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教師怎樣教孩子寫作文
對於小學語文教學來說,作文成了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寫作成了學生望而生畏的科目。為了寫好作文,師生都必須付出許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過《語文課程》標準的學習,加之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本人認為,小學作文教學應注重以下幾點:
1 用生活體驗作文的快樂
「為有源頭活水來。」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有源頭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讓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感可發,就需要學生的作文反映他們的真實生活,表達他們的真情實感,體現童真童趣。首先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提煉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積累豐富的生活素材,讓學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筆描繪生活,要引導學生勇於去體驗生活,在生活中去發現,去探究。真實的情感最能打動人心,真實的感受是學生寫作的第一手材料,既豐富了學生的內心體驗,又提高了學生的認知水平,能使學生把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盡情地釋放出來。例如,學生在參加勞動時,親身經歷了勞動的辛苦和勞動場面的熱火朝天後,筆者安排了一篇寫勞動的作文,學生就能把在勞動中看到的、聽到的、做到的、想到的、體會到的情景描寫得十分真實、生動、感人,就能把勞動的激烈場面寫得真實具體。星期天學生幫助父母打掃家務,有些學生就把他們的勞動經歷和感受寫進作文里,有寫勞動辛苦的,有寫生活不易,感恩父母的,那字里行間流露出的真情實感,著實讓人感動。讓人覺得孩子們突然長大了,懂事了。如果不是親身經歷了、感受了,寫出真情實感是不切實際的。因此,要堅持作文與生活相結合,作文與做人相結合,防止無病呻吟,胡編亂造,假情假意,說空話,說大話。其次,教師要賞識、尊重學生的寫作,讓學生敢於說真話。在作文中出現了說真話,表達真情的內容,哪怕表現出了不積極的道德思想,或語言文字不規范的情況,教師都要加以表揚抒發真情實感的好苗頭,在肯定了學生表達真情實感的基礎上,再對學生在其它方面存在的問題予以指導改正。
2 優化作文訓練,提升學生的人格
要走出作文教學的困境,就必須重新認識「作文」這一概念。作文能力是由語言表達能力、想像能力、思維能力等多種因素綜合而成的。因此寫作能力的提高並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須經過長期實踐、反復練習。所以我們平時的作文訓練大可不必要求面面俱到,具體說作文不必強調文體,也不一定強調成篇。作文,作為語文課的一種訓練,他與數、理、化的作業一樣,只是一種練習。對於學生的作文,我們不宜用文學批評的「標准」去硬套,也不必去用文章應有的格局去衡量。作文,相當於音樂課的視唱練習,相當於美術課的速寫、素描,你能說視唱練習等有什麼完整的格局、有一定的套式嗎?但是,通過這些練習,將來,學生就自會唱歌,自會畫畫。作為練習的作文,同樣如此。閱讀中滲透寫作,陶冶學生的人格。通過閱讀讓學生充分感知生活,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引發表情達意的心理沖動。具體地說就是在文本解讀活動中達到溝通與默契,攪動積淀在學生心底的生活積累,觸動他們敏感多情的心弦,使他們產生寫作上的沖動,讓語言激流宣洩出來。如在教學《氣象學家竺可楨》一文時,筆者在「日記數量」後的「日記情懷」板塊中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當四十多本日記呈現在我們面前時,當我們一頁一頁地翻閱竺可楨的日記時,我們看到的僅僅是天氣嗎?僅僅是大自然的變化嗎?那麼,從氣象學家竺可楨的日記中,我們還看到了什麼?請從文章中找到依據。」隨後的精讀文本中,竺可楨的人格魅力感染著學生,霎時間,學生情不自禁慾以文字傾訴感情:從氣象學家竺可楨的日記中,筆者還看到了日記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從氣象學家竺可楨的日記中,筆者還看到了他堅持不懈的精神;從氣象學家竺可楨的日記中,筆者還看到了他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等等。
3 要不斷滿足學生的表現欲
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是培養學生作文興趣的重要手段,小學生的自尊心很強,有著強烈的表現欲,小學生喜歡教師、家長和同學們重視自己,注意自己。老師如果在作文教學過程中,能創造各種條件,千方百計滿足小學生的表現欲,讓小學生能享受自己作文成功的快樂,那對培養、激發小學生的作文興趣,尤顯重要。利用黑板報、牆報等,開辟「作文園地」,將本班學生中寫得較好的文章,優美的詞語、句子、片段,精彩的開頭、耐人尋味的結尾、新穎的選材、與眾不同的寫法、恰當的修辭方法登上去,供大家閱讀、欣賞、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學生的成功心理、表現欲,使他們進入到自己作文「樂」的境界。搞好課堂效應為學生寫好作文後,可在課中將一些優秀的作文、精彩的片段讓學生當堂朗讀,給好、中、差三類學生提供均等的機會,無論是一點一滴都可讀出來。這樣,就使每個學生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了滿足,都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也就都增加了對作文的喜愛。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向校內、校外報刊雜志上投稿。如果一旦某個學生在某篇報紙上投稿成功,對其本人來說,無疑是一種表現欲的滿足,而對整個班甚至是整個學校來說,更是一種很大的促進。開展多種多樣的作文比賽,根據小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可運用多種方法進行作文比賽,讓更多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來表現自己,哪怕一點點的成功,及時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們的鼓勵,增強他們的滿足感,培養他們的作文興趣。如「看誰的作文開頭最吸引人」,「誰的作文結尾最能給人以懸念」,「誰的過渡句用得好」,「誰想像得最合理、最豐富」,「誰的描寫最精彩」……這些比賽的形式很容易讓學生接受,能不斷激發學生向更好的方面發展。批改中讓學生感到成功的喜悅,教師在學生的寫作中發現其閃光點,指出其「不同凡響」之處,更能起到鼓勵引導的作用。例如:班中有位學生寫《記一次勞動》,文章大意是我班同學在勞動中不怕臟、不怕累,幹得熱火朝天,任務提前完成。但文章內容「言之無物」。對這們的文章如果讓他重寫,那就會打擊他的積極性,使他的寫作興趣喪失殆盡。於是,筆者首先肯定了他文章的長處:語句通順,選材較好,中心明確,同時又指出他的不足,並啟發他努力回想一下當時勞動的情景:大家是怎樣乾的?勞動最好的同學是誰?他是怎樣乾的?再告訴他文章應該怎樣言之有物,祥略得當,重點突出。結果這位同學沒過多久就寫出了一篇好文章。從此,寫作成了這位同學的一大興趣。
以上就是筆者在作文教學上的一些理解和感悟。筆者相信教師只要在新教學理念的沐浴下,引導學生立足與生活實際,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導下,再給予學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導,給他們表達的自由和空間,一定會改變學生不願意寫作文的局面,每個人都會樂於作文,樂於表達,讓作文成為學生表達生活的、體驗生活的一部分。再也不把作文當做負擔去對待了。
㈡ 怎樣培養孩子寫作文
{ 基礎第一步 }
先幫助孩子梳理頭緒,寫出簡單的作文
對待完全不會寫作文的孩子,爸爸媽媽應當先做好第一步:幫孩子梳理頭緒,讓孩子盡可能完成一篇作文,而不是讓他半途而廢。
有些孩子往往不知道自己應該寫什麼,可以說腦袋空空,寫出來的文字自然就干癟無趣。但爸爸媽媽應該知道,一般小學生的作文都是記敘文,也就是「講故事」,講故事無非就是,一件事情的發生,總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爸爸媽媽應該把這六要素強化在孩子的心裡,讓他至少能根據六要素寫點什麼出來。
學生一般有這樣幾種類型的作文,爸爸媽媽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孩子在大腦里形成提綱。
1、寫人物——《我最喜歡的人》
(1)你喜歡的人是誰?跟你什麼關系?
(2)他/她的長相是什麼樣的?
(3)你為什麼喜歡他/她?
(4)有哪件讓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2、寫物品——《愛吃的水果》
(1)它是什麼樣的?
(2)它的顏色是怎樣的?
(3)它的味道怎樣?
(4)它對人們有什麼作用?
(5)你喜歡它嗎?
3、寫風景——《秋天的校園》
(1)這是什麼時候地方?
(2)這是什麼季節?
(3)有哪些景物?
(4)景物發生了什麼變化?
(5)你看到這景色有什麼感受?
當孩子順著你的引導回答出問題後,爸媽就可以告訴孩子:「你說的這些,就可以把它化成文字,那這篇文章自然就是你的作文了。」
{ 進階第二步 }
讓作文更有條理、更通順
當你的孩子能夠寫完一篇作文時,哪怕毫不生動,至少也是一種進步。這個時候,從基礎第一步到進階第二步,考驗的就是孩子的詞彙量和連貫性。
想讓孩子擴充自己的詞彙量,爸爸媽媽不妨買一些課外書籍給孩子,比如繪本故事或童話故事,讓孩子在故事中學習到更多詞彙。平時跟孩子玩查字典的游戲,讓他認識更多的字詞。有的爸媽還會跟孩子一起收集不同類型的詞語:
顏色:
白里透紅、白嫩嫩、黃燦燦、紅彤彤、潔白、碧綠、瓦藍、綠油油、黑乎乎
味道:
香噴噴、甜滋滋、香甜可口、清涼酸甜、又苦又澀
形狀:
尖尖的、彎彎的、圓滾滾、細長、橢圓
其次,想讓孩子寫作文有連貫性,不妨給孩子提供一些聯接詞,比如:「首先……接著……然後……最後……」,「有的……有的……有的……」,「有時……有時……」等等。孩子可以把這些聯接詞抄下來貼在書桌上,隨時為自己所用,慢慢地就能在考試中運用。只有把「話」說通順了,讀起來才合理。
㈢ 孩子不會寫作文該怎麼辦
首先,要讓孩子多觀察。一些看圖作文,孩子也不會寫。這主要是孩子不注意觀察造成的。「觀察對於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於植物必不可少一樣。在這里,觀察是智慧最重要的能源。」家長要引導孩子觀察。觀察的對象也非常廣泛,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作為觀察的對象。如果要分類的話,大致可分四類:植物、動物、人物、事物。
再者,還要讓孩子多練習寫。俗話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你記性再好,也不如把知道的東西寫下來。你要把平時觀察過的東西寫下來。你也要在你讀書時,把重要的東西記下來。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重點詞語寫下來,妙詞佳句記下來,讀書時,有什麼體會、感悟也要寫下來。好的片段最好能背誦下來,以後有可能用到。平時還要進行作文訓練。可以寫日記,也可以把看到的,聽到的,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情寫下來。如果時間緊,可以只寫重點段落。通過有計劃,有目的的習作練習,可使你的作文能力有所提高。
只有通過平時多觀察,多閱讀,多練寫,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㈣ 家長必看:孩子作文寫不好怎麼辦
小學生剛開始接觸作文,作文寫得不是很好,甚至有個別的學生甚至無從下手,這是正常現象。可是這時,有些坐家長的可急了,忙給自己的孩子找家教、報輔導班,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一夜之間成為寫作高手。我以為家長的這種做法大可不必。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做法不可取。 你讓孩子上作文輔導班,老師講的寫作技巧,他們似懂非懂,理解、把握不了,只能挖空心思、冥思苦想。寫出來的作文雖有框架,卻無血肉,天然得不到老師、家長的認可。這不僅輕易挫傷孩子的寫作積極性,還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愛好,產生畏難、厭學情緒。大家清晰:愛好是最好的老師。假如孩子這么小就對學習沒有了愛好,那後果可想而知。 實在,小學生不善於寫作文,最關健的仍是他們的閱讀量少,肚裡沒貨。大家都知道這么一個道理:要想從一個瓶子里倒出水來,首先要給這個瓶子裝水。假如這個瓶子空空如也,任你怎麼倒、怎麼擠,也是出不來水的。寫作文也是同樣的道理,假如學生閱讀面不廣,沒有看過幾本書,肚裡沒有貨,你想,他能寫出令人滿足的作文嗎?巧婦不也難為無米之炊嗎? 因此,我以為:要想讓孩子喜歡寫作,首要任務是引導孩子熱愛書、多讀書、多交流。宋朝大文豪蘇東坡主張「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唐朝大詩人杜甫主張「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還有一句話「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也正說明了大量的課外閱讀和與人的溝通對寫作的重要性。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課文《小苗和大樹的對話》中,國學巨匠季羨林就明確說:要想寫好作文,就必需多讀課外書。課外閱讀是開發學生智力的有效途徑。課外閱讀除了能夠使學生增長知識、培養美德、進步能力,還能夠促進他們智力的開發。它不但有助於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而且有益於學生智力的開發。而所有這些,都有利於學生寫作能力的進步。 另外,溝通除了和家長、和同學口頭溝通交流外,還可以去網上多看看別人寫的作文、多分享下彼此間的生活經驗。我記的一個很好的網站就是學樂中國,它是中國首家的sns社區性質的小學生學習網站,在裡面除了可以學習與教材同步的知識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可以交朋友,可以與同齡人對話。我覺著這一點是很多網站應該學習的地方,你在這個網站上交到朋友了一定會使自己網站的黏度提升。 家長,為了你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為了你的孩子分歧錯誤寫作失去愛好,請不要過早讓你的孩子上作文輔導班,而是讓他們多讀書、多溝通。
㈤ 孩子不知道該怎麼寫作文
寫作文的方法技巧: 一 要積累作文材料 積累豐富的作文材料是寫好作文的首要條件。許多文章高手文思敏捷,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腦子有一個豐富的材料庫,寫起文章來,就能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同學們要寫好作文,也必須花大力氣積累作文材料。作家秦牧說:「一個作家應該有三個倉庫:一個直接材料的倉庫裝從生活中得來的材料;一個間接倉庫裝書籍和資料中得來的材料,另一個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語言的倉庫。有了這三種,寫起來就比較容易。」這段話中說的前兩個倉庫正是同學們寫好作文應必備的。 1、積累「從生活中得來的材料」,最好的方法是堅持寫觀察日記。同學們寫日記的通病是記流水帳,自己覺得沒意思,也就懶得寫了。建議你們照老舍先生教的方法寫:「你要仔細觀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麼性格,有哪些特點,隨時注意,隨時記下來……要天天記,養成一種習慣。刮一陣風,你記下來;下一陣雨你也能記下來,因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裡需要描寫一陣風或一陣雨,你如果沒有這種積累,就寫不豐富。」 |2、積累「書籍和資料中得來的材料」,一方面靠課內閱讀,把語文課堂中的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另一方面還要靠課外閱讀,堅持寫摘錄式的讀書筆記。如果每段摘錄用一張紙片,就是讀書卡片。俗話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記憶力再強,時間長了,要記的內容多了,總會遺忘一些。
㈥ 在家如何輔導孩子寫好作文
第一步:讓孩子知道文章是有結構的,分為鳳頭、豬肚、豹尾這三個部分。如果這個三個部分給孩子的印象太抽象的話,就說是頭、身、腳。
怎麼跟孩子說呢?頭就是文章的開頭,身就是文章的主幹,腳就是文章的結尾。
當家長一開始指導孩子寫作文時,就應該給孩子這樣一個思維。我們舉一個例子,家長可以這樣指導:
今天是要寫一篇《我的爸爸》。
首先,就應該讓孩子掌握學會一句話開頭,做到開門見山,把自己的想法在文章的一開頭就寫出來。便於初學的孩子掌握,不要一開始就給他太多的開頭方法:設問法、先聞其聲法。孩子容易糊塗,忽視文章應該是什麼樣子。引導孩子思考,用一個詞或者兩個詞來形容爸爸。
比如:我的爸爸是一個很神奇的人。
頭的作用是讓人一看就知道文章大概要講什麼。
接著,引導孩子,身子就是體現具體的內容,比如開頭說到:我的爸爸是一個很神奇的人,那就寫一件事或者寫兩件事體現爸爸的神奇吧!在這里就先引導孩子想想有沒有什麼故事,讓孩子自己先說一說。怎麼具體表達在第二步中說。
最後,結尾處應該讓孩子明白,結尾的作用就是重新讓讀的人明白,文章要表達的意思。最容易讓孩子上手的辦法,還是一句話結尾。
比如:這就是我的神奇爸爸。
在寫作之前通過三步簡單引導,讓孩子明白了文章的基本結構和這文章三個部分各有什麼作用。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步:讓孩子把簡單的話,寫得更具體。二年級或三年級的孩子,寫話一般停留在寫一兩句簡單的話。這里試著讓孩子把一句簡單的話,變成幾句相似的話。讓初學作文的孩子明白,語言寫得越豐富,讀者就會感受得越好,更明白他的意思。
寫具體的方法:
第一種:一個詞變成幾句話。
孩子寫日記時,常常說,今天天氣晴朗。當家長指導孩子時,就跟孩子說,咱們試著讓這句話變成幾句話。站在孩子的生活經驗來引導,你說今天天氣晴朗,那麼你覺得哪些地方體現了天氣晴朗呢?
孩子便會詳細描述自己的感受到的:天空是藍色的,萬里無雲。太陽火辣辣的,大清早就出來了。
那麼家長就根據孩子的描述,調整順序來引導他了解,把天氣晴朗這個詞,可以變成三句話。那就顯得具體豐富了。
比如:今天一大清早,太陽就爬得老高老高,把雲姑娘們都趕得老遠老遠,天藍得透亮,好像一塊藍綢布掛在天上。
第二種:五感來寫物品
孩子初寫作文時,其實最難描寫,孩子的感受能力比較差。在孩子小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從五感去感受。就是我們常說的看見的是什麼,聽到的是什麼,聞到是什麼,摸到的是什麼,想到的是什麼。
比如:寫蘋果。
引導孩子說,蘋果是長得什麼樣子的,是圓圓的。是什麼顏色的,是紅彤彤的。摸起來是什麼感覺,是光溜溜的。聞起來是什麼,有一股香甜味。你感受到的這些,會讓你想到什麼?圓圓的就像是一張可愛的娃娃臉。紅彤彤的像是一個小紅燈籠。一股香甜味讓人忍不住想嘗一口。
這樣一來,一個小小的蘋果也能從不同的角度描寫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