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0字關於消息的作文
春的消息
春,邁著輕盈的腳步姍姍而來。
你瞧,那片原本光禿禿的、沉睡了一個專冬天的草屬坪上冒出了一絲絲星星點點的嫩綠。走近一看,原來,小草已經抽出了嫩芽,小小的、橢圓形的,如指甲般大小。芽兒嫩綠嫩綠的、鮮亮鮮亮的,猶如一顆顆綠寶石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不遠處,一棵棵大樹直立在草坪邊沿,枝葉茂盛,一棵綠、一棵青,一棵深、一棵淡,層次分明。它們傲然挺立,像一位位守護草坪的忠誠勇士。
草坪的另一邊,一棵山茶樹上開滿了紅艷艷的山茶花。它們有的已經全部綻放,就像一個個可愛的大笑臉;有的還沒有完全展開,半遮半掩,像一個個含羞的小姑娘;還有的才是花骨朵兒。朵朵盛開的山茶花引得一隻只小蜜蜂爭先恐後地來采蜜。一陣微風徐徐吹過,山茶花輕輕地搖曳,好像在跟我們打招呼呢!
㈡ 微作文範文200百字左右
微作文_作文網
http://www.zuowen.com/yuanchuangzq/weizuowen/
ps:由於是原創網站,不得轉載,專麻煩看屬網頁了
㈢ 細節描寫的作文200字作文該怎麼寫
1.細節描寫:童年往事
孩提時,迷戀西瓜,現在長大啦,有時還真懷念那種透心涼的感覺。街頭小攤抑或是屏幕畫面的瓜影映入眼簾,童年吃瓜的那一刻又浮現在眼前:
夏日裡,余日的光輝沉入天角,燥熱也漸漸消逝。在晚風的吹拂下,人們的精神格外舒暢。這時西瓜的清香氣息彌漫在街道里,時強時弱,若有若無。我(大概五六歲)雙手合抱膝蓋,如貓逮耗子似的,蹲坐在小板凳上,烏黑的小眼睛瞟著西瓜在水中上下打轉兒。透過水面,臉上的汗珠早已風干,一道一道的,像瀑布一樣遙掛「前川」。蚊子在耳邊「周遊」,心裡也絲毫不在意。一張燦爛的笑臉下,有一顆期待的心在等待—瓜囊的甜絲絲。
待到西瓜切成一塊塊的:只見西瓜子如黑珍珠鑲嵌在紅彤彤的瓜肉中;而瓜肉透著些許涼意;瓜汁順著明鏡似的瓜面流下來,一滴,兩滴;瓜面的紋理就像彩瓷表面工筆細描的線條……
最最幸福的時刻是:冰鎮的西瓜捧在手裡,全身似乎有一股寒流來回飄盪。
2.甜 甜 的 泥 土
黃 飛
西北風呼嘯著,殘雪在馬路上翻卷。雖已立春了,天還是很冷。
她,倚著學校門口的一棵楊樹,一動不動,宛如一座雪雕。
一陣電鈴的急響。她黯淡的眼神里,射出熱切的光。
一群唱著歌兒的孩子,跨出了校門,沒有她的兒子;又一群說說笑笑的孩子,踏上了馬路,也沒有她的兒子……人影稀疏了,零落了,沒有了。
吱呀呀的大鐵門,鎖住了沉寂的校園。
她一陣昏眩,幾乎站立不住,跌跌撞撞地撲過去,雙手緊抓鐵欄使勁地搖著。「干什麼?」傳達室的老頭面帶慍色走了出來。
「亮!我的小亮!」像喘息,又似哭泣。
「都放學了。」
「知……道……」她目光呆滯地低聲喃喃著,無力地垂下腦袋,慢慢松開手,從大襟棉襖口袋裡,掏出一包裹得很緊的、還帶著體溫的糖:「大伯,麻煩……給孩子。」
「叫什麼?」
「王小亮。」
「幾年級幾班?」
「今天,剛過,八個生日。」
「我是問幾年級幾班。」老頭有一點不耐煩了。
「哦……大概……」她又惶然地搖搖頭。
老頭奇怪地打量著這神經質的女人:「你到底是什麼人?」
回答他的是奪眶而出的淚水和踉蹌而去的背影。老頭在疑惑中嘆了口氣,似乎明白了什麼。
下午,這包糖終於傳到了二年級二班王小亮手中。孩子驚喜極了,這最喜歡吃的奶糖好久沒嘗過了。他那雙小手在衣服上來回蹭著,微微思考了一下,笑眯眯地給每個小朋友發了一顆,給要好的夥伴發兩顆,又恭恭敬敬地給老師五顆。「吃呀!」他快活地叫著、跳著,連那隻張了嘴的破鞋都甩掉了。同學們在嘻嘻哈哈的笑聲中和他一起分享著歡樂,只有老師悄悄背過了身……
放學了,小亮還沉浸在歡樂之中,蹦蹦跳跳地朝家中走去。驀地,他站住了,摸摸口袋裡還剩下的捨不得吃的糖,一股恐懼感襲上心頭。他好像又看到:現在的媽媽揚起細眉在爸爸的耳邊嘀咕什麼,爸爸抓起一根柴棍,氣勢洶洶地向他走來。他愣怔著,不知如何才好。他使勁拍拍口袋,不行,咋瞧都是鼓鼓囊囊的。他低下小腦袋,吮著指頭,想了許久,瞅瞅四周無人,迅速將糖埋入路邊的雪堆中,還特地插上一根小棒棒。
這一夜,小亮睡得特別香,特別甜。他夢見過去的媽媽笑著回來了,現在的媽媽垂著頭走了,真高興。
第二天,小亮起得特別早。他照例先把全家的便盆倒掉、涮凈,再淘米、添水、捅火、坐鍋,然後才背上書包拿塊冷饃悄悄溜出門。他要趕緊去挖他的糖。不想,一夜之間地溫回升,冰雪融化了,糖漿和雪水混在一起,滲入大地。潮濕的地面上,歪躺著幾張皺巴巴的糖紙和那根作為標記的小棒棒。
小亮眨巴眨巴眼睛,忍不住滾下淚來。他傷心地蹲在地上,獃獃地凝視著。一會兒,又情不自禁地伸出凍裂的小手指,摳起一點泥土放在舌尖上——
他,又笑了:那泥土,甜絲絲的。
總結常見的幾種細節描寫:
(1)肖像細節描寫,即對人物肖像進行細節描寫。比如,在《爸爸的看護者》里,對病人的肖像描寫就是一個細節。正是這個細節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2)語言細節描寫,即對人物的某一典型語言進行仔細描寫。比如,《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中在魯達打死鎮關西之後他詐死,就是一個語言的細節,說明魯達粗中有細,勇敢機智的性格特點。
(3)行動細節描寫,即對人物的典型行動進行深入細致的描寫。比如,還是在《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中的關於魯達借銀兩幫助金老父女這個段落中,在使用的動詞上就生動的表現出了三人不同的性格特點。
(4) 心理活動細節描寫,即對人物的心理活動進行細致的描寫。比如,在《爸爸的看護者》一文中,對少年西西洛在看到「爸爸」生病很嚴重之後的一段心理活動的描寫,就非常能夠表現這個少年體貼關心父母的優秀品質。
(5)表情變化細節描寫,即對人物表情的變化過程進行細致的描繪。在《七個火柴》一文中,在無名戰士把火柴交給盧進勇之後的表情變化的描寫,就是一個很值得品味的細節。
(6)服飾細節描寫,即對人物的衣著進行仔細的描寫。 要通過服飾描寫看得出來這個人的職業特點,同時,也看得出來在職業特點之外的個性特徵,這才是好的關於服飾的細節描寫。
(7)事物細節描寫,即對某一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進行細致的描寫。比如,在《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一文中,對魯提轄如何三拳打死鎮關西的這個部分的描寫就可以看作是對事物發展變化的一個細節描寫。
三、請同學舉一些細節描寫的實例: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些學過的細節描寫的例子:
①語言細節描寫:孔乙己「多乎哉?不多也」、「讀書人竊書不算偷。」 《項脊軒志》中,通過老嫗回憶先母事: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於茲。」嫗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一個細節,其情其景歷歷在目,無怪「(嫗)語未畢,余泣,嫗亦泣」,就是讀者,我們能不感動流淚嗎?
②行動細節描寫:……黑的人便搶過燈籠,一把扯下紙罩,裹了饅頭,塞與老栓;一手抓過洋錢,捏一捏,轉身走了。」(魯迅《葯》)作者對康大叔取錢的動作描寫,用了「抓」「捏」等動詞,准確地寫出了他接錢、數錢的熟練程度,生動地刻畫了康大叔兇狠、貪婪、慣於敲詐的丑惡嘴臉。孔乙己的「排出九文大錢」 「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裡吮了一個。」(孫犁《荷花澱》)作者用「震動」、「吮」兩個動詞准確、細致而生動地寫出了水生嫂得知丈夫明天就要上大部隊去的消息之後豐富、復雜、細膩的情感世界及其微妙的心理變化,一個關心丈夫,體貼丈夫,但又深明大義,顧全大局的思想進步的青年婦女形象躍然紙上。
③肖像細節描寫:「穿上雨鞋,帶著雨傘,而且一定穿著暖和的棉大衣」描寫一樣,都是對別里科夫服飾的描寫,屬於肖像描寫的一個方面。作者正是運用這種誇張的語言,漫畫式的勾勒來揭示別里科夫種種有形的套子及自願入套的心理,因循守舊的性格。這種獨特的肖像描寫,顯得幽默詼諧,令人忍俊不禁,具有強烈的諷刺意味,給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如《孔乙己》中的一段肖像描寫:「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鬍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這段描寫,抓住了「長衫」這一典型細節,穿長衫是科舉時代讀書人的象徵,而孔乙己的長衫卻「又臟又破」,一個窮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形象出現在我們眼前,也由此可見封建科舉對知識分子的愚弄和迫害。
④場面細節描寫:《葯》中的一段描寫:「老栓也向那邊看,卻只見一堆人的後背;都伸得很長,彷彿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靜了一會,似乎有點聲音,使人動搖起來,轟的一聲,都向後退,一直散到老栓立著的地方,幾乎將他擠倒了。」這段文字寫的是革命者夏瑜被殺的情景,而那些無聊的人們都伸長了頸項在欣賞著,就象一群「鴨」,生動形象,一個比喻就展現了國民的麻木、不覺悟。
四、歸納細節描寫的特徵:這樣不斷地實踐和思索,我們就不難得出有關描寫的最基本的理論:
⑴成功的描寫語段都是客觀景物與作者主觀感情的有機結合;
⑵成功的描寫語段都離不開作者仔細的觀察和大膽的想像;
⑶成功的描寫語段總將形象的畫面與生動的語言結合在一起的。
細節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它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景物或場面描寫之中。正確運用細節描寫,對表現人物,記敘事件,再現環境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李准曾經說過:「沒有細節就不可能有藝術作品。真實的細節描寫是塑造人物,達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文章中,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就應該學會對細節進行描寫。描寫的目的是要達到生動形象,做到寫人則如見其人,寫景則如臨其境,能給人以真切的感受。
五、請同學根據自己的經歷與觀察,寫一個細節片斷。
六、寫好細節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選用典型細節。細節描寫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細節描寫要能抓住典型細節,而應選擇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題的事。這樣才更具有廣泛性,有利於突出文章中心,從而給人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比如,魯迅在《祝福》里幾次寫到魯四老爺「皺一皺眉」,這種面部表情的細微變化,便深刻地暴露出封建紳士厭惡寡婦、維護舊禮教的反動立場和丑惡靈魂。
2、細致觀察事物。
要使得描寫生動形象,在觀察事物過程中,我們要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對事物作非常細致的觀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徵,所以每個人說話、做事都會以不同的方式體現出自己的性格。我們要做的,就是認真地去觀察,然後把它積累下來,作為寫作的素材。寫人是這樣,細節描寫用於寫景、狀物時,則要把握住景物的特徵和變化。
3、細節描寫要服從表現中心的需要,力求使細節具有深刻意義。
細節描寫是一種以小見大的方法。細節的分量雖輕,容量卻大,在我們選擇細節的時候要從細微處著手、從大處著眼、小中見大,讓小的細節反映人的思想狀況、社會風貌。魯迅在他的小說《孔乙己》中寫孔乙已第一次出場,在買酒時他「排出九文大錢」,這一細節表現出孔乙己作為底層文人講面子、好顯擺、窮酸迂腐的個性,揭示了封建制度對人的迫害。
4、細節描寫必須典型真實。
所謂真實,是指細節描寫能夠精確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現實生活中的人事的特徵。所謂典型,是指描寫的細節,具有廣泛的代表性,能夠通過個別的、細小的事物,反映一般與全貌,由現象揭示本質。比如,趙樹理《套不住的手》中,有這樣一段描寫:「圓圓的指頭肚兒像用樹木做成的小耙子」, 「都像半個蠶繭上安了指甲」。這一段細節描寫既真實又典型,突出其主人公的特徵,也表現勞動人民那種健壯、勤勞的共性特徵。又比如朱自清在《背影》中對父親爬月台時吃力樣子和動作的描寫,突出了父親對我無私的愛,讓每個讀者感動不已。他的成功之處在於對父親動作的細致觀察和准確地表達。
5、精心錘煉詞語。在細節描寫中,我們要選擇恰當的詞語,以期以少勝多,乃至一字傳神。
6、巧妙運用修辭。運用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格,可以增強語言的生動性,變抽象為具體,使無形變為有形。
總之,細節雖小,但不可小視其作用。好的細節描寫能夠使人物性格鮮明,活靈活現,增強內容的真實性、生動性和感染力。細節描寫是場面中的一個個點,沒有它也就構不成場面;它還是情節中的一粒粒珠子,失去它情節就不會連貫起來。
㈣ 怎麼寫傳統節日的微作文200字
誰動了我的蛋糕
終於,用了我的零用錢買來了一塊香噴噴的朱古力蛋糕,聞一聞,啊,用
同桌的一句話來表達就是:口水直下三千尺!一路上,小心翼翼,真是頂在頭
上怕摔倒,含在嘴裡怕化掉啊,真怕朱古力蛋糕有個三長兩短,那我的美味下
午茶就泡湯了。路上心驚膽戰,好不容易回到家了,趕緊放下蛋糕,總算鬆了
一口氣。
我將蛋糕放在房間里,故意將門半掩蓋著,然後匆匆忙忙跑到樓下廁所里
洗手,准備一個人慢慢品味那美味的蛋糕。終於,蛋糕買來了,手也洗好了,
最後就是吃了。我快步地往樓上走去,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啊,腳流血了!哼,
倒霉的腳啊,倒霉的腳,害我又要慢幾分鍾才能吃。我貼好止血貼後,不敢再
快步走了,只好一步一步走上樓上。咦,門怎麼關上了?是風嗎?沒可能,在
這么炎熱的天氣里怎麼會有風呢!到底怎麼回事?我感到凶多吉少。啊,我的
蛋糕!我猜想到蛋糕可能被偷,所以趕緊跑到房間。蛋糕,我的蛋糕,在短短
的幾分鍾內「飄」走了,怎麼會這樣,難道我在做夢嗎?不,事實告訴我,我
的蛋糕的的確確被偷了,而且,偷蛋糕的人還是一個神偷!他實在太厲害了,
幾分鍾內偷走蛋糕,而且在我剛剛買回來,去洗手的幾分鍾內偷走。他怎麼知
道這個時候我有蛋糕呢?哼,一定是家賊!那麼,會是誰呢?為了「飄」走的
蛋糕,為了泡湯了的美味下午茶,為了咕咕叫的肚子,我決定抓出這個可恨的
賊,討回公道!
㈤ 小作文200字怎麼寫
相對於學生來說,200字的作文是比較好寫的,您可以從事件發生的原因或者是一些內容,最後寫個總結,基本上200字就夠了
㈥ 微創意作文200百字左右,該怎麼寫
很快,一個學期過去了,我們又迎來了兩個月的暑假。這兩個月的漫長的暑假,我們要怎麼過呢?又要怎麼過得有意義,又有創意呢?我們來聊一聊吧
要想過一個有意義,有創意的暑假,玩電腦是少不了的,不然太枯燥,光看電視。當然,這是我說的。另外,我們還要做一點別的事,比如說:回老家看親人,去鄉下體驗生活,做家務,去參加夏令營,軍訓等等。說也說不完,我們現在只講幾點。
第一,回老家看親人家看親人。有的人會說,我才不去。為啥?一問才知道,回老家枯燥無味,沒有認識的小夥伴,不好玩。可是我一跟他說可以去結交新朋友啊,他就駁回了我的意見,說什麼大人不讓出去玩?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變成了丈二的和尚。第二,去鄉下體驗生活,我覺得這才是最有意義的活動,當然,還有夏令營。為什麼呢? 因為,自己去外地不僅可以鍛煉自己的身體素質,還可以磨練自己的意志,還有自理能力,真是三全其美!可是,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的安全是一大問題,我也這么覺得,這是美中不足。但是,只要孩子敢,就應該讓他去體驗,而不是讓他做溫室里的花朵。第三點,我就是一直看電視啦!玩電腦啦!結果,帶了一副眼鏡!300度近視,50度閃光!暈死!所以,我建議大家可以多出去旅遊,遊玩,可以磨掉很多花在會讓眼睛太疲勞的事情的時間。這樣的話也不會很無聊吖!
我只講了幾個可以讓暑假過得有意義,有創意的點子,不知你們意下如何,如果,你們還有什麼比我更好的,可以讓暑假過得更有創意,意義的點子的話,趕快寫一篇作文讓我瞧瞧吧!呵呵!
㈦ 怎麼寫一篇200字作文
一、作文要學會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古人這些總結,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積累」在寫作中的重要性。「平時靠積累,考場憑發揮」,這是考場學子的共同體會。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匯庫」。語匯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匯,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匯,還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語匯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並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製作讀書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並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於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平時有條件的可帶著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並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徵。這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獲。」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這樣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匯庫」、「素材庫」、「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並要定期盤點、整理、分門別類,且要不斷充實、擴容。 二、寫好作文先學會觀察 魯迅先生在回答文學青年「如何才能寫出好文章」的問題時強調了兩點:一是多看,二是多練。這里的「多看」即指多觀察。這就說明:要寫好文章,要掌握嫻熟的文章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俄國小說家契訶夫就這樣諄諄告誡初學者:「作家務必要把自己鍛煉成一個目光敏銳永不罷休的觀察家!——要把自己鍛煉到觀察簡直成習慣,彷彿變成第二個天性。」把觀察鍛煉成習慣,鍛煉成第二天性,這是一種很需要時間去磨練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從中獵取你作文時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對一些看似不大實則很有意義的事情產生興趣,注意觀察起因、過程和結果;你要留意校園花壇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變化它的顏色,學會刨根問底,弄清這些變化的來龍去脈;你要走向社會,同更多的人接觸,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東西,隨時將它們匯入自己思想的長河。這就是觀察的過程,觀察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觀察決不要僅僅局限於「用眼看」。廣義的更有實際意義的觀察是指要將人的五官全部調動起來: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腦去思索,這樣的觀察才會更加細膩、深刻。 (二)觀察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好「爛筆頭」。俗語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好多同學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於隨時記下來,這樣就會使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去,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會白白浪費掉。 (三)觀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恆。別犯「腦熱病」,三分鍾的熱度對與寫好作文是沒有益處的,你要將觀察生活、思索生活貫穿於你生活的每一天,這樣你才會寫出妙文佳作來。 學會觀察對於寫好作文有著巨大的奠基和推動作用,離開了觀察,你往往會感到難以下筆。願你學會觀察,不斷培養,提高贊成的觀察能力,在寫作實踐中取得得大的進步。 三、意高則文勝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圖。那麼文章在立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立意要正確 正確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義,所謂正確就是要保證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觀點正確,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符合我國基本政治原則,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給人以積極的啟發。 (二)立意要專一 「作文之事,貴於專一,專則生巧,散乃人愚。」無論多麼復雜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說明這個問題,又想闡述那個觀點,東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確。其實,想面面俱到肯定會面面 不到位,況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中心,與其「貪多嚼不爛」,不如集中筆墨表現一個中心,即使是通過數件事來表現中心,也要做到緊帖中心行文,目標始終如一,著墨於材料與中心的結合點,使材料蘊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穎 文章最忌隨人後,人雲亦雲,新穎的角度是作文創新的核心。立意新穎要求跳出陳舊的框框、不按順向思維、習慣思維或原有的心理定式進行立意構思,而是以獨到的視角去審視題目中所蘊涵的另類內容,避開他人所常寫,寫別人所未寫。即使同一寫作對象,總是可以從許多角度切入,只要我們打破思維的定式,站在時代的高度,避「俗」求「異」,多角度、多側面思考,或聯想、或擴展、或類比、或逆向,發人之所未發,就能在五顏六色的天空里構築屬於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確立的主題不是人所共知的膚淺的道理,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挖掘出更深層的意蘊。 (五)立意要巧妙 在習作有限的文字內,要表現較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從生活中的一斑一點、一枝一葉去再現生活的全貌,從一個點、一個片段、一個瞬間、一個現象入手,對社會、對人生進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處著眼,小處落筆,角度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平中見奇。 四、怎樣寫好狀物的文章 如何寫好狀物文章呢?請大家牢記以下五點: (一)交代來歷 文章開頭用一、兩句話介紹物品的歷來,自然地引出下文。 (二)具體描述 通過顏色、形狀把物品外形准確勾勒出來,寫出特點給人以鮮明的感覺。多用一些恰當的修辭手法,展開合理的想像。賦予它情感,就會使物品活生生地躍然紙上。 (三)動靜結合 先寫靜態的外形特點,再寫它的動態。這樣會增添一些情趣,寫出的文章也會更加生活。 (四)說明功能 每件物品都有它獨特的作用,一般來說,這類文章要在結尾處說明一下物品的作用這樣會更加突出這件物品的特點。 (五)融進感情 字里行間要流露出作者對所描述的物品的喜歡、珍惜之情,這樣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五、長話短說話縮寫 讀了一篇好文章,你一定很受感動吧?要是你想把這個故事簡單的介紹給別人,就可以用縮寫的形式。本次習作練習的是縮寫,要求主要內容完整,重點突出;語言簡練,縮寫後文字不要超過三百字。 縮寫是作文中的一種常見形式。所謂縮寫,就是在不改變中心,不改變體裁,保留原文的主要內容的情況下,把一篇長文章壓縮成短文章。學會縮寫,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培養我們的閱讀能力和概括能力,進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那麼,怎樣進行縮寫呢? (一)要留主幹、去枝葉。在縮寫課文時,我們要刪減次要的人物、次要的事件,以及說明、交代等地方,留下課文的主要內容。如《小抄寫員》一文中我們首先要思考:敘利奧是在什麼情況下開始幫爸爸工作的,他為什麼要偷偷地做,怎樣做的,結果怎樣,把最使你感動的地方畫下來。然後把 幫爸爸抄寫的事情經過寫下來,而把當他被爸爸誤解後是怎樣想的等無關緊要的刪除。 (二)要直接簡化任務語言。在敘述中,我們要把直接敘述變成間接敘述,盡可能簡化人物語言。這樣,既使情節連貫,又使語句「簡練」。 (三)要保持文章脈絡清晰。縮寫課文要注意保持文章主要脈絡的清晰和完整,特別是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 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等要素要齊全,讓人讀了對原文有個大概的了解。 (四)要不改變課文原意。縮寫課文最要緊的是縮寫後不可改變課文原意,做到內容基本保持和原文一直,不會使讀者產生歧義。
㈧ 寫一篇作文200字左右
我和奶奶一直住在一起。
我的奶奶是個中學教師。她烏黑的眉毛下面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個兒不高,略胖的身子總是那樣忙忙碌碌。奶奶是一個對工作極其認真負責的人,我很敬佩她。
奶奶已年過半百了,她對學生仍然很關心,學生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都來找她,她都鼎力相助。記得去年冬天的一個晚上,凜冽的寒風刮個不停,我和奶奶剛入睡就聽到一陣敲門聲,門一開,原來是學生。那位學生說:「老師,我們班有一位住校同學生病了,我們老師不在,請您去看看行嗎?」奶奶二話沒說,披上衣服就走了。一直到凌晨4點多,奶奶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來了。看著她那凍得發紫的臉,我摸著她冰冷的手問:「奶奶,您冷嗎?」奶奶笑著說:「為學生做點事,冷點有什麼關系呢?」奶奶的話深深地留在我的記憶里。
奶奶對她的學生百般關心,可她對自己的身體卻無暇顧及。每天晚上,奶奶備課直到深夜,有時我一覺醒來看見了,心疼地對奶奶說:「奶奶,您該睡覺了。」奶奶卻說:「你睡吧,明天還要上學呢,我不認真備課,明天怎麼給學生講課呢?」我不願再打斷奶奶的思緒,無奈地點了點頭。看著她那日益增多的白發,我的眼睛濕潤了。不知不覺我進入了夢鄉。在夢里,我看見了奶奶,她正手捧鮮花,面對一群孩子,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轉眼間,我也成了一位人民教師,正踏著奶奶的足跡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