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立夏的習俗作文怎麼寫300字作文
立夏節的習俗: 立夏節時,大人用絲線編成蛋套,裝入煮熟的雞蛋鴨蛋,掛在小孩子脖子上。有的還在蛋上繪畫圖案,小孩子相互比試,稱為斗蛋。疰夏繩即長命縷,用五色絲線系於小孩手腕等處為其消災祈福,消暑祛病,以防注夏。 秤人活動主要流行於南方,類似於春節期間「人日」的活動。秤人據說起源於三國時代。傳說蜀漢先主劉備死後,諸葛亮把他阿斗交趙子龍送往江東,並拜託其後媽、吳國孫夫人撫養。那天正是立夏,孫夫人當著趙子龍面給阿斗秤了體重,來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體重多少,再修書向諸葛亮匯報,由此形成傳入民間的風俗。另種說法是,魏國司馬昭發兵消滅蜀漢,又恐原屬漢地的臣民不服,所以善待被俘虜的後主阿斗,封他為安樂公。阿斗受封那天,正是立夏,司馬昭當著一批跟到洛陽的蜀漢降臣之面給阿斗秤了體重,以後每年立夏再秤一次,布告天下,表示他沒有虧待安樂公,使他年年增加體重。後民間仿效,由此形成風俗。 立夏秤人有兩種,有的懸秤於大樹,多是給老人小孩秤量。有的懸秤於屋樑,是女子互相秤量,品肥論瘦,嘻哈打趣,儼然一種閨中游戲。蔡雲《吳覦》詩雲:「風開綉閣揚羅衣,認是鞦韆戲卻非。為掛量才上官秤,評量燕瘦與環肥。」 立夏日為漢族民間傳統節日,稱「立夏節」,流行於全國各地,農歷四月間(陽歷5月6日)進行。立夏與立春立秋立冬一樣,是標志四季開始的日子。立夏之時太陽到達黃經45度,這便是夏天開始的時刻。與立春時的東郊迎春一樣,立夏時也有迎夏儀式。古時天子率百官迎夏於南郊,並祭祀炎帝和祝融。立夏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氣,民間以立夏日的陰睛測一年的豐歉,認為立夏時下場雨最好,民諺雲,「立夏不下,旱到麥罷」、「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掛起」。
❷ 立夏的習俗的作文 急/
立夏的習俗的作文
我們中華民族有很多很多的傳統節日,如:喜洋
洋的春節,全家團圓的中秋節,熱鬧非凡的端午節……今年的五月五日是我們的立夏節。
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忙著燒茶葉蛋。女孩子們早就在比誰心靈手巧了,她們拿著已裁好的十多根毛線,自己親手編織出細巧的蛋袋。噴香的茶葉蛋燒好了,我和小夥伴們就會選幾個外殼硬的茶葉蛋,裝進已編好的蛋袋中,圍在一起進行碰蛋比賽。要拿到冠軍可不容易啊,大家都是絞盡腦汁。有的挑選出了綠殼鴨蛋,有的拿來了龐大的鵝蛋,還有些狡猾的孩子,早在前一天用水泥做成蛋形。靠著這偽裝的紅鴨蛋,他們穩拿冠軍,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
到了做午飯的時候了,家家戶戶都會在自家門前燒立夏米飯。爸爸用石頭搭了一個簡單的灶,媽媽在上面放了一個大鐵鍋,裡面還放著粳米、豌豆、蠶豆、筍、鹹菜等。陣陣炊煙伴著誘人的清香,真讓人垂涎三尺。一打開鍋蓋,豆香和飯香撲鼻而來。我們在歡聲笑語中,飽餐一頓。
節日的習俗一經形成就紮根神州大地,融入我們的生活中了。在茶香和飯香中,我們歡快地 ...
❸ 以立夏為話題寫作文
立夏抄
今天,是立夏節媽媽早早的,用絲線編好了手鏈,阿姨還特意為我留了一個天鵝蛋,顏色是土黃色的,可以在學校中碰蛋比賽而准備的。
天鵝蛋是那麼大,差不多是雞蛋的三陪。在四人小組中我的蛋最大了,大家都用羨慕的眼光看著我的蛋。開始碰蛋了,我小心翼翼的從蛋袋中拿出來,第一次我跟王騰傅比碰蛋,在那一刻我的心砰砰直跳,沒有信心的我以為自己會輸了,所以我把眼睛給閉上,只聽見咔嚓的一聲,不知道誰的蛋碎了,我悄悄的眯著眼睛一看,發現我的蛋還是完好無損的,我高興的一蹦三尺高。第二次比賽開始了,我信心十足的拿著蛋跟同學去碰蛋,這一次讓我十分傷心,我的天鵝蛋壯烈犧牲了,我的心就像那個天鵝蛋一樣也「犧牲」了,但我沒有讓眼淚流下來,我還是十分開心,因為這只不過是一個習俗游戲。
立夏節是個傳統節日,我們家鄉有許多習俗,碰蛋只是其中一種,比如吃青團,還有大耳洞……
今天是個既快樂又難忘的立夏節。
❹ 立夏(作文)
又是一個十月懷胎,這在立夏的眼裡,猶如一個世紀那樣漫長,母親懷胎的這十個月里,她沒有向立夏說過什麼話。她再也不像以前一樣去關愛,去溫暖這個傷痕累累的女孩了。
十月的期限到了,「哇,哇,哇——」一陣孩子的哭聲。
「是男孩,是男孩!」父親在一旁手舞足蹈,好像恨不得把這個剛出生的男嬰吞進肚子里。
一旁的奶奶,那張在立夏眼前沉了十五年的臉,而今卻笑開了花。
「哎喲,我的好媳婦,你總沒讓我這個當媽的失望,終於給我們添了一個胖孫子啦,累了吧!多休息幾天,我這就叫孩子他爸進城去買幾件補品回家,多捎一些新衣服來,對了,玩具也帶幾件回來。我們一定要好好地照顧他。」奶奶坐在一旁,輕輕地揉著母親的手,用立夏從沒有聽過的語氣和媽媽說話。
自從母親生下小男孩後,立夏的家裡出現了另一番景象。
爸爸一下子包了幾桌飯菜,把鄉親們都請來了,這情景好不熱鬧啊!
立夏站在屋裡,偷偷地抹著眼淚。
曾經也有一個孩子出生,可在她那時聽到的不是祝福,而是不堪入耳的辱罵聲。
曾經在那個孩子無助、傷心時候,總有一位天使陪伴在她的身旁——母親。可現在母親卻再也沒有問候過她一句。
曾經陪伴她的一隻可愛的小狗,也被父親活生生地打死吃了。當她哭著問為什麼這樣做時,父親卻用冰冷的語氣訓斥了她一頓。
她再也受不住這一切了,沖出熱鬧的人群,拚命地往山上跑,拚命地——好像希望沖破這一切,她跑了好久好久,才停了下來。
這個地方,她是不會忘記的,
就是在這個地方,爸爸把她最親近的朋友——那隻可愛的小狗打死了,她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狗,是那麼的親切,那麼忠誠。面對著狗,她不用去偽裝自己,她可以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如今,就連這唯一的傾聽者也離她而去了。
雜草下面埋葬的是小狗的身體,她似乎看到了在這座山上,她經常領著它滿山追逐的身影。
看著,看著,立夏笑了,嘴角漸漸地往上翹,好久沒有看到這樣的笑容了,淚花卻一瞬間從眼眶裡用力地往下翻滾,她也沒有去擦。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天由黑夜轉為白晝。一個晚上過去了。立夏也在這里整整呆了一夜。沒有人來找她,從來都是這樣的。
回到家裡,喝完酒的鄉親們剛走,屋內是一片狼藉。父親醉醺醺地走到門外,看到立夏剛回來,又開始破口大罵:你這賠錢貨!跑到哪裡去了,害你奶奶忙了一夜,下次要是再這樣,我非打斷你的狗腿不可,快去,把這幾張桌子上的東西收拾好,不然!別想吃飯了!
❺ 立夏的作文
立夏的習俗的作文
我們中華民族有很多很多的傳統節日,如:喜洋回
洋的春節,全家答團圓的中秋節,熱鬧非凡的端午節……今年的五月五日是我們的立夏節。
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忙著燒茶葉蛋。女孩子們早就在比誰心靈手巧了,她們拿著已裁好的十多根毛線,自己親手編織出細巧的蛋袋。噴香的茶葉蛋燒好了,我和小夥伴們就會選幾個外殼硬的茶葉蛋,裝進已編好的蛋袋中,圍在一起進行碰蛋比賽。要拿到冠軍可不容易啊,大家都是絞盡腦汁。有的挑選出了綠殼鴨蛋,有的拿來了龐大的鵝蛋,還有些狡猾的孩子,早在前一天用水泥做成蛋形。靠著這偽裝的紅鴨蛋,他們穩拿冠軍,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
到了做午飯的時候了,家家戶戶都會在自家門前燒立夏米飯。爸爸用石頭搭了一個簡單的灶,媽媽在上面放了一個大鐵鍋,裡面還放著粳米、豌豆、蠶豆、筍、鹹菜等。陣陣炊煙伴著誘人的清香,真讓人垂涎三尺。一打開鍋蓋,豆香和飯香撲鼻而來。我們在歡聲笑語中,飽餐一頓。
節日的習俗一經形成就紮根神州大地,融入我們的生活中了。在茶香和飯香中,我們歡快地 ...
❻ 怎麼寫立夏作文
立夏——生命的萌動
立夏這天,早就熟悉的景物彷彿變成新的。夏天的早晨專也有薄霧,卻只像屬一層輕紗,很有分寸地停留在一排排楊樹梢頭,卻並不擋住它身後的樓房,使人覺得只需掀開它的一角,就會和迎面而來的蓬勃的花香、鳥叫撞個滿懷。瞧,霧也懂得微笑,它拋給你活躍的等待,給你若有若無的甜美——一切都是歡笑的,自由的,還尚未矜持。
泥土中的小生命也被一股不知名的力量喚醒。在盆中蟄伏五天五夜後,立夏清晨,一株乳白色的小嫩苗弓著腰從泥土中鑽了出來,讓我歡呼雀躍。僅僅一個時辰後,我驚奇地發現了第二株柔嫩的小生命,它稍晚破土,卻已長出足足一寸,合抱的子葉即將打開。
銜一根草莖的燕子不慌不忙地築巢;圓滾滾的喜鵲悠閑自得地棲息在不銹鋼欄桿上,對屋內的人毫無興致;吵鬧的麻雀們漸漸膩煩了那些被曬得滾燙的石磚,在路燈微弱的燈光下津津樂道……
立夏了,春天的朦朧開始散去,春天蘊含的能量慢慢舒展,待初夏之後,就是最美的年華盛開。
❼ 以《立夏》為題的作文怎麼寫
立夏的樂趣復
每到立夏,就是我們制最高興的日子,那一天晚上,媽媽會煮一鍋茶葉蛋,我們就會讓媽媽別把所有的但打碎,好拿到班級里頂蛋。
第二天來到學校,我先拿出一個比較硬的蛋,和方科臻比。我握緊蛋殼,向方科臻頂了上去,只聽「咔嚓」一聲,我以為方科臻的蛋碎了,便拿起來一看,「哎呀!我的蛋怎麼碎了?」我大聲叫道。方科臻驕傲地說:「你這個軟蛋當然碎了。」我又拿出一個蛋和方科臻比,這次,我換了一個方法,直接打下去,又聽見「咔嚓」一聲,我的蛋又碎了,我想:「我媽煮的蛋也太脆了。」我抬起頭,看見講台上有許多人圍著,我擠了進去,看見柯老師正在和黃翊展比賽,許多人都喊著柯老師加油,柯老師說:「千萬別把我的蛋弄碎了,我還要去三零二班比呢。」黃翊展卻說:「我一定會贏的!」他們便比了起來,一開始柯老師左躲右閃,過了一會兒,柯老師向黃翊展的蛋的邊上頂了上去,黃翊展的蛋碎了,「哈哈,柯老師贏了!」我們大叫道。
這次的頂蛋比賽可真是有趣啊!
❽ 以《立夏》為題的作文怎麼寫
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駢儷文;而夏天,像一首絕句。
已有許久,未曾去關心蟬音。耳朵忙著聽車聲,聽綜藝節目的敲打聲,聽售票小姐不耐煩的聲音,聽朋友的附在耳朵旁,低低啞啞的秘密聲……應該找一條清澈潔凈的河水洗洗我的耳朵,因為我聽不見蟬聲。
於是,夏天什麼時候跨了檻進來我並不知道,直到那天上文學史課的時候,突然四面楚歌、鳴金擊鼓一般,所有的蟬都同時叫了起來,把我嚇了一跳。我提筆的手勢擱淺在空中,無法評點眼前這看不見、摸不到的一卷聲音!多驚訝!把我整個心思都吸了過去,就像鐵砂沖向磁鐵那樣。但當我屏氣凝神正聽得起勁的時候,又突然,不約而同地全都住了嘴,這蟬,又嚇我一跳!就像一條繩子,蟬聲把我的心扎捆得緊緊的,突然在毫無警告的情況下鬆了綁,於是我的一顆心就毫無准備地散了開來,如奮力躍向天空的浪頭,不小心跌向沙灘!
夏天什麼時候跨了門檻進來我竟不知道!
是一扇有樹葉的窗,圓圓扁扁的小葉子像門簾上的花鳥畫,當然更活潑些。風一潑過來,它們就「刷」地一聲晃盪起來,我似乎還聽見嘻嘻哈哈的笑聲,多像一群小頑童在比賽盪鞦韆!風是幕後工作者,負責把它們推向天空,而蟬是啦啦隊,在枝頭努力叫鬧。沒有裁判。
我不禁想起童年,我的童年。因為這些愉快的音符太像一卷錄音帶,讓我把童年的聲音又一一撿回來。
首先撿的是蟬聲。
那時,最興奮的事不是聽蟬是捉蟬。小孩子總喜歡把令他好奇的東西都一一放手掌中賞玩一番,我也不例外。念小學時,上課分上下午班,這是一二年級的小朋友才有的優待,可見我那時還小。上學時有四條路可以走,其中一條沿著河,岸邊高樹濃陰,常常遮掉半個天空。雖然附近也有田園農舍,可是人跡罕至,對我們而言,真是又遠又幽深,讓人覺得怕怕的。然而,一星期總有好多趟,是從那兒經過的,尤其是夏天。輪到下午班的時候,我們總會呼朋引伴地一起走那條路,沒有別的目的,只為了捉蟬。
捉得住蟬,卻捉不住蟬音。
夏乃聲音的季節,有雨打,有雷聲、蛙聲、鳥鳴及蟬唱。蟬聲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絕句。
絕句該吟該誦,或添幾個襯字歌唱一番。蟬是大自然的一隊合唱團;以優美的音色,明朗的節律,吟誦著一首絕句,這絕句不在唐詩選,不在宋詩集,不是王維的也不是李白的,是蟬對季節的感觸,是它們對仲夏有共同的情感,而寫成的一首抒情詩。詩中自有其生命情調,有點近乎自然派的朴質,又有些曠遠飄逸,更多的時候,尤其當它們不約而同地收住聲音時,我覺得它們胸臆之中,似乎有許多豪情悲壯的故事要講。也許,是一首抒情的邊塞詩。
晨間聽蟬,想其高潔。蟬該是有翅族中的隱士吧!高踞樹梢,餐風飲露,不食人間煙火。那蟬聲在晨光朦朧之中分外輕逸,似遠似近,又似有似無。一段蟬唱之後,自己的心靈也跟著透明澄凈起來,有一種「何處惹塵埃」的了悟。蟬亦是禪。
午後也有蟬,但喧囂了點。像一群游吟詩人,不期然地相遇在樹陰下,閑散地歇它們的腳。拉拉雜雜地,他們談天探詢,問候季節,倒沒有人想作詩,於是聲浪陣陣,缺乏韻律也沒有押韻,他們也交換流浪的方向,但並不熱心,因為「流浪「其實並沒有方向。
我喜歡一面聽蟬一面散步,在黃昏。走進蟬聲的世界時,正如欣賞一場音樂演唱會一般,如果懂得去聽的話。有時候我們抱怨世界愈來愈丑了,現代文明的噪音太多了,其實在一灘濁流之中,何嘗沒有一潭清泉?在機器聲交織的音圖里,也有所謂的「天籟」。我們只是太忙罷了,忙得與美的事物擦身而過都不知不覺。也太專注於自己,生活的鏡頭只攝取自我喜怒哀樂的大特寫,其他種種,都是一派模胡的背景。如果能退後一步看看四周,也許我們會發覺整個圖案都變了。變的不是圖案本身,而是我們的視野。所以,偶爾放慢腳步,讓眼眸以最大的可能性把天地隨意瀏覽一番,我們將恍然大悟;世界還是時時在裝扮著自己。而有什麼比一面散步一面聽蟬更讓人心曠神怡?聽聽親朋好友的傾訴,這是我們常有的經驗。聆聽萬物的傾訴,對我們而言,亦非難事,不是嗎?
聆聽,也是藝術。大自然的寬闊是最佳的音響設備。想像那一隊一隊的雄蟬斂翅踞在不同樹梢端,像交響樂團的團員各自站在舞台一般。只要有隻蟬起個音,接著聲音就紛紛出了籠。它們各以最美的音色獻給你,字字都是真心話,句句來自丹田。它們有鮮明的節奏感,不同的韻律表示不同的心情。它們有時合唱有時齊唱,也有獨唱,包括和音,高低分明。它們不需要指揮也無需歌譜,它們是天生的歌者。歌聲如行雲如流水,讓人了卻憂慮,悠遊其中。又如澎濤又如駭浪,拍打著你心底沉澱的情緒,頃刻間,你便覺得那蟬聲宛如狂浪淘沙般地攫走了你緊緊扯住在手裡的輕愁。蟬聲亦有甜美溫柔如夜的語言的時候,那該是情歌吧!總是一句三疊,像那傾吐不盡的纏綿。而蟬聲的急促,在最高漲的音符處突地戛然而止,更像一篇錦綉文章被猛然撕裂,散落一地的鏗鏘字句,擲地如金石聲,而後寂寂寥寥成了斷簡殘編,徒留給人一些悵惘,一些感傷。何嘗不是生命之歌?蟬聲。
而每年每年,蟬聲依舊,依舊像一首絕句,平平仄仄平。
❾ 寫一篇叫《立夏之談》的作文
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在風的導送下,讓人浮想聯翩。像是在嘗一道佳餚,細細咀嚼,幼年時童真的味道留在心頭,慢慢漾開。
魯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並不乏味。他是鄉下人,卻能和城裡人一樣去讀書。少了鄉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書達理。少了城裡孩子的嬌氣,多了一種大度氣派。他懷念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日子,與小蟲子們為伍,彷彿這樣的童年才夠味兒。趁大人們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覺的神速,鑽進百草園。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也會來伴奏,魯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圓舞曲中度過的。
枯燥,乏味,是對魯迅先生在三味書齋的最好的詮釋。稍稍偷懶一會兒,也會被壽鏡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裡去了?」喊回來,整天除了讀書還是讀書,閑來無趣。
從書卷里散透出的天真爛漫,不經意間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許魯迅的文章真有什麼魔力吧,他用一個孩子處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鳴。
有人說:要看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會寫文章,最主要還是看他的文章里有沒有感情。老師也曾說過: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變成有血有肉的。我不得不承認魯迅確實厲害,他的一切話語雖然平淡朴實,熾熱的情感卻展露無疑。他希望與大自然真正擁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間流連,嚮往與小蟲子們打成一片的日子。讀著讀著,仿若年邁的老人頓時變成了一個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發著陽光般的氣息。
❿ 立夏的景色的作文範文
五彩的夏天 夏天雖然悶熱,但它卻是五彩繽紛的,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就會覺得它也是十分迷人的.
夏天是紅色的.唐朝詩人楊萬里在詩中寫道:「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你瞧,那一朵朵粉紅色的荷花猶如披著輕紗的仙女在湖中沐浴.嬌羞欲語,盈盈欲滴,隨風飄來清香陣陣,沁人心脾.有的蓓蕾初綻;有的含苞欲放,花骨朵像火炬似的高高伸出;有的競相開放,露出嬌嫩的小蓮蓬.
夏天是綠色的.不信你走進我們的學校看看,你會發現校園被一片綠色籠罩了:大樹小樹綠綠的,草地也是綠綠的.榕樹高大挺拔,抬頭仰望,一樹鮮綠的葉子在陽光下閃著光,展現出無窮的生機.法國梧桐和榕樹一樣高大,也是一樹碧綠,它們向四周伸展的樹枝上,手掌似的綠葉密密麻麻,給校園留下一片片的蔭涼.如果說榕樹是校園里威武的衛士,那麼梧桐樹則是綠色的大傘.還有其他許多的樹木,都褪盡了冬天留下的枯黃,展現出一樹的翠綠.
夏天是白色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曾在《赤壁懷古》中寫道:「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大海里的浪花簡直就像剛剛裂桃的大片棉田,白花花的一望無際.一些頑皮的孩子,不管三七二十一,甩掉鞋子,從媽媽手裡搶過救生圈,光著腳丫歡呼著撲向大海的懷抱.
夏天是黃色的.稻田裡一片金黃,遠看真像鋪了一層金色的地毯.稻穀顆粒飽滿,壓得莖桿都彎下了腰,忽然一陣微風吹過,稻穗彷彿和人點頭致意.不用說今年的早稻肯定又是一個豐收年.
夏天是藍色的.雷雨過後,雨水在靜靜地流淌.我抬頭仰望,碧空如洗,天藍得使人心醉,藍得使我想起少年軍校的小海軍們的刻苦訓練情景.
我想,我已經成一名小畫家,手裡拿著調色板,正在描繪著夏天的景色:紅的是希望;白的是純潔;藍的是博大;黃的是輝煌;綠的是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