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怕寫作文,常常覺得無話可寫。古人說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確,不經過認真觀察、不去體驗生活,就談不上有真情實感,也不會有豐富的積累。前幾天我們學習了習作5,觀察一兩種植物,寫寫你的新發現,寫一篇研究報告。同事讓他的學生課下到校園里去觀察,結果學生告訴他,什麼也沒發現。他說你們再去觀察,仔細的觀察,學生還是什麼也沒發現。由此看來,要寫好作文,我認為如何教學生學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積累生活是作文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教學生學會觀察生活 我們結合語文課程標准、語文教材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分年級制定了「小學生觀察能力形成目標」,並在作文教學中落實到位,確保小學生掌握觀察方法,形成較強的觀察能力。1、品讀課文,學習觀察的角度和方法。 如,教學《天馬》一課,我就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作者把天馬寫得這么生動、形象,你認為作者從哪些方面、按照什麼順序觀察的?學生再次朗讀課文後,討論作者的觀察角度、順序,品味觀察的好處。2、創設情境,讓學生形成好的觀察習慣、方法,提高觀察能力。 作文課上,我嘗試採用多種形式訓練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如,引導學生觀察「一盆蘭花」,指導學生有序觀察,有重點觀察;讓學生欣賞小夥伴表演的小品,指導學生觀察小夥伴的神情動作;帶小朋友在校園里「尋找春天」,指導學生有選擇性地觀察;和同學們一起玩「斗蛋游戲」,指導學生觀察熱鬧的場面。然後,分小組讓學生說說自己觀察到的內容,並用一段文字寫下來,讀給大家聽。 3、 綜合實踐,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觀察方法自主觀察生活。學生掌握了一些觀察方法後,我就引導學生獨立實踐,自主觀察生活。引導學生觀察大自然的景物,如「美麗的小河」,「可愛的學校」,「秋天的田野」,「我的新發現」等;觀察周圍的人群,如「我的媽媽」,「外語老師」等;觀察身邊發生的小事,看看同學們玩的游戲。再要求學生嘗試把「景物」、「人物」、「事情」寫成一個個生動形象,富有情趣的片段。因此,觀察是寫好作文的前提條件,學會了觀察,寫作文時就再也不會感到無話可說了。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同學們逐步形成了良好的觀察習慣,寫出了很多精彩片段,同學們嘗到了細心觀察的甜頭,作文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了。 二.教學生學會體驗生活 情感是創作的原動力。小學生同樣有各種心理體驗,由於年齡原因,這種體驗停留時間不長便消失了,學生沒有再體驗的過程,很難激發創作的慾望。怎樣讓學生再次回顧生活經歷、體驗情感?我總是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情緒,引導他們循著某種情感,在腦海里搜索寫作材料,體驗當時的感受,再現事情經過。如,讓同學們欣賞一段音樂,或觀看一段錄像,或聽一個故事,或來一次有感染力的談話等,總之,一定要喚起學生情感體驗的慾望,進入體驗狀態。 三.教學生學會積累生活 積累生活和積累語言同樣重要。小學生的形象思維占據主導地位,很多有意義、精彩的東西由於沒有理性的思考而逐漸淡忘。因此,教學中,我們要把兩個「積累」緊密結合起來,努力提高學生生活積累和語言積累的水平。 我要求每個同學每周寫一篇閱讀欣賞筆記,兩篇有意義的日記,將其作為一周中最主要的語文作業,並提出:日記要寫有感觸的東西,真實的東西,長短不限。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收集、交流精彩的日記片斷,我把全班同學編成幾個小組,給每組提供一本精美的日記本,小組里每人選出自己一周中寫得最好的日記連同老師的評語謄寫上去,供其他組員欣賞。這個做法深受學生歡迎。原來寫字差,作文草率的同學也不得不一絲不苟地謄寫好自己的日記。 生活是寫作的不竭源泉,教會學生觀察、體驗、積累生活就是做著開渠引流的工作。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不斷引導,適時鼓勵,持之以恆。這樣,學生積累就會越來越豐富,作文也就會越來越生動、精彩。
❷ 如何教小學生寫作文
如何寫好作文?
1、好的文章源於生活,寫你的所見、所聞;寫你的親身體回會;寫出你的真情答實感,這樣的文章,才會生動感人。
2、寫作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但面對當今的應試教育,你不妨學會一些技巧。比如,平時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好的開頭及結尾。以備考試用之。
3、多讀書,用心讀,學會借鑒。好的文章、好詞、好句,學會積累。
4、確立新穎、獨特的文章標題。有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堅持寫日記,既能練筆,又積累了素材。
6、學會引用名人名言,引用仙人的詩詞歌賦,使你的文章更加有說服力。
7、好詞好句的用法,好詞好句用在文章中,能給你的文章增添色彩,並使文章得以升華。但要恰到好處,不宜過多,過多會顯得華而不實。
8、學會套用,即變通的能力,以不變應萬變 。
9、接近大自然,節假期走出去,見多才能識廣。
10、接近大自然還能使您收集的素材更加豐富多彩。
參考資料:系本人原創
❸ 怎樣交孩子寫作文
1
、多用形容詞前面闡述事物特徵的例詞基本說都是形容
詞
2
、用比喻句例如:
瘦得象根火柴棒
;
圓圓的象個皮球
;
紅紅的象火一樣;鮮嫩鮮嫩的,就象剛出芽的樹葉;跑得象箭
一樣快;等等
3
、作比較例如:小明比小林高十公分,但卻要瘦很多;
西瓜圓圓的,有點象皮球,可是它還穿這綠色的花衣服;等等
三、作業布置:拿出兩種不同的水果或蔬菜,讓孩子調動
五官,按照視覺、觸覺、嗅覺、味覺、聽覺的順序全面觀察、
摸捏、品嘗,一邊觀察,一邊將自己的感受記錄下來,然後通
過形容詞、
比喻句、
作比較的方式對剛才記錄的內容進行潤色,
最後整理成一篇觀察日記
第二課
人物描寫外貌描寫入門篇
第二課
人物描寫
#
外貌描寫教學目的:
讓孩子掌握外貌描
寫的基本方法,知道有物可寫教學重點:對人物外貌內容按順
序細分課時:
45
分鍾左右
(各位媽媽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以
後的都不再注時間)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外貌的細分教學方法:媽媽可以自己或孩子(照著鏡
子)作為描寫對象,同時選擇幾張不同人物的相片作為比較對
象,指導孩子依次按照下列項目的順序進行描寫
(一)
、整體輪廓外形:
例詞—
高
(高大、魁梧、修長等)
、
矮
(矮小、敦實、嬌
小等)
、
胖
(肥胖、胖乎乎等)
、
瘦
(瘦弱、苗條等)
(
可根據
實際情況自己運用形容、比喻、比較、誇張等手法,如「胖得
象頭小肥豬」
,
以下相同,不再說明)
體質
:例詞—強健、硬
朗、結實、壯實、豐滿、單薄、纖弱、羸弱、虎背熊腰、鐵塔
般等
(
二
)
、頭部
1
、
臉
:例詞—瓜子臉、四方臉、國字臉、薄餅臉、橘子
臉、茄子臉、馬臉、
英俊
、漂亮、美麗、亮麗、醜陋等
2
、
發
:例詞—長發、短發、卷發、披肩發、板寸、白發
(銀發、華發、白發斑斑等)
、黑發、黃發等
3
、
眉
:例詞—濃眉、劍眉、粗眉、卧蠶眉、月峨眉、柳
葉眉、彎月眉、吊梢眉等
4
、
眼
:例詞—三角眼、貓眼、鳳眼、媚眼、魚尾眼、牛
眼、銅鑼眼、鼠眼等
5
、
鼻
:例詞—鷹鉤鼻、酒糟鼻、蒜頭鼻、高鼻樑、塌鼻
子、朝天鼻、玉石鼻等
6
、
口
:例詞—厚唇、薄唇、朱唇、絳唇、櫻桃小嘴、尖
嘴猴腮、大嘴巴等
7
、
牙
:例詞—
潔白
、黃黑、整齊、雜亂、暴牙、虎牙、
尖牙、犬牙等
8
、
耳
:例詞—招風耳、卷耳、大耳廓、長耳垂、貓耳等
(三)
、身體
1
、脖子:修長、纖細、粗短、粗壯、天鵝頸、豬脖子、
鴨脖子等
2
、肩膀:厚實、薄弱、圓滑、尖削、寬厚等
3
、胸脯:豐滿、高聳、狹窄、開闊、扁平等
4
、背:闊背、猿背、虎背、駝背等
5
、腰:粗腰、細腰、蜂腰、水桶腰等
6
、腹:大腹便便、大肚子、大肚腩等
7
、臀:肥臀、高翹、瘦削、扁平、圓滾滾等
(四)
、四肢
1
、手:臂—豐腴、粗壯、枯瘦、玉筍般等;腕—白皙、肥胖、
乾枯等;掌—蒲團大手、布滿硬繭、鐵鉗般等;指—細嫩、白
凈、纖細、枯瘦、蔥跟般等
2
、腳:大腿—豐滿、粗壯、枯瘦、結實等;小腿—粗短、修
長、纖小、肥嘟嘟等;腳掌—肥厚、扁平、寬大、窄小、象鴨
掌、象鹿蹄等;腳趾—肥短、秀氣、粗大、修長、細小、短小
等
(
五)
、肌膚
1
、肌肉:結實、發達、鬆弛、肥胖、精悍等
2
、皮膚:細膩、粗糙、光滑、暗淡、枯黃、圓潤、滋潤、
油光閃閃、皺紋很深等
(六)
、服飾從頭到腳有:帽子、發夾、發結、耳環、項鏈、
領結、領帶、衣服、手錶、手套、戒指、褲子、裙子、襪子、
鞋子等(溫馨提示:媽媽可以讓孩子從形狀、顏色、質地幾個
方面對實物進行記錄,然後再修辭潤色)
二、課內練筆——題目《看我長得多(漂亮、帥、酷等)
》
教學方法:媽媽讓孩子對照鏡子中的自己,按照上面的順序,
一邊觀察,一邊做簡單記錄,然後整理成文
❹ 我是怎樣教學生「寫作文」的
所以每每在一大周一次的作文課上,我都只能汗顏,因為我幾乎沒有教學生寫作文,故此在標題中特意將這三字打上了引號,因為其實不至名不歸。
每周一次的作文課,我只能實話實說,學生們還和多少年前的我們一樣,都在課前叫苦連天的居多,因為又要瞎編亂造了,喜歡者寥寥。課後該叫苦連天的就是老師們了,小山堆一樣的作文本,又不能不認真改,一百多本的作文也會讓人改的暗無天日。
自課改之後,平時的作文課倒是沒怎麼改動,一如既往的是評作文、技巧指導與寫作。原本就懶散的我,非常喜歡課改的一條,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因為我不用再噼里啪啦、吐沫星亂飛地講了。那麼,我就突發奇想,作文課,包括寫作的前前後後,為什麼就不能把主動權也留給學生們呢?
於是,我開始進行一系列的嘗試,嘗試的根基是讓學生自己修改作文,自己潤筆。
我始終如一地告訴學生,寫作也好,修改潤飾也罷,終歸都是學生自己努力得來的,古人出書還是增刪批閱數次,更何況於今天的小作者們呢?於是,我從開學始就規定學生寫完作文後必須自己修改作文。但是程序也是一步一步樹立起來的。
起始,我要求學生自己修改作文。但鑒於學生對「修改」一詞不置可否,我就在前幾次作文上多費了些功夫:我給每位同學的作文認真打上了評語並指出修改意見,最後我還會在學生的作文本上選取一段作為示例。我讓學生寫作的時候,全部是寫一行空一行,這種寫作便於學生在空白行進行修改。而且這種寫作方式不會面臨學生作文本不夠用的情況,因為每學期按照普通寫作佔用容量來看,作文本都是只用三分之一二,寫一行空一行並沒有占太多,且完成八次作文是夠用的。
後來,學生慢慢習慣了這種修改方式,但沒過多久,消極怠工者無數。這個時候,一套行之有效的獎懲制度必須建立。於是,我施行了幾個方面的變革。
(一)兩次打分
依照平常情況,老師給學生作文打分,一次定型,沒有晉升的空間,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最後的「判決」。我想改變這種情況,於是,我進行了如下的變革:我根據學生第一次的寫作和第二次修改的結果進行不同的打分,第二次的打分會比第一次有所提升。有的同學文筆非常好,所以打分自然不會低;但為獎勵後進,但凡修改認真的同學,他們的作文分值也會有很大提升。
自兩次打分施行以來,學生們大都對第二次打分有很大關注,於是,自己修改的習慣的慢慢形成,自我潤筆之風逐漸盛行。
作文改革的根基逐漸形成。
(二)出版班報
結合學校之前推行的鼓勵寫作而出版優秀作文展的政策,我想到為自己的班級出版班報。我從網上下載了班報的寫作模板,並從同學中「聘請」小編輯和電腦輸入人員(學生對此都非常感興趣,紛紛踴躍報名)。所有程序及人員確定後,作文出版流程也就確定了:作文經筆者初次修改後,我將優秀的作文或者修改認真的作文交給編輯,編輯們對作文再次就文章字詞用語及標點等細節處進行修改,最後交由電腦輸入者將文章輸入計算機中的班報里。最後,我將成型的班報印製一定分數,保證同桌之間必有一份,並且在班中帶頭品評優秀作文。有這些直觀的作文在手,不僅有老師品評,學生也都主動參與到評論者的隊伍當中來了。而且,在班報中,是正規班報模板印製,在學生心目中有相當程度的分量,而且每篇作文後都有編輯人員,最後還有本期班報的承辦者,很多同學都能參與其中,大大活躍了寫作、修改及評論之風。
但到後來,學生課業量增加,有時學習和生活上還有各種事務,不能及時出版班報,這樣就影響了下次評論的時效性,最後,這項程序只維持到期末考試前便取消了。但如果有機會,我還是想將這項工作進行到底。
(三)自修自改自評
到下學期,有時作文來不及評,我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先給自己的文章做一個評論,找出優點和不足,最後就這些不足再次進行細致認真的修改。有時是他評而自改,這些都是卓有成效的。因為經過半年多以來的練習,學生們已熟知評改作文的框架,自己作為一線作者,加上自己的閱歷,足夠給自己的文章做周到的分析。找出不足之後,就是認真的修改和潤筆,爭取對這些缺點做合理的彌補。
自修自改自評的潤筆過程可以說是將主動權完全交給了學生,但這並不是全部。因為學生自評肯定有不完善之處,這時就需要老師在日後對學生的評價和修改中的不足再次指明。
(四)評優獎先
對學生而言,完備的評優獎先制度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良劑。每周作文經過兩次打分後,在下一次的評論之先,我都會在班內就寫作優秀的同學進行表彰,指出他們寫作的優秀之處,這樣也可供大家借鑒。我還會將優秀者的名字統一寫到獎狀里,每周一換。最後,多次受到表彰的同學我將對其進行單獨的表彰並發獎狀。有這樣一層激勵機制,學生寫作和修改的熱情一直不減。有時我也會將優秀作文者的姓名發送給家長,讓家長也能密切關注到孩子的寫作情況。這樣,班內班外形成合力,更激發的孩子的寫作興趣。
當然,班內也不乏敷衍應付者。所以,每次表揚過後,我會對不認真寫作和修改的學生進行警示,對之施以壓力。這些懲罰措施會因人因地而異,這里不再一一贅述。
到了今天,我再翻看學生的作文,就感到無比的輕松。里邊有老師的兩次打分和學生的修改,我只需在他們沒有注意到的地方再次做批註,希望他們下次寫作能夠避免這些問題。這樣修改作文,學生有極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並從中慢慢體會到作文潤筆的關竅,也學會了寫真作文、真感情;我在作文課上也感到得心應手,課下修改作文也感到暢意無比。
讀者可能會注意到,這樣的前後打分以及修改,其中的時間問題如何分配是一個關鍵問題。學生上交作文後,我會迅速對作文進行第一次打分;在語文強化課上或者其他語文課的空餘時間里,我會給孩子自由修改作文的時間。當作文再一次收齊,我會給第二次平分,並給學生沒有注意到的地方再次之名,最後在作文課上進行相應的獎懲措施。
這樣的評改作文是我個人為彌補自我寫作能力不夠所採取的手段,其中也不乏缺點和疏漏之處。當然,我也會在今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更加完善該方面的教學,提升學生寫作質量。
❺ 如何教初中學生寫作文
打開學生日記本,常常會看到這樣的讓老師傷心的語句:「作文真讓人頭痛!」「我最怕上作文課!」上作文課,老師拿著作文批改手冊走進教室,也常常傳來這樣非常不情願或不耐煩的聲音:「又要寫作文了!」一篇作文布置下去,好多同學都在那兒抓耳撓腮,不知如何下筆。有時候,這一周布置的作文甚至到下一周還遲遲交不上來。這些現象都足以表明,對於剛剛升入初中的學生來說,寫作文是一件多麼艱難的事,他們又是多麼害怕作文。然而,寫作能力是一種重要的語文能力,寫作能力的培養,是我們語文教學的重要一環,不寫不行;寫,又怎樣指導同學們寫好作文呢?下面談一點嘗試。
我們知道,做數學題,只要記住了公式,弄懂了原理,動動腦筋就能推出結果;背誦課文,再難記的東西,大不了多讀幾遍,加深理解,很快也就背得爛熟……然而作文則不同,它沒有現成的公式作依據,也不是單憑記憶就能夠解決問題的,它是一個復雜而艱苦的藝術加工的過程。要完成這一過程,它需要作者用心去體會,潛心去感覺;需要一番苦苦「修行」,然後才能修成「正果」——領略到作文的奧秘。要做到這些,對初一的學生來說實在是一件難事,這就使得好多學生對寫作文產生了一種神秘感。就是這種神秘感使得他們低估了自己的能力,而視作文為畏途。怕寫作文自然很難寫好作文,所以,要想指導學生寫好作文,首先要讓他們不怕寫作文。
那麼,怎樣清除學生懼怕作文的心理呢?
有的老師認為,學生懼怕作文主要是「無米」之故,於是他們便常常告誡學生「觀察!讀!寫!」可是到後來大致結果都會這樣:由於老師的引導不力,學生觀察了一陣子覺得也並沒有看到什麼可寫的,回來再讀上一陣子書也沒得到什麼補益;要求多寫,他根本就沒有什麼可寫,你叫他們怎麼多寫呢?這樣,就會使得學生對寫作文再一次失去信心。可以說,「無米」是學生懼怕作文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這種「看讀寫」的做法對解決學生的「無米」之難其效果卻並不好。
還有的老師認為,學生懼怕作文是因為他們對寫作不感興趣,於是有人便搜集大量的資料,向學生介紹古今中外作家的創作經驗,來激發學生寫作文的興趣。事實上,這樣做收效也並不見大。我們應該明白,我們面對的是一批十二三歲的孩子,他們的社會經驗和文化知識與作家不是一個層次的,與他們談這些,只能是用高掛在樹上的桃子去饞尚不會爬樹的小猴子,僅能讓它們空羨慕一場而不能讓他們得到什麼。聽的時候,熱情是能夠激發起來,他們也想一夜之間成為一個偉大作家,創作出千古不朽的作品。然而,當他們從幻想回到現實中拿起筆來的時候,卻又深深地感覺到自己根本就不是那塊料。於是,美麗的肥皂泡破滅了,留給他們的只能是失望自愧,剛激發起來的熱情也便重新降溫。
既然上述做法效果都太差,我們何不另找出路,再想辦法呢?
我們可以這樣設想一下:一個班裡很大一部分同學都怕寫作文,可也還有一部分是不怕的,而在這些不怕寫作文的人中,個別的還是寫作能力很好的!上面我們談到,在社會經驗和文化知識上,我們的這些中學生和作家不能相提並論,不是一個層次的人,作家的寫作本領他們是望塵莫及的。然而,怕寫作文的學生和不怕寫作文的學生是同學,他們的年齡,他們的社會閱歷,以及他們所學的知識都差不多,他們總該是一個層次吧。這樣,我們就可以先以培養不怕寫作文的同學的寫作能力為主,來帶動怕寫作文的同學進行寫作。
具體方法可以這樣:
首先,既然有些同學不怕作文,這說明他們對寫作文感興趣;既然他們對作文感興趣,我們就可以把這些學生組織起來,組織成一個興趣小組。對於興趣小組的同學,我們可以按常規來指導他們寫作:指導他們細心觀察,指導他們認真閱讀,督促他們多寫多練,還可以指導他們批改其他同學的作文,取人之長,去人之短,來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通過一階段的訓練,使他們的作文能「拿出門」來。當然,對這「拿出門」來的要求也不能過高,因為他們畢竟是初一學生,只要能做到錯字病句少出現,優美詞句多一點,用詞較准確,篇章結構新穎一點即可。總之一句話:讓他們給怕寫作文的同學作個表率就夠了。
以上是第一步,培養「師資」。第二步便需給怕作文的同學緊緊弦了。具體作法可以這樣:把怕寫作文的同學編成幾「旗」(為了與興趣小組中的「組」相區別,我們不妨也用一下「八旗制」),每旗的人數不要太多,三五人即可,因為多不一定精。每周班裡寫完一篇作文後(全班一起寫),由老師從寫作興趣小組的作文中挑出能作「表率」的文章,然後任抽出一旗,把這些作文分給這一旗中的各成員,讓他們認真研讀,找出這些作文的優點,看誰找得好,這一旗作完這一練習之後,可以再抽一旗進行同樣練習,直到各旗都進行完。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其好處很多。
首先,想寫好作文,閱讀一些優美的名家名篇固然重要,但也需讀一點與自己的水平差不多的文章。因為作家名篇水平很高,學生閱讀這些作品往往是食而不知其味,很難體味出作家是怎樣構思並組織這篇文章的,也就是說,作家高明的寫作技巧他們很難學到,因而讀完了這樣的作品之後,他們便會產生這樣的心理:這是我可望而不可即的,我的能力不行,我不會寫!這樣,就更增加了這些學生對作文的神秘感,他們也就愈怕作文了。當然這並非否認作家作品在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方面的作用,而不去讀它,而是在引導學生練習寫作的過程中,既要引導他們認真閱讀這些成功的作品,又要引導他們尋找「解近渴」的「近水」。也就是說,在指導學生閱讀作家名篇的同時,也不時地讓他們認真「研究」一下和自己的水平差不多的一些作品——這些作品他們是完全可以欣賞了的,他們會很容易地領略出自己的同學是怎樣構思並寫作這篇文章的。那麼研讀完這篇文章之後,他們會恍悟:原來這篇文章就這樣寫,我也會!紗網戳破,他們心中對作文的神秘感也就消失了。
其次,優點是他們自己找出來的,他們認為這些地方好,潛移默化中,這些「旗人」們就可以把它們學去了。——作家高水平的優點是不大易學的,可這些低水平的優點卻正合他們的胃口。「老師,××同學這個地方寫得真有趣!」「老師,××同學這段景物描寫真好!」「老師,××同學這篇作文的主人公的名字取得真好聽!」……這些與發現了新大陸同樣驚喜的語言,是在做完了這項練習之後少不了的。
再次,這些「旗人」們也寫過這一篇文章,對同一題目也動了一番腦子,而在研讀這些文章的同時,他們不自覺地就會把自己的作文與這些作文相對比,通過對比,他們會意識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也會看到自己的長處,而增強自己寫作文的信心。同時,在不知不覺中,他們開闊了自己的思路,也悟出了別人構思文章的方法。到這個時候,他們便再也不愁沒的可寫了。這樣,也就為進行下一步練習打下了基矗。
既然「旗人」們已發現了「新大陸」,那麼我們何不讓他們登上這塊大陸一覽風情呢?這就是我們要進行的第三步練習——寫作。通過上面第一、二步的練習,「旗人」們就覺得有可寫的了。這時候,我們就要抓住時機,促使他們來一個飛躍——重寫這篇文章。這部分作文交上來,仔細翻閱就會發現,它們盡管仍是好一點、差一點各不相同,但與他們原先「擠牙膏」擠出的作文相比要進步多了。並且這一次他們也願意寫,寫得快,交得也快。這樣一次一次地進行練習,他們很快便會學會構思作文,也不會再有「沒的可寫」之感了。
為了調動「旗人」們的積極性,我們還可以開展小型的寫作競賽活動,人與人之間,旗與旗之間展開競爭,看哪一個人,哪一旗分數高。解脫了他們「沒有可寫」的痛苦之後,他們中許多人也便由原來的怕寫作文變為愛寫作文,在這種心理狀態下,他們的寫作水平一天天提高。當他們的寫作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也就是「入門」之後,便可讓他們退「旗」入「組」,加入到興趣小組的行列中去進行正常的寫作訓練。
❻ 如何教小學生寫作文入門
當閱讀有趣的文章時,經常會在不知不覺中笑出來?我不敢說一篇讓你發笑的文章是一篇好文章,但它必須是一篇有趣的文章.對於小學生來說,能將文字寫的有趣就很棒了;如果你能寫出讓人們大笑的文章,那就了不得了.今天小學5年級作文輔導帶你了解如何寫作文.
(閱讀廣泛)
除了以上這些個例子外,我們還要學會讓人物被讀起來時候栩栩如生,作文時我們掌握了如何選擇寫作的方法,會使文字更加的活靈活現,這就是小學5年級作文輔導的最基本要求,分數在這里也會得到提高.
❼ 怎樣教小學四年級學生寫作文
如何寫好作文?
1、好的文章源於生活,寫你的所見、所聞;寫你的親身體會;寫出你的真情實感專,這樣的文章屬,才會生動感人。
2、寫作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但面對當今的應試教育,你不妨學會一些技巧。比如,平時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好的開頭及結尾。以備考試用之。
3、多讀書,用心讀,學會借鑒。好的文章、好詞、好句,學會積累。
4、確立新穎、獨特的文章標題。有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堅持寫日記,既能練筆,又積累了素材。
6、學會引用名人名言,引用仙人的詩詞歌賦,使你的文章更加有說服力。
7、好詞好句的用法,好詞好句用在文章中,能給你的文章增添色彩,並使文章得以升華。但要恰到好處,不宜過多,過多會顯得華而不實。
8、學會套用,即變通的能力,以不變應萬變 。
9、接近大自然,節假期走出去,見多才能識廣。
10、接近大自然還能使您收集的素材更加豐富多彩。
參考資料:系本人原創
❽ 如何教學生寫作文
教學生寫作文的方法很多,先講一個,活動引路,啟發學生寫作文,初學作文從記敘文開始,組織學生進行活動,如大掃除,活動後把經過寫下來,抓重點,重點寫一個人或一個組是怎樣大掃除的。寫作前,你要啟發學生講今天大掃除的時間、地點、人物、天氣、經過和大家的心情....你要把重點詞板書出來,然後請學生看著詞把大掃除的經過說說,要多找幾個學生講,實在不會講,就教者講,講好了再寫,寫好了分組讀,選出好的全班讀,教者也可把流水作讀一遍,以上事做好了,各人修改,交老師修改後謄寫到本子上。
❾ 怎樣交二年級孩子寫作文
教育孩子幫自己做家務,或者帶孩子出去玩,讓孩子自己體會他的感受,多接觸社會
❿ 怎麼教小學生寫作文
小學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但很多學生卻怕寫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不留心生活、不善於觀察、不會構思、不善表達所致。
寫作的素材來源於生活,只有通過觀察生活,學生的作文才能"言之有物",內容才能充實。在實踐中筆者認為,最好的訓練方法就是用"問題"導向目標,即:根據作文訓練的過程,確定觀察的范圍、對象,再按照一定的順序和重點,精心設計一系列"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有意識地在觀察中尋根溯源,邊觀察邊思考,邊記錄,直到逐個弄清問題為止。有了這些問題作引導,學生會不知不覺地逐漸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掌握觀察要領,從而積累大量作文素材。這樣,寫起文章來就會下筆自有言,寫出來的文章就自然言之有物了。這就是教學的第一步觀察。
構思是培養學生的思維和發展能力的過程,是學習謀篇布局的重要一步。有了觀察得來的資料,還不等於能寫出好文章,還必須通過巧妙的構思,精心的裁剪,才能寫出好文章。但是,這對小學生來說實在不容易,因為這不僅是個"言之有序"的問題,而且還是個"言之有理"的問題,而古今中外,雖"文有規循"卻"文無定法"。不過,若根據小學生模仿性強的心理特徵,借用寫人、寫事和寫物的典型文章,將抽象難懂的作文知識化難為易,還是有辦法把學生引上構思之"路"的。比如,在訓練寫景時,可用《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作為範文,這篇文章結構總分總,先總寫小興安嶺,再分別敘述小興安嶺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色,文章結構分明,便於學生掌握。若訓練寫人,則引《愛迪生》一文先簡介典型事例塑造人,外表內心是性格,最後贊美品質點中心。
有了上述典型文章引路,待學生入門後,再適當進行靈活布局的巧妙構思訓練。這一步訓練的指導思想是"先規矩而後巧妙",具體步驟是寫提綱或打腹稿。經過反復的訓練,使學生逐步把握構思的一般規律,從而完成作文的構思。
同時,還要根據兒童思維發展的年齡特徵確定各年段不同的習作訓練形式。具體地說,教師可在低年級學生中以創造型的現象作文和童話體作文,來培養學生想像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
中年級學生以觀察作文為主。教師可著重安排對動物、自然景物、建築物以及人物的動作、對話、外貌等方面的素描訓練,讓學生獲得豐富而鮮明的感性表象,幫助他們從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篩選"出典型的表象,藉此培養觀察的目的性、條理性、精確性。從高年級開始,要以學生的抽象思維為培養重點。其習作訓練應該從觀察作文轉向有名確表達需要的實用型作文。教師可根據社會、家庭中人際交往的需要確定各種有趣的主題,讓學生寫目的明確的記敘文和說明文、各種應用文和讀書筆記,以培養學生歸納推理、演繹推理的技能和發散思維能力,培養思維的針對性、邏輯性、靈活性和獨創性。
對小學生來說,教師還要重視口頭和文字表達的訓練。它也是作文訓練的重點。要把話說明白,意思表達清楚,就要鼓勵學生,話該怎麼說就怎麼寫;要指導學生把話說通,把意思寫清楚。訓練的步驟是:先說再寫,寫後就讀,邊讀邊改。通過反復訓練,學生定能把話說通,把意思表達清楚,把對象寫准。總之,在表達訓練中,將說寫結合,讀改結合,採用"說、寫、讀、改"的模式,訓練學生表達由通順明白到准確形象到生動,在反復的錘煉中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能使學生初步達到"言之有文"。至此,通過作文教學的觀察、構思和表達的訓練,學生寫出的作文也就有"序"、有"物"、有"理"、有"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