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世紀高考成績放榜了,看看他們都多少分
1、2018年全國統一高考的考試成績預計會在今天下午開始陸續公布。
2、根內據安排,甘肅容省會在今天下午公布高考分數,2018年甘肅省普通高校招生錄取最低控制線已經公布了,其中一批理:483分;一批文:502分。其它省份的高考分數線和考生分數也會陸續公布。
㈡ 第十六屆新世紀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獲獎名單
浙江省浦江縣黃宅鎮初級中學洪思思榮獲一等獎,指導老師:黃曉慶
㈢ 南樂新世紀招生考試作文題目
從1977年恢復高考迄今,已經走過了36個年頭。36年,36屆莘莘學子,36類風格不同的高考作文。如今,你還記得當年高考時的作文題目嗎?當年在考場上的你,是否曾為作文「狂」?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高考作文命題者和寫作者都是社會人,這決定著任何時代的高考作文命題,都不能脫離時代而獨存。當我們穿越歲月的塵埃,可明顯看到時代風雲對高考作文命題的影響,彷彿聽到時代前行那不可阻擋的腳步聲。
解析
恢復高考36年來,作文題目經歷了什麼變化?記者采訪了《帥作文》周報特級教師顧問團成員,他們認為,高考作文題如一面鏡子,折射出時代的變遷。
1977年—1979年:政治色彩濃厚
上世紀七十年代,受「文革」和改革開放初期影響,高考作文題政治色彩鮮明。1977年高考分省命題,黑龍江省的作文題為「每當我唱起《東方紅》」,當年湖北省的作文題為「學雷鋒的故事」;1978年全國卷作文題是縮寫:速度問題是一個重要問題;1979年作文題是改寫:陳依玲的故事。
總體而言,這一階段的高考作文題,以命題作文為主,政治色彩濃厚。
1980年—1989年:聚焦社會熱點
上世紀八十年代,高考作文命題開始聚集社會熱點。如關注人才問題(1981年的《毀樹容易種樹難》),關注環境污染問題(1985年給《光明日報》寫信,反映學校受污染的情況),關注社會風氣問題(1986年以《樹木·森林·氣候》為題)等。
這一階段高考作文題逐漸向關注社會熱點轉化。
1990年——1999年:關注社會道德
上世紀九十年代,高考命題向關注社會道德轉化。1990年:母親帶著兩個女兒去玫瑰園,一個女兒告訴母親,「這里不好,每朵花下都有刺」,另外一個女兒告訴母親,「這里真好,每個刺上面都有花」。根據這一材料寫一篇議論文;1993年:就「幫人補課要不要收取報酬」寫一篇廣播稿;1995年:議論文《鳥的評說》;1997年:根據兩則助人為樂的材料,自選角度寫一篇議論文;1999年:「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等。這一階段我國處在深化改革時期,高考作文命題轉向關注社會道德,關注修養品行,關注精神空間。
2000年—2011年:體現人文關懷
新世紀以來,高考作文題開始向關注人本文化轉化,如2000年「答案是豐富多彩的」話題作文,2001年是以「誠信」為話題寫一篇文章;2002年是以「心靈的選擇」為話題寫一篇作文;2003年「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話題作文等。這階段反映社會在前進,人們的思想在更新,題目更貼近學生思想和生活,這也是社會人文關懷精神的體現。從2004年開始高考卷不再全國統一,命題可謂色彩紛呈,但這一特色並未改變。
㈣ 新世紀新時代作文800字
時光荏苒,日月穿梭。彈指一揮間,三十年過去了。
作為20世紀最重大的一個歷史事件,中國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走過了整整30年。30年與5000年的中國歷史相比雖是短暫的,但其影響卻重大而深遠,它改變了一個民族的歷史命運,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前途未來。
感受最深的是與我們童年息息相關的教育,它以悄然姿態,在歲月的見證下發生巨大的變化。
一天,我無意中在媽媽的皮箱里發現了一張長方形的小票子,仔細一看,小票子上印著「全國定額糧票」字樣。於是我問媽媽:「這是干什麼的?」媽媽告訴我說:「這是糧票。幾十年前,因為國家糧食供應緊張。所以每家每戶都要按照年齡、性別和身體狀況,確定每人每月的糧食分配數量。」媽媽還說,如果想要去糧站買糧食,不僅需要准備錢,更重要的是准備糧票。可以這樣說,在糧食極度缺乏的年代裡,最寶貴的是糧票,第二才是錢。你可以用糧票換到錢,卻很難用錢買到糧票。哦,這下我終於明白了糧票的來歷。我又問:「那麼現在為什麼糧票又不用了呢?」媽媽說:「因為現在國家經濟發展了,物資供應很豐富,生活也就好起來了。買米、買面就不用再憑糧票了。」你瞧,現在超市裡的商品琳琅滿目,而且我們還可以隨時買到各種品種的大米了。再也不需要用糧票了。
記得上幼兒園的時候,遇到下雨天,就更不要說了,穿一件雨衣,再打一把傘,和雨水進行大戰,但雨水還是可以滲透進你的衣服里,把小小的身體里里外外地洗刷一遍。每次回到幼兒園,頭發、衣褲已經濕透,鞋子幾乎是不能穿的。雖然身子又黏又冷,任衣物上流下的水匯成「小河」。在冬天,上幼兒園也是一個艱辛的回憶,因為暴露在寒風中的雙手,總是會凍得通紅,一個路程下來,手指早已成了根根的「紅蘿卜」……學校在發展,教室里,有了錄音機,電視,投影儀,越來越多的現代化教學設施走進了學校,給課堂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教師的辦公室里配備了電腦,教師可以上網查資料,可以備課,可以做課件,越來越多的現代化的教學設施,給老師帶來了驚喜。這在三十年前是一個神話,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電腦,這個新時代的產物,進入了校園,使用的不僅是老師。學校里有了電腦房,學生也可以通過網路增長自己的知識。當然除了電腦房,還有自然室、音樂室、學生閱覽室等等各種多功能教室。我深深地感受到改革開放給我們的校園帶來的巨大變化。
現在,學校門前總是車水馬龍,密密麻麻停滿了車子,大多是一些來接孩子的家長的小汽車,場面甚為壯觀。家庭環境富裕的,甚至還有私家車接送,不用擔心風雨的吹襲。其實,這正是改革開放的魅力,以教育為本,以人為本,不斷改變時下的教育條件,讓下一代可以享受最燦爛的陽光!
看著身邊這些變得越來越美好的事物,覺得自己成長在這樣的世紀里,是多麼幸福的事情!我願用世間最華美的詞句描繪這一切,但最後我用最平凡的記憶把它們裝進了心裡,這就是我眼中的改革開放!
老師點評:文章捕捉了時代產物「糧票」、校園、家長接送孩子上學放學的交通工具的變化鏡頭,寫出了小作者眼中的改革開放。語句通順流利,結構完整,最後以美好的祝願結尾,不愧為一篇佳作。
㈤ 第九屆"新世紀"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獲獎名單北海市的,謝謝了!
其實沒什麼二等獎,一等獎不一定是如何失去了沒什麼大不了的。關鍵看結果。
今年我也參加了一等獎,怎麼沒見過。
㈥ 高考滿分作文
09年高考滿分作文
綠葉對根的情誼(浙江)
當爺爺開始品沖泡了四遍的陳年龍井,來吊喪的賓客也已漸漸散盡。媽媽緊緊地牽著我的手,與這一片生我養我的土地作別。我微微地苦笑,原來並沒有永遠的故鄉,我們永遠都是過客。
處理完奶奶的喪事,爺爺也不再堅守這一方留下了無數記憶的土地,順從地跟隨著我們來到城裡。然而,走在鵝卵石鋪就的小路上,我無數次看見了爺爺的回眸,那深沉的眷戀與無以言表的無奈,最終都化為一滴渾濁的淚水,慢慢地倒流進心底。
別了,我聽見這兩個字。
在城裡的爺爺,依舊每日早起。這在習慣了夜生活而對早晨陽光不屑一顧的城市,多少顯得有一些另類。然而,爺爺並不在乎那些異樣的目光,依舊每日穿著洗得發白的藍色舊工作服,穿梭在社區的各個角落。他在樓前被廢棄的土地開墾出一片花田,撒下各種奇奇怪怪的種子,每日伺弄,神情嚴肅地彷彿在完成一項神聖的使命。
只有我知道爺爺的孤獨。因為我也有著這樣孤獨。我懷念故鄉的老屋。那每日清晨婉轉的鶯啼,那木製樓梯凄婉的呻吟,那透過碧綠的竹林灑落的細細碎碎的陽光,那讓人無法忘懷的帶著淡淡清香的泥土氣息。
在這一片鋼筋混凝土中,我已無法找到那樣淳樸與純粹的笑臉,我看見爺爺每次想要揮起的手都在冷漠的擦肩而過中無奈的放下,我總有一種想哭的沖動。
當年的爺爺是一片意氣風發的綠葉,他可以暫時離開他的根,去遠方飄盪,尋找屬於他的風景,然而如今,這一片綠葉已然悄悄凋零,他需要回去,與故鄉永遠地廝守在一起。
那是爺爺的八十大壽,親戚朋友們藉此都聚在一起,我眼神流轉,卻尋不見爺爺的身影。悄悄起身出了宴會大廳,我看見爺爺徘徊在角落的窗前。我過去,握住了爺爺的手。爺爺動動嘴唇,說:「我想回家。」彷彿是一個尋求家的庇護孩童。
「好,我們一起回家。」 我從爺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每個人都是一片綠葉,不管飄到多遠,都已被那一方土地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是的,這是每一片綠葉無奈而又甜蜜的宿命。
那麼,就讓我們帶著對根的情意打拚,然後在日落之前,牽著手,回家。
脈脈鄉情(浙江)
浩浩的江水載著揚帆的船兒遠征,然而船兒明白來時燈塔的方向是心底最依戀的港灣;碧藍的天空承載著鴿子飛翔的雙翅,然而家的方向是如此清晰。正如那江水中流淌著的依戀,天空中掠過的思念,當一個熟悉的名詞在腦際浮現,心中總是有些悸動。
曾經是如此驚詫於葉落的壯美,感懷於那極致的美麗。枝杈與土地僅有幾米的距離,然而葉兒毅然掙脫,任風翻飛,它飛旋:任車將它壓得粉碎,它依然高歌,向著根的方向飛旋著動容的美麗。我問落葉,落葉不語,那該是由內散發的情愫,慢慢體會。
直到那一年,陽光融融,拂過內心小小的激動,春風暖暖,卻吹過心底淡淡的苦澀,門前的柏樹窸窣作響,搖曳著內心的不舍,那一天我們舉家遷往城裡。遠去了清晨那晶瑩的露珠,遠去了熏豆茶在鄉土味中蒸騰出的清韻雅志,遠去了春雨下撐著傘漫步於田埂的愜意。鑽進門前等候的車內,望著陽光映襯出的古屋的倩影,記憶便塵封在這安詳佇立的院落,在那漸漸遠去的方向,我落淚了,止不住地落,從心底流淌出的。
遠離了家鄉,在一個陌生的城市一切都是那麼新奇,可心中似乎是愈加想家了。這時我彷彿能夠真切得體會到落葉掙脫枝頭的毅然,是家的力量,是根的力量呀。林語堂的一篇隨筆曾給予了我深深地慰藉。小時候的他住在鼓浪嶼,離海很近,他常常和父親在海邊傾聽海的沉吟,他常問父親海的那邊的圖景,他嚮往著,終於他飛過了那道海,可海的這邊依然深深地縈繞在他的心底。他說:「當我乘飛機越過這道海時,覺得其實它很小,而當我在海的那頭遙望家鄉時,它是如此渺遠。」短短的一句話是如此意味深長,因為鄉愁是人間最美的語言。
每個生靈都有著它的根,都有著牽引著它的一根絲,流淌著人間最美麗的情感。就在秘魯和玻利維亞的交界處有一條的的喀喀湖,上面住著一群烏魯人,當日月斗轉過多少個春秋他依然生活在浮島上,當印加文明漸去,當溫室效應襲來,他依然堅持固守,他們說:「那是根生長的水域,根是拔不起,移不動的。」
那是多麼簡單卻是那樣動人的話語,帶著那樣尋找的願望,帶著按捺不住的依戀,再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手捧一杯清綠的熏豆茶,踱步於鄉間小道,感受著那氤氳的濕氣里彌漫著的泥土的芬芳,猶如泰伊的彌撒曲一般令人銷魂,那一刻我覺得自己被融化了。隨手拔起路邊的野花,我驚詫於那根系的蔥蘢,是它生成了絢麗的色彩,那時我找到了一直追蹤的答案。
青春的我正要揚帆起航,一卷書,一杯茶,蒸騰著脈脈鄉情,在心底一直有燈塔照著我來時的方向。
踮起腳尖(湖南)
我踮起腳尖,探著身子朝公路轉彎處焦急的望,中巴車怎麼還不來啊,都等了十多分鍾了……
今天端午節,學校放了一天假,再一個月就要高考了,很累心裡反而踏實,都成這樣了,清華北大去不了,一般本科應該沒問題吧,焦急的心情逐漸平靜,每一次月考的成績如同放電影般閃現。
「嘀嘀」,車,終於來了,人不是很多,可能是中午的緣故吧,我坐在靠窗的位置,中巴車在山嶺和平原穿梭,山上蒼翠蒼翠的樹,路邊綠油綠油的稻田,偶爾還能看到人背著葯筒打葯,經過一些人家的時候,看到桃樹上掛滿了桃子,還有李子,院子里的竹竿上掛著開水燙過的粽葉。
穿過後山的橘子林就到自己家院子了,大喊一聲,「媽,我回來了。」媽媽從屋裡走出來,手在圍裙上揩了兩下,笑盈盈地接過書包。
「怎麼這么晚才回來?」
「早上坐車人很多,我看了會書!」
「有把握了?」
「有!」
「你呀,就是過度自信!」
媽媽就笑,臉上全是皺紋,然後一個剝好的粽子就到我手上了,小時候等到深更半夜都要吃一個新煮的,現在覺得粽子的味道卻不咋的,媽媽又端出了桃子,給我刮皮。
中飯有魚,有肉,有雞蛋,還有媽媽採的野蘑菇,媽媽一個勁地要我多吃點,我也毫不客氣,肉還沒咽下魚又塞到了嘴裡,最後連肉湯都泡飯吃掉了,好撐。
下午三點多,我又要去學校了,這次要等高考完了才能回來。
媽媽給了我400塊錢。
「只有最後一個月了,吃好點!」
「知道了……」我拖著長音。
「放心好了,我一定給您考個本科!」
我背著包,媽媽提著做好了的兩個葷菜,還拎了一袋桃子和李子。
「媽,我不要了,好重!」
「放在車上,又不要你背。到桃源了打個的四塊錢就把你送到學校了。」
小路上我走前面,媽媽走我後面,大路上和媽媽並排走。
「媽,等我考上湖南師大,我們好好在長沙玩玩。」
「考都還沒考上呢!」
「媽,我到時候找到家教,就把您接到長沙來住。」
「今天車怎麼還沒來呢?」,我踮起腳尖,探著身子,媽媽拍打我身上的灰塵,整理我的衣領,又開始嘮叨……
「嘀嘀」,終於,車來了,我擠上去,媽媽把東西遞給我,然後站在那裡,車門關了,風吹起媽媽的頭發,褲管空盪盪的,我揮手,媽媽也揮手……
很遠了,馬上就要轉彎了,我踮著腳尖,趴在窗戶上,看到媽媽也踮著腳尖探著身子和我揮手……
我說90後(天津)
「90後」,依然穿著綠恢藍帶補丁的衣服、背著個「軍挎」,唱著「大海航行靠舵手」,念著革命的「老三篇」,張口革命、閉口共產主義,隨時准備著解放全人類,雄赳赳氣昂昂的走在所謂的1世紀中國現代都市的大街上,作為所謂的「50後」、「60後」的您們又作何感想?是驕傲,自豪,並由此百感交集激發您們對革命年代那激情燃燒的歲月的美好回憶,還是自責,嘆息:60年了,我們的子孫還沒有改變我們貧困落後的面貌和簡單同向的思維呢?
我想,當我們不再像「70後」、「80後」那樣,羞怯的發出「我是一隻小小鳥,想要飛呀卻飛也飛不高,我尋尋覓覓尋尋覓覓一個溫暖的懷抱,這樣的要求算不算太高」的無奈和困惑的時候,我們「90後」,倒更願意自信的高歌「我要飛得更高,飛得更高,狂風一樣舞蹈,掙脫懷抱,我要飛得更高,飛得更高,翅膀捲起風暴,心生呼嘯」的時候,我們展示的是樂觀的心態、自信的品性,個性與自我的價值求索,平觀世界的開放與包容。
當然,我們也有很多缺點和不足:追求華麗,講究時尚,愛玩個性與新鮮的語匯,喜歡「酷」與「拽」的偶像氣質,缺乏吃苦耐勞與腳踏實地的樸素、堅韌,甚至有些自私、脆弱、散漫、逆反,缺乏集體意識及信仰,有現代華麗的葉子,卻欠豐民族傳統的根脈。但社會歸納給「90後」的病詬,有多少是我們的表象,如我們穿的衣服,只是色彩不同,又有多少只是極端個別的「點」而非「面」的以偏蓋全,抑或有多少是生產我們的「流水線」--家庭、社會、教育、考試、人才評價、就業保障、民主法制、全民信仰與價值觀等整體機制與體系的問題呢?這的確是我們「90後」及社會需要深刻思考的問題。
但正如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精神色彩與追求,我們的祖輩崇尚「共產主義」,盡管他們對那樣的理想缺乏具化的認知與獨立的思維,但,有那樣的一個理想作為支撐,他們萬眾一心,堅定不移,在一窮二白的艱苦條件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而我們的民族理想與精神,依然延續,直到現在。我們「90後」忘了嗎?沒有。那樣的一種精神與境界,那樣的一種堅韌與無畏,那樣的一種膽略與胸懷,其實已經像血液一樣,遺傳與流動在我們的身上。但我們作為「90後」,同樣肩負著改革與創新,與時俱進與科學發展,把我們的國家與家園建設的更加繁榮富強的使命。如果我們還是向父輩那樣的同向思維,還是像他們那樣的因循守舊,還用算盤去研發計算新型導彈的彈道軌跡,我想即使我們再吃糠咽菜,衣衫襤褸的樸素也終將無濟於事。
還是喜歡毛主席的一句詩詞:「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作為「90後」,我們沒有理由自卑,更沒有理由不自信,祖國要強大,民族要富強。我們來了!昂首挺胸充滿青春的風采來了!
這也是一種力量(福建)
微笑,恰如淌過的溪流,柔和恬靜;微笑,恰似那懸掛的一刀新月,皎潔光亮;微笑,又恰似那挺拔的蒼松,積蓄著萬般力量……
如果說,有一種力量可以讓人堅韌不拔,那便是微笑的力量;如果說,有一種力量可以讓人自信滿滿,那便是微笑的力量;如果說,有一種力量可以讓人心頭一暖,那便是微笑的力量!
那次天崩地裂,那次地動山搖,高樓大廈瞬間成為一片瓦礫,多少生命在廢墟下呼喚求助。當解放軍戰士將一個小男孩成功托起,放入單架時,他輕輕地一笑,用滿是灰塵的右手向戰士們敬禮!這是一個孩子的微笑,也是災區人民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一笑。它傳達了太多:樂觀堅強地活著,感謝所有關心災區的朋友們,我很好。
也許小男孩不曾想到很多,他只知道,每天都是陽光的,而微笑,是給自己最好的犒賞。
我們喜歡微笑,喜歡嘴角的翹起,喜歡那彎起的弧度,更喜歡它所傳達的一種力量。
奧運會的志願者們,無論在何種場合,面對何種膚色、國籍的人,總是報以微笑。這不僅展現了一個大國的風采,更展現出了中華民族包容的姿態。它在向全世界傳遞著一種力量,一種海納百川、擁抱世界的力量!
而那2008張源自世界各地的笑臉,同樣傳達出微笑不可抗拒的力量。
不需要李白 「仰天長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大笑;不需要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充滿血腥的狂笑;也不需要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的紅顏一笑……這些笑,或太狂放不羈,或太剛烈頑強,抑或充滿嫵媚。而我們需要的,不過是淺淺的會心一笑。
人們很容易記住溫總理那慈祥的笑容,那是自信滿滿的他發自肺腑的微笑。面對金融危機,從容不迫,面對外國記者的犀利問題,他依舊笑對。他正如一代儒者,溫文爾雅地處世待人。他的微笑,不也是一種力量嗎?這是笑對人生的一種力量!
微笑,正如同一支支高擎的火炬,在全世界,在湛藍的天空下,一直傳遞著……
當人們幫助了困境中的你,你的微笑是感激,是滿懷深情的力量;當別人不小心踩到你,你的微笑便是寬容大度的力量;當厄運侵襲了你,而你卻報以微笑時,微笑便成了堅強勇敢的力量!
如果全世界都充滿愛,充滿微笑,將不再會有伊拉克戰爭、巴以沖突以及朝核問題。我們,作為新世紀的主人,將肩負著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那就是將微笑作為一種力量傳遞到世界的每個角落……
站在老屋門口(湖北)
一座低矮的小木房,只在屋頂披著一層灰色的瓦,時光侵蝕了老屋的門。而我徘徊在門口,想著那些平常小事。
先前是爺爺守著老屋。他喜歡坐在門口,一口又一口優哉游哉地抽著自卷的旱煙。而當每次嗆得滿臉通紅時,便急急地招我給他捶背。那場景重復了幾年。而我印象中染紅老屋門口的那一抹殘陽,落了又起,起了又落。不經意中,爺爺便沒了。老屋的那扇門吱呀吱呀地在風中搖曳,擔搖出的只是一陣又一陣凄涼的心痛,終究,沒了坐在老屋門口的人了。
後來遷了新居,奶奶卻執意要呆在那所老房子里。她也不解釋,只是如爺爺一樣沉默地坐著,大家違拗不了她。但稍稍懂事的我想,這老屋的門,承載了太多太多。放學回家,我喜歡伏在老屋門口的小板凳上寫作業,一來那兒安靜,二來也可與奶奶做伴。奶奶喜歡嘮叨,嘮叨那些我好奇的往事。偶爾也有三三兩兩的老婆婆們聚在老屋的門口,談著那些誰會先入土的事情,平平常常地,如同拉家常一樣。但我偶爾也會聽到奶奶一個人埋怨,埋怨那個糟老頭子去得太早。那時候不知是奶奶倚著門,還是門倚著奶奶。孤零零地,我噙著淚,聽著她嗚咽,卻哭不出聲。
時間久了,老屋也成了搖搖欲墜的危房。村裡的人勸爸爸把屋拆了,我沒肯,當然,爸爸也執意沒有答應。記得他同我一起走到老屋那掛鎖的門口,聽他喃喃地說:「等我老了,還住在這屋裡。」我想我是懂的:爺爺奶奶都在這里去了,爸料想是在這門口看到了他們的身影;而人近中年,也想到了自己的歸宿。那時候,我天真地應了一句:「爸,等我老了,也住在這屋裡。」爸沒吱聲,摸了摸那扇小木門,轉身便走了。我想他是不願在老屋的門口哭,怕爺爺奶奶瞧見了傷心。
而如今,我站在老屋的門口,不願去推開它,因為怕觸及那些塵封的往事。但有些事物,如同老屋的門,經歷了太多太多,卻依舊沉默無語。我不敢撩擾這一份歲月的無聲與滄桑,但我想,今天與明天之間,也許也只隔著一扇門,我們都站在歲月的門口徘徊,追憶著那些過往的事與過往的人。
我站在老屋門口,想著那些平常小事。老屋的門,被歲月鎖著。
我站在車站門口
車站,一個不斷上演著離別與歡聚的舞台。這幕離別與歡聚之戲的主人翁總是在不斷的變化,不變的是,這是同一個站台。
戲劇的主人翁在變,有一天,我就成了這部戲里的主角。一個春寒料峭的日子,一個滿是喜氣和生機的季節,同時,在我眼裡,又是一個失意的季節。一天,爸媽一大早就起床忙裡忙外地收拾東西。還處在夢鄉與現實的過渡地帶的我,忽然依稀聽到了一絲啜泣。我睜開朦朧睡眼,發現在昏暗燈光下親愛的母親的臉,掛著一些淚水,寫著一臉憂傷。我爬到母親懷里,問她怎麼了,她沒有說話。倒是一向沉默少言的父親開口了:我們今天要到外省去打工,一年可能才回次……我當時就哭了,因為不想爸媽離開。但是這些都於事無補。奶奶拉著滿臉淚痕的我,站在車站的門口,和媽媽、爸爸道別。然後便目送他們踏上汽車。汽車緩緩啟動,漸漸地成了點,漸漸地消失在大霧的清晨,只留下泣不成聲的我和奶奶站在車站的門口……從此,車站便停留在了我的記憶里。我時不時的會站在車站的門口,願遠去的車能帶去我對母親父親的祝福,願回來的車能為我捎來父親母親的音訊。我會站在車站的門口,繼續著我離別與期待歡聚的車站之戲。
葉子綠了又黃,黃了就掉,掉了之後又長。這個世界一直在變,而站台的戲卻沒變,它依然在上演著。變了的,依然只是主人翁。
十多年前送別的我成了如今遠去的人,十多年前遠去的父母成了如今送別的人。每一次返校的清晨,母親總是會像當年遠去一樣的早早起床,為我收拾行李,為我准備早餐,一切完畢後便送我到車站,來繼續這部沒有結局的戲。千叮嚀萬囑咐:好好學習,注意身體,多吃飯,少喝冷水……總有說不完道不盡的「嘮叨」,一種讓人心田溫暖的嘮叨。車走了,透過窗,雖然外面光線暗,但我卻分明看到了母親眼裡的不舍,以及淚汪汪的眼眶。離去了,便是無限的不舍與懷念;待到歸來時,眼中是一種欣喜若狂的興奮。但眼睛不管是在離去還是歸來時總是濕濕的。
站在車站的門口,祝願遠去的人一路平安;站在車站的門口,等待思念的人平安歸來。我的心裡有一個車站,一個不斷上演離別與歡聚的車站。我會一直站在車站的門口,去送別,去祝福,去等待,去歡聚。
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北京)
曾經聽過那首《隱形的翅膀》,動聽的旋律,優美的歌詞。是的,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隱形的翅膀,正是有了它,我們才能充滿希望,飛向遠方。而對於我,那雙翅膀就是那看似厚重的書籍,正是有了它,我才能充滿夢想,飛向遠方。
清人漲潮在《幽夢影》中曾寫道:「卷中有山水。」不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前人的話猶在耳畔。讀書是一種感悟的過程。那一本本書就彷彿一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躍歷史的長河,看雲卷雲舒,花開花落。於是我看見蘇東坡在明月下起舞,高歌「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看見梭羅獨自坐在瓦爾登湖垂釣一天星河,臉上是不盡的悠然;我看見千年的帝王將相,看見千年的興亡成敗。是的,書如翅膀,它帶我的心靈飛出狹小的窗口,讓我足不出戶便能領略大千世界,開闊眼界,豐富思想。
天意從來高難定,人生中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當我遭遇挫折痛苦時,正是書,那雙隱形的翅膀,帶我沖出重重阻礙,飛翔在湛藍的天空。譬如說當我因考試成績失落無助時,我會去讀《東坡樂府》,讓那「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曠達樂觀沖走我的低迷情緒;又譬如說當我與朋友爭吵時,伯牙子期那高山流水的曲子就會在我心中奏響,提醒我友誼的珍貴;而當我迷茫無助失去目標時,霍金那撰寫《時間簡史》的堅定的身影就會浮現在我面前,讓我重新找回目標。是的,書如翅膀,它讓我擺脫泥沼的糾纏,找到人生目標,直沖向美麗的天空。
因為痴迷於書籍,也就痴迷於寫作,痴迷於信筆塗鴉。於是當一名作家就成了小小的我的一個大大的夢想。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不錯,倘若沒有豐富的文化積淀,又怎能寫出像樣的作品?於是,書就更加成為了我一雙不可或缺的隱形翅膀,它承載了我的夢想,穿過障目的烏雲,帶我飛向夢想的彼岸。
耳畔似乎又想起了那熟悉的旋律: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給我希望。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向遠方。是的,書就是我那雙隱形的翅膀,它豐富了我的眼界,指引了我的人生方向,帶我飛向成功的彼岸。
書,我隱形的翅膀!
品味時尚(江蘇)
「我送你離開,千里之外,你無聲黑白……」一首《千里之外》唱遍大江南北,把周傑倫這個演藝界的大眾寵兒又一次推向了時尚的最高潮。耳邊響起這熟悉的旋律,眼前總會閃過一張充滿活力的年輕臉龐。但是你知道嗎?還有一個與此形象大相徑庭卻又家喻戶曉的人物,也曾演繹過這首流行音樂——著名的中央電視台播音員:羅京。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這里是中央電視台……」每天晚上七點整,那親切的面容總是准時出現在熒屏上,那熟悉的嗓音總是回響在億萬觀眾的耳邊。他的莊重、大方、不苟言笑的播音風格,牢牢地抓住了無數人們的心。
這個廣受人們愛戴的播音員,其實也有著不為人知的另一面。08年1月20日,綜藝節目《歡樂中國行》中,一貫嚴謹的羅京一展歌喉,大唱《千里之外》。將這首時尚的歌曲演繹得酣暢淋漓。看著他那投入的表情、醉人的微笑,儼然是一個追趕時尚浪潮的「時尚達人」。我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這還是那個嚴肅的播音員嗎?驚訝之餘,我才想到:原來他也和我們一樣,擁有一份感知和追逐時尚的熱情。
我們看到了一個嶄新的羅京、一個與往日熒屏上截然不同的羅京、一個同樣充滿活力的時尚的羅京。
但是,他的工作不允許他以這樣的形象出現在我們面前。一時間,各種各樣的批評潮水般涌來。是啊,他是國家形象的代表,華夏之音的傳達者。這份沉甸甸的責任,不允許他做出哪怕一絲的改變。於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又變回從前的那個莊重嚴肅的羅京了。直到08年8月31日,從那天之後,他就徹底從電視上消失了。一道不幸的消息傳來:因為身患淋巴癌,羅京不得不離開《新聞聯播》的播音室,入院治療。
10個月後,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播音事業的優秀播音員羅京與世長辭,永遠地離開了他所鍾愛的播音事業,離開了億萬喜愛他的廣大觀眾。
羅京就像一首巴赫的《十二平均律》,嚴謹得幾近刻板。是真的缺少貝多芬的狂放、肖邦的寫意、爵士樂的自由、拉丁音樂的奔放嗎?一曲《千里之外》,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因為工作和公眾形象的原因,他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今天,他永遠地離開了我們。看著浩如煙海的悼念和祝福,我突然意識到:羅京那般的沉穩、嚴謹、勇於犧牲和隱忍,其實一點也不遜於周董之流。希望這種精神,可以永遠成為激勵我們積極向上的新的時尚。
㈦ 黔西南州第九屆新世紀作文大賽獲獎名單
定作文基本內容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就知道了自己要寫什麼,這樣作文的標版題就出來了.標題是作文權的核心,作文是圍繞標題而寫的,有了標題立意,寫起來就順手了,就像迷失方向的時候看到指南針一樣,朝著那個方向奔跑吧.
構思.當弄清試題的要求,知道該寫什麼後,就要開始構思了.構思可以在腦子中進行,如果思緒太亂,就拿筆在草稿上列出提綱.首先想好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確定開頭寫什麼,中間寫什麼,結尾寫什麼.回憶自己經歷或聽說的人與事,看到的物與景,按作文要求巧妙穿插與結合,把每一段落該寫什麼都列在提綱上,一段一段的寫.這樣,寫的時候每一段落都可以是一篇單獨的作文,思路清晰,一氣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