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韓東你見過大海寫作背景
詩歌創作進展到80年代,由於急切地要擺脫"文革"所標明的審美與文化斷裂帶,"朦朧"詩人從前輩那裡自覺地吸取著對大海的浪漫想像的靈泉,"大海"神話重新創造出來。舒婷的《致大海》是站在70年代中國的特殊文化語境中與西方普希金和中國前輩如郭沫若等對話的。詩人清楚,在20世紀中國詩歌長河裡,"大海的日出/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贊嘆/大海的夕陽/招惹多少詩人溫柔的懷想"。詩人相信,"有過咒罵,有過悲傷/有過贊美,有過榮光/大海--變幻的生活/生活--洶涌的海洋"。大海被看作洶涌澎湃、變幻起伏的生活的寫照。在《海濱晨曲》里,舒婷更直接敞露對大海的急切情懷:"一早我就奔向你呵,大海/把我的心緊緊貼上你胸膛的風波"。大海時而是"深沉"、"悲壯"和"狂熱"的,時而又"嫻靜溫柔",以"低語"、"微笑"平息人的焦慮。在詩人心目中,大海如孕育無限生命力的"慈母",而"我"則是她的"忠實的女兒"。徐敬亞的《夜,一個青年在海濱》以相近的方式寫了大海:"我,幻想過生活的大海呀/天藍色的小航海家們/播種過鮮亮亮的理想和熱情……海。濤聲。海……讓我想起歷史/幾千萬年前/生命,就從這里爬上岸……大海,過著一種永恆躍動的生活/蛋殼遺失了,珊瑚蟲一代代堆積/海的深處/含蘊著無數無數只生命……啊,比人類更古老/比萬物更龐大的海呀/我--以整個生命/面對著你/在凝重的流質中/有一種旋律傳導入我的心胸/年輕的我,和生活,站在一起!"按常理,人們在夜間觀賞大海是受到光源局限的,但這絲毫不影響詩人對大海作為悠久的歷史、無限崐的生命力和豐富的生活的表徵的浪漫想像。因為,他在"看"大海之前,心中早已有了由西方和上代詩人傳下的有關大海的"心理定勢"或"期待視野";此時去"看"大海,不過是以"看"為誘因而盡情馳騁自己內心的大海"定勢"或"視野"而已。所以,正像英國藝術學家貢布里希所區別的那樣,他與其說是在"看其所親見",不如說是在"見其所欲看"。鄧剛的中篇小說《迷人的海》表露了同樣的大海想像。
在這時期爭相塑造"大海"的熱潮中,劉再復的散文詩《讀滄海》可以說代表了80年代"大海"神話的一個極致。就標題而言,一個"讀"字就顯示出的心機:大海不再被比作人們習慣上樂於想像的"大自然",而是比作"天與地之間的書籍,遠古與的啟示錄,不朽的大自然的經典"。顯然,他的大海是一個意義無限的人類文化創造物,是指向"崇高"或"偉大"的"象徵"。因為,這里有著"洶涌的內容,澎湃的情思,偉大而深邃的哲理"。人只有全身心躍入其中,才能體驗到它的意義――"自由","無邊無際的壯闊","無窮無際的淵深"。對而言,大海是中國的表徵,幾千年滄桑歷史在其中蘊涵;大海又是歷史辯證法的顯示,是典型的"大自然的雙面像","悲劇與喜劇,壯劇與鬧劇,正與反,潮與汐,深與淺……都在你身上沖突著,交織著";大海還是反省的、變革的和健全的自我的表徵,"因為你自身是強大的,健康的,是倔強地流動著的"。不僅如此抒情道:"大海!我心中偉大的啟示錄,不朽的經典。我在你身上體驗到自由和偉力,體驗到豐富與淵深,也體驗著我的愚昧、貧乏和弱小,然而,我將追隨你滔滔的寒流和暖流,馳向前方,馳向深處,去尋找新的力和新的未知數,去充實我的生命,去沉澱我的塵埃,去更新我的靈魂!"這無疑是一種崇高的大海神話。當"我"對大海的生命與神聖權威無條件地頂禮膜拜時,就會更深地體驗到自身的愚昧和貧弱。盡管對大海獨有一番體驗,但實際上還是沒有超出這個時代的共同的大海"定勢"。這種對大海的崇拜誠然可以看作80年代"人"的崇拜的象徵性體現,但在無意識深層里,又何嘗不可以看作是對西方的"大海"規范、甚至西方的整個話語規范的崇拜呢?這里的大海形象,作為80年代中國大海神話的極致,可以說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個20世紀中國文學中的大海神話的極致或終結。
上述中國現代"大海"形象的出現及其傳統的形成,具有不容忽視的審美與文化緣由:中國正處在古典中心體系破碎、必須參照西方話語以重建中心的危機關頭,來自西方的"大海"新形象就充滿了誘惑力。換言之,由於20世紀中國文化所處的西方撞擊、古典中心體系破碎和師法西方這一特殊境遇,古典"海"形象模式就被消解,而代之以西式"大海"。從此,"大海"就同被迫向西方學習、走向現代化、尋求中心化的"中國"等現代性話語聯系了起來。確切點說,中國現代大海形象模式是古典海形象
所以,對20世紀中國人來說,"大海"既是先進的現代西方他者的表徵形象,又是未來理想的中心的中國的表徵形象。這個形象就是這樣同幻想中的自由、美、科學、民主、進步和幸福等至高指標緊緊地聯系了起來。由此可以說,"大海"成了20世紀中國文學中的一種"神話"形象。比較而言,古典"海"模式展現的是平常的海,即"小寫的海",現代"大海"模式展現的是具有崇高、神聖、偉大或神秘等深度內涵的海,即"大寫的海"或"偉大的海",是准確意義上的"大海"。這種簡單對比,在看來,難免包含對中國和西方文化的雙重誤解,但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20世紀中國人的一種普遍心態。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現代大海形象是用一系列的書面化語言描繪而成的。諸如舒婷的"一早我就奔向你呵,大海/把我的心緊緊貼上你胸膛的風波"之類語句,是無法用日常體驗去衡量的,因為人確實不能把自己的心與大海緊貼在一起,否則就會被海水淹死;同理,劉再復那種"大海!我心中偉大的啟示錄,不朽的經典。我在你身上體驗到自由和偉力,體驗到豐富與淵深,也體驗著我的愚昧、貧乏和弱小,然而,我將追隨你滔滔的寒流和暖流,馳向前方,馳向深處,去尋找新的力和新的未知數,去充實我的生命,去沉澱我的塵埃,去更新我的靈魂"的傾訴,也不過是一種充滿知識分子特有的文化想像的內心獨白而已。它們都無法根據日常生活體驗去判斷。
當韓東寫《你見過大海》的時候,這種現代大海形象傳統已延續了半個多世紀了。面對這一深沉博大的傳統,韓東創作了,《你見過大海》。
『貳』 與大海有關的名著
1.老人與海 海明威
老人與海》故事的背景是在二十世紀中葉的古巴。主角人物是一位聖地亞哥的老漁夫,配角是一個叫馬諾林的小孩。這位風燭殘年的漁夫一連八十四天都沒有釣到一條魚,幾乎都快餓死了;但他仍然不肯認輸,而充滿著奮斗的精神,終於在第八十五天釣到一條身長十八呎,體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馬林魚。大魚拖著船往大海走,但老人依然死拉著不放,即使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武器,沒有助手,而且左手又抽筋,他也絲毫不灰心。經過兩天兩夜之後,他終於殺死大魚,把它拴在船邊。但許多小鯊立刻前來搶奪他的戰利品;他一一地殺死它們,到最後只剩下一支折斷的舵柄做為武器。結果,大魚仍難逃被吃光的命運,最終,老人筋疲力竭地拖回一副魚骨頭。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從夢中去尋回那往日美好的歲月,以忘卻殘酷的現實。
老漁夫,雖然老了,倒霉、失敗;但他仍舊堅持努力,而能在失敗的風度上贏得勝利。這部小說表現了一種奮斗的人生觀,即使面對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勝利。也許結果是失敗的,但在奮斗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如何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2.致大海 舒婷
舒婷的《致大海》是詩人把大海作為一面鏡子來表現自己對社會人生的理解。
舒所表達的是對生活的感悟,「大海——變幻的生活,生活——洶涌的海洋」。她的大海不是完美的化身,而是變幻的生活。大海有漲有落,有風暴,有平靜;它多變,並不完美,但它真實。望著大海起起伏伏,就像在觀望生活的戲——有悲有喜,包羅萬象。感受著大海的寬廣與靜寂,就像在感受自己。
大海是社會,是生活,是朋友,是自己的心。舒婷自己則像海燕一樣,堅強地在生活風浪中自由飛翔,對生活充滿了自信,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
舒採用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她的大海是對生活細膩的觀察,海邊的每一種風景都是生活的真實寫照。詩人將自己對生活的詮釋融入對大海的描寫當中。詩中多處運用了排比,反復。
舒婷是朦朧派的代表詩人,她以大海寫出對生活的感悟,啟發人們要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
3.致大海 普希金
《致大海》是一曲對大海的庄嚴頌歌,是對人生命運的深沉感嘆,也是對自由的熱情禮贊。1824年寫於高加索,詩人第二次流放之前。
全詩共十五節,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第一、二節,寫詩人向大海告別。在詩人看來,大海以它的自由奔放展示它的美,以它的自由奔放向世人召喚。大海與詩人共有的自由奔放的精神,使詩人與大海在感情上緊緊相聯。第二部分為第三節到第十三節,寫大海引發的詩人的聯想,表達詩人對自由的渴望。第三節到第七節寫詩人向大海吐露自己要逃往海外、追求自由的隱秘的願望,也表達詩人對失去自由的懊喪,為逃往海外的夙願難以實現而愁苦滿懷。第八節到第十三節寫詩人對拿破崙和拜倫的追念,他們與作者精神相通,也與大海的精神相通,在這里,詩人深感前途渺茫,壯志難酬,哀嘆了人們的不幸命運。最後兩節寫詩人絕不忘記大海的誓言,詩人決心將大海的精神作為激勵自己的動力,為自由奮斗不息。這首詩贊美了自由奔放的大海,抒發詩人對自由的渴望和苦悶,表現詩人在殘酷專制下的崇高的自由精神。
南高加索優美的自然景色,哥薩克的風土人情,激發起詩人的浪漫主義詩情。尤其是那壯闊湛藍的大海,更使詩人流連忘返。臨別前夕,詩人登上高加索海邊的岩石,面對波濤洶涌的大海,想起自己坎坷的經歷,想起人們到處忍受著同樣的命運,想起葬身於大海的英雄……懷古傷今,思緒起伏,他的心像大海一樣深沉、激盪,情不自禁地寫下了這首詩篇。
詩人與大海相遇,他胸中涌動著海一樣的澎湃。詩人把島、岩石想像成凝固的浪峰,已是詩人改變的自然,接著,詩人由觀照映海,到由海反觀,最後與海合一了。這一瞬間,海是詩人向遠方的延伸,是海向俄羅斯土地的延伸,這就是作者創作這首詩的思維流程。
詩人贊嘆大海的壯美:黃昏寂靜時,大海溫順、寧靜,閃耀著蔚藍的波濤和「嬌美的容光」,彷彿在「哭訴」著心頭的哀愁;波濤洶涌時,大海喧騰、激盪、傲岸不羈,彷彿又在召喚著詩人沖破牢籠,奔向自由的遠方……詩人熱愛大海:大海有廣闊的襟懷,驚人的威力,壯麗的景色。詩人也羨慕大海: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他失去自由的懊喪,在變相的流放中,他感到像「囚徒」一樣。詩人更依戀大海:大海使他緬懷起舉世震驚的英雄。顯赫一時的拿破崙只能在荒涼的海波上安息;普希金最欽佩的詩人拜倫,雖然天才卓絕,雄心勃勃,渡海遠征,但終為他祖國所不容,客死於希臘。普希金空有抱負不得施展,拿破崙和拜倫的不幸結局自然增添了他前程渺茫、壯志難酬的悲哀。這正是詩人把大海說成「悲哀的喧響」「召喚的喧響」,是他「心靈的願望之所在」的原因。
這首詩氣勢豪放、意境雄渾、思想深沉,是詩人作品中廣為傳誦的名篇。它以大海作為自由精神的象徵,表達了詩人與大海相通的自由精神。詩人借大海自由奔放的壯美形象,生發聯想,盡情抒懷,表達了渴求自由的願望。一位前蘇聯詩人曾說過:
「從那時起,凡是在海岸上徘徊的人,
在那淺淺的小船和空曠的黃沙之間,
借著心、目光和耳朵他會聽到,
普希金詩句像金屑那樣洋洋灑灑……」
4.你見過大海
《你見過大海》
--韓東
你見過大海
你想像過
大海
你想像過大海
然後見到它
就是這樣
你見過了大海
並想像過它
可你不是
一個水手
就是這樣
你想像過大海
你見過大海
也許你還喜歡大海
頂多是這樣
你見過大海
你也想像過大海
你不情願
讓海水給淹死
就是這樣
人人都這樣
『叄』 在山的那邊「我終於見到了大海」的小作文怎麼寫
當我們歷盡千辛萬苦,不折不撓地來海邊,才發現她是那麼的美,那麼的好,這是語言表達其內涵的。
浪一層又一層地趕來,碰撞著卧在海面的礁石,濺起了水花又落了下來;沖濕了我的腳丫,還頑皮地帶走了我留在沙灘上的印記,作為它永久的珍藏。看著大海時時奔來,好象永遠不知疲倦;聽著大海刻刻喧騰,似乎永遠都那麼快樂。立在海邊,海潮在擁抱著我,和我一同嬉戲,與我一樣那麼開朗,活潑。
久久站在大海面前,好象一切都 靜止了,雲不再飄,心不再動,只是頓時覺得我們是如此渺小。凝視著這無垠的海,我的心也開闊了不少,覺得自己能包容一切。有句偉大的名言:比海洋更廣闊的是藍天;比藍天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從城市掙脫出來,望著那奔騰的大海,你不由得想張開雙臂,迎上去吶喊,撲上去擁抱。這時候,就會覺得胸襟豁然開朗,大有包容整個世界的寬廣。
我終於見到大海了!在看見大海的一順間,我覺得自己進入了一個嶄新的世界!不過我在此同時,我看到地平線那兒,水天相接,分不清海和天。就在這時,我對海的那邊的好奇心遠遠的超過了海這邊的好奇心——海的那邊又是什麼呢
我終於見到了大海,海就像一位身著藍紗裙的美麗姑娘,海風吹著浪花的聲音,就是她的迎客曲。看那海邊的金色沙灘,在朝陽的照耀下,彷彿每一粒細紗都閃著光。沙灘上面,有許許多多大海送來的禮物:小巧玲瓏的貝殼,背著小房子的寄居蟹,長滿硬刺的海刺蝟,像小口袋似的水母……撒滿海灘。這都是退潮時掉隊的,等海水一漲,它們還要回到大海的懷抱。像那無邊的大海望去,還蒙著厚厚一層霧,隱隱約約有一些捕魚的船隻在水中霧中移動,時隱時現。海風陣陣的吹來,浪被撞擊在礁石上,濺起了潔白的水花,它涌到岸邊,輕輕地撫摸著細軟的沙灘。海浪一層一層從遠處輕盈地盪來,給沙灘勾勒出一道白色的「裙邊」,像給浩瀚的大海鑲上了閃閃發光的銀框,使大海更加迷人。太陽升高了,海上的霧漸漸散去,露出了大海的本來面目。當傍晚漲潮的時候,大海卻變成了另一副模樣。它變得像一個無邊的戰場。海風吹著尖利的號角聲,海浪似乎是千百乘鐵騎,向海岸猛烈地進攻著,發出隆隆的怒吼聲。岸上百斤重的大石,給它輕輕一拂,就淹沒到海底去了……
這就是美麗而神秘的大海,我愛它,因為它是生命的搖籃,是詭秘的魔術師,是無盡的遐想……
大海是那樣的遼闊,一眼望不到邊際;大海是那樣的寬闊,擁抱了那麼多的遊人。我張開雙臂,撲向了美麗蔚藍的大海,頓時覺得心胸開闊。大海啊,你平靜如鏡,你又洶涌澎湃。那湛藍的海面上隨著微波泛起點點銀光。我久久地站在海邊,聽著大海的聲音,它在為我喧騰。這一切是那樣的甜美。這時,我輕輕張開雙臂,去擁抱大海。突然,我發現,在這甜美之中還蘊涵著幾分苦澀。噢,原來是鹽,那一粒粒的鹽啊,是大海的結晶。
『肆』 文中寫了作者見到大海、見到落日時的心情和感受。你見過大海嗎見過落日嗎你有什麼樣的感受呢寫下來
關於大海,落日,感受如下:
海上的日落
傍晚,灰藍色的天空下,我和媽媽從海南島的一間賓館里走出來。悠閑地走向附近的一片無邊無際的大海邊。晚風輕輕地吹拂著我們,讓我感到十分清涼。
來到大海邊,只見一團耀眼的火球正慢慢往下沉。我走在柔軟的沙灘上,找到一塊光滑的大石頭坐下,陶醉地欣賞著這美麗的夕陽。
太陽一邊落下,一邊變換著顏色,好像要把自已炫麗的色彩最後展示給世界萬物看。它把海面照得金光閃閃,猶如許多金子鋪在海上;天空被它照得一會兒紅彤彤,一會兒金燦燦;幾只飛翔著的海鷗給它照得變成橙黃色的了。
圓圓的『臉蛋「已經沉下去一半了。火紅的中心外面還留著幾縷金光。岸邊的椰子樹被風吹得「沙沙」作響,浪花拍打著滑溜溜的岩石,那聲音就像一支歡送太陽的美妙樂曲。
盡管它已經快要「回家」了,可太陽還是想照一照「鏡子」。它的倒影映在水面上,一會兒成了三角形金字塔,一會兒又變成了彎形拱橋,形狀千奇百怪,十分有趣。
夕陽漸漸降下地平線,只能看見一束光茫射向天空。這可能是一個告別的信號。
過了一會兒,夕陽完全不見了蹤影。只有風還在互相訴說著日落的美景。黑夜也開始籠罩著大海。
我心想:剛才的美景真像李商隱詩人的這句詩啊:「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番情景是多麼富有詩情畫意呀!
以上供參考 希望對你有幫助
滿意請及時採納哦 謝謝
『伍』 舒婷《致大海》與韓東《你見過大海》比較賞析(從哪些方面入手 )
舒婷的《致大海》是詩人把大海作為一面鏡子來表現自己對社會人生的理解。
舒所表達的是對生活的感悟,「大海——變幻的生活,生活——洶涌的海洋」。她的大海不是完美的化身,而是變幻的生活。大海有漲有落,有風暴,有平靜;它多變,並不完美,但它真實。望著大海起起伏伏,就像在觀望生活的戲——有悲有喜,包羅萬象。感受著大海的寬廣與靜寂,就像在感受自己。
大海是社會,是生活,是朋友,是自己的心。舒婷自己則像海燕一樣,堅強地在生活風浪中自由飛翔,對生活充滿了自信,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
舒採用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她的大海是對生活細膩的觀察,海邊的每一種風景都是生活的真實寫照。詩人將自己對生活的詮釋融入對大海的描寫當中。
韓東的《你見過大海》在標舉口語、消解「朦朧詩」及開啟「後朦朧」詩潮等方面的「革命性」意義,早已為詩壇洞悉和稱道,無需再說。但在我們看來,這首詩的意義不應僅僅局限在「朦朧詩」與「後朦朧詩」之間或者整個詩歌界,而應涉及包括詩、小說和散文在內的整個20世紀中國文學領域。具體講,這里的「大海」當同以往詩、小說和散文中的整個現代「大海」形象傳統聯系起來、並與古典「海」相比較時,一種拆解現代大海形象模式乃至整個現代性正統話語的意義就清晰地顯示出來。當然,這樣做也只是對這首詩的一種閱讀而已。
在韓東描寫「大海」之前,中國文學中已存在著兩種「海」的形象模式:一是古典「海」模式,二是西方「大海」模式。「海」一向是中國古代詩描述的對象,如「登臨碣石,以觀滄海」,「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等。在中國古典傳統中,「海」
或「四海」歷來被認為是環繞中國的最外部邊界,從而屬於中國古典文化體系中被從容包含的因素:一個為「自我」所熟悉、可以包容和移情的自然「他者」(如說「觀海則意溢於海」)。這樣的「他者」,在相信「萬物皆備於我」的中國古人眼中其實已是「自我」的一部分。可見,中國古典「海」是自我可以容納和融入其中的平常之海。它即便有某種「崇高」或「神聖」內涵,也是在中國主體的掌握之內。
受字數限制,供參考。
『陸』 作文,《我心中的大海》或《大海,我終於見到了你》或《大海我想對你說》
我心中的大海
朋友,你見過大海嗎?你是否領略過大海的波瀾壯闊、浩瀚無邊呢?你是否對她那充滿夢幻奇異的景色而浮想聯翩、流連忘返呢?…… 現在,就讓我帶領你們去走進大海,去認識和感悟一下我心中的大海吧!
我心中的大海是博大的、幽靜的。老姑帶我第一次去看海,還沒走到海邊,遠遠的就望見了大海——幽藍靜謐、海天一色、與天相接、無邊無垠。雖然我很早就從書上知道大海的博大,但這次大海近在眼前,卻還是被她震驚了。她博大的像一位淵博的睿智的學者,恬靜的如剛出生的嬰兒,親切的就如慈祥的母親。海濤輕輕地撫摸著沙灘,海面波光粼粼,安詳極了,溫柔極了。我真想馬上跳下去,就像久別的孩子投進媽媽的懷抱,去接受溫情撫慰,去享受幸福快樂。聽老姑說,大海之所以博大,是因為她能夠容納百川,吸收涓涓溪流,就連點點雨滴也不拋棄。我聽後說:「老姑,我也要向大海學習,謙虛、寬容,從一點一滴學起,一步一個腳印,海納百川,積少成多,將來成為像大海一樣博學的人。」老姑笑了,大海也泛著浪花,笑了!
我心中的大海也是變幻無窮、美麗壯觀的。美麗的珊瑚形狀各異、五彩繽紛、千姿百態,把海底點綴得如一座豪華的花園。魚群身穿五顏六色的禮服,在碧綠澄清的海水裡穿梭來往,婆娑起舞,把海底裝扮的猶如夢幻般的世界。
我心中的大海也有令人恐懼的一面。有時海面上原本風平浪靜,突然間狂風驟起、海浪呼嘯,真有種「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感覺。此時的大海像一個亡命之徒,狂暴、兇狠,使人不寒而慄。不過,我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人類在不久的將來便會征服大海,讓她的桀驁不馴能為我所用,為人類造福。
我愛大海,愛她的博大與睿智,愛她的美麗與神秘,更因為她是我們生命的搖籃。
『柒』 《我心中的大海》作文
一直以來,韓冬的那首《你見過大海》讓我印象深刻。最近想起,是因為這幾個星期里,弟弟說在他回家之前要我帶他去見大海。我卻一直沒有答應陪他去。雖然身居在這海濱城市,但我沒想過要去。一來我不知具體去的路線,二來這個冬天的來臨,身邊的人都說冬天去海邊看海無趣。
生活中的我也並非沒有見過大海,只是見到的大海與理想中的大海有著一定的差距。比如東莞的虎門大海,雖然有數公里之闊的領域,卻處處可見些淺攤樹島,再加之東莞是國際工業名城,水的污染難免,所以見不到那種蔚藍的色彩,說不上是我心目中能讓我激動的大海。
我所見過的另一處海是南海,從地圖上可以見到的那個南海。那次我們成人高中畢業,全體師生去往珠海珍珠樂園遊玩,趁著時間有餘,老師便帶我們去珠海玉女區遊玩。在珠海玉女區,我們見到了南海。臨站於海岸,可以觀望到海中的「紅船茶樓」,可以看到對岸澳門的高樓大廈。海水也浪重著一浪,算得上蔚藍。可是,讓我遺憾的是未能見到那一望無際的大海。
據說天氣炎熱時,去深圳的小梅沙或大梅沙遊玩定能找到一番屬於自己的樂趣。一直以來我都沒有準備要去。待我有了心情,一定會去見那夢寐以求的大海。去的地方不一定是深圳,據說冬天去海南島的「天涯海角」望海將是旅遊的最佳選擇。曾經就有老師推薦我們有時間過去看看。
對海有著另一種嚮往是幾年前我生活在東莞的那座城市裡建起了一座全城最大的書吧——永正購書中心。第一次去往該書店購書,我就被裡面星級般的豪華裝飾與那種「滿城書香」的味道所迷醉了。那次購書的同時得到了一張會員卡,會員卡的一面所印上的精美圖畫便是:一個朝陽初升的時刻,天地一片金碧輝煌。那無邊無際的大海正一浪重著一浪向著我的眼前滾滾而來。這激起了我對大海的無限遐思。那時,我明白,城市間多了一處讓我們學無止境的「大海」。
不久前,我在「紅袖添香」所注冊的用戶名便是王學海。我縱然明白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崖苦作舟的道理。文學這座「學海」只有我們學無止境地去努力,才能超躍自己,超躍自己與別人的目光。還記得有人說過: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還要大的是人的心靈。由此可見,我心中的大海才是這個世界上最美最大的呀!
『捌』 請精通語文作文的高手,幫我來解決這個主題的作文
從經典中感悟人生
誦讀經典詩文,我走進了一個妙不可言的世界。我知道了什麼是儒家風范,什麼是道家精髓,什麼是千古美文……「經典」雖然看上去年紀一大吧,其實火力旺盛的很。經典流傳了千百年,從「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將降大任與斯也」,從《歸去來兮辭》到《蘭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著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華夏五千年,二十四史間,人才輩出驚世絕,諸子百家齊爭鳴。不必說中國古老傳說,不必說商代的甲骨銘文,光是中國的著作文化就能讓我們驕傲良多,銘表,詞賦,雜說,詩歌……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詩中的景物,詩中的春景,在葉紹翁的筆下幻化的萬紫千紅,這是春的靈感,這是對生命力的贊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詩中的荷花,詩中的夏花,在楊萬里的筆下瑰麗多姿,這是夏的標志,是夏的生命。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詩中的江面,詩中的秋色,在白居易的筆下瑰麗多姿,這是秋的精神,這是秋的天籟。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詩中的雪,在柳宗元的筆下漫天飛舞,這是冬的靈魂,是冬的樂曲。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四季更替的自然現象,引發人們物是人非的感慨。「逝者如斯,不舍晝夜」,滔滔滾滾的大江流水引起人們時光飛逝,生命短暫的慨嘆。「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又給人以啟示,客觀事物是個多面體,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會看到不同的景象,得出不同的結論。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天天掛在我口中。那就是許多人行走,他們之中必然有我的老師。這句讓我收益非淺的詩句,就是出自於儒家的聖賢孔子之口。這句之所以能讓我受益非淺,是因為它包含著一個哲理:「能者為師,虛心請教。」你見過高山吧?它是那樣雄偉綿延!你見過大海吧?它是那樣壯麗無邊!山之高,是因為它不排斥每一塊小石頭;海之闊,是因為它聚集了千萬條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般淵博的知識,是否就應該善於從生活中尋找良師益友,吸收他人的點滴長處呢?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厭高,水不厭深的哲理」啊!
真的,人的一生猶如一條長路,有許多的岔道,我們有時會走錯路,但有人會來提醒你,它就是國學就是經典詩文,因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經驗,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其價值歷久彌新,我們沒有理由不繼承和發揚這一民族的瑰寶。而且對於我們少年兒童來說讀誦經典,自幼就開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就定能奠定一生優雅的人格。讀誦經典的同時也可以提高我們的古文和白話文水平,有助於我們對其它知識領域的領悟和旁通,更能促進各科學業的進步。
假如說我們的心田是一塊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陽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經典詩文就是那陽光、惠風和細雨。只要你願意時時刻刻去吮吸去領悟去誦詠,那我們的理想之花一定會開得更艷持得更久。
那我們就繼續誦讀吧!好好地擁有它,記住它。讓它來凈化我們的心靈,讓它來耕耘我們心中的土地,提升我們的品位,弘揚中華民族之精髓,更讓它引領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向成功邁進吧!
------------------------
弘揚價值觀從我做起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也是引領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根本指針。我們大學生只有自己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崇高理想追求,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塑造文明道德風尚,才能健康成長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有用之人。
首先,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要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的信念。大學期間,同學們都面臨著一系列人生課題,如人生目標的確立,知識才能的豐富,發展方向的確定等。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科學的理想信念來引導。我們要把個人的奮鬥志向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運聯系在一起,把個人今天的學習進步和祖國明天的繁榮昌盛緊緊聯系在一起,使理想之花結出豐碩的成長成才之果。
其次,我們要做忠誠的愛國者,時刻不忘自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份子。維護國家利益,維護祖國統一,以振興中華為己任。無論我們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報效祖國,都要自覺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努力學習,掌握報效祖國的本領。
再者,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確立積極進去的人生態度,用科學高尚的人生觀指引人生。明是非,知榮辱,辨善惡,在實踐中不斷地創造人生的價值,賦予人生與眾不同的意義。
同時,我們還要加強道德修養,錘煉道德品質。大學時期是人生道德意識形成,發展和成熟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時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觀念對大學生們一生影響很大。我們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做一個知榮辱講道德的人。我們大學生要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努力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最後,我們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還要做到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秩序,並且要增強法律意思,做一個知法、明法、守法的公民。總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過程,是一個人加強修養、完善自我的過程。我們大學生要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自覺擔負起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