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文明禮儀的優秀作文
講文明禮貌
中國是文明古國,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國家,我們民族文明、進步的表現。
我們敬愛的周總理一向被人們稱作禮貌待人的楷模。有一次,周總理請一位姓朱的理發師傅給他刮臉,剛刮到一半,周總理忽然咳嗽了一聲,朱師傅沒提防,颳了個小口子,朱師傅心裡一陣緊張,忙說:「我工作沒做好,真對不起總理。」周總理微笑著寬慰他說:「怎麼能怪你呢!全怪我咳嗽沒和你打招呼。還幸虧你刀躲得快。」事後,周總理還一再向朱師傅道謝,盡力消除朱師傅的顧慮。
我們小學生從小就應該講文明,懂禮貌,語言和行為都要彬彬有禮,文雅而不粗野,要學會使用禮貌用語。對長輩,對老師,對說話對方表示尊敬時,要稱呼「您」;請求別人做什麼或給予幫助時,要用商量的口吻說「請」;別人幫助了自己時要說「謝謝」;當別人感謝你或有事向你道謝時,要說「別客氣」或「沒關系」;當你無意中妨礙了別人或給別人添了麻煩時,要主動說「對不起」;早晨上學或路上遇到老師、同學、朋友或其他熟人時,要主動打招呼,說「您早」、「你好」;分手時互相說「再見」。說話時,態度要和藹、謙遜、文雅、親切、得體,決不可以說臟話、粗話,要堅持說普通話。
待人接物,行為舉止,都要講究文明禮貌,講究儀表儀態,無論在校內校外,都要做到不打架,不罵人,不撒野。要學會克制和謙讓,自己不對,要勇於自我批評;別人不對,要能原諒別人的過失;當別人對自己表示歉意時,更不能得理不讓人。
到他人房間要先敲門,經允許再進入。擅自進入別人房間,是魯莽是行為。任何人在工作、學習時都需要專心專意,因此要盡量避免去打擾別人,當別人正在休息時,尤其是睡著了的時候,更要盡量避免打擾別人、影響別人。
學習與禮貌
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的文明古國,禮儀大邦。自古以來就倡導「禮治」,將禮儀謙恥作為立國之本。文明禮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由禮儀所體現出來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像給老幼病殘讓座,像幫助盲人過馬路,再比如送迷路的小朋友回家,這是一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但也正是因為這些小事,才能讓我們真正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才足以證明中國是個名副其實的禮儀之邦。
在學校一次次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的活動中,我們不斷加深了對文明禮儀的理解。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應該遵守一定的文明禮儀原則:一是敬人的原則。尊敬他人,是人際交往獲得成功的重要保證,也是禮儀的核心。敬人的原則,就是要求在運用禮儀時,務必將對交往對象的恭敬與重視放在首位,切勿傷害對方的自尊心。二是自律的原則。自律,就是要克己,慎重;就是要在運用禮儀時,積極主動,自覺自願,表裡如一,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檢點,自我約束,不允許妄自菲薄,自輕自賤;也不能人前人後不一樣,生人熟人面前不相同。三是適度的原則。運用禮儀,與做其他事情一樣,講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且應當牢記過猶不及。所謂適度,就是要求在運用禮儀時,既要掌握普遍規律,又要針對具體情況,認真得體,掌握分寸,不能做得過了頭,也不能做得不到位。四是真誠的原則。應用禮儀,必須誠心誠意,待人以誠。這樣去做,待人友好與敬意才易於為他人所接受。不允許在運用禮儀時逢場作戲,言行不一,口是心非,投機取巧,做假騙人,這就是真誠的原則的含義。
現在全社會都在提倡學、用文明禮儀,文明禮儀活動成為全社會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演講、作文、漫畫、徵文、專刊等各種形式的宣傳活動也在不斷開展,在社會、家庭、校園都涌現出許多文明禮儀的標兵。但在這與此同時,也讓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我們國家全社會都在提倡學習文明禮儀,運用文明禮儀,各行各業都在開展文明禮儀活動。然而,為什麼在不斷的倡導學習中,仍然有許多非文明禮儀的行為發生?是我們倡導的力度不夠?還是我們的意識有問題呢?所以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尤其是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更應該進行深刻的反思。
我們學習文明禮儀,不應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實到我們的行動上。管住自己的嘴,不說臟話,管住自己的手,不亂扔垃圾。人人樹立起「文明禮儀,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的意識。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自己的身邊小事做起,把文明禮儀真正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讓文明禮儀真正伴隨我們成長。
『貳』 用嘴饞、勸阻、講道理、文明禮貌、懂事寫作文
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對總分達60分的天下第一大題,任何人都不敢掉以輕心。高考前夕,不少學生解決了審題的「難關」後,多次向我詢問:有何妙計提高分數而不至於使自己的作文落於平庸的境地?當時,我未予以回答,其實這也是長期困擾我的難題。翻看學生作文,對照往年高考滿分作文,我覺得「提高論證水平」是短期內可為的,也是一重要的增分手段。於是兩次以此為專題上了作文講評課,為更好地總結過去、啟迪將來,特反思如下:
應把握的形勢:高考作文評審組評價,高考通常有這樣一類考生,他們寫議論文的時候,只會提觀點和擺材料,通篇作文沒有一點自己個人的意見和看法,這類考生往往缺乏對事物的認知和辨析能力,這類作文只能給到中等或以下檔次。
前車之鑒:司馬光出身貧寒;范仲淹兩歲喪父,隨母改嫁,幼時連稠一點的粥都難以喝到;明代龍圖大學士宋濂家中一貧如洗。荷蘭畫家梵高也曾窮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著弟弟接濟;蘇聯偉大作家高爾基曾經是個流浪兒; 居里夫人剛滿十歲就外出打工……可見貧困也是一筆財富。
我的分析:這段文字不細看會蒙人,因為其觀點明確,論據豐富。可其唬不住閱卷的行家,因為論據與論點之間沒能架起一座橋梁,此岸與彼岸之間橫亘著湍急的河流:論據未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論點孤立無援。
升格片段:……這都是幼時曾經貧困而後來成為才子的非常之人。寒門是他們植根的土壤,也就是這塊貧瘠的土壤使他們不斷地發育不斷地成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最終成為參天大樹,開出燦爛之花。由此看來,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喪失擺脫貧窮的信心和鬥志。窮則思變,就要奮發圖強,越是貧困越激勵人奮發上進,這何嘗又不是一筆財富呢?
授之以漁:
因果分析法:鄒忌的妻、妾和客出於私心,異口同聲地肯定鄒忌比美麗的城北徐公更美,但鄒忌沒有被假象迷惑。為什麼鄒忌能透過妻、妾和客的交口稱贊的表象發現問題的本質呢?因為他時刻保持著清醒的頭腦,有自知之明。
比較分析法:將所舉兩個事例進行比較,找出其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通過比較分析,能夠透過表象,指出實質。
奧運會上,面對槍靶,44歲「高齡」王義夫在最後關頭的二次舉槍顯示出過人的老練,終於用金牌洗雪了亞特蘭大奧運會的遺憾。而英國網球運動員亨曼多次遺憾地與冠軍失之交臂。同樣是一流高手,結果卻大相徑庭,究其原因是個人的品質和心理起了關鍵的作用。王義夫因為有了頑強的意志和驚人的鎮定,所以在一槍失準的情況下,能快速調整心態,重振旗鼓,在下面的幾次射擊中打出最好的成績,贏得了金牌。而英國網球運動員亨曼卻因為喪失了意志力,慘敗連連,留下了終身的遺憾。
一篇考場作文如能講道理,講清道理,其得高分便入
『叄』 校外做文明學生的作文二百字優秀的
在一個國家中個人是主體。對於個人來說什麼最重要呢?我想首先應該是具備文明素質,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那麼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
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設出優良的學習氣氛。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記得一位名人曾說: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構成的,而不是由文字。無數事例表明,走向事業輝煌、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是高尚的情操。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以什麼樣的精神風貌,什麼樣的思想品質和什麼樣的道德水準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
南開大學校長在鏡子上寫了一句箴言:「面必爭,發必理,衣必整,鈕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裝。」作為一個中學生,我們必須明白自己的儀表起碼必須符合學校的氣氛和學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體的儀表,是對老師同學的一種尊重。
同學們,文明禮儀是人類社會最起碼的道德規范,是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學識水平,道德素質,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俄國著名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種資本。」良好的禮儀習慣的形成,可以轉化為一個人內在的性格、情操,形象禮儀不僅涉及個人的自身形象,而且事關學校社會乃至國家和民族的整體形象
文明是風,它可以吹拂每一位學子的心;形象禮儀是花,它能將校園裝扮得更加美麗。激烈的社會競爭不允許我們停留於顧影自憐之中,讓「形象禮儀常駐你我心中」,讓我們「學好禮儀,美化形象」,努力用雙臂構建自己的人生大廈。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那我們縱然擁有了高深的科學文化知識,對人對已對社會又有何用?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肆』 講文明守禮儀的演講稿,現在要寫,急急急!
文明禮儀,伴我行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仰望蒼穹,蒼穹無語,卻有鳥兒為他歌頌贊歌;俯視大地,大地無言,卻有花草為它妝
點美麗。同樣,一個人即使不言不語,他所表現出的自身修養也自會為他贏得他人的贊譽。
而自身的修養也真和我今天所演講的主題「文明禮儀」密不可分。可以這樣說,一個真正文
明的人,一舉一動中往往會散發出一種迷人的氣息。這是一種心靈美的展現,道德的升華。
會讓每一個接觸他的人如沐浴春風般溫暖,並接受到無限的正能量。不錯,這是文明的一種
傳遞。
然而,在社會高度發展的今天,
「文明禮儀」
,這個幾千年來中華兒女代代相教的傳統精
神財富卻隨著時代進步的號角,
漸漸被我們埋沒在記憶深處。
你可以看到,
對於
「文明禮儀」
,
近幾年,來我們到底是怎樣做的。
中國公民在海外旅遊,大聲喧嘩、隨地吐痰、亂扔雜物、排隊加塞、衣冠不整等,不文
明現象隨處可見,
被海外一些媒體歸納為中國旅客的
「通病」
。
這不僅嚴重損害了我國
「禮儀
之邦」的形象,也引發了海內外輿論的高度關注與批評。有甚者更因此拒絕接待中國旅客。
讓中國人在海外顏面盡失,這難道還不能夠警醒我們,讓我們反思嗎?
「我們是文明人!
」這樣的話,可能很多人都說過,可又有誰親身實踐。放眼望去,操場
上的垃圾是誰扔,
樹枝花草又是誰折。
「文明禮儀,
伴我行」
這或許早已不僅僅只是一句口號,
而是全社會對於我們的一種渴望。
社會不需要假、惡、丑,校園也更不需要虛偽的文明。同學們,請伸出你們的雙手,用
汗水澆灌禮儀之花,用我們開拓展新未來。
中國夢,註定會交接到我們這代人的手中,而我們也定然會成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虛
偽的文明不會讓中國夢騰飛。只有真正的文明才能指引中國夢走向康莊大道。讓我們共同努
力,
說文明話,
走文明路,
做文明人。
讓文明禮儀在你我心中紮根,
用我們的心態共同奮進,
實現你我心中的中國夢。篇二:關於文明禮儀的演講稿
告別陋習,走向文明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同學們,大家下午好,我是
xxx
班的
xxx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
——
《文明起,
陋習滅》
。
德國著名文學家歌德曾經說過:
「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
像的鏡子。
」
的確,
人們總是根據你的言談舉止評價你。
因為,
禮貌是人類和諧相處的金鑰匙,
只有擁有它才會幸福、快樂。
我們不必埋怨這個社會的文明水平不高;
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小,
對社會的影響不大。
試想一下,麵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么?可是,僅僅是這一點酵母,就可以讓麵包膨脹數倍。
所以,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做這個時代的酵母,讓自己的酵素,在這個社會起到應有的作
用。
中國的歷史總是被匆忙地翻過去,但問題並沒有解決,豐厚的遺產總是包裹著問題被永
久寄存,而對未來的奢望必然註定了挫敗的宿命。
中國,自古以來就認為自己是禮儀之邦,但現在人們所做的卻早已與其不符。
禮儀在人際關系中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首先,禮儀是協調人際關系的基礎。人際關系
具有互動性。這種互動性表現為思想和行為的互動過程。比如,當你走路時妨礙了對方,你
表示歉意後,
對方還之你以友好的微笑;
當你遭遇天災人禍時,
朋友會伸出友誼之手援助你。
再比如,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原諒、互相謙讓等等。其次,禮儀也是人際關系的尺度。人們常
以「遠」
、
「近」
、
「親」
、
「疏」來形容人與人之
間關系的程度。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往往也根據不同程度,採用不同的禮儀去交往。
烏申斯基曾經說過:好習慣是人在神經系統中存放的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地增長,一
初高中海量作文大全
小升初 中考滿分 高考滿分 高考零分
個人畢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壞習慣是道德上無法償清的債務,這種債務能以不斷增長
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創舉失敗,並把他引到道德破產的地步。
不可置否,我們的生活中還存在著許多陋習,例如隨手亂扔垃圾,用詞不雅,浪費資源
等等。盡管一個人的力量難以改變些什麼,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大家都攜起手來,任何陋
習都可以解決。
文明是自身道德的體現,
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文明禮儀之上。
倘若一個
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也不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
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
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所以魯迅先生說:
「中國欲存爭於天
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
」
「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正如
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
明的基礎。
『伍』 雪山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文明禮儀優秀的作文的周記怎麼寫四百字
隨著現代文明的飛速發展,直沖雲霄的高樓大廈、形形色色的交通工具、各種各樣的科技產品隨處可見,可是在此同時,白色透明的垃圾袋安詳地躺在爭奇斗艷的花叢中,充滿細菌的唾液緊緊地粘在正茁壯成長的青草中,原本清澈見底的小溪已經變得渾濁不堪,數不勝數的污染低頭可見。
文明,是個簡單不過的詞語,人人會說人人知道,可是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答案必定是少之又少,寥寥無幾,人們的個人的方便、利益遠遠地超過了文明所在地位。常常,人們會為了一時之快、一時之便,就把污染留在了寬敞的大街、芬芳的花叢、嫩綠的草叢等等的公共場所,實為不雅。文明,是個十分重要的詞語,可是它卻經常被人們忽視,拋之於腦後,讓我們重視起這個不可缺少的詞語吧!只有文明才能讓我們的城市不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使我們的城市不僅是工業發展得迅速,並且人們的素質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城市也如同人類一樣,要內外兼得,就必須人人將「文明」一詞牢記在心吧。
我要與文明同行,文明代表著我們的進步,代表著我們的覺悟;文明,是新時代的人民的必需品德之一;文明,是新時代的國際化城市的必備條件之一。讓我們做到文明吧!讓我們重視起文明吧!讓我們倡導文明吧!讓我們與文明同行在這個美好的新時代吧!我是合格小公民,公共道德要遵守。廢舊電池別亂拋,白色垃圾力減少。養花種草植樹木,環境衛生大家保。
要想做個好公民,文明用語少不了。對不起,沒關系,團結友愛心歡喜。尊老師,敬長輩,人人誇我好寶寶。
『陸』 《做講文明懂禮儀的優秀中學生》作文
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重視、開展禮儀教育已成為道德實踐的一個重要內容。法律、制度屬於社會規范的底線,雖然重要,但它們畢竟只是社會的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的規范,而無法包含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法律規定,盜竊價值超過一定數額時要追究刑事責任,當達不到追究刑事責任的數額時,則可依據治安管理條例的規定予以治安處罰。但是,如果治安處罰的條件也夠不上,比如偷了別人的一件衣服怎麼辦?如果社會的所有成員都會小偷小摸,這個社會將是一個怎樣的社會?然而,法律卻管不了偷雞摸狗之類事。怎麼辦?這就要依靠道德來規范。事實上,不偷不竊這既是道德的要求,同時也屬於禮儀的要求。因為,小偷小摸行為顯然不屬於禮貌行為。小偷小摸如此,其他方面何嘗不是如此。所以,沒有規矩固然不成方圓,沒有禮儀同樣不成方圓。 從禮儀的現實條件來看,我們必須學習禮儀知識。講禮儀是有條件的。首先,禮儀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就是我們平時所提倡的一些基本禮儀也不例外。如不隨地吐痰需要紙巾、污物桶的物質基礎;不隨地大小便需要完善公共廁所設施。所以,講禮儀要切合實際,禮儀過於繁瑣或超前會成為負擔。有錢人參加晚會固然可以穿晚裝、禮服,但農民上山砍柴穿西裝就沒必要了。其次,禮儀具有鮮明的 地域性。在多數國家,朋友見面時握握手是禮儀,但到了中東,異性之間隨便握手弄不好是要受懲罰的。又如,在西方國家,朋友相見互相擁抱非常正常,但在我國,如果普通的異性朋友之間動不動就擁抱,就會受到人家的恥笑,甚至被對方認為是性騷擾。同樣是在國內,在街上隨地吐痰是不文明、不禮貌的表現,但農民在田間耕作時,如果也要求吐痰入盂則會成為笑談。所以,講禮儀要符合國情,不能照搬照抄,要實事求是。 禮儀教育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容上看有儀容、舉止、表情、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從對象上看有個人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待客與作客禮儀、餐桌禮儀、饋贈禮儀、文明交往等。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行為規范稱為禮節,禮儀在言語動作上的表現稱為禮貌。加強道德實踐應注意禮儀,使人們在"敬人、自律、適度、真誠"的原則上進行人際交往,告別不文明的言行。 倡導文明的社會禮儀。結合社會公德教育,大力倡導以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守社會公共秩序等為主要內容的文明禮儀理念。進入車站、公園、社區等地,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制止不文明現象。針對當前公共生活領域中的突出問題,大力宣傳文明上網、文明就餐、文明駕車、文明乘車、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等禮儀,著重糾正違章行使、違章停車、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破壞綠化、損壞公物等不文明行為,引導人們做一個懂禮儀規矩、講文明語言、守公共秩序的好公民,努力形成共同崇尚文明禮儀的社會氛圍,營造和諧的社會環境。大力倡導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熱情為主要內容的職業禮儀規范,以良好的服務態度、服務質量以及規范的儀態、語言,為服務對象提供優質的服務。 禮儀、禮節、禮貌內容豐富多樣,但它有自身的規律性,其基本的禮儀原則:一是敬人的原則;二是自律的原則,就是在交往過程中要克己、慎重、積極主動、自覺自願、禮貌待人、表裡如一,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檢點,自我約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適度的原則,適度得體,掌握分寸;四是真誠的原則,誠心誠意,以誠待人,不逢場作戲,言行不一。 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學習禮儀知識,促進禮儀習慣養成,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著力塑造創新、誠信、包容、開放、文明的北京人的良好形象,樹立講文明懂禮儀的社會風尚,加快國際化城市建設做出自己的努力! 什麼是禮儀呢?簡單地說,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范,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所以我們作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在一個國家中個人是主體。對於個人來說什麼最重要呢?我想首先應該是具備文明素質,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那麼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 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教室里、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麵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臟話、粗話,隨意攀爬樹枝,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
『柒』 議論文以《文明禮儀》寫一篇800字作文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禮儀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范,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
文明禮儀,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是國家的臉面。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麼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遊客。」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中央電視台曾經報道,國慶節後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殘跡,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跡,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聖和庄嚴形成了強烈反差。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么?同學們,時代的車輪已經把我們帶入了21世紀,在現代社會中,人好比原子,唯有在相互關聯中才有其生存的價值。一個人,不管你是否願意,若要取得學業或事業的成功,若要生活的愉快、幸福,就要首先學會文明禮儀,學會與任何人,包括親朋好友、老師同學、乃至所有需要與自己交往的人友好相處,必定要學會塑造健康的人格。
古人說,「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你不學「禮」,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身。「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正如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准,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文明其實是由細節構成的,記得一位名人曾說: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構成的,而不是由文字。無數事例表明,走向事業輝煌、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是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以什麼樣的精神風貌,什麼樣的思想品質和什麼樣的道德水準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
南開大學校長在鏡子上寫了一句箴言:「面必爭,發必理,衣必整,鈕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裝。」 作為一個中學生,我們必須明白自己的儀表起碼必須符合學校的氣氛和學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體的儀表,是對老師同學的一種尊重。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為可見文明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校園內食品袋、果殼隨處可見。這些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么?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要成為一個文明的人,必須接受文明之教育,就像一塊礦石,想要成為鋼鐵,必須投入熔爐接受烈火的冶煉。父母把我們送進學校,就是想讓我們在學校這個文明的熔爐里被煉成一塊純鋼。成績的好壞並不是最要緊的,作為家長,他們期望我們能健康成長,期望我們能在老師的教導下成為一個文明的人、一個優秀的人。他們不期望我們一定要成為棟梁,但我希望我們至少是一棵綠樹。無庸諱言,當今社會的不文明行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堅信,江後浪推前浪,如果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斗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園一定會因為我們的文明而更加美麗,社會會因我們而美好。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讓我們一起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 清潔環境,保護校園環境,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讓文明之風吹遍校園,吹遍社會,伴隨我們健康幸福的一生!
『捌』 爭做優秀少先隊員文明禮儀作文
文明禮儀伴我行作文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古代就有「五禮」之說,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嘉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凶禮.還有祭祀禮、相見禮、誕生禮、成人禮等等,甚至還有專門寫禮儀的書,如《儀禮》、《禮記》、《周禮》可見中國禮儀文化的悠久與成熟.現在的禮儀早就沒有了古代的繁瑣復雜,難道說文明儀不重要了嗎?不!文明禮儀在當今社會雖然還沒有如此把文明禮儀看得那麼重,可它依然非常重要.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文明禮儀不僅僅只是讓自己更有修養,更有素質,它還可以讓你得到尊重,也可以讓你收到別人的賞識,從而贏得機遇......那現在還處於小學階段的我們要怎樣體現我們的文明禮儀,它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幫助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文明禮儀並不是要驚天地泣鬼神,它注重從點滴小事做起,潛移默化地改變我們的形象.在校園中最基本的就是愛護公物.小到一棵草,大到課桌椅,教室門,多媒體設備,盡量不去損壞它,使用時小心翼翼.雖然它不是我們自己的東西,但它是對下一屆同學的尊重.想想看,如果上一屆的同學也不愛護它使用時就會有很多麻煩,那我們豈不是也不舒服?管住自己的手,不損壞公物,就是文明禮儀的體現.其次,我們要尊重老師,尊重同學.面對老師時敬個禮,說聲"老師好"讓老師感到開心,課間幫老師整理整理桌子,讓老師感到舒心,當老師合格的小助手,讓老師感到放心.面對同學時要多關心,多理解,在同學說錯話,做錯事時要學會寬容,一句"沒關系的"會讓同學松一口氣,在同學遇到困難時要伸出援手,一句"我來幫你"會讓同學們感到溫暖.幫助老師,幫助同學,就是文明禮儀的表現.只要大家也從這樣的點滴小事做起,是不是會覺得老師更喜歡你了,同學也都願意和你玩,關系越來越好了呢?這就是文明禮儀的功勞.
那在生活中我們又該怎麼辦呢?在公共汽車上給老人讓座,幫買了很多東西的鄰居提一下,開信箱時順便幫隔壁的人拿一下信.......只要你懷著一顆友好的心,有樂於助人的精神,就能讓別人感受到你的幫助.我身上也發生過這樣一件事,讓我到現在依然很愧疚.那是一個早晨,晚上睡得很晚的我起來晚了,立即發動火箭般地速度沖到車站.但還是趕上了上班高峰,車子擠得不象話,多虧我反應靈敏,還找到了
一個好的"領地".經過一段比較"短暫"的時間,車子像蝸牛一般開動了.才沒多久,車子來了個急剎車,昏昏欲睡的我一個不注意撞在了扶手上,疼得我眼淚都要出來了.本來無所謂的我開始在心裡抱怨起來,怎麼搞得啊,公交公司也不多發幾班車.這時,一個人站起身來,我兩眼立刻放光,還沒等他完全出來,我就已經一個箭步沖上去.有座位的感覺就是好,我立刻陷入了睡眠狀態.不知過了多久,我睜開了眼睛.咦?這個人怎麼還在啊?我開始打起精神來看,這是個老大伯,頭發還沒怎麼白,但已經有了皺紋,大約五十多歲吧.我立即就覺得臉燒了起來,我不敢抬頭,也不敢聽,一些人正悄悄地說著什麼,難道是在說我嗎?我想重新把位子讓回去,但又捨不得這個舒服的地方,直到這個老大伯下車,我也沒有動.其實就一個座位根本不算什麼,但我竟然還放棄了文明的好形象去得到它,真是不對.學會在生活中細致一點,多關心別人一點,就是文明禮儀的體現.
所有文明禮儀都很容易做到,只要大家再細心一點,再注意一點,文明禮儀就會伴我們同行!
『玖』 高分求份大學生講文明,樹新風,守紀律的文稿,三千字左右!急用!!!!
三月份是學雷鋒活動月,星期五下午,我們學校開展了學雷鋒活動。我們班的同學是為同學們包書,其他班的同學有的是幫別人做按摩,有的是收集有利用價值的廢物……
我們班開始活動了,小星和小榮一起去做廣告宣傳,我和其他同學就開始包書。我先把包書紙裁好,按照書的大小把折邊折好,接著把包書紙對折好,在包書紙的中間的摺痕大約一厘米的地方按書的大小在上下個剪一個小口,把中間剪出來的一小塊折進去,然後把書的封面放進對折的包書紙的中間,再按書的地面的邊的大小折好,這樣就把一本書包好了。
我們就是這樣一本接一本地把班長從其他班同學那裡拿回來的書包好。包著包著,我覺得有點累了,我想休息一會兒。這時我想起了雷鋒助人為樂的精神。雷鋒叔叔帶病幫工地運磚,我這點累算什麼呢,於是我又忙著幫同學們包書了,直到把班長拿回來的書都包好。
我雖然覺得有點累,但我學會了包書,還幫助了同學們,我的心裡是甜甜的。
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的文明古國,禮儀大邦。自古以來就倡導「禮治」,將禮儀謙恥作為立國之本。文明禮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由禮儀所體現出來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像給老幼病殘讓座,像幫助盲人過馬路,再比如送迷路的小朋友回家,這是一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但也正是因為這些小事,才能讓我們真正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才足以證明中國是個名副其實的禮儀之邦。
在學校一次次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的活動中,我們不斷加深了對文明禮儀的理解。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應該遵守一定的文明禮儀原則:一是敬人的原則。尊敬他人,是人際交往獲得成功的重要保證,也是禮儀的核心。敬人的原則,就是要求在運用禮儀時,務必將對交往對象的恭敬與重視放在首位,切勿傷害對方的自尊心。二是自律的原則。自律,就是要克己,慎重;就是要在運用禮儀時,積極主動,自覺自願,表裡如一,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檢點,自我約束,不允許妄自菲薄,自輕自賤;也不能人前人後不一樣,生人熟人面前不相同。三是適度的原則。運用禮儀,與做其他事情一樣,講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且應當牢記過猶不及。所謂適度,就是要求在運用禮儀時,既要掌握普遍規律,又要針對具體情況,認真得體,掌握分寸,不能做得過了頭,也不能做得不到位。四是真誠的原則。應用禮儀,必須誠心誠意,待人以誠。這樣去做,待人友好與敬意才易於為他人所接受。不允許在運用禮儀時逢場作戲,言行不一,口是心非,投機取巧,做假騙人,這就是真誠的原則的含義。
現在全社會都在提倡學、用文明禮儀,文明禮儀活動成為全社會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演講、作文、漫畫、徵文、專刊等各種形式的宣傳活動也在不斷開展,在社會、家庭、校園都涌現出許多文明禮儀的標兵。但在這與此同時,也讓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我們國家全社會都在提倡學習文明禮儀,運用文明禮儀,各行各業都在開展文明禮儀活動。然而,為什麼在不斷的倡導學習中,仍然有許多非文明禮儀的行為發生?是我們倡導的力度不夠?還是我們的意識有問題呢?所以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尤其是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更應該進行深刻的反思。
我們學習文明禮儀,不應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實到我們的行動上。管住自己的嘴,不說臟話,管住自己的手,不亂扔垃圾。人人樹立起「文明禮儀,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的意識。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自己的身邊小事做起,把文明禮儀真正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讓文明禮儀真正伴隨我們成長。
作文文明禮儀伴我行
在一個國家中個人是主體。對於個人來說什麼最重要呢?我想首先應該是具備文明素質,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那麼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
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設出優良的學習氣氛。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記得一位名人曾說: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構成的,而不是由文字。無數事例表明,走向事業輝煌、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是高尚的情操。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以什麼樣的精神風貌,什麼樣的思想品質和什麼樣的道德水準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
南開大學校長在鏡子上寫了一句箴言:「面必爭,發必理,衣必整,鈕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裝。」 作為一個中學生,我們必須明白自己的儀表起碼必須符合學校的氣氛和學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體的儀表,是對老師同學的一種尊重。
同學們,文明禮儀是人類社會最起碼的道德規范,是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學識水平,道德素質,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俄國著名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種資本。」良好的禮儀習慣的形成,可以轉化為一個人內在的性格、情操,形象禮儀不僅涉及個人的自身形象,而且事關學校社會乃至國家和民族的整體形象
文明是風,它可以吹拂每一位學子的心;形象禮儀是花,它能將校園裝扮得更加美麗。激烈的社會競爭不允許我們停留於顧影自憐之中,讓「形象禮儀常駐你我心中」,讓我們「學好禮儀,美化形象」,努力用雙臂構建自己的人生大廈。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那我們縱然擁有了高深的科學文化知識,對人對已對社會又有何用?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 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文明禮儀伴我行的詩歌
人人從我做起來
要讓大地綠起來,
要讓天空藍起來,
要讓江河清起來,
要讓空氣凈起來,
要讓花兒開起來,
要讓鳥兒唱起來,
要讓環境好起來,
人人從我做起來。
文明禮貌
學習爭先雖重要,
文明禮貌也要好。
學校規定都遵守,
見到老師有禮貌。
同學之間相友愛,
友誼小手牽的牢。
愛護公物放心上,
樹立新風我做到。
文明乘車歌
同學們,要記牢,
上下車時隊排好。
上了車,不亂跑,
准備零錢去買票。
車廂里,不大叫,
安安靜靜秩序好。
有座位,不去搶,
老人孩子照顧到。
下車時,不擁擠,
耽誤時間易摔跤。
講文明,講禮貌,
開開心心上學校。
都誇白兔有禮貌
小白兔,過小橋,
走到橋上瞧一瞧,
哎呀呀,山羊公公走來了,
搖搖擺擺跨上橋。
小白兔,往回跑,
站在橋頭把手招。
「公公請您先過吧,
一步一步要走好。」
河水聽了嘩嘩笑,
魚兒聽了蹦蹦跳,
都誇白兔有禮貌。
校園美
教學樓,真熱鬧。
楊柳青青花兒俏。
同學們,蹦又跳。
講文明,懂禮貌。
見老師,問聲好。
見同學,問聲早。
愛環境,出新招。
有垃圾,專人管。
見廢紙,彎腰撿。
護環境,人有責。
校園美,齊歡笑
文明禮儀伴我成長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么?
這里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麼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眾。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准,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什麼這么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是從自身做起,這社會氛圍又從何而來呢?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裡,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么?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找了半天發現都是奧運的,這個你看著弄吧希望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