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考滿分作文散步有題記和小標題
我已經很長時間沒有陪著母親去散步了,我被禁錮在一間房間里,被禁錮在知識的牢籠中。
我痴痴地望著窗外,雖說是冬季,但窗外卻像春天般輕盈灑脫,我便決心到外面去散散步,放鬆一下心情,更重要的是,得到一份溫馨……
陽光溫馨而柔和,天空蔚藍而純凈,無數綠葉嘩嘩啦啦地搖動在空中飛舞,像無數只透明的小手掌,那是生命的歡呼吧?那是生命的延伸吧?河水柔軟明亮地流動,岸邊的青草更青,花兒更紅,彷彿也在為我和我母親的到來而慶幸。
面對四周圍一切的一切,我忽然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感激生活的賜予。母親和我挽著手走在田野上,我感覺這個動作是多麼熟悉!年幼時,母親也是這樣攙著我的。我不禁感慨萬千,心靈的深處有一種最可貴的東西那就是母愛。母親在我生病時用酒精棉擦過額頭的一瞬;母親為我洗衣時重復的呆板單調得不能再單調、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動作;母親為我細細講解英語題的時候……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個分分秒秒!母親實在為我付出的太多太多!
我心中不免升騰起一股莫名的悲哀,我看見了刻在母親額上細密的魚尾紋,我看見了母親頭上稀疏的白發,我挽著母親略顯蒼老的手,想到母親有多少根頭發為我而白!有幾絲皺紋為我所生!
我握著母親熱烘烘的手,心裡騰起一股暖意,希望時間定格在這美好的時刻。但是時間畢竟要逝去的,我和母親走了半個多小時,便轉身走向回家的小路上……
我迷茫地喊著「不要走,再留一會兒!」我猛一抬頭,我仍然禁錮在題海中……已是早晨5點多,媽媽已經起床了,我對媽媽說:「我們去散步吧!」
我已打開了心靈的枷鎖,挽著媽媽的手一步步走出門,走向……
Ⅱ 重拾閑暇時光滿分作文,大體是「我」的作文無從著筆,父母便拉著我去散步,換一種心境,我看著月下處處動
此詞乃懷人之作,原詞如下: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首句從抒寫相思著筆,互文足意,以蕭殺、悲哀的筆調勾勒著詞人實境。二句直接點明了此詞的主題:懷人。也點明了時間:今年的春天。最妙者就當屬「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了。試想當時的景況:離別之情是那樣的熾烈,實在無法排遣,於是,詞人步出樓閣,佇立在花間幽徑上,靜靜地懷舊念遠著。此時,春光將盡,殘花凋零,觸目驚心。與此同時,又正好是細雨蒙蒙,天色越加的陰郁。面前的一切使人的心境更為悵惘,有一種「眾芳獨穢,美人遲暮」的感覺,而且更為強烈地煎熬著他。一對不知時務的比翼雙飛的檐子,穿過微細雨簾,從頭頂掠過。由於看到這雙燕子,使詞人更加的愁不可堪著,他在想:無知的燕子,尚且知道比翼齊飛的歡快,而有情的我們兩個人,分各天涯,難以重逢,這、這、這是何等難以忍受的現實啊!
這兩句應該是這首《臨江仙》的精華所在,精妙之旨。它的絕妙之處是融情而入景,以景傳情。從表面來看,兩句似在冷靜的描寫著景物,十個字卻無一字提到情、愁而字,可是情自無限,愁又不盡也。「落花」感嘆青春之易逝,佳期難再,「微雨」狀出心境的陰郁和苦悶。以「落花」之動,襯托著人佇立之靜,以獨立之久,襯托著思念的專一不二,又以「燕雙飛」來配「人獨立」的寂寞和孤獨。字字句句都飽含著濃烈的情感。查謝榛《四溟詩話》:韋蘇州曰:『窗里人將老,門前樹已秋』;白樂天曰:『樹初黃葉日,人慾白頭時』;司空曙曰:『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三詩同一機杼,司空為優:善狀目前之景,無限凄婉,見乎言表。 我想,落花、微雨兩句,也可以稱為:「善狀目前之景,無限凄婉,見乎言表。」
很多人評論這一聯時,常以「景極妍美」來表示,仔細體味,很有道理。杜甫的《水檻遣興二首》有:「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這種景緻,可謂之「妍美」,評價精確,因為魚戲清波,燕舞輕風,加上細雨灑地,清爽無比,可構成一幅恬靜、自適、清新、自然的圖畫了。而這里的「落花人獨立」一句,是用落花的凋落襯託人的凄婉,是正襯,非反襯也。「微雨燕雙飛」固然是反襯,然而在這兩句中,上句為主,下句從之,下句是為了堅強上句的意識。
說到這,則應該再從整首詞的角度再提一下後兩句:「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這句轉入相思,又回到了落花、微雨的實境中來。同時,也和落花、微雨句一樣,把主觀情感熔融於客觀景物中去,沒有正面說出自己的情緒,極深致沉婉。乃佳句也。查楊萬里在《誠齋詩話》中說:近世詞人,間情之靡靡,如伯有所賦,趙武所不得聞者,有過之而無不及焉,是得為好色而不淫乎?惟晏叔原雲:「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可謂好色而不淫矣。查《白雨齋詞話》:小山詞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有「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既閑婉,又沈著,當時更無敵手。又《雲韻集》評「落花」十字,工麗芊綿,結句依依不盡。
其實,這一聯並不是小山的獨創,而是借之五代翁宏的一首《春殘》,原詩為: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帷。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寓目魂將斷,經年夢已非。 那堪向愁久,蕭颯暮蟬輝。
但是,令人驚異的是,翁宏的詩並未因此名句為世人所推重,可是一到小山筆下,詞家便有「千古不能有二」的感嘆。為什麼呢?究其原委,當是翁宏的詩意境不完全,全篇有一種強行援系的過失。
蕭颯應該是秋氣森森,不是殘春的氣象;春殘更不是蟬鳴的時節。幾種錯雜的效果聚集在一詩之中,脈理斷失,不能引起我們強烈的同感。而且翁宏又直接的用 「寓目魂將斷」點破,說得太白了,這一白就迷失了詩的味道。
小山把這兩句用到了詞中來描寫春恨,整篇協調一致,且鮮明生動,婉轉含蓄,就成為了富有情味的千古名句。
Ⅲ 中考滿分作文:我和諸葛亮一起散步
夜闌人靜,萬物皆睡。天上的流星依舊,我坐在竹椅上,望著天空那彎暗月,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一陣微風起,只見一人拿把羽扇,端站在前方,仔細察看,原來是中華智星——諸葛孔明也。
只見他徐徐地道:「夜深人靜,明月當空,如此美景,何不出來一同漫步?」句句出口,如美妙動聽的音樂傳入耳中。君子成人之美。於是,我和諸葛亮便漫步在庭中。望著他的背影,曰:「卧龍先生,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學多才,一心只為報答先帝三顧之恩,可曾後悔?」他回過身來,沉默許久,道:「如你所言,人稱『智絕』的我本應在隴中安度餘生,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候。後先主真心請我,我感到莫大的歡欣。遂許先主以馳驅,畢平生之力,輔助先主,此情此義,乃我報先主的知遇之恩也。」
聽完後,我默默贊許,為諸葛亮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胸襟所折服,又為他忠心不二而欽佩。
爾後,我又向孔明討教:「先生您自出道以來,火燒新野,使曹軍落荒而逃。再而出使東吳,舌戰群儒,氣勢非凡,借風借箭,智算華容,當真高管仲、樂毅一等。」
他只是微微會心而笑,道:「你過獎了!這些都是我報先帝之職分也,不足掛齒。想我打拚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安居平大路,聯吳抗曹,為收服人心,對抗孟獲六縱七擒,六齣祁山,可惜屢屢成功之時,皆因吾之疏忽,與之失之交臂,當真可悲。」說完後,他的臉色晦暗下去,幾許憂傷,幾許煩惱,幾許嘆息,似乎在責備自己。
我不忍觀之,曰:「先生不必太過自責,皆因當時形勢不合,後主劉禪又不思進取,聽信讒言,親佞遠賢。先生縱有回天之術,也難堪挫折。吾聞過李清照憂愁時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先生的愁悔比之若何,望先生不可太過自怨。」這時,他的臉色開始變得平靜,逐漸轉好,我的心才放鬆下來,意少舒。他走近我,深情地望著我,輕柔地撫摸我,我望見他眼裡的那股熱血在沸騰,淚水模糊了眼睛,對我說:「當真是後生可畏啊!與你交談,我的心寬悅了許多,情緒冷靜了少許。謹記吾的話語:「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相信你可以青出於藍勝於藍,再會!」說完他便離開了。
我站在原地,默默回想,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