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作文大全 > 如何讓學生會說也會寫作文

如何讓學生會說也會寫作文

發布時間:2021-03-16 07:50:09

A. 如何讓學生會寫作文

平時多閱讀,可以仿寫一些好詞好句。另外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積累素材,例如遇到某一些比較有意義的事可以讓學生詳細地下來。學生不會寫作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覺得沒東西可寫。如果平時讓他們注意積累素材,多寫多練,漸漸地就能一看到題目馬上就有靈感的了。

B. 怎樣讓小學生愛上作文會寫作文

老師把學生領進興趣的大門
家長們可以想一想:我們上學時哪門科目學的好呢?是不是也喜歡教這門科目的老師呢?我們家長都有這樣的體驗:喜歡哪個老師,就喜歡那個老師所教的學科。由此可以看出:我們在中小學學習的時候,喜歡某個科目很大原因是喜歡這個科目的老師。因為最初孩子對於學科的興趣很大原因來源於對這個學科老師的興趣。同樣,要學生對作文有興趣,先要喜歡教作文的老師。基於這一點,學而思選擇了一大批優秀的作文老師,這些老師授課活潑,和學生互動性強,跟學生有共同的語言,願意去了解學生。正是這些老師,讓學生體會到寫作文原來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例如:孩子喜歡看漫畫作品,讓不少家長們頭疼。而我們的老師卻對動漫情有獨鍾,還把漫畫作品引入課堂,讓孩子們看著漫畫學寫作。這樣,老師尊重、鼓勵和發展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讓學生學會快樂寫作。
參與感和親進性是保持興趣的原動力
孩子對作文沒興趣,覺得寫作文太難,是因為孩子頭腦空空,沒有什麼可寫的,無處下筆。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看似是學生沒有素材,其實是孩子的素材源沒有被打開,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可以寫在作文中的。針對這種情況,學而思在作文教學中,非常注重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和對生活的親近感。課上結合實際教學目標開展各項有意義的活動(游戲),讓孩子實際參與,在活動中動手、動腦、動情。另外,在課上教師注重從實際生活中去引導,讓孩子對生活產生親近感,明白如何從生活中擇取事例,這就打開了孩子素材庫的大門,讓孩子掌握了選材的方法。這樣,在活動中、在實際生活中進行作文教學,讓學生作文有內容可寫,不用胡編亂造,每篇習作都在輕松愉快中完成,作文課變得快樂起來,對學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以至他們都盼望多上作文課,愛上寫作文。

C. 如何讓三年級的學生學會寫作文

從以下幾方面的教學工作入手。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每次習作之前,我精心製作與習作有關的課件。那麼,上課就通過課件的演示,講一個小故事給他們聽,再讓他們把這個小故事的主要內容寫下來……這樣,他們才會感到作文課很有趣,才能盡早地看到自己的成功,才會不害怕作文,最終在寫作中體會到寫作的快樂.比如講一講《獅子和老鼠》的小故事,看一看有趣的童話,再寫下來. 這樣做,在於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而樹立起足夠的自信心.
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當然,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對學生寫好作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個教師,要有勇氣打破傳統的課堂作文教學的模式。於是我會帶學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會生活;積極引導學生去認識、探索、思考與想像;用自己的語言去描繪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事物,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作文。在觀察事物的過程中,我教給學生觀察事物的方法。引導學生注意不同的觀察點,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天氣。同樣的事物,由於觀察點和時間、天氣的不同,觀察者的心情不同,觀察的結果也不一樣。好像觀察我們學校校園內的花園,在晨霧里,朝陽下,烈日中,風雨中,夕陽下會出現各種不同的景象。如果觀察點站在校門口看,我們描繪的景象不同,站在左右邊看上去又不同。因此在觀察過程中,教師要組織學生相互交流,取長補短,提高觀察質量。 其次,我還要注重學生語言的積累,那就是多讀書
,多積累。語言積累僅僅靠課內是不夠的,課堂之外有萬水千山,課本之外有萬紫千紅。葉聖陶先生說過「但憑一部國文教材,是夠不上反復歷練的。所以必須在國文教材以外再看其他的書,越多越好。」由積累到表達,是輸入和輸出的關系,厚積才能薄發。古人有雲:「勞於讀書,逸於作文。」「破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同時,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做好讀書筆記,及時把課外閱讀中看到的好詞佳句摘抄到採集本上,為順利寫作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有了語言的積累,作文教學也就有了源頭活水。一個學期下來,收到了一定效果,大多數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大大增強.,學生對寫作文的恐懼也解除了,孩子的寫作能力漸漸得到提高。從他們的反應、他們的表現讓我獲得幸福感。教育是漫長而美麗的事情,我們一起耕耘,一起收獲,一起擔當辛勞,一起享受快樂。付出有多少,幸福就有多豐厚。願我們共同努力,一同開創作文教學的春天。

D. 如何使中學生學會寫作文

作文是其主體——學生的意識活動的產物,不管是現實生活的記實敘事,還是的議論抒情,從根本上說都只能來源於生活外部和內部的刺激,才能激發傾吐的慾望,寫作的動機和創造性表達的熱情,獲得持久的動力。而濃厚的興趣,卻是作文的一種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動力的源泉。從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看,學生的作文興趣呈現出相當明顯的冷淡趨勢,許多人興趣不高,認為是一種「苦差事」,討厭作文,懼怕作文,產生一種談「文」色變的壓抑心理。只有極少部分人有濃厚的興趣,視作文為快樂。
我對班上學生的作文興趣問題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對作文「十
分厭惡」在30%,這些學生在主觀上放棄了作文練習,敷衍了事,有消極對待的情緒;對作文「毫無興趣」佔25%,這些學生寫作文完全是為了應付考試,缺乏主動練習的積極性;對作文「有點興趣」佔25%,這些學生大多愛看課外讀物,除完成課堂作文外,在課外也練習寫作;對作文「興趣較濃」的學生佔20%,這些學生喜歡觀察事物,思考問題,經常練筆,作文多次獲獎。這種鮮明的對比說明興趣是作文積極性的內在源泉,只要學生對寫作有了興趣,就會對作文產生好感和熱愛,留心觀察各種事物,主動積累寫作素材,自覺地、勤奮地吸收範文的精華,並把它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來,從而使作文能力逐步得到發展和提高。因此,教師進行作文教學,理當充分地挖掘利用興趣這一巨大動力,以提高教學質量此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和效果。
要積極發展學生作文的興趣,首先就必須探究當前學生作文興趣
缺乏的原因,以便採取適當的教學策略。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中學生獲取作文材料的知覺過程不健全
事物是怎樣通過知覺——信息進人大腦的門戶,而成為小學生作文材料的呢?讓我們先來做一個實驗分析一下。讓學生帶來各種小動物玩具和布娃娃,在校園的草坪上進行了一次觀察、想像、作文訓練——在這次訓練中,老師要求學生觀察帶來的布娃娃和小動物玩具,抓住它們各自的特點,考慮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編童話故事。學生觀察後如果用話言來表達時,出現過於直白、層次不清、單一形態認識,事物是怎樣通過知覺——信息進入大腦的門戶,成為小學生作文材料,走進美麗的童話故事的呢?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一般說來,這一過程,大致需要經歷三步。
第一步:「攝取」。
事物的外部屬性具有可見、可聞、可感的直觀特徵。人們通過各感官直接而迅速地攝取。眾多的信息刺激了人的感官,感官使之轉化為生物電脈沖,通過神經傳導輸入中樞,最後投射在大腦皮層上。
這第一步,從幾位學生的發言中是可以揣摩到的。譬如,有位觀察玩具小熊的男同學,他首先獲得的是「渾身棕色的毛、胖墩墩。大腦袋、招風耳、滴溜溜直轉的眼睛,粗壯的四肢」等等小熊的外部特徵。有位編童話故事的女同學,首先注意的也正是玩具小熊的神情,小狗黃黃的動態,捲毛狗漂亮的外貌。
獲取作文材料心理過程的第二步是「疊印」。
事物的種種信息通過人的各種感官進人大腦後,必然激起曾經感知過的類似的體驗。大腦對感官提供的種種信息整理、結合而產生的直接映像與以往經驗中的表象疊印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完整的表象。譬如,剛才提到的玩具小熊,渾身棕毛、大腦袋、招風耳、粗壯的四肢,正面的、背面的、側面的等種種信息,通過視覺感官進人那位男同學的大腦後,就被大腦整理、結合、疊印成一個玩具小動物的完整映像。
這是一個什麼小動物呢?它有什麼樣的個性和本領?於是,大腦就把這一知覺映像同曾經感知過的類似的體驗相對照,從而識別出來了:這是一隻小熊。緊接著,以往曾經在不同地方看到的各類小熊——動物園中的小熊,圖畫上的小熊,童話故事裡的小熊等等在大腦里留下的種種表象,則同這只玩具小熊的映像疊印在一起了。這時,他頭腦中的這只玩具小熊的表象,已不完全如同客觀事物那樣,只是以一個永不變化的姿勢、神態坐在那兒,而是變化不定的,是時而正面、時而背面,時而拔樹、時而推車的,一個新的、完整的、生動活潑的想像中的形象了。
這就需要作者善於篩選。剛才所說的是篩選中的一種情況,在知覺事物的過程中,作者主動篩選。
作為客觀事物通過知覺成為作文材料的第三步——篩選,還有自然存在的另一種情況。
心理實驗證明,就在感官脫離具體事物的一瞬間,這一事物在人腦中的印象便立即開始淡化,部分地失去了原有的豐富性和鮮明性。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一表象便無可避免地受到遺忘的淘汰和篩選,但同時又受到新的映像的輝映和烘染,從而發生一系列變化。一些事物或事物的某些方面可能被削弱、沖淡、消失了,而另一些事物或事物的某些方面則可能被加強、濃縮、凸出了,長期貯存在記憶系統之中,成為庫存的作文材料。
也就是說知覺、觀察不僅是獲取作文材料的第一步,而且直接影響著記憶的效果,真是太重要了。
二、目標過高,學生情緒受挫
作文教學離不開知識,認識水平這一基礎,兩者之間是同步發展,
循序漸進的整體。目前還有不少教師對作文教學的目的不夠明確,常
追隨考試這根指揮棒,講求「近期效益」,作文教學超綱,拔高的現象極普遍。如有些學校三年級就要求命題作文,高年級則要求「面面俱到」。在作文教學指導中,產生了盲目、偏高、偏難及對學生習作評估要求過高等現象,使學生覺得寫作「商不可攀」,嚴重地反沖了作文教學應有的效果。長此以往,學生學習作文的情緒就會受到挫傷,使之消極、厭煩,對作文失去興趣。
三、封閉式教學,作文脫離學生實際生活

E. 《怎樣讓學生愛寫作文

一提起作文,很多學生就頭痛,不是唉聲嘆氣,就是一籌莫展。使語文老師犯難,為了上好一節作文課,語文老師想盡辦法絞盡腦汁,可結果往往不盡人意,學生沒有興趣寫作文,為了完成作文而作文,由此抄襲作文的現象很普遍。那麼怎樣改變這種司空見慣的現象呢?有句名言說得好:「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也就是說,只有學生對作品產生興趣,才能激發他們創作的慾望。那麼如何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談。
1.讓學生學會細致觀察,追求真實
什麼是觀察?所謂觀察就是遠「觀」近「察」。事事留心、時時注意,養成一種習慣。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法國作家莫泊桑,曾拜當時著名作家福拜樓為師,一天他准備把自己坐在屋裡編的小說講給福拜樓聽,福拜樓聽後說:「我勸你不要忙於寫這些虛擬的東西,你每天騎馬到外面轉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確地記錄下來」。於是莫泊桑意識到福拜樓是教他首先學會用眼睛觀察、認識,練好觀察這一基本功。從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每天外出觀察,終於成為世界著名的小說家。所以學會觀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第一要素。造成學生怕寫作不愛寫作的原因就是學生缺少觀察,沒真實感,因此無從下筆。如何改變這種現象呢?我認為老師要利用一定的時間把學生帶出課堂,進行實地寫作。有時就在校園里讓學生觀察校園樹木、花草等植物,有時需把學生帶到野外寫作,讓學生領略秀美的大自然風光,經過這樣的訓練,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積累豐富的題材、寫出真實內容,而且能陶冶道德情操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
2.積累素材,學以致用
杜甫所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書讀多了,才能博古通今,寫起文章來,才能胸有成竹,得心應手。但是經驗告訴我們,僅僅多讀是不夠的,唐宋八大家的韓愈曾說:「學以為耕,文以為豪」。這是說閱讀是寫作的先導,沒有讀的耕耘就沒有寫的收獲。所以在強調學生的讀書的基礎上要對讀之書進行熟讀精思,融會貫通。積累素材,讓它成為自己寫作的活水源頭,並學會運用,使作文內容應筆而生,猶如湧泉,滔滔不絕,內容充實有力。
3.多說多寫,勤寫片段,多記日記
每學完一篇課文,讓學生訓練與課文有關的小片段作文,讓學生多記日記,養成勤寫日記的好習慣。
4.讓學生參與作文指導
作文指導課千萬不能一言堂,如果只是老師講如何去寫學生就會聽得發膩,懨懨欲睡。老師累的夠嗆,學生沒有聽進去。那麼怎樣讓學生參與作文指導呢?簡單概括為廣開言路,舉個例子來說,如果讓學生寫《這堂課真精彩》的作文,在作文指導課上,老師先啟發學生回憶一下自己以前上的課,那節課最精彩?想好後主動回答。然後老師再啟發學生思考:這節課精彩到哪裡?怎麼精彩?老師當時怎麼講的?同學們有的是怎麼聽的?用自己的語言把當時的情境描述一下。學生回答後,接下來進一步啟發學生思考,通過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獲或受到了什麼教育?這樣一步一步啟發思考,同學們的作文思路基本上就清楚了,基本上會寫了。實際上是他們自己參與到作文指導之中。總之,作文指導課,不論什麼題目,從選材立意到謀篇布局等等都要廣開言路,讓學生積極的思考,踴躍發言,學生就會文思泉湧。
5.讓學生參與作文評改
當學生把作文寫好後,老師不要急於自己評改,而是利用一定時間讓學生上講台讀自己寫的文章,其他同學認真聽,一邊聽一邊記該同學作文的優缺點,大到選材、立意、謀篇布局,小到遣詞造句等方面,聽完之後就讓同學們評該生作文的優缺點。這樣就是讓學生參與作文評改這一環節。當然開始訓練時學生可能聽評的能力跟不上,教師要採用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作文的評改活動。多鼓勵少批評。堅持這樣做下去,不用多長時間就會產生很大的作用,激發學生興趣,因為自己寫的作文不是只給老師看的,全班同學還要評頭品足,這樣會使學生覺得作文有意思,有一種成就感,能使讀的同學知道自己的作文哪裡寫的不好,該如何修改,能使聽的同學借鑒別人的作文,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總之,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教師應想法設法讓學生參與作文教學之中,從而激發學生寫作文的興趣,提高寫作水平。

F. 怎樣才會學會寫作文

怎樣才會學會寫作文
一、提高認識事物和表達事物的能力。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指出:「寫任何東西決定於認識和經驗,有什麼樣的認識和經驗,才能寫出什麼樣的東西來。反之,沒有表達認識的能力,同樣也寫不出好作文」。
二、把認識結構作為作文的核心,包括學習知識,觀察積累,記憶儲存,訓練思維,豐富想像,培養情感,鍛煉意志;從說到寫,推敲修改,多讀勤寫。
三、樹立大作文觀,聽、說、讀、寫有機結合
一要注重審題;二要明確寫作目的,立意要新;三是選材要有根據;四要講究謀篇技巧,安排好篇章結構;五要注意文章分段,事先列小標題,作文提綱;六要注重文章寫法,因文用法;七要妙用語言,用思想調遣語言。
學會五種立意法:以事贊人,直抒胸臆,借物喻理,觸景生情,托物言志。
四、作文大目標的逐年級分解: 一年級字詞,二年級句子,三年級片斷,四年級篇章,五年級綜合,六年級提高。
五、實施五項訓練
根據認識是作文的核心這一原則,圍繞這個發展學生心理機制的核心,扎扎實實地進行了五項訓練:
(一)、字詞訓練。學習掌握大量字詞。掌握運用字詞的金鑰匙:聯系自己熟悉的事物;聯系自己生活實際;聯系自己學會的語言及字詞知識。
運用「十引說」的方法,把字詞學習與說話訓練相結合。「十引說」是:1、分析字形;2、利用教具;3、憑圖學詞;4、組詞擴詞;5、選詞填空;6、詞語搭配;7、調整詞序;8、觸景用詞;9、詞語分類;10、聯詞成句。豐富了說話訓練內容,使自己積累大量會說會用的字詞,為寫作文打下堅實基礎。
(二)、句子訓練。只要是一個句子,都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說的人、事、物、景,二是說目的。可有些教師指導學生說一句話時,沒有很好憑借圖畫和事物,認真教學生觀察、認識、分析、表達的方法,只是拿出一張圖或一事物讓學生說寫一句話,學生不知道為什麼要說寫一句話,怎樣說寫一句話,說寫一句什麼句型、什麼句式的話,導致作文中語調單一、呆板、不活潑生動。可以改讓學生憑圖、看物、對話、練習說寫一句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四要素完整的話,四種句型,九種句式的話。學生才會在作文中運用不同句型、句式,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態度、目的。
(三)、段的訓練。結合八種段式:以事物發展為序段,時間先後為序段,空間變換為序段,總述、分述結構段,因果段、轉折段,遞進段,並列段。以此認識客觀事物的發生、發展規律。不論哪種段式,都是記敘事物的發展和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即段的內容,段的中心。它和一句話一樣,也是對人、事、物、景的敘述,也是表達一個意思。只不過是把一句話進一步說得更清楚、更深刻。
(四)、篇章訓練。篇是由段組成的。通過對審題、立意、選材、謀篇、定法、用語的知識與方法,通過記敘、描寫、抒情、議論四種表達方法,文章開頭與結尾、過渡與呼應方法,各種文章體裁的知識與方法。學會寫中心明確,意思完整,詳略得當的記敘文和應用文。
(五)、生活現場訓練。採用生活現場訓練,更好地體會「從內容入手」寫作文。 通過各種作文教學活動,如「確定中心討論會」、「選材討論會」、「作文會診會」、「小諸葛審題會」、「妙用詞語比賽會」,從活動中生動具體地學到作文知識與寫作文的方法。另外,還可開展各種校內外活動,如跳繩、拔河、踢毽、球類、背書比賽,從而學會如何寫比賽作文;開展校內外義務勞動,學會如何寫勞動場面;舉行詩歌朗誦、講演會,學會如何寫會議場面及會議上的見聞;通過參觀訪問,瀏覽名勝古跡,學會如何寫參觀訪問記、游記。學習觀察方法,留心周圍的事物、事件,「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通過現場生活作文,進一步認識到:生活是作文的沃土。從而學會寫真事、抒真情,陶冶真、善、美的情操,培養良好的文風。

實行「互評互改」,培養學生思維獨立性和創造性。學生作文寫好後,組織在小組內講評。先學習別人作文的優點,再用批評的眼光互相指出作文中的缺點,並指出改進意見。在此基礎上重新再寫,從而使學生每寫一篇都有收獲。

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

「寫誠實的自己的話」是老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的。旨在營造「自主」作文的五彩世界。所謂「自主」就是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讓學生無拘無束的思想,自由自在的寫作。「自主」作文就是「言為心聲」,率性而為,展現自我的風采,體現鮮明的個性。
應當脫離作文教學的陳舊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自主」狀態下寫作,褪去矯揉造作、模仿穿鑿,賦予其鮮活的想像力,豐富的創造力,等待收獲的將是繽紛的色彩,清新的果實和勃勃的生機。
寫作時,課堂上常發生這樣的情況:有的學生文思枯竭,三言兩語就把要說的傾倒完了,乾乾癟癟;有的學生卻思緒綿綿,腦子里如有活水,或潺潺流淌,或波瀾起伏,筆下洋洋灑灑。究其原因,與寫作材料充足與否當然有密切關系,然而,切不可忽視另一重要因素,即想像力發揮得如何。
根據近代腦生理的研究,人的大腦可分為四個功能部位,即感受部位、判斷部位、儲存部位和想像部位。就多數人而言,前三個部位注意開發,想像部位比較忽視。據研究測試,一般人只用了自身想像力的15%,潛力很大。學寫作,就要重視想像力的發展。人們說,科學是從想像開始的,如果人們不幻想能像烏一樣飛,像魚一樣游,哪來今日的飛機、潛艇?寫文章也一樣,發揮想像力,讓思想插上雙翅飛翔,就能上下求索,神遊八荒,獲得十分豐富的寫作材料。
開展想像應選擇不定向的、跳躍式的、自由自在的方式,也就是浮想聯翩,不受限制地思考。一般地說,人們思考問題常常是按一定的常規、一定的角度進行,思維的范圍比較窄,而想像卻不是按部就班地思考,是不受任何拘束放開來想,思維充分發散。思維發散,頭腦中就能形成許多從來沒見過的事物形象,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形象。

寫作文常犯的簡單錯誤

小學生寫作文,最常犯的錯誤,就是作文偏題或離題。
另一個常見的毛病是文筆不好,詞彙不夠,如果再加上內容「天馬行空」,胡亂寫一篇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發生的事,或搗蛋、有負面影響的作文,那可就慘了。
幾個原因:
(1)選材不恰當:尤其是看圖作文,沒有照圖片發揮,而是任意「創作」。
(2)詞彙不夠:形容「開心」的事,通篇都是「開心」,沒有別的形容詞;
(3)句子不通順:尤其是英語式華語,例如「小麗掉了課本」(正確是「小麗的課本掉了」)。
(4)構思不完整、詳略不當:開頭寫了一大半,來到主題中心思想時卻兩句話帶過,結尾更是草草了事,犯了主題不突出的毛病。
(5)觀察力不夠,描寫不深入:例如描寫弟弟頑皮,沒有舉例具體說明。
小學作文:看圖作文最容易
竅門:依照個別的圖片造句,然後將個別圖片的造句串連起來,加上一些連貫詞彙、描寫和形容詞等,便能達到基本要求。
中學作文:敘述文最易掌握
竅門:先不要考慮、擔憂字數,一口氣把一個人(例如我敬愛的人)、一件事(例如我難忘的事)描述和交待清楚,只要達到文字通順就可及格;如在內容及技巧上下功夫,還可拿高分。
學生經常出現的錯誤包括抓不到重點、詞彙不夠、題材不夠、聯想力差等。 應多加練習。
家長的鼓勵很重要,並且要給孩子正確的信息:「只要肯學,我一定能學好作文」,那麼學作文的過程,必能勝任愉快。

寫作文最頭痛的學生如何寫作文

不少學生反映,對寫作文很苦惱。有的同學說:「面對老師布置的作文題,常常兩節課時間都過去了,還一個字也寫不出來……」 下面這篇文章對這些同學或許會有幫助。
我是去年9月份進入中學大門的,在此以前,我就十分怕寫作文,從三年級到小學畢業,幾乎沒寫過一篇像樣的作文。我們這兒升中學不考試,假如要考試的話,我想就憑寫作文這一條,我就不可能坐在中學的教室里。
上了中學以後,我仍然不會寫作文,是語文老師給講的一個故事啟發了我,我慢慢懂得了怎樣才能寫出一篇作文來。老師講的故事是這樣的:
全國著名教師魏書生新接的一個初中班集體中,有一個學生說他不會寫作文,魏老師就問他:「會不會寫一句話?」他說:「這個行。」魏老師說,那你的作文就寫一句話吧。於是這位學生的第一篇作文只有一句話:「今天開學了。」到第二次作文的時候,魏老師對這位同學說:「這次作文能不能寫兩句話?」那位同學爽快地答應了。
就這樣,從一句話作文開始,再到兩句話、三句話……這位同學終於學會了作文。
我的情況與這位同學太相似了,我為什麼不能像他那樣從一句話作文開始呢?為了讓自己進步得更快一些,我決定縮短周期,也先從寫一句話練起,然後寫兩句、三句……過了一段時間,我的作文已經逐漸成「篇」了,或者說,已經基本上有了文章的樣子。
記得我寫的第一句話是:「從今天起我要學習寫作文了。」第二天,我又在這句話的後頭加了一句話:「我相信我能寫好。」說來也怪,似乎每次寫都有一句話,後來就不再只多寫一句了,有了更多的話要寫。我發現,一篇作文也就是六七十句話,把自己看到的、經歷過的事寫出來,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
老師很驚奇我的進步,許多和我一樣不會寫作文的同學也向我討教作文經驗,我說:「先從寫一句話開始,這就是經驗。」
今年5月份,我的一篇習作被校文學社採用,我的信心更足了,我覺得自己與去年相比,有了一個大變化,我也能成為一塊寫作文的料。

G. 我想知道如何讓我的學生會寫出好的作文

如何寫好作文
1、好的文章源於生活,寫你的所見、所聞;寫你的親身體會;寫出你的真情實感,這樣的文章,才會生動感人。
2、寫作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但面對當今的應試教育,你不妨學會一些技巧。比如,平時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好的開頭及結尾。以備考試用之。
3、多讀書,用心讀,學會借鑒。好的文章、好詞、好句,學會積累。
4、確立新穎、獨特的文章標題。有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堅持寫日記,既能練筆,又積累了素材。
6、學會引用名人名言,引用仙人的詩詞歌賦,使你的文章更加有說服力。
7、好詞好句的用法,好詞好句用在文章中,能給你的文章增添色彩,並使文章得以升華。但要恰到好處,不宜過多,過多會顯得華而不實。
8、學會套用,即變通的能力,以不變應萬變 。
9、接近大自然,節假期走出去,見多才能識廣。
10、接近大自然還能使您收集的素材更加豐富多彩。

參考資料:系本人原創

H. 怎樣讓學生學會寫作文

平日里,常聽一些語文老師抱怨,說學生的作文有的錯字連篇;有的像記流水賬;還有的乾巴巴的,沒有一點新意。
無獨有偶。一次,我看到一位語文老師的作文評語:這次作文寫得好的學生是介慎浩,好句子是:我愛穿黑衣服,因為這樣我就覺得是忍者。孟起行的作文中好的句子是:同學們,你們是不是認為我在學校也是這樣,那就對了-----------我粗略地算了一下,全班三十名學生的作文,每個學生都有好的地方。
同樣是學生作文,為什麼會出現兩種不同的結果呢?是學生真的不會寫,還是老師的方法不對?
寫作文,就是把自己的生活經歷寫出來,可以寫自己的所見所聞、還可以寫自己的所思所想。為什麼對於學生的作文,上面兩位老師為何有不同的結果呢?一個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對學生作文的態度不同。前面的那位老師在批改學生作文時,是從成人的角度去看。而第二位老師則是從欣賞的角度去看。角度不同,看到的結果也就不同。從成人的角度去看學生的作文,看到的只能是缺點,很少有優點。而從欣賞的角度去看,則會看到學生作文中的優點。上面的兩件事就是很好的例子。作為語文老師,是從成人的角度去看學生的作文,還是從欣賞的角度去看學生的作文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從欣賞的角度看學生的作文,就會看到學生作文中的優點,這樣一來,每個學生的作文都是好作文,這是因為,每個學生的經歷是不同的,不同的經歷寫出來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作為老師也只有從欣賞的角度去看學生的作文,才能激發學生寫作文的興趣,興趣來了,學生寫作文難的問題就會解決。學生寫作文難的問題解決了,學生不怕寫作文了,寫出來的作文就會越來越好。

I. 如何讓學生學會寫作文

掃描一下近30年的中學作文教學改革的成果,便會發現流派紛呈,風格多樣,用「目不暇接」來形容並不誇張,各路改革者都在尋找寫作教學的真正規律和最佳方法。
作文教學「成果菜單」單調不行。但太過豐富也會讓人在選擇中無所適從。面對教師無休止的作文批改且效果甚微。我進行了以學生初作、學生互批、學生反批和學生重作為程序的「四步作文教學法」實驗,其訓練依據是毛澤東的軍事思想「兵教兵,兵練兵」。最終達到既解放了語文教師又能實現「兵強兵」的寫作訓練的理想目標。面對學生寫作的痛苦,更多情況是無事可寫,無景可繪,無情可抒,無感可發,我又嘗試著進行了「開放型作文教育」的研究,試圖解決作文教學中「寫什麼」和「怎麼寫」兩個問題。面對大多數學生寫作能力始終難以提高,喜歡寫作和寫作水平較好的學生只是風毛麟角的局面。我又開始了「大面積提高作文課堂教學效益」的研究。雖然局面有所改觀,但離目標實現還是相當遠。在這期間,我還進行了「漫畫作文」「網路作文」等課題研究。雖然相關的成果都見諸有關媒體,甚至有的還獲得了不同級別的成果獎,但還是感覺到沒有真正找到寫作教學的根本。
近幾年,我放下了寫作教學的研究,開始了以閱讀教學為主體的「黑板語文」的實踐,反而在不經意中發現了些許寫作教學的秘密。
就像有人一心想著語文要考高分結果總是考不出高分一樣,中學寫作教學一心想著教學生形成寫作能力,其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就能力抓能力不是好辦法,就技巧抓技巧也不是好辦法,就方法抓方法仍不是好辦法。寫作是一種語音與思想的實踐活動,必須藉助足夠量的寫才能實現能力的提升,技巧和方法是會在大量的寫的實踐中形成的,更多情況下無須別人去教。
因此,想方設法鼓勵學生去寫、不斷地寫、自覺自願地寫,最後形成愛寫的習慣是正路。而作為語文教師需要做的事,不是充當裁判員,學生寫一次就評判一次.寫百次你就批改百次,而是要研究如何去喚醒、激發、鼓勵學生想寫愛寫,持之以恆地寫,此其一。有了這樣清醒而自覺的意識之後,你就會明白,學生作文為什麼要高打分,多推薦,用放大鏡去找優點的道理:你就會明白,為什麼要鼓勵學生多投稿,只要有作文競賽就不要放過,並要認真組織學生參加的緣由了。其二,要尋找能夠誘導、刺激學生樂此不疲地寫下去的「抓手」或「憑借」。從多年的實踐來看,如果一個中學生能夠認真而不是敷衍地寫滿30萬字,你想讓他不會寫文章都困難。這樣足夠量的寫作訓練,僅靠每學期的兒次大作文和穿插其中的小作文是無法達到的。而且這樣的訓練功利性太強,學生能夠始終如一認真去寫的並不很多。因此,必須有更好的辦法和途徑。我以為,傳統的「日記寫作」和「每日演講」是最為有效的抓手。僅說日記寫作,如果讓學生每天寫300宇左右的篇幅,初中也好,高中也罷,三年堅持下來就是1000多天,就是非常可觀的30萬字,而且每天寫300字,只需要花上l0分鍾最多l5分鍾時間,是不知不覺地在學習之餘發生的,其實也是每天學習生活之後休息之前的一種需要。高萬祥老師把這種日記寫作稱為「高中生活的一千零一夜」,非常准確而又形象。再說「每日演講」,學生必須圍繞一個有意義的話題寫好演講稿。然後利用每天的語文課前上台脫稿演講,之後評點交流。初中或高中三年下來的語文課有那麼多,每天接著學號輪著演講,那是什麼樣的風景啊。通常到了最後的初三或高三,學生只要列一個提綱,就可以走上講台,滔滔不絕地講上5分鍾,甚至更長。能夠出口成章的學生,你還愁他不能下筆成文嗎?我的學生在高考中幾乎都達到了三位數語文成績,人均分超過ll0分以上。這也從一個側面告訴大家,寫日記和演講是語文學習,尤其是學習寫作的好辦法。我的學生,白天參加高考,晚上先完成今天的高考日記,然後再復習明天的考試學科,讓我激動且驕傲。當然有人會說,這個辦法太笨,太傳統了,甚至認為太簡單了。說得對,但是請不要忘記了另一個道理:有時候,最笨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最傳統的方法之中常常隱藏著最靈驗的秘方:而最簡單的方法堅持做下去也會有不簡單的收獲。成功與否往往在「堅持」上有了分水嶺。一天甩臂300次,每人都能做到,而一年中每天甩臂300次,恐怕大多數人難以做到。而蘇格拉底做到了。
因此,想方設法地去引導學生讀書、讀書、再讀書,最後養成愛讀書的習慣才是寫作教學之上策。愛讀書的學生才能夠讀「萬卷書」,會讀書的學生才會讀「破」萬卷書。什麼寫作的樣式、技巧,行文展開的思路、結構,描寫的方法、表達的藝術都會在閱讀中得之。寫作中許多思想與觀點,豐富的素材,遣詞造句的匠心,大多來自平時閱讀。甚至為文的風格,創作的靈感,靈魂的凈化都可以在閱讀中獲得。「胸有萬匯憑吞吐」,「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古代聖賢大家們總結得多好啊!可我們就是不能真心實意地去做。閱讀是多美麗的人生姿態啊!可我們就是不肯鍥而不舍地去實踐。讀和寫的關系密切如孿生兄弟,可我們就是不會去珍愛去擁有。語文課上不反復親近文本,而是熱衷於無休止地分析解剖;「語文讀本」幾乎不去問津,而被束之高閣;多麼珍貴的語文閱讀課,常常因不會組織不善安排而放任白流;課外閱讀.經典名著的閱讀更是不可能的事。失去了閱讀的源頭活水,卻奢望學生寫作的「清如許」,這樣的「餡餅」永遠也掉不下來。2006年江蘇高考狀元,無錫天一中學黃夢娜,高考語文獲136分的好成績。秘密在哪裡呢?用她的校長沈茂德的話說,是這個孩子中學階段的瘋狂閱讀成就了她輝煌的高考人生;用黃夢娜自己的話說,是100多冊的課外書籍的閱讀,墊起了思想的高度和提升了表達的品位。一所中學,圖書館能成為所有學子最神往的地方,閱覽室能成為所有學生經常光顧的場所,甚至每個教室里都有圖書角或櫃,清晨、燈光下、課余時間,校園處處可見學生捧書閱讀的身影,這肯定是一所有品位的中學。學生假日里,想到的不是逛商店,逛公園,而是要逛書店,上報亭。這樣的學生一定是很有品位的學生。書不只是要讀,還要品,更要背。再好的文章。如果我們不能把精彩處品透記住,那還不能算是真正屬於你的。如同掙錢上億的人,不是用來買衣穿或食物自己吃,那錢其實並不屬於他自己所有。讀書需要泛讀,更要精讀。讀書要多,更要善於選擇。一個人如果養成了讀書的好習慣,你就不用擔心他的未來發展.當然更不用擔心他的文章平淡無奇,言之無物。我的愚見是,「讀」的問題真的解決了,「寫」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關於讀書,古人所雲甚多,無須我饒舌。
因此,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要指導學生養成關注生活、觀察生活、體悟生活、再現生活和深入思考生活的習慣。這里的關鍵詞較多,我只想就中心詞「生活」作一個說明。我們說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對於作家來說甚至是創作的最重要的源泉,但我們在作文教學中常常忽略、忽視甚至是遺忘了生活。不只是「怎麼寫」要聽教師的「灌輸」,就連「寫什麼」,權柄也操縱在教師手上。我給你題目.你得按我的題去做,這種現象還是相當普遍的。聰明些的老師,命題時還能考慮一下,這樣的題目,學生能寫嗎?有話寫嗎?更多的老師,就是跟著教研組或者備課組一起走,美其名日「統一」。事實上,這里只是統一在教研組長或備課組的一人意志之下,是「統一」地跟著「一個人走」。
這個用於寫作的「生活」可以從兩大方面去把握、利用和挖掘。一是學生已有的生活。比如,學習生活,校園生活,家庭生活。當然這里邊還可以進一步細化。這是我們寫作教學首先必須充分利用的生活。二是學生可有的生活。因為我們的教育除了服務、適應的功能而外,永遠有一個引領的功能。教育是為了讓每一個學生未來的生活更美好,精神更高尚。因此,社會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經濟生活等等都應該引導學生去主動關注,主動觀察,主動分析,主動表現。前者是學生自己親自參與或者隨意留心就有的生活,後者是要通過閱讀書報、瀏覽網路、聽取電視廣播新聞等途徑獲得的生活。如果說,前者是側重「小我」的身邊生活,那麼後者就應該是側重「大我」的現實生活。寫作生活從「小我」到「大我」,切入點是為了寫作,但歸宿點會遠遠地超出寫作。它能培養出富有品味和境界的中學生,它能培養出敢於擔當、富有責任感和使命感、具有全球視野的一代新人。反過來,收獲了這樣的「塑人」結果,又會使寫作的水準上升到更高的層次。這不就是葉聖陶所希望的「寫作與做人」的境界嗎?
2007年11月下旬,我在康傑大講堂給四個高三班學生上作文課。孩子們就寫不好作文提出了諸多問題,於是,我對他們說,其實這么多問題,歸結起來,只是一個問題。誰能走進我的心靈,說出我想說的這一個問題?康傑的孩子很厲害,有許多雙手都舉起來了。我請了坐在中間的那個女孩。她大聲地告訴所有聽課的師生:如果不能關注生活,做人缺少境界,就不會寫出好作文。我為這個學生鼓掌,所有學生、所有聽課的老師都為這個學生鼓掌。這「境界」二字,概括得多麼到位啊!閉門只讀高考書的校園生活,是很難培養出關注社會、富有境界的「寫作人」的。
其實,中學寫作教學需要學生掌握的就兩個字:習慣。讀的習慣,寫的習慣,思考的習慣。有了這樣的好習慣,你就不講文章如何開頭,如何結尾,如何展開;也不講如何審題,如何選材,如何表達:甚至也不需要你講什麼「起承轉合」,什麼「烘雲托月」,什麼「尺水興波」之類,學生也能與「寫」俱進.最終寫出讓人滿意的好文章。

J. 作文,如何讓學生有話可說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字詞句篇、聽說讀寫諸能力的綜合訓練。當然如何指導好作文、寫好作文也是老師和學生都深感頭痛的。然而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可見,小學生作文是練筆,是習作,它不同於寫作,更不同於創作。

觀察是學生獲得作文材料的主要來源,也是寫好作文的基礎和前提。觀察練筆范圍廣,形式多,它對學生認識事物、增長知識、發展智力有著深遠的意義。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讓學生學會觀察,留心周圍的每一件事,讓他們知道每一件事都是一個寫作材料。當然,這還需要我們老師適時引導。
作文教學首先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幫助他們樹立本體意識,讓學生明確是「我要作文」而不是「要我作文」,這是區分主動作文與被動作文的重要標志。大量的成功作文,常常是「我要作文」的寵兒而不是「要我作文的產物」。突然來到的某些美妙的瞬間,常會靈思涌動,妙語連珠,盡管這時只有三言兩語,依然能夠激起「我要作文」的強烈沖動;而隨著美妙瞬間的悄然逝去,「我要作文」的強烈沖動也會煙消雲散。因此,教師要提醒學生及時把握某些美妙瞬間湧起的寫作沖動,哪怕是點滴靈思,幾行妙語,也應不失時機地將它們記錄下來,這是大有益處的。因為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也許會遇到與這樣靈思妙語相關相承、相得益彰的人和事或景與物。到那時,孕育已久的思想火花就會在人和事或景與物的撞擊中升騰起來。
值得喜悅的是這次的作品全班完成得都很理想。因為學生在寫作時,有話可說,甚至覺得有寫不完的話,而且文章條理清晰,主題鮮明。
由此看來,作文教學中要及時把握和鞏固「我要作文」的初生狀態,以後學生就會在某些思想火花的驅動之下,產生主動尋求有關材料的熱望;而一旦找到學生所需要的有關材料,暫時擱淺的「我要作文」的寫作沖動便會再度湧起。這樣,一篇篇成功的作文便會從學生的筆端奔湧出來。因此,讓思想的火花在與外物的撞擊中升騰,乃是學生在作文成功路上邁出的極為重要的一步。

閱讀全文

與如何讓學生會說也會寫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