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印象中的家鄉600字初中作文
從小就沒有離開過家鄉,以至於家鄉的點點滴滴都歷歷在目,忘不了。
我沒有住在鄉下,是在鄉鎮的街道度過了童年。
那時的家鄉,沒有高樓,沒有水泥道,坑坑窪窪的泥道一次次行駛著顛簸的破車,怒吼著駛向遠方。
家鄉綠多。樹們就是最好的見證,連綿不絕的綠色長廊,多麼蔥蘢,幽雅。還有那綠油油的菜地,翠綠的桑麻;淺綠的小草,黛綠的苔蘚。它們時時出現在我綠色的夢中。
家鄉土多。秋後的鄉郊,到處都顯露著裸露的褐黃。那麼靜,那麼朴實,就像家鄉的人們,充滿了鄉里人特有的淳樸與善良。它們代表著家鄉。
家鄉水多。特別是夏季的河堰,很滿,很清,洗衣濯菜的人絡繹不絕。河溝里流淌的清水,富有活力,有著敗退萬難的決心和勇氣。所以,小溪里的水總是流得很遠,很遠。它們處處清濯著我心靈的污漬。
家鄉山多。這是家鄉永遠不變的特寫。走出街道,在空曠的天地之間,黑的山,青的山,藍的山,遠近順次的排列著,慈祥的笑著。它們陶冶著家鄉。
家鄉房多。仿若蒲公英被風吹散的小傘,揮灑四處。各個角落,有林皆房,有田皆場;有竹皆屋,有山皆壩。它們常常帶離了我離家的鄉愁。
如今,以過數載,家鄉的面孔卻不再那麼熟悉、親切,反而使我感到陌生、疏遠。
是啊,樹少了,沙多了;水漸漸污濁了,山慢慢消失了,房屋倒成了密布的黑點。我只得悲哀啊
或許,又有哪天,我能夠重新在那綠色的夢中徘徊。只是,夢不再是夢,是現實,是企盼的實現
B. 今日的家鄉600字初一
大千世界 ,瞬息萬變,我的家鄉也例外。她就像一顆鑲嵌在高原之上的璀璨、耀眼的明珠----塘頭。
她變化得特別快,變得讓人快認不出來了。在以前,故鄉的路是坑坑窪窪,崎嶇不平的泥濘小路。特別是下雨之後,坑裡有許多積水,走在路上,一輛車子開過,會把你濺得滿身都是,讓你成為名副其實的落湯雞。而在晴天,車子經過又是漫天飛舞的灰塵席風卷來,讓你灰不溜秋,苦不堪言。殘留在我腦海里的昔日故鄉,到處是瓦房,所見的平房屈指可數,而且房內陰暗、壓抑。屋前的道路冷冷清清,沒工廠、沒商店,更別說路燈了,一條條街簡直是封閉的。在那時,擁有一輛自行車代步,可謂是人們追求的目的。而且那時人們穿的衣服都是補丁……
改革開放像沐浴的春風,讓家鄉一下子變得繁榮昌盛,美麗可愛了,從前破舊、低矮的老屋早已被新穎、別致的樓房取代,它們像雨後春筍般不斷從各個角落冒出。當年泥濘的古道早已不見蹤影,寬闊的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一條條平整寬闊的柏油路展現在我們眼前,車輛穿梭來往,川流不息,道路兩旁綠樹成陰,人來人往。家家都看上了彩電,那曾經炫耀一時黑白電視已經匿影藏形,家用電器一應俱全。人們的交流方式也變得多種多樣,電話、手機等基本普及,不少家庭還購置了電腦,用以瀏覽、查詢資料和從事文化娛樂活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和無窮的樂趣,真可謂「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
許多超市和服裝店紛紛開門營業,生意興隆,商場、農貿市場的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人們逛商店、購物,往來的人絡繹不絕。真是一年一個新面貌,一年一個新氣象啊!作文
隨著家鄉的變化,我家附近也在發生變化,我的家坐落在商業街,近幾年來,我親眼目睹了它的可喜的變化。昔日,商業街樓房稀少,整條街安靜空曠,沒有人行道。而現在,一座座樓房拔地而起,,矗立在街道的兩旁,,踏入商業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種在人行道上的香樟樹,一棵棵鬱郁蔥蔥、枝繁葉茂,像士兵一樣挺立在兩旁,維持著商業街的祥和安寧,為商業街增添了一份綠意,給人以心曠神怡的感覺。在龍底江附近,新開發了河濱新區,這里發展飛速,一幢幢商品房、樓房相繼崛起,綠色如茵的草地、沁人心脾的花香令人流連往返,節假日,人們三五成群的來到這里,充分享受閑暇的快樂時光。商店、餐館等紛紛亮相登場,使河濱新區更加熱鬧非凡。大大小小的飯館,各俱特色,各俱風味,使人回味無窮。吸引八方來客,每天人山人海。
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家鄉的人也發生了變化,從前聽天由命,靠天吃飯的農民,現在變成了不但追求物質生活,而且追求精神生活的農民了……作文
據說,幾年後,高速公路將通過塘頭,我相信這不是夢,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的家鄉一定會變得更加美麗、富饒,家鄉人民與時俱進,開拓進取,把塘頭建設得更加燦爛輝煌!
我的故鄉正在悄然的變化啊!
C. 作文 我家鄉的xx 600字以上 初中水平
我的家鄉臨海山美、水美、人更美。
水美。就比如東湖吧!東湖裡的小魚在湖水中歡快地游來游去,它們時而躍出水面;時而搖擺著尾巴,像紅紅的楓葉在擺動;時而來個腦筋急轉彎;時而吐出小泡泡,在陽光的照射下,小泡泡五光十色,美麗極了。還有幾只活蹦亂跳的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著,它們縱身一躍,甩掉身上的水,躍出水面。身子一扭,濺起一朵朵晶瑩透亮的水花,水面盪漾著一圈小圓暈,又鑽進水中了。泛著微波的湖面;像撒滿了點點金銀。隨著碧波的泛動,閃著無比耀眼奪目的光彩,加上幾艘五彩遊船的點綴,更是充滿了歡樂。湖面上架著一架九曲橋。蜿蜒的石板橋,一直由湖的這邊,經過湖心亭通到湖的那邊,彎彎曲曲,給這湖中美景添上燦爛的一筆。東湖的水真清呀!藍天、白雲、樹木都倒映在水中。咦!怎麼我也出現在水中了。我手一動,水中的我也一動,我一跳,水中的我也一跳,我裝作哭的樣子,水中的我也裝作哭的樣子,我伸手摸水中的我,誰知一碰,水中的我就模糊不清了。真好玩。
人美,比如一個小偷偷了一個人的錢,看到後面有人在追,就把錢撒在馬路上自己跑了。我們臨海人看見了也不會去撿拿來用,就算撿了也是還給失主的。
怎麼樣!我們臨海就是一個山美、水美、人更美的美好家鄉。
D. 我的家鄉作文600字
我和我的家鄉 我的家鄉在海天相連的南黃海之濱,有一張伸向東方的巨掌!這里有浩淼無邊的東方第一大灘塗,蜿蜒百里的范公堤,雄視東疆的海子牛,風味獨特的天下第一鮮,高亢亮麗的新店山歌......浩淼的水,湛藍的天,無垠的灘塗,更有朴實無華的如東人,這一切描繪了特色鮮明的南黃海風情。然而改革開放之前,我的家鄉又是另一方景象。質朴的漁民以海為生。過去,南黃海邊的一些窮苦漁民因置辦不起漁船、網具,不能到海上去張網捕撈,只得靠下小海維持生計。他們在小汛日子與大汛退潮之後的間隙,帶一柄二齒耙兒與兩只海兜子,來到海邊沙灘,踩文蛤,捉蟛蜞,拾泥螺。有時潮水尚未退盡,站在丫漕里用小耥網撈取小魚小蝦。這種趕海采捕就叫下小海。
下小海得懂潮汛。什麼日子大汛,什麼日子小汛;大汛期何時漲潮,何時退潮,他們了如指掌,而且在茫無人煙的空闊海灘上能辨識方向。所以初次下小海的毛頭小伙,都由老海戶帶領,否則極易發生意外。下小海一律步行著下去,他們以腳踩、用耙子扒,很費一番力氣。在湛藍色天空與灰褐色沙灘的映襯下,趕海人矯健的身影如同海子牛一般。由於長期受海風熏拂和日頭照曬,蒼老的面容,古銅色的肌膚,顯示出他們人生的滄桑與日子的艱辛。他們頭戴小沿涼帽,赤裸著上身,光著雙腳,腰間系一個盛飯的蒲草小飯包,在海灘上覓寶似地扒挖、踩踏。有時為了安全,不待海兜子裝滿,就用長扁擔挑著急匆匆地往回趕。應著流星似的腳步,扁擔在肩頭有節奏地顫悠、跳動。當時在他們中間流傳著這樣的歌謠:下海踩蟲車螯(文蛤),順帶拾泥螺,挑著上岸去,一路樂呵呵。其實那時的文蛤賤得一角錢可買十斤,蟛蜞、泥螺就更不值錢了。靠下小海養家活口的漁民自是十分艱難與窘困。但是他們有大海一般的性格,坦盪、樂觀。在他們看來,肩上挑回的不僅是海鮮貝類,更是希望和寄託。
下小海需大半日方能有所收獲。趕海者一般在夏秋季節下去,寒冬與早春氣候寒冷,加之白天日頭短,很少有人下小海的。有時遇上突然降臨的風暴或怪潮,常會因逃避不及而喪失生命,舊時幾乎每年都發生數起趕海人被潮水吞沒的悲劇。改革開放後,南黃海漸漸顯示出她那蓬勃的一面。當然,仍舊有人下小海。只是隨著近海貝類資源日漸減少,加之灘塗大都劃歸個人承包養殖,所以很難採取昔日那樣多的野生文蛤、竹蟶等貝類海鮮了。漁民與海邊農民有時利用閑暇日子,到海灘上捉蟛蜞、拾泥螺回來自家吃,或者挑去市上賣幾個零花錢,這僅是作為一種生活的調適與樂趣,而絕非是以此來維持生計了。去年年初,如東縣沿海旅遊開發區掛牌成立,他們按照生態休閑游、海濱風情游、特色文化游的定位,委託國際知名公司規劃設計,分別建設掘港旅遊服務中心、苴鎮海濱生態旅遊區、洋口漁港休閑度假旅遊區、豐利和栟茶文化園景區以及東凌休閑度假區,在沿海100多公里的地帶形成吃、住、行、游、購物和娛樂的旅遊長廊。 「一路走來玩得開心,吃得舒心,樂在其中。」9月中旬,日本遊客川島帶領20多個客人來如東旅遊。跳跳「海上迪斯科」,聽聽「空中交響樂」(放風箏),吃吃「天下第一鮮」,遊客們如痴如醉,流連忘返。今年以來,已有50多萬名中外遊客到如東一飽眼福和口福。隨著洋口港的進一步建成,南黃海又將再一次迎來她的鼎盛時期!洋口港的通航使如東聯通五洲,走向世界,將產生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如東必將成為長三角地區生產要素的快速集聚區和外來投資者的首選地,成為長三角地區最具發展活力、最具發展潛力的縣份。隨著洋口港的初步通航,如東進入了橋港時代,家鄉人民將抓住江蘇沿海開發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優勢,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沿海產業發展,爭當江蘇沿海開發第一縣,實現如東的跨越和騰飛。而蘇通大橋的通車、崇啟大橋的開工,以及滬崇鐵路的開工,進一步加快了如東的發展。(結尾你再寫一下你對家鄉的熱愛,展望家鄉的未來,以及對家鄉的祝福)
E. 情系家鄉中學生600字作文
每一次回老家,我的心情都異常激動。家鄉的水,家鄉的情啊,一種特殊的感覺,在胸中回盪。
母 親 井
聽外婆說,村裡早年鬧旱災。村長決定打井找水,全村家家出勞力,總共打了十幾口井,隨著歲月的流逝,一口口井都慢慢乾涸了。只有一口井,一直不停的冒水。在大旱之年,人們有了救命之水,救著方圓幾里的百姓。
這口井的水,緩解了旱災之危,後來被稱為「母親井」。
「母親井」,就是到了炎熱的盛夏,水也是冰的;當冬天來到的時候,井水是暖暖的。
盛夏,外婆家後院井邊排成了一條長龍。有的人把水提回去釀酒,有的取水回去倒上一杯,放點果汁粉,就能喝到冰爽的果汁了,那真是純天然的水果礦泉水。還有的,排一小時的隊是為了洗一次冷水澡。家鄉的壯勞力每天從地里回來喜歡把毛巾浸在水裡,過一會兒拿來圍在脖子上,那個爽勁真難形容,一天的勞累彷彿全部被驅散了。大家都視為此井是村中的一個寶貝兒。
待冬天來到老家的時候,「母親井」沒有結冰。早晨,井邊霧氣朦朧,「母親井」穿上了一件薄薄的「紗衣」。此時,打上來的水是溫熱的。
井邊熱鬧起來了,圍滿了大人小孩。有的打了水,在洗菜;有的淘米;還有的,打了這溫熱的井水洗著長長的秀發。
一片歡聲笑語中,這里的人們各自講述著自家有趣的故事。
F. 家鄉秋景 初中作文 600字
我愛美麗的春天,它百花爭艷;但我更愛家鄉那碩果累累的秋天,它象徵著繁榮富強,它預示著農民伯伯幸福的明天。
星期六,我和小夥伴一起去觀賞家鄉的秋景,沿頭那彎彎曲曲的小路,我們到了村子的東邊,舉目遠眺:東邊那一望無際的碧綠的果園,在微風輕輕地吹拂下,樹葉此起彼伏,象波濤滾滾的大海,流向遠方。西邊是種著一排排的甘蔗林,它們就象一排又一排的衛士,守護著田野和大地。近處是農民伯伯的稻田,稻子成熟了,像鋪了一地的金子,在風中向我們大家點頭微笑。眼前是一片碧綠的蔬菜地,啊!豐收的景象盡收眼底,多美呀!!
我們一邊觀賞一邊感受著豐收的喜悅,不一會兒就來到了南邊的大果林,我們被眼前的熱鬧景象驚呆了:果園里一片忙碌,人們剪果的「咔嚓」聲,拖拉機運送果子的轟鳴聲,小孩們歡快的叫聲,姑娘們喜悅的歌聲……奏成了一首首優美的交響曲。我信步來到了一位剪果的老大爺前說,「老大爺,您辛苦了,今年的果子收獲了不少了吧?」
「收了五六萬斤吧!」老大爺開心地說。
「哇,收了這么多了!那您一定也非常富有了吧?」我疑惑不解地問。
「我去年也有這么多的收成。去年我賣了果子,建了一棟三層高的大樓房,今年准備買一輛大卡車,好運輸。」老大爺笑眯眯地看著我。「老大爺,你們的生活真好啊!」「是的,有了黨的好政策,加上今年風調雨順,我們的生活就象芝麻開花——節節高,感謝黨的好領導,我們勤勞致富,相信今後的生活會更加美好。」聽著老大爺的一段話,我的心裡萬分激動:這幾年,農民伯伯種下了大量的水果,他們的收入都增加了好幾倍,邁上了小康生活!從他們那洋溢著歡笑的臉,難道不是看出了豐收的喜悅之情嗎?
秋風陣陣吹來,時間不早了,我和小朋友踏著落日的余輝,往回家的路上走去。今天到的秋景,真使我難以忘懷,我心裡默默祝福家鄉的父老鄉親生活更美好!
G. 初二作文 家鄉的風俗 600字
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春節,端午節,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 春節的腳步聲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而在春節里,我們的我們的習俗就可以裝上一籮筐。年三十的晚上,親朋好友都會回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著美味的食物並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可以拿著炮仗到外面盡情的玩,而大人們則是在房間里打牌,看電視。直到很晚,我們才 上床睡覺。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濃 甜美的棗子湯,暖暖身子,喝完棗子湯後,那震耳欲聾的 鞭炮聲回響在耳邊,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這種場 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 送暖入屠蘇。加上這一句詩的熏陶,春節的氣氛是不是更濃 了呢?伴隨著一聲聲祝福語中,新年的拜年環節開始了,我 和父母一起去串親戚。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因為每 當此時,我的腰包便變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 會綻放出一朵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看後真讓人 覺得其樂無窮呢!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你們的家鄉是怎樣過春節的呢? 在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春節,端午節, 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 春節的腳步聲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而在春節里,我們的 我們的習俗就可以裝上一籮筐。年三十的晚上,親朋好友 都會回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著美味的食物並且互相聊 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可以拿著炮仗到外面盡情的玩, 而大人們則是在房間里打牌,看電視。直到很晚,我們才 上床睡覺。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濃 甜美的棗子湯,暖暖身子,喝完棗子湯後,那震耳欲聾的 鞭炮聲回響在耳邊,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這種場 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 送暖入屠蘇。加上這一句詩的熏陶,春節的氣氛是不是更濃 了呢?伴隨著一聲聲祝福語中,新年的拜年環節開始了,我 和父母一起去串親戚。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因為每 當此時,我的腰包便變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 會綻放出一朵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看後真讓人 覺得其樂無窮呢!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你們的家鄉是怎樣過春節的呢?
杭州的民情風俗
杭州的民情風俗,是隨著杭州歷史經濟以及自然條件的變化發展,不斷地由廣大人民所創造、所豐富而逐步衍變而成的。它為杭州增添獨特的江南風情。
從距今四五千年的「良渚文化」遺址出土的豐富文物說明,杭州最早人類活動的原始村落,已具有江南特徵的民情風俗。他們有的在山上構建半穴居式的房屋,有的已在地面上架設適應地勢低窪的干欄式屋舍。他們利用石頭打磨石犁、石錛,從事稻穀、芝麻等農耕生產;利用弓箭、石刀,從事狩獵活動;鑿刻獨木舟,編織漁網,進行捕魚作業,形成了原始農業生產上的一整套習俗。他們還能用石輪紡織麻布,用石針縫制衣服,雕琢精美的玉器和燒制陶器,來改善、裝飾自己的生活。
春秋戰國時,杭州地屬越國或吳國,後並於楚。秦漢時杭州地開始建縣,當時的錢唐縣是武林山麓一個小縣,臨江濱海,以水為鄰。《漢志》載:「吳粵之君皆尚勇,故其氏好用劍,輕死易發,文身斷發,以避蛟龍之害。數與楚接戰,互相兼並,故吳越風俗,略與楚同。」
隋朝置杭州,興建州城,開鑿江南大運河,對杭州城市發展起到奠基作用。《隋志》載:「江南之俗,火耕水耨,魚稻富饒,不憂飢餒,信鬼神,喜淫祀。」又載:「吳郡餘杭,川澤沃衍,有海陸之饒,珍異所聚,商賈並輳。其人君子尚禮,庸庶敦龐,故風俗澄清,而道教隆洽,亦其風氣所尚也。」
自唐以後,杭州進入全國著名城市的行列。杭州的城區從城南的江干擴大到城北的武林門。城市人口從原來的1.5萬戶猛增到10萬余家。經濟繁榮,還與日本、朝鮮等國建立通商貿易關系,杭州已成為「東南形勝,江吳都會。」隨著杭州城市的發展,社會風俗也漸趨都市化,生產、居住、飲食、服飾、婚喪、歲時、慶典、禮儀等民情風俗,都有了相應變化。詩人白居易曾在他的詩中,謳歌唐代杭州「魚鹽聚為市,煙火起成村」的社會風俗,「燈火家家市,笙歌處處樓」的歲時風俗,「歲熟人心樂,朝游復夜遊」的西湖夜遊風俗。
杭州的民情風俗自北宋以後,變化較大。首先,杭州曾經歷我國歷史上兩次人口南遷的影響,形成南北風俗的大融合。西晉時,北方屢遭戰亂,晉室南遷,北方的士大夫甚至平民也隨之紛紛渡江,雲集富庶的三吳(吳興郡、吳郡、會稽郡)地區,南方大片土地都成為東晉貴族的田莊。因此,北方風俗也影響杭州。特別是北宋末年,北方女真貴族入侵中原,趙宋政權南遷,建都杭州,大批士庶渡江南下。南渡的北人將原有的家法禮俗一並帶到南方,使杭州原有的民情風俗起了很大變化。
杭州,作為南宋的都城後,經濟日益繁華,社會風俗更加多樣。當時,杭州已成為北方商賈集中的地方,尤其從汴京遷來的軍器製造、土木營造、紡織、印刷等工業和手工業作坊,紛紛在杭州重新建立基地,商賈也紛紛開店設肆。雲集的商品,豐富的民物,使杭州出現許多著名的街市,如米市、菜市、羊市、魚市、肉市、柴市以及花市、燈市、珠寶市、猴市等等,至今在杭州仍保留著許多相關的街巷地名。《武林舊事》等書記載當時杭州有四百四十行,一條橫貫南北的御街,或稱「天街」,從北首的斜橋向南,一直通到鳳山門,路面均鋪石板,兩旁商肆林立,「無一家不買賣者」。南宋《夢粱錄》載:「自大街及諸坊巷,大小鋪席,連門俱是」,不但白天營業,夜市也與日間無異。「坊巷市井,買賣關撲,酒樓歌館,直至四鼓後方靜。而五鼓朝馬將動,其趁早市者,復起開張」。
當時杭州最多的是飲食行業,市民宴飲、品茗成風。據《都城紀勝》記載:「京城食店,多是舊京師人開設。」這些店鋪都還保持北方飲食習慣,以適應南渡北人的口味食俗,連南宋皇帝趙構也懷念鄉情,要去品嘗一下宋五嫂親手烹制的北方魚羹美味,因此,「宋嫂魚羹」這道名菜一直流傳下來。
「南人吃米,北人吃面」。杭州人本以米飯為主食,後因北方流寓人多,麵食驟然增加。北宋京師上層社會婦女的衣飾,南渡後也傳到杭州。連最時髦的「瘦金蓮」、「方瑩面丸」、「遍體香」等化妝品,也在杭州逐漸流行起來。《夢粱錄》「民俗」條曾記載這樣一件事:「自淳祜年來,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後生,不體舊規,裹奇巾異服,三五成群,斗美誇麗,殊令人厭見,非復舊時淳樸矣。」
南宋杭州的歲時風俗,在南渡初年,與北方風俗還有很大差異。但到南宋末年,隨著南北文化風俗的融合,最重要的是中原文化的崛起,南宋杭州的婚娶、育子、滿月、百日、周歲的儀式禮節,也滲入了中原的習俗,娛樂風習也有不少是繼承北方遺留下來的習俗。北宋汴京有「瓦舍」,南渡後的杭州也出現了游樂場所「瓦舍」,而且為數眾多。影戲的初時只以素紙雕形,南渡後用羊皮加上彩色裝飾。說唱諸宮調的,汴京有孔三傳編傳奇靈怪,人曲說唱,後杭城有女藝人熊保保及後輩女童仿效學唱。隨著北人的南來,連奉祀的神廟,也遷建杭州。
北宋士大夫崇尚園林,也成為南宋官僚階層的一種習尚。當時,西湖四周都建起園苑。《夢粱錄》中說:「杭州苑囿,俯瞰西湖,高挹兩峰,亭館台榭,藏歌貯舞,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矣。」元朝李果《風俗通義》題辭中說:「上行下效謂之風,眾心安定謂之俗。」宋室南渡,君臣耽樂湖山,過著花天酒地的奢糜生活,上行下效,也形成市民階層「四時幽賞」、行樂西湖的風氣。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劃著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著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粽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裡煮一煮,把准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准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後在裡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鍾,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後,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媽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粽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粽子有什麼「秘決」,每次包的粽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粽子,當然也少不了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得就是賽龍舟的情形,幾十個水手都手拿著槳,用盡全身的用手奮力地劃著,擂鼓的水手勢氣高昂,用力地敲著有規律的鼓點兒。「加油,加油!」,場邊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地加油聲、吶喊聲、助威聲,使水手們不得不更加使勁劃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多麼壯觀、激烈,可以說是獨一無二,是端午節傳統的象徵。
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H. 我的家鄉,作文600字
我的家鄉作文600字
我的家鄉坐落在太行山腳下,一條小溪從村旁流過。從遠處看,那條小溪像一條銀絲帶,緩緩向東流去;走近一看,小溪清澈見底,小魚小蝦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兩岸山上的翠柏四季常青。我的家鄉就像是一個大公園,一年四季都有數不完的美景。
春天,山上的迎春花,果園里的桃花、梨花......都順著時令開了。從遠處看,山坡上一片紅,一片黃,一片白......五顏六色,美麗極了。各種鮮花把山坡全蓋住了,走近聞一聞,花香撲鼻,令人陶醉,不時有幾只蜜蜂在花叢中采蜜。一望無際的麥田裡,農民伯伯正在勞作,更為春天增添了生機。
夏天到了,小鴨子在河裡歡快地游著,不時潛到水下捕食。河面上小船來來往往,穿梭行駛。乘大人們不注意,孩子們偷偷跳到河裡捕魚捉蝦,高興極了。到了傍晚,每家每戶都把飯菜端到門前的石桌上,坐上凳子,天高地闊地吃起來。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頭上飛過的鳥兒,都是他們的好友。它們和鄉下人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
秋天來了,涼氣送爽。小河岸邊的果園里,一片豐收景象。那金燦燦的梨子,紅彤彤的蘋果,還有像小燈籠似的柿子,掛滿了枝頭。秋風吹來,那熟透了的果子隨風舞動,送來一陣陣迷人的清香。農民伯伯正忙著走進果園,去採摘那豐收的果實。他們小心翼翼地把果子摘下來,放在包裝箱里,裝到三輪車上,運到城市裡,讓城裡的人們一起分享這豐收的喜悅。
冬天到了,潔白的雪花飄落下來。山坡上、田野里、屋頂上、院子里到處是雪,整個村莊彷彿進入了一個童話般的世界。村裡的孩子們在雪地里瘋跑著,有的在堆雪人,有的在打雪仗。大人們也開始忙家裡的事,有的在打掃衛生,有的去購買年貨,有的聚在一起討論明年的致富大事。雖然天氣寒冷,但每個人都覺得很溫暖。
我的家鄉,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迷人的風景,我愛我的家鄉!
這篇文章來源初中作文,我也要發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