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作文大全 > 淺談如何指導小學生寫作文

淺談如何指導小學生寫作文

發布時間:2021-03-08 05:47:51

① 淺談如何指導小學生寫好作文

當閱讀有趣的文章時,經常會在不知不覺中笑出來?我不敢說一篇讓你發笑的文章是一篇好文章,但它必須是一篇有趣的文章.對於小學生來說,能將文字寫的有趣就很棒了;如果你能寫出讓人們大笑的文章,那就了不得了.今天小學5年級作文輔導帶你了解如何寫作文.

(閱讀廣泛)

除了以上這些個例子外,我們還要學會讓人物被讀起來時候栩栩如生,作文時我們掌握了如何選擇寫作的方法,會使文字更加的活靈活現,這就是小學5年級作文輔導的最基本要求,分數在這里也會得到提高.

② 淺議如何指導小學生寫好作文

加樂中心學校 李芬 人們都說作文難,一個人從上小學到中學畢業,甚至到大學畢業,都還不能通過寫作關,這恐怕是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於是人們更加關注有關寫作的知識及寫作能力的培養,作文即寫生活。要寫好作文,就必須具備相應的寫作知識,即有關寫作的一些知識、方法和規律。古往今來,許多人都在尋找一條寫作的規律,有的人說寫文章有規律可循,比如文章一定反映生活,好文章一定主題鮮明、題材精煉、結構嚴謹、表達清楚、語言流暢、有真情實感等等;有的人認為寫作沒有具體的規范,要是都按一個規范模式去寫就一定會千篇一律。其實,我們講的寫作知識是小學生寫好文章的基本規律,是指一種綜合性的知識,包括觀察、組織、構思等,也不排除靈活多變的寫作方法。只掌握寫作知識要想寫好作文是不夠的,還要有寫作的能力,才能寫好文章。那麼,什麼是寫作的能力呢?寫作能力是一種綜合性的能力,是在能夠聽說讀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把各種綜合性的知識靈活地運用於實踐生活中形成的能力。所以,寫作能力就是把所學到的語文知識、技能加以綜合運用的表達能力。那麼,指導學生寫好作文應從哪裡入手呢?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談談。 一.指導學生善於觀察生活,寫真情實感。 《小學語文課程標准》中指出:小學高年級,要求學生寫出內容真實,語言通順的短文來,這個標准都很難達標。於是學生就常問:老師,我怎樣才能寫好作文呢?很顯然,他們是想知道關於作文的一些寫作知識和寫作方法。但老師卻無法一一告訴他們,因為那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識,也是點滴的積累。有時老師也許會這樣告訴學生:你們學好語文課就基本能行。或者說一些,諸如你怎樣去觀察、理解,然後把你的想法寫出來就行。雖然這樣的回答都是正確的,但這一知識如果沒有經過一步一步的系統的、長期性的訓練,不善於觀察身邊的人、事、物,隨意捏造,即使告訴他們方法,寫出來的文章也是空洞無力,沒有融入真情實感,同樣還是很難寫好作文。 為培養檢測、訓練學生的觀察力,我這樣上了一節作文課:上課鈴一響,我便從容地站在教室門口,向整個教室掃視了一遍後走上講台,把課本輕輕地放在講台上,對同學們說:上課。等同學們坐下後,我問學生:你們剛才看見老師干什麼了?有不少同學不加思索地、非常堅定地舉手回答,有的同學說:老師剛才走進教室說‘上課’。有的同學說:老師剛才輕輕地走進教室,把手上的書本放在講台上,然後對我們說‘上課’。我馬上讓學生對這兩個同學所說的話進行評議,一個同學說:後面這個同學說得好一些,因為他觀察得比較細致,說得比較清楚。我就抓住這個話題引導學生:觀察要講究方法:即觀察要仔細、有順序、抓住特點,充分利用眼、耳、鼻、舌、手全方位進行。於是,再把剛才所做的重復了一次,再讓學生說。這一次,學生說得可具體了,再讓學生馬上動手寫下來,學生興趣濃厚。 二、重視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一個正常兒童就其天資來說,都能成為小作家,從低年級寫句子、寫話開始,就要激發興趣,使每個學生在練筆時,都有一種慾望,一種沖動,一種躍躍欲試的心態。這樣,寫話、習作成為一種樂事,而不再是負擔。我很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也愛上作文課,並想方設法將習作興趣長久地保持。這是也是我花心思的經常做的工作。在教學中,我從興趣入手,培養學生能自己寫話。例如在上口語交際《學會感謝》時,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上課的前一天,我布置學生回去查閱有關文明禮貌的資料,第二天來校交流查閱的內容。第二天,學生有話可說,都積極跟同學合作表演。於是,我抓住契機,讓學生及時記錄下自己的真情實感。這時,學生非常積極動筆寫。 三.培養學生寫作的習慣,要求每天堅持寫日記。 讓學生一定要勤動筆,少束縛,要放手讓學生寫,用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思路寫自己想寫的內容。要把練筆滲透到閱讀教學之中、各科學習之中、日常生活之中,只靠每學期幾次習作,是不可能形成很強的作文能力的。所以日記是鍛煉學生寫好作文的有效途徑。這也是一種很好的習慣。要知道作文還是一種習慣,習慣的養成靠歷練。當種種好的習作習慣一旦養成,必然具有很強的作文能力。因此,教師要把習慣培養作為作文教學的重要任務,貫穿於習作教學的全過程。各個年級的教師根據年段要求,注重落實以下習慣的養成:勤於觀察體驗的習慣,積累生活材料和語言材料的習慣,想清楚再寫的習慣,勤於讀書、樂於動筆的習慣,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規范、工整書寫的習慣。四. 加強課內外閱讀,寫積累作業。 為了加強學生的課內外閱讀,我常指導、布置學生寫積累作業。學生要完成這項作業,先必須找些有關的書籍來讀一讀,然後按要求有選擇地摘抄下來,每天早讀都讀。還進行評比,完成任務的獎勵一顆星,作業優秀的就獎勵一面旗,貼在評比欄內。(三顆星就折一面旗)期末再進行獎品獎勵。 這項練習一般一周做一次,周末完成,周一上交。要求用學生摘抄好詞,好句,好段落,好文章。學生每次交上來的作業,我都要一一評價,有較好的當堂就給予評價。學生看到別人積累作業寫得好能得獎勵,自己也不甘落後。因為對與他們來說,摘抄是很容易的事。所以他們不得不去找大量的書籍進行閱讀,才能摘抄出精美的詞句,和文章。讓學生愛做,對促進學生閱讀,提高學生寫作很有益。 五.教會學生總結寫作方法,靈活運用。 老師在講解課文時,都要講這個標題怎樣好,層次結構多麼清楚,敘述故事多麼動人,語言如何生動,開頭簡潔,結尾呼應有力等,還不都是寫作知識嗎?這些知識,在平時的課文講解、範文評析中老師都做了大量的點評,而學生學習它時是否用心呢?是否總結積累呢?能否應用在平時的寫作中去呢?在具體應用中,是一篇一個樣,並不是死規矩,需要靈活運用。所以,寫作知識都有哪些,從哪裡學,怎樣學,這些問題,現在就應該明白了。至於寫作能力,同樣的道理。有多少種寫作知識,就會有多少種寫作能力。比如有的人學會了開門見山的開頭方法,那他寫文章時就會開頭直接引入主題,不再繞圈子,不寫題外話,這就是具有寫文章開頭的能力了。要把知識變成能力,是要經過反復實踐,也就是說要經過多寫多練,才能變成真正的能力,它是經過艱苦的寫練在實際操作中多次反復中實踐和培養的結果。只有認真學好語文課,多讀各種有益的書籍,經過老師的寫作指導,才能給學生學會寫作文創造成功的條件和堅實的基礎,指引他們走正確的寫作路子。 總之,指導學生寫作文應從讀入手,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要處理好讀和寫的關系,認真遵循小學生認識事物的特點及規律:先識字,再積累詞彙;學習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水平,培養閱讀能力;學習寫作知識,並結合閱讀進行寫作訓練。只有這樣,逐步地培養,讀才能真正為寫作服務,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要求學生多讀多寫,唯有如此地堅持不懈努力,我們的學生才會走出無處下筆的困境,才會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③ 淺談如何指導小學生作文

作文是書面語言活動的高級形式,作文訓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作文能力是內學生必備的基本能容力。加強小學生作文訓練對其學習知識、發展智力和陶冶情感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那麼,怎樣指導小學生作文呢?一、培養興趣古代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透徹地說明了興趣的重要性。那麼,作文教學中怎樣培養興趣呢?我認為主要是要對孩子多鼓勵,多肯定他們作文的優點和進步,少嚴厲地指責。作文興趣是在寫作訓練中培養起來的,老師和家長的要求不要過高,要循序漸進,這樣一來,小學生自己首先對作文就不感到害怕,相信只要自己認真努力,一定會寫好的。二、強化指導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的指導應貫穿在作文教學的始終。指導學生審題、確定主題、選擇材料、布局謀篇、語言表達、修改文章等。1.指導學生確定作文主題主題是通過寫人或事表現出來的一種主題思想。但我們的學生往往一篇文章沒有明顯的主題,把一件很普通的事不加分析地無褒貶地鋪敘開來,只是為作文而作文。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肯定地向學生指出主題的基本要求:(1)主題必須是有意義的,表現一種積極健康的思想。

④ 淺談怎樣指導學生寫作文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我國古代的教育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促進學生寫作的動力源泉,是學生樂於寫作的最好的催化劑。只有讓學生積極了,主動了,樂寫了,那麼寫作也就不再成為他們的一種負擔,而是一種習慣,一種挑戰了。因此,如何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這一教學環節,就顯得尤其重要。因為它關系著學生樂於寫好作文的關鍵,也是寫作最重要的前提。
1、利用學生的表現欲和成就感激發寫作興趣
現在的學生好勝心其實都很強,而且還極愛表現自己。作為老師要善於抓住這一特點,激發學生敢於寫作,樂於寫作,而不能抑制其發展。
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多多挖掘學生作文上的閃光點,文章里哪怕是一段、一句甚至一詞,只要學生用得好,老師都得加以肯定和表揚。當學生嘗到被人肯定的快樂的滋味後,那麼,自然對寫作就會多了一份喜悅,少了一份排斥了。同時,多多提供讓學生表現自己的舞台,像舉辦班級習作園地,把優秀的段、篇章張貼上去,供學生欣賞。鼓勵學生積極投稿,像我們中小現在舉辦的幕阜風報刊,還有縣、市舉辦的徵文活動等,讓學生積極參與,給每一個學生表現的機會,這樣,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寫作也就不再是我怕寫作,而是我要寫作了。
2、讓學生親自體驗生活,激發寫作興趣
生活是寫作的源頭。只有走近生活,親身體驗生活,才能體會得到真正意義上的生活,也才能寫好豐富多彩的生活來。教育家葉聖陶曾說過:生活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個不歇。學生如果沒有豐富多彩的生活,那麼就會腹中空空,腦中無物,毫無寫作之本。因此,多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親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去感受,去體會。
例如在指導學生寫一篇有關景物的文章時,我便帶領學生到學校前面的河堤上傾聽潺潺的流水聲;到寬闊的田野里欣賞金黃的麥浪,感受農民伯伯豐收的喜悅;到鬱郁蔥蔥的樹林里,去領會青松的堅韌,白楊的挺拔;到空曠的草地上,仰望藍天下自由飛翔的小鳥讓學生在美景中漫談,暢游,細細品味,讓這美麗景色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盡情放飛。如此,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必會活靈活現,真情實感了。
3、讓新資源走進課堂,激發寫作興趣
傳統的寫作教學,無非是老師簡單地介紹一下習作的要求,和提綱式的寫作模式,然後讓學生按照這種模式把作文寫完整來。這樣的作文教學,簡直像一灘死水,毫無生機與活力,而且還緊緊地束縛了學生寫作的思維,鉗制了學生思維的發散。而現在,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課堂上各種各樣的新資源如雨後春筍般涌現。特別是多媒體,它集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於一體,讓真實的生活在屏幕上再現,深深地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過,在培養學生興趣的同時,應促使學生注意觀察,這樣寫作,那一幅幅生活活潑的圖片,那一首首勾起記憶之弦的歌曲,那一場場扣人心弦的畫面,便會牢牢地刻在學生們的心上了,那麼,接下來的寫作,便會思如泉湧了。
二、鼓勵學生平時善於積累。
平時,寫作課上,每當學生寫作時,眼睛獃獃地叮著題目,半天都寫不出來一兩句話的時候,我便問自己:這是什麼原因呢?學生的回答,讓我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就像常言說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材料可寫,學生當然寫不出來了。因此,腦中很快閃現了兩個應對的詞語積累。下面,我以我班學生的情況制定了以下幾方面的積累方案。
1、從平時的閱讀中積累。
自古文人墨客,對閱讀可是情有獨鍾。唐代大詩人杜甫也曾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見閱讀對寫作起著很大的影響。但自從電視、電腦等形形色色的媒體出現後,學生們對閱讀更是避而遠之,有個別鍾愛者,也只是翻看一些花俏的漫畫、故事書等。因此,作為老師,在平時教學中,要注意多開展一些有關閱讀的活動。如說故事大賽,比比誰摘抄的好詞好句多,名言名著大比拼,朗誦演講等,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能從中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寫作能力。
2、從日常的生活中積累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書上看到的事情,遠及不上自己親身體驗的。例如,指導學生以《第一次_______》為題,寫一篇作文之前,我會布置學生回家跟隨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做一件事,而且這件事,必須是自己親身實踐,實踐之後,認真做筆記,把整件事的過程按順序描述出來。當學生信心滿滿地把作文本交上來時,我想這次的實踐達到了我預期的目的。雖然他們的語言不夠優美,但真實的事情,真實的感受卻描述得生動、細致。可見活生生的生活素材更有利於寫作的需求。
而現在身處農村的小學生,親力親為的事情比比皆是。但如果只讓他們親身去做,而不注意去觀察做的過程,不善於去捕捉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記錄精彩的瞬間,到頭來,作文一樣會空洞無物,平淡無奇。所以,在親身體驗生活的基礎上,還需要善於觀察生活,記錄生活。茅盾告訴我們:應當時時刻刻身邊有一枝鉛筆和一本草簿,無論到哪裡,你要豎起耳朵,睜開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覺,把你所見所聞隨時記下來。身處農村的小學生,更是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可以去積累:花草樹木、蟲魚鳥獸,田野的四季風光,身邊的人、事、景、物等都可以用自己明亮的眼睛去捕捉,去觀察,去記錄。久而久之,日積月累,寫作的材料便會信手拈來。
三、注重語言的美化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作文也一樣。一篇通暢的文章,讀來朗朗上口,給人帶來舒適美感;一篇文采匪然的文章,欣賞起來更是令人耳目一新,連連稱贊。可見,語言的美醜也是評定作文優良的決定性的因素。但如何體現語言的優美,讓語言的花蕾綻放出誘人的光芒呢?首先得依附於平時的積累,像好詞好句,名人名言,俗話諺語歇後語等,根據情境,恰當地鑲嵌其中,這與乾巴巴的直述,可形象生動多了。其次,在習作中,准確地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像比喻、擬人、排比、誇張等,這好比在畫家在平淡無奇的水墨畫上增添了多種色彩,瞬間便會令人耳目一新,深深地被吸引,如此,作文評價上也會高人一疇。最後,保持語言的流暢,讓讀者讀來如行雲流水般,一氣呵成。這種美感,如何不使人贊嘆呢?
四、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想像空間和機會
愛幻想是兒童的天性。我們不能褻瀆或是抹殺它,而應該盡可能地提供相關的氛圍與機會。如這學年在教學六年級語文第一單元時,我便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中,把自己當成是自然界的一員,大膽地去想像它的一切,然後讓學生以各種不同的文體,寫出自己想像後的情景。其中有同學以假如我是一棵樹為題,寫出了這樣一段:假如我是一棵樹,我會讓鳥兒在我的頭發上搭窩;假如我是一棵樹,我一定會給人們吸走空氣中的污染,讓人們的身體更健康!假如我是一棵樹,我不想孤獨地長在一個偏僻的地方,因為每當大風大雨來臨,僅靠我的力量是很難抵擋的。我要向我的同胞發出信息,希望大家團結起來,組成一片綠盈盈的森林。文字雖朴實,但字體行間,卻滲透著孩子們美好的想像和心願。現代科學巨匠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所以,放手讓學生大膽地去想像,去抒發美好情感吧!
五、重視作文的講評和修改
歷來,作文的講評與修改,被眾多老師所忽略甚至輕視。殊不知,作文的講評與修改,跟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技巧方面有著非常大的聯系。因為,作文的講評與修改,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自己作文的優缺點在哪,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反思該如何改進,如何提高。應對下次的習作時便會信心倍增。如果將其作文本束之高擱,不聞不問,那麼學生將永遠不知道問題的症結,自然寫作水平也會停滯不前。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學生作文的講評與修改,把它當作寫作教學中重要的一環,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水平必會與日俱增。

⑤ 淺談如何指導小學生修改作文作文

一、明確自改意來義
《語源文課程標准》指出:「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學生修改作文,不僅能促進「寫」,而且能讓他們在不斷品嘗成功的過程中養成認真學習、勤於思考、精益求精的良好習慣。要讓學生懂得,世界上一切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唐代大詩人賈島關於「推」與「敲」的斟酌早已成為千古佳話。這說明了一篇好文章寫成後只有反復多次修改,才能使文章趨為完美。學生的作文也是如此,在反復修改的過程中能逐漸領悟文章作法,體驗成功愉悅。自改作文究其實質是培養學生的自主精神。
二、激發自改興趣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的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因此,培養興趣,調動學生自改作文的情感因素,是培養學生自改能力的先決條件。
培養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首先要消除其不敢改和不想改的心理,才能激發自改的興趣。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首先介紹一些相關的成功人物及其事跡。
三、授予自改方法
達爾文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就是關於方法的知識」。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注意學生自改方法的傳授和指導,使他們在自改中有所體會,有所收益

⑥ 淺談怎樣輔導小學生寫好作文

一、激發興趣,消除畏難心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創設良好的寫作環境和活動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聽得到、看得見、親身體驗,觸發學生寫作靈感和興趣,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張揚自己的個性。這樣,學生在良好的心境下,思維就會活躍;感情才能真實,想像力才能豐富;個性才能發展,文章才能寫得好。例如:我給學生布置了一篇寫景的習作,然後,帶著學生到校園外的一片田野里,讓他們置身於大自然中,感受田野的美麗,田野的色彩……引導學生用心觀察,用心感受,張開想像的翅膀。其次,給予適當的鼓勵是學生寫作的動力,能激發學生興趣。教師平時可以跟學生親切交談和鼓勵,多角度欣賞學生的文章,善於發現學生作文中的「亮點」,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感。這樣,學生就不再感到寫作文難,產生「我也能寫好作文」的慾望,從而對作文產生興趣,消除了學生的畏難心理。
二、多讀好書,讀寫結合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的名句。這詩句指出了學習作文的有效途徑——多讀多寫。莎士比亞說過這么一句話:「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比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比鳥兒沒有翅膀。」而作文來源於生活,閱讀則是寫作的基礎。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大量地閱讀,同時拓寬課外閱讀渠道。比如:向學生推薦一些經典名著、少兒讀物、科學知識等方面的書。引導學生上網查閱資料,積極到圖書館博覽群書。通過多讀書,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寫文章時就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了。讀也要跟寫相結合。教師應要求學生在平時的讀書中要注意好詞佳句的積累,鼓勵學生平時要養成寫日記、讀書筆記的習慣,把自己的所感所想記錄下來,做到讀寫結合。
三、用童心寫真實、抒真情
現在部分學生的作品實在太完美了,甚至還有點大作家的味道。但孩子畢竟是孩子,我覺得不應該讓他們失掉應有的純真。兒童作品應有兒童的特色。少年志成不見得是壞事,但滿篇老氣橫秋的口吻倒顯得有點做作之感。葉聖陶先生說過:「生活充實,才會表達出、抒發出真實的深厚的情思來。」教師應引導學生選擇自己熟悉的生活,也就是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來寫。《語文課程標准》也指出:「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我曾看過一位小朋友寫的一首題為《長頸鹿》的詩:
長頸鹿
媽媽的脖子真長
就像長頸鹿的
媽媽
你是要到銀河去喝水
吃星星組成的銀樹葉嗎
讀了這首詩,你會覺得這位小朋友太天真、太可愛了,太富有想像力了,用她純真的童心表達了她的真情實感。又如:我教六年級的一篇習作為《啊!我發現了……》時,在課堂上,我讓學生先說說自己的小發現。有的同學說:「我發現了螞蟻是怎樣搬家的。」有的說:「我發現了一個秘密。」有個學生卻說:「我發現了老師的兩顆牙齒掉了。」的確,我少了兩顆牙齒。平時不易察覺,只有笑起來的時候才會暴露。他這么一說,惹得學生滿堂鬨笑。但我並不介意,我也笑了。很多學生也大膽地說出了自己的發現。學生的頑皮,率真,使整個課堂變得輕松活躍起來。於是,我因勢利導,鼓勵學生將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及時寫下來,學生都寫得很順手。特別是發現我牙齒掉了的那位同學,把如何發現我的牙齒掉了的過程真實詳細地寫了出來,著實把我「開刷」了一下。所以寫作文就要讓學生說真話吐真言,表達生活中的真實感受,使學生的作文個性化。這樣,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就會閃現出真、朴、美的光彩。
總之,指導學生寫作文的方法是很多的,但只要寫作教學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用自己的心聲寫文章,相信學生的寫作興趣會越來越濃,水平會越來越提高。

⑦ 淺談怎樣指導小學生寫想像作文

淺談[內容提要]:「寫不具體」可以說是小學生寫作文時存在的最突出而又最普遍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指導學生把作文寫具體。一是指導學生積累素材,為寫具體提供豐富表象;二是讀寫緊密結合,教給學生寫具體的方法;三是精心設計練習,幫助學生突破寫具體的難點。[關鍵詞]:寫具體寫作素材觀察能力小學生初學作文,往往犯內容空洞的毛病,而且有的學生到小學畢業了,還只能寫三、四百字。其原因都是作文寫不具體。如何指導學生把作文具體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指導積累素材,為「寫具體」提供豐富的表象。葉聖陶先生曾經說:「生活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這說明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而觀察是人們認識事物的主要途徑,是從事任何工作都不可缺少的一種基本能力,尤其對指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可以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寫作能力提高的關鍵。1、指導學生在生活中觀察豐富多彩的生活、千姿百態的事物是學生寫作的源泉,這就需要老師引導學生多觀察。不僅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還要用腦子去想。要求他們時時留心身邊的人物和事物,從客觀世界中攝取多種營養,不斷充實、豐富知識、陶冶情操。學生一旦養成了隨機觀察的習慣,他們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就會不斷增強,從而頭腦里的材料也就越來越豐富,作文時便會「文思泉誦」,得心應手。2、指導學生通過實物觀察學生憑空想像,是寫不出真實感人的作文的。因此,引導學生觀察時,也可把觀察的實物引進課堂,這樣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可以邊觀察、邊思考、邊表達、邊練筆。一次在寫植物的外形特點時,我把學生帶到校內的花壇邊,望著滿花壇盛開的菊花,學生個個歡呼雀躍,我乘機引導學生按照由上而下的順序觀察了菊花的莖、葉、花等各部分,又引導學生觀察了花的形狀、顏色等特點,通過仔細觀察,再加上老師的及時點撥,學生入了門,上了路,改變了那種一上作文課就愁眉苦臉,無從下筆的局面。3、指導學生在生活中觀察小學生的閱歷是有限的,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在某中意義上彌補了這一局限性,有利於積累材料。在活動中多觀察,教師一定要現場指導,先讓學生說觀察到的事物,然後,糾正觀察的不足及語言組織的不足,使學生及時、准確、生動地把觀察到的事物「翻譯」成語言,養成仔細觀察,捕捉觀察素材,認真思考的好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積累素材的能力。第二,讀寫緊密結合,教給學生「寫具體」的方法。教育學家葉聖陶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舉一反三,練習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巧。」教師應充分利用範文引導學生把閱讀中學到知識和技能,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使學生逐步掌握寫具體的方法。如《鳥的天堂》這一課寫作訓練指導的側重點是學習觀察事物要注意靜態和動態。在「讀」的教學中,在分析「靜」態時,先指導學生注意作者的觀察順序:遠看「那是許多枝葉茂盛的榕樹」、近看「真是一株大樹」。這里由遠到近,由整體到部分。部分又分層次:「枝乾的數目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裡。『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指導學生分析動態部分時,注意動詞的運用和寫法。先寫「面」,「到處是鳥聲,到處是鳥影」,再寫「形和聲」,「有的站在樹枝上叫,另一隻又飛起來。」最後寫「點」:「一隻畫眉鳥飛了起來,被我們的掌聲一嚇,又飛進了葉叢……」學生在學習中掌握了靜態和動態的描寫特點之後,在作文訓練中就運用所學進行仿寫等訓練,並運用從課文中學到的觀察描寫事物的方法去進行寫作練習。再如,寫人的文章,主要讓學生懂得如何通過人物具體的語言、行動、心理活動來塑造人物形象。記事的文章,一般按事情發展的過程一步一步具體地寫好事情的發生、發展、高潮和結局;狀物的文章,主要讓學生掌握如何把握住事物的大小、形狀、顏色、質地等,把事物的特徵反映出來。其次,還可以結合具體的課文幫助學生從表現手法的角度掌握寫具體的方法,如比喻、誇張、擬人等修辭手法以及側面描寫、反面襯托等手法。第三,精心設計練習,幫助學生突破「寫具體」的難點。教師應把觀察、閱讀與片斷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指導學生片斷訓練中,運用閱讀中學到的方法,把所見所聞中得到的材料寫具體,如在前面讀寫結合一題中所說的那樣。無論寫「見」還是寫「聞」,指導時都應力圖使學生寫具體,要重視「細節描寫」。如寫「清晨,我看見老人們在打太極拳」,有位教師就用提問法啟發學生思考:清晨的天氣怎麼樣?什麼樣的老人們在怎樣的地方打拳?打拳時動作、姿勢及其變化情況怎樣?問題中的「怎(么)樣」就是為使學生先具體回憶觀察所得,以利在寫出來時不僅有情節程序,而且有細節描寫。要使學生明白,沒有細節的描寫,要具體生動是不可能的。而要細節描寫,就必須運用具體的回憶聯想以及想像,在腦海中再現視,聽現象。有些文章還要重視「色彩描寫」,描寫色彩對寫景的作用很大,是把文章寫具體生動的途徑之一。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課文作者對色彩的描寫和對色彩的觀察。如《可愛的草塘》一課中對北大荒的草作了這樣的描寫:「……浪花翠綠翠綠的,綠得發光,綠得鮮亮……仔細看那浪花,近處的呈鮮綠色,遠一點是呈翠綠色……」這里短短一節文字中寫了綠草、白雲、藍天。色彩是這樣鮮明,綠色還根據遠近的不同分出鮮綠、翠綠、墨綠。這樣具體的描寫給讀者以鮮明的印象,所以重視「細節描寫」和「色彩描寫」有益於克服內容空洞、抽象的毛病,把文章寫具體。總之,作文教學要體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致力於培養學生自能作文的能力,突出學生的練。所以,教師要重視學生的生活實踐,並結合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增加對作文訓練的興趣,這樣學生才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參考文獻]:《上好小學語文課》

⑧ 淺談如何指導小學生寫隨筆作文

善於觀察

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常聽有些中學生說:「我就怕作文,一提筆就頭疼,總覺得沒東西可寫。」有的乾脆說:「我真不知道該 寫什麼,從何寫起。」有的學生作文雖然也交上來了,但仔細一看,剛開個頭,敷衍幾句,就草草收場。內容 空泛籠統,不知所雲。針對這些情況,我常常鼓勵學生,作文就是用筆說話,會說話就會作文。而要想有話說 就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切忌胡編亂造,閉門造車。由於缺乏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和分析,頭腦中缺乏材料 ,因而才覺得無話可說,無從下筆。
什麼是觀察?所謂觀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遠「觀」近「察」,事事留心,時時注意,並養成一種習慣 。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法國作家莫泊桑曾拜當時著名作家福樓拜為師。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裡編的准 備寫成小說的故事講給福樓拜聽。福樓拜聽後,說:「我勸你不要忙於寫這些虛擬的東西,你每天騎馬到外面 轉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確地、細致地記錄下來。」於是莫泊桑意識到福樓拜是教他首先學會用眼睛去觀 察生活,認識生活,練好觀察這一基本功。從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每天外出觀察,終於寫成了小說《點 心》,並成為世界著名的小說家。後來莫泊桑在總結自己的創作經驗時,說:「對你所要表現的東西,要長時 間很注意地觀察它,以便發現別人沒有發現過和沒有寫過的特點。任何事物里,都有未被發現的東西……」魯 迅也曾說過:「留心各樣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點就寫。」這是魯迅長期創作的經驗總結。由此可見,要 想寫好文章必須重視觀察事物,提高觀察能力。但怎樣才能引起學生對周圍事物的注意呢?這里我想談兩點:
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
心理學家認為,沒有動機任何學習都不能發生,動機是學習的先決條件。對於作文教學,教師要善於激發 學生的寫作慾望,調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高中生已具備了較強的是非分辨能力,他們往往有 一種強烈的表現慾望。教師要緊緊抓住這種慾望,引導他們寫出優秀的文章來。
教學大綱對各個年級的作文教學都有明確的規定,而且要求有計劃、有步驟地在課內落實。課內作文,要 求具體,學生各方面都受到約束,往往顯得比較被動,但又是必不可少的。為此,我在作文教學上一直是採取 「雙管齊下」的辦法:一方面安排必要的課內作文,另一方面安排一定數量的課外練筆。比如,去年我接了剛 入學的兩個高一班,除了兩周一篇大作文外,我要求每個學生每周至少寫一篇隨筆,隔周抽查一次,並進行講 評。
寫隨筆,就是給學生以充分的自由:選材自由,命題自由,文體自由,字數自由。只管寫自己最熟悉、最 感興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議論,可抒情,可記敘、隨心所欲。洋洋灑灑幾千字,不嫌多;點點滴滴幾十 字,不嫌少:有話則長,無話可短,盡興而寫,隨意而止。這樣不自覺地培養了學生的觀察事物的興趣和能力 。他們寫的內容起初比較簡單,漸漸地,觀察視野不斷擴大,就從身邊的小事寫開去,寫社會、寫人生。內容 越來越豐富:班級的生活與風波,家庭的歡樂與憂愁,社會見聞等等,真是大到宇宙,小到自我,盡入筆底。 有個學生對校園常作細致觀察,從景到人,從人到事,連續寫了校園生活之一、之二、之三……在隨筆里,我 看到了學生的寫作慾望,也有到了學生因創作熱情而引出的觀察興趣。不僅有話可寫,而且更真實,更貼近生 活。一年多來,收到了顯著的效果。不少學生談了寫隨筆的體會,一致認為寫隨筆的要求促使他們去觀察,去 思考。有的說:「我每天都要瞪大眼睛在生活里尋找。」有的說:「由於寫隨筆的需要,無論在家裡、在車上 、在學校里,我無時無刻不在觀察、在諦聽……」兩個班的學生全部完成了我布置的每周三篇的任務,而且由 於對周圍事物的興趣,不少人自覺多寫,並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
同時,在課內作文的教學中,我也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比如,我布置一篇作文《記本班一位最 熟悉的同學》,要求大家以班裡一位同學為描寫對象,抓住其外貌特徵進行描繪、刻畫,看誰觀察得細,寫得 像。而絕大多數學生都能抓住自己所寫的人的特徵來寫。再比如,在上完《景泰藍的製作》後,我又布置一篇 作文《××菜的製作》,從而引發學生觀察的興趣。於是乎,學生的興趣被調動了,創作熱情被激發了,紛紛 寫出了切合實際的優秀作品。總之,要想使學生寫出好的文章,首先必須讓他們練好觀察這一基本功。
指導學生觀察的方法
在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的同時,還要指導學生如何觀察,怎樣去觀察。
我曾給學生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古代波斯有位珠寶商很會做生意,他在出售金銀首飾時,常常盯住顧客的 眼睛不放,結果生意非常興隆。別人想探究其中的奧妙,他卻守口如瓶,直到臨死前,他才向自己的獨生子傳 授這一訣竅:「盯著對方的眼睛,不,准確地講,盯著對方瞳孔,瞳孔是不會撒謊的。如果一隻鑽戒的熠熠光 澤使對方瞳孔擴張,你就大膽地把原價提高三成或更高;如果一條項鏈沒能使對方張大瞳孔,你就立即更換一 只……總之,盯著對方的瞳孔!」
當然,這個珠寶商傳授的生意經,不是我們要學的,但這種抓住買主的外部表情,從而推測其心理變化的 方法卻很值得我們去借鑒。
在觀察中,我注重引導學生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徵,而不只是「看」。現代文壇名將魯迅不愧是一位出色 的觀察家。尤其是在觀察人物方面他實在是獨具慧眼而又細致入微的。他曾說過:「要極儉省地畫出一個人的 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前不久,我在講授他的短篇小說《祝福》時,著重分析了魯迅對祥林嫂的眼睛的 三次描寫。初到魯家時總是「順著眼」,表現了她的溫順善良;第二次到魯家時雖還「順著眼」,但「眼角上 帶著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表明她精神上受到過巨大的刺激,極度悲傷;在淪為乞丐之後,祥林 嫂整個人完全與先前不同了:臉上「彷彿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 。說明這時的她已瀕於死亡,精神麻木,內心受到極大的摧殘。魯迅正是抓住主人公祥林嫂的眼睛,通過對比 ,寫出了人物的悲慘遭遇和內心世界的變化。而後,我布置了一篇作文,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眼睛去觀察,記我 們學校的一位退休工人老袁。這位工人雖然幾年前就退休了,但負責收發報紙的工作一直承擔下來。每天早晨 六點半准時把每封信件送至各班,上午八點又准時把報紙、雜志送到各教研組。除星期天外,從未間斷過。於 是,有的學生著重描寫了他的「那副眼鏡」;有的卻抓住老袁因左腿有毛病而走路不穩的姿勢來寫;還有的刻 意在他的衣著上做文章。於是,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普通人從每個學生的筆端躍出,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 。這樣,學生就慢慢學會了對周圍各種事物的「觀察」,而不只是「看」。
當然,我們在強調學生要注重觀察的同時,還要引導他們運用正確的健康的思想去觀察。比如,有的學生 看到了我們社會現實中的種種腐敗現象、不正之風,便認為在作文中聯系實際就是揭露陰暗面,讓他們發牢騷 。這其實是一種誤解。我跟學生分析,生活中確實有愚昧落後、勾心鬥角,有挫折,也有失敗,這些東西不承 認不行。但是必須注意:什麼才是我們生活的主流?從你呱呱落地到現在成為一名重點中學的高中生,是承受 的陽光雨露多,還是遭受的急風暴雨多?周圍的東西是正面的多還是反面的多?再者,生活中的不正之風確實 今人痛恨,應該揭露、鞭撻,但決不能因此而使我們喪失了對生活的信心,讓丑惡的東西佔據我們的心靈,而 應該讓我們的生活處處都充滿陽光。經過我的引導,許多學生認識到,通過觀察寫出的東西一方面是真實的, 發自內心的;另一方面還應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
由於我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許多學生的作文水平漸漸提高了,尤其涌現出不少表露真情實感的好的 作品。有一位學生寫了一篇散文《搏》,記的是他的一位鄰居,一個由高考落榜到榜上有名的青年。這位青年 去年因兩分之差落榜,看著父親那「佝僂的身軀」,母親那「布滿皺紋的臉」,還有那上初二的小弟弟,他不 忍心再復習了。盡管父親說要去借錢,但他還是懷著一顆歉疚而苦楚的心,還有一大摞高考復習資料,去南方 打工了。這一年裡,他每日白天打工,晚上挑燈在帳下苦讀。一年時間很快過去了,他回來參加了今年的高考 ,結果省財貿學院的通知書來了。這位學生寫道:「他又走了,但這次是全村人送他。在列車啟動時,他又看 到了父親那佝僂的身軀,母親那布滿皺紋的臉,於是他的眼睛模糊了……」多麼感人的場面,又是多麼真實的 鏡頭!後來我問這位學生所寫的是不是真事。他說:「這全是我親眼見的,這位青年就是我的一個堂哥。送他 的那天,我還特地請假趕回家與他道別的,我寫的就是真的,我只想把我看到的記下來。」
是的,我們只要留心一下,日常生活中的許多事物都會使我們有所發現。不是嗎?蘋果落地,再平常不過 了,牛頓卻從中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開創了科學的新紀元;壺水翻滾,是很平常的事,瓦特卻因此發明了蒸 汽機,導致了一場工業革命。正如契訶夫曾對一位青年作者所說的:「您看這堵牆,似乎它連一點有趣的地方 都沒有,可是你凝神地看著它,就會在那裡面有所發現,找到別人以前還沒注意到的東西,那您就可以把它寫 下來了……」這就是說,要觀察,要思考,並且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
留心你身邊的日常事物吧,它將使你獲得知識,使你發現生活的真諦。
作文要學會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古人這些總結,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積累」在寫作中的重要性。「平時靠積累,考場憑發揮」,這是考場學子的共同體會。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匯庫」。語匯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匯,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匯,還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語匯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並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製作讀書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並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於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平時有條件的可帶著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並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徵。這 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獲。」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這樣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匯庫」、「素材庫」、「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並要定期盤點、整理、分門別類,且要不斷充實、擴容。

二、寫好作文先學會觀察

魯迅先生在回答文學青年「如何才能寫出好文章」的問題時強調了兩點:一是多看,二是多練。這里的「多看」即指多觀察。這就說明:要寫好文章,要掌握嫻熟的文章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俄國小說家契訶夫就這樣諄諄告誡初學者:「作家務必要把自己鍛煉成一個目光敏銳永不罷休的觀察家!——要把自己鍛煉到觀察簡直成習慣,彷彿變成第二個天性。」把觀察鍛煉成習慣,鍛煉成第二天性,這是一種很需要時間去磨練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從中獵取你作文時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對一些看似不大實則很有意義的事情產生興趣,注意觀察起因、過程和結果;你要留意校園花壇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變化它的顏色,學會刨根問底,弄清這些變化的來龍去脈;你要走向社會,同更多的人接觸,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東西,隨時將它們匯入自己思想的長河。這就是觀察的過程,觀察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觀察決不要僅僅局限於「用眼看」。廣義的更有實際意義的觀察是指要將人的五官全部調動起來: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腦去思索,這樣的觀察才會更加細膩、深刻。
(二)觀察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好「爛筆頭」。俗語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好多同學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於隨時記下來,這樣就會使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去,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會白白浪費掉。
(三)觀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恆。別犯「腦熱病」,三分鍾的熱度對與寫好作文是沒有益處的,你要將觀察生活、思索生活貫穿於你生活的每一天,這樣你才會寫出妙文佳作來。
學會觀察對於寫好作文有著巨大的奠基和推動作用,離開了觀察,你往往會感到難以下筆。願你學會觀察,不斷培養,提高贊成的觀察能力,在寫作實踐中取得得大的進步。

三、意高則文勝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圖。那麼文章在立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立意要正確
正確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義,所謂正確就是要保證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觀點正確,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符合我國基本政治原則,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給人以積極的啟發。
(二)立意要專一
「作文之事,貴於專一,專則生巧,散乃人愚。」無論多麼復雜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說明這個問題,又想闡述那個觀點,東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確。其實,想面面俱到肯定會面面 不到位,況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中心,與其「貪多嚼不爛」,不如集中筆墨表現一個中心,即使是通過數件事來表現中心,也要做到緊帖中心行文,目標始終如一,著墨於材料與中心的結合點,使材料蘊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穎
文章最忌隨人後,人雲亦雲,新穎的角度是作文創新的核心。立意新穎要求跳出陳舊的框框、不按順向思維、習慣思維或原有的心理定式進行立意構思,而是以獨到的視角去審視題目中所蘊涵的另類內容,避開他人所常寫,寫別人所未寫。即使同一寫作對象,總是可以從許多角度切入,只要我們打破思維的定式,站在時代的高度,避「俗」求「異」,多角度、多側面思考,或聯想、或擴展、或類比、或逆向,發人之所未發,就能在五顏六色的天空里構築屬於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確立的主題不是人所共知的膚淺的道理,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挖掘出更深層的意蘊。
(五)立意要巧妙
在習作有限的文字內,要表現較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從生活中的一斑一點、一枝一葉去再現生活的全貌,從一個點、一個片段、一個瞬間、一個現象入手,對社會、對人生進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處著眼,小處落筆,角度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平中見奇。

四、怎樣寫好狀物的文章

如何寫好狀物文章呢?請大家牢記以下五點:
(一)交代來歷
文章開頭用一、兩句話介紹物品的歷來,自然地引出下文。
(二)具體描述
通過顏色、形狀把物品外形准確勾勒出來,寫出特點給人以鮮明的感覺。多用一些恰當的修辭手法,展開合理的想像。賦予它情感,就會使物品活生生地躍然紙上。
(三)動靜結合
先寫靜態的外形特點,再寫它的動態。這樣會增添一些情趣,寫出的文章也會更加生活。
(四)說明功能
每件物品都有它獨特的作用,一般來說,這類文章要在結尾處說明一下物品的作用這樣會更加突出這件物品的特點。
(五)融進感情
字里行間要流露出作者對所描述的物品的喜歡、珍惜之情,這樣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五、長話短說話縮寫

讀了一篇好文章,你一定很受感動吧?要是你想把這個故事簡單的介紹給別人,就可以用縮寫的形式。本次習作練習的是縮寫,要求主要內容完整,重點突出;語言簡練,縮寫後文字不要超過三百字。
縮寫是作文中的一種常見形式。所謂縮寫,就是在不改變中心,不改變體裁,保留原文的主要內容的情況下,把一篇長文章壓縮成短文章。學會縮寫,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培養我們的閱讀能力和概括能力,進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那麼,怎樣進行縮寫呢?
(一)要留主幹、去枝葉。在縮寫課文時,我們要刪減次要的人物、次要的事件,以及說明、交代等地方,留下課文的主要內容。如《小抄寫員》一文中我們首先要思考:敘利奧是在什麼情況下開始幫爸爸工作的,他為什麼要偷偷地做,怎樣做的,結果怎樣,把最使你感動的地方畫下來。然後把 幫爸爸抄寫的事情經過寫下來,而把當他被爸爸誤解後是怎樣想的等無關緊要的刪除。
(二)要直接簡化任務語言。在敘述中,我們要把直接敘述變成間接敘述,盡可能簡化人物語言。這樣,既使情節連貫,又使語句「簡練」。
(三)要保持文章脈絡清晰。縮寫課文要注意保持文章主要脈絡的清晰和完整,特別是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 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等要素要齊全,讓人讀了對原文有個大概的了解。
(四)要不改變課文原意。縮寫課文最要緊的是縮寫後不可改變課文原意,做到內容基本保持和原文一直,不會使讀者產生歧義。
=================================================
一、作文要學會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古人這些總結,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積累」在寫作中的重要性。「平時靠積累,考場憑發揮」,這是考場學子的共同體會。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匯庫」。語匯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匯,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匯,還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語匯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並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製作讀書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並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於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平時有條件的可帶著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並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徵。這 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獲。」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這樣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匯庫」、「素材庫」、「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並要定期盤點、整理、分門別類,且要不斷充實、擴容。

二、寫好作文先學會觀察

魯迅先生在回答文學青年「如何才能寫出好文章」的問題時強調了兩點:一是多看,二是多練。這里的「多看」即指多觀察。這就說明:要寫好文章,要掌握嫻熟的文章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俄國小說家契訶夫就這樣諄諄告誡初學者:「作家務必要把自己鍛煉成一個目光敏銳永不罷休的觀察家!——要把自己鍛煉到觀察簡直成習慣,彷彿變成第二個天性。」把觀察鍛煉成習慣,鍛煉成第二天性,這是一種很需要時間去磨練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從中獵取你作文時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對一些看似不大實則很有意義的事情產生興趣,注意觀察起因、過程和結果;你要留意校園花壇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變化它的顏色,學會刨根問底,弄清這些變化的來龍去脈;你要走向社會,同更多的人接觸,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東西,隨時將它們匯入自己思想的長河。這就是觀察的過程,觀察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觀察決不要僅僅局限於「用眼看」。廣義的更有實際意義的觀察是指要將人的五官全部調動起來: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腦去思索,這樣的觀察才會更加細膩、深刻。
(二)觀察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好「爛筆頭」。俗語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好多同學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於隨時記下來,這樣就會使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去,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會白白浪費掉。
(三)觀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恆。別犯「腦熱病」,三分鍾的熱度對與寫好作文是沒有益處的,你要將觀察生活、思索生活貫穿於你生活的每一天,這樣你才會寫出妙文佳作來。
學會觀察對於寫好作文有著巨大的奠基和推動作用,離開了觀察,你往往會感到難以下筆。願你學會觀察,不斷培養,提高贊成的觀察能力,在寫作實踐中取得得大的進步。

三、意高則文勝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圖。那麼文章在立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立意要正確
正確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義,所謂正確就是要保證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觀點正確,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符合我國基本政治原則,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給人以積極的啟發。
(二)立意要專一
「作文之事,貴於專一,專則生巧,散乃人愚。」無論多麼復雜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說明這個問題,又想闡述那個觀點,東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確。其實,想面面俱到肯定會面面 不到位,況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中心,與其「貪多嚼不爛」,不如集中筆墨表現一個中心,即使是通過數件事來表現中心,也要做到緊帖中心行文,目標始終如一,著墨於材料與中心的結合點,使材料蘊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穎
文章最忌隨人後,人雲亦雲,新穎的角度是作文創新的核心。立意新穎要求跳出陳舊的框框、不按順向思維、習慣思維或原有的心理定式進行立意構思,而是以獨到的視角去審視題目中所蘊涵的另類內容,避開他人所常寫,寫別人所未寫。即使同一寫作對象,總是可以從許多角度切入,只要我們打破思維的定式,站在時代的高度,避「俗」求「異」,多角度、多側面思考,或聯想、或擴展、或類比、或逆向,發人之所未發,就能在五顏六色的天空里構築屬於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確立的主題不是人所共知的膚淺的道理,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挖掘出更深層的意蘊。
(五)立意要巧妙
在習作有限的文字內,要表現較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從生活中的一斑一點、一枝一葉去再現生活的全貌,從一個點、一個片段、一個瞬間、一個現象入手,對社會、對人生進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處著眼,小處落筆,角度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平中見奇。

四、怎樣寫好狀物的文章

如何寫好狀物文章呢?請大家牢記以下五點:
(一)交代來歷
文章開頭用一、兩句話介紹物品的歷來,自然地引出下文。
(二)具體描述
通過顏色、形狀把物品外形准確勾勒出來,寫出特點給人以鮮明的感覺。多用一些恰當的修辭手法,展開合理的想像。賦予它情感,就會使物品活生生地躍然紙上。
(三)動靜結合
先寫靜態的外形特點,再寫它的動態。這樣會增添一些情趣,寫出的文章也會更加生活。
(四)說明功能
每件物品都有它獨特的作用,一般來說,這類文章要在結尾處說明一下物品的作用這樣會更加突出這件物品的特點。
(五)融進感情
字里行間要流露出作者對所描述的物品的喜歡、珍惜之情,這樣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五、長話短說話縮寫

讀了一篇好文章,你一定很受感動吧?要是你想把這個故事簡單的介紹給別人,就可以用縮寫的形式。本次習作練習的是縮寫,要求主要內容完整,重點突出;語言簡練,縮寫後文字不要超過三百字。

閱讀全文

與淺談如何指導小學生寫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