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杞麓湖即景的作文700字
寫作思路:描寫出杞麓湖的景色,體現出杞麓湖的特點,使用優美的句子。
正文:
杞麓湖位於玉溪市通海縣境內,在唐代時稱為「海河」,後又稱「通湖」,以位於杞麓山(又名秀山)畔而得名,因南距通海縣成1.5公里,又名通海。其風光絢麗,婀娜多姿,沿岸煙柳迷茫,平疇千頃,村落棋布。
杞麓湖屬南盤江水系,面積40多平方公里,水容量1.49億立方米,是通海縣較重要的水資源。杞麓湖流域是通海縣社會經濟發展的主體,是通海縣生存發展的基礎,通海人民把杞麓湖稱之為「母親湖」。
相傳,遠古時杞麓湖湖面寬廣,茫茫蒼波,無出水口,是神僧畔富用錫杖鑿通以後現出千頃良田,湖北面的沙溝嘴,直伸進湖內。每當風平浪靜,天空一碧如洗之時,湖面從東到西便出現一條長達數丈的湛藍色帶,古人稱這奇景為「湖水拖藍」,是通海八景之一。
杞麓湖周圍有大小河溪8條,西岸長沙河最大,長24公里,其次為南岸的大新河,長11公里,其餘均為10公里以下的季節性溝溪。以坡面漫流匯入杞麓湖。沿湖還有興義岩子、興龍潭、石畢大龍潭、甲寶井龍潭等36處泉水補給,水量不大,但較穩定。杞麓湖沒有明河出口,鎮海岳家營的落水洞是杞麓湖唯一的排洪口,僅有伏流通過外泄。1966年在落水洞建有2.5X2.5米的兩孔閘門,根據雨情、水情控制水位。湖面周圍有9.5萬畝農田需湖水灌溉。
隨著通海縣保護與開發杞麓湖濕地力度的不斷加大,杞麓湖沿線濕地的生態環境有了明顯的改善。豐茂的水草,優良的水質,豐足的魚蝦等食料,吸引了大量鳥類在此棲息、繁衍。湛藍的湖水映襯著沿線的綠樹繁花,杞麓湖國家濕地公園成為了通海市民避暑納涼、休閑散步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