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修改作文的方法有哪幾種
修改作文的方法:
1、調。
文章的修改,應本著先整體後局部,先大處後小處,先思路後材料,先內容後形式的順序進行,而不要一下筆就被一些細枝末節牽制了注意力,如同雕塑、繪畫,總是先有一個大體的輪廊,才去逐步細化,文章的修改亦如此。又好比帶兵打仗,先要調兵遣將,排兵布局。
所以修改的第一步,是要通過「調」使整篇文章的線索清楚、層次分明、結構合理,之後再進行段內的梳理。通過「調「,使散亂的變得集中,混亂的變得清楚,上下不銜接的變得連貫。
2、補。
「補」主要是通過對疏漏、殘缺之處加以補充,使文章更加全面完整。比如議論文,在闡述某個觀點時,是否只分析了事物的正面、主流、成績和長處,而沒有辯證地看到其反面、支流、問題和短處,是否只有前因而無後果,只有伏筆而無照應,是否只見材料不見觀點,是否有必要的中心句、點題句。
同時,在修改時要注意用一些必要的過渡詞,如「總之」、「因此」、「總而言之」、「反之」、「既然……那麼……」、「不僅……而且……」,注意用一些過渡的短語。如「一言以蔽之」、「綜上所述」,用一些過渡的句子或語段。這些必要的過渡,將使文章更加完整而嚴謹。
3、增。
所謂「增」,即在修改時,通過補充一些材料,使抽象、空泛、言之無物的文章變得具體、實在,使單薄、無說服力的文章變得豐滿、有力。比如記敘文,如果只是平鋪直敘地記「流水賬」,自然乏味,我們就可考慮增添一些細節描寫,使描寫的對象更加清晰、豐滿;或者增添一些描寫角度。
4、刪。
在修改時,對那些重復、噦嗦、東拉西扯的語句要刪,拖泥帶水、可有可無、不言自明的句段要刪,節外生枝、離題、跑題、與觀點脫節、違背事實、明顯不真實的語段和材料,不管多麼精彩,也要刪,某個事例已經把觀點論證得很清楚了,多餘的事例就要刪去。
5、換。
所謂「換」,就是將那些陳舊、平淡的材料換成新穎、生動的材料,將那些含混、籠統、易生歧義、晦澀難懂的句段換為更加准確、清楚、明快的表達。修改時,首先要看看文章的材料是否典型、新穎,對那些陳舊、已被別人多次引用過的材料最好換掉,不妨重新從你的素材庫中去搜尋,找出更加吸引人的更新的材料。
(1)葉聖陶改寫作文方法是哪三種擴展閱讀:
寫作方法
1、確定中心,寫出深意。我們要著於挖掘所寫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閃光的地方,反復思考,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善於從普通的小事中寫出深意來。
2、文章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一件事情的發生,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這六方面,即常說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這幾方面,才能使讀者對所敘述的事,有個清楚、全面的了解。
3、言之有序,條理要清楚。根據所述時間選擇合理的順序來安排材料。一般敘事順敘、倒敘和插敘三種。
4、詳略得當,突出重點。一般事件的材料有主次之分,能體現文章中心的材料是主要材料,這部分要詳寫,次要內容可略寫或不寫,主次分明,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5、要把事情寫具體。能不能把事情寫具體,那就看你是不是善於把事情一層層展開記敘,即把事情分為幾個階段,在這幾個階段中寫出事情的發展變化。這樣,文章的內容才會具體、生動。
6、渲染環境,生動感人。任何事情的發生、發展都離不開環境,抓住環境的特點來寫,會很好的渲染氣氛,表達感情,使文章更加生動感人。
㈡ 葉聖陶先生的 作文修改三步法 好在哪裡
第一步:「閱讀」後「修改」
葉聖陶說:「文章總是要改的.開頭起草,一定有缺點,有漏洞,有毛病.所以寫完了要看幾遍.看,就是自己審查妥當不妥當,完整不完整.假如我原來的想法不到家,或者我寫出來的話沒有針對我想的,那就要改了.
改,就是要使文章切合我所要表達的那個主題,達到我的目的.」
這就是說:在完成第一次寫作後,即草稿完成後,就要首先閱讀,仔細看文章是否符合自己原來的想法,在閱讀過程中發現缺點、毛病、漏洞,豐富自己原來的想法,使文章在內容上盡量豐富起來.
第二步:「比較」後「修改」
葉聖陶說:「在完成第一步修改後,還需要進一步拓展思維的領域,於是我常用比較的方法修改,具體做法是:要修改的地方,不妨想出兩個或三個改的辦法,經過比較,挑選一個,這樣容易改得精一點.」
這就是說:文章第二步修改的關鍵是用比較的方法進行推敲.這一方法古人也經常用之,在反復琢磨、推敲的過程中,達到「精而又精,純而又純」的標准.
第三步:「修改」後「閱讀」
葉聖陶說:「文章改完後,最好是念一兩遍.這也是個好習慣.怎麼念法呢?要跟平常說話一樣地念,而不是像有些人在會上做報告念稿子那樣念法.要念起來上口,聽起來順耳.這也是對自己的考試,我看很要緊.」
這就是說:完成第一步、第二步修改後,我們的修改任務還沒有最終結束,還有很關鍵的一步,就是閱讀自己修改後的文稿,閱讀文章的目的就是在語感上感知作品的語言、思想、內容等方面的修改.
可見,葉聖陶先生修改文章的核心就是「在閱讀中修改、在比較中修改、在思考中修改」.同學們在自己作文的實際操作中可以一試,這樣就能產生一篇不錯的文章.
㈢ 葉聖陶談作文之總結修改作文的方法
第一,啟發誘導,以發揮學生思維主動性
葉聖陶認為,「所謂教師的主導作用,蓋在善於引導啟迪,俾學生自奮其力,自致其知。」作文批改的啟發誘導「最有效的辦法是當面改」。當然,面改可以提起筆來就改,但是,「最好與學生共同念文稿,與學生商量著改。遇到需要改的地方就頓住,向學生提出些問題,如『這兒怎麼樣』,『這兒說清楚了沒有』之類,讓學生自己去考慮。學生經過點醒,本來忽略的地方注意了,他動腦筋了。腦筋動過之後,可能的情形有二。一是他悟出來了,原稿寫得不對,該怎樣才對。哪個不對哪個對由他自己悟出,印象當然最深刻。二是他動過腦筋還是不明白,不知道老師為什麼在這兒向他提問題,這時候他感到異常困惑,在這異常困惑的時候聽老師的改正,也將會終身忘不了。」此為啟發式之一:點醒。
與學生商量的當兒,必須把問題扣准,原因辨明。例如,某一段為什麼不好,所以要改,某一句為什麼不通順,所以要改。而要處處能扣准,處處能辨明,哪怕一個「的」字、一個「了」
字,增刪全有交代;哪怕一個句號、一個逗號,改動全有理由。此為啟發式之二:商量。
第二,先通篇閱讀,以求批改的針對性
葉聖陶認為,評改一篇文章,實質上是一種研究,既是研究,就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好不要提起筆來就改,而應該先通篇看幾遍,既要從大體上看,還要從細節上看:考慮內容正確不正確,完滿不完滿,選材適當不適當,結構嚴密不嚴密;語言切當不切當。這樣,評改才能有針對性:哪裡不正確,該換個說法;哪裡不完滿,該添補些什麼;哪些材料用不著,該去掉;哪些材料有必要,該補上;哪裡的結構不嚴密,該怎麼樣安排才嚴密。總之,這些都是主要的事項,一定要考慮得十分周到。開頭就改動字詞語句,這不是個好辦法。所有字詞語句都是為全篇的中心意思服務的,不先考慮中心意思而先考慮個別語句,這就是先枝節而後根本,不適當。總之,「無論自己起的文稿或是討論別人起的文稿,都要先看全篇,從內容、選材、結構等方面考慮,這些方面都有數了,就在增刪移動的同時,考慮字詞語句」。
㈣ 葉聖陶是怎樣修改我的作文呢
專心致志地修改作文,不放過每一個錯誤。
1、葉聖陶先生修改了作文的每一個錯誤和邏輯不通的地方,規范地使用了修改符號。紅色的修改符號和改動後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鉤或直線、曲線。
2、改換不準確的用字,將題目《一張畫像》改成《一幅畫像》,使作者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確性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3、刪除不規范用字,將「怎麼你把包幾何課本的書皮去掉了呢?」改成「怎麼你把幾何課本的包書紙去掉了呢?」,使句子干凈了也規范了。
(4)葉聖陶改寫作文方法是哪三種擴展閱讀:
葉聖陶修改作文的事跡出自課文《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葉聖陶雖然名氣大,卻沒有架子,反而細心修改學生的作文,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其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
葉聖陶曾經在 《給少年兒童寫東西》里說過:「一定要使少年兒童喜歡看,看了能懂,能得到好處,無論在品德方面,知識方面,還是娛樂方面。」
這體現了葉聖陶高尚的品質和人文關懷,是一個值得敬佩的長者。
㈤ 修改作文的一個好方法就是什麼 葉聖陶先生說
大聲朗讀你的草稿,正如老舍先生說: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頭說說看看。
㈥ 修改作文的一個好方法就是()葉聖陶先生說()
例文
葉聖陶說:「文章總是要改的.開頭起草,一定有缺點,有漏洞,有毛病.所以寫完了要看幾遍.看,就是自己審查妥當不妥當,完整不完整.假如我原來的想法不到家,或者我寫出來的話沒有針對我想的,那就要改了.
改,就是要使文章切合我所要表達的那個主題,達到我的目的.」
這就是說:在完成第一次寫作後,即草稿完成後,就要首先閱讀,仔細看文章是否符合自己原來的想法,在閱讀過程中發現缺點、毛病、漏洞,豐富自己原來的想法,使文章在內容上盡量豐富起來.
第二步:「比較」後「修改」
葉聖陶說:「在完成第一步修改後,還需要進一步拓展思維的領域,於是我常用比較的方法修改,具體做法是:要修改的地方,不妨想出兩個或三個改的辦法,經過比較,挑選一個,這樣容易改得精一點.」
這就是說:文章第二步修改的關鍵是用比較的方法進行推敲.這一方法古人也經常用之,在反復琢磨、推敲的過程中,達到「精而又精,純而又純」的標准.
第三步:「修改」後「閱讀」
葉聖陶說:「文章改完後,最好是念一兩遍.這也是個好習慣.怎麼念法呢?要跟平常說話一樣地念,而不是像有些人在會上做報告念稿子那樣念法.要念起來上口,聽起來順耳.這也是對自己的考試,我看很要緊.」
這就是說:完成第一步、第二步修改後,我們的修改任務還沒有最終結束,還有很關鍵的一步,就是閱讀自己修改後的文稿,閱讀文章的目的就是在語感上感知作品的語言、思想、內容等方面的修改.
可見,葉聖陶先生修改文章的核心就是「在閱讀中修改、在比較中修改、在思考中修改」.同學們在自己作文的實際操作中可以一試,這樣就能產生一篇不錯的文章.
㈦ 葉聖陶先生兩三事中主要運用了哪兩種寫作手法
它主要運用的寫作手法是側面烘托和白描。
㈧ 修改作文的方法有哪三種
作文是改出來的,學生的修改能力是培養出來的.老師除了加強修改作文專項 訓練外,還要教會學生修改作文的方法.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總結出修改作文的五種方法:朗讀修改法、同學互評法、時間冷卻法、老師講評法、佳作參考法.
在教學實踐中,我總結了修改作文的三種方法:
一.朗讀修改法.完成習作後,出聲地朗讀幾遍,讓自己的耳朵當「老師」.說來奇怪,文章一朗讀,什麼地方丟字落字,什麼地方不流暢,什麼地方有毛病,都聽出來了.凡是讀起來繞口,聽起來別扭的地方,就仔細查找問題,進行修改.例如,有一個同學在作文中這樣寫到「一進校園,我首先第一個看到的就是那富饒的假山」.當他朗讀此句時,總覺得別扭,後經仔細思考,認為「首先」與「第一個」保留其一 ,避免重復.又覺得用「富饒」來形容假山有些不妥,改為用」造型新穎」更為合適.修改好的句子再來讀一讀,覺得流暢多了.看來「耳朵」這個老師還真挺稱職,把毛病都挑了出來.另外朗讀自改法對於作文中的丟字落詞現象,修改有明顯的錯誤的句子現象是快捷有效的修改方法.
二.同學互評法.俗語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因為自己寫的作文,是自己心理想說的話,而別人並不知道你在想什麽,只能憑文字來理解.往往會出現自己寫的不清楚,可是自己明白,別人卻不明白.正因如此,同學互評就顯得十分必要了,彼此『橫挑鼻子豎挑眼』一番,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就難逃「法眼」了.可不要小瞧這一位位小老師,工作起來蠻有水平的.一位寫作能力挺強的學生在作文中的好詞佳句不斷,比喻擬人交錯使用,可是一到『小老師』那就通不過了「你一會兒寫花,一會兒寫藍天,一會兒又寫樹,一會兒又寫小草,按著你這樣的順序,讀完作文害得我象吃了『點頭丸』似的,忽上忽下」,小作者也不服氣,辯解自己就是按這個順序觀察的.二人爭執不下,找老師理論.老師因勢利導,講解了觀察順序的重要性和觀察方法.兩位同學點頭稱是.不見得『小老師』比小作者的水平高多少,但能挑出毛病來加以改正,寫作水平就會在這一次次的修改中提高.
三.老師講評法.老師講評要精,具有代表性,我僅以小學第五冊教材中第三篇作文,是一幅看圖作文為例.
設計下表,進行講評.
錯誤類型
例句
分析原因
修改方法
類似病句
㈨ 葉聖陶先生教子女寫文章文中提到了哪些修改文章的方法
第一步:「閱讀」後「修改」
葉聖陶說:「文章總是要改的。開頭起草,一定有缺點,有漏洞,有毛病。所以寫完了要看幾遍。看,就是自己審查妥當不妥當,完整不完整。假如我原來的想法不到家,或者我寫出來的話沒有針對我想的,那就要改了。
改,就是要使文章切合我所要表達的那個主題,達到我的目的。」
這就是說:在完成第一次寫作後,即草稿完成後,就要首先閱讀,仔細看文章是否符合自己原來的想法,在閱讀過程中發現缺點、毛病、漏洞,豐富自己原來的想法,使文章在內容上盡量豐富起來。
第二步:「比較」後「修改」
葉聖陶說:「在完成第一步修改後,還需要進一步拓展思維的領域,於是我常用比較的方法修改,具體做法是:要修改的地方,不妨想出兩個或三個改的辦法,經過比較,挑選一個,這樣容易改得精一點。」
這就是說:文章第二步修改的關鍵是用比較的方法進行推敲。這一方法古人也經常用之,在反復琢磨、推敲的過程中,達到「精而又精,純而又純」的標准。
第三步:「修改」後「閱讀」
葉聖陶說:「文章改完後,最好是念一兩遍。這也是個好習慣。怎麼念法呢?要跟平常說話一樣地念,而不是像有些人在會上做報告念稿子那樣念法。要念起來上口,聽起來順耳。這也是對自己的考試,我看很要緊。」
這就是說:完成第一步、第二步修改後,我們的修改任務還沒有最終結束,還有很關鍵的一步,就是閱讀自己修改後的文稿,閱讀文章的目的就是在語感上感知作品的語言、思想、內容等方面的修改。
可見,葉聖陶先生修改文章的核心就是「在閱讀中修改、在比較中修改、在思考中修改」。同學們在自己作文的實際操作中可以一試,這樣就能產生一篇不錯的文章。
你看可以嗎?如有幫助,能採納一下嗎?O(∩_∩)O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