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作文,舌尖上的家,600字,初中水平 有 好 評 啊 !
題目舌尖上的家
自認為,好食者無外乎三者,一者為飢不擇食只為果腹;二者為味,精挑細選,為的是那令人垂涎的美味佳餚;再者,不為飢,不為味,吸引他們的只道是食中的情意。
舌尖上的家,以其獨特的滋味,似淡雲輕煙,輕沁於我的心中。
江南雨季,幾處青瓦多淅瀝,依著煙雲朦朧,靜靜地拐進青幽的弄堂,青苔滑似軟泥,不由放慢了腳步,聞著青草野花的芳香,聽著清脆的雨聲,漸漸望見了熟悉的身影。「外婆!」老人笑呵呵地迎了上來。不一會兒,進到屋裡,一股子草香撲面而來。「吃青團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咬了一口,「太好吃了!」我瞅見外婆臉上的皺紋似一泓雨後的清泉,盪漾著喜悅的漣漪。
早春的艾草,輕柔細捏後溢出的汁水,再與米粉攪和,配上鮮美的餡料,放置蒸籠中慢蒸,慢慢地蒸出了春天的氣息,蒸出了親情的滋味,不曾想,這滋味濃郁得讓我久久難忘。
家中有一海螺,時常把玩手中,放於耳畔,不料想,傳出那熟悉而又遙遠的海音,讓人不禁憶起往昔回奶奶家的情景。春節前後,張燈結綵,鄉下亦是熱鬧。夢回故鄉是多少遊子殷殷期盼中的喃語:「鄉音無改鬢毛衰」,是啊,情系桑梓,家鄉的一草一木,不勝嬌貴,卻最能氤氳坊間田野的味道,沐浴陽光,灑落陰涼,猶如人一般感恩、奉獻,默默無聞,不事張揚;鄉鄰的一句句叮嚀囑咐,朴實無華,卻最能拂去那滿身奔波的疲憊。想著就要回老家,一路上我們歡聲笑語,喧鬧中忘記了旅途的遙遠。下了車,我像一隻小鹿似的奔跑著,來到了住在半山腰的奶奶家。
「開飯了!」伴隨著那句熟悉的話語和透著慈愛的嗓音,一碗熱騰騰的索麵立刻吸引了我,我不由分說,一會兒就吃完了,抹嘴抬頭間,望見奶奶正咧著嘴笑。山上的海風大,此時,卻似乎都被那一碗面的熱氣給驅走了。
傳統的索麵,柔軟有嚼勁,置於湯中煮熟後,加入各類海鮮蔬菜,再打上一個好看的蛋,久煮中,面慢慢吸取了料的鮮味香味,更是融入了煮麵人的情意。
幽幽清香依在,暖暖面湯恆鮮。
雖不長居於故鄉,但故鄉卻總是以其獨特的方式串聯起我心中美好的記憶。張愛玲說:「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也許有時候正是這樣,一個地方令你想念,令你魂牽夢繞,不是因為那裡的風景,而是因為那裡有和自己相關的人,還有那放不下的記憶和飽含親情的味道……艾草碧綠的汁水染綠了那古老的青磚,面湯的鮮味吮吸了大海深處迷人的氣息,舌尖上那些讓人難以忘懷的美味,恰是心中久久珍藏的那一份情誼。
㈡ 作文800字 舌尖上的溫暖
水汽氤氳,整個廚房都朦朧著,舊式的灶台上架著一口紋路斑駁的黑鍋,隱隱約約,走近了,看到鍋中沸騰的米粥,好似還有幾條黃色調大魚隨著水的激盪浮上,沉下。「咕嘟咕嘟」冒著水蒸氣,熱氣化成白煙,在我的面頰上清撫,包圍著我。
舌尖上的家
每個人都對「家」有獨特的理解,也都有對家中食物不同的感受,這些食物或甘甜、或酸爽、亦或辛辣,都能維系這個家平凡的小幸福,成為家的象徵、家的圖騰、家的味道……
「『車輪滾滾』煮好了,快來盛一個吃!」奶奶的聲音響起來,親切的鄉音和高聲呼喚帶著我向廚房走去。水汽氤氳,整個廚房都朦朧著,舊式的灶台上架著一口紋路斑駁的黑鍋,隱隱約約,走近了,看到鍋中沸騰的米粥,好似還有幾條黃色調大魚隨著水的激盪浮上,沉下。「咕嘟咕嘟」冒著水蒸氣,熱氣化成白煙,在我的面頰上清撫,包圍著我。奶奶拿出一隻碗,遞給我一隻大勺。接過像鍋一樣年邁的大勺,我開始「捕撈」。
先盛一碗金黃的小米稀粥,在「打撈」出專屬於我的「車輪滾滾」。這是一個車輪狀的面餅,表面是土一般的質朴的黃色,因為被水浸泡,又濕又滑,幾次想逃脫,滑進鍋里。
我把這最小號的「車輪」放進它的「浴湯」中。金黃色的稀米粥搭上濕滑的「車輪滾滾」,再咬上幾口酸脆的醋拌黃瓜,光是想想,就垂涎不已。
我迫不及待的把它端到院子中,老家小屋的院子還是那麼涼爽,把碗放在冰涼的石桌上,感受到夏風的微涼,趕走悶熱,驅逐煩躁。在爺爺的搖椅上坐下,木製的椅子「吱吱呀呀」的響起來,還夾雜著爺爺每晚准時收看的新聞聯播的開頭曲。愜意的感覺使我不由自主的嘴角上翹。咬開玉米面製成的餅皮,濕滑而又質朴,玉米的清香和濡糯的口感讓我閉上雙眼,享受家的溫暖,用心體會世界的美好。再咬一口,餅中的紅糖順勢流入口中,甜蜜,溫情,在舌尖上一盪,油然而生的幸福感就向全身漫延開來,喚醒刺激每一個味蕾,這或許就是家的味道吧!
來到北京後,吃過的美食越來越多,卻總也忘不了「車輪滾滾」的味道,它質朴,清香,甘甜,糯滑,感動著我全身上下每一個細胞,它的結構正如我可愛的小家,外表質朴,平凡,散發著淡雅純潔的香,但內里卻火熱甜蜜,每一個家中的成員都互相愛著對方,親密無間。車輪滾滾,紅紅火火的滾向未來。
㈢ 舌尖上的家 作文 題記或結尾 要好的!學霸 靠你了!
家雖小,卻溫馨。幸福如空氣般無處不在。當然,最幸福的還是家庭成員以及每一個來我家做客並吃飯的人的舌尖。
舌尖上的幸福來源於母親那雙手——那雙能夠化平常為神奇的手!那雙變魔術似的手!
母親天生就是烹飪大師。極普通的一個土豆,一塊豆腐,一把豆角,一塊豬肉,一棵白菜,一團面團,一碗糯米……在母親那雙手裡無比乖乖俯首帖耳因勢象形變成餐桌上的一道道令我和父親以及客人們食之難忘的美食:纖細如發潔白如玉的醋溜土豆絲令你唾液生津;豆角燉豆腐令你食之難忘;紅燒豬肉令你饞涎欲滴……而母親做得手擀麵是又細又長又勻又筋道又可口,再配上那蔥綠的黃瓜絲和用熱水焯過的綠豆芽、西紅柿雞蛋鹵,芝麻醬或者豬肉丁炸醬,讓你吃了一碗還想再吃一碗,直到你的胃裡再也沒有了地方。可以這么說,我從來沒有到飯店去吃過「老北京炸醬面」。因為我知道,即使最正宗的炸醬面,和母親做得炸醬面比起來也會黯然失色,更不會有絲毫的食慾。母親熬得紅棗蓮子黑糯米粥不僅顏色搭配絕佳,讓人大飽眼福——黑得更黑白得更白紅得更紅,盛在碗里宛如一塊晶瑩剔透的和田玉。而且味道極佳,營養豐富,讓喝過這粥的人一生一世都不會忘記。母親烙的白面餅又脆又軟又香層數又多。我敢打賭,只要你看見,不用吃任何菜,你也會轉瞬把一張餅狼吞虎咽進肚子里。因為,我就曾經連著這樣吃了兩張——母親第二張餅還沒有下鍋,第一張已經成了我的腹中之物。而第二張餅剛出鍋,我顧不得燙手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來一卷大嚼起來——惹得母親不得不用「罷工」來「抗議」我的饕餮。當然,母親主要是怕撐壞了我的肚皮!
這就是我舌尖上的家!生在這個家裡,是我前世的運氣,也是我的福分和榮幸!如果有來世,我還會來這個家!
㈣ 舌尖上的家常菜 作文
在我心中媽媽是一個超人沒什麼都會,無所不能,就連做飯都會,他會做很多菜,什麼義大利面、油炸小脆魚、糖醋帶魚……簡直就是一個頂級廚師,其中我最愛吃的就是他做的蚝油生菜。於是我還特意跟媽媽討教了一下。
媽媽說,做蚝油生菜是再簡單不過了,連我都可以做。
先把生菜洗干凈,一定要洗得水靈靈的,那青翠欲滴的顏色會讓你賞心悅目,一片片生菜就像女孩清新漂亮的舞裙。再用開水燙一下,可燙了一下就不好看了,生菜就開始發黑,就像女孩的舞裙染上了淡淡的墨痕。接著,加上一些材料:蚝油、生抽、大蒜頭、一點涼開水。有時,還可以加一點兒辣椒,這樣一道美味而簡單的菜就「新鮮出爐」了!
雖然媽媽做的生菜沒有外面大酒店裡的蚝油生菜好看,但很健康、很美味,是不會拉肚子的!我看媽媽做蚝油生菜時,很專注,手法純熟,幾分鍾就做好了。
吃飯時,它就變成了我們最喜歡的下飯菜。它的味道有點兒重,口感卻異常的好,脆脆的,甜中帶咸,生菜的清甜加上一絲蚝油的濃郁,讓你的每一個味蕾都被調動了起來,真是妙不可言!
不僅是我愛吃蚝油生菜,我的好朋友也很愛吃,有時兩大盤還不夠呢!
媽媽做的蚝油生菜是人間最美味的菜,是我一輩子的最愛!舌尖上的菜香香的,舌尖上的愛天天的,感謝你,我最愛的媽媽!
㈤ 舌尖上的親情,作文,600字
過新年,自然少不了走親訪友。走親訪友,自然少不了推酒把盞論英雄,里短家長道親情。
去小姨家,身為廚師的小姨夫親自下廚炒得美味佳餚,端於桌上。小姨則拿出好酒和各種飲料招待賓客。如今,與親朋好友相約餐館的機會越來越多,偶爾的家中小聚,則顯得既簡約又溫馨,質朴中透著濃濃的親情。
小姨夫做廚師多年,廚藝精湛,現在已是老師的他培養出了不少徒弟。但一說起小姨夫的手藝,小姨總有些不屑:別看他在餐館炒的菜好吃,在家裡炒的菜還是家常菜,味道遜色了不少。一旁的小姨夫卻也振振有詞:在單位炒出色香味俱全的菜餚是我的本職工作,可是在家裡,我更願意做一個普通人,炒得幾個家常菜,雖簡單,心情卻舒暢得很。
我笑著說,小姨夫的手藝很不錯啊,自己炒得的菜餚,色香味或許不及餐館中的菜餚,但裡面卻融進了一份濃濃的親情,有人情味,這種佐料是任何餐館中的美味佳餚都所不具備的。
小姨笑了,釋懷地說,照你這么說,你姨夫炒的家常菜倒比餐館的美味佳餚更珍貴嘍?我堅定地說,那自然是。有錢難買親情在,有料難調心情好啊。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在餐館中,一道鮮美的菜餚是食材、佐料、調料的精妙配比,是對時間的精妙運用。各種要素如果比例失衡了,菜餚也就有了不同的口味。而中國人最注重的是口味。一旦口味變了,這道菜的價值也就大打折扣了。
可在家中,家是親情凝聚的溫馨港灣,人情味更勝於菜的味道。就比方說,大姨夫知道大姨特別喜歡吃酸,於是就在炒白菜時多放一些醋,別人或許覺得難以下咽,大姨吃著卻特別香。我父親特別喜歡吃母親腌的臭鴨蛋,每當見到臭鴨蛋,別人都捂著鼻子,父親卻吃得津津有味,還情不自禁地說,當年就是這臭鴨蛋的味道,讓母親走進了父親的世界,從此便再也離不開。
至今猶記《舌尖上的中國》中有一段經典解說詞:「……這是鹽的味道。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已經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土、鄉親、念舊、勤儉、堅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間,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一個是滋味,哪一種是情懷。」才下舌尖,是味道的妖嬈浸入;又上心間,是情懷的積淀升騰。可見菜的味道融入了人情味才會意義深刻,才會讓某道菜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經久不息,愈久彌新。
如今,社會在飛速發展,人們逐漸喜歡上了快餐文化,親朋好友之間的交流也變得快速復雜起來,親情中融入了金錢、名利、地位、利益等各種佐料,這種親情少了許多人情味,多了幾分銅臭味,經不起時間的推敲,也經不起風雨的洗禮,最終會變了味。
這天,小姨夫當主廚,我們這些小兵們當下手,不大會兒的功夫,滿滿一桌菜就出現在了餐桌上,廚房裡的各種香味也就跟著飄到了餐廳。然後,滿滿一屋子人,圍著一張不大的餐桌,擠在一起,品著家常菜,喝著家常酒,隨意地說著家鄉話,無主題地聊著日常瑣事,或激勵爭辯,或善意調侃,或衷心祝福……無不舒心愜意,情意綿綿,一種親情在餐桌周圍傳遞,蔓延,升華。
舌尖上的親情,有愛的味道,思念的味道,還有不離不棄的味道……足夠讓人用一生去品味,去留戀。
㈥ 親情類作文:《舌尖上的家》,要700字以上
家鄉的那個的味道在舌尖上游盪,每個人的心裡都懷念著家鄉,都思念著獎項那些難忘的味道,那個只屬於家鄉的味道。我出生在甌江北岸的一個小村莊,小河安靜地從石橋底下緩緩流過。今天,依然保留在我身體某個角落的是某種熟悉的味道,那是一種如蒸餃般大小叫作番薯黃夾的東西。
關於這種小吃,我曾一直以為它就跟米飯面條一樣,普通得全國人民都知曉。可是直到它被我帶到教室,好友們用驚異的眼光打量它且叫不出名的時候,我才知道原來這個名為番薯黃夾的東西,只流行於我所生活的那一帶農村裡。我們村,隔壁村,隔壁隔壁村,總之,不超出一個小縣城。
五月五吃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餅。很多年前,我問母親幾月幾吃番薯黃夾,她笑著摸摸我的頭說,想吃就做,哪來日期限制。
農村婦女都有一雙巧手,母親也不例外。我親眼看過母親是如何製作番薯黃夾的。過程看似挺簡單。首先將番薯去皮煮熟,濾掉湯水,再摻入番薯粉攪勻至無顆粒狀,然後用手撮取少許擀成皮備用。至於餡,通常是由豬肉、豆乾、香菇、蔥或韭菜等拌勻合成,當然也可依個人喜好放少許蝦皮、蘿卜絲等,最後包成餃子樣放入蒸鍋蒸熟即可。母親並非此道高手,每次她做的番薯黃夾個頭都特大,皮又厚,做了很多遍之後還是沒有「瘦下身來」。我記得請同學來家吃的時候,她指著這黃溜溜的番薯黃夾驚訝地叫道:「哇噻,這是史上最大的餃子嗎?」
作為一道歷時百年之久的小吃,通常認為番薯黃夾起源於樂清翁垟。翁垟是離我家不遠的一個鎮。時至今日,那兒的番薯黃夾口感依然最純正,賣相也最好。
印象中,我第一次吃這種地道的番薯黃夾,它姜黃色的皮,油亮油亮。隔著層塑料袋,似乎也能聞到番薯的清香味。稍稍吹涼後一口咬下去,餡汁流出來,沾得滿嘴是油,略帶彈性的皮跟油多卻不膩的餡兒在嘴裡一起咀嚼,那叫一個美味呀!還來不及下咽,緊接著再咬第二口,把整個嘴巴塞得鼓鼓的。
車主用方言喊著「番薯黃夾呀,賣番薯黃夾」,一遍一遍,回盪在來來往往的人們的耳邊。舌尖上的家鄉,我最愛的番薯黃夾的味道!
㈦ 作文 舌尖上的家裡特色菜怎麼寫 急啊啊
就寫你最喜歡吃的菜吧。問問你媽媽怎麼做,先寫做法再寫口感
㈧ 求一篇「舌尖上的家」作文800字 最好自己寫
端午剛過,嘴角尚有粽子的余香。這余香猶如那綁粽子的絲線,把舌尖和家緊緊連在一起。
舌尖上的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甚至可以和劉禹錫的《陋室銘》媲美。50多平米的兩居室,除了那一對擠在牆角的老式沙發還勉強可以成為傢俱外,用家徒四壁來形容就比較恰當了。哦,不對!牆壁上還貼著我從小學到幼兒園獲得的所有獎狀,佔了整整兩面。
家雖小,卻溫馨。幸福如空氣般無處不在。當然,最幸福的還是家庭成員以及每一個來我家做客並吃飯的人的舌尖。
舌尖上的幸福來源於母親那雙手——那雙能夠化平常為神奇的手!那雙變魔術似的手!
母親天生就是烹飪大師。極普通的一個土豆,一塊豆腐,一把豆角,一塊豬肉,一棵白菜,一團面團,一碗糯米……在母親那雙手裡無比乖乖俯首帖耳因勢象形變成餐桌上的一道道令我和父親以及客人們食之難忘的美食:纖細如發潔白如玉的醋溜土豆絲令你唾液生津;豆角燉豆腐令你食之難忘;紅燒豬肉令你饞涎欲滴……而母親做得手擀麵是又細又長又勻又筋道又可口,再配上那蔥綠的黃瓜絲和用熱水焯過的綠豆芽、西紅柿雞蛋鹵,芝麻醬或者豬肉丁炸醬,讓你吃了一碗還想再吃一碗,直到你的胃裡再也沒有了地方。可以這么說,我從來沒有到飯店去吃過「老北京炸醬面」。因為我知道,即使最正宗的炸醬面,和母親做得炸醬面比起來也會黯然失色,更不會有絲毫的食慾。母親熬得紅棗蓮子黑糯米粥不僅顏色搭配絕佳,讓人大飽眼福——黑得更黑白得更白紅得更紅,盛在碗里宛如一塊晶瑩剔透的和田玉。而且味道極佳,營養豐富,讓喝過這粥的人一生一世都不會忘記。母親烙的白面餅又脆又軟又香層數又多。我敢打賭,只要你看見,不用吃任何菜,你也會轉瞬把一張餅狼吞虎咽進肚子里。因為,我就曾經連著這樣吃了兩張——母親第二張餅還沒有下鍋,第一張已經成了我的腹中之物。而第二張餅剛出鍋,我顧不得燙手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來一卷大嚼起來——惹得母親不得不用「罷工」來「抗議」我的饕餮。當然,母親主要是怕撐壞了我的肚皮!
這就是我舌尖上的家!生在這個家裡,是我前世的運氣,也是我的福分和榮幸!如果有來世,我還會來這個家!
㈨ 舌尖上的家,作文該怎麼寫
舌尖上的家
端午剛過,
嘴角尚有粽子的余香。
這余香猶如那綁粽子的絲線,
把舌尖和家緊緊連在一
起。
舌尖上的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甚至可以和劉禹錫的《陋室銘》媲美。
50
多平米的
兩居室,
除了那一對擠在牆角的老式沙發還勉強可以成為傢俱外,
用家徒四壁來形容就比較
恰當了。哦,不對!牆壁上還貼著我從小學到幼兒園獲得的所有獎狀,佔了整整兩面。
家雖小,卻溫馨。幸福如空氣般無處不在。當然,
最幸福的還是家庭成員以及每一個來
我家做客並吃飯的人的舌尖。
舌尖上的幸福來源於母親那雙手——那雙能夠化平常為神奇的手!那雙變魔術似的手!
母親天生就是烹飪大師。極普通的一個土豆,一塊豆腐,一把豆角,一塊豬肉,一棵白
菜,
一團面團,
一碗糯米。
。
。
在母親那雙手裡無比乖乖俯首帖耳因勢象形變成餐桌上的一道
道令我和父親以及客人們食之難忘的美食:纖細如發潔白如玉的醋溜土豆絲令你唾液生津;
豆角燉豆腐令你食之難忘;
紅燒豬肉令你饞涎欲滴。
。
。
而母親做得手擀麵是又細又長又勻又
筋道又可口,
再配上那蔥綠的黃瓜絲和用熱水焯過的綠豆芽、
西紅柿雞蛋鹵,
芝麻醬或者豬
肉丁炸醬,
讓你吃了一碗還想再吃一碗,
直到你的胃裡再也沒有了地方。可以這么說,
我從
來沒有到飯店去吃過「老北京炸醬面」
。因為我知道,即使最正宗的炸醬面,和母親做得炸
醬面比起來也會黯然失色,
更不會有絲毫的食慾。
母親熬得紅棗蓮子黑糯米粥不僅顏色搭配
絕佳,
讓人大飽眼福——黑得更黑白得更白紅得更紅,
盛在碗里宛如一塊晶瑩剔透的和田玉。
而且味道極佳,
營養豐富,
讓喝過這粥的人一生一世都不會忘記。
母親烙的白面餅又脆又軟
又香層數又多。
我敢打賭,只要你看見,
不用吃任何菜,
你也會轉瞬把一張餅狼吞虎咽進肚
子里。
因為,
我就曾經連著這樣吃了兩張——母親第二張餅還沒有下鍋,
第一張已經成了我
的腹中之物。
而第二張餅剛出鍋,
我顧不得燙手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來一卷大嚼起來——惹得
母親不得不用「罷工」來「抗議」我的饕餮。當然,母親主要是怕撐壞了我的肚皮!
舌尖上的家,
還體現在母親的極為好客極為慷慨上!
無論是平時周末還是大小節日,
在
我的印象中,
幾乎家裡就沒有斷過客人。
而母親也從來沒有過一絲一毫的不耐煩。
母親在廚
房裡大顯身手,
客人們坐在沙發或者床上或者是席地而坐神侃海聊。
母親做得飯菜只要一端
上桌,客人們(當然也包括我和父親)就會兩眼放光。而在剛剛過去的端午節,我們家裡就
異常熱鬧,
竟然來了幾位不速之客——就為品嘗母親親手包的煮的粽子。
而母親也豪爽的答
應,給每個客人包
5
個粽子(三個自己吃,
2
個拿回家)
。母親包的粽子,用的是平常的糯
米,餡兒也是紅棗、紅小豆泥和枸杞,包粽子的葦葉則是新鮮的——要得就是那股葦葉香,
捆粽子的絲線是五色的,而包好的粽子形狀卻各異:菱形的,三角形的,橢圓形的,長方形
的。
。
。粽子通常要煮五六個小時,煮熟以後要在涼水裡泡兩個小時以上,然後把粽葉剝開,
白生生,
紅彤彤的粽子如同一個個娃娃般就端坐在藍色的長磁碟里,
在配上從老家拿來的天
然紫荊花蜂蜜,
那彌漫在空氣里的葦葉香糯米香紅棗香蜂蜜香沁人心脾並讓鼻孔不由不增加
了翕張的速度——看了聞了讓人不由不喜歡,不由不唾液往肚子里咽!
這就是我舌尖上的家!生在這個家裡,是我前世的運氣,
也是我的福分和榮幸!如果有
來世,我還會來這個家!
望採納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