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記敘文作文傳承600字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大家還記得這首詩嗎?這是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親自為紅軍長征寫的一首詩。其實,我們學過的許多課文都與長征有關。比如,《豐碑》《金色的魚鉤》《軍神》。我們應該向課文里的人學習,學習他們身上的各種好精神。
在二萬五千里長征中,解放軍們克服種種困難,縱橫十一個省份,攻佔七百多座縣城,進行了三百餘次戰斗,突破敵人的重重包圍,兩奪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穿越荒無人煙的地區,不知死了多少人,終於勝利到達陝北革命根據地,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天地,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奇跡!
今年10月,是紅軍長征出發70周年紀念日,我們要弘揚長征精神,學習長征精神。從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的整整兩年,中國工農紅軍離開了原來根據地舉行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有一個人叫於利祥,從1998年10月8日至2005年10月22日,自費110多萬元,累計用了整整4年零8個月的時間,跨越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全部走完了紅一,二,四方面和紅軍二十五軍長征經過的路線,共行9萬多華里,現場拍攝長征遺存圖片2萬多張,尋訪老紅軍數十人,寫日記及相關資料80多萬字。他的行動本身,就體現出了可貴的長征精神。
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告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於今,歷史上曾經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嗎?
❷ 有關文化傳承的作文 600字·······700字
海峽兩岸之間最重要的、金剛不壞的紐帶,是我們共同享有的中華文化。通過不斷的交流和研討,我們可以把這根紐帶扭得更緊。
孔子是中華文化的象徵,他的偉大思想是中華文化的核心,為所有中華兒女共同享有的精神遺產;保存並弘揚以儒家學說為主幹的中華文化,是包括兩岸人民在內的所有中華子孫的天職。
中華文化的智慧體現在哪些地方?就體現和滲透在處理人和人(包括個人與社會、群體與群體、國家與國家)的關系、人和天(亦即自然與環境)的關系、現實和未來的關系以及個人的身與心的關系方面。貫穿在這四大關系中的是中華文化中的哲學理念,就是「天人合一」,是「陰陽和合」,是「和而不同」。中華文化最早樹立了以人為本的道德理念,因為我們的先民從歷史中,從大自然中,從現實生活中,正確地總結了人類社會應有的正常關系,即:無數個體是社會和國家的基礎,個人的道德修養關乎社會的穩定和進步,於是形成了由己以達天下的「修―齊―治―平」道德之路。在中華文化極為豐富的內涵基礎上,在治國和平天下方面又形成了「王道」思想。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稱中國五千年來為「超穩定」的社會,但是他卻沒有注意到造成穩定的眾多原因中的這一條。
當今世界的形勢頗為類似中國的戰國時代,群雄並爭,吞噬資源,毀壞環境,弱肉強食。「霸道」充斥世界:人對人霸,國對國霸,人類對自然霸。究其霸之因由,歸根結蒂是極力高懸一個「利」字,無限容忍一個「貪」字。這種霸道的世界絕對不能再繼續下去了!而解決之道,除了對於霸道給予必要的抗爭、阻遏,還需從長遠、從根本處尋求出路,要在整個社會對利的貪求和對道德良知的珍惜二者之間求得相對的平衡。正是在這點上,中華民族可以做出對人類的巨大貢獻――中華文化有著獨特的智慧和豐富的經驗來平衡身與心、物與魂、己與他的關系。這智慧和經驗,對於個人來說就是對德的崇尚和終生的追求;對於社會、國家和天下來說,就是「王道」。
「王道」的提法,首先見於《尚書 洪範》:「無偏無黨,王道盪盪。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王道正直。」此時「王道」所指,還是具體的周先王治理天下之道。到了《孟子》說「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這時的王道,則指的是為王之道。至於把「王道」作為一種理想政治的專稱,與「霸道」相對,恐怕還是漢儒的功勞。「王道」所指雖然有此變遷,但是其共同點則都是強調對內以德(仁、義)治國,對外則「修文德以來之」,視四海為一家。「王道」,即意味著包容、平等、友愛、融合,意味著以人類共同的幸福為終極目標,這正是當今世界和許多國家所欠缺的。我們願意和台灣朋友一道,開展這一論題的研究,並努力把「王道」思想的精華介紹給全世界。
❸ 以傳承為話題的作文600-800字
「碧艾香滿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長,空惆悵,誰復吊湘,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離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午陰涼。」長眠於大地的詩人啊,你是否也預料到現今端午的荒涼呢?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卧獨醒。」的屈原,已不再是那樣光耀後世,他的清高不願與世皆濁的精神在歲月的長河中漸漸湮沒了,不少人開始不斷追求物質的享受,生活的刺激,在燈紅酒綠中浪費青春,在紙醉金迷中虛度年華,又有多少人解《離騷》之苦,又有多少人會屈原之意?端午節的背後成了是人們玩樂的假期,其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傳承早已消彌殆盡,有的只不過是閑余飯後的談資罷了。
在漫漫華夏幾千年文化中,中國文化的傳承竟也會斷流,是文化的缺失嗎?沒錯,先是端午節被韓國申遺,主權受辱;接著清明時節議紛紛,國人庸俗,難道還要讓中國的文化從此消失嗎?雖說早將傳統節日定為國假,但對其重視程度卻僅僅停留在物質之上,文化的缺失尤為重要。清明節iphoneiphone的接踵不正是人們庸俗的體現嗎?親人在世時無暇多盡孝心,天人相隔後,花費無謂的錢財,對逝者價值何在?掩藏背後的不正是拜金主義、攀比之風嗎?更讓人心痛的是,造別墅,造名車後有掀起了紙糊蘋果成祭品的潮流,這些都折射出了社會的病態,難道不正與屈原正直的精神背道而馳,難道還想再上演一次悲劇嗎?
文化的傳承早已刻不容緩,對文化的關心與重視不能只是在表面上,要有意地去創新,去培育。當然,創新是以文化內涵為基礎,像紙糊蘋果成祭品,這種行為萬萬不可取,這種所謂的創新更要嚴厲地打擊。其實韓國能夠成功申報江陵端午節成聯合國無形文化遺產,其背後也對它進行了很多地創造性發揮,將它所包含的精神不斷地拓展,為國人所吸收接納,相比之下的我們難道不該慚愧嗎?自己明明不去好好地珍惜愛護自己的文化,當他人成功申遺時再去爭執,一切又有何意義,難道不覺得羞愧嗎?難道我們不該好好地反思自己的文化缺失嗎?難道還要讓春節,元宵等傳統節日都被他國搶去嗎?不!對自己的文化我們要去繼承,但同樣我們也要創新,將與現代文化中的多元融入其中,把文化中的意義傳承下去,這才能有效地保護我們的文化。
我相信,不,我堅信,中國的文化不斷地傳承與創新中,定會在歷史的蒼穹中綻放光輝,睡在水中的屈原也會會心一笑吧!
❹ 求一篇以走進傳統,傳承文化為話題的600字作文!!!!!!
提起傳統文化,成長於文化斷層期的現代人多數沒有什麼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獵的人可能感嘆地說: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也有人可能會說:在現今時代,傳統文化已經過時了,太保守了。
傳統文化究竟是不是過時了?對我們當前社會還有沒有價值?我們通過下列的事實來證明她亘穿古今的強大生命力和日益凸顯的社會利益:
人類歷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文化作為文化主體保留至今。以傳統文化為立國之基的中國在世界上存在了長達五千年,對比在歷史上強盛一千多年的羅馬帝國,卻早已不復存在。
然而我們不能不承認,近百年來,中國傳統文化遭到了史無前例的壓制和廢棄。在傳統文化深入人心的時代,人民身心安穩,過著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生活;而當今的人們卻將自己鎖在一道道鐵欄內,社會活動中還會受到頻發惡性事件的威脅,這是多大的反差啊!北京大學一位著名教授曾感嘆到:「現在人們的行為連道德底線都沒有了」。
二戰後的日本,在吸收西方先進技術的同時,繼續在家庭、學校、公司、政府部門保持固有中國人的傳統文化,以兼收並蓄的方式得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成為世界強國。
美國是現代西方文明的代表,近期統計表明,其青少年犯罪率為6900萬件/天。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在為其日益嚴重的社會亂象深感不安,有識之士已明顯地體會到他們崇尚個體,倡導競爭的理念是社會動亂的根源。他們開始在東方文化中尋找救世的良方。許多著名大學紛紛開辦漢學系,美國政府還設立專門的基金,組織學者研究中國傳統文化。
❺ 作文以傳承為話題600字
傳承
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那古老的文化要傳承下來,除了口述,最重要的還是在書中尋到記載。
高爾基說:書籍是精神的糧食。但也不能飢不擇食,不過若為了均衡搭配,健康成長,無論任何菜色到要試著去品嘗。
閱三國,知諸葛「足不出戶而知天下大事」,靠的是什麼?靠的是他潛隱草廬而博覽群書。現在雖不是戰國亂世,但好的書籍仍不失為我們的良師益友,漢代文學家劉向更認為:書猶葯,善讀之可以醫愚。閑坐書房,開卷之際,書中自有書卷息,紙中自有萬木息,行里自有韻味息,字間自有筆墨息,心裡自有感嘆息。在我們有限的生命中,我們不能灑脫的像流浪者那樣「行萬里路」,就讓我們去「破萬卷書」,讓我們的視野在上下五千年中徜徉,讓我們的思想在縱橫幾萬里奔放。
看今朝,知無數少年被無良書籍毒害,被低俗的內容玷污了人之初之性本善,這樣的事例不止一二。老子認為任何事都有它的對立一面,而書籍也不能逃避這一命運。但僅因為這,沒有人能給書籍冠以「邪物」這一名詞。若沒有反面的書籍,如何襯托這世界有好的書籍?這完全印證了「有對比才有輸贏」這一規律。打開書本,難免不被那「黃金屋」所震撼,但也躲不過「顏如玉」的反面誘惑。書籍是友是禍,取決於你的抉擇與態度。
暢未來,知無數幻想融入那薄薄的紙張中。現在的奇思妄想可能將是未來的奠基。一本書,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無所不知,無所不計。用我們的暢想踩著前人所搭起的階梯,去摘那顆星,來圓那個夢。一張薄紙記載著多少條天馬行空的想法,那麼未來的列車將可能沿著多少條軌道行駛。伸出雙手掀開一張紙,用雙眼汲取書中所謂的「痴人說夢」,去達成前人的妄想——我們的夢想。而我們將用靈魂之筆在時間軌道上銘刻後人的夢想,讓他們替代我們完成我們的妄想。就讓書籍載著所有的思緒在時間的長河裡流淌……無止境地傳遍各地……無休止地傳到每個未來……
書籍,一張張揚起的風帆;書籍,一級級成長的階梯;書籍,一份份心靈的雞湯;開卷,讓心靈接受它的洗滌,讓精神享受它的充飢;傳承,大聲地告訴所有人:我的未來不是夢!(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開卷有益,眾所周知;開卷無益,是真亦假。有益無益,全在你心。
壞亦是好,假亦是真;不改心意,無悔無怨。用心用手,把它傳承!
❻ 勝溪文化傳承創新作文600字
復興中華 從我做起
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寫道:「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進步則國進。」這段話影響了幾代青少年的成長。他像一盞明燈,為我們青少年點亮了人生的航標燈。我們青少年應該明確自己的人生使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我做起,勇敢地擔起復興中華、振興中華的使命。
作為新中國的中學生,我們都對自己的未來有所期盼。我們必須正視自己,我們要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我們要學習先輩革命者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為祖國的繁榮和共產黨的強大英勇奮斗、無私奉獻的偉大情操。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頌揚中學生的崇高理想!
我們青少年是早晨八九點鍾的太陽。春天,我們就要用一縷溫暖的光芒溫暖祖國的花朵和柳絲;夏天,我們就要用一縷火熱的光芒閃耀祖國的山川和河流;秋天,我們就要用一縷金色的光芒鍍亮收獲和喜悅;冬天,我們就要用一縷呵護的光芒守護幸福和希冀。生命賦予我不去的靈魂和必勝的勇氣。生命如征程,人的一生註定要疾步匆匆。日出就有日落,潮來就有潮往,在困難面前,只要我們青少年勇往直前,變被動為主動,我們就會在黎明的曙光里綻放我們青少年的風采,我們就會在復興中華的大潮里湧起我們青少年的浪花。
我們的祖國有著5千年的歷史,有著舉世無雙的四大發明。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深深地烙下華夏子孫的足跡。長江黃河是我們脈管里涌動的血液;三山五嶽是我們身體里挺立的骨骼;草原盆地是我們敞開的胸膛;森林草地是我們繁茂的毛發。
我們這一代青少年是幸福的。時代在發展、祖國在繁榮、民族在昌盛、共產黨在強大。所以我們青少年更應該把目光放開、放遠,我們要把在溫暖里的愛醞釀成為一種責任感,在幸福中締造復興中華、振興中華的使命感。我們更要堅定一種關於我們的國家,關於我們的民族,關於我們的中國共產黨會更美好的願望,並且相信這種願望會成為生命中堅定不移的信念。我們要把這種信念作為青少年 一切行為的自覺動機,以其高度的理想性成為引導我們青少年為祖國強大而努力奮斗的精神力量,激發我們青少年產生強烈的愛國感情和意志,在任何困難和挫折面前,始終充滿必勝的信心,心甘情願的為祖國和人們的強大與幸福犧牲一切也在所不惜。
國之興亡,匹夫有責。青少年要有擔負起富民強國的責任和理想。周總理在學生時代就曾說:「為中華之掘起而讀書。」這也成為了他畢生奮斗的力量源泉。他以此為信念,堅持不懈的努力著,我們看到了他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也看到了他對黨的事業,對社會主義中國的光明前途,對振興中華民族偉大事業充滿著必勝的信心。周總理人生的信念和人性的光芒就像一座堅定不移的燈塔,指引著幾代青年人揚起理想的風帆穿越人生的精神海域。
楊朔曾經說過:「人是要靠理想才能生活的,沒有理想,就會失去生活的力量。正式對未來抱著理想,我們的人們才能有那麼飽滿的戰鬥力量。」我們青少年從小應該樹立自己的崇高理想,做一個胸懷大志、品學兼優的學子。我們要全面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精神素質,我們註定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力軍,我們有責任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承擔。
❼ 傳承鄉村民俗文化作文600字
3月9日,在內黃縣梁庄鎮李官寨村李書彬的家中,李書彬正戴著老花鏡,手拿著筆,認真地在書上寫著什麼。放下手中的筆,李書彬告訴記者:「俺村今年的燈節會剛剛辦完,俺得把今年辦會的情況記錄下來。」
這樣的記錄,李書彬已經堅持了11年。11年來,他通過走訪老人、查閱古籍等多種渠道,搜集整理村中的特色民俗燈節聖會的資料,並積極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他的努力下,2011年,李官寨燈節會入選內黃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3年,李官寨燈節會入選安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4年,退休後的李書彬回到老家,幫助村裡做一些公益事業。「每年元宵節,村裡都會舉辦燈節會。燈節會是村裡的一個老古會,村民都知道村裡文化厚重,可究竟怎麼個厚重法?大家卻都說不上來,也沒有可以查閱的文字資料。」李書彬告訴記者,基於這樣的原因,他有了一個想法,就是考證燈節會的歷史,同時把燈節會的儀式流程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以便更好地傳承和發展。
在李書彬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人對李官寨燈節會有了較為詳盡的了解:李官寨燈節會發起於清乾隆三十年,迄今為止已經有250年的歷史,是村人為了祈求四季平安、風調雨順,在每年農歷正月十三,邀請碧霞元君(民間稱為泰山奶奶)移駕村中,護佑一方平安,同時在正月十五晚上,由村人張燈結綵送回泰山的祭祀活動。
在李書彬的家中,記者看到了一本書,上面對李官寨燈節會的由來、辦會流程、辦會人員和制度進行了詳細記載。這本書是李書彬整理完成的。截至目前,他已經對李官寨燈節會進行了11萬字的文字整理。為了更好地傳承鄉村特色文化,今年,李書彬已經將李官寨燈節會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資料提前准備好了。「如今,李官寨燈節會已經由過去傳統的祭祀活動演變成經濟、文化、物資交流的一個有聲望的古廟會,俺希望這個老古會能一直辦下去。」李書彬滿懷期待地說。
❽ 不該丟失的傳統文化記敘文600字
不該丟棄的傳統文化
泱泱大國,中華上下五千年;滔滔文化,匯聚中華。
——題記
曾記否?草、行、楷、隸書;曾記否?筆、墨、紙、硯文房四
寶;曾記否?唐詩、宋詞、元曲文化。
草、行、楷、隸
是誰在執筆下書草、行、楷、隸?
當今社會已經很少有人會寫草、行、楷、隸書了,這些匯聚了
幾千年的文化就這樣消然沉寂了,我們用電腦打字,用手機發簡訊
,打電話,卻將他們冷落了。我們在忙碌的時代生活中為追求快,
追求便捷,將它們拋棄了,我們的祖先一次次改進,一次次用心去
將它們創造出來,我們卻把他們拋棄了。
一次,我問上小學五年級的妹妹,什麼是草、行、楷、隸書,
她一臉茫然的看著我,搖了搖頭,我不禁啞然,這些悠久的文化,
我們能舍棄嗎?
筆、墨、紙、硯
深夜執筆在燈下,飄飄灑灑下幾個毛筆字是何等舒適啊,可我
們,不能了。
我們盲目的追求時尚、前衛、個性,卻把我們的傳統給遺忘了
,何時才能再鋪紙疾書,讓剛勁秀美的字躍然紙上。
筆、墨、紙、硯,它們經歷了五千年的挑戰,到了我們這一代
,卻……難道,我們就可以舍棄么?
唐詩、宋詞、元曲
聽,是誰在吟那「水光瀲艷睛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是誰
在吟那「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是誰在吟那「黃藤
酒,紅酥手」?
是他們,是李白,是蘇軾,是李清照,是李商隱,是……是他
們,是唐詩,是宋詞,是元曲,咳,是中華千年文化的積淀!
短短幾句詩詞,內含著多少情思與哀愁,短短幾句詩詞,讓世
界因中國而輝煌,這是傳統,這是文化,這是精華,這是中華!
中國!傳統文化不可丟棄,不該丟棄,我們用心去把丟棄的東
西找回來。
執筆、磨墨,取紙;手一揮,草、行、楷、隸文躍然紙上,歡
騰跳躍;記下唐詩、宋詞、元曲,悠遠文化,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
,就是不該丟棄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