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需經過10000小時的錘煉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為超凡。
①③符合題來意,「天才付源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只要經過1萬小時的錘煉,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說明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准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沒有量變就沒有質變,要重視量的積累;
②表述錯誤,質變並不是量變的簡單相加;
④表述錯誤,量變的特徵是一種逐漸的、連續性的、不顯著的變化,而質變的特點是一種根本、顯著的變化,是事物漸進過程的中斷,因此認為「量變的過程實質上就是質變的過程」的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B
㈡ 一萬個小時定律的感悟
古人雲:十年磨一劍,只要持之以恆的努力和拼搏,十年就能成為武林高手。
上世紀90年代,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瑞典科學家赫伯特·西蒙就和埃里克森一起建立了"十年法則"。他們指出:要在任何領域成為大師,一般需要約10年的艱苦努力。
同時,美國兩位暢銷書作家,丹尼爾·科伊爾的《一萬小時天才理論》與馬爾科姆·格拉德韋爾的一本類似"成功學"的書《異數》。
其核心都是"一萬小時定律",就是不管你做什麼事情,只要堅持一萬小時,應該都可以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照此理論,只要有十年或者一萬個小時的經驗和努力就可能成為某方面專家!
那麼,以寫字為例,現實生活中,對於每個人來說從小學開始到大學加在一起至少有15-16年的寫字時間,為什麼沒能成為書法家呢?
01經驗不能讓你成為專家?
NSEAD商學院有一項研究發現:比起只有少量經驗的人,大體而言,更有經驗的管理者並沒有產生高效的效果。
02天賦不能讓你成為專家!
即使在國際象棋這樣的『高腦力活動』中,研究發現,國際上一些排名靠前的大師,甚至在天生智力上低於普通人。
03 勤奮不能讓你成為專家!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話有道理,但必須同時具備四個條件,第一:鐵棒的質地要好,不能一磨就碎。二是:一塊好的磨刀石。第三:磨鐵棒正確的方法。第四:持之以恆的毅力。
如果省去前面三個條件,把鐵棒用在棉花上磨,或者即使放在磨刀石上,不講方法的隨意亂磨,即使花一萬年的時間,也沒有辦法讓鐵杵磨成針!
那麼是什麼決定了一個人可以成為書法家,並且在書法領域內取得卓越成就呢?
為什麼大多數人不能利用讀書時」寫字」的時間,讓自己練就書法這項特長或者本領呢?
為什麼有人花了大量的時間,認真研習書法,廢寢忘食,寒來暑往,若干年過去了,書法技藝還是毫無進展呢?
為什麼有人大筆一揮,隨意揮毫潑墨幾個字,一平方尺就能賣到幾萬甚至幾十萬,而你的墨寶即使免費送人未必有人會要呢?
同樣是字,為何差別就是這么大呢?
人們都羨慕那些成就非凡的書法家,可是有沒有想到,他們其實大多數也和我們一樣是平常人,其所以能脫穎而出,除了他們有超人的耐心和毅力,還因為他們懂得了書法的正確方法。
心理學家Ericsson的研究發現:決定偉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關鍵因素,既不是天賦,也不是經驗,而是刻意練習+正確的程度。
這裡面有兩個關鍵詞起著至關重要作用:一是刻意練習,二是正確程度。
刻意練習指為了提高績效而被刻意設計出來的練習,它要求一個人離開自己的熟練和舒適區域,不斷地依據方法去練習和提高。
㈢ 「想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堅持至少一萬小時」的定律出自哪部著作
《異類》
美國兩位暢銷書作家,丹尼爾·科伊爾的《一萬小時天才理論》與馬爾科姆內·格拉德韋爾的一本容類似「成功學」的書《異類》,其核心都是「一萬小時定律」,就是不管你做什麼事情,只要堅持一萬小時,基本上都可以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㈣ 一萬小時定律作文範文
一萬小時定律
現在流行這樣一個理論——一萬小時定律。
一萬小時定律,對「天才」作出了詮釋,對天才的奧秘作了深刻的揭示。即所謂「天才」跟天分無關,是經過後天的學習、訓練取得的,而後天的學習、訓練必須是一個自覺的、刻苦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一萬小時以上的時間。
關於這個定律,相關書籍列舉了很多實例,國內一些文章還用國內的名人案例來證明這個理論的正確性。
作為電腦天才,比爾·蓋茨13歲時有機會接觸到世界上最早的一批電腦終端機,開始學習計算機編程,7年後他創建微軟公司時,他已經連續練習了7年的程序設計,超過了1萬小時。
寫出《明朝那些事兒》的當年明月,5歲時開始看歷史,《上下五千年》他11歲之前讀了7遍,11歲後開始看《二十四史》、《資治通鑒》,然後是《明實錄》、《清實錄》、《明史紀事本末》、《明通鑒》、《明匯典》和《綱目三編》。
他陸陸續續看了15年,大概總共看了6000多萬字的史料,每天都要學習兩小時。把這幾個時間數字相乘,15年乘2小時再乘以360天,等於10800個小時。所以在海關工作的他,才能白天當公務員,晚上化身網路作家,在電腦前碼字。
從台灣超級星光大道走出來的蕭敬騰,15歲時學習爵士鼓,18歲時開始在酒吧、餐廳駐唱,每天要唱很長時間,跟好幾個場子,時間最長的時候,一天超過12個小時。
據說六六在自己微博里也提到了這個理論。她說她自己就是經過7年的努力寫作才成為一名作家的。
問題來了。
第一個問題,天才真的跟天賦無關嗎?
第二個問題,很多人從事某個行業遠遠超過了一萬小時,為什麼沒成功呢?
第三個問題,我們要相信這個一萬小時的理論嗎?
先說第一個問題,我覺得有蒙人嫌疑。就像小時候,老師總會告訴我們,人的大腦差別很小,智商天賦基本是一樣的,只要努力就能超越別人。後來發現,老師撒謊了。
的確存在天賦,你有沒有發現,有的事情,你學了一年,練習了一年,有可能還不如人家有天賦的學習一個月的。我的觀點是,想成為頂尖的人才,必定在某方面是有天賦的,而且是在有天賦基礎上又刻苦努力了。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沒成功,我覺得有兩點,一是要看你這一萬小時是否是集中在訓練某一項專業的技能,這還沒完,你還要讓自己處於不斷進步的狀態,不然,光是時間湊齊了是沒有用的。
比如,你練習書法,每天都機械地練習一個字,總來沒有想過如何寫得更好,一萬小時以後,你頂多就是寫這個字更熟練了。卻不見得寫得多好。
第三個問題,我覺得,應該相信,並且要運用在自己的學習工作中。這個理論沒有像時下一些成功學那樣急功近利,而是倡導集中火力,刻苦訓練。既然有好處,為何不信。你甚至可以做個試驗,每天花些時間在你最想訓練的技能上,看看是否能夠成長為「天才」。
㈤ 一萬小時定律的介紹
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數》一書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回天資超人一等答,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超凡的必要條件。「」他將此稱為「一萬小時定律」。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按比例計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周工作五天,那麼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這就是一萬小時定律。
㈥ 1萬小時定律,給你算個數,專家是如何練成的
一道數學題問你1加1等於幾……如果你答二那麼你就滿分了………希望可以幫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