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04年 江蘇高考滿分作文
2009年江蘇省高考作文題目:品味時尚
上午開考的2009江蘇高考作文題為《品味時尚》。時尚表現為語言回、服答裝、文藝等新奇事物在一定時期內的摹仿與流傳。各種時尚層出不窮。其間好與壞、雅與俗、美與丑,各種觀點交錯雜陳。創新與摹仿永不停息地互動。有的如過眼雲煙,有的能沉澱為經典。請以品味時尚為題寫篇作文。文體不限除詩歌。
「人們追逐時尚,不是因為它適合自己的氣質,而只是因為大家都是如此。」 請以「品味時尚」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少於800字。
㈡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為何引爭議
近日,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引起了爭議,有人稱老到且晦澀,有人稱辭不配位,因為這位滿分作文考生水平很高,以致於很多閱卷老師都無法通讀文章,曾被判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
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點評稱,「它的每一句話都圍繞著個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會的期待之間的落差和錯位論說,文章從頭到尾邏輯嚴謹,說理到位,沒有多餘的廢話,所有的引證也並非為了充門面或填充字數。」
但點評專家同時也指出,寫成這樣需要考生閱讀大量書籍,文字表達如此學術化,也不是一般高中學生能做到的。「當然,其中的晦澀也不希望同學們模仿。」
8月3日,作家馬伯庸也在微博評論稱,前述文章很難用「滿分作文」或者「爛作文」來簡單地評價。他稱,文章用了一大堆生僻詞、生僻典故以及祓魅與賦魅,實踐場域的分野、理想期望範式等學術語句。「讓人覺得驚訝的是,這些生僻詞、生僻典故和生僻表達都用對了地方。」
但馬伯庸認為,問題在於,沒這個必要。作文里要表達的意思,完全可以用更平實、樸素的詞句來組織,信息一點不會損失。四個字來總結就是:辭不配位。他認為,真正的問題,出在閱卷老師身上。這位作者有閱讀量,有知識面,也有表達能力,戰術上選擇也沒問題,未來必有前途。只是在戰略上,千萬不要覺得這么寫是一條好的出路。
(2)2004年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擴展閱讀
作文《生活在樹上》的全文
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鑒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我們懷揣熱忱的靈魂天然被賦予對超越性的追求,不屑於古舊坐標的約束,鍾情於在別處的芬芳。但當這種期望流於對過去觀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虛無與達達主義時,便值得警惕了。與秩序的落差、錯位向來不能為越矩的行為張本。而縱然我們已有翔實的藍圖,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巔立下了自己的沉錨。
「我的生活故事始終內嵌在那些我由之獲得自身身份共同體的故事之中。」麥金太爾之言可謂切中了肯綮。人的社會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們欲上青雲也無時無刻不在因風借力。社會與家庭暫且被我們把握為一個薄脊的符號客體,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我們尚缺乏體驗與閱歷去支撐自己的認知。而這種偏見的傲慢更遠在知性的傲慢之上。
在孜孜矻矻以求生活意義的道路上,對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與家庭與社會對接中塑型的動態過程。而我們的底料便是對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覺感與體認。生活在樹上的柯希莫為強盜送書,興修水利,又維系自己的愛情。他的生活觀念是厚實的,也是實踐的。倘若我們在對過往借韋伯之言「祓魅」後,又對不斷膨脹的自我進行「賦魅」,那麼在丟失外界預期的同時,未嘗也不是丟了自我。
毫無疑問,從家庭與社會角度一覘的自我有偏狹過時的成分。但我們所應摒棄的不是對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價,其對批判投誠中的反智傾向。在尼採的觀念中,如果在成為獅子與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駱駝一樣背負前人遺產的過程,那其「永遠重復」洵不能成立。何況當礦工詩人陳年喜順從編輯的意願,選擇寫迎合讀者的都市小說,將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為橋段素材時,我們沒資格斥之以媚俗。
藍圖上的落差終歸只是理念上的區分,在實踐場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譬如當我們追尋心之所向時,在途中涉足權力的玉墀,這究竟是伴隨著期望的泯滅還是期望的達成?在我們塑造生活的同時,生活也在澆鑄我們。既不可否認原生的家庭性與社會性,又承認自己的圖景有輕狂的失真,不妨讓體驗走在言語之前。用不被禁錮的頭腦去體味切斯瓦夫·米沃什的大海與風帆,並效維特根斯坦之言,對無法言說之事保持沉默。
用在樹上的生活方式體現個體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卻又不拘泥於所謂「遺世獨立」的單向度形象。這便是卡爾維諾為我們提供的理想期望範式。生活在樹上——始終熱愛大地——升上天空。
㈢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滿分作文是否應該公布
(一)浙江高考作文,網友稱引用了很多冷門的名言名語,除了題目一句也讀不懂
浙江在往年都會將高考滿分作文公布出來,今年《教學月刊》還有官方公眾號上都發布了今年的浙江省滿分作文。但和往年不一樣的是,今年的高考滿分作文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爭議。最主要的一點是今年浙江滿分作文中有很多讓人晦澀難懂的句子,而且其引用的名人語錄等都是冷門的。一部分網友稱這更能體現作者的文化實力還有寫作功底,但是也有的網友表示,作文就是要展示給大眾看的,高考滿分作文寫的這樣很難讓人理解透徹。
㈣ 攻克高考作文的法寶:2004高考滿分作文非常解讀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攻克高考作文的法寶:2004高考滿分作文非常解讀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版,點擊免費下載:權
內容預覽:
2004年的高考已經成為過去,但高考作文中涌現出的大量優秀習作卻留存下來,成為我們研究、學習、模仿的典範文。為指導高中學生充分地展示作文才華,熟悉高考考點,避免作文失誤,提高作文應試能力,我們廣泛搜集了2004年全國卷(共四套)、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重慶卷、福建卷、廣東卷、湖南卷、江蘇卷、浙江卷、湖北卷、遼寧卷等全國15套題的各地高考滿分高分作文,並精心設計了預測題目,希望能為你准確解讀高考作文試題,輕松獲取得分技法提供切實幫助。 縱觀2004年全國15道高考作文題,體現如下特點: 一、題目由三足鼎立到多花齊放 去年只有全國卷、北京卷、上海卷三套考題,今年一下子增到15套題,其中全國卷就有4套,其他11個省份單獨命題。2004年全國15道高考作文題,除北京卷的《包容》為命題作文外,其它14套均為話題作文。對考生來說,寫作空間更加自主靈活。 二、考綱穩中有變 2004年高考命題依據是《考試大綱》,這是首次將以往的《考試說明》更名為《考試……
㈤ 關於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發的爭議,業內人士均有什麼觀點
《生活在樹上》作為2020年浙江省的高考滿分作文,但是這篇作文的評分卻有著很嚴重的兩極分化,一些人認為這篇作文值得給高分,甚至是滿分,而另一些人再看到這篇作文之後,直接否定了這篇作文,認為這篇作文不直得高分。
所以這些專家認為這篇文章不應該給高分,甚至不提倡高中同學寫。
㈥ 2004年高考全國卷優秀作文《哀痛者幸福者》原文
「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在《記念劉和珍君》一文中,魯迅先生的這句話,一直震撼著我的內心!
劉和珍們是「哀痛者」,這好理解。列強入侵,軍閥混戰,國家衰敗,他們為國家哀痛!鴉片橫行,人心麻木,民族積弱,他們為民族哀痛!水旱頻發,家破人亡,百姓可憐,他們為人民哀痛!這種哀痛成為他們為國為民奮斗不息的動力,「哀痛」是劉和珍們的戰士本色!
然而,他們是「幸福者」嗎?他們真的幸福快樂嗎?我時常在心底叩問,按庸常者的思維方式,劉和珍們被校方開除,何來快樂?被執政者鎮壓,何來幸福?
於是,我不能不改換一種思維方式,以戰士的思維方式去思考!
劉和珍們的確是「幸福者」,因為他們是信仰的擁有者。
巴金曾說:「人不單是靠吃米活著的!」而庸常者卻往往僅以追求物質滿足為活著的目的。劉和珍們沒有奢華的生活,卻有崇高和堅定的信仰:為國家強盛,為民族復興,為人民幸福而奮斗。有了這樣崇高的信仰,他們還會在蠅營狗苟中戚戚不已嗎?他們會因革命的挫折而「黯然至於泣下」,但更多的時候他們不是「始終和藹而微笑著」嗎?
劉和珍們確是「幸福者」,因為他們是理想的實現者。
真正的戰士不是空想家,而是實踐者。面對黑暗專制,他們可以顯出自己的「桀驁鋒利」;面對血腥殘暴,他們從不畏縮後退,他們真正做到了「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如若他們九泉有知,知身後定會是「山花爛漫」,他們怎麼不會在「叢中笑」?他們怎麼會不感到幸福,不感到快樂呢?
用戰士的思維方式去思考,用戰士的心靈去看待幸福,看待快樂,我的內心一次次被一種崇高的東西滌盪著。我常想,如果今天,仍有許許多多的人像劉和珍們一般去思考幸福,那麼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㈦ 求高考優秀或滿分作文(最好是浙江省的)
好奇心
一本厚厚的,有些破舊的筆記本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她,總與它形影不離。上課的時刻她帶著它;吃飯時她總會翻一下它;晚自習時,她會在上面增添許多內容;睡覺前呢?一定會捧著它吧。
這本筆記上究竟寫著些什麼呢?好奇心催促著我去了解。
一個課間,她離開了教室,走得匆匆忙忙的,它就平躺在講台上,靜靜地。去看看吧,好奇心驅使我走上講台。偷看別人的隱私不是君子所為,我心中又有了猶豫。它紋絲不動地躺在那,上面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字。
我側目看了看同學們,他們似乎有著同樣的好奇心,但都沒有付諸行動。畢竟它是老師的東西。
既然走上講台了,沒理由空手而回吧,我暗自對自己說。「嘿,你看看,上面寫什麼!」一位同學兩眼放著光,小心翼翼地提醒我。我的意志更加堅定了。「你,去幫我把風。」我囑咐那位同學。「好的,放心吧。」說著他沖出教室,站在走廊上東張西望,眼珠骨碌碌地轉悠。我放心地邁開大步,走上講台,微眯起雙眼,瞄著那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字。
「××,心絲細膩,不夠堅強,要注意不能過於責備她。」
「××(我的名字),有小聰明,卻不踏實,要善意引導,不可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翻過一頁,「今天××同學考試作弊,我責備了他,我的心揪成一團,該怎樣才能使他理解我的心呢?」
又翻過一頁,「今天孩子不舒服,可學校太忙,記得提醒孩子外婆來家照看他。」
「過不久,我的孩子們要高考了,我該怎樣鼓勵他們呢?」
……
我不再往下翻,這是老師的日記本啊,我居然偷看了老師的「秘密」!我的眼眶不知不覺濕潤了。
她多少個日夜為我們操勞,有多少個難眠之夜?她怎忍心舍小家為大家,連孩子病了她都無暇顧及?她又是何等地堅強,用她嚴厲的外表來掩藏她熾熱的心?她的身軀為何日漸消瘦,她的雙鬢為何日漸斑白?此時我的心中已有了答案。
老師,她用真誠磨煉我們這一顆顆沙礫,使我們成為光彩熠熠的珍珠。
我用好奇心換得了對老師的理解與尊重,謝謝您,我敬愛的老師!
他們
在城市盡頭,沒有繁華的街市,閃亮的霓虹;在城市的盡頭,只有破舊的棚戶區,有飽經生活風霜的生命;在城市的盡頭,有他們這樣一群人。
讓我怎樣稱呼他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農民子弟?亦或是農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這些冰冷的名字稱呼他們,我多想叫著他們帶著泥土氣的乳名,拉著他們的小手,走近他們的生活……
他們從小生長在故鄉的青山綠水中,純潔的靈魂在田野里抽穗拔節。在山野的風中,他們奔跑著,憧憬著。風從田野中吹過,吹進了城市,為了生計,為了未來,他們跟從父母來到了城市,在城市的盡頭紮下了根。於是習慣了青山綠水的雙眸第一次觸碰到了高樓大廈、車水馬龍。他們不知道怎樣穿過六車道的馬路,小小的手指怎麼也數不清寫字樓的層數。繁華的現代文明不曾給他們帶來任何快樂,這一次,卻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跡。
他們背起書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卻在「城市人」異樣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戶口與暫住證的區別。他們都是父母心頭的寶啊!卻過早地承擔了不屬於這個年齡的負擔。
放學回家,他們做好簡單的晚飯,父母還在工地或菜場上勞作;午夜醒來,淚眼中城裡的星空沒有家鄉的明亮;悄悄許願,希望明天他們的打工子弟小學不會因交不出電費而被查封……
然而,在他們日益長高的身體上,我看到了他們的成長。記得一位記者問一個打工子弟學校的孩子,學成後是否會回到家鄉時,小姑娘毫不猶豫地說:當然,一定回去!那一刻,我差點落下淚來,為他們的成長。
記得那年春晚他們稚氣的宣言:「我們的學校很小,但我們的成績不差」「我們不和城裡的孩子比爸爸」「北京的2008,也是我們的2008!」他們逐漸成熟,告別昨天的羞怯,開始迎接新的一天。
雖然,他們還在為不多的學費而苦惱;雖然,學校還是交不上水電費;雖然,還有好多體制還不夠完善……雖然有好多個「雖然」,但是,只有一個「但是」就足夠了,已經有好多視線轉向他們,他們正在茁壯地成長。
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盡頭,照亮了他們的生活。
他們,終將會成為我們。
㈧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曝光是怎麼回事
近日,一篇題目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引起了網友們熱議。這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
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點評這篇作文稱,「它的每一句話都圍繞著個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會的期待之間的落差和錯位論說,文章從頭到尾邏輯嚴謹,說理到位,沒有多餘的廢話,所有的引證也並非為了充門面或填充字數。」
但點評專家同時也指出,寫成這樣需要考生閱讀大量書籍,文字表達如此學術化,也不是一般高中學生能做到的。「當然,其中的晦澀也不希望同學們模仿。」
(8)2004年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擴展閱讀
好的作文不是千篇一律:
針對這篇作文,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理事長熊丙奇向記者表示,好的作文本來就該個性化表達,不是千篇一律。大家不能用一個標准要求所有作文。這篇文章得到高分,主要是其思想性和嚴密的邏輯,也確實也存在比較晦澀的問題。「近年來,高考作文強調思辨,一般學生很難有深度的思辨。」
熊丙奇同時表示,評價作文是教育領域的專業事務,網友並非都具有這樣的專業水平。因此還是要看專業教師對此的評價。每年都有網友對高考作文的吐槽,但不少吐槽並不專業。
㈨ 推薦幾篇近幾年的浙江高考優秀作文,謝謝
好奇心
一本厚厚的,有些破舊的筆記本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她,總與它形影不離。上課的時刻她帶著它;吃飯時她總會翻一下它;晚自習時,她會在上面增添許多內容;睡覺前呢?一定會捧著它吧。
這本筆記上究竟寫著些什麼呢?好奇心催促著我去了解。
一個課間,她離開了教室,走得匆匆忙忙的,它就平躺在講台上,靜靜地。去看看吧,好奇心驅使我走上講台。偷看別人的隱私不是君子所為,我心中又有了猶豫。它紋絲不動地躺在那,上面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字。
我側目看了看同學們,他們似乎有著同樣的好奇心,但都沒有付諸行動。畢竟它是老師的東西。
既然走上講台了,沒理由空手而回吧,我暗自對自己說。「嘿,你看看,上面寫什麼!」一位同學兩眼放著光,小心翼翼地提醒我。我的意志更加堅定了。「你,去幫我把風。」我囑咐那位同學。「好的,放心吧。」說著他沖出教室,站在走廊上東張西望,眼珠骨碌碌地轉悠。我放心地邁開大步,走上講台,微眯起雙眼,瞄著那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字。
「××,心絲細膩,不夠堅強,要注意不能過於責備她。」
「××(我的名字),有小聰明,卻不踏實,要善意引導,不可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翻過一頁,「今天××同學考試作弊,我責備了他,我的心揪成一團,該怎樣才能使他理解我的心呢?」
又翻過一頁,「今天孩子不舒服,可學校太忙,記得提醒孩子外婆來家照看他。」
「過不久,我的孩子們要高考了,我該怎樣鼓勵他們呢?」
……
我不再往下翻,這是老師的日記本啊,我居然偷看了老師的「秘密」!我的眼眶不知不覺濕潤了。
她多少個日夜為我們操勞,有多少個難眠之夜?她怎忍心舍小家為大家,連孩子病了她都無暇顧及?她又是何等地堅強,用她嚴厲的外表來掩藏她熾熱的心?她的身軀為何日漸消瘦,她的雙鬢為何日漸斑白?此時我的心中已有了答案。
老師,她用真誠磨煉我們這一顆顆沙礫,使我們成為光彩熠熠的珍珠。
我用好奇心換得了對老師的理解與尊重,謝謝您,我敬愛的老師!
他們
在城市盡頭,沒有繁華的街市,閃亮的霓虹;在城市的盡頭,只有破舊的棚戶區,有飽經生活風霜的生命;在城市的盡頭,有他們這樣一群人。
讓我怎樣稱呼他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農民子弟?亦或是農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這些冰冷的名字稱呼他們,我多想叫著他們帶著泥土氣的乳名,拉著他們的小手,走近他們的生活……
他們從小生長在故鄉的青山綠水中,純潔的靈魂在田野里抽穗拔節。在山野的風中,他們奔跑著,憧憬著。風從田野中吹過,吹進了城市,為了生計,為了未來,他們跟從父母來到了城市,在城市的盡頭紮下了根。於是習慣了青山綠水的雙眸第一次觸碰到了高樓大廈、車水馬龍。他們不知道怎樣穿過六車道的馬路,小小的手指怎麼也數不清寫字樓的層數。繁華的現代文明不曾給他們帶來任何快樂,這一次,卻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跡。
他們背起書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卻在「城市人」異樣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戶口與暫住證的區別。他們都是父母心頭的寶啊!卻過早地承擔了不屬於這個年齡的負擔。
放學回家,他們做好簡單的晚飯,父母還在工地或菜場上勞作;午夜醒來,淚眼中城裡的星空沒有家鄉的明亮;悄悄許願,希望明天他們的打工子弟小學不會因交不出電費而被查封……
然而,在他們日益長高的身體上,我看到了他們的成長。記得一位記者問一個打工子弟學校的孩子,學成後是否會回到家鄉時,小姑娘毫不猶豫地說:當然,一定回去!那一刻,我差點落下淚來,為他們的成長。
記得那年春晚他們稚氣的宣言:「我們的學校很小,但我們的成績不差」「我們不和城裡的孩子比爸爸」「北京的2008,也是我們的2008!」他們逐漸成熟,告別昨天的羞怯,開始迎接新的一天。
雖然,他們還在為不多的學費而苦惱;雖然,學校還是交不上水電費;雖然,還有好多體制還不夠完善……雖然有好多個「雖然」,但是,只有一個「但是」就足夠了,已經有好多視線轉向他們,他們正在茁壯地成長。
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盡頭,照亮了他們的生活。
他們,終將會成為我們。
我在天空劃過,地上散落著我灰色的羽翼。撕心裂肺的疼痛讓我想趕快找個可以歇腳的枝椏,但是我看到的卻是鋼筋混凝土堆砌而成的方格子,灰的,白的,像一個個密不透風的監牢。
我開始懷念我以前的生活。那是在一個綠樹成蔭的山林。每天我們在溪邊戲水,在陽光下跳舞,在枝頭上唱歌。那樣的生活是多麼的無憂無慮啊!直到有一天,來了一群人,他們帶著工具,砍倒樹林,也毀掉了我們安身立命的窩,於是,我們背鄉離井,來到了這個沒有陽光,沒有綠色的滿是灰色的方格子的地方,據說,人們叫它都市。
我在這個都市的天空飛過,想找個可以安家的角落。我一遍一遍的飛,一天一天找,卻始終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窩。那天,我終於在一個小河邊找到一個可以安家的大樹,但是河水裡散發的掩人鼻息味道卻讓我無法在這里安棲。於是,我又啟程了。
我飛啊飛,飛到了一個門口掛著紅十字的地方。我看到在這個大大的院子的後方,是個有著綠樹林立的地方。於是我偷偷的飛了進來,停留在一棵在風中翩翩起舞的核桃樹上。樹下坐著一個老人,他的呼吸很急促,時而還有轟隆隆的身音傳出。就像我剛來到這個城市的時候一樣,我的嗓子被空氣中的灰塵侵蝕著,從此我便停止了歌唱。
但是,這里的空氣還算新鮮。我已經張開了喉嚨,我想聽聽我久違的歌聲。可是,我還沒有開口。我就聽到一個孩子的聲音。
「媽媽,那裡有隻鳥呢!」孩子仰著臉,手裡拿著一個不知道叫什麼的玩具,兩只手中間有兩條線,綳的緊緊的,正對著我。
「是啊,是只小麻雀。」孩子的母親隨聲附和著。
就在這是,孩子的一隻手鬆開了繩子,我看到一個黑色的東西正向我飛來,直覺告訴我這將對我的生命不利。我趕緊收起了喉嚨,逃也似的飛離。但是,黑色的東西還是打中了我的腿部,一撮羽翼在空中緩緩落地。疼痛和惶恐使我不敢在這里再做任何的停留,只能一個勁的飛,向前飛。
這是我第一次觸摸都市,卻想不到會是這樣的結局。眼前滑過的還是永無盡止的鋼筋混凝土架構的牢籠,空中彌漫的更是使我無法呼吸的灰塵。我拖著受傷的身軀,懷揣著疲憊的心,只能向前飛,趕快逃離這個都市。但是,我卻不知道我該飛向何方?
因為,我的家已經不復存在。我能做的,也只能是從一個都市逃離到下一個都市。
正是兩年前的高考,一戰成名,我成了從山窩窩里飛到了大都市的金鳳凰。終於,我離開了生我養我的農村,到了我嚮往的大城市。
這里,到處都是公車,再也不用每天走上十多公里山路去上學了;這里,到處都有路燈,再也不用在大冬天起個大早摸著黑天走路了;這里,到處都是飯店,再也不用吃從家裡帶的變餿或變硬的飯了;這里,到處都是書店,再也不用為了買一份報紙從村裡趕到老遠的鎮上了。
然而,等我真正漸漸適應這里的生活以後,面對多嬌的江山,繁華的人間,卻感到,其實我失去了很多:不再有,在炎熱的夏天的午後,聽著蟬聲,聚在葡萄藤下,聽長者們講他們的故事;不再有,每年的那個季節,在田間,和小夥伴們一起游泳,抓螃蟹;不再有,在豐收的秋天,扛著農具,和爸爸一起在地里收小麥,掰玉米;不再有,很多個黑夜,趴在平坦的草地里,和夥伴們一起數星星,看月亮。
兩年,在鋼筋水泥的城裡尋找幸福,到頭來卻發現,我真正獨幕的是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欲作「林中隱士」歸隱山林,過著逍遙自在,與世無爭的生活。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不是我自命清高,而是紅塵的飛揚和熱鬧,讓我感到蒼涼。蒼涼是飛揚與熱鬧之後的安穩與真實,飛揚是浮沫,熱鬧是虛偽;飛揚與熱鬧是短暫,蒼涼是永恆。我喜歡在孤獨與蒼涼中去尋找寧靜,去尋找屬於自己的生活。
我給自己定的最大最幸福的生活目標是,將來的某一天,能夠在山裡中修葺幢古色古香的房子,房子後有小溪,小溪里,魚兒歡快的游,房子前有個大院子,過著在院子里種絲瓜,看黃花,吃絲瓜的悠然的生活。此生最大的心願,莫過於此。
人生在世,很多人註定會被愛恨情仇、金錢名利所困一生,從而產生了煩惱、憂傷。而我始終不明白,為何世人不擺脫這一切,讓自己活得更輕松一些呢。對於繁華的城市裡燈紅酒綠的奢侈生活,我不再有貪戀,反而,更傾心於山間逍遙自在的生活。江山我可以不要,名利我也可以不要,我只要屬於我自己的生活。
放一段音樂,一覺醒來,一天就這么過去。在山裡,在田間,在日暮降臨的某一天,呼吸著鄉村特有的清新的空氣。沒有喧囂,沒有忙碌,在每個清晨聽著鳥兒的鳴叫,輕松的醒來,然後繼續一天輕松的生活。此時此刻,此情此景,今生還有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