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mba報考流程是什麼
一、了解MBA,堅定備考信心
MBA是什麼,你為什麼要考MBA?你讀MBA是為了什麼?
有人為了工作晉升,有人為了提升管理知識,有人為了人脈……
讀MBA一定能獲得這些嗎?一定只能靠讀MBA獲得這些嗎?為了獲得這些付出兩三年的時間和一筆不菲的學費是值得的嗎?如果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麼就去考吧。
請注意,備考路上肯定不是一帆風順的,你的復習會遇到問題,你的心態會受到影響,後期工作、生活、備考多方面的壓力可能會讓你想要放棄,但是如果你開始了,就請一直走下去。
二、了解管理類專碩聯考
如果想報考2020年MBA,我們是需要參加管理類專碩聯考的,全國同一份試卷,所有地區所有學校都是同樣的考試內容。
1、MBA報考條件
首先我們需確認,自己是否滿足報考條件,有些人一腔熱血就覺得自己要考,書都買來了,然後臨頭一盆冷水,對不起,你不滿足報考條件。
MBA報考條件:本科畢業滿3年,專科畢業滿5年,碩士畢業滿2年,畢業年限的計算方式都是截至入學前。即報考2020年MBA,需要在2017年7月前本科畢業或者2015年7月前專科畢業。
這里會有很多人問,函授本科可以報考嗎?成人大專可以考嗎?
按照規定,只要是國家承認的學歷都可以報考。當然個別學校會有一定限制,比如清華從2015年起已不再接受專科學歷考生報考MBA。
2、證書問題
MBA證書問題是很多人關注的重點,十月聯考已經取消,報考2020年MBA需要參加全國管理類專碩聯考,畢業都是雙證,有碩士學歷證書,也有學位證書。
3、考試時間、科目
管理類專碩聯考科目為英語二、綜合,綜合包括數學、語文寫作和邏輯。2020年MBA考試時間預計是12月底,和研究生招生考試時間一樣。
聯考總共分值為300分,其中綜合200分(數學75分,邏輯60分,寫作65分),英語100分。每年聯考會有一個國家線,報考大多數學校只要分數達到國家線就能進入復試。
三、確定目標
確定目標可以分成兩部分,一確定目標學校,二確定目標分數。
1、確定目標學校
學校如何選擇,我們要考慮的很多。或許我們都嚮往著最好的那所學校,但現實經常會告訴我們,那可能不是最好的選擇。
你定居在中部,就不要去考北上廣的MBA,你年薪20萬,也最好放棄學費就20多萬還要脫產讀的MBA。讀MBA不是生活的唯一,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校才是王道。
所以擇校的原則一般是,選擇自己所在地、性價比最高、努力後能考上的學校。
學校太遠了,去上課就不太方便,而且對自己之後的工作未必有那麼大的幫助,當地學校的各種優勢或許更大。學校分數線太高了,而自己的基礎、復習時間又跟不上,那這個目標只能是無法實現的目標。
如果實在不知道如何選擇一個最合適的目標院校,可以咨詢相關專業老師,幫您分析自身情況,做出最優決定。
2、確定目標分數
確定好學校後,可以參考學校往年MBA分數線制定目標分數。一是因為學校分數線也逐年上漲,今年還能進復試的分數明年不一定還能進;二是因為壓線進入復試一定更危險。試想復試時,你和其他考生條件幾乎一樣,招生老師很難取捨,而你的初試分數比其他考生明顯低很多,學校會選擇誰呢?
當然細化的目標需要建立在足夠深入的了解上,包括對自己基礎的了解,和對考試科目的了解。建議大家對自己做一次基礎評估,評估自己的數學、英語基礎怎樣,哪方面是弱項,哪方面需強化,然後根據考試具體題型,每一塊佔分情況制定各版塊目標。
四、制定備考計劃
確定好學校後,我們應該制定相應的MBA備考計劃。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學校的MBA招生實行提前面試政策,參加了提前面試且通過後,聯考一般只要達到國家線就能被擬錄取,不用參加考後的復試,提前面試沒過一般也不影響繼續報考該學校。
MBA提前面試包括兩部分,材料申請和面試,材料申請主要是向學校提交申請材料,包括基本信息、工作經歷、學習經歷、個人論述等。學校會審核申請者的材料,再給一部分人發出面試邀請。
不管是申請材料還是面試,都不是容易准備的。學校會評估你的職業背景、學歷背景以及工作經驗,你是不是學校想要的人,你是不是與眾不同的人。
如果需要准備MBA提前面試,我們可以提前梳理好自己的背景,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比較缺乏,相應的去改善。工作經驗短時間內容無法豐富起來,但我們可以多總結自己的強項、弱項,思考自己的職業目標和規劃。
根據上一步制定的目標分數,我們可以制定兩個初試復習計劃,一個總體規劃安排,一個是階段短期計劃。
MBA備考長期規劃
長期規劃只需要一個大體的時間段,比如某個月你需要完成什麼,背完多少單詞,學完什麼知識點等。
這里需要大家綜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規劃復習進度,保證每一個階段都有任務安排,不會出現某個階段忙得要死,某一個階段完全不看書的情況。前期的復習重點應是數學和英語,記憶單詞和數學基本概念、公式,多看英語文章,後期加上邏輯和寫作。
MBA備考短期計劃
短期計劃應該盡量詳細,因為這關繫到你每天的復習效率。
比如這一個月每天的復習時間是什麼時候,晚上幾個小時,這幾個小時你大概用來做什麼,周末的時間你怎麼安排等等(具體到每天背多少個單詞,做多少題)。
一個好的時間觀,能很大程度決定你能不能完成你想做的事情。備考計劃好不好,很大程度上能決定你能不能最終考上。
㈡ 2000年雲南高考滿分作文《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什麼?」有人說幸福是就是有花不完的錢;有人說幸福就是依偎在媽媽溫暖懷抱里的溫馨;有人說幸福是注視父母滄桑面龐的敬意;還有人說幸福是你在遇到困難是的一句安慰……如果你讓一千個人來回答,就會有一千種答案。而我覺得幸福就是我們受到的來自父母深深的關愛。
在這些我受到父母的「愛」中,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那次骨折後的事。
在三年級的時候,我校舉辦運動會。我和其他運動員站在跑道上准備比賽,「啪」發令槍響了,我便像離弦的箭一樣跑了出去。可沒跑幾步,我腳下一滑便摔倒在地,手臂一陣疼痛,鄒老師趕緊把我送到了中醫院,經醫生檢查我的右手臂尺橈骨骨折。我一聽很是傷心,因為如果要住醫院,這樣就不能和同學一起玩游戲,一起上課了,最重要的是我在住院期間落下的功課可怎麼辦?後來老師通知了我的父親,父親放下繁忙的工作迅速趕了過來。他一聽我的情況趕緊和鄒老師一起陪著我上上下下地爬樓梯為我做檢查,我看見雖然他已是滿頭大汗,可卻一點也沒有休息的意思。有父愛真是幸福!
自從我住了醫院,晚上「誰陪夜」可又是個難題,怎麼辦呢?這時媽媽自告奮勇來陪我。雖然平時我睡得很快,可現在一到晚上疼痛便一陣陣的涌了上來,害得我難以入睡。只能翻來覆去地在床上折騰,往往是一兩個小時後才能睡著,甚至有時侯一整夜也不睡。媽媽看了,很擔心我的身體健康,只要我睡不著便帶著我在病房的走廊里走走,有時走著走著我困了,便上床睡覺了,而媽媽卻不能馬上睡覺,還要幫我洗衣服;有時我的手臂疼痛不止,媽媽只能陪著我慢慢地走,直到我的手臂不疼了為止。其實我知道,媽媽也是很累的,每天很早上班,晚上還要來陪我,每次都是拖著疲憊的身體陪著我,肯定很勞累,可她卻一點怨言也沒有。有母愛真幸福!
自從經歷了這些事,只要有人問我:「幸福是什麼?」我總會自豪地回答道:「是父母的那一份份愛!」
㈢ 1999年雲南省高考滿分作文 王朝東
心情,一種與春風拂面時播種截然不同的心情!誰說埋下一粒種子,就一定要待它長出苗來?我只回是想答:那片春夏熱鬧過的土地,也許此時已很孤寂了吧!那麼,將一粒種子種下去和它作伴,不是更好嗎?
人們總是在給予的同時期待著,索要著,他們付出了就一定要求回報,他們太看重播種後收獲豐收的喜悅心情,而忽略了播種那一刻的心情.大地是需要一粒種子埋入它的體內,只屬於它自己.我懂——因為我也是孤寂的.只是,誰來懂我?走了很遠後回頭,發現爸爸還站在原處,獃獃地.我明白自己剛才的態度深深地傷害了爸爸,可他卻沒有責怪.只是想刻意地去忘記,忘記昨天、明天、後天,忘記自己,忘記一切!
入冬後的不久,我已淡忘了那一粒被我固執埋沒的種孔子.直到春天的那一抹綠意悄悄爬上枝頭,爸爸催我去澆水.澆水?我一
㈣ 2016雲南全國卷3昆十中高考滿分作文
他們是幾個地區用一樣的試卷以下為新課標二卷(青海、西藏、甘肅、貴州、內蒙古專、新疆、寧夏、屬吉林、黑龍江、雲南、遼寧、廣西)高考作文題目:三個人誰最有風采。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當代風采人物評選活動已產生最後三名候選人。小李,篤學敏思,矢志創新,為破解生命科學之謎作出重大貢獻,率領團隊一舉躋身為國際學術最前沿。老王,愛崗敬業,練就一手絕活,變普通技術為完美藝術,走出一條從職高生到焊接大師的「大國工匠」之路,小劉,酷愛攝影,跋山涉水捕捉時間美景,他的博客贏得網友一片贊嘆:「你帶我們品位大千世界」「你幫我們留住美麗鄉愁」。這三個人中,你認為誰更具風采?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義作文,體現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㈤ 2008年雲南高考滿分作文《不要說你是好心》是誰寫的
不是吧,你問這幹嘛
㈥ 2008年雲南省高考滿分作文
老鷹哲學
南太平洋上的小龜縱然聰明,不過,最終還是葬身鷹腹!自然界中鷹享有盛譽,仔細總結,發現其有以下三個特點,稱之為老鷹哲學。
老鷹哲學之一:看清事實
看清事實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礎。小龜們看到偵察兵爬進了大海,便以為一切安全,便心安理得地爬出了出來,結果呢?只能遭受滅頂之災。而老鷹卻正好相反,它們看清了還有成千上萬隱蔽在沙中的小龜,結果大獲豐收!
其實生活中的我們也應該看清事實,否則會讓我們遺憾終生!司馬家族不就因此而中了諸葛亮的空城計而遺憾惱怒嗎?我們不也經常因廣告效應而買到一些偽劣產品嗎?所以,我們需要看清事實。看清事實是一種智慧。
老鷹哲學之二:引而不發
老鷹沒有因遊客的出現而放棄狩獵,它在等待機會,遊人走了,它的機會便來了,最終它成功了!
戰爭中的「誘敵深入」不也正是這樣嗎?我們經受住小的誘惑,是為了垂釣更大的獵物,讓更多的敵人進入我們的包圍圈,一舉將它們殲滅!現實生活中不也這樣嗎?我們一直在等啊等,直到股票漲到一個很高的價位時,我們才把手中的股票拋售出去。這不正也是一種智慧嗎?很多時候,我們同樣需要引而不發!
老鷹哲學之三:堅持不懈
老鷹沒有因遊客的出現而放棄了這次捕食,它堅持了下來,最終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
人難道就不是這樣嗎?蘇武牧羊幾十載,最終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這是他的堅持不懈;海倫.凱勒雙目失明,她沒有放棄,與各種不利因素作斗爭,最終因《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而成為殘疾人心目中的偶像,這是她的堅持不懈;孫子臏腳,兵法修列;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這些都是他們的堅持不懈;八年抗戰,我們最終取得了勝利,這也是堅持不懈……
偉人尚且如此,我們平凡人難道不應該這樣嗎?
堅持不懈是一種智慧!
這便是老鷹的哲學!有了它,老鷹得以捍衛自己的領空,稱霸一方,無人匹敵!
學習老鷹的哲學,我們便能駕馭著老鷹的智慧,長出一雙堅強的翅膀,以一雙銳利的雙眼,自由搏擊於長空!
變味的善良
我們總站在富足的地方憫惜貧窮,總躺在安全的地方怒斥邪惡,總在五十步笑百步後呼喚遠離冷漠,總在血痕淡去後才忙著計算生命的價值。
於是,我們俯身憐憫的姿態傷害了別人的自尊。
每次災難過後,都有太多的人爭先領養孤兒,當這片熱潮過去,又有太多的孤兒陷入苦難。據心理學家分析,領養孤兒要考慮自己的經濟狀況,家庭氛圍要同孩子原先家庭相似,教育方式、家長性格都要與孤兒相適宜。但是,太多的人僅憑自己一腔熱血。熱心卻喚回了家庭的分裂,孩子們再次面臨家園破碎的痛苦,傷害再次打擊無辜孩子柔軟的心靈。善良由甜蜜變為苦澀。
我們用沸騰的熱血燙傷了他人的肉體。
2008年奧運會是我們中國人的奧運,舉國歡慶,氣氛火熱,聖火傳遞,同一世界,同一夢想。但是,不和諧的色彩也玷污了奧運火紅的火炬、綠色的橄欖枝。據報道,8歲孩童用55天時間完成抵京「馬拉松式」賽跑;10歲孩子捆綁雙臂在激流中前行;8歲女孩在父親陪同下步行3000多千米到達首都北京……這些行為引起中國甚至世界媒體的關注,其中不乏外國媒體以此對中國奧運的詆毀。不實評論需全力抵制,但也不可否認,這是「畸形奧運熱」。我們舉辦一個理性的奧運,就需要理性的行為作支撐。熱情由火熱的激情變為瘋狂。
我們在用熱血燙傷他人肉體時,也燙傷他人的心靈。
2008年5月21日的汶川大地震,我們以最迅速最團結的行動援救了太多的生命,我們贏得了世界的尊重。無數的閃光燈聚焦四川,閃爍著無數動人感人的故事,但也刺傷了災區人們的瞳眸。
被成功救援的孩子本是幸運的,但有記者為了采訪一遍一遍喚起他們沉痛的回憶,孩子失聲痛哭,大人也泣不成聲;有熱心的志願者無救災意識,卻前往災區,雖一顆熾熱之心卻給災區添亂。不正確的救援動作,不完善的服務行為,不合理的安慰幫助,給災區人民「二次傷害」。善良由本意的撫慰變成了利劍。
中華民族是堅毅、熱心、善良的民族。當我們挺過洪水、挺過非典,挺過不法分子對祖國的分裂和對奧運的褻瀆,我們也必將挺過慘烈的汶川大地震,成功地舉辦奧運。但我們需要更多的思索和行動,站在別人的角度,理性全面地看待問題。
「愛人之心」深入我們的血液,永葆善良甜蜜,為善良保鮮,讓它不褪色,不變質,不變味。
㈦ 2012年雲南省高考滿分作文,一篇就好
百年不絕的鏗鏘之聲
回望百年前,在列強的鯨吞蠶食瓜分豆剖中,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陷入了苦難的深淵。無數冷酷的事實把一個異常尖銳的問題擺在中國人面前:中國是不是要滅亡了?它像可怕的噩夢那樣,沉重地壓在每個愛國者的心頭。「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山華岳低」,便是這種屈辱和憤懣的真實寫照。面對亡國滅種的「時代問題」,孫中山第一個喊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喊出了中華民族埋藏已久的心聲。
一個口號就是一面旗幟。在這面旗幟的召喚下,一代又一代中華優秀兒女奔走呼號、殊死抗爭,才有了清末志士仁人的放眼向洋,才有了辛亥革命的驚雷炸響,才有了帝制的結束、民國的誕生,才有了新主義新政黨的崛起……中國共產黨人繼承先輩未竟的理想事業,高擎真理的火炬,在荊棘叢生的密林中走出了一條直奔光明的大道,使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巍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如今,在中國這塊古老而年輕的土地上,孫中山先生和他所代表的那一代人的理想,日漸化為輝煌的現實,中華民族日益從封閉走向開放,從保守走向改革,從貧窮走向富強,書寫了歷史嶄新的篇章。然而,那一代人從心底里喊出的「振興中華」的鏗鏘之聲,那一代人苦苦思索和探索的歷史軌跡,那一代人的理想信仰和精神追求,卻並沒有淡出人們的視野,仍然那麼強烈地扣人心弦、催人奮進。
一個民族是需要有一種精神來支撐的。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們對民主共和的信仰和追求,凝聚成矢志不渝的奮斗精神。用鮮血和生命去實踐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甘為「四萬萬同胞受死」,以求「專制永不見於中國」,這種愛國情懷和不懈奮斗的精神,具有超越時空、經久不衰的永恆魅力,是我們血液里的鐵和鈣,是我們的精神脊樑和力量之源。正如一位學者所說:凡是有凝聚力、向心力、進取心的民族,都對自己艱苦卓絕的奮斗傳統有一種光榮感和敬畏心,都會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加以褒揚和傳承。
一個國家是需要在變革中展示作為的。孫中山先生總結19世紀百年歷史並思考人類文明走向時,提出「百年銳於千載」的論斷。他們所開創的歷史偉業,猶如在荒蕪原野上開辟了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雖然這條路不免坎坷崎嶇,但它是通往中華民族的復興之門。大國自有大定見。作為一個文化積淀深厚的大國,中國不會跟著別人亦步亦趨,不會照搬其他模式。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對振興中華崇高理想的最生動實踐,是對革命先驅的最好告慰。今天我們所走的是一條前所未有的變革之路、創新之路、特色之路。
當年,孫中山先生如是寄語:「我輩既以擔當中國改革發展為己任,雖石爛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敗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難而縮步。精神貫注,猛力向前,應付世界進步之潮流,合乎善長惡消之天理,則終有最後成功之一日。」只要我們志存高遠,奮發努力,為了遠大目標而心無旁騖,淡定執著,我們也會如先輩那樣,在回應時代問題中不斷創造新的業績,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