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神與物質 作文素材 這兩個都可以謝了
示例一:
孫水林、孫東林兄弟當然是誠信和道義的象徵,但光「信義」兩字還無法詮釋他們價值的全部。因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些糟粕元素,「偽誠信」、「偽道義」在我們國家比比皆是。我記得大名鼎鼎的史玉柱「重出江湖」做腦白金時,第一件事情就是還債,把自己包裝成一個「誠信典型」,其實目的還是獲得銀行的信任。所以,其後來被曝出的「漏稅」丑聞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孫水林、孫東林兄弟不同,他們的信義行為因為哥哥一家五口的災難而凸顯出來,更因為弟弟的主動接力而得到彰顯。中國人講究「人死賬消」,但孫水林一家五口都死了,但他的賬不但沒有消,而且在沒有賬目的情況下由民工憑良心領工錢。這說明孫水林、孫東林兄弟的行為是發自內心的主動行為,而不是為
了信義而信義。這種內心的信義之心、責任之心和良善之心,才是我們社會的最珍貴寶藏。
示例二:
黃光裕曾數次被評為「中國首富」。但取得商業成功後,他根本無暇也不願回頭構建自己的心靈大廈和道德天空,而一度沉溺於官商勾結和無道德環境的長袖善舞。因為出身貧寒和「原罪」心態,黃光裕雖然有百億身價,但他的心靈是貧困的。 中國像黃光裕這樣擁有巨額財富數字內心卻十分赤貧的人非常多,這樣的富豪是不能算真正富豪的。但我們的社會,現在就是迷戀這樣的富豪,這不是不說是個時代的「杯具」。在一個經濟財富得到不斷累積而心靈財富得不到張揚的社會,會造成很多畸形的社會問題。
7、證嚴法師《靜思語》
富中之富、富中之貧、貧中之富、貧中之貧是法師經常提起的四種貧富人生。早會時法師申言,貧者,沉浮於種種穢惡苦境之中,然心若知足,即可轉苦難為快樂,若是徒具豐足的財物,卻不懂得善用,反會受其誘引,心靈永不滿足。
(1)富中之富者,富有物質,更富有愛心。如企業家開展事業,安定了許多人的家庭生活,也將有餘的財富為社會、為人群付出。知道如何運用有形物資助人,心靈富足才是真富有。
一個財力豐裕的富翁,如果也能發慈悲心盡量去幫助社會上一些不幸的人群,則其內心也必定感到很充實,精神上感到很富足,那麼他也會成為一個「富中之富」的人。
(2)富中之貧者,「有一缺九」──擁有十就想要一百,有了一萬更想要十萬??因為永遠覺得不夠;不夠,就是缺乏,這是心靈的貧窮。法師解釋,富中之貧的人除了捨不得付出,也缺乏情與愛,害怕他人向自己尋求協助,故與人疏離;所以不唯自覺有形的財物不足,更是缺情、缺愛,富中之貧者實堪憐!
精神方面感到很空虛和苦悶,則不管擁有多少財富,住著豪華的別墅,開著進口的名車,吃著山珍海味或滿漢全席,穿著名貴華服和鑽飾,也會覺得這些一切都索然無味,毫無意義,甚至覺得非常無聊、孤獨和痛苦。這些人便是典型的「富中之貧」。
(3)貧中之富者,就是我天天都可看見的人間菩薩──他們生活並不富有,卻富在肯做、肯投入,雖然天天辛勤工作才能維持生活,但他們仍盡一己之力幫助社會、幫助更窮困的人。
法師以環保志工為例,他們多是默默無聞的市井小民,或是學歷不高、識字不多的老者,卻心心念念助人為善,努力做回收、分類,一舉手一投足,都為人間做出最有意義的貢獻。「盡管回收所得微少,但是他們愛心充分,也能集合成一股強大的力量。」
一個人如果在物質上或財富方面很匱乏,但是如果能發心行善,縱然布施的能力很有限,然而也可以在精神上感到很富足,成為一位「貧中之富」的人。
(4)至於貧中之貧者,不僅生活貧困,心靈也困頓,永遠想要依靠別人的幫助。「菩薩度人,先以利濟。」法師教示,對於貧者,可先撫平其民生之苦、濟助其生活來源,但更重要的是要以清凈善法化導、循循善誘,慢慢度化其心靈步上善的方向,產生尊嚴和自信心,相信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夠幫助別人。
8、熱播劇《老大的幸福》、畢淑敏《破譯幸福密碼》
由范偉主演並監制的電視劇《老大的幸福》,在央視一套開播後,當天收視率高達5.03%,創下今年央視一套黃金時間段首播集的歷史最高。劇中笑中含淚的感動,簡單幸福的老大,深深震撼著我們的心靈,而傅老大四個弟妹到底是否幸福,也如猜謎一般引人深思。
電視劇中,傅老大的四個弟妹有房地產大亨、官迷、房奴、股瘋,都是外表光鮮的人物,但他們的生活卻充滿著壓力、緊張、迷茫和無意義。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他們尋求滿足的都是病態的慾望,這種遠離生命本源的慾望好像一個無底洞,永遠無法滿足。
劇中佳佳有一句名言,說追求身外之物的人都是奴隸,再光鮮都是不幸福的。傅老大的四個弟妹正是因為心底的迷茫、空虛,才會缺乏幸福感和滿足感,才會不擇手段地追求不屬於他們的權力和錢財。這是一種神經症性的病態慾望,即便擁有再多權錢,也填不滿慾望溝壑,反倒作繭自縛。
9、錢學森
精神和物質是對立統一、密不可分的。我們懷念五六十年代人的精神風貌,但我們絕不願回到那個時代的物質生活中去。同樣,當我們今天生活在相對物質豐富的年份,人們又是多麼想望那份曾經擁有的精神家園!有了物質基礎
2. 平淡的生活才是幸福的 的作文素材(記敘文)
諸葛雲:「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在孔明看來,平淡也是一種幸福。當一個人擁有一顆平淡的心,便能找到真正的自我,便能品味到人生的種種滋味,便能拉近與幸福的距離,而後人必有所得。
平淡的生活,簡單而不枯燥,寧靜而不乏色彩,令人安慰而又不是止步不前。請微閉你的雙眼,設想在殘陽似血的黃昏時分,沐浴在余暉之下,細品一杯清香茗茶,既可回想今天所發生之事,「三省」自己,又可陶醉在大自然的寧靜之中,感受這天人合一的境界,品味這寵辱偕忘的幸福。在平淡的生活中,我們能真正靜心凝神,邀大自然共度良辰,閱百家之經典,發思古之幽情,陶冶自己的情操,不被世間的紛亂絆身,不人雲亦雲,亦能看清真實之自我。這樣地醉心於景,實為一種幸福。
平淡的心,不追逐功名利祿,不阿諛奉承,不矯揉造作,而被浩然正氣、萬丈豪情所充實。我們不是要做不問世事的隱者,而是要像諸葛亮一般雖處平淡之境,卻能胸懷天下。有志者在平淡中醞釀,於平淡中等待,處平淡中而能厚積薄發,以一個有才能,有理想,有勇氣的自我去回報國家與人民,這種不平凡的夢想讓我們有種沉甸甸的責任感,有種對未來小小的憧憬。如此地守望夢想,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平淡不是平庸,而是一種不喜張揚,對他人不圖回報的態度。持平淡之心的人不需要一番怎樣轟轟烈烈、倍受萬人矚目的事業,而是在平凡的崗位上踏踏實實做事,一絲不苟,奉獻一生,目睹國業在自己與千萬勞動者的手下蒸蒸日上,難以言表的幸福感在臉上盪漾開來。平淡的人喜歡默默地幫助他人,即使自己並不富裕也希望能為他人出份力,從不留下姓名的他們看著別人幸福,自己也有一種說不出的由衷的欣慰。這般地靜靜付出,難道不是一種幸福嗎?
平淡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的是一份正直與寬慰;平淡的人「醉卧世間最深處,遙望千山」,少了一份虛偽與紛爭;平淡的人「心遠地自偏」,多了一份平靜與幸福。平淡也是一種幸福,猶如那純白的茉莉花,雖不惹眼,卻芳香沁人,令人回味。讓我們持一顆平淡之心,聆聽大自然的絮語,感悟人情冷暖,笑看世間百態,積累點滴幸福。
3. 關於精神修養作文素材
1、聽到別人的善行立即表示了懷疑,聽到別人的惡行立即堅信不疑,這種人滿腔都是殺機。
2、沉心靜坐之後才明白平日氣性虛浮,學會沉默之後才清楚平日言語驕躁,簡省俗事之後才知道平日瞎亂空忙,杜門息游之後才懂得平日交結太濫,清心寡慾之後才認識到平日縱欲 多病,通曉人情之後才省悟到平日思想執拗。
3、男子漢懷有美德就具備了才能,婦人沒有才能就擁有了美德。
4、讀書人就要全力幫助他人,讓社會離他不得,那麼上天也自然少他不得。這種行為就叫顯聲揚名。
5、清貧的生活雖好事。即使如此,天下難道有虧待自己而厚待他人的人嗎?
6、為人只要產生行善的念頭,吉祥之神就會保佑,做人只要有為惡的思想,邪惡厲鬼就會緊追不舍。懂得這個道理,就可以支配鬼神。
7、大丈夫應該懷抱憂國的思想,而不應該在口頭上大談憂國。
8、有人默默久坐,獨居無伴,神情恍恍惚惚,這種人不是隱者,就是有心積極用世之人。
9、讀書學習不僅能改變人的風度氣質,而且能涵養人的精神修為,大概是真理道義能制約人的緣故吧。
10、人們乘船而遇上了逆風,看見別的船順風揚帆急駛,心中難免不生嫉妒。別人一帆風順,對人又有何妨礙?我遇逆風難行,與別人又有何關系?導根究底,不過是自生煩惱,天下之事大多都屬於這種情況。
11、大凡品評他人要透徹,如果都是優點,不妨完全肯定坦率直言,不要只是表現在批評他人的過失上。
4. 請問一下,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區別。 作文素材
物質生活就是現實生活,油鹽醬醋茶。
精神生活就是內心想法,各種思想想法。
5. 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同等重要的議論文論據 素材
物質幸福與精神幸福的辯證統一
幸福的內容豐富多彩,不同的人們有著不同的理解。由於人們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物質生活條件的吃、穿、住等和精神生活條件的文化、理想、道德、友誼、愛情等方面,所以,幸福的真正實現,應當包括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兩方面的內容。
對幸福的內容,毛澤東著重論述了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統一。
首先,肯定物質生活是幸福生活的基礎。1925年12月,他在《政治周報》發刊理由一文中寫道:「為什麼出版《政治周報》?為了革命。為什麼要革命?為了使中華民族得到解放,為了實現人民的統治,為了使人民得到經濟的幸福。」[12]他在1942年寫的《經濟問題與財政問題》中,根據抗日戰爭時期的實際情況,提出我們的經濟工作與財政工作的總方針是「發展經濟,保障供給」,還提出全邊區的同志必須「用盡全力替農民謀福利,使農民很快富足起來」。他還說:在農村工作的一切共產黨員第一位的工作是「組織人民領導人民幫助發展生產,增加他們的物質福利,並在這個基礎上一步一步地提高他們的政治覺悟與文化程度。為著這個,我們應該不惜風霜勞苦,夜以繼日,勤勤懇懇,切切實實地去研究人民中間的生活問題,生產問題,耕牛、農具、種子、肥料、水利、牧草、農貸、移民、開荒、改良農作法、婦女勞動、二流子勞動、安家計劃、合作社、變工隊、運輸隊、紡織業、畜牧業、鹽業等等重要問題,並幫助人民具體地而不是講空話地去解決這些問題。」[13]1945年4月,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中指出:「中國一切政黨的政策及其實踐在中國人民中所表現的作用的好壞、大小,歸根到底,看它對於中國人民的生產力的發展是否有幫助及其幫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縛生產力的,還是解放生產力的。」[14]1956年他又說:「社會主義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產力。」[15]毛澤東在1956年的《論十大關系》中說:「我們要調動一切直接的和間接的力量,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斗」。[16]1957年3月19日,他在南京上海黨員幹部會議上講話的提綱中指出:「現在處在轉變時期:由階級斗爭到向自然界斗爭,由革命到建設,由過去的革命到技術革命和文化革命。」毛澤東這些論述說明,他非常重視人民幸福的物質內容,闡明我們從事階級斗爭,進行革命的目的,是為了解放生產力,為了改變國家的貧困、落後面貌,為了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為了使人民得到經濟幸福」。我們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共產主義,而共產主義的重要特徵之一,就是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就是供全體社會成員享受物質產品極大豐富,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原則。
在毛澤東看來,人民的幸福與社會生產的發展,增加「人民的物質福利」,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基本的物質生活條件是幸福的基礎,是人們生存、發展和創造、實現人的價值的物質保證,同時,還直接制約和影響精神生活。為人民謀福利,首先是不斷改善和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離開人民的基本的物質生活條件,就是離開唯物主義,只是空談幸福。毛澤東把不斷改善和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福利納入幸福范疇,正是堅持了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體現了人民是幸福主體的思想。
幸福離不開物質生活條件,但不能把幸福和物質享受劃等號,更不能把幸福歸結為個人物質享受的享樂主義。個人享樂主義是剝削階級的一種享樂觀。一個人如沉溺於物質享受,缺乏高尚的精神情操,勢必感到精神苦悶、空虛、絕望;一個人失掉了健康的精神生活,金錢就可能成為培植貪欲,產生偽善的欺騙的土壤,甚至使人墮落,道德敗壞。資本主義國家出現的物質生活富裕,而社會風氣不好,道德水平下降的現象,就是活生生的例證。值得警惕的是,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早已摒棄了的享樂主義腐朽思想,近年來在我國重又有所滋長,在一些人中出現了一味追求個人生活享受的現象。現在社會上出現的偷盜、詐騙、受賄、賭博、流氓、吸毒等等違法犯罪,歸根結底都是享樂主義思想的作怪。所以說,享樂主義是導致人們墮落的腐蝕劑,是同無產階級的幸福觀根本對立的。
其次,強調精神生活是幸福的重要內容。人們的幸福感不能只來自物質生活的享受,同樣也來自精神生活方面。這一點,在馬克思主義以前的許多思想家也看得很清楚。如古希臘唯物主義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就說過:「如果幸福在於肉體的快感,那麼就應當說,牛找到草料吃的時候就是幸福。」[17]另一位著名哲學家德漠克利特也說過:「幸福不在於佔有畜群,也不在於佔有黃金,它的居住處是在我們的靈魂之中。」[18]英國大劇作家莎士比亞說過:「一個人要是在他生命的盛年,只知道吃吃睡睡,他還算什麼東西?簡單不過是一頭畜生。」[19]這就是說,人不同於一般動物,人是有理想,有思想,有情感,有豐富的精神生活的。一個人如果忽視精神生活上的滿足,只把物質享受當做幸福,那麼,這種幸福僅僅是動物水平的幸福。
毛澤東的幸福觀,既重視物質生活的幸福,又重視精神生活的幸福。其實,精神與物質是對立的統一。人的幸福,除了物質生活和肉體等方面的追求外,還有精神生活上的追求和心理上的寄託。精神生活的內容包括高尚的情操,真摯的友誼,純真的愛情,文化知識素質,健康的文化娛樂和體育等等,這些比之物質生活是更高級、更深層的幸福。現實生活中的很多事實表明,只有物質生活的滿足,沒有精神生活上的滿足,是無真正幸福可言的。一個人有了豐富的精神生活,有了為崇高的人生目的和理想獻身的高尚道德情操,即使物質生活條件差一些,也是苦中有樂,仍感到生活的意義,生活的充足,感到是很幸福的。如:大科學家錢學森,放棄了國外的優厚的物質條件而回到祖國;又如,革命戰爭年代,物質待遇菲薄,但人的精神面貌卻豐富、飽滿。相反的,一個人如果缺乏理想,精神空虛,情趣低級,靈魂卑劣,即使有最富足的物質生活條件,也會感到整個生活枯燥乏味,內心空虛,前途渺茫,消極悲觀,暮氣沉沉。這種現象,也是屢見不鮮的。
毛澤東強調精神生活對於幸福的意義,認為精神生活的滿足高於物質生活的滿足。他在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談話中說:列寧說過,唯物主義最「唯心」。他們最能夠刻苦,最不怕苦。金錢是物質,可是金錢收買不了唯物主義者。他們有最偉大的理想,因此,他們有頑強的戰斗性。這就是說,戰斗的唯物主義者比唯心主義者更重視精神的力量和作用,真正革命的唯物主義者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節操,他們不求個人名利,不問個人得失,不圖個人享受,不怕艱苦困難,對於個人的物質生活恰恰最為淡漠,而對於思想意識的修養,則最有嚴格的要求。毛澤東唯物辯證地闡述了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關系,他不但重視幸福的物質內容,更強調要用健康的科學的高尚的精神生活來支配自己的物質生活,才會真正享受人生的幸福和意義。他一直重視對人民的教育,提出要教育人民,樹立共產主義的理想和信念,要掃除文盲,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加強科學文化知識學習,提高中華民族的文化素質。他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就指出:為了創造新的時代,必須解除反動統治階級所加在工農群眾精神上的桎梏,創造新的工農的蘇維埃文化。蘇維埃文化教育的總方針「在於以共產主義精神來教育廣大的勞苦民眾,在於使文化教育為革命戰爭與階級斗爭服務,在於使教育與勞動聯系起來,在於使廣大中國民眾都成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20]在戰爭年代如此,在社會主義建設中也如此。1959年,他在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談話中指出:「我們要教育人民,不是為了個人,而是為了集體,為了後代,為了社會前途而努力奮斗」。他還說:在社會主義社會里,個人進學校,學文化,學技術,首先是應該為了建設社會主義,為了工業化,為了為人民服務,為了集體利益,而不應該是為了得高工資。他在1958年的一次談話中又說:「人活著只搞點飯吃,不是和狗搞點屎吃一樣嗎?不搞點幫助別人,搞點共產主義,有什麼意思呢?」毛澤東這些論述集中到一點,說明無產階級革命者應當具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高尚的節操,他們為了堅持自己的理想,為了革命,一切眼前個人利益可以拋棄。偉大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這是毛澤東幸福觀的靈魂。
總之,幸福的內容是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統一。物質生活條件是精神生活的基礎和前提,精神生活是物質生活的升華,高於物質生活。我們既要重視幸福的物質生活內容,既要反對單講物質生活不講精神生活,把物質生活看作至高無上的享樂主義;又要反對過分強調精神生活,把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割裂開來,把幸福理解為離開物質享受的禁慾主義。
6. 生活的啟迪作文,記敘文,有什麼素材,提醒一下
生活就像在我面前復展示出制了,一個五彩繽紛的童話。我帶著純潔天真的童心,幻想著美好的未來;用甜蜜的夢,編織著一個人生的方程式,把理想、希望、前程都規劃了屬於我的簡單的方程式里。
然而,生活所給予我的並不是一帆風順,生活的道路並不都是坦途,曲曲折折充滿了艱辛,挫折擊碎了我脫離現實的夢想,可是生活就是生活,逃避和躲避都是不切實際的空想,也就是怯弱的表現。
走進生活我重新發現,生活自有生活得幸福與擁有,生活自有生活的美麗與魅力。學會快樂吧,你會感到你在快樂中,倘徉在生活溫暖的淺灘,微笑著走向成功的彼岸。
7. 有關於為理想而奮斗的作文素材,記敘文事例
為理想奮斗
理想是支持一個人生存下去的動力,是面對挑戰的勇氣,是堅定不移的信念,而實現理想的過程則是一種帶著甜的體驗。在我們生活的世界裡,你的理想是什麼呢?有人說長大後要成為一名出色的醫療人員,救治生命垂危的人;有人說長大後要成為偉大的科學家,為祖國科技發展做貢獻;還有人說要成為園丁般的教師,為培養祖國的花朵獻出汗水……而我的理想則是當一名警察。
警察這個職業在我看來,是無比高尚,無比榮耀的。因為我常常在電腦、電視上看到關於警察叔叔們的事跡。他們破獲過不計其數的重大案件,幫助過有困難的人,在過節時,人們都歡聚一堂,但他們依舊無怨無悔地堅守崗位……他們高大、威風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心中。
當警察是非常耗體力的。警察叔叔們曾半開玩笑地說:任何時候都要堅持鍛煉身體。身體是自己的,身體垮了,誰也幫不了你,那是你只能痛苦了。其實警察叔叔們時時刻刻都要堅守自己的崗位,不能有一絲疏忽。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最耗費的就是體力了。比如:春運期間,為了抓捕一名犯罪嫌疑人,在火車站守了一天一夜。但是,相比之下,生命遠遠比體力更重要。下面再舉一個例子。
廣西邊境常有販毒團伙活動,我們的警察叔叔曾多次剿滅這類團伙。在這其中,會有一些持槍、持刀匪徒頑強抵抗,警察叔叔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與匪徒搏鬥。在搏鬥當中,有些警察不幸犧牲。人民警察為了群眾的安全與利益奮斗在邊境的第一線。我相信以警察們的智慧和毅力,一定會保衛我們不受侵害。
當上警察這一理想已在我心裡紮根,所以我立志要努力學習,成就自己的理想,以優異的成績考上警校。在生活中我也要發揚幫助人的品質,能幫就幫,鍛煉自己樂於助人的品德。也許,我奮鬥了一輩子也不一定實現自己的理想。但是實現夢想的過程才是最甜美的。為了一個美好的理想,為了享受實現理想的甜美過程,我會加倍努力!
8. 求關於社會生活話題作文(記敘文)素材
我生活在幸福中 生活是─曲時而高亢激越,時而低沉平緩地交響曲。指揮者永遠都是我們自己,生活的指揮棒永遠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 我的生活是浸泡在幸福之中的。幸福,簡單的兩個字,卻有著千斤重的分量。她,凝聚了無窮的愛,凝聚了高潔的愛,凝聚了偉大的愛!幸福,就像一杯茗茶,須慢慢飲用,オ能品嘗出她的膩香、甘醇;幸福,就像一層糖紙,輕輕一舔,就能發現裡麵包著甜蜜,裹著愛! 我沉浸在親情的幸福中 家,有一種別樣的感覺,那是溫馨;也有一種別樣的味道,那是幸福;還有一種別樣的感情,那是愛!在母愛的呵護中,我變得像一隻溫馴的小綿羊,緊緊跟在媽媽身邊;在父愛的關愛中,我又變得像一隻自由自在的小雛鷹,無拘無束地快活地飛著,越飛越高……英文字母的「父母」(Parents)有七個字母,代表著父母賜予我們的七份禮物:生命、人生、理想、道德、快樂、關愛、呵護,融合成一個字、兩個詞——愛、幸福! 我沉浸在友誼的幸福中 「好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話,一輩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是人生當中不可或缺的夥伴,同甘共苦,分享彼此的歡樂和痛苦、辛酸與淚水。取得成功時,一起歡呼,一起雀躍,一起為對方開心;心情低落、惆悵滿懷時,與朋友說說話ⅱ談談心、解解悶,心情非常快就順暢了。不但處理了煩惱,還促進了了解,增進了友誼。對於每一份友情,我都盡心盡力珍惜,因為我相信,人生的字典里不能沒有「朋友」這個詞! 我沉浸在師愛的幸福中 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始終堅守在平凡而又偉大的崗位上,從事著平凡而又偉大的事業。正是因為老師的教導,國家棟梁們才能充滿智慧,社會才能發展,國家才能富強。雖然(我)已經適應了初中生活,對每一位任課老師都千分感謝,萬分尊敬,但是仍然無時無刻(不在)想念著小學老師。在剛開學初和期中考過後,曾分別兩次打聯系電話給我的小學老師。每每聽到從電話中傳來那熟悉的溫柔的聲音,腦海中就浮現出老師的音容笑貌。再(在)聽到老師喜悅的笑聲和對自己的殷殷期望及鼓勵時,內心更是激動不已。「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為了教育事業,老師們把青春和畢生的時間、心血、精力都花費、消耗在「教書育人」 上。老師的愛,是天下最偉大的情感之一。 幸福,猶如一泓涓涓細流,流入我的心靈。滋潤我的心靈,洗禮我的心靈;又猶如一片汪洋大海,驚濤駭浪把我淹沒在愛的潮水之中! 生活中,幸福的濃度肯定超標了,因為:幸福,無處不在;愛,隨手可觸! 在生活中,我用手中的指揮棒,努力將節奏與調子協調和諧,演奏好自己的「幸福之曲」! 我生活在鼓勵之中 人生彎彎曲曲水,世世重重疊疊山。在生活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會遇到很多困難,在面對一個個困難的時候,我們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站起來,卻又一次一次的失敗,因而,我們身邊的人都在無時無刻的鼓勵著我們,讓我們充滿自信。 如果你現在問我:「幸福是什麼?」我可以立刻告訴你,它是一份責任,一份快樂,一份欣慰,一份感動。 其實幸福就是這么簡單。它就是生活中點點滴滴積聚而來的人間真情,它讓我們的生活永遠充滿歡樂,永遠那麼令人回味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