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文標准格式的字體、字型大小、有什麼要求
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級和保密期限、正文、發文機關標識、附件說明、發文字型大小、簽發人、抄送機關、緊急程度、印章、標題、主送機關、附註、成文日期、附件、主題詞、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等部分組成。
公文標准格式包括:
1、須有負責之表示。(如簽署、蓋印章戳或副署)
2、須有時間之表示。(如製作及發文時間,並加註文號)
3、須合於現行法定格式。(用紙、格式、細項)
4、本文原則上須分段敘述,並具實質意涵(即為一定之作為或特定事物之告知),其表達方式為由左而右之橫行格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暫行辦法》將行政機關的公文主要分為「命令(令)、指令、決定、決議、指示、布告、公告、通告、通知、通報、報告、請示、批復、函、會議紀要」。
(1)公文寫作文字擴展閱讀
公文的寫作注意事項
1、 向下級機關的重要行文,應當同時抄報直接上級機關。
2、除領導直接交辦的事項外,「請示」不得直接送領導者個人。
3、不能越級行文,因特殊情況必須越級請示時,應當抄報被越過的上級機關。「請示」應當一文一事;一般只寫一個主送機關,如需同時送其他機關,應當用抄送形式,但不得同時抄送下級機關。
4、部門之間對有關問題未經協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如擅自行文,上級機關有權責令糾正或撤銷。
5、要按辦文意圖和行文關系選准文種,分清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同一方向行文也要確定合適的文種,如上行文中請示與報告不能混淆。
6. 同級政府、同級政府各部門、上級政府部門與下一級政府可以聯合行文;政府及其部門與同級黨委、軍隊機關及其部門可以聯合行文;政府部門與同級人民團體和行使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也可以聯合行文。聯合行文應當確有必要,單位不宜過多。
2. 公文寫作中標題的字型大小,字體要求
標題一般用2號小標宋體字,編排於紅色分隔線下空二行位置,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時,要做到詞意完整,排列對稱,長短適宜,間距恰當,標題排列應當使用梯形或菱形。
公文一般由份號、密級和保密期限、緊急程度、發文機關標志、發文字型大小、簽發人、標題、主送機關、正文、附件說明、發文機關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註、附件、抄送機關、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頁碼等組成。
(2)公文寫作文字擴展閱讀:
公文語言要莊重、准確、簡明,為此要注意以下四點:
1、使用規范的書面語言。公文寫作一般不使用口語、方言或俗語,使行文莊重;常適當地使用一些文言詞語、成語,文白相濟,更顯簡潔凝煉、嚴肅鄭重。
2、 廣泛使用公文專用語,如開端用語、稱謂用語、祈請用語、經辦用語、征詢用語、表態用語、承啟用語、結尾用語,都有沿習下來的一些文言詞語。使用這些專用語,增強了公文文體莊重色彩。
3、經常使用介詞結構,使表述更為確切。如表目的、原因的,表依據、方式的,表對象、范圍的,表時間、處所的一些介詞常在公文中使用而一般文章則較少採用。
4、常用對偶、排比、對照、反復等修辭手法,形成整散結合、駢散相間的語體風格,以突出主要精神,強調重要事項,增強行文氣勢,加強表達效果。
3. 公文的寫作要求(字體格式,字體大小,行間距)有哪些
公文寫作,一般字體格式為仿宋體,字體大小3號,特定情況可以作適當調整;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個字。
1、 幅面尺寸
公文用紙採用GB/T148中規定的A4型紙,其成品幅面尺寸為:210mm×297mm。GB/T9704—2012。
2、版面
①頁邊與版心尺寸
公文用紙天頭(上白邊)為37mm±1mm,公文用紙訂口(左白邊)為28mm±1mm,版心尺寸為156mm×225mm。
②字體和字型大小
如無特殊說明,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用3號仿宋體字。特定情況可以作適當調整。
③行數和字數
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個字,並撐滿版心。特定情況可以作適當調整。
④文字的顏色
如無特殊說明,公文中文字的顏色均為黑色。
3、版頭
①份號
如需標注份號,一般用6位3號阿拉伯數字,頂格編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②密級和保密期限
如需標注密級和保密期限,一般用3號黑體字,頂格編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保密期限中的數字用阿拉伯數字標注。
③緊急程度
如需標注緊急程度,一般用3號黑體字,頂格編排在版心左上角;如需同時標注份號、密級和保密期限、緊急程度,按照份號、密級和保密期限、緊急程度的順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④發文機關標志
由發文機關全稱或者規范化簡稱加「文件」二字組成,也可以使用發文機關全稱或者規范化簡稱。
發文機關標志居中排布,上邊緣至版心上邊緣為35mm,推薦使用小標宋體字,顏色為紅色,以醒目、美觀、莊重為原則。
聯合行文時,如需同時標注聯署發文機關名稱,一般應當將主辦機關名稱排列在前;如有「文件」二字,應當置於發文機關名稱右側,以聯署發文機關名稱為准上下居中排布。
⑤發文字型大小
編排在發文機關標志下空二行位置,居中排布。年份、發文順序號用阿拉伯數字標注;年份應標全稱,用六角括弧「〔〕」括入;發文順序號不加「第」字,不編虛位(即1不編為01),在阿拉伯數字後加「號」字。
上行文的發文字型大小居左空一字編排,與最後一個簽發人姓名處在同一行。
⑥簽發人
由「簽發人」三字加全形冒號和簽發人姓名組成,居右空一字,編排在發文機關標志下空二行位置。「簽發人」三字用3號仿宋體字,簽發人姓名用3號楷體字。
如有多個簽發人,簽發人姓名按照發文機關的排列順序從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均勻編排,一般每行排兩個姓名,回行時與上一行第一個簽發人姓名對齊。
⑦版頭中的分隔線
發文字型大小之下4mm處居中印一條與版心等寬的紅色分隔線。
4、主體
①標題
一般用2號小標宋體字,編排於紅色分隔線下空二行位置,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時,要做到詞意完整,排列對稱,長短適宜,間距恰當,標題排列應當使用梯形或菱形。
GB/T9704—2012
② 主送機關
編排於標題下空一行位置,居左頂格,回行時仍頂格,最後一個機關名稱後標全形冒號。如主送機關名稱過多導致公文首頁不能顯示正文時,應當將主送機關名稱移至版記,標注方法見7.4.2。
③正文
公文首頁必須顯示正文。一般用3號仿宋體字,編排於主送機關名稱下一行,每個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頂格。文中結構層次序數依次可以用「一、」「(一)」「1.」「(1)」標注;一般第一層用黑體字、第二層用楷體字、第三層和第四層用仿宋體字標注。
④附件說明
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編排「附件」二字,後標全形冒號和附件名稱。如有多個附件,使用阿拉伯數字標注附件順序號(如「附件:1.XXXXX」);附件名稱後不加標點符號。附件名稱較長需回行時,應當與上一行附件名稱的首字對齊。
⑤ 發文機關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
a、加蓋印章的公文
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編排,印章用紅色,不得出現空白印章。
單一機關行文時,一般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為准居中編排發文機關署名,印章端正、居中下壓發文機關署名和成文日期,使發文機關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印章頂端應當上距正文(或附件說明)一行之內。
聯合行文時,一般將各發文機關署名按照發文機關順序整齊排列在相應位置,並將印章一一對應、端正、居中下壓發文機關署名,最後一個印章端正、居中下壓發文機關署名和成文日期,印章之間排列整齊、互不相交或相切,每排印章兩端不得超出版心,首排印章頂端應當上距正文(或附件說明)一行之內。
b、不加蓋印章的公文
單一機關行文時,在正文(或附件說明)下空一行右空二字編排發文機關署名,在發文機關署名下一行編排成文日期,首字比發文機關署名首字右移二字,如成文日期長於發文機關署名,應當使成文日期右空二字編排,並相應增加發文機關署名右空字數。
聯合行文時,應當先編排主辦機關署名,其餘發文機關署名依次向下編排。
c、加蓋簽發人簽名章的公文
單一機關制發的公文加蓋簽發人簽名章時,在正文(或附件說明)下空二行右空四字加蓋簽發人簽名章,簽名章左空二字標注簽發人職務,以簽名章為准上下居中排布。在簽發人簽名章下空一行右空四字編排成文日期。
聯合行文時,應當先編排主辦機關簽發人職務、簽名章,其餘機關簽發人職務、簽名章依次向下編排,與主辦機關簽發人職務、簽名章上下對齊;每行只編排一個機關的簽發人職務、簽名章;簽發人職務應當標注全稱。
簽名章一般用紅色。GB/T9704—2012
d、成文日期中的數字
用阿拉伯數字將年、月、日標全,年份應標全稱,月、日不編虛位(即1不編為01)。
e、特殊情況說明
當公文排版後所剩空白處不能容下印章或簽發人簽名章、成文日期時,可以採取調整行距、字距的措施解決。
⑥附註
如有附註,居左空二字加圓括弧編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
⑦附件
附件應當另面編排,並在版記之前,與公文正文一起裝訂。「附件」二字及附件順序號用3號黑體字頂格編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附件標題居中編排在版心第三行。附件順序號和附件標題應當與附件說明的表述一致。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
如附件與正文不能一起裝訂,應當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頂格編排公文的發文字型大小並在其後標注「附件」二字及附件順序號。
5、版記
①版記中的分隔線
版記中的分隔線與版心等寬,首條分隔線和末條分隔線用粗線(推薦高度為0.35mm),中間的分隔線用細線(推薦高度為0.25mm)。首條分隔線位於版記中第一個要素之上,末條分隔線與公文最後一面的版心下邊緣重合。
②抄送機關
如有抄送機關,一般用4號仿宋體字,在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之上一行、左右各空一字編排。「抄送」二字後加全形冒號和抄送機關名稱,回行時與冒號後的首字對齊,最後一個抄送機關名稱後標句號。
如需把主送機關移至版記,除將「抄送」二字改為「主送」外,編排方法同抄送機關。既有主送機關又有抄送機關時,應當將主送機關置於抄送機關之上一行,之間不加分隔線。
③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
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一般用4號仿宋體字,編排在末條分隔線之上,印發機關左空一字,印發日期右空一字,用阿拉伯數字將年、月、日標全,年份應標全稱,月、日不編虛位(即1不編為01),後加「印發」二字。版記中如有其他要素,應當將其與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用一條細分隔線隔開。
6、頁碼
一般用4號半形宋體阿拉伯數字,編排在公文版心下邊緣之下,數字左右各放一條一字線;一字線上距版心下邊緣7mm。單頁碼居右空一字,雙頁碼居左空一字。公文的版記頁前有空白頁的,空白頁和版記頁均不編排頁碼。公文的附件與正文一起裝訂時,頁碼應當連續編排。GB/T9704—2012。
7、公文中的橫排表格
A4紙型的表格橫排時,頁碼位置與公文其他頁碼保持一致,單頁碼表頭在訂口一邊,雙頁碼表頭在切口一邊。
8、公文中計量單位、標點符號和數字的用法
公文中計量單位的用法應當符合GB3100、GB3101和GB3102(所有部分),標點符號的用法應當符合GB/T15834,數字用法應當符合GB/T15835。
(3)公文寫作文字擴展閱讀:
特定格式
1、信函格式
發文機關標志使用發文機關全稱或者規范化簡稱,居中排布,上邊緣至上頁邊為30mm,推薦使用紅色小標宋體字。聯合行文時,使用主辦機關標志。
發文機關標志下4 mm處印一條紅色雙線(上粗下細),距下頁邊20 mm處印一條紅色雙線(上細下粗),線長均為170 mm,居中排布。
如需標注份號、密級和保密期限、緊急程度,應當頂格居版心左邊緣編排在第一條紅色雙線下,按照份號、密級和保密期限、緊急程度的順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第一個要素與該線的距離為3號漢字高度的7/8。
發文字型大小頂格居版心右邊緣編排在第一條紅色雙線下,與該線的距離為3號漢字高度的7/8。
標題居中編排,與其上最後一個要素相距二行。
第二條紅色雙線上一行如有文字,與該線的距離為3號漢字高度的7/8。
首頁不顯示頁碼。
版記不加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分隔線,位於公文最後一面版心內最下方。
2、命令(令)格式
發文機關標志由發文機關全稱加「命令」或「令」字組成,居中排布,上邊緣至版心上邊緣為20 mm,推薦使用紅色小標宋體字。
發文機關標志下空二行居中編排令號,令號下空二行編排正文。
簽發人職務、簽名章和成文日期的編排見7. 3. 5. 3。
3、紀要格式
紀要標志由「XXXXX紀要」組成,居中排布,上邊緣至版心上邊緣為35 mm,推薦使用紅色小標宋體字。
標注出席人員名單,一般用3號黑體字,在正文或附件說明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編排「出席」二字,後標全形冒號,冒號後用3號仿宋體字標注出席人單位、姓名,回行時與冒號後的首字對齊。
標注請假和列席人員名單,除依次另起一行並將「出席」二字改為「請假」或「列席」外,編排方法同出席人員名單。
紀要格式可以根據實際制定。
4. 怎麼提高行政公文寫作能力
一、「興趣是前提,好者方能精」。培養興趣是寫作的前提。有的辦公室文秘人員不善於寫作,不願意寫作,提起寫作就頭疼,總覺得無話可說,寫起材料東拼西湊,總是不盡人意。這些人對寫作不感興趣,是寫作水平難以提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厭煩寫作,害怕寫作,怎麼能提高寫作能力?實話說,文字工作非常清苦,公文材料經常需要加班加點,領導不滿意又是批評挨嫌,活干多少沒法衡量,紙筆作伴沒啥油水,這些都是文字工作者不情願的地方。可轉回頭來想想,一個單位的活動主要通過文字材料來加以體現,加以宣傳,如果自己撰寫的材料得到領導的滿意,得到媒體的轉發,自己的滿足感、成就感也是別人難以體會的。我們干辦公室文秘的,往往是本單位的業務骨幹,是得到領導信任、同志們支持的。既然已經從事這份工作,自覺干好更能體現一個人的品性高低。我們要自覺把撰寫材料作為提高自己寫作能力的重要機會,努力寫出精品多出精品。通過不斷提高寫作能力,進一步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為將來撰寫更多的新聞文學作品,甚至為將來走上領導崗位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相輔相成,閱讀是攝取材料的主要途徑,在寫作上有積累知識、儲備材料、提高修養、借鑒技法等多方面的作用。魯迅曾以親身體驗談到讀與寫的問題,他在談到《狂人日記》之前的准備工作時說:「大約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過百來篇外國作品和一點醫學上的知識。此外的准備,一點也沒有」。其實,生活上的准備也是有的,他只不過沒說出來而已。魯迅在這里就強調了閱讀的作用。閱讀重在理解與吸收。人們在廣泛深入地閱讀之後,知識更加豐富了,眼界更加開闊了,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更加發展了,審美修養更加提高了,這些都給寫作者提供寫作材料和表達技巧的借鑒。閱讀要注意多讀優秀作品,注意分析一定數量的優秀作品,從中體會作者的獨到匠心,不斷豐富自己的寫作技巧。 三、「文章非天成,努力能寫好」。在閱讀大量優秀作品的基礎上,理解、分析能力會有非常明顯的提高。這時候再看公文材料或文學作品,能夠比較輕松地區分優劣,好在哪兒,差在哪兒,基本上能說出個子丑寅卯。但真要讓自己來寫,又會產生筆頭生澀的感覺。這就是眼高手低。怎樣才能眼高手也高?那就是勤練筆。著名作家巴金說過:「什麼是技巧?我想起一句俗話『熟能生巧』。」只有在寫作實踐上反復摸索,反復練習,不斷積累經驗,才能逐步提高寫作能力,並掌握寫作技巧。初學寫作不妨從寫「火柴盒」、「豆腐塊」做起,做到勤寫、多寫並且堅持下懈。有道是:「常看胸中有本,常寫筆下生花」。在公文寫作之餘,可以多嘗試新聞和其他體裁的寫作練習。只要堅持勤於練筆,不怕失敗,善於總結經驗教訓,經常向有經驗的同行請教,自己就會慢慢」入門」,寫作水平就一定能在不知不覺中逐步提高。 寫作是有經驗技巧可循的,對優秀作品的寫作技巧,初學寫作的人完全可以借用。許多老秘書、老記者、老作家都有過借鑒別人寫作經驗的經歷。但是我們的借鑒只應從中汲取營養,經消化後成為自己的東西;而不是生搬硬套,模仿抄襲,「照葫蘆畫瓢」。當寫作能力達到一定程度後,駕馭文字的能力不斷提高後,就可以嘗試著出新,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這就是「守格」後再「破格」。 四、「作文非不難,好句時時改」。寫作不但要求有好的思想內容,還要有豐富、生動的表達形式。選詞煉句是寫好文章必須掌握的基本功。在我國,重視選詞煉句有許多美談。古代作家有「吟安一個字,捻斷數根須」的說法,賈島「推敲」的故事更是為人熟知。宋代陳騤曾說過:「鼓瑟不難,難於調弦;作文不難,難於煉句。」縱觀歷代作文大師,都是運用語言的高手。我們也要養成在寫作中認真遣詞煉句的良好習慣,公文材料注重語言、格式的規范性、准確性,新聞、文學作品注重語言、文字的豐富性、生動性,使我們的文字表現力更加淋漓盡致。
5. 一般公文的格式和字體有什麼要求
一、公文用紙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
1、字體和字型大小
如無特殊說明,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用3號仿宋體字。特定情況可以作適當調整。
2、行數和字數
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個字,並撐滿版心。特定情況可以作適當調整。
3、文字的顏色
如無特殊說明,公文中文字的顏色均為黑色。
4、公文用紙主要技術指標
公文用紙一般使用紙張定量為60 g/m~80 g/m的膠版印刷紙或復印紙。紙張白度80%~90%,橫向耐折度≥15次,不透明度≥85%,pH值為7.5~9.5。
5、公文用紙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
幅面尺寸,公文用紙採用GB/T 148中規定的A4型紙,其成品幅面尺寸為:210 mm×297 mm。
頁邊與版心尺寸。公文用紙天頭(上白邊)為37 mm±1 mm,公文用紙訂口(左白邊)為28mm±1mm,版心尺寸為156 mm×225 mm。
二、印製裝訂要求
1、製版要求
版面干凈無底灰,字跡清楚無斷劃,尺寸標准,版心不斜,誤差不超過1 mm。
2、印刷要求
雙面印刷;頁碼套正,兩面誤差不超過2mm。黑色油墨應當達到色譜所標BL100%,紅色油墨應當達到色譜所標Y80%、M80%。印品著墨實、均勻;字面不花、不白、無斷劃。
3、裝訂要求
公文應當左側裝訂,不掉頁,兩頁頁碼之間誤差不超過4 mm,裁切後的成品尺寸允許誤差±2mm,四角成90°,無毛茬或缺損。
三、公文格式各要素編排規則
1、關於發文字型大小
發文字型大小由「發文機關代字」「年份」和「發文順序號」三個部分組成。「年份」要用全稱,不可簡化,如「2011」不可寫成「11」。
發文字型大小應該注意的問題是括注年份的是六角括弧「〔〕」,而不是方括弧「[ ]」。正文引用文件名稱後圓括弧里的發文字型大小中,一樣應該用六角括弧「〔〕」。下行文的發文字型大小居中排列;上行文的發文字型大小居左空一字編排,與最後一個簽發人姓名處在同一行。
聯合行文時,使用主辦機關的發文字型大小。
2、關於標題
公文標題由發文機關名稱、事由和文種組成。編排於紅色分隔線下空二行位置,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時,要做到詞意完整,排列對稱,間距恰當,標題排列應當使用梯形或菱形。
三個機關以下聯合發文,應該列出所有機關的名稱,四個以上機關聯合行文時,可採用排列前的發文機關名稱加「等」的方式。
公文標題中除法規、規章名稱加書名號外,一般不使用標點符號。逐級多次轉發的公文,擬標題時,可直接寫所轉發公文的標題,但要去掉原發文機關名稱,「轉發」前冠轉發機關名稱。如果轉發的是「通知」,可只保留一個「通知」。轉發公文,不得以被轉發公文的發文字型大小代替被轉發公文進入標題。
3、關於主送機關
主送機關在標題下空一行位置,居左頂格,最後一個機關名稱後標全形冒號。如主送機關名稱過多導致公文首頁不能顯示正文時,應當將主送機關名稱移至版記。
4、關於正文及序次語使用應注意的問題
公文首頁必須顯示正文。編排於主送機關名稱下一行,每個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頂格。正文中結構層次使用序次語應依次為:第一層為「一、」,第二層為「(一)」,第三層為「1.」,第四層為「(1)」。
一般第一層用黑體字,第二層用楷體字,第三層和第四層用仿宋體字標注。
特別注意的是,第一層次「一、」後面是頓號,不是逗號,也不是下腳點(齊線實心圓點);第二層「(一)」後面不能有標點;第三層「1.」中是下腳點,切不可用頓號;第四層「(1)」後面不能跟標點。
層次序次語不能反序使用,可以越級使用,如果公文結構層次只有兩層,第一層用「一、」,第二層既可用「(一)」,也可以選用 「1.」。同一個層次,使用的序次語形式必須一致。
另外,如用「第一」「第二」表示次序,後跟逗號,而不能使用頓號。(非公文材料行文中,有時用外文字母表示順序,字母後應該使用下腳點,如「A .」或「a .」,切不可用頓號。)
四、公文中計量單位、標點符號和數字的用法
公文中計量單位的用法應當符合GB 3100、GB 3101和GB 3102(所有部分),標點符號的用法應當符合GB/T 15834,數字用法應當符合GB/T 15835。
公文的特定格式
一、紀要格式
紀要標志由「XXXXX紀要」組成,居中排布,上邊緣至版心上邊緣為35 mm,推薦使用紅色小標宋體字。
標注出席人員名單,一般用3號黑體字,在正文或附件說明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編排「出席」二字,後標全形冒號,冒號後用3號仿宋體字標注出席人單位、姓名,回行時與冒號後的首字對齊。
標注請假和列席人員名單,除依次另起一行並將「出席」二字改為「請假」或「列席」外,編排方法同出席人員名單。
紀要格式可以根據實際制定。
二、命令格式
發文機關標志由發文機關全稱加「命令」或「令」字組成,居中排布,上邊緣至版心上邊緣為20 mm,推薦使用紅色小標宋體字。
發文機關標志下空二行居中編排令號,令號下空二行編排正文。
6. 公文寫作基本要求
公文寫作基本要求
公文寫作是公文處理各個環節中最核心、最基礎的部分,也是個人文字能力高低的體現。一般來說,公文的格式、行文規則、簽發、辦理、管理都有明確規定,我們只要遵守規定、按照程序去做,就可以了。而撰寫就需要發揮自己的才能,需要個方面的知識來體現綜合素質。古人說,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文無定法。就是說撰寫文章沒有固定的模式。但公文卻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只要掌握了基本規律和要求,以現代人的文化素質,一般不會很難。不同的是各人的水平之間的差異。下面是我對公文撰寫的共性要求的理解:
一、格式的要求
一般來說,每種公文都有固定的製作規格和樣式。使用目的、范圍和內容的不同決定了公文的格式、樣式的不同,如急件、要件都要有特別的標識。這是為了統一意志,講求效率,便於工作。古今中外、歷代政權都十分重視公文格式,就是這個道理。我國歷史上不少朝代對公文名稱、開頭、結尾、陳述順序以及用語、書寫等、都有不同的規定,有的要求還十分嚴格,如果違反了,輕則受責、重則治罪。由於過分注重格式,發展起來,就形成了歷史上的形式主義和文牘主義。新中國建立以來,國務院辦公廳先後5次頒布公文處理辦法,2000年又以國務院名義頒布了新辦法,提高了權威性。新辦法規定:無論哪類文件,一般都要由標題、發文字型大小、簽發人、秘密等級、緊急程度、主送機關、正文、附件、發文時間、抄送機關、附註等11個部分組成。其中附件、抄送機關、附註根據需要,可有可無。同時,還規定了十條原則。(新規定中有,不贅述)
二、政治要求
公文是為政治服務的。格式的要求只是外在形式的要求,政治上的要求才是最根本的要求。政治上出了偏差,在任何時代也是不允許的。一般來講,當前的公文寫作要注意以下5個方面:
1、要符合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
原則上是三跟:跟著形勢、跟著時事政策、跟著輿論導向。
2、要符合上級機關的有關要求
上級精神是下級機關制發文件的依據,下級制發文件多數是為了貫徹上級精神,有的是進一步細化,使之更符合本單位實際,更具操作性。所以,撰寫公文,首先要學好上級文件,可以模仿上級文件的體例,但要有創新,不能上下一般粗。忌諱當傳聲筒、轉運站。
3、要與現行公文相銜接
一是要和上級以及相關部門的文件相銜接,上級和其他部門提倡的,你就不能站在本單位角度去否定,不能有沖突;二是要與本單位現行文件相銜接,不能前後矛盾,自相矛盾。
4、要符合領導意圖
也可以直接表述為與本單位領導的思路保持一致。這里邊可有學問,需要撰寫者細心體會。不說別的,你自己覺得寫的再好,領導那裡通不過也是白搭。領導水平制約公文的質量是沒錯的,但有人說「秘書水平有多高,領導水平就有多高」,是有片面性的。切記領導就是領導,是他領導你。
5、提出的政策措施要切實可行
涉及政策、規定一類的文件,一般比較重要。提出的政策措施有沒有可操作性,是否便於執行,是關鍵。要設身處地的為執行這考慮,如果不能落實,政策、措施再好也是一紙空文。
三、文字寫作要求
和小說、詩歌、劇本、散文等文學藝術作品的形象思維不同,公文屬於邏輯思維范疇。它不是以藝術形象感染讀者,二是以事實和道理說服讀者。它不適宜想像、虛構、誇張、抒情的手法反映生活的本質真實,二是以記敘、說明、論述的方法有針對性的表述思想觀點,反映具體的生活實際,揭示社會生活某些方面的規律和實發性問題,它不是給予人們以美的藝術享受,二是用於解決實際問題。因此,這就決定了公文在文字寫作方面的自身特點,那就是:實用、嚴密、准確、簡練。
1、實用。公文在表現內容上有其現實的具體的針對性。下行文件,都是上級為了解決問題,對特定的問題表明態度,提出解決的方針、原則、措施,上行文是下級反映工作過程中新問題、新情況、新經驗,讓上級了解、注意,或者提出建議、方案,請上級定奪。平行文也是就某些問題相互知照或協商。實所以公文寫作要講究實用性,不能華而不實,更忌諱誇張、想像。實用性還有個時間問題,公文實效性很強,拖過了時機,公文就沒有意義了。比如請示,得到了答復,這個請示就成了檔案,通知得到了執行,也就完成了使命。所以公文寫作寫作、處理必須快捷,拖拉是要誤事的。
2、嚴密。一是文種、格式要嚴密。請示不能寫成意見,也不能寫成報告,通知不能寫成通報。向上報送的文件,未經批准,就不能下發,文件該發到哪一級也不能隨意擴大范圍。這些法定性、權威性、政治性的要求,必須嚴密,這是機關工作效率的體現。二是文字要嚴密。論述不能寫成說明,敘述不能寫成結論,表達不能誇張渲染。在作概念、判斷推理的時候,更要嚴密,在同一時間、同一關系、同一意義下要保持同一說法。更不能把個別現象做為普遍現象。尤其是結論性的表達,絕不能誇大個縮小,也不能使用模稜兩可的語言
3、准確。除了要准確體現領導意圖以外,就是用語要准確,引用准確,使用數字要准確。換言之,就是定性、定量都必須准確。「白發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一類文字是切忌使用的。准確是公文的生命,「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一旦出錯,糾正就費勁大了。
4、簡練。公文講究簡捷明白,一語中的,力戒繁文縟節、套話等形式主義。現在打字、印刷技術發達了,文件越來越多了,也越來越長了,不是好現象。毛澤東在《關於建立報告制度》一文中指出:「報告文字,每次一千字左右為限,除特特殊情況外,至多不要超過兩千字。」我認為對現在公文寫作仍有指導意義。
蔣介石處理公文軼事二則:
其一、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機構某部門把一份《抗戰勝利後之建設計劃》呈送他審閱,因文章冗長,洋洋數萬言,蔣無時間細看,便隨手批了「我非字紙簍」五個字發還。
其二、軍政部呈送一份公文給蔣介石,文中誤把當時的國民黨寧夏省主席馬鴻逵寫成了青海省主席馬鴻達。蔣批曰:「馬鴻逵寫成馬鴻達情有可原諒,寧夏省主席錯為青海省主席,足見辦事糊塗也」。
美國前總統卡特改革公文軼事
為研究如何改革公文和精簡公文文字,卡特專門舉辦了有200名聯邦政府官員學習班,他自己帶頭改革。原來,美國總統令的起句為「我謹奉合眾國憲法和法律所賦予合眾國總統的全權力,茲發布命令……」,卡特把它簡練為「我作為合眾國總統命令……」。從而推動了美國政府文風的改革和改進。
7. 各種公文的排版要求(字體大小,行間距,頁邊距,格式)
公文格式的基本要求
一、版頭要求
(一)公文首頁紅色分隔線上以上的部分稱為版頭。版頭占整個頁面的3/7。
(二)發文機關標志可由發文機關全稱或規范化簡稱加上文件二字組成,也可使用發文機關全稱或規范化簡稱。推薦使用小標宋體字,紅色。發文機關標志必須與發文機關署名及印章一致。字型大小一般以一行能排下為限。
(三)發文字型大小必須由機關代字、發文年度和發文順序號三部分組成。發文字型大小用3號仿宋體,年份外加六角括弧〔〕。發文順序號不編虛位(如1不編01)。如全南縣教育局的1號文件可編全教字〔2016〕1號。
二、公文主題部分要求
(一)標題由發文機關名稱、事由和文種組成,一般不使用標點符號。
(二)標題一般用2號方正小標宋簡體,標注在紅色分隔線下空二行位置,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一般排成寶塔形,不可排成長方形和上下長、中間短的沙漏形。回行時要做到詞義完整,排列對齊。
三、主送機關要求
(一)主送機關用3號仿宋體,與正文標題下空一行位置,左側頂格排,回行時仍頂格。同級同類機關之間使用頓號,同級不同類機關之間使用逗號,最後一個主送機關名稱後標全形冒號。
(二)公文第1頁的行數:一般可掌握為2行標題9行正文,3行標題8行正文,以此類推。
四、正文要求
(一)公文首頁必須顯示正文。一般用3號仿宋體,如是轉發文件類的通知,用3號楷體,數字、年份不能折行。段首前空2個字,每行首字不能出現標點符號。一般公文的首個蓋章頁應當顯示正文、發文機關署名和印章。
(二)結構層次序數標法:第一層為一、,字體為3號黑體字;第二層為(一),用3號楷體字;第三層為1.,用3號仿宋體;第四層為(1),用3號仿宋體。字體一般不加粗。
(三)正文一般每頁22行,每行28個字。行數可視情增減1至2行。
五、附件要求
(一)附件用3號仿宋體,位於正文和發文機關署名之間,與正文空開一行左空二字編排附件二字,後標全形冒號和附件名稱,名稱後不加標點符號。如有多個附件,使用阿拉伯數字標注附件順序號,如附件:1.×××××。附件名稱較長需回行時,應當與上一行附件名稱的首字對齊。
(二)附件應當另面編排,附件二字用3號黑體字,在附件正文左上角頂格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有多個附件應加序號。附件應排在版記之前,與正文裝訂。附件標題與附件之間空一行。附件正文格式與公文格式一樣。
六、發文機關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要求
(一)成文日期一般右空4字編排。
(二)單一機關行文時,一般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為准居中編排發文機關署名,印章端正、居中下壓發文機關署名和成文日期,使發文機關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印章頂端應當上距正文1行之內,印章用紅色,不得出現空白印章。
七、版記要求
(一)公文末頁首條分隔線以下、末頁分隔線以上的部分稱為版記。由分隔線、抄送機關、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版記的位置等四部分組成。
(二)分隔線中的首末線用粗線,中間用細線,末條分隔線與公文最後的一面版心下邊緣重合。
(三)抄送機關一般用4號仿宋體,左右各空一字編排。抄送二字後標全形冒號和抄送機關名稱,回行時與冒號後首字對齊,最後一個抄送機關名稱後標句號。文件中盡量不排抄送機關。
(四)印發機關一般是各級黨政機關辦公廳(室)或文秘部門,如沒有的,發文機關就是印發機關。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一般都用4號仿宋體,標注於末條分隔線之上,印發機關左空一字,印發日期右空一字。
(五)版記應標在公文最後一頁,且要標在雙頁碼上。
八、頁碼要求
(一)一般用4號半形宋體阿拉伯數字編排,單頁碼居右空一字,雙頁碼居左空一字。公文的版記頁前有空白頁的,空白頁和版記頁均不編排頁碼。附件與正文,頁碼應當連續編排。公文首頁不顯示頁碼。
(二)公文中表格的處理:文中如有附表,對橫排A4紙型的表格,頁碼位置與公文其他頁碼保持一致。
公文活動中標點符號的使用規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GB|T15834—1995)中《標點符號用法》對標點符號的使用作出明確規定:標點符號是輔助文字記錄語言的符號,是書面語的有機組成部分,用來表示停頓、語氣以及詞語的性質和作用。
常用的標點符號有16種,分點號和標號兩大類。
點號的作用在於點斷,主要表示說話時的停頓和語氣。點號又分為句末點號和句內點號。句末點號用在句末,有句號、問號、嘆號3種,表示句末的停頓,同時表示句子的語氣;句內點號用在句內,有逗號、頓號、分號、冒號4種,表示句內的各種不同性質的停頓。
標號的作用在於標明,主要標明語句的性質和作用。常用的標號有9種,即:引號、括弧、破折號、省略號、著重號、連接號、間隔號、書名號和專名號。
8. 公文寫作如果帶附件,附件字體有要求嗎
附件字體要求同正文一樣,無特殊說明時通常用3號仿宋體字。
《黨政機關公文格式內》規定:
7.3.7 附件容
附件應當另面編排,並在版記之前,與公文正文一起裝訂。「附件」二字及附件順序號用3號黑體字頂格編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附件標題居中編排在版心第三行。附件順序號和附件標題應當與附件說明的表述一致。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
如附件與正文不能一起裝訂,應當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頂格編排公文的發文字型大小並在其後標注「附件」二字及附件順序號。
(8)公文寫作文字擴展閱讀:
公文寫作中附件說明:
1、公文中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編排「附件」二字,後標全形冒號和附件名稱。
2、如有多個附件,使用阿拉伯數字標注附件順序號(如「附件:1.
XXXXX」);附件名稱後不加標點符號。
3、附件名稱較長需回行時,應當與上一行附件名稱的首字對齊。
9. 公文排版常用的是幾號字,什麼字體
1、如無特殊說明,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用3號仿宋體字。特定情況可以作適當調整。
2、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個字,並撐滿版心。特定情況可以作適當調整。
3、如無特殊說明,公文中文字的顏色均為黑色。
4、公文用紙天頭(上白邊)為37 mm±1 mm,公文用紙訂口(左白邊)為28mm±1mm,版心尺寸為156 mm×225 mm。
5、公文用紙採用GB/T 148中規定的A4型紙,其成品幅面尺寸為:210 mm×297 mm。GB/T 9704—2012
(9)公文寫作文字擴展閱讀:
公文寫作原則:
1、內容上「三查三改」
查立意:看是否明確、完整、突出,改觀點錯誤、浮泛空洞、文不切題、含混冗雜、不合邏輯之處。
查措施政策:看措施、規定、辦法、意見是否符合政策,切實可行;改矛盾抵觸之處及不求實效的官話、套話、大話、空話和不力之處。
查材料:看是否具體、真實、典型,改一般化、概念化和不實之處。
2、文字上「三查三改」
查篇章:看是否明確、緊湊、合理,改雜亂無章、上下脫節、主次詳略不當等。
查行文:看是否精煉、合乎語法和邏輯,改用詞不當、啰嗦累贅、邏輯錯誤之處。
查文字:看是否規范,改錯別字、生造詞語、濫用簡稱、標點錯誤和文面款式毛病。
3、體式上「五查五改」
查文種、標題、主抄送單位、附件、附加標記有否問題,如有即行訂正。
辦文必須迅速及時,不失時效。公文一般有一定的時效,特別是有明顯時間要求的公文,如果超過時限,就會耽誤工作,造成損失。因此,為了做到公文處理及時、迅速,必須健全制度,簡化手續,增強時間觀念,以保證公文盡快處理。
公文的保密也要符合要求,必須嚴格地執行保密制度,嚴格控制擬稿過程、印刷過程、處理過程,不管是什麼人泄密,都是失職瀆職,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10. 公文中,正文的字體是什麼
公文中正文字體:仿宋,三號字。
公文語言要莊重、准確、簡明,為此要注意以下四點:
1. 使用規范的書面語言。公文寫作一般不使用口語、方言或俗語,使行文莊重;常適當地使用一些文言詞語、成語,文白相濟,更顯簡潔凝煉、嚴肅鄭重。
2. 廣泛使用公文專用語,如開端用語、稱謂用語、祈請用語、經辦用語、征詢用語、表態用語、承啟用語、結尾用語,都有沿習下來的一些文言詞語。使用這些專用語,增強了公文文體莊重色彩。
3. 經常使用介詞結構,使表述更為確切。如表目的、原因的,表依據、方式的,表對象、范圍的,表時間、處所的一些介詞常在公文中使用而一般文章則較少採用。
4. 常用對偶、排比、對照、反復等修辭手法,形成整散結合、駢散相間的語體風格,以突出主要精神,強調重要事項,增強行文氣勢,加強表達效果。
(10)公文寫作文字擴展閱讀:
1. 內容上「三查三改」
查立意:看是否明確、完整、突出,改觀點錯誤、浮泛空洞、文不切題、含混冗雜、不合邏輯之處。
查措施政策:看措施、規定、辦法、意見是否符合政策,切實可行;改矛盾抵觸之處及不求實效的官話、套話、大話、空話和不力之處。
查材料:看是否具體、真實、典型,改一般化、概念化和不實之處。
2. 文字上「三查三改」
查篇章:看是否明確、緊湊、合理,改雜亂無章、上下脫節、主次詳略不當等。
查行文:看是否精煉、合乎語法和邏輯,改用詞不當、啰嗦累贅、邏輯錯誤之處。
查文字:看是否規范,改錯別字、生造詞語、濫用簡稱、標點錯誤和文面款式毛病。
3. 體式上「五查五改」
查文種、標題、主抄送單位、附件、附加標記有否問題,如有即行訂正。
辦文必須迅速及時,不失時效。公文一般有一定的時效,特別是有明顯時間要求的公文,如果超過時限,就會耽誤工作,造成損失。因此,為了做到公文處理及時、迅速,必須健全制度,簡化手續,增強時間觀念,以保證公文盡快處理。
公文的保密也要符合要求,必須嚴格地執行保密制度,嚴格控制擬稿過程、印刷過程、處理過程,不管是什麼人泄密,都是失職瀆職,都要受到法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