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作文大全 > 蘇軾形象描寫作文

蘇軾形象描寫作文

發布時間:2021-03-02 00:20:05

① 以「我眼中的蘇東坡(蘇軾)為題 寫一篇不少於四百字的作文!!急急急明天要交作業啊!

我眼中的蘇軾
我眼中的蘇軾是唯美的,似風,似雲,似霧,仙一樣的傳奇人物專.蘇軾,人們只道他是唐屬宋八大家之一,卻不知他的品性才是我們最當景仰的.
記得蘇軾的陌上花嗎?田此詩可見他視名利為過眼雲煙,從不貪圖人世閩的榮華富貴.
他一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盡現他的豪邁.
他的詩作慷慨又不失豪邁,曠達而又不失婉約,感性中又透著理性,充分令人體會到何謂人生.
既是.世事一場大夢,又可懼人生幾度秋涼?
蘇軾,
雖是仙一樣的傳奇人物,卻也是一個會喜會悲的普通人.只是,他品格高尚,非凡人可同日而語!
時問所限,只能幫到這裹了!你大可從中加插來完戍此文,祝君順利~

② 作文 我眼中的蘇軾

去年在樂山凌雲寺曾看到東坡先生的自贊:心是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我平生功業,黃州儋州惠州。讀畢一笑,既贊賞又感慨,心情像墜了重物的風箏,不知是沉甸甸地往上飄,還是輕悠悠地向下落好。問我平生功業,黃州儋州惠州,坡翁的自況可謂妙絕。後來,發現《百家講壇》里有專論蘇軾的節目,喜歡得不行,而且愛屋及烏,連康震也一並喜歡。只嫌電視里看不盡興,特意到網上下載,一飽眼福後捨不得刪除,寶貝似的留在文件夾里。我開始更多地關注起這位名滿天下的大文豪來。翻開《古文觀止》,專揀蘇軾的文章讀,邊讀邊問自己,守著這樣的寶藏,早幹嘛去了?看到我興興頭頭的樣子,他又買來《東坡志林》,告訴我《觀止》上的文字固然好,但對於了解一個人仍有局限性。好比出席社交場合的正裝,一板一眼之餘,終不夠灑脫自如。而《志林》上多是東坡的日常筆記,又像居家的便裝,正好彌補了正裝的缺憾。一番話說得我信服加感動,到底是知音。

讀過《東坡志林》,我心中的蘇軾漸漸活了起來。我不是做學問的人,對他的興趣不是因為需要,更多出自直覺的喜歡。我曾懷著無限的景仰,為蘇軾詠過一首不成調的小詩:

是誰
披一蓑煙雨而來
從蜀中那個
山如眉黛的城
父親盼你甘為扶手的苦心
縛不住少年脫穎的才思
筆下有奇峰跌宕
直逼入京城絡繹的浮雲
凌虛台開闔今古
西子湖潑灑深情
世人都驚艷你的聰敏
聰敏的心卻拗不過倔強的頭顱
烏台猙獰的帷幕下
素日親近的文字突然倒戈
成為你的敵人
御案上號角響起
開啟你茲游奇絕的征程
桔自為桔,不必淮南淮北
他鄉故鄉,何需醉里去尋?
看!臨皋亭畔的洪波中
一樣有岷江雪水奔騰
東坡上菜畦碧綠
你挽著衣袖,且耕且吟
纖毫往江里一擲
激起千年的驚濤拍岸
和赤壁不朽的回聲
蒼黃反復間
權柄的兩端你都不肯趨奉
獨立就獨立個徹底吧!
囹圄哪裡鎖得住
你不羈的精魂
幾枚暖肚餅佐酒
將半世的顛沛流離
和著嶺南的荔枝一齊咽下
睥昵滄桑的眼中
依舊是――
羅浮山下四時春
輾轉一觀,曉罅隙之塵飛
徐行一嘯,載千年的陰晴
翻開厚厚的典籍
讓我聆聽你赤歷歷、活潑潑的談笑
和清風明月一道
永恆……

盡管屢遭貶謫,蘇軾始終是江山風月永恆的發現者和擁有者。比起李白、劉禹錫吞山吐岳式的豪邁,蘇軾的達觀是平實的。他腳下踏著的不是盛唐的土地,而是偏安一隅、國力積弱的宋土。他的豪邁更加不入流俗,高遠卓越。

蘇軾是一位把獨立精神推向了極致的文人。不論革新派還是保守派當權,他始終堅持自己的政治主張,既不「左傾」,也不「右傾」,明知會觸怒權貴、禍殃己身仍不移矢志,其魄力在不乏阿附逢迎的封建官場中稱得鳳毛麟角。正是這種思想、見解、人格的真正獨立,鑄就了他在文學藝術上的輝煌成就。

蘇軾也是一位把樂觀精神推向了極致的文人。在黃州物力維艱的條件下,他苦中作樂,自己耕種、造房,與農夫相契。在海南島,由於遠離陸地,生活更加艱難,要很長時間才能吃一次從羊骨頭縫里剔下來的肉屑,加之年事漸長,親人遠隔,一般人很難撐下去,可這位少年得意、才華驚世的大文豪就撐了下去。連剪腳趾甲這樣的瑣事,他也品出了其中的樂趣。蘇軾的樂觀已經不是文人失意時的一種姿態,而成為一種品格。他不同於李白,在詩酒中放浪形骸,尋求解脫;他也不是杜甫,在困厄中痛心疾首,做苦行僧。他就是一個人,一個實實在在、可親可敬的人,把所有的浪漫詩意和宇宙人生的思索都建立在觸手可及的生活上,像我眉眼畢現、個性鮮明的鄰居。蘇軾的這種樂觀極大地影響了後來的文人,我從張岱、梁實秋、汪曾祺的散文中都可以看到蘇軾的影子。雖然宋國很弱,四川很偏、民族多難,但大宋有幸、四川有幸、民族有幸,我們還有蘇軾。

入得了世才出得了世,隨得了俗方脫得了俗,坡翁堪當此譽。

蘇東坡,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大人物。
是的,他的確是個十分值得人們敬佩的人。他才情奔放,為宋代最傑出的作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其詩清新豪健,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少數詩篇也能反映民間疾苦,指責統治者的奢侈驕縱。其詞於風格、體制上皆有創變,清雄曠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代很有影響。
而我,也十分欽佩他。欽佩他的灑脫、樂觀、是非分明,能輕松玩笑,也能鄭重庄嚴。當然,也更佩服他的才華,在詩文書畫藝術上的卓絕之美;他對自己的主張原則,始終堅定而不移的信念。
我覺得的,蘇東坡對他弟弟子由說了幾句話,話說得非常的好,描寫他自己也最恰當不過:「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所以,蘇東坡才能過得快樂,無所畏懼,像一陣清風度過了一生,不無緣故。
他的著作在精神上取悅於人的聲韻、感情、風格,讓人看後回味無窮。他不僅自己十分的樂觀,他還很樂於用自己快樂的心態來感染別人。的確,從他寫的作品總能使讀者快樂這一特點,我們就不難看出。
蘇東坡最快樂的時候,就是寫作之時。有一次,蘇東坡寫信給朋友說:「我一生之至樂在執筆為文之時,心中錯綜復雜之情思,我筆皆可暢達之。我自謂人生之樂,未有過於此者也。」蘇東坡的文字使當代人的感受,亦復如此。歐陽修說每逢他收到蘇東坡新寫的一篇文章,他就一整天都很歡樂。宋神宗的一位侍臣告訴人說,每逢皇帝陛下舉著不食時,必然是正在看蘇東坡的文章。即便是在蘇東坡貶謫在外的時候,也只要有他的一首新作的詩到達宮中,神宗皇帝必當諸大臣之面感嘆贊美之。但是皇上對蘇東坡的感嘆贊美就正使某些大臣害怕,他們必使神宗在世一日,就使蘇東坡一直流放在外,不能回朝。但蘇東坡也許只會因此事而發怒,但是他卻不會恨人。他恨邪惡之事,對身為邪惡之人,他並不記掛心中。只是不喜愛這些人罷了。他告訴了我們,恨別人,是自己無能的表現。所以,蘇東坡並非才不如人。因而也從不恨人。總之,正如世人所說的一樣,我們對蘇東坡的印象是,他的一生是載歌載舞,深得其樂,憂患來臨,一笑置之。他這種魔力或許就是使無數中國的讀書人對他所傾倒,所愛慕的理由。
與此同時,我覺得,蘇東坡為人處世也十分的直爽。每當他遇有不愜心意之事,便覺得「如蠅在食,吐之方快。」有一次,他因厭惡某詩人之詩,就直說那「正是東京學究飲私酒,食瘴死牛肉,醉飽後所發者也。」 他,就是這樣的守正不阿,這樣的放任不羈。在蘇東坡名氣之盛,達於極點之時,他受到了所有的文人、朋友崇敬,在朝廷上又官居高位。他為堅持己見,飽受其苦,但他也從不後悔。因此蘇東坡也更為人所佩服,在這方面,他所有的朋友輩都望塵莫及。
由此看來,你就不能不覺得蘇東坡是一個十分令人萬分傾倒而又望塵莫及的高士了。在此,還有一個令我為之震撼的蘇東坡的事跡:
當蘇東坡迅速衰弱下去的時候,家人都發覺了他的呼吸已覺氣短。根據風俗,家人是要在他的鼻尖上放一塊棉花的,好能容易地看他的呼吸。
在這時全家人都在屋裡。那個方丈走得靠他很近,此能用他聽得到的聲音向他耳朵里說:「現在,要想來生!」
蘇東坡輕聲說:「西天也許有;空想前往,又有何用?」錢世雄這時站在一旁,對蘇東坡說:「現在,你最好還是要做如是想。」蘇東坡最後的話是:「勉強想就錯了。」這是他的道教道理。解脫之道在於自然,在不知善而善。
其實,蘇東坡是很容易就能接受哲學達觀思想的安慰的。他曾在雪堆的牆上門上,寫了三十二個字給自己晝夜觀看,也向人提出四種警告:
出輿入輦,厥蓮之機。
洞房清宮,寒熱之媒。
皓齒峨眉,伐性之斧。
甘脆肥濃,腐腸之葯。
失去人間美好的東西之人,才有福氣!蘇東坡能夠到處快樂滿足,就是因為他持這種幽默的看法。後來他被貶謫到中國本土之外的瓊崖海島,當地無醫無葯,他告訴朋友說:「每念京師無數人喪生於醫師之手,予頗自慶幸。」
所以,對於我來說,他,是一個詩人、畫家與老百姓之摯友。
「他感受敏銳,思想透徹,寫作優美,作為勇敢,絕不為本身利益而動搖,也不因俗見而改變。他並不精於自謀。但卻富有民胞物與的精神。他對人親切熱情、慷慨厚道,雖不積存一文錢,但自己卻覺得富比王侯。他雖生性倔強、絮聒多言,但是富有捷才,不過也有時口不擇言,過於心直日快;他多才多藝、好奇深思,雖深沉而不免於輕浮,處世接物,不拘泥於俗套,動筆為文則自然典雅;為父兄、為丈夫,以儒學為准繩,而骨子裡則是一純然道家,但憤世嫉俗,是非過於分明。以文才學術論,他遠超過其他文人學士之上,他自然無須心懷忌妒,自己既然偉大非他人可及,自然對人溫和友善,對自己亦無損害,他是純然一副淳樸自然相,故無需乎尊貴的虛飾;在為官職所羈絆時,他自稱局促如轅下之駒。處此亂世,他猶如政壇風暴中之海燕,是庸妄的官僚的仇敵,是保民抗暴的勇士。雖然歷朝天子都對他懷有敬慕之心,而歷朝皇後都是他的真摯友人,他屢遭貶降,曾受逮捕,忍辱苟活。」
蘇東坡帶給我的感覺,在我看了《蘇東坡傳》後就感觸更大了。其中,以上這一段話讓我記憶猶新,對此頗有同感。
他才情奔放,為宋代最傑出的作家,詩、詞、文、書、畫、文藝理論均有獨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其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
他,就是蘇東坡。
我眼中的蘇東坡。

說起東坡恐怕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四大詞人中他首屈一指。他的詞風靡一時,洛陽紙貴,盜版橫行,神宗禁詞,可奈什麼力量能阻擋這股「東坡風」呢?
東坡生於書香門第,自幼受到父母的悉心培育,加之也勤奮好學,遂博通經史。少時的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立下了以身許國的志願。只可惜事與願違,東坡入仕以後,一直遭到新黨與保守黨的打壓。烏台詩案,東坡幾置死地。但他仍希望馳騁沙場,「千騎卷平崗」,「會挽雕弓如滿月」。十足一個懷揣報國熱忱的赤膽英雄。
駕一葉扁舟,邀三五好友,大快朵頤的東坡也是有的,吟「大江東去」,唱「千古風流人物」,周郎英雄氣短,東坡也掙扎一番,最後「一尊還酹江月」。
除了關東大漢的豪邁激昂,東坡也有繞指柔的情結。中年痛喪愛妻,肝腸寸斷。十年漫長,人已「塵滿面,鬢如霜」,「惟有淚千行」。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經歷風雨,坎坷的東坡寵辱不驚——「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情。」這是何等的瀟灑,坦盪,偉岸不凡!東坡就是這樣通向了堅持操守又全樣身性的人生境界。
一年老一年,一聚一離別,一喜一悲傷,一榻一身卧,一生一夢里,都一般相識,吹一回,唱一回。
東坡,讓人不可逾越的大家,不可不嘆的真人。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沉淪了幾百年的蘇軾,拖著疲乏的身軀,從書中緩緩地向我走來。

我的眼前出現了這樣孤獨的身影:蘇軾他一襲布衣,頭戴斗笠,腳踏木屐,手持竹節,躬耕於東邊的山坡上,難怪號東坡居士。可這么一位叱吒文壇的風雲人物,命運卻是如此的坎坷凄涼,不由讓讀著蘇軾詩詞長大的我內心湧出陣陣心酸。

我眼中蘇軾是仕途失意之人。這一組數據足以說明一切:36歲他上書神宗,論朝政得失,懺怒王安石,被貶杭州。39歲被貶密州。42歲被貶徐州。44歲受奸人讒言所害,罪名作詩諷刺朝廷,差點慘遭殺害,被貶黃州,黃洲那可是個令人自生自滅的地方------我真為蘇軾的遭遇感到憤憤不平,難道他無與倫比的才氣,也成為了被禍害的理由?

我想蘇軾也是不明白的:為什麼自己一心為國為民,仍免不了被流放黃州的命運,於是他才會用登山臨水、憑弔古跡來逃避現實,表達不滿。其實他內心多麼渴望能和周瑜一樣,「談笑間牆櫓灰飛煙滅」扭轉這人生不得志的現狀,然而在當時,縱有多少豪情壯志,又能與誰訴說呢?只能寄情於詩表達情懷,「亂石穿空,驚濤怕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今天讀來我感受到一種別樣的傷感豪邁。

我眼中的蘇軾是傷心寂寞之人。在他34歲那年,他一生中最信任的人——妻子離他而去,妻子的病逝,對他是多麼大的打擊。在他被貶密州,孤獨苦悶的日子裡,他只能在夢中見到久別的妻子,夢中相見,也只能是:「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十年風雨,歷盡艱辛,獨自飄零,無人讀懂他受傷的心靈,我可以想像出當時蘇軾是何等的哀痛。「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對於蘇軾只能是奢侈的夢想而已。

我眼中的蘇軾是浪沙淘不盡的詞人。也許他坎坷的經歷,成就了他文學的偉大。他的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他的詩和黃庭堅並稱「蘇黃」,他的詞和辛棄疾並稱「蘇辛」。我無法想像中國文學史少了蘇東坡會是怎樣一番情景,一定會黯然失色的。

我們將讀不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千古美句;我們也欣賞不到「春江水暖鴨先知」,「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哲言名句……那將是怎樣的遺憾哪!

讀著讀著,蘇東坡在我的眼裡成了一個孩子,一個飽經滄桑依然不改赤子之心的孩子。我想也許正是這份純真,造就了他的成就,讓我們今天依然深深記著並永遠懷念著。

在我隱隱的淚水中,我看到了他身影漸漸地遠去,遠去……

總覺得蘇軾先生象我夢中的兄長。
說來慚愧,我不喜讀史,也不喜讀古文,所知的一些古文不過是幾首有名的古詩詞而已,對屈原、杜甫之類的大家也不大清楚他們的生平。東坡先生也不例外。但東坡先生的逸事趣聞特別多,讓我覺得率性灑脫的他好似我夢中的兄長一般。
是女孩子嬌嗲的天性使然吧,身為長女的我一直希望能有一位寬厚幽默的兄長。蘇家的這位大哥當然足為兄長的楷模,他與蘇小妹的對詩戲謔,他在中秋節對弟弟的款款思念,無不真情流露,讓人妒羨不已。
諸多文學大家留給我們的只是文學精品。所以李白的飄逸、王維的禪靜,好象都比較平面。而東坡先生的才情旨趣是全方位的。試想:如果不是「蘇堤」、「白堤」的裊娜婉轉,西湖恐怕也不能這樣「淡妝濃抹總相宜」吧;而「東坡肘子」、「東坡肉」也許就是「多放油少放水,火候到時它自美」這樣烹調出來的;看起來東坡先生還是位美食家,想到他品嘗惠州佳果時搖頭晃腦地吟哦:「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真讓人忍俊不禁,要知道嶺南那時可是蠻荒之地啊,先生真是達人一個。
率性、達觀似乎是東坡先生的性格特點,從「大江東去」的豪邁,到「聊發少年狂」的灑脫,無不體現了他的這 種性情。實際上他的命運是多蹇的,他的一生似乎就是在一貶再貶之中度過的,但他從不氣餒,總是很投入地享受生活,這從「東坡巾」的瀟灑和「東坡提梁壺」的大氣質朴中都可以體會出來,因而他漂泊不定的流亡生涯不但不暗淡悲慘,反而充滿了溫馨和豐富。我喜歡青衫學士「腳著芒靴走天涯」的豪情,喜歡他「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豁達,喜歡他詰問酥餅「為什酥」的幽默,喜歡他以清風明月為友為伴的襟懷……我總覺得東坡先生很象金庸筆下的「性情中人」,性情中人對所愛又大都是深情款款的,於是,「明月夜,短松崗」又叫多少痴情人黯然神傷。
其實一字一句地品味先生的詞句:「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勤儉嬋娟」,你會感到曠達、疏朗之外蘊含著多少風雨與無奈啊,而我們太多的時候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地引用它。這也正是先生的高明之處,他總能將失意在一種親近自然和人性的生活中將其化解,表現出一派平和、豁達、浪漫與生命活力。
人生多少月明夜,清風拂水波躍金
水月代代無窮已,先生清輝照古今

③ 作文《我眼中的蘇軾》

《我眼中的蘇軾》

如果我問你「蘇和仲」是誰,有些人可能無法回答。但如果我問「蘇版東坡」,那就很少有人權不知了。其實無論是蘇和仲還是蘇東坡。他都是一個人——蘇軾。
他的文章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菜做的好,自創了東坡肉。他興修水利,在西湖邊留下了蘇堤,既是水利工程,現在又成了西湖的一景,和唐朝的白堤並重。他宦海沉浮,幾經波折,升升降降,走遍了大半個祖國。
他豪放,所以,他的大江東去浪淘盡,須鐵板大漢去唱,而一唱近千年,以後雖不會再唱,卻定有人會吟頌。

他深情,十年生死兩茫茫,發妻死了十年,還在夢到她。且寫詞來紀念她,就是被稱為千古第一悼亡詞的江城子。

他的瀟灑,大雨來臨,他在竹林遊玩,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他不僅是我國的「唐宋八大家之一」,還是我國著名的散文家.文學家。如果說到最豁達.最豪放的人那就是~~——「蘇軾」。

④ 寫一篇關於蘇軾800字作文

我眼中的蘇軾

你說他用真摯的情感化成筆下四溢的文字,你說他用理想的風格編織出一個個豪邁的形象,你說他將官場上的勾心鬥角揮灑成行雲流水從他身上淌過,對待人生的態度,即使經歷的失敗太多太多,他也都一笑置之地放下……當我第一次品味你的詩時,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想法,只覺得字里行間無一處不吸引著我,彷彿讓我身歷其境的感覺。
今天有幸又閱讀你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我了解到詩人你雖然41歲了,並且身處離京都密州,政治上的不得意,但你對現實卻充滿希望,我不禁的輕笑了:何曾幾時你也是年少氣盛,在官場的險惡並沒抗擊了你對政治的抱負(意志)即使天公不作美,把你貶離京州,清貧困苦的生活也令人逍遙自在,銷蝕不了他對生活的樂觀態度。從詩中,我看到了:你在皎潔的月光下與絲絲涼意相交成影,好一個中秋十五夜,天上的月亮為何圓又明?你豪爽地舉杯對月,一股淡淡的憂愁散開,沒有親人的陪伴,只有飲酒起舞,習習的古風伴隨你的愁與情,交織、旋轉、傾瀉成一曲散漫的樂章。庭院中彌漫著酒的醇香,你說:豈望回朝做番大事業,卻終怕遭小賊誣陷,何時才是我施展抱負之時?可是話鋒一轉,不禁想通,人的一生不經歷風雨,又怎能見到彩虹?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我雖不能為帝王世家出謀劃策,但祈願天下人有難如何?這時,天空似明朗了幾番,一時心中的陰霾猶如清風飄去……
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詩人寫的詞,這其中包含了他太多的情感,就像李白所寫的「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寫的很美卻無法與」起舞弄清影「而媲美——它概括了全部。其實,我並不懂得詩詞,但我只是靠感覺來發現,來察覺。很久,我才知道東坡肉是不是也與蘇軾你有淵源呢,但此刻,我只想沉浸在這中秋之夜這豁達的情懷里,蘇軾,我也許並沒看透你,但你對祖國的熱愛,對一切事物的豁達,我想,我會永遠銘記!
秋風般的拂繞,讓人著迷的詩文,歡愉著動人的音符,一切都將被風深埋心底,傳頌遠方……

⑤ 寫蘇軾的作文

江西卷《臉》

[例文]



(一)

雨來得是那麼的突然,那麼的意外,剛剛還是晴朗的天,霎時間暗了下來,雨水噼里啪啦的打在樹木上,岩石上,天地立刻陷入一片迷濛……

方才還在樹叢中跳躍的松鼠不見了,方才還在樹林里聒噪的鳥兒不叫了,剩下的是一片人聲喧嘩……他們走在雨中,有的撩起衣襟,擦拭不斷打在身上的雨水;有的小心翼翼,生怕弄臟了早已遍是污泥的鞋子;有的大步疾行,忽的跌倒在地上,濺起一片泥水,引來一陣驚叫……

蘇軾微醺,一張臉在初春的微寒中紅潤潤的,雨水順著這張臉滑落下來,流到嘴角,在笑出的酒窩里打了個旋,滴落在地上。

這是怎樣一張臉呀!他笑著,笑別人的狼狽,笑自己的「癲狂」。

(二)www.gkzww.com

雨來得是那麼的突然,那麼的意外,剛剛還是晴朗的天,霎時間暗了下來,雨水噼里啪啦的打在房檐上,石階上,天地立刻陷入一片迷濛……

方才還在廳堂里談笑的朋友不見了,方才還在檐下吵鬧的孩子不見了,剩下的是一片人聲喧嘩……他們大喝著他的名字,把倉皇走出的他一把抓住,推推搡搡弄上了囚車。

他的眼睛微微睜著,嘴角因為肉體的疼痛一抽一抽的抖動著,凌亂的頭發在臉上橫沖直撞。經歷了一個又一個謾罵與拷打並行,侮辱與誹謗交織的通宵,他的臉上總是留著雨的印記。

烏台的囚室外,雨還在淅淅瀝瀝的下著。街上的人卻不少,人們要看一看他——這個曾經一舉高中榜眼,曾經被皇帝大加賞識,曾經春風得意的蘇軾。汴梁城裡的寬闊而平坦的大路上,一輛囚車在穿行,雨水在他臉上淌著,淚水在他心中流著……

(三)

雨漸漸地小了一些,他看看腳下的芒鞋,看看手中的竹杖,這一霎那,他忽然覺得它們比朝靴比官印更可貴。

白天過去是黑夜,晴朗之後遭風雨。無論你怎樣左躲右閃都無可避免地要與它們相遇,也許,這就是人生的一種必然吧?既然如此,揚起臉,面對著風雨,嘆一句:「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吧!那麼,黑夜過去是白天,風雨之後見彩虹,也就是另一種人生的必然了。

緩緩的走著,心情漸漸的輕松而愉快,小曲兒也不覺間哼唱了起來。晚風習習,不覺間雲已經散了,夕陽在西山的頭上又露出了艷紅的臉。

他回過頭去,沙湖道的小路曲曲折折,在夕陽的余暉中另有一種超然之美。

[簡評]

這篇文章幾乎與全國甲卷的例文一模一樣,不過在個別詞句上稍加變動(變動部分用下劃線標注),就妥貼的轉變為《臉》。文章在第一二兩個部分分別加入了一個小段落,以突出「臉」。作者深知「臉」上的一切都是「內心」的表現,因此,這些段落的加入就顯得不著痕跡,貼切自然了。

《臉》這個文題有很大的寬容度,因為外在的一切都是內心的表露,這就使得很多文章可以轉化為《臉》。作者抓住了這個竅門,不費什麼筆墨,就把自己原先做過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定風波》一文移植過來了。

很多同學拿到抽象的概念性的題目尚且可以馬馬虎虎的對付出一篇文章來,一旦遇到形象性的題目思路立刻就被形象禁錮住了,繞來繞去寫不出什麼有深度的文章。連這篇文章的構思技巧是可以借鑒的。這不是抄襲,而是「偷自己的懶」,利用自己平時作文的積累而進行深加工。這種文章在考場上往往因為思想的深刻,語言的成熟而取得更理想的成績。

在此,評論者也可以偷自己的一個懶了,對於文章的其它評價可以參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定風波》一文的簡評。

⑥ 求一篇寫蘇軾的作文,要寫蘇軾的一生,帶上當時蘇軾寫的詩500-600字

我眼中的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沉淪了幾百年的蘇軾,拖著疲乏的身軀,從書中緩緩地向我走來。
我的眼前出現了這樣孤獨的身影:蘇軾他一襲布衣,頭戴斗笠,腳踏木屐,手持竹節,躬耕於東邊的山坡上,難怪號東坡居士。可這么一位叱吒文壇的風雲人物,命運卻是如此的坎坷凄涼,不由讓讀著蘇軾詩詞長大的我內心湧出陣陣心酸。
我眼中蘇軾是仕途失意之人。這一組數據足以說明一切:36歲他上書神宗,論朝政得失,懺怒王安石,被貶杭州。39歲被貶密州。42歲被貶徐州。44歲受奸人讒言所害,罪名作詩諷刺朝廷,差點慘遭殺害,被貶黃州,黃洲那可是個令人自生自滅的地方------我真為蘇軾的遭遇感到憤憤不平,難道他無與倫比的才氣,也成為了被禍害的理由?
我想蘇軾也是不明白的:為什麼自己一心為國為民,仍免不了被流放黃州的命運,於是他才會用登山臨水、憑弔古跡來逃避現實,表達不滿。其實他內心多麼渴望能和周瑜一樣,「談笑間牆櫓灰飛煙滅」扭轉這人生不得志的現狀,然而在當時,縱有多少豪情壯志,又能與誰訴說呢?只能寄情於詩表達情懷,「亂石穿空,驚濤怕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今天讀來我感受到一種別樣的傷感豪邁。
我眼中的蘇軾是傷心寂寞之人。在他34歲那年,他一生中最信任的人——妻子離他而去,妻子的病逝,對他是多麼大的打擊。在他被貶密州,孤獨苦悶的日子裡,他只能在夢中見到久別的妻子,夢中相見,也只能是:「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十年風雨,歷盡艱辛,獨自飄零,無人讀懂他受傷的心靈,我可以想像出當時蘇軾是何等的哀痛。「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對於蘇軾只能是奢侈的夢想而已。
我眼中的蘇軾是浪沙淘不盡的詞人。也許他坎坷的經歷,成就了他文學的偉大。他的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他的詩和黃庭堅並稱「蘇黃」,他的詞和辛棄疾並稱「蘇辛」。我無法想像中國文學史少了蘇東坡會是怎樣一番情景,一定會黯然失色的。
我們將讀不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千古美句;我們也欣賞不到「春江水暖鴨先知」,「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哲言名句……那將是怎樣的遺憾哪!
讀著讀著,蘇東坡在我的眼裡成了一個孩子,一個飽經滄桑依然不改赤子之心的孩子。我想也許正是這份純真,造就了他的成就,讓我們今天依然深深記著並永遠懷念著。
在我隱隱的淚水中,我看到了他身影漸漸地遠去,遠去……

⑦ 為蘇軾設計雕像作文,外貌描寫

如果說李白是銀河,那麼蘇軾就是神州大地。

蘇軾是個極會在生活中發現樂趣的人。他愛吃,會吃,懂吃,也會創造吃。都說不會做飯的吃貨不是個好吃貨。除了家喻戶曉的「東坡肉」、「東坡餅」、「東坡豆腐」等…他的吃貨本質主要體現在他不斷被貶謫之後也能在吃食方面吃出不一樣的滋味。這才是一個懂得「食物是大自然的饋贈」的人應該有的風采。

蘇軾也是個心繫天下蒼生的人。無論何時何地,都心懷天下,濟世蒼生。隨著他不斷的被貶謫到江南各地,他的政績也遍布到江南各地。在杭州,他判官妓從良滅蝗災,與太守修西湖六井,疏浚茅山,鹽橋二河,築西湖堤;在密州,他遇到旱災,他便祈雨,罷給田募人充稅,平定海盜等等……

他在尋找樂趣的同時也在積極的承擔命運給予他的責任。哪怕自己的權利不大,也會盡自己所能去拯救自己所能涉及到的千萬人。蘇軾也是個全能型的天才。

為什麼這樣說呢?蘇軾無論是散文、詩歌、書法還是繪畫樣樣都是當時的第一位。放如今也是無人能及的。他更是一個十分可愛的人。他的雅俗共賞使他不僅能得到那些文人士大夫的喜歡,更讓他得到了普通百姓的喜歡。能夠做到這樣的,恐怕也就只有那個苦中作樂且幽默風趣的蘇子瞻了吧。

⑧ 描寫蘇軾的美文

描寫蘇軾的美文
我國文學史上傑出的作家蘇軾,在詩、詞、散文創作三個方面都表現出超凡的才能。他的作品的豪邁氣象、豐富的思想內容和獨特的藝術風格,代表了北宋文學的最高成就。在第一章里,對蘇軾的詩、詞已經作了介紹,這里再對他的散文作品作一概覽。
蘇軾的散文,可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三家的散文媲美。蘇軾散文,首先在其政治論文中大露崢嶸。在《策略》、《策別》、《策斷》等篇章里,作者滿懷儒家的政治理想,憑借大量的歷史事實加以周密的論證,字里行間頗有賈誼、陸贄的氣勢、神韻。文脈曉暢,文采飛揚,所受《戰國策》的影響,明顯可見。蘇軾的歷史論文,如《平王論》、《留侯論》等,是其政治論文的另一種表現形式。作者借描畫、評述歷史人物、事件、典故,闡釋政治見解。這些文章盡管在內容上無什麼特別可取,但寫法上善於隨機生發,仍有不少可借鑒之處。
蘇軾還給後世人留下不少書札、雜記、雜說、小賦。這些精緻典雅、小巧玲瓏之作,大都夾敘夾議,揮筆輕盈自如,抒發了作者坦誠的胸懷,也表達了對人生、對文藝的見解和喜愛之情,成就大大超過他的政治論文。形象地闡明對文藝問題見解的散文,實際上是理性思維和形象思維相交融的文論佳篇,論述精闢,才氣橫溢,如《傳神記》和《書吳道子畫後》便是最能令人心折稱道的例子。像「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這一見解,雖是就繪畫而言,但其精神對其它藝術門類也可以相通。閱讀此類文章,我們又目睹了蘇軾作為一位出色的文論家的風采。

⑨ 急求蘇軾的人物形象!寫作文要用的

蘇軾的詩詞為千古所流傳,他自己也成為了近千年家喻戶曉的人物,他的性格是怎樣的呢?大家可能都會說蘇軾的性格的是豪邁的、是樂觀的,可能大家是針對蘇軾的詩詞裡面所抒發的感情色彩而肯定的,那麼蘇軾的性格到底是不是豪邁的呢?
首先,蘇軾的曠達、好爽、樂觀是來自於他性格最本身的直率,而且這個才是他的本質,是天生帶有的,蘇軾的一生官運坎坷,也就是他直率的原因,得罪了很多的權貴,而他的詩詞也是與直率有很大的關系。他的一生充滿了坎坷,首先是自己的生活,再一個就是他的仕途,可以說是起伏不定的,從生到死,都是在起伏中度過的。
雖然蘇軾的人生充滿了坎坷,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與他的性格是有很大的關系,他直率的性格也造就了他有一顆博愛和寬闊的心,慢慢的他的詩詞裡面也充滿了豪放和輕松,更是有一種淡泊名利的氣氛和一些看清事實的獨特眼光,這些都在他的文學作品裡體現了出來。
蘇軾的性格也決定了他的一生,從大的方面講,他成了北宋各個集團之間爭搶的產物,而從他自身來講是因為他看清了一切,加上性格原因他心裡無所牽掛,自然而然的就豁然開明,自然一切事情對於他來說都無所適從了。
蘇軾因為心中無牽掛,最終以豪邁的本色走完此生。

⑩ 求一篇作文,關於寫蘇軾的

與蘇軾相遇
假如有時間隧道,讓我與蘇軾相遇,我願意選擇——在秋天。 ——題記
日落西山,暮色蒼茫,秋風卷來絲絲涼意,在空氣中肆意蔓延。我站在他必經的城門外,看城樓的輪廓一點點稀釋在秋色寒霜中。遙望遠處,古道西頭,一個身影在踽踽獨行,蹣跚的腳步踏過一地的落葉。在他身後,每一片葉子都記敘著他的人生坎坷和精彩篇章。
他走近了,面龐逐漸清晰,神情疲憊而目光炯炯,飄拂在秋風中的是那花白凌亂的胡須。我鎮靜的等待,等待他的發問。
「你為何選擇在秋天與我相遇?」
「四季輪回,秋天是個最為特別的季節,越過了夏的繁華,面對冬的臨近而不由的彷徨,所以秋天是再好不過的沉思季節,總結過往的點滴,樹立超越冬天的信心。好比短暫人生前依青年,後傍老年,人於是不惑而知天命,許多意外的收獲才會呈現在眼前……」
「說得好!」蘇軾微捋胡須,含笑點頭眉宇間卻凝聚一股散之不去的哀愁,「這么說,我應該高興我步入了人生之秋了,然而我一向積極樂觀面對人生,卻總是居無定所,瓢泊四方,命運究竟給了我一個怎樣的位置?」
我笑了,作為古人,哪能比擬今人的思想,放眼現代,大學士才高八斗,學富五車,文采飛揚,早就是名作家了,何必擔憂仕途不順?
「一旦被牽入政壇,捲入這渾濁的洪流中,有思想的人便難以立足。隱退避世固然是一妙法,在文人身上屢見不鮮,難得你空懷一身抱負,卻仕途不順,佩服的是在這輾轉漂泊中,你仍葆有一顆清澈豪邁的心,在中秋之夜誦『明月幾時有』,赤壁之畔『遙想公瑾當年』,密州之林『老夫聊發少年狂』。用現代眼光看,你的生活是充實而深刻。更佩服你超然物外,不計得失,盡情享受自然賦予的山間明月和江上清風,這又是怎樣的心境。看來,你並沒有缺憾,詞人和散文家的行列中,不是有你顯著的位置嗎?」
天邊隱有晚歸的孤雁,落葉依舊一片片地飄卷在空中,做最後飛翔的美麗,寂靜夜幕中的一切撥動了我的心。萬物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縱使不夠完美。我又該如何做到深沉地面對人生,面對蘇軾的困惑呢?
而蘇軾則不停地捋著胡須,微鎖眉頭,半晌,只見他仰起頭,眉頭舒展了許多:「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我抬頭,夜色漸濃,頭頂是廣闊的蒼穹,那般深邃,高不可測。天幕上,星河浩瀚,偶有流星閃電般劃過。我豁然開朗,面對無垠宇宙,人又是怎樣的渺小!何必困惑人生的坎坷失意,天空會告訴你一切。
意猶未盡地收回目光,與蘇軾對視。從他的雙眸中,我又讀出了一份悠遠的自信。這就是心靈的溝通,超越時空,縱橫千古,今人與古人之約,原是如此簡單而不凡。我們不約而同地仰天大笑,笑聲穿破夜空,驚起夜鳥無數。

閱讀全文

與蘇軾形象描寫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