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寫好高中任務驅動型作文
語文教學一線盛行一個名詞,叫做「任務驅動型作文」。大到省級的教研會議,小到普通的語文課堂,談及這個名詞,有人深感莫名其妙,有人說得神神叨叨,大有高考作文已然變天的架勢。
那麼,任務驅動型作文究竟是個什麼鬼,跟以往的作文究竟有什麼聯系和區別,這種作文究竟該怎麼寫?
任務驅動型作文依然是材料作文
「任務驅動型作文」的提法,來源於教育部考試中心張開老師的一篇文章《注重題型設計、強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點及相關問題的解讀》,在文章里,作者通過分析2015年高考作文尤其是新課標卷作文的命題特點,正式提出在材料作文的基礎上增加任務驅動指令的概念:
在材料引發考生思考、激發寫作慾望的基礎上,通過增加任務型指令,著力發揮試題引導寫作的功能,增強寫作的針對性,使考生在真實的情境中辨析關鍵概念,在多維度的比較中說理論證。
從以上的文字里,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為任務驅動型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礎上,加了任務驅動的指令,明確要寫作的任務。比如2015年課標1卷,在敘述完女兒舉報父親開車打電話這件事以後,要求考生選擇一個對象,寫一封書信;再比如2015年課標2卷,列了三個具有代表性人物的事跡,要求表達更贊揚哪一種人的看法。這兩道作文題的材料敘述和往常的材料作文無異,只不過加了一個任務性的寫作要求而已。可見,所謂任務驅動型作文,不是一種獨立於材料作文之外的作文命題形式,高考作文沒有變天。
那麼什麼叫「增加任務指令」,增加了任務指令的材料作文和以往的材料作文有什麼聯系和區別?這要從高考作文的本質說起。
高考作為一項選拔性考試,它的根本功能在於為大學選拔具備學術潛質的人才,這個根本性的目標決定了,高考作文的命題是趨向於讓學生寫論述文的,大學當然希望自己招進來的學生具備好的做學術論文的潛質。
高考作文的命題趨向於讓學生寫論述文,而無論是學術型的論文,還是我們通常俗稱的教學體議論文,本質上都應遵循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的寫作思路,也就是,在掌握一定事實、前人成果等材料的前提下,對材料發問,也就是提出問題,通過科學思維的方法進行分析、歸納、演繹等,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其實高考作文材料作文的命題形式,已經暗合了這樣的要求,給出材料,要求考生在全面掌握材料內涵的基礎上提出問題,通過自己的分析說理,最終給出解決方法。換句話說,材料作文的命題形式中,就已經帶有問題的,也就是材料作文自帶任務驅動的,只是為了激發學生思考和創新,沒有把寫作任務明示了而已。
從材料作文的本質要求來看,所謂任務驅動型作文,在材料基礎上加了任務指令,可以說是多此一舉,如果任務指令添加不當,反而還會束縛了考生的多角度思考。從傳統材料作文的隱含任務指令,到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給出任務指令,這一變化意欲何為,值得深究。張開老師在文中給出的理由是,這是材料作文經過多年發展日漸成熟後的一種成果。老徐反而覺得,材料作文如果真的發展成熟,應當是在命題的開放性和限制性處理方式上有越來越高的水平,而不是在材料後添加任務指令這種偏保守的做法。
材料作文本質上就是一種寫作角度有限的命題形式,為什麼現在還要在這種命題形式上再加以任務的限制呢?我想原因應該是,材料作文命題的內在要求,在這些年並沒有得到有效的貫徹,材料作文命題的發展是日漸成熟,而且材料作文已然成為全國一統天下之勢,但學生寫作水平和能力的現狀並沒有與之匹配,甚至很多省份的閱卷標准還停留在十幾年前。在這種現狀和格局之下,教育主管部門只好選擇倒退三步,從材料作文命題本質要求的源頭上,通過在作文題材料中添加任務指令,介入到考生寫作過程和考試閱卷標准制定之中,以起到真正引導的作用。
這樣的推斷,並非憑空臆測,我們可以通過分析任務驅動作文的對立面,得出這樣的結論。
任務驅動型作文的對立面是話題作文
在我們不清楚一個概念真正內涵的時候,分析它的對立面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我們要搞清楚什麼是任務驅動型作文,就先來看看非任務驅動型作文是什麼。張開老師在文章里對作文類型進行了如下劃分:從呈現形式上看,高考作文經常採用有標題作文、話題作文和材料作文三種基本題型;從能力劃分角度看,作文題型可分為闡釋型作文和任務驅動型作文。標題作文和話題作文都是闡釋型作文的代表。
從以上劃分我們可以看出來,任務驅動型作文的對立面不是材料作文,而是闡釋型的話題作文和標題作文,換句話說,任務驅動本身就是材料作文核心的能力要求。但多年來,雖然材料作文已然一統天下,但學生寫出來的文章,一線很多老師的教學,甚至一些地區的高考閱卷標准,用的還是闡釋性的話題作文的標准。
我們先來看看很多高中生的一般寫作套路。他們面對一則作文題材料,一般的做法是,從材料中摳出一個所謂的關鍵詞,比如「創新」,然後文章開篇用「創新」造一組看上去很有氣勢的排比句,文章主體舉三五個事例,說張三很創新,李四很創新,王五很創新,所以,我們一定要創新。
稍微高級一點的寫法是這樣的:作文開篇或直接或間接引述材料,然後不顧材料整體意思,強行給材料套上一個話題,比如「創新」。然後通篇以類似這樣的幾個句子串聯起來:「創新是成功的捷徑」,「創新是國家進步的動力」,「創新是文明前進的源泉」。
再高級一點的,是能對所論述的話題進行「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的遞進論述,比如「創新,就是告別舊事物,創造新事物」,「創新,可以給個人帶來成功,推動國家民族發展」,「創新,需要巨大的勇氣」。這種寫法一般還會被稱贊很有深度。
以上的這些作文寫法本身沒什麼問題,問題是,它們充其量是闡釋型的話題作文的寫法,完全不符合材料作文以材料內涵為核心,靠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來推動文章行文的內在要求,然而這樣的作文在多年的材料作文閱卷實踐中,並沒有通過判低分來引導,不知是這些地區本身的閱卷水平就很低,還是閱卷對學生的寫作水平現狀作出的妥協。
我們再來看看,一線老師是如何教材料作文的寫作。在《高考作文從零開始》的課程里,曾經講過一個例子,2013年高考後,江蘇地區一個老師為當年的江蘇卷作文題寫了一篇下水文。這道作文題的材料講的是一群探險者來到一個山洞,為了照明點燃一支蠟燭,導致山洞裡棲息的蝴蝶離開原地,退到山洞深處,材料的結尾有一句「小小的蠟燭竟會產生這么大的影響」。
這個老師寫的下水文叫做《細節決定決定成敗》,文章摳出「小小的蠟燭竟會產生這么大的影響」這句話,然後給它關聯上一個話題「細節」,接下來大談特談什麼叫做細節,注重細節成功成才,不注重細節一敗塗地。這篇文章被作者以滿分作文的名義發在網上,還被廣泛轉載。我們姑且不說一個老師寫的下水文標榜為滿分作文合不合適,這篇作文本身明顯就是把材料作文當作闡釋型話題作文來寫的。一個敢於寫下水文發在網上的老師尚且如此,更何況千千萬萬不敢寫下水文的老師。
縱觀一線的高考作文教學,鮮有真正把材料的解讀和分析作為核心來教的,大多捨本逐末地把訓練的重點放在文章的形式結構和語言表達上。為了讓學生寫出形式結構清晰的文章,很多老師還總結了一系列所謂文章結構的樣式,比如什麼「總分式」、「並列式」和「遞進式」,再比如「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式。還有在文章語言上下功夫的,比如要求學生在文章的什麼位置一定要引用名人名言,在文章什麼位置一定要聯系實際等等。更有走極端的,要求學生按主題背範文以備套作,把高考作文分成什麼「毅力」、「信念」、「創新」、「環保」之類的若干個主題,每種主題配幾篇陳詞濫調的範文,考場直接套用。
以上種種,做法本身無所謂對錯,天下文章一大抄,為高考作文做形式結構、語言和素材上上的准備,本身無可厚非,做一定的准備也並非刻意的宿構和套作。但問題還是,這些基於闡釋型話題作文的做法,早已經不符合材料作文的內在要求了,舍本而逐末,做得再好,也無濟於事,以至於這么多年來,大多學生的寫作水平依然停留在十幾年前的話題作文時代。
學生寫作水平的現狀和一線老師的認知仍停留在話題作文的時代,這就導致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法不責眾,劣幣驅逐良幣,以材料作文形式來命題的作文題,結果很多評卷組官方發布的標桿作文里的優作,依然是闡釋性的話題作文,而這些官方發布的標桿性的優秀作文,又會成為一線作文教學和市場作文輔導書的風向標。換句話說,材料作文的命題水平一直在升級,而這樣的升級並沒有給學生寫作和一線教學帶來多大的影響,命題的導向功能幾乎沒有發揮出來。
講到這里,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材料作文一統天下的時代,高考作文的命題要在材料的基礎上加上任務指令,說到底,不是為了限制材料作文的寫作角度,而是在高考作文命題權收縮的環境下,通過命題增一味葯,來對抗多年來久治不愈的話題作文的毒瘤,讓命題對學生的寫作起到真正的導向作用。
釐清了任務驅動型作文與話題作文、材料作文的區別與聯系,我們可以更清楚作文的訓練目標和方向。
㈡ 任務驅動性作文
任務驅動型作文寫作是2015年高考語文作文新出現的題型。它與以往的作文不同,它寫作具有一定的封閉性。寫作目的、要求更加明確單一。著重考查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特別是思維能力。下面是有關於任務驅動型作文的五個性質,看完以後希望各位考生對任務驅動型作文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寫的時候更加得心應手。任務驅動型作文?有這5個特性,讓你快速掌握高考語文作文新題型。
1、指令性
指令性就是作文的寫作任務必須是明確的、具體的,引導考生就一個具體明確的要求來寫作,寫作的針對行更強。作文導向十分清晰。如2015年課標II「誰更有風采」。
這種任務型作文,都應該指令什麼?
體式指令,指令寫成什麼樣的文體;
內容指令,指令寫作內容是什麼;
思維指令,指令問題的焦點,寫作的著力點;
對象指令,指令具體的問題。
2、矛盾性
作文材料要給出一個情境,出現對立性或說矛盾性的問題,瞭然後要求考生提出解決處理問題的想法和方案。
由於出現了一個對立性、矛盾性的情境,那麼就需要考生進行探究,探究就是對作文內容去做深入深討、認真研究。作文的探究性是要圍繞作文材料中有爭議、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討論、研究,分析矛盾、解決矛盾。這就加強了對理性思維和理性表達的引導。
指令性和矛盾性是制題的要求。任務驅動型作文?有這5個特性,讓你快速掌握高考語文作文新題型。
3、權衡性
由於「矛盾性」,更由於作文材料的多則,材料本身沒有做價值的判斷,材料意義的容涵性與開放性強,那麼考生必須權衡,只有衡量、考慮、斟酌之後,才能做出恰當、准確的「選擇」,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認識與思考、冷靜的分析、邏輯性的表達。
「權衡」是審題的關鍵。
4、辨析性
辨析性或者叫思辨性。
如果說「權衡性」還是在審題階段,其中當然也會有辨析,而「辨析性」,還主要體現在行文中,辨析關鍵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質。
辨析性是非常重要的思維能力特徵。符合對「考查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能力」的要求,也是高考作文未來發展中研究的重要內容。2015年的很多作文題都在注重思辨上下了很大功夫。如上海作文題以「心中堅硬的東西和柔軟的東西之間的關系「為內容,移到學生對」和諧自我「進行思考,考查學生在人生觀、價值觀方面有見地、有創新的思考。另外還有廣東作文題」感知自然的遠和近「等。
試題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導學生進行思辨。這就牽涉作文題設置的題型功能和題型考查目標的問題。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學生的寫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內容、情感態度、布局謀篇,以及對這些加以整合的邏輯思維能力。
思辨應該是一個文章寫作的切入點。試題內容體現適當的思辨是否有益。為了更好的體現思辨性、辯證性,最好出現上海這幾年的「兩概念「作文題。任務驅動型作文?有這5個特性,讓你快速掌握高考語文作文新題型。
5、比較性
「誰更有風采」,那麼就需要比較、辨析,而且實在多維度的比較中說理論證自己的觀點。
這是寫作的關鍵。多維度地比較論證說理比如從貢獻、價值、意義、社會需求度等角度進行比較論證。這樣的題型,往往作文材料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則,就更需要比較說理論證。寫作的重點是說明選擇的原則、理由,在強烈的對比中,鮮明的闡述自己的論點,凸顯自己的觀點。
㈢ 高中任務驅動型作文怎麼層層遞進
小學語文教學中預習方案的設計和使用摘要: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說過:「學生通過預習……當討論的時候,見到自己的理解與討論的結果正相吻合,便有獨創成功的快感:或者見到自己的理解與討論結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長的思索;並且預習的時候絕不會沒有困惑,困惑而沒法解決,到討論的時候就集中了追求解決的注意力。這種快感、思索與注意力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預習設計著名教育家注意力葉聖陶快感學生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說過:「學生通過預習……當討論的時候.見到自己的理解與討論的結果正相吻合,便有獨創成功的快感;或者見到自己的理解與討論結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長的思索;並且預習的時候絕不會沒有困惑.困惑而沒法解決,到討論的時候就集中了追求解決的注意力。這種快感、思索與注意力,足以鼓動閱讀的興趣,增進閱讀的效果,有很高的價值。」由此可見,預習對學生經歷學習是十分有益的。關於這一點,老師們也都能意識到,但問題是老師布置學生預習大多停留在口頭上,對預習的檢查流於形式,上課時,也不考慮學生經歷預習後的教學起點,預習和不預習都站在同樣的教學起點上。鑒於此,筆者基於「預習方案」貫穿語文課堂始終,做了一些嘗試,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一、精心設計預習方案。為學生學習「預熱」預習是課堂高效的基礎和起點。預習的原則是不加重學生的負擔,讓學生容易完成,把做家庭作業的時間讓給預習,把想留作家庭作業的習題放在課堂上解決;不讓學生感到繁瑣,讓學生容易掌握;不流於形式,讓學生需用心去琢磨;不做無用功,能在課堂學習中發揮作用。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與實踐.筆者發覺要體現真正意義上的預習有效.根據不同的年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簡單可操作的預習方案不失為一種良策。1.預習方案的框架編制。預習方案是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編制的、供學生課前預習使用的材料。基本內容包括三個方面:①我的收獲。學生預習一篇新的課文.經過自學.總會弄懂一些問題,獲取一些知識,把這些自己學得的知識,整理記錄在此板塊中,以待課堂中與同伴分享或得以驗證提升。可以是對字詞的讀音、寫法、理解的收獲,可以是對課文內容、結構的梳理,可以是對課後問題答案的回答,可以是對課文重點語句的理解感悟等。此版塊中還強調學生把學得知識的經驗策略記錄下來或記在心中。便於課中與同伴分享,使同伴借鑒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策略。②我的疑問。學生在自主預習時,肯定有弄不明白的地方,有的疑問,可能經過思考或藉助資料得以解決,而有的疑問.經過反復思考探究也終不能解,這樣的疑問,就記錄在此版塊中,等待課中同學和教師的幫助。③我的資料。學生對一些地理環境、民族風情、時代背景、作者生平以及課文中提及的相關事件等佔有的信息甚少.這就制約了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而語文教學也應該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學生在自主預習時搜集一些資料,是相當有必要的。預習方案中的「我的資料」版塊包含兩個內容:一個是順接「我的疑問」查找的資料,即自己提出的疑問,自己查找的用來解決自己疑問的資料。另一個是幫助理解課文中有關知識或延伸性的資料,如課文寫作的時代背景.作者簡介等。基於以上的框架構想,筆者在教學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船長》一課時設計了以下預習方案: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船長》預習方案(一)我的收獲1.通過預習.你想提醒同學們哪些生字的讀音、字形2.你想提醒同學們朗讀時注意哪些詞語和句子3.你能流利地朗讀課文了嗎讀給他人聽聽,讓他給你打分。A不流利B比較流利C非常流利D流利有感情4.在我心中,哈爾威船長是一個()的人。請說明理由。5.課文採用怎樣的寫法來表現哈爾威的品質的請舉例說明。(二)我的疑問或自己認為值得討論的話題、對課文的疑問。(提示:可以從課題、難懂的詞句、課文的內容、課文的寫法等方面質疑)(三)我的資料1.為了解決自己的疑問查找的資料。2.跟課文內容或作者相關的資料。預習方案明確提出了預習要求,並輔之以具體的練習,讓學生預先介入學習過程。預習方案為學生的學習留出了空白,讓學生能夠提出自己的問題.然後帶著自己的問題進入課堂。學生在預習時不僅結合教學內容本身,而且可以拓展解決問題的資源。可以查閱其他書籍和電子資源。有效的預習方案也便於父母更具針對性地介入孩子的學習。預習方案強化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教師提前1—2天發放給學生,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預習自學,教師需注意採取由扶到放的策略。因為學生剛開始使用預習方案.往往把預習方案當成j種負擔,按課本或《課課通》等教輔資料的提示填滿就算完成任務了,不去細細地思索為什麼。所以,教師要指導學生如何預習,特別是預習方案使用的起始年級,更要教會學生完成預習方案的方法,甚至不惜利用課堂上的時間,教會學生經歷預習的過程.由扶到放,不要認為這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如教會學生先通讀課文,然後再去填寫預習方案。在預習過程中,學生能自己解決的問題自己解決,不能解決的問題提出疑問,小組合作解決。這樣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等學生具備了一定的預習能力後。再放手讓學生自己預習。3.教師對預習方案的使用。學生完成預習方案後。上課前教師要進行抽樣檢查,了解學生預習情況。明了學生通過預習解決了哪些問題,存在著哪些問題,並考察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對自己的教學預設進行即時性的調整.進一步明晰教學重點與難點,明了課堂教學的著力方向,將有效的教學時間花在學生感到困難的地方,力求效益最大化。學生完成預習方案後.如果教師不聞不問,學生必定也會失去熱情,所以,教師要協同家長、小組長、同學經常在預習方案上做一些評價。以朗讀為例,學生預習時,家長會給他一個等第,早讀時,四人小組在組長的組織下進行朗讀.達到要求的又會有一個評價,而課堂上,當學生全班展示時,老師再以加星的方式予以鼓勵,當學生朗讀完,在預習方案上為自己加上一顆星時。喜悅之情不言而喻。又如學生的質疑.很多教師都會有這樣的想法,我們的學生不會提問題,所提的問題沒有研究的價值。針對這種現象。首先,要鼓勵學生提問。特別在起步階段,對能提出有質量的、有價值的、有挑戰性的問題的學生一定要表揚和鼓勵。對於一些在課堂有限的空間里不能的問題,教師要在課後與學生一起研究.或鼓勵學生與家長一起研究,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當然.學生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在指導督促學生完成預習方案時。教師要留心關照個別有困難的學生。教師如像檢查課堂作業那樣強制檢查學生的預習方案,並對未完成的學生施以批評或變相懲罰,往往也會把預習趕入「胡同」。對待預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更要重視關心,甚至手把手地指導。二、交流預習方案。讓學習在合作中行進有效使用預習方案。可使教師和學生在精心准備的基礎上.圍繞教學內容充分的互動和合作。上課伊始,可以按照多感官教學理論,將視覺傾向型、聽覺傾向性、動覺傾向型的學生合理搭配分成四個小組,交流各自的預習方案。在小組討論過程中首先讓學生把自己解決問題的策略、結論或疑惑帶到小組巾討論,分享同伴體驗並與小組成員合作解決疑惑。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巡視了解學生討論和交流的具體情況.並給予適當的點撥引導。小組交流結束後,針對各小組的匯報,教師可以同學生一道梳理有價值和帶.if-普遍性的問題,有目的地開展組際交流活動。小組代表整合本組成果在全班陳述.讓全體學生領略不同小組的體驗,分享不同的成果。盡可能做到問題從學生中來,解答也從學生中來。教師針對學生討淪和交流的情況,對於關鍵點予以點撥提升.也可以啟迪學生進行自主總結與歸納.幫助學生形成清晰化和脈絡化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知識建構的效率。然後,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具體學情.選擇精當且有針xl,-性的練習,讓學生嘗試練習,並及時反饋,有效鞏固。這樣的班級交流.讓全體學生領略到了不同小組的體驗,分享了不同的成果。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教學,還使學生領悟到了解決問題的策略,這樣的合作對話,往往會將品詞析句、朗讀感悟、積累言語、語感訓練融為一體,學生的語文學習一直在合作交流中行進著。以下是《船長》一課組際交流「我的收獲」和「我的疑問」兩個板塊的教學片段:生1:(第一小組組長)我們組經過討論,認為哈爾威船長的優秀品質是很多的,具體的有哈爾威船長是個忠於職守.履行人道主義的人……但不管他的哪種優秀品質都緣於哈爾威船長身上具有沉甸甸的兩個字,那便是「責任」。有關哈爾威船長始終裝著沉甸甸的責任這一話題,我們組的小謝同學理解得比較深刻,下面請她談一談。生2:(小謝同學)我之所以認為哈爾威船長是一個有責任的人。是從他所說的話中看出來的。第三小節中的一個「吼」字,可見船長是想讓所有人聽從他的指揮,想讓所有人都聽到他的命2009·12B令,因為當時甲板上是非常嘈雜的,人心惶惶,……船長的吼.是想鎮住所有人.讓所有人不要慌張。這段話中的「必須把60人全部救出去!」「必須」既是給船員的命令.又是給乘客們信心.似乎在傳遞著,大家不要怕,有我們的船員在.大家不要擔心的意思。師:你能不能通過朗讀讀出你心目中船長的那份責任呢生:(朗讀第三小節)師:小組長在陳述小組有代表性的疑問時,有三個組提到了:「哈爾威船長,明明能逃生,為什麼要隨輪船沉入大海呢難道捨己救人才偉大,畢竟生命最重要啊」多好的問題啊!同學們能說說為什麼嗎生1:哈爾威船長忠於職守,履行做人之道,他把輪船看作生命的一部分,船沒了,自己活著也沒意義了.所以他選擇與輪船一同沉入大海。師:你是從船長與輪船的感情上來考慮的。生2:我預習時查過資料,過去航運公司有規定.規定船長要和船共命運,要做到船長在船在,船毀船長亡,這是規定。三年級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叫《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作者釣到一條大鱸魚,可是距離釣鱸魚的時間還沒到,作者的父親叫作者必須把這條魚放掉。可以這樣說,船長是一個非常遵守規定的人。師:噢,你是從制度規定上來思考的。生3:也許這是假的吧,這是虛構,可能根本沒有這樣的事.只是大作家雨果想通過這樣的虛構來表現哈爾威忠於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高尚品質吧師:你是從文學創作的角度來思考的.看來這個問題還真的沒有答案。三、完善預習方案。讓學習向課後延伸新課結束,學生對預習方案進行調整和修訂,根據自己分享到的同學的收獲或自己學習所悟,充實「我的收獲」,形成新的體驗。如教學了《船長》一課.學生原本預習時,只總結了哈爾威船長的一兩個品質特點,通過課堂的組際交流.學生對哈爾威船長的認識更豐滿了,就可以把自己從同伴那裡分享的收獲補充到自己的預習方案里。新課結束,又可以提出自己在學習之後的疑惑。結合練習情況,教師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再次梳理總結,激起學生新的疑問。這些問題盡可能導向下一課時的學習。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課堂,帶著問題出課堂。如《船長》一課.新授結束,完成了課後第三題練習後.有兩個學生提出了疑問。生1:「船長和洛克機械師的對話中,洛克機械師說爐子被海水淹了,船長還問了兩個問題,火呢機器怎樣我想,既然爐子被海水淹了,火當然就滅了,火滅了,機器當然就停了。我覺得船長在時間那麼緊迫的情況下,多問了兩個問題,這不是浪費時間嗎」生2:船長和洛克機械師的對話,沒有提示語,緊接著下面船長和奧克勒大副的對話,為什麼又有提示語了呢兩個問題,都需要品讀文本,經過思考,才能得出答案.並且在思考品讀過程中會更加深對人物品質的了解.加深對作者的言語表達藝術的領悟,很顯然,學生產生了新的疑問,激起新的學習動機.使得學習向課後延伸。這意味位學生家長也是教師同事如約而至,話題在寬松的氛圍中拉開。我們一頁一頁地把課本翻了一遍,連課後練習、單元練習中的引號都沒有放過。討論中有一致,也有爭議,答案在爭議中漸漸明晰。他們每一次精彩的發言都使我豁然開朗。如:「你這可惡的小傻瓜!」法布爾一回到家.父親就怒氣沖沖地責罵他,「我叫你去放鴨子,你倒好,只顧自己玩,撿這些沒用的玩意兒!快給我扔了!」(《裝滿昆蟲的衣袋》)曹老師特意把書翻到這里.讓我們看提示語在中間時要用逗號.還補充講了提示語在前面時用冒號,在後面時用句號。樓前懸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黃山奇松》)又是曹老師引導我們看此句,雙引號連用時中間不用頓號。看來曹老師就是不一樣,高中老師鑽研得就是深。在不知不覺中,兩個小時悄悄過去了,我們的收獲很大。在接下來的兩三周內,我匯總了本冊教材中所有帶引號的例句。並將匯總列印好的材料在我們幾個人之間轉了兩個來回,討論了每個例句中引號的作用。後來,我又找來黃伯榮、廖序東主編的《現代漢語》,仔細研讀了上面關於引號作用及用法的部分.對我們做的「答案」進一步審核。這樣,引號的幾種作用逐漸清楚了。1.表示直接引用:放在引號里的話是實際那樣說的,且把它獨立來用,末尾的標點放在引號里邊。如:媽媽攔住了他,說:「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後邊歇腳的人就看不到花兒了。」著,一節課雖然有時間的結束,卻沒有思考的結束。學生離開課堂時不僅僅帶著答案,而且帶著方法,帶著新的問題,帶著解決新問題的設想,走向自主性學習。讓預習方案貫穿學生學習語文的始終,這樣學生、課堂、教師教學都變得靈動起來。預習方案的設計和使用,讓學生享有了充分的自由,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見解,享受同伴的收獲,貢獻自己的智慧。學生在這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師生相互之間反復進行質詢和論證。溝通和理解。讓預習方案貫穿學生學習語文的始終,學生不僅掌握知識,而且提升智慧;不僅學會表達自己的見解,而且學會尊重他人的權利,使得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和諧共生。
㈣ 任務驅動型作文
並非不行,但是不太好,因為這道題的意思是你所認為的自我是什麼回,價值又在哪?答你的解釋是自我是一種自私,沒有價值,需要舍棄。這樣的解題太過消極,而且說實話舍棄自我、追求大我,太過於老套,且有套題嫌疑(第三點要求特地寫明了),這樣的話題作文可寫,但是難拿高分,而且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在寫什麼。
這題是希望學生放飛自我的,女的寫張愛玲、林徽因,或許不錯。男的也別落俗套,講真我,將當今社會的虛偽浮躁,舉例說明之……反證,自我絕對不是虛幻的東西,而是當前更應被重視的東西,上綱上線,說是青少年的信念源泉,民族的脊樑也不為過。
再加一段古人怎麼怎麼著,什麼文天祥、什麼李白,隨便來,再上綱上線,說以前古人都明白的事,難道子孫後代都給忘記了嗎?
最後簡短總結,打完收工。
㈤ 任務驅動型作文,急等。800字
任務驅動型作文寫作是2015年高考語文作文新出現的題型。它與以往的作文不同,它寫作具有一定的封閉性。寫作目的、要求更加明確單一。著重考查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特別是思維能力。下面是有關於任務驅動型作文的五個性質,看完以後希望各位考生對任務驅動型作文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寫的時候更加得心應手。任務驅動型作文?有這5個特性,讓你快速掌握高考語文作文新題型
指令性
指令性就是作文的寫作任務必須是明確的、具體的,引導考生就一個具體明確的要求來寫作,寫作的針對行更強。作文導向十分清晰。如2015年課標II「誰更有風采」。
這種任務型作文,都應該指令什麼?
體式指令,指令寫成什麼樣的文體;
內容指令,指令寫作內容是什麼;
思維指令,指令問題的焦點,寫作的著力點;
對象指令,指令具體的問題。
2.矛盾性
作文材料要給出一個情境,出現對立性或說矛盾性的問題,瞭然後要求考生提出解決處理問題的想法和方案。
由於出現了一個對立性、矛盾性的情境,那麼就需要考生進行探究,探究就是對作文內容去做深入深討、認真研究。作文的探究性是要圍繞作文材料中有爭議、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討論、研究,分析矛盾、解決矛盾。這就加強了對理性思維和理性表達的引導。
指令性和矛盾性是制題的要求。任務驅動型作文?有這5個特性,讓你快速掌握高考語文作文新題型
3.權衡性
由於「矛盾性」,更由於作文材料的多則,材料本身沒有做價值的判斷,材料意義的容涵性與開放性強,那麼考生必須權衡,只有衡量、考慮、斟酌之後,才能做出恰當、准確的「選擇」,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認識與思考、冷靜的分析、邏輯性的表達。
「權衡」是審題的關鍵。
4.辨析性
辨析性或者叫思辨性。
如果說「權衡性」還是在審題階段,其中當然也會有辨析,而「辨析性」,還主要體現在行文中,辨析關鍵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質。
辨析性是非常重要的思維能力特徵。符合對「考查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能力」的要求,也是高考作文未來發展中研究的重要內容。2015年的很多作文題都在注重思辨上下了很大功夫。如上海作文題以「心中堅硬的東西和柔軟的東西之間的關系「為內容,移到學生對」和諧自我「進行思考,考查學生在人生觀、價值觀方面有見地、有創新的思考。另外還有廣東作文題」感知自然的遠和近「等。
試題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導學生進行思辨。這就牽涉作文題設置的題型功能和題型考查目標的問題。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學生的寫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內容、情感態度、布局謀篇,以及對這些加以整合的邏輯思維能力。
思辨應該是一個文章寫作的切入點。試題內容體現適當的思辨是否有益。為了更好的體現思辨性、辯證性,最好出現上海這幾年的「兩概念「作文題。任務驅動型作文?有這5個特性,讓你快速掌握高考語文作文新題型
5.比較性
「誰更有風采」,那麼就需要比較、辨析,而且實在多維度的比較中說理論證自己的觀點。
這是寫作的關鍵。多維度地比較論證說理比如從貢獻、價值、意義、社會需求度等角度進行比較論證。這樣的題型,往往作文材料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則,就更需要比較說理論證。寫作的重點是說明選擇的原則、理由,在強烈的對比中,鮮明的闡述自己的論點,凸顯自己的觀點。
(如能幫到您,望您採納!!謝謝~~)
㈥ 800字任務驅動型作文 任務驅動型作文怎麼寫
關於任務驅動型作文題的認識
任務驅動型作文寫作是2015年高考語文作文新出現的題型。旨在著重考查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特別是思維能力。要求學生讀懂材料,在讀懂的基礎上按照任務指令作文,所以審題時的閱讀能力和領悟能力要求較高。所以從能力劃分角度看,作文題型可分為闡釋型作文和任務驅動型作文。
與以往傳統作文不同的是,任務驅動型作文寫作具有一定的封閉性。寫作目的、要求,更加明確、單一。考生在真實的情境中辨析關鍵概念,在多維度的比較中說理論證。如全國一卷要求考生給「女兒舉報」事件相關方寫信來入情入理地談問題、講道理,全國二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當代風采人物」推選標準的基礎上優中選優,都會引導考生就一個具體明確的要求來寫作,從而更有效地規避套作和宿構,實現寫作能力在應用層面的考查。
這種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更能貼近社會生活;注重材料的啟發和引導作用,更能體現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在角度、立意、文體和標題等方面,給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選擇空間。
二、任務驅動型作文寫作的解題思路
1、體式驅動——寫成議論文
2、內容驅動----內容的規定
3、思維驅動----爭議的焦點
4、對象驅動----對以上事情你怎麼看
任務驅動型作文寫作分為兩部分,閱讀材料審題和任務寫作部分。要注意:
(一)閱讀材料並要讀懂材料。我們只有在掌握材料的范圍、含意後才能進行寫作,所以第一步閱讀非常重要;
(二)任務驅動型作文寫作要求考生去發表議論的主題,往往就是材料要揭示的某種主題。所以,考生可以從命題者給出的論題里找到中心詞,關鍵語句,防止離題。
(三)往往這樣的命題材料不止一個,所以要仔細分析材料間的異同,為寫作做好准備。
(四)任務驅動型作文寫作既然是先「讀」後「寫」,是讀後有感而發,那麼,「讀的內容」和「感的內容」要有機地聯系起來,開頭要引述材料,後面要針對材料,聯系寫作任務而寫作。
(五)就材料的范圍而言、就寫作任務而言是就事論事;就材料含意、行文中說理論證而言是就事論理。說理就是思辨,就要比較辨析,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六)寫作任務是什麼?一定分析透徹,否則累死也無功。
㈦ 任務驅動型作文範文
任務驅動型作文範文
護好善意的火種
一位平凡的老人,能夠無私地將自己的積蓄捐助失學兒童,而且是常年如此。彭秀蘭老人身上體現的是令人尊敬的無私與高尚。她讓我想起孟子的一句話:「人皆可以為堯舜。」她的捐獻中包含著濃濃的善意和溫暖,如寒冷荒原中的火種一樣珍貴。
彭秀蘭老人的行為會引起質疑,恰恰說明在精緻的利己主義泛濫的當下,這種善意的稀缺和珍貴。當人們更多地關注購買多大的房子、擁有多少的存款時,有多少人還會將目光投向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尤其是在捐贈制度有待完善,過程仍需透明的現實情況下,多少手捧愛心而來的人會因此寒心、卻步?
所幸還有彭秀蘭這樣的人堅持著,而她的出發點又是那樣的單純:「要將一切還給人民」。彭秀蘭沒有忘記,是人民的納稅支付了她的工資,是人民的力量將她從苦難中最初解放,是人民的支持讓她有了安穩的生活。而許多人,尤其是官員,常常忘了這一點。當他們面對人民的呼聲裝聾作啞時,當他們肆無忌憚使用人民賦予的權力時,他們應該在彭秀蘭老人面前感到慚愧,他們顯然忘了「人民」是社會的基石。
更多的時候,不僅是高居人民之上的人們,普通人也可能忘記,每個人的相互聯系,才組成了「人民」的概念,對於真善美的追求,應該是「人民」的基本訴求。最近一些大師級人物的離去引起一次次追思的熱潮。梅葆玖、陳忠實、楊絳……他們的離去引發許多人自發的悼念,這並不僅僅是一種跟風,我認為這更多的體現出人們對於隨大師們而去的精神的追求,是對當下現實不滿的質疑,是帶著遺憾發出的追問。
在懷疑和擔憂中,所幸還有彭秀蘭老人的存在,還有「最美教師」「最美司機」「最美醫生」的存在。他們都來自「人民」這個光榮的群體,他們代表著高尚和普通的完美結合。作為既是旁觀者,亦是參與者的我們,應對他們給予更多的稱贊和支持。當然,對比先進國家,我國的慈善制度不夠完善,所以才會有人質疑老人的捐贈能否落到實處,這些,的確需要改進。
總之,護好善意的火種,不忘將它傳遞,是每個人的責任,也是對彭秀蘭老人精神的最好繼承。
㈧ 高一任務驅動型作文 鄉間無賴借錢不還的作文應該怎樣寫
借錢不還作文:
在我們班,有一個人,叫做小吳,每次借錢都不會還給別人,還每天的開空頭支票。跟我們班的小可真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
小吳人長得胖胖的,在我們班,除了大胖孫嘉誠是200斤以外,小吳就是二胖了。
記得有一次,小吳沒帶錢,放學後,見我們吃的爽、喝的爽,心中不由得饞了起來,見我還有錢,便問我借了10元錢,說:「我明天一定把10元錢還給你。」說完就自己跑去快活去了。
到了第二天,到了學校,小吳跑過來神神秘秘的對我說:「朱振宇,我10元錢沒有帶,明天就一定還給你。」又過去了一天,第三天早上,我去問吳漢正要錢,可小吳卻說:「我什麼時候簽過你錢了?你有證據嗎?你有證人么?沒有的話,你憑什麼說我欠過你錢了?」我像被人澆了涼水一般,說不出話來了。心想:這個小吳,這是厚臉皮。又過了一天,我沒帶錢了,小吳說:「朱振宇今天我請你5元錢。」可到了下午放學,小吳看到我就趕緊背上書包溜走了。
這就是我們班的吳漢正,雖然借錢不還,但是廚藝卻是蠻不錯的。
㈨ 高中任務驅動型作文不要太在乎自己和我很重要
你突然很想好好的大哭一場,不為任何人。只要哭一場就好。可是你發現眼版淚似乎枯竭了。只是介於那些你權留戀不舍的無法言說的感傷。而感動的瞬間你的眼淚還是會旋轉在眼眶。
生命是一場無法停止觀望的幻覺。只有結束才能得以解脫么。
似乎你已經顯得很麻木,可是你還是會去溫暖那些孩子,你說你想看到他們的微笑,不想看到他們哭泣。
青春為什麼會那麼傷,你始終不明白。可是你也突然可以放下一切,好好的去面對現實。現實中的你不任何傷,只是有些落拓不羈。你總愛小聲的和同桌說你的老師怎樣怎樣,你卻沒有注意到那些曾經不從離去的東西,此刻嗶嗶啵啵的響個不停。你始終是這樣,隨波逐流,跟著自己的心走。
你很擔心自己會不會有未來,你總是圍繞在兩個相對立的邊緣無法自拔,你不知道你該如何做才能最好。徘徊在現實與虛幻的邊緣無法自拔。譬如說,你不知道自己在受了傷害之後是否該一如既往的對這個浮靡的世界說著那些劈頭蓋臉的實話。還是你應該對他們說著你始終學不會的虛假。你總是那麼搖擺不定。似乎是因為你的名字中有一個瑤字,媽媽總說,瑤瑤,搖擺不定。難道說這就是宿命嗎。你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