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作文一篇關於孟子的觀點的議論文
孟子與農家的爭辯:
《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
以駁論為主的議論文,文章主要駁斥農家「賢者與民並耕」的主張,論證社會分工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同時還駁斥了農家「市賈不貳,國中無偽」的觀點,指出「市賈不貳」會帶來人情作偽和擾亂國家的惡果。此外,文中還斥責陳相的背叛師道為不義之行為。所以,在理解本文時,要注意對以下重點內容進行把握。
1.本文採用的論證方法
(1)運用演繹論證法,駁斥「君民並耕」的片面觀點。作者採取步步追逼、請君人豰的演繹論證方法。首先借陳相之口擺出農家學派的觀點並不直接反駁,而是從打聽許行的日常生活人手,設下一個大圈套,以一連串的問話,誘使陳相鑽進圈套中:許行用粟交換陶器,用粟交換工具,與百工交易。陳相只得承認許行除了自耕自食外,並不能自陶自冶,一人盡百工之職。然後作者再抽緊圈套,用反法從陳相口中引出「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為也」的結論。至此,「賢者與民並耕」的片面觀點不攻自破,從而自然而然地演繹出聖人治理天下同樣不可耕且為的正面結論。
(2)運用歸納法,證明「勞心者治人」的觀點時。作者採用了大肆鋪陳、最後反詰的歸納方法。首先花大量筆墨鋪陳堯、舜、禹、益、後稷等聖人治國安民的大量事實,宣揚了他們治國安邦的偉大業績,從三個方面論證聖人因「勞心」而無法與民並耕:一是聖人為平天下而憂,不得耕;二是聖人為教育人民而憂,無暇耕;三是聖人為尋求人才而憂,不能用心於耕。大量的事實先造成一種不容爭辯的氣勢,然後用反詰句(如:「雖欲耕,得乎?」「聖人之憂民如此,而暇耕乎?」「豈無所用其心哉?」)點撥,作者所持的「勞心者治人」的正面論點就不言自明了。
(3)運用對比論證方法,駁斥陳相兄弟背叛師道之不義。作者分別列舉陳相兄弟「師死遂倍之」的不義之舉與子貢、曾子等人懷念孔子的感人行為,兩者一對比,陳相兄弟背師叛道之不義就更加鮮明突出了。
(4)採用演繹方法,駁斥農家「市賈不貳、國中無偽」的片面觀點。孟子採用與農家相同的事實,卻推導出與之相反的結論,與農家針鋒相對,從而更加理直氣壯,有力地反駁了農家「市賈不貳、國中無偽」的片面觀點。
2.修辭手法
(1)文章多次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或使論點層次清晰,或使論證的論據充分,其作用是大大增強了文章的雄辯氣勢。如:「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放勛日勞之來之,匡之直之,輔之翼之」等等。
(2)文章大量運用了反法的手法,先列舉大量論據進行充分論證,而後用簡練的反這句收結。通常可以收到兩方面的效果:一是不直接說出正面結論,令對方思而得之,更有啟發誘導力量;二是反法語氣更有逼人氣勢,使人難以招架。如:「雖欲耕,得乎?」「聖人之憂民如此,而暇耕乎?」「豈無所用其心哉?」
❷ 孟子的事跡450字寫一篇作文
提問者採納
梁惠王見了孟子,熱情地說:「先生,您不以千里為遠來到我們魏國回,一定是給我的答國家帶來利益了吧?」 孟子回答說:「大王您何必一開口就講利?有仁義就行了。如果君王說怎樣有利於我的國家,大夫說怎樣有利於我的封地,士和老百姓說怎樣有利於自身,這樣上上下下都追逐私利,那麼就危險了。」接著孟子說道:「在能出動一萬輛兵車的國家,謀殺他們國君的必定是能出動一千輛兵車的大夫之家;在能出動一千輛兵車的二等國家,謀殺他們國君的,必定是能出動一百輛兵車的大夫之家。大國的大夫能從萬輛兵車的國家中獲得兵車千輛,二等國家的大夫能從千輛兵車的國家中獲得兵車百輛。這些大夫的產業不能說不多了,但是,他仍永遠不會滿足。所以您不能再宣揚私利了。」 梁惠王聽了很受觸動,焦急地問:「那先生以為該怎麼辦呢?」孟子說:「從來沒有講仁的人會遺棄他的雙親,也沒有講義的人會不尊 重他的君主。所以,大王您只要講仁義就夠了,何必再講利呢?」提問者評價 謝謝你哦、、
❸ 寫孟子簡介的作文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後、荀子之前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 孟子認為人的天賦是平等的,且人的本質是純良的,如同一張白紙,因此孟子提出「人性本善」的觀點。孟子強調「仁義禮智根植於心」「人無有不善」,但是他認為人的道德觀念以及一些道德品質受到後天所經歷的教育和成長環境影響形成的,所以他認為人皆可以成為「聖人」,但是需要通過教化,教育的手段來擴大善端,從而使擁有善良本性的人升華到聖人的境界和品質。 孟子從性善論出發,強調通過後天教育,擴充「仁之端,義之端,禮之端,智之端」,四端使人成為品德高尚、達濟天下的人。所以孟子的教化理論是建立在「仁」的基礎之上的。他把教化的基點放在人心之上,主張不須外求,只需涵養本心即可。作為其教化理論的一個基本特色,這種道德行自我涵養並不能憑空實現。孟子所說的道德教化就是指通過領悟人人相與之道和處己之道,並涵容於心,形成德行,其著眼點就在於幫助人成為一個高尚、美好的自己,從而實現一種切實的涵養和形塑。 因此,孟子心性之學的主要目標在於加強自身的修養,促進道德自我的實現,使人們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孟子主張從仁政出發,重視教化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他希望通過善教和善政來實現國家的和諧統一。民眾的教化又必須以貫徹善政為基礎,而善教又能夠保障善政的實施,兩者互相推進,才能幫助民眾提高道德修養,進而推動社會走向和諧與美善。「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膝狗_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即為孟子民本,仁政思想的體現。 來源:活力
❹ 以孟子名言為話題的作文
「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孟子·滕文公上》)「性善」是孟子學說的中心思想,也是其仁政學說的理論基礎。 由於孔子和孟子所處的時代不同,他們所面臨的和要解決的問題也是有不同的。在春秋時期,孔子提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在人性的問題上,孔子只是指出了所有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不過是後天的學習和環境的不同而使人們有所不同罷了。到了戰國時期,由於階級斗爭的劇烈化,人性問題尤顯突出了,人們充分地暴露了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差異。當時的思想家們為了解決所面臨的這一社會問題,便展開了對人性的探索,考察人性與現實的關系。於是,對人性的討論,便成了百家爭鳴的一個重要內容。 孟子認為人性生來就是善的,並在此問題上展開了與告子的辯論。告子認為性無善無不善,他說:「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孟子·告子上》)從告子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他以水來比喻人性沒有所謂的善與不善的區別。孟子也以水來比喻人性,他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孟子·告子上》)孟子不僅認為人性是善的,還認為人生來就具有「善端」,如:「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孟子·公孫丑上》)孟子把這「四心」看成是「四端」的萌芽。並把這「四端」進行擴展,形成了仁、義、禮、智等道德,而且他認為「仁義禮智根於心」,(《孟子·盡心上》)「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孟子·告子上》)認為人的善性是一種內在的、自然的,與外在的因素無關。因此,孟子以具體事例來為此觀點進行論證。他說:「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孟子·公孫丑上》)故孟子由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推論出先王有不忍人之心,然後行不忍人之政,孟子的「仁政」觀便由此而產生,為此,他做了詳細的說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於掌上。」(《孟子·公孫丑上》) 來源:文教資料
❺ 我心目中的孟子 作文
我心目中的孟子2008-06-08 12:04穿越過時間的河流,他依然被世人敬仰。二千多年亦不曾改變。歷史的長河中,閃亮的是他那思想的光芒。
我心目中的孟子是善良的。面對春秋戰國時期連年征戰、生民塗炭的現實,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使之成為一種政治思想體系,這對兩千年來的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產生了異乎尋常的影響。孟子的「仁政」學說雖然以維護封建制度為出發點,但是對於穩定經濟,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有許多的進步意義。
我心目中的孟子也是天真的。孟子游說於各國之間,游說於各個野心家之間,面對他們稱霸的野心,統治的嚮往,征服的慾望,孟子盡最大可能的以「仁」去感化他們,但是,統治階級的享樂是建立在下層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又有誰願意輕易放棄自己的這種權利呢?所以,毫無疑問,孟子也是很天真的。
我心目中的孟子更是偉大的。雖然孟子的政治主張沒有得到實踐,但是他提出了較系統的修養思想體系,這樣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像「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樣的修養,今天的我們,還有多少人具有呢?他千年前所傳授的教義,今天依然適用。
他是站在歷史之上的巨人,「亞聖」之名當之無愧。願他閃亮的思想會繼續耀眼
總結合現在的國家治理方式,如何看待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實施
❻ 若用孟子作為作文素材該如何描寫200以內
孟子(約前372~前289),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軻,鄒(今山東鄒城市)人.約生於周烈王四年,約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游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梁(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沒有得到實行的機會.最後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時代,百家爭鳴,「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場加以激烈抨擊.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被尊奉為僅次於孔子的「亞聖」.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把倫理和政治緊密結合起來,強調道德修養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後來《大學》提出的「修齊治平」就是根據孟子的這種思想發展而來的.
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范疇是天.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殘留的人格神的含義,把天想像成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說:「誠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誠這個道德概念規定為天的本質屬性,認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觀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體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倫理思想,都是以天這個范疇為基石的.
《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皺國(今山東皺縣東南人),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約百年左右.關於他的身世,流傳下來的已很少,《韓詩外傳》載有他母親「斷織」等故事,《列女傳》載有他母親「三遷」和「去齊」等故事,可見他得力於母親的教育不少.據《列女傳》和趙岐《孟子題辭》說,孟子曾受教於孔子的孫子子思.但從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他「受業子思之門人」,這倒是有可能的.無論是受業於子思也罷,孟子的學說都受到了子思的影響.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為一派,這就是後世所稱儒家中的思孟學派.
和孔子一樣,孟子也曾帶領學生游歷魏、齊、宋、魯、滕、薛等國,並一度擔任過齊宣王的客卿.由於他的政治主張也與孔子的一樣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鄉聚徒講學,與學生萬章等人著書立說,「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今天我們所見的《孟子》七篇,每篇分為上下,約三萬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漢書·藝文志》著錄「孟子十一篇」,比現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趙岐在為《孟子》作注時,對十一篇進行了鑒別,認為七篇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為偽篇.東漢以後,這幾篇便相繼亡佚了.
趙岐在《孟子題辭》中把《孟子》與《論語》相比,認為《孟子》是「擬聖而作」.所以,盡管《漢書·文藝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但實際上在漢代人的心目中已經把它看作輔助「經書」的「傳」書了.漢文帝把《論語》、《孝經》、《孟子》、《爾雅》各置博士,便叫「傳記博士」.到五代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後來宋太宗又翻刻了這十一經.到南宋孝宗時,朱熹編《四書》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後又成為科舉考試的內容,更是讀書人的必讀書了.
歷代為《孟子》作注釋比較重要的有東漢趙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的焦循總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義》一書,是集大成的著作.
孟子生活的戰國中期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為變亂,社會更加動盪不安.同時,思想也更加活躍正當「百家爭鳴」的時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繼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發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學術思想.同時,在與墨家、道家、法家等學派的激烈交鋒中,孟子維護了儒家學派的理論,也確立了自己在儒學中的重要地位,成為僅次於孔子的正宗大儒.隨著儒家地位的不斷提高,孔子被尊為「聖人」,孟子也被稱為「亞聖」.
與論語一樣,《孟子》也是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但它比《論語》又有明顯的發展.《論語》的文字簡約、含蓄,《孟子》卻有許多長篇大論,氣勢磅礴,議論尖銳、機智而雄辯.如果說《論語》給人的感覺是仁者的諄諄告誡,那麼《孟子》給人的感覺就是侃侃而談,對後世的散文寫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❼ 孟子的經歷,可以作為作文素材的那種
1、孟母三遷
戰國的時候,有一個很偉大的大學問家孟子。孟子小的時候非常調皮,他的媽媽為了讓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招待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像極了!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喜歡讀書。這個時候,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
後來,大家就用「孟母三遷」來表示人應該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
2、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戰國時代,諸侯王國都採取合縱連橫之計,遠交近攻。
戰爭連年不斷,可苦了各國的老百姓。孟子看了,決定周遊列國,去勸說那些好戰的君主。孟子來到梁國,去見了好戰的梁惠王。梁惠王對孟子說:「我費心盡力治國,又愛護百姓,卻不見百姓增多,這是什麼原因呢?」
孟子回答說:「讓我拿打仗作個比喻吧!雙方軍隊在戰場上相遇,免不了要進行一場廝殺。廝殺結果,打敗的一方免不了會棄盔丟甲,飛奔逃命。假如一個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卻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貪生怕死』。」
孟子講完故事,問梁惠王:「這對不對?」梁惠王立即說:「當然不對!」孟子說:「你雖然愛百姓,可你喜歡打仗,百姓就要遭殃。這與五十步同樣道理。」
成語比喻那些以小敗嘲笑大敗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來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質相同的做法。
3、始作俑者
這句成語出自於《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戰國時,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談論治國之道。孟子問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殺死人,有什麼不同嗎?」
梁惠王回答說:「沒有什麼不同的。」
孟子又問:「用刀子殺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麼不同?」
梁惠王說:「也沒有什麼不同。」
孟子接著說:「現在大王的廚房裡有的是肥肉,馬廄里有的是壯馬,可老百姓面有飢色,野外躺著餓死的人。這是當權者在帶領著野獸來吃人啊!大王想想,野獸相食,尚且使人厭惡,那麼當權者帶著野獸來吃人,怎麼能當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經說過,首先開始用俑(古時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斷子絕孫、沒有後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來殉葬尚且不可,又怎麼可以讓老百姓活活地餓死呢?」
根據孔子「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句話,後人將「始作俑者」引為成語,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始人。
4、一暴十寒
戰國時代,百家爭鳴,游說之風,十分盛行。一般游說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學問、豐富的知識,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動的比喻,來諷勸執政者,最為凸出。孟子也是當時的一個著名辯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孟子對齊王的昏庸,作事沒有堅持性、輕信奸佞讒言很不滿,便不客氣的對他說:"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雖有生命力很強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陽光下曬了一天,卻放在陰寒的地方凍了它十天,它那裡還活著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時間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點從善的決心,可是我一離開你,那些奸臣又來哄騙你,你又會聽信他們的話,叫我怎麼辦呢?"按著,他使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下棋看起來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專心致志,也同樣學不好,下不贏,奕秋是全國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專心致志,處處聽奕秋的指導;另一個卻老是怕著有大天鵝飛來,准備用箭射鵝。兩個徒弟是一個師傅教的,一起學的,然而後者的成績卻差得很遠。這不是他們的智力有什麼區別,而是專心的程度不一樣啊;"這是一個很有教學意義的故事,我們要學習一樣東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專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丟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麼事情怎樣做得好呢?求學、做事的能否成功,這也是個決定因素之一,故後來的人便將孟子所說?quot;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簡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修學、做事沒有恆心,作輟無常的一種說法。例如一位同學,對於求學很是隨便,學習的時間少,荒廢的時間多,我們便說:他這種一曝十寒的作法,那裡能學到什麼東西呢?
5、孟母斷織
孟子小的時候,有一次放學回家,他的母親正在織布,(見他回來,)便問道:「學習怎麼樣了?」孟子(漫不經心地)回答說:「跟過去一樣。」孟母(見他無所謂的樣子,十分惱火,)就用剪刀把織好的布剪斷。孟子見狀害怕極了,就問他母親:「為什麼要發這樣大的火?」孟母說:「你荒廢學業,如同我剪斷這布一樣。有德行的人學習是為了樹立名聲,問才能增長知識。所以平時能平安無事,做起事來就可以避開禍害。如果現在荒廢了學業,就不免於做下賤的勞役,而且難於避免禍患。」孟子聽後嚇了一跳,自此,從早到晚勤學不止,把子思當做老師,終於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認為孟母懂得做母親的法則。
6、仁者無敵
梁惠王說:「晉國是天下最強的國家,老丈你是知道的。到了我這一代,東面戰敗於齊國,長子陣亡;西面喪失了七百里疆土給秦國;南面受辱於楚國。我對此感到恥辱,願意替死者來洗刷所有的仇恨,怎樣才能辦到呢?」
孟子答道:「擁有方圓百里的土地就能稱王天下。大王如能對民眾施行仁政、減省刑罰、薄斂賦稅、深耕土壤、清除雜草;青壯年在空閑時修習孝悌忠信的道理,在家裡用這些來事奉父兄,出外用這些來事奉尊長,就能使他們拿著木棒來打擊秦楚的堅甲利兵了。那些國家侵奪民眾的農時,使他們不能耕種農田來養活自己的父母,父母挨凍受餓,兄弟妻兒離散。那些國家虐害自己的民眾,大王去討伐他們,誰能和大王對抗?所以說仁者是無敵的,希望大王不要猶豫。
❽ 以孟子仁政為主題的作文
孟子的仁政思想及現代意義 摘 要: 孟子作為儒家的一位極其重要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尤其是仁政說對整個中國社會的發展都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本文先從性善論進行闡發,說明了性善論是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論基礎。然後分別從經濟、政治、教育方面來解析孟子的仁政思想,從而透視出其思想對於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孟子 仁政思想 現代意義 孟子,名軻,鄒人,是戰國中期的儒家學派的一位主要代表人物。據說他是魯國孟孫氏之後,曾受業於子思的門人。孟子的思想,是通過子思而上承孔子,他對孔子非常地敬仰,「乃所願,則學孔子也」。(《孟子·公孫丑上》)所以,孟子的學說是對孔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從而成為儒家學派其中一位主要的奠基人。 一、性善論為孟子仁政思想提供了理論基礎 「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孟子·滕文公上》)「性善」是孟子學說的中心思想,也是其仁政學說的理論基礎。 由於孔子和孟子所處的時代不同,他們所面臨的和要解決的問題也是有不同的。在春秋時期,孔子提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在人性的問題上,孔子只是指出了所有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不過是後天的學習和環境的不同而使人們有所不同罷了。到了戰國時期,由於階級斗爭的劇烈化,人性問題尤顯突出了,人們充分地暴露了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差異。當時的思想家們為了解決所面臨的這一社會問題,便展開了對人性的探索,考察人性與現實的關系。於是,對人性的討論,便成了百家爭鳴的一個重要內容。 孟子認為人性生來就是善的,並在此問題上展開了與告子的辯論。告子認為性無善無不善,他說:「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孟子·告子上》)從告子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他以水來比喻人性沒有所謂的善與不善的區別。孟子也以水來比喻人性,他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孟子·告子上》)孟子不僅認為人性是善的,還認為人生來就具有「善端」,如:「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孟子·公孫丑上》)孟子把這「四心」看成是「四端」的萌芽。並把這「四端」進行擴展,形成了仁、義、禮、智等道德,而且他認為「仁義禮智根於心」,(《孟子·盡心上》)「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孟子·告子上》)認為人的善性是一種內在的、自然的,與外在的因素無關。因此,孟子以具體事例來為此觀點進行論證。他說:「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孟子·公孫丑上》)故孟子由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推論出先王有不忍人之心,然後行不忍人之政,孟子的「仁政」觀便由此而產生,為此,他做了詳細的說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於掌上。」(《孟子·公孫丑上》) 來源:文教資料
❾ 孔子和孟子(任選一人)該如何去寫關於他們的作文,請舉例說明,快一點!
可根據以下知識編寫「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以孔為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南辛鎮)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論政治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家中排行第二。中國古代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古文獻整理家,儒家學派編撰人,被後人推崇為儒家學派創始人。相傳曾修《詩》《書》,訂《禮》《樂》,序《周易》,作《春秋》。他一生從事傳道、授業、解惑,被中國人尊稱「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記錄下來,作成《論語》。
在天道觀上,孔子不否認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對其持懷疑態度,主張「敬鬼神而遠之」。 孔子與孟子並稱「孔孟」,他們的思想並稱為孔孟之道。孔子被尊為「至聖」「素王」,曾子則為宗聖,孟子為「亞聖」。他的言行被他的學生寫成創世巨作《論語》。他還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然而另有一種俊式學說「反孔精英」楊誠俊先生卻認為孔子一無是處。再然而,另有一種學說「反羊精英」楊正宗先生卻認為楊誠俊一無是處,其行為純屬嘩眾取寵。
孔子精通《周易》,據說是《十翼》所作者,孔子是中國古代突破對自然山水宗教式態度的第一人,我愛大自然更愛自然山水,大自然包涵災難、地震、龍卷風、恐龍的滅絕等,而自然山水是永存的好風水,提出了「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論語·雍也》)的著名美學命題。
歷史記載
政治生涯
孔子幼年時極為聰明好學,二十歲的時候,學識就已經非常淵博,被當時人稱贊為「博學好禮」。同時,鮮為人知的是孔子繼承了父親叔梁紇的英勇,身高九尺六寸,今1.9米以上,具體是196.8cm。臂力過人,遠非後世某些人認為的文弱書生的形象。並且,孔子酒量超凡,據說從來沒有喝醉過。但孔子從不以武勇和酒量為豪。 影視作品中的孔子孔子自20多歲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對天下大事非常關注,經常思考治理國家的諸多問題,也常發表一些見解,到30歲時,已有些名氣。魯昭公二十年,齊景公出訪魯國時召見了孔子,與他討論秦穆公稱霸的問題,孔子由此結識了齊景公。魯昭公25年,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被迫逃往齊國,孔子也離開魯國,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甚至曾准備把尼溪一帶的田地封給孔子,但被大夫晏嬰阻。魯昭公27年,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聽說後向齊景公求救,齊景公說:「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倉皇逃回魯國。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稱為「陪臣執國政」,因此孔子雖有過兩次從政機會,卻都放棄了,直到魯定公9年被任命為中都宰,此時孔子已 51歲了。孔子治理中都(今汶上縣)一年,卓有政績,被升為小司空,不久又升為大司寇,攝相事,魯國大治。魯定公12年,孔子為削弱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兒子的後代,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著三桓),採取了隳(hui,音輝)三都的措施(即拆毀三桓所建城堡)。後來隳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孔子與三桓的矛盾也隨之暴露。魯定公13年,齊國送80名美女到魯國,季孫氏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後按慣例送祭肉給大夫們時並沒有送給孔子,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開魯國,到外國去尋找出路,開始了周遊列國的旅程,這一年,孔子55歲。
孔子帶弟子先到了衛國,衛靈公開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魯國的俸祿標准發給孔子俸粟6 萬,但並沒給他什麼官職,沒讓他參與政事。孔子在衛國住了約10個月,因有人在衛靈公面前進讒言,衛靈公對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開監視孔子的行動,於是孔子帶弟子離開衛國,打算去陳國。路過匡城時,因誤會被人圍困了5日,逃離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衛國貴族公叔氏發動叛亂,再次被圍。逃脫後,孔子又返回了衛國,衛靈公聽說孔子師徒從蒲地返回,非常高興,親自出城迎接。此後孔子幾次離開衛國,又幾次回到衛國,這一方面是由於衛靈公對孔子時好時壞,另一方面是孔子離開衛國後,沒有去處,只好又返回。
魯哀公2年(孔子59歲),孔子離開衛國經曹、宋、鄭至陳國,於是派服勞役的人將孔子師徒圍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後不靠店,所帶糧食吃完,絕糧7日,最後還是子貢找到楚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師徒才免於一死。孔子64歲時又回到衛國,68歲時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魯國,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魯哀公16年,孔子73歲,患病,不愈而亡。
發奮忘食,樂以忘憂
孔子62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9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知難而退,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安貧樂道
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並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只求維護道,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 從吾所好。」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裡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曾說:「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記》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於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這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傷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懷著 與人為善的理念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則。
政治思想
孔子是中國的,儒學是世界的。孔子為我國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自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學一直被歷代統治者視作正統學科,以至作為任賢用能的標准,影響延綿數千年至今。
子臨川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孔子家世
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後裔。周滅商後,周成王封商紂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 孔子第77代子孫--孔德成臣微子啟於宋。 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一帶)。微子啟死後,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為孔子的先祖。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國的一位大夫,做過大司馬,在宮廷內亂中被殺,自孔父嘉之後,其後代子孫開始以孔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為了逃避宋國內亂,從宋國逃到了魯國。從此孔氏在陬邑定居,變成了魯國人。
孔子的父親為叔梁紇(叔梁為字,紇為名,音hé),母親為顏徵在。叔梁紇是當時魯國有名的武士,他人品出眾,曾建立過兩次戰功,因曾單臂托住懸門讓沖進城池的部隊撤出而聞名。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紇先娶妻施氏,生9女,無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稱孟皮。孟皮腳有毛病,依照當時的禮儀不宜繼嗣,於是又與年輕女子顏徵在生孔子。公元前551年(魯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曲阜市東南)。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歲時,叔梁紇卒,孔子母子也不為施氏(叔梁紇的正妻)所容,孔母顏徵在只好攜孔子與孟皮移居曲阜闕里,生活艱難。孔子17歲時,孔母顏徵在卒,他服了三年喪。
孔子十九歲時娶宋國人丌官氏為妻,一年後丌官氏生子,魯昭公曾派人送鯉魚表示祝賀,孔子感到十分榮幸,故給兒子取名為鯉,字伯魚。魯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子夫人丌官氏去世。
生平年表
1歲:公元前551年(魯襄公二十二年)孔子9月28日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曲阜城東南)。關於孔子出生年月有兩種記載,相差一年,今從《史記 孔子世家》說。
2歲:公元前550年(魯襄公二十三年)孔子在魯。
3歲:公元前549年(魯襄公二十四年)其父叔梁紇卒,葬於防山(今曲阜東25里處)。孔母顏征在攜子移居曲阜闕里,生活艱難。
4歲:公元前548年(魯襄公二十五年)孔子在魯。
5歲:公元前547年(魯襄公二十六年)孔子弟子秦商生,商字不慈,魯國人。
6歲:公元前546年(魯襄公二十七年)弟子曾點生,點字皙,曾參之父。
7歲:公元前545年(魯襄公二十八年)弟子顏繇生,繇又名無繇,字季路,顏淵之父。
8歲:公元前544年(魯襄公二十九年)弟子冉耕生,字伯牛,魯國人。
9歲:公元前543年(魯襄公三十年)孔子在魯。這一年,鄭國子產執政,「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廬井有伍。」(《左傳襄公三十年》)鄭國大治。後來孔子對子產的政績評價很高。
10歲:公元前542年(魯襄公三十一年〕弟子仲由生,字子路,卞人。 是年魯襄公死,其子躌繼位,是為昭公。
11歲:公元前541年(魯昭公元年)孔子在魯。
12歲:公元前540年(魯昭公二年)弟子漆雕開生,字子若,蔡人。
13歲:公元前539年(魯昭公三年)孔子在魯。
15歲:公元前537年(魯昭公五年〕孔子日見其長,已意識到要努力學習做人與生活之本領,故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論語?為政》)
16歲,公元前536年(魯昭公六年)鄭鑄刑鼎。弟子閩損生,字子騫,魯國人。
17歲:公元前535年(魯昭公七年〕孔母顏征在卒。是年。季氏宴請士一級貴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陽虎拒之門外。
19歲:公元前533年(魯昭公九年)孔子娶宋人亓官氏之女為妻。
20歲:公元前532年(魯昭公十年)亓官氏生子。據傳此時正好趕上魯昭公賜鯉魚於孔子,故給其子起名為鯉,字伯魚。是年孔子開始為委吏,管理倉庫。
21歲:公元前531年(魯昭公十一年)是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27歲,公元前525年(魯昭公十七年〕郯子朝魯,孔子向郯子詢問郯國古代官制。孔子開辦私人學校,當在此前後。
30歲:公元前522年(魯昭公二十年〕自十五歲有志於學至此時已逾15年,孔子經過努力在社會上已站住腳,故雲」三十而立」。(《論語 為政》)是年齊景公與晏嬰來魯國訪問。齊景公會見孔子,與孔子討論秦穆公何以稱霸的問題。弟子顏回、冉雍、冉求、商瞿、梁鴷生。回字淵,雍字仲弓,求字子有,瞿字子木,皆魯國人;鴷字叔魚,齊國人。
31歲:公元前521年(魯昭公二十一年)弟子巫馬施、高柴、宓不齊生。施字子期,陳國人;柴字子高,齊國人;不齊字子賤,魯國人。
32歲:公元前520年(魯昭公二十二年)弟子端木賜生,賜字子貢,衛國人。
34歲:公元前518年(魯昭公二十四年)孟懿子和南宮敬叔學禮於孔子。相傳孔子與南宮敬叔適周問禮於老聘,問樂於萇弘。
35歲:公元前517年(魯昭公二十五年)魯國發生內亂。《史記 孔子世家》雲:「昭公率師擊(季)平子,平子與孟孫氏、叔孫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師敗,奔齊。」孔子在這一年也到了齊國。
36歲,公元前516年(魯昭公二十六年)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得到齊景公的賞識,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子,被晏子阻止。孔子在齊聞《韶》樂,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37歲:公元前515年(魯昭公二十七年)齊大夫欲害孔子,孔子由齊返魯。吳公子季札聘齊,其子死,葬於瀛、博之間。孔子往,觀其葬禮。弟子樊須、原憲生。須字子遲,魯國人;憲字子思,宋國人。
38歲:公元前514年(魯昭公二十八年)晉魏獻子(名舒)執政,舉賢才不論親疏。孔子認為這是義舉,雲:「近不失親,遠不失舉,可謂義矣。」
39歲,公元前513年(魯昭公二十九年)是年冬天晉鑄刑鼎,孔子曰「晉其亡乎,失其度矣。」
40歲:公元前512年(魯昭公三十年)經過幾十年的磨練,對人生各種問題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故自雲「四十而不惑」。弟子澹臺滅明生。滅明字子羽,魯國人。
41歲:公元前511年(魯昭公三十一年)弟子陳亢生。亢字子禽,陳國人。
42歲:公元前510年(魯昭公三十二年)昭公卒,定公立。
43歲:公元前509年(魯定公元年)弟子公西赤生。赤字華,魯國人。
45歲:公元前507年(魯定公三年)弟子卜商生。商字子夏,衛國人。
46歲:公元前506年(魯定公四年)弟子言偃生。偃字子游,吳國人。
47歲:公元前505年(魯定公五年)弟子曾參、顏幸生。參字子輿,魯國人。幸字子柳,魯國人。
48歲:公元前504年(魯定公六年〕季氏家臣陽虎擅權日重。孔子稱之為「陪臣執國命」。(《論語?季氏》)《史記?孔子世家》雲:「陪臣執國政。.……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至自遠方,莫不受業焉。」陽虎欲見孔子,孔子不想見陽虎、後二人在路上相遇。陽虎勸孔子出仕,孔子沒有明確表態。此事當在魯定公五年或魯定公六年。
49歲:公元前503年(魯定公七年)弟子顓孫師生。師字子張,陳國人。
50歲:公元前502年(魯定公八年)自謂「五十而知天命」。(《論語?陽貨》)「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說。」
51歲: 公元前501年(魯定公九年)孔子為中都宰,治理中都(今汶上縣)一年,卓有政績,四方則之。弟子冉魯、曹坅、伯虔、顏高,叔仲會生。魯字子魯,魯國人:坅字子循,蔡國人:虔字子析,魯國人;高字子驕,魯國人:會字子期。魯國人。
52歲:公元前500年(魯定公十年)孔子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後升大司寇,攝相事。夏天隨定公與齊侯相會於夾谷。孔子事先對齊國邀魯君會於夾谷有所警惕和准備,故不僅使齊國劫持定公的陰謀未能得逞,而且逼迫齊國答應歸還侵佔魯國的鄆、鄵、龜陰等土地。
53歲:公元前499年(魯定公十一年)孔子為魯司寇,魯國大治。
54歲:公元前498年(魯定公十二年)孔子為魯司寇。為削弱三桓,採取墮三都的措施。叔孫氏與季孫氏為削弱家臣的勢力,支持孔子的這一主張,但此一行動受孟孫氏家臣公斂處父的抵制,孟孫氏暗中支持公斂處父。墮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弟子公孫龍生。龍字子石,楚國人。
55歲:公元前497年(魯定公十三年)春,齊國送80名美女到魯國。季桓子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與季氏出現不和。孔子離開魯國到了衛國。十月,孔子受讒言之害,離開衛國前往陳國。路經匡地,被圍困。後經蒲地,遇公叔氏叛衛,孔子與弟子又被圍困。後又返回衛都。
56歲,公元前496年(魯定公十四年)孔子在衛國被衛靈公夫人南子召見。子路對孔子見南子極有意見批評了孔子。鄭國子產去世孔子聽到消息後,十分難過,稱贊子產是「古之遺愛」。
57歲:公元前495年(魯定公十五年)孔子去衛居魯。夏五月魯定公卒,魯哀公立。
58歲:公元前494年(魯哀公元年〕孔子居魯,吳國使人聘魯,就「骨節專車」一事問於孔子。
59歲:公元前493年(魯哀公二年)孔子由魯至衛。衛靈公問陳(陣)於孔子,孔子婉言拒絕了衛靈公。孔子在衛國住不下去,去衛西行。經過曹國到宋國。宋司馬桓魋討厭孔子,揚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
60歲:公元前492年(魯哀公三年)孔子自謂」六十而耳順」。孔子過鄭到陳國,在鄭國都城與弟子失散獨自在東門等候弟子來尋找,被人嘲笑,稱之為」累累若喪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61歲:公元前491年(魯哀公四年〕孔子離陳往蔡。
62歲:公元前490年(魯哀公五年)孔子自蔡到葉。葉公問政於孔子,並與孔子討論有關正直的道德問題。在去葉返蔡的途中,孔子遇隱者。
63歲:公元前489年(魯哀公六年〕孔子與弟子在陳蔡之間被困絕糧,許多弟子因困餓而病,後被楚人相救。由楚返衛,途中又遇隱者。
64歲:公元前488年(魯哀公七年)孔子在衛。主張在衛國為政先要正名。
65歲:公元前487年(魯哀公八年)孔子在衛。是年吳伐魯,戰敗。孔子的弟子有若參戰有功。
66歲:公元前486年(魯哀公九年)孔子在衛。
67歲:公元前485年(魯哀公十年)孔子在衛。孔子夫人亓官氏卒。
68歲:公元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是年齊師伐魯,孔子弟子冉有帥魯師與齊戰,獲勝。季康子問冉有指揮才能從何而來?冉有答曰「學之於孔子」。季康子派人以幣迎孔子歸魯。孔子周遊列國14年,至此結束。季康子欲行「田賦」,孔子反對。孔子對冉有說:「君子之行也,度於禮。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如是則丘亦足矣」。
69歲:公元前483年(魯哀公十二年)孔子仍有心從政,然不被用。孔子繼續從事教育及整理文獻工作。孔子的兒子孔鯉卒。
70歲:公元前482年(魯哀公十三年〕孔子自謂「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顏回卒,孔子十分悲傷。
71歲:公元前481年(魯哀公十四年〕是年春,狩獵獲麟。孔子認為這不是好徵兆,說:「吾道窮矣」。於是停止修《春秋》。六月齊國陳恆弒齊簡公,孔子見魯哀公及三桓,請求魯國出兵討伐陳桓,沒有得到支持。
72歲:公元前480年(魯哀公十五年〕孔子聞衛國政變,預感到子路有生命危險。子路果然被害。孔子十分難過。
73歲:公元前479年(魯哀公十六年)四月,孔子患病,不愈而卒。葬於魯城北。魯哀公誄之曰:「天不弔,不潎遺一老,俾屏餘一人以在位,煢煢余在疚,嗚呼哀哉!尼父!無自律」。不少弟子為之守墓三年,子貢為之守墓六年。弟子及魯人從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為廟堂,孔子受到人們的奉祀。野史記載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韋伯入,舞乎韋伯。夫諸子皆瞎!子識禮樂,俟君子。莫之能御也,曰:「汝何由可止也?」韋伯曰:「汝行窗,吾由此可止也!」子為之,韋伯觸使墜之,子歿。
詩文與著作
孔子詩選
去魯歌
彼婦之口,可以出走。彼婦之謁,可以死敗。蓋優哉游哉,維以卒歲。
蟪蛄歌
違山十里,蟪蛄之聲,猶尚在耳。
龜山操
予慾望魯兮,龜山蔽之。手無斧柯,奈龜山何!
註:《琴操》:「季桓子受齊女樂,孔子欲諫不得,退而望魯龜山作歌,喻季之蔽魯也。」《琴操》,古琴曲集,傳為東漢蔡邕輯。
盤操
干澤而漁,蛟龍不游。覆巢毀卵,鳳不翔留。慘予心悲,還原息陬。
註:見《琴操》。
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
(《論語》為孔子弟子收集整理出來的。)
人物軼事
孔子行禮
傳說,孔子年少而好禮,有一年的秋天,烏雲滾滾,寒風嗖嗖,落葉從樹上紛紛飄下來,隨風翻飛。這時,年少的孔丘正聚精會神的在窗下讀書,由於天氣太冷,他又穿著單薄的衣服,不時地搓著手。坐在一旁的母親心痛地說:「孩子。歇一會兒吧!」
「好啊!」孔子答應著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當時行禮用的器具),不聲不響地出了屋門。
母親忙說:「孩子,外面風大,天又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
孔丘一臉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親,我這是在祭祀神靈,行大禮呢!」
「你行大禮干什麼呢?」母親問他。
「如果我現在不學好禮儀,長大就不知道怎麼做人了。」
母親聽了孔丘的話,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在一個禮崩樂壞的年代,孔丘的舉止確實是不同凡響的。
評贖奴隸
當時在春秋時代,魯國有個規定,凡是到國外旅行去,看到有魯國人在外國被賣為奴隸的,可以花錢把他贖出來,回到魯國後,到國庫去報帳,國庫照付。孔子有一個學生,真的在國外看到有魯國人被賣為奴隸了,他就把他贖出來。贖出來以後,他沒到國庫去報帳,別人都說這個人品格高尚。孔子知道後,大罵這個學生,說這個學生做錯了。別人奇怪了,做好事嘛,又贖了人,又不去報帳,這不是好事嗎?不是品格高尚嗎?孔子說看問題不能這樣看,他這個做法,實際上妨礙了更多的奴隸從魯國人被贖出來。這個人回來後沒有去報帳,將來別人看見做奴隸的魯國人,本想贖他出來,又想,我贖了以後,如果去報帳,別人就要議論:以前某某人不報帳,你去報帳,你的品格不如他。這樣,這個人就可能裝作沒看見,不去贖人了。所以,這個做法就妨礙了更多的魯國奴隸被人家贖買出來,是有害的。
評落水救人
還有一個故事:一個人掉到水裡去了,孔子的一個學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來了,家屬感謝他,給他一頭牛,他就收了。別人就議論了:下水救人還要錢?孔子知道了,表揚這個學生,說這個學生做得對,這會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因為救了人之後,人家給錢,是可以收的,於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願意去救。所以要看客觀的效果。
孔子學琴
孔子在學習方面是很虛心,尤為刻苦。有一次孔子隨師襄子學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說「可以了」,孔子說:「我已經掌握了這個曲子的彈法,但未得其數」。又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又說「可以了,你已於其數」可是孔子仍說「不可以,未得其志」。又過了相當的時間,師襄子認為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認為自己沒有彈好這首樂曲,於是,反復的鑽研,體會琴曲的內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樂曲中表現出來了,才罷休。他的精神深深的感動了師襄子,直到現在,孔子的名言「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仍是我們的座右銘。
名言語錄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不學禮,無以立。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逼好。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小不忍則亂大謀。
匹夫不可奪志也。
道不同,不相為謀。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 孔子說:「知道學習不如喜歡學習,喜歡學習不如以學習為快樂。」
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譯文 孔子說:「明智的人喜歡水,仁慈的人喜歡山;明智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明智的人快樂,仁慈的人長壽。」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譯文 孔子說:「君子胸懷寬廣,小人憂愁悲傷。」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❿ 關於孔子、孟子、寫篇作文!
孔孟之道
第一篇:
學與思
兩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這樣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在學習中,倘若只知道死記硬背,而不加以思考、消化,那他就將毫無收獲。孔子的話是很有道理的。
一個人從接受知識到運用知識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記與識、學與思的過程。學是思的基礎,思是學的補充,這兩者是緊扣的兩環,缺一不可。正如人體對食物的消化過程那樣,只學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圇吞棗;舉一而不能反三,那是未經消化、吸收,所學知識無法化為「己為」。只有學而思之,才能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學與思想結合,是掌握知識過程中的必由之路,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無不證明了這一點。在馬列主義傳播到中國大地的時候,以毛澤東、周恩來等為領導的共產主義者,在汲取馬列精髓的同時,結合中國實情,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最終締造了社會主義新中國。試想,革命先輩們如果不是學與思、思而再實踐,而是一味生搬硬套,教條主義,那麼中國革命怎能成功?文藝復興的大科學家伽利略,倘若不是在學習中獨立思考,「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實驗能在當時產生?人類能夠及早掙脫亞里士多德的錯誤理論的束縛?學而思,思而學,正是這些偉人成功的經驗,同樣也是人類進步的動力之源。
今天正是「知識激增」的時代,知識的領域在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內,不知擴大了多少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面對如此浩瀚的知識海洋,光靠死記硬背是不可能到達光明的彼岸的。因此,美國教育界正在努力改革原有教學體制,力求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以適應明天的科學;歐洲、日本紛紛不其後塵,我們中國的教育體制改革已經迫在眉睫、勢在必行。明天的創造型人才,正是要從今天學生中培養起來。所以,我們更應該做到: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獨立的見解,培養自己的思考能力,來等候明天的選擇。
在學習中獨立思考,是學者、大師們成功的經驗,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源泉,而培養學生這一能力,是今天的中國在明天得以崛起的希望。
第二篇: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千百年來被人們視為警世格言。其實,這句話是具有極大的片面性的。
不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例子舉不勝舉。譬如:越王勾踐若不是在吳國受盡屈辱,他回國怎能卧薪嘗膽呢?不卧薪嘗膽,又怎會強盛起來而一舉滅吳呢?中國女排如果不是在同世界強手對壘中受盡窩囊氣,又怎會一躍而起創造出「五連冠」的奇跡呢?這些事實說明,人確實能在憂患中生存發展。
然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有條件的。這條件是什麼呢?那就是看你有無理想,有無毅力,有無奮斗的精神。只要有理想,有毅力,有一股拚命奮斗的精神。那麼處在憂患之中,自會求得生存和發展;同樣,有理想,有毅力,有了不斷進取的精神,即使處在安逸的環境中,也決不會走向死亡的墳墓。
一個人,為憂患所困擾,不能掙脫憂患的泥潭,索性破罐子破摔,消極沉淪,不與劣境抗爭,那麼就不能在「憂患」之中求生。是「生」還是「亡」,關鍵在於人「為」還是「不為」。「為」,無論是處在憂患之中,還是處在安樂之中,都可以「求生」。「不為」,無論是處在逆境中還是順境中,都難免一 「死」。
時代前進了,人民正在向小康邁進,處在憂患之中的人越來越少了,多數的人處在順境之中。在強調「憂患之中」求生的同時,也應當講講「在安樂之中求發展」。只要我們正確對待「安樂」,把順境當作起飛的寬廣跑道,那麼,我們就能主宰「生」和「死」,就能把握成功的鑰匙。
有甲、乙、丙三個工廠,甲、乙兩個廠都瀕於倒閉,主管部門向甲、乙廠出示了黃牌。甲廠接到黃牌,干群一心,進行企業改革,大膽任用人才,加強縱向和橫向的聯系,加強企業管理,結果,第一年扭虧為盈,第二年就獲純利10萬元。而乙廠接到黃牌後,領導辭職,職工各自尋門路去了,終於閉門關廠了。乙廠並沒有在憂患中求生。丙廠是個鄉鎮企業,原先固定資產只有3000元,工人8個。幹了兩年,其產品沖向了全省,年產值達21萬,工人50人。第四年,全廠職工已有100多人了,年產值達百萬元。現在,丙廠的產品已暢銷亞洲了。丙廠越辦越紅火,並沒有在順境中卻步。可見,「為」字是多麼重要啊!歷史表明,無論是一個國家,一個單位,或者是一個人,只要「為」,只要奮斗不息,就可以「弱變強」「強更強」;如果「不為」,坐等幸福或享清福,那麼,「強」必轉 「弱」, 「弱」則趨於「亡」。
所以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還不能算作完美的警世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