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年級怎樣才能寫好作文
想要寫好作文,首先要親身感受,然後和孩子一起討論如何去寫。等孩子寫完後,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修改。如果可以堅持的話,孩子的作文水平就可以一點點提高了。
⑵ 三年級怎麼寫作文才能寫好
確立正確的作文教學理念
1、進一步明確小學生作文的性質。小學生作文的性質是練筆,是習
作,不是創作。課程標准規定,低年級寫句子、寫話,中高年級習作。作文
一點也不神秘,只要會說話,會寫字,就能寫文章。高玉寶、高爾基等人沒
上過多少學,卻寫出了著名的作品,便是證明。「作文就是用筆寫話」「我
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作文是生活的需要,它不是一種點綴,一種裝
飾,而是生活本身。作文「如同衣食一樣,成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個項
目」,它能夠使生活更加豐富,更加充實。明確了小學生作文的性質,就不
會要求過高、急於求成,就不會讓所有學生的習作向「優秀作文」看齊,揠
苗助長。
2、重視激發習作興趣,變「要我寫」為「我要寫」。「興趣是最好的
老師。」蘇霍姆林斯基說。每一個兒童就其天資來說,都是「詩人」,只要
在教學方法上「打開創作的源泉」,就能使詩人的琴弦發出美妙的樂聲。從
低年級寫句子、寫話開始,就要激發興趣,使每個學生在練筆時,都有一種
慾望,一種沖動,一種躍躍欲試的心態。這樣,寫話、習作成為一種樂事,
而不再是負擔。各年段教師,都要重視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並想方設法將
習作興趣長久地保持。這是教師要花心思的經常要做的工作。
3、明確求真、立誠是最重要的作文要求。求真,就是習作要「有真
意」,說真話,說自己的話,不說假話、空話、成人話;立誠,就是「誠實
地說自己的話」,老老實實,實事求是。「誠於中」才能「形於外」。為人
真誠,才能說真話,吐真情。這既是作文的問題,又是做人的問題。我們要
通過作文教學,既教作文,又教做人,既不斷提升學生的作文能力,又重視
正確價值觀的引領。對小學生來說,作文要做到求真、立誠,就要有作文內
容。作文的源頭活水是充實的、鮮活的生活。「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
活水來。」要想習作不胡編亂造,不搞「五子登科」——動輒就是推車子、
抱孩子、領瞎子、撿票子、讓位子,就得有生活,投入現實生活,開源活
流,就得做生活的有心人,善於觀察,勤於思考,不斷有所發現——世界上
不缺少美好的事物,缺少的是善於發現的眼睛。
4、作文是一種技能,技能的形成靠訓練。作文是技能,不是知識,空
講文章作法是無濟於事的。一定要勤動筆,少束縛,要放手讓學生寫,用自
己的語言、自己的思路寫自己想寫的內容。要把練筆滲透到閱讀教學之中、
各科學習之中、日常生活之中,只靠每學期幾次習作,是不可能形成很強的
作文能力的。作文還是一種習慣,習慣的養成靠歷練。當種種好的習作習慣
一旦養成,必然具有很強的作文能力。因此,教師要把習慣培養作為作文教
學的重要任務,貫穿於習作教學的全過程。各個年級的教師根據年段要求,
注重落實以下習慣的養成:勤於觀察體驗的習慣,積累生活材料和語言材料
的習慣,想清楚再寫的習慣,勤於讀書、樂於動筆的習慣,修改自己作文的
習慣,規范、工整書寫的習慣。
5、確立「寫作基於閱讀」的思想。習作能力的根,是閱讀能力。閱讀
是寫作的基礎。「勞於讀書,逸於作文。」一是說,「怎樣寫」,大多是從
閱讀中悟到的,憑借課文這一個個例子,可以使學生舉一反三,既不斷熟練
閱讀的技巧,又不斷習得作文的技巧。就寫論寫,往往捉襟見肘,以讀促
寫,才能海闊天空。二是說,「厚積才能薄發」。既要加強和改進閱讀教
學,重視讀中悟寫,讀中學寫,體現讀寫結合;又要加強課外閱讀,好讀
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開闊眼界,豐富知識,提高認識,增加文化和語言
積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勤於讀書,大量閱讀,必能促進作文
能力的提高。
總之,作文教學要體現快樂作文、放膽作文、生活作文、個性化作文
等理念。
⑶ 如何指導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寫作文
1.三年級小學生作文,剛剛起步階段,正是個關鍵的門坎。諸如教師無從批改這「格式錯亂、三言兩語、錯別字連篇」的作文,學生也望著文題膽怯地「擠牙膏」似的落下了兩句話。此種現狀的客觀存在,對於這樣老生常談的話題困惑,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此略談一二。 閱 讀文本悄引領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關鍵所在。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就沒有豐富的語言積累,也難有「下筆流水」之效。閱讀可從課外和課內兩種形式入手,課 外可採用「班級小書架、個人自主閱讀」等方式,並要隨時摘抄「好詞好句」,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遇到不懂的字與詞,要充分利用工具書的「威 力」,其實這些也是語文學習的慣性養成教育。課內閱讀本是教師引領下的文本教學,單元所選的課文,是對本單元主題最好的闡述,也是本單元習作最良的陪作典 范,教師若能巧妙地引領閱讀教學,學生定會順利完成單元習作的要求。 精典範文慢引路 三年級學生習作,無論是書寫格式,還是內容方面,都極大地存在著困惑。雖然書寫格式強調多次,但是好多學生還是「舊病重犯」。如:段前不知空兩格,文章一 段式,有的無標點符號等。對於內容而言,學生感到無從下筆,雖然下筆,還是咬著筆頭「擠牙膏」。欲想解決剛習作起步學生的困惑,教師可自寫或者網上找範文 列印引路,但為了讓他們真正動起來,不要達到「人手一份」,讓其抄寫在自備的「好詞好句本」上,這樣不但可作誦讀用,而且可起到練字作用。如:網上文章 《美麗的秋天》,從文章結構、內容等方面都給予了很好的典範。 實踐活動趣引寫 作文來源於生活實踐,離開生活的作文,只能是天馬行空。對於剛習作學步的三年級學生,無生活化的習作寫起來似乎很艱難。為此,教師必要時可開展戶外活動, 充分發揮各種感官的作用,隨之慧於心,而後成文。如果寫人物外貌及小動物特點,更要讓他們深入生活實際現場作筆,如同畫家寫生一般,這樣才能趣味橫生。另 外,要讓他們親自動手,親眼觀察,親耳傾聽,打造生活的豐富多彩。如:第四單元習作是寫觀察日記,建議學生先動手去做「彩色粉筆落入水中、摩擦橡膠棒吸碎 紙片」等試驗後,再去寫自己的觀察過程,這樣方能有理有據,有話可說。總之,讓實踐活動去引發學生寫作的興趣,還是切實可行的。 自信興趣激引情 自信心是事情成功的基礎,缺乏自信的心理行事,只能畏手畏腳,不知所措,客觀行事往往會亂分寸。增強自信心,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寫作之中,定會偶感而發,沖 破開頭難以下筆的局面。為此教師必須設法增強學生寫作的自信心,從而提高寫作的興趣。小到一句鼓勵性批語,大到物質性的獎勵,都會無形中增強學生的自信 心,乃至激發他們寫作的激情。這里還特別要強調教師一定不要有「拔高」行為,即對學生要求不能太高。對於剛習作起步的學生來說,往往能下筆有話可寫即可, 否則挫傷了他們寫作的積極性。另外,教師要盡量採取面批的形式,這樣不僅可當面提出需要修改之處,而且還能觸類旁通地引導寫法等,從而避免那種「批語無 效」的場面。 多角度、多方位地引領、引寫、引情,輔之生活化習作的引入,再之不拔高、增強自信心等合理方法的引用,定會讓三年級學生習作出現「驛路梨花處處開」之局,從而也會讓我們的詩意語文綻放芬芳縷縷! 2. 小學生三年級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和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經過自己的語言組織。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小學三年級,就普遍感覺到 寫作文的困難,主要是因為學生從寫話到寫段,字數有所增加,還有從單純的寫話到一定的描寫,語言上還需有所提高。我們在教學中有不少學生對作文缺乏興趣, 甚至有害怕寫作文的心理,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無話可說,二是無從下筆。許多老師在作文指導時,常常教師說,學生寫,習慣於統一模式下的作文指導,結果導 致學生「舉一」有餘,「反三」不足。學生的作文都如出一轍。學生圍著《作文大全》和教師的指揮棒轉,作文成為無源之水,毫無個性和兒童情趣,如此教學下的 作文精彩何在? 新的《語文課程標准》在課程目標部分對 3-4 年級的習作提出了以下階段性目標: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 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那麼,結合教 學目標怎樣才能讓孩子的寫作水平迅速得到提高呢? 一、樹立寫作信心很重要。 三年級的小學生剛接觸作文,幫助他們樹立寫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題范圍應比較寬泛,要留給學生最大限度的自由發揮空間。 二、選擇合適的閱讀書籍。 現在的書五花八門,絢麗多彩。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書籍中,腦筋急轉彎、卡通漫畫所佔的比例較大。因此,教師應給學生一些合理的建議。 (1)拓寬學生的知識領 域,提高學生的語文整體素質。 (2)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三年級學生可閱讀寓言、童話、科學知識短文及報紙雜志等等。 (3)緊扣時代脈搏。為讓學生及時了 解社會重大時事和最新科技成果,教師要及時向他們推薦相關讀物,讓學生知道中國載人航天圓滿成功受世人矚目,可推薦學生讀《我們愛科學》。但許多學生在課 外閱讀過程中只注重書中的故事情節,而不注意積累。因此教師一定要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讓學生隨時把精彩優美的詞句、片斷摘錄下來,養成寫讀書筆記的 良好習慣,廣擷搏采並內化吸收,學以致用,定能筆下生輝。
⑷ 如何教三年級學生寫作文
揭開作文的神秘面紗,消解畏難情緒,放下思想包袱,對於剛剛接觸作文的三年級學生來說專,由於缺屬乏對作文的了解,往往以為寫作文是多麼神秘,多麼高深莫測的事情,並由此產生一種畏難情緒,背上思想的包袱;
為此教師在給學生上的第一堂作文課上,就應該告學生:作文實際上就是說話,是用筆說話,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從而使學生放下思想的包袱,勇敢地,昂首挺胸地,大踏步地走進寫作的大門,一平常的心態面對寫作,以樸素、簡單而又充滿生命活力的語言開始寫作,記錄下自己生命的精彩時刻;
模仿起步,「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能寫出好文章的人必是熱愛生活、有生活情趣的人。如果你的生活是灰色的、無聊的,你就不會寫作。愛是寫作的核心,要注意觀察;
多讀多寫,這里的多讀一些名家名篇。朱自清的散文,魯迅的小說,還有顧城、舒婷的詩歌,甚至四大名著,唐詩宋詞等;
多寫,什麼都可以寫。散文、詩歌、小說,無所不可,當然,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我建議還是應從寫好日記開始。每天一篇,字數從幾十字到幾百字,可長可短;內容可深可淺,可以寫一天的經歷、內心的感悟,哪怕是日常生活的流水賬也可。堅持下去,天長日久,自見功夫。
⑸ 三年級小學生應該如何寫好作文
1:進一步來明確小學自生作文的性質。小學生作文的性質是練筆,是習 作,不是創作。
2:重視激發習作興趣,變「要我寫」為「我要寫」。「興趣是最好的 老師。
3:明確求真、立誠是最重要的作文要求。
⑹ 三年級孩子如何寫好作文
三年級寫作的技巧和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交代清楚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人內物、起因、經過和結果,即六要素.一件容事總離不開這六要素,把這方面寫清楚了,才能使讀者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
二、要圍繞作文的中心選擇事件,要選擇最能表現作文中心思想的事件做為材料,生活中有不少新鮮有趣和激動人心的事.因此,我們平日
要多觀察,多想生活中遇到的事.選材要新穎,在別人的作文中常出現的事要少寫或不寫,這樣寫出來的作文才有吸引力,有新鮮感;
三、事件的主要部分要寫具體.每件事都有起因、經過和結果這樣一個過程,只有把這個過程寫清楚,給讀者的印象才能完整而深刻.在事件中要進行有效的肖像、語言、心理、動作、細節描寫,這一點很重要,這樣寫出來的作文才生動.要突出中心,詳略得當,與主題無關的事不寫。
⑺ 三年級怎樣才能寫好作文
對於剛剛會寫字,學會看圖寫話的孩子,怎樣才能寫出比較流暢的作文呢?通過這次國培以及自己的教育經驗,還有其他老師的意見,我把如何寫好小學三年級作文的幾點建議總結一下:
一、注重興趣寫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變「要我寫」為「我要寫」.這個可以通過老師給孩子寫的作文打高分來激勵孩子寫作,或是在班上閱讀較好作文,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二、重視積累寫作.小學生語言的積累主要來源於閱讀教學 ,在閱讀教學中滲透作文指導.養成讓孩子在閱讀時採用腦記和筆記的方式把優秀的句子記下來的習慣,讀和寫相結和.也就是我們在作文時一定要有話可說,常言道「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所以我們一定要大量閱讀課外書,最好每天讀30分鍾的課外書,比如《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十萬個為什麼》等.
三、要真實寫作.寫作文時一定要說真話,不能說大話,假話.為人真誠,才能說真話,吐真情,這既是作文的問題也是做人的問題.小學生作文要做到有真意,需要在生活中找材料,所以一定要善於觀察生活中的人和事.
四、勤練習寫作.作文是一種技能,技能的形成靠的是訓練.要寫好作文一定要勤動筆,把想到的、聽到的好句子或片段馬上記下來,然後整理成篇.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通過讓學生寫日記的形式把寫作文當成習慣.
總之,作文教學要體現快樂作文、放膽作文、生活作文、個性化作文等理念.
⑻ 三年級怎樣寫作文
三年級寫作文
也是寫清楚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只要寫清楚作文的六要素,這篇作文基本上就可以
⑼ 三年級小學生怎樣才能寫好作文
1.細觀察。細致觀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金鑰匙。只有仔細地觀察,才能從生活現象的礦藏中發現碎金璞玉,於泥沙混雜中攫取閃光的寶物。
2.多閱讀。廣泛閱讀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前提條件。要寫出好文章,就必須多讀書。「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們強調既要多讀,又要選擇地讀,更要讀進去,理解所讀文章的結構技藝,語言特點」等。
我讀書、學習、積累知識一般是用快速閱讀法,這里說的快速閱讀不是簡單地閱讀速度快,跟略讀、跳讀掃讀等有著本質的區別。快速閱讀是一種科學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快速閱讀不僅體現在閱讀速度的高效上,更是理解的高效:對抓住文章段落的脈絡和重點有非常好的作用,幫助我們對文章做整理、分析和歸納。掌握速讀記憶之後,可以把閱讀效率提高很多倍,無論是閱讀素材積累還是學習,都有極大的幫助的,特別是對於時間緊張的高中生來說,非常有必要練習提高一下。具體練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我自己用的是這個。
閱讀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中學生,加強課外閱讀,是非常必要的,閱讀從大的作用來說,滋養著人的心田,提高自我修養,養成讀書的好習慣,終生收益,從小的方面來說,中學生閱讀可以增加知識面,提高語文素養,尤其對於寫作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3.常練筆。經常練筆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關鍵。要想入作文的大門,並求得不斷進步,更重要的是多練。諺語說的好:「文章讀十篇,不如寫一篇。」這就道出了作文實踐出真知的道理。寫日記是一種有效的練筆方式,天天堅持寫日記,以後作文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⑽ 怎麼寫作文三年級
說到寫作這個話題,孩子們是有喜有憂,更有諸多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真是笨得要命,連一句話都寫不出來,怎麼就不像自己小時候呢?
而有些孩子雖然能寫出來,可是寫的全是流水賬,一點自己的思想都沒有,寫作文純粹就是為了應付老師。那麼對於寫作我們到底該如何去幫助孩子呢?今天我想換一個思路和家長朋友聊聊!
親近自然,走近生活,所有的一切都會有答案
其實,寫作說簡單吧,其實也挺簡單的,無非就是把自己的所見所聞用筆寫在紙上而已;說它難吧,其實也挺難的,因為想要寫好一篇文章不僅要有東西可寫,還要會寫,也就是說寫出來的東西要精要美。
那麼對於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要想寫好一篇作文,還是需要慢慢去引導的。
一、找話題——邁開腳步,走出家門,去看看外面的風景
曾經一位老師的辭職信"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這句話我覺得是沒有錯的,因為每天在兩點一線下生活的我們就和井底之蛙一樣,看到的世界只有井口那麼大。
所以孩子並不是無話可寫,而是孩子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太少,我相信帶著孩子多出去走走,世界在他們眼裡一定會變得不同尋常,那麼他們筆下的世界也一定會與眾不同。
二、敢說敢問——對於孩子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要認真回答
其實,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動好問,只不過有些孩子就是膽子小,所以請父母們不要只會把孩子丟給手機,丟給游戲,而是要用自己有限的時間去引導孩子,實現對孩子最為"精緻"的陪伴,因為有可能哪句話就會對孩子有所啟發,打開孩子的思路,不愁無話可寫。
三、學會"模仿"——模仿不等於抄襲,而是要學習好的思路
如果孩子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寫出作文來那是最好不過了,但是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讓孩子去"模仿",多去讀一讀其他好的文章,然後通過暫時性的記憶去讓孩子模仿。
但這里的模仿並不是換換句子里的某個詞、某個事兒,而是要學習人家的寫文章的思路,然後自己又如何利用這個思路去寫出自己的文章。
四、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日積月累方能打下堅固的寫作之塔
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拿起一本書並不難,難的是怎麼讓孩子去真正的從書里學到東西,進而再進一步轉化成自己的東西,所以眼看十遍不如手過一遍,把書中有價值的東西做好記錄和摘抄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這些東西對於寫作文來說是大有幫助的。
五、追求更好——修改後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有所不同
我相信,一篇好的文章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要經過一遍又一遍的思考和推敲,所以當孩子寫完一篇文章的時候,一定要讓她去修改,去發現自己不通順的語句或者是可以寫得更好的地方,讓自己的文章一直走在"更好"的路上。
作文其實並不難,其實我們只是把孩子圈養在了一個固定的場所,如果讓她用自己的目光所至去表達這個場所以外的地方,那真的是天方夜譚。所以走出去多交流,也許你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