三件自己喜歡的玩具。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請同學們把你們帶來的玩具拿出來,舉起來給同桌、給大家看看,咱們來一個「玩具總動員」。
(給學生一些時間,自由地說說笑笑。)
2、拿出兩個熊貓玩具,問:這是什麼動物?什麼樣子的?(外形)
一個大,一個小。猜一猜它們是什麼關系?它們之間會有什麼事發生呢?
二、學習例文《找「餓」》
1、 自由讀例文,想一想:兩只熊貓之間發生了一個什麼故事?
(1)先寫小熊貓總是感覺不餓,熊貓媽媽便帶它去找「餓」;
(2)再寫熊貓媽媽帶小熊貓帶著小熊貓穿樹林,過大河,翻高山,走了很多的路,小熊貓累極了,喊「餓」;
(3)最後寫前面是竹林。
2、你喜歡這個故事嗎?小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
這篇童話故事通過找「餓」,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一個人身體要健康,必須經常鍛煉。
3、動腦筋想一想:這兩只熊貓之間,還可以發生什麼事?也許還會遇到其他動物呢。
4、其實同學們的想像力也非常豐富,一點兒也不比書上的小作者差。咱們都來與他比一比,看誰的小腦袋最聰明。
三、指導習作
1、明確寫作要求。
2、 動手擺放自己喜歡的玩具,可以個人,也可以同桌或小組合作,形式不限。
3、確定故事的主人公,想一想他們各自的特點,設定他們之間的關系:母女、父子、朋友、鄰居、同學、敵人、顧客與售貨員……
4、想一想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5、最好能通過故事證明一個道理(不限)。
6、自己練說,小組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7、全班指讀,師生評議指導。
(預計此環節結束時,按排課間休息。)
四、動手試寫
1、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編寫童話,讓故事中的小動物像人一樣說話做事。
2、寫好後讀一讀,再修改。
3、同桌或小組成員交換欣賞、評價,再改進。
4、認真謄寫。
習作8 : 關於古詩句的研究報告
教學要求: 1知道什麼是研究報告 2動手查資料後完成一份研究報告
教學重點:完成研究報告
教學准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