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作文大全 > 題奉晚改寫作文

題奉晚改寫作文

發布時間:2021-02-15 01:15:27

❶ 誰能幫我找一篇《楓橋夜泊》改寫的作文

蘇州自古以來文化昌盛,人文薈萃。隋唐開科取士以來,自唐至清的近1300年間.科舉仕進的,蘇州轄區共出文狀元45名,佔全國的7.6%,其中,唐代有7名,宋代有4名,明代為8名,清代為26名(占清代114科狀元的22.8%),明代蘇州府有進士437名,清代則有600名。至於封疆大吏、征戰良將、地方官員、社會名流,有貢獻於社稷的蘇州人,或外地人有功蘇地而為後人推崇的,清道光年間滄浪亭所立名賢祠,初建即列名賢像贊570名,後又續增名賢600餘名。名賢祠幾經興廢,民國30年(1941)重修後,尚存名賢像贊594名。

商末

泰伯、仲雍南奔吳地,教民農耕,三以天下讓,號為至德,堪稱吳地文化的開化之祖。

春秋時期

言偃(前506—前443),字子游,是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也是將北方儒家文化傳播吳地的第一人,世稱「南方夫子」。

孫武,齊景公時齊國貴族,因齊國內亂而奔吳。著就《兵法》十三篇,幫助吳王闔閭南服越國,西破強楚,爭霸中原,號稱「兵聖」。

三國

陸績(187—219),字公紀,天文學家。一生成就除了著天文專著《渾天圖》外,「二十四孝」故事中「懷橘遺親」,為官卸任「載石表廉」,即廉石的故事,都堪為後人楷模。

兩晉

陸機(261—303),字士衡,文學家。曾任平原內史,世稱「陸平原」,與弟陸雲並稱「二陸」。20歲時寫的《文賦》,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篇系統完整的文學論著。他的《平復帖》被譽為法帖之祖。

南北朝

張僧繇,梁天監至大同年間大畫家。擅長人物及佛教畫,所繪佛像,自成樣式,有「張家樣」之稱,被雕塑者取作模範。亦精繪肖像,作風俗畫,尤善畫龍,曾有「畫龍點睛,破壁飛去」的故事。僧繇作畫,骨氣奇偉,「六法」精備。用筆多依書法,有意到筆不到之妙。與顧愷之、陸探微、吳道子並稱為中國古代畫家「四祖」。

陸探微(?~約485),著名畫家。畫學東晉顧愷之法,畫史上常與顧愷之並稱「顧陸」。平生愛畫古聖賢肖像,骨秀神清,嚴正生動。後人謂其畫筆跡周密,勁利如錐刀刻劃,號為「密體」。亦工繪蟬、雀、馬、猴,及繪搗衣、盪舟、斗鴨等,被譽為中國古代「畫中四祖」之一。

顧野王(519—581),字希馮,文字訓詁學家。曾搜羅和考證古今文字的形體和訓詁,著《玉篇》30卷,收字16917個,先以反切注音,再引群書,解釋頗詳,為中國現存最早的楷書字典,文字訓詁學的重要著作。



張 旭(658—747),字伯高,一字季明。著名書法家。能詩,長於七絕,與包融及賀知章、張若虛都有名當時,號稱「吳中四友」。其書法以草書名世,所書「狂草」逸勢奇狀,瀟灑豪放,連綿回繞,別具一格。人們尊為「草聖」。張旭嗜酒,常於大醉後呼叫狂走而後落筆,甚至以頭發濡墨而書,酒醒後,自己都認為是神來之筆,不可能再寫出第二幅,世稱「張顛」。文宗時詔以李白詩歌、斐旻劍舞與張旭草書為「三絕」。

楊惠之,唐開元天寶年間(712~755)雕塑家。先學畫,與吳道子同師張僧繇筆法,後專攻雕塑,成為天下第一雕塑手,與「畫聖」吳道子齊名。時有「道子畫,惠之塑,奪得僧繇神筆路」之說。其塑像能抓住人物的外形與神情特徵,生動傳神,對後世塑像藝術影響甚大,被尊為「塑聖」。崑山慧聚寺大殿佛像、吳縣角直保寺聖羅漢像相傳出自其手。

韋應物(737—約791),唐代著名詩人,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一說洛陽人。貞元四年(788)秋,由左司馬郎中任蘇州刺史,在任3年,清正勤政,又能賓禮儒士,顧況、劉長卿、邱丹、秦系、皎然之輩,與之酬唱。其性高潔,以清德為唐人所重,號稱「韋蘇州」。其詩以寫田園風物著名,語言簡淡,得建安風韻。著有《韋蘇州集》。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寶歷元年五月任蘇州刺史,翌年九月因病離任。任蘇州刺史時,勤政除弊,主持修築蘇州虎丘山塘河堤,使人「免於病涉,亦可以障流潦」,後人紀念他,與西湖之堤同稱之為「白堤」。他離任蘇州時,百姓啼哭相送,劉禹錫贈詩雲:「姑蘇十萬戶,皆作嬰兒啼。」白居易文章精切,最長於詩,多至數千篇,在蘇州時也有歌頌姑蘇山水和友人酬唱的詩歌。

陸龜蒙(?—876),字魯望,唐代長洲縣人。隱居甫里(今吳中區角直鎮),自號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又號天隨子,不喜與流俗交,雖造門不肯見。他生活清貧,一面親自下田耕作,一面讀書論撰不輟,史稱「樂聞人學,講論不倦」。他擅長詩文,與皮日休友善,互相唱和,同負盛名,人稱「皮陸」。所作詩多寫閑適隱居生活,寫景詠物為多。所著《耒耜經》,是研究農業生產工具的重要文獻。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教育家、文學家。景佑元年(1034)知蘇州時,大水成災,他主持疏浚白茆等五河,導太湖水入江、海,解除了水患,保障了農業生產。他在蘇州還創設郡學,成為蘇州有學之始。范仲淹工詩詞散文,善書法。文章闡述其政治主張,詞多寫塞上風光,風格較為明健。其《岳陽樓記》中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凝聚了范仲淹畢生心志,成為激勵後代志士仁人思想情操的著名格言。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一作致能),號北山居士,晚號石湖居士,著名詩人。乾道六年(1170),以起居郎假資政殿學士名義出使金,不畏強暴,敢與金主力爭國權,終於不辱使命,全節而歸,受到當時南宋朝野的稱頌。晚年退居故里,在石湖築「石湖草堂」。范成大工詩,與楊萬里、陸游、尤袤齊名,合稱「南宋四家」。其《田園四時雜興》詩60首,描寫農村風光和民生疾苦,尤為突出。他撰寫的《吳郡志》是一部極有價值的蘇州地方誌乘。



高 啟(1336—1374),字季迪,號槎軒,長洲縣人。元末隱居吳淞青丘(今屬吳中區角直),自號青丘子。與楊基、張羽、徐賁同以詩名,稱「吳中四傑」,洪武五年(1372)蘇州知府魏觀以張士誠府重修府治,被讒受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樑文」,而被腰斬於南京,年僅39歲。其詩作爽朗清逸,部分作品對民生疾苦有所反映。

況 鍾(1383—1443),字伯律,號龍崗,別號如愚。江西靖安縣人。宣德五年(1430)七月出任蘇州知府。在巡撫周忱的支持和協助下,銳意改革,整頓吏治,削減高額田賦,減輕人民負擔,興修太湖水利,設置「濟農倉」,清理歷年積案,維護社會治安,發展教育,培養選拔人才等,蘇州人民把他比作「青天」。況鍾因丁憂、考滿,三次離任時,蘇州府先後有十三萬五千餘名群眾聯名上書,請求奪情起復和留任。明正統七年(1422)十二月卒於任上,享年60歲,「郡民罷市,如哭私親,七邑紳耆人等俱奔赴哭奠。鄰群蘇、松、常、嘉、湖之民,赴吊者絡繹弗絕」。

蒯 祥(1398—1481),字廷瑞,傑出建築大師,北京明故宮設計者。吳縣香山(今屬胥口)人。出身木匠世家。父蒯福「能大營繕,永樂中為木工首」。永樂十五年(1417),蒯祥參加北京宮殿的設計和建築,被任命為「營繕所丞」。正統年間(1436~1449)負責重建皇宮三大殿及文武諸司。天順末年(1464),又主持規劃建造裕陵。精尺度,擅長榫卯技術,被譽為「蒯魯班」。

吳 寬(1435—1504),字原博,號匏庵,書法家,長洲縣(今蘇州)人。少時勤奮好學,「好古力學,至老不倦。」善詩文,為當時文章領袖;擅繪畫,尤長書法。平生學宗蘇軾,書法亦酷似東坡。好藏書,且多親手抄錄。故居在蘇州城區樂橋西尚書里。其待人寬厚,講人情,重友誼,常慷慨解囊救人之困。卒於任,贈太子太保,謚「文定」。

沈 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晚號白石翁,著名書畫家、詩人,「吳門畫派」創始人。長洲相城人。擅畫山水,初得法於父沈恆吉、伯父沈貞吉,兼師杜瓊、趙同魯;後學宋元,於董源、巨然、黃公望、吳鎮、王蒙尤有心得,並能融會變化,自成風格。與其學生文徵明及唐寅、仇英,合稱「明四家」,居其首。書法學黃庭堅,詩學白居易、蘇軾、陸游。其詩、書、畫,被時人視作「神品」,稱之為「三絕」。

唐 寅(1470—1524),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禪仙吏等,著名書畫家。少與張靈相善,學畫於周臣;後結交沈周、文徵明、祝允明、徐禎卿等,切磋文藝。29歲中鄉試第一,次年因牽涉科場舞弊案而被革黜入獄。後游歷名山大川,致力繪畫,賣畫為生。生性不羈,常用「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印。後皈心佛教,自號「六如」。擅畫山水,多取法南宋李唐、劉松年,兼學元人。工畫人物、花鳥,與沈周、文徵明,仇英齊名畫苑,被稱作「明四家」,又善書法,和沈周、文徵明、祝允明、王寵同為明代中期的中興書法家。詩初多穠麗,中年學劉禹錫、白居易,晚年不拘成格,與文徵明、祝允明、徐禎卿譽為「吳門四才子」。

王 鏊(1450—1524),字濟之,號守溪,晚年又號拙叟。文學家,吳縣東山陸巷人。明成化十年(1474)鄉試,明年會試均第一,廷試第三名,授翰林院編修。王鏊秉性耿介,與宦官劉瑾勢力斗爭,與大學士李東揚力救被劉瑾加害幾死的崔璿、姚祥、張瑋、韓文、劉健、謝遷、楊一清、劉大夏等官員,得以免死。但終因劉瑾專橫,禍流縉紳,自己力薄不能救,遂力求告歸。辭官返里後,蟄居東山14年。其間廷臣交相薦舉,終不再出。著有《姑蘇志》、《震澤集》、《震澤長語紀聞》、《震澤編》、《守溪文集》等。嘉靖三年(1524)卒於家鄉,墓表坊上鐫有唐寅書「海內文章第一,山中宰相無雙」對聯。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自號枝山、枝指生,長洲縣(今蘇州)人。著名書法家。5歲能書徑尺字,9歲能詩。稍長,博覽群書,詩文有奇氣,當眾疾書,思若湧泉。青年時與文徵明、唐寅、徐禎卿等交遊,世稱「吳中四才子」。工書法,擅直、行、草、章;尤長草書,名動海內。王世貞《藝苑卮言》雲:「天下書法歸吾吳,而京兆允明為最。」有「明代草書第一人」之譽。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以字行,更字徵仲,號衡山,著名書法家,長洲(今蘇州)人。少時學文於吳寬,學書法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並常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相切磋。工行、草書,有智永筆意,大字仿黃庭堅,尤精小楷,推為第一,亦能隸書。擅畫山水,師法宋元,多寫江南湖山庭園和文人悠閑生活,構圖平穩,筆墨蒼潤秀雅。早年所作多細謹,中年較粗放,晚年粗細兼備。亦善花卉、蘭竹、人物。亦能詩,宗白居易、蘇軾。以詩、書、畫「三絕」兼擅,馳譽藝苑,名滿天下。沈周、唐寅死後,推為吳門畫壇領袖。

魏良輔(1502—1583),字上泉、尚泉,太倉州人,崑曲「水磨腔」創始人。他早年習北曲,經過十年潛心研究,在原來流行吳中的南曲聲腔基礎上,研製成既保留南曲紆徐回環的特點,又兼收北曲雄健剛勁風格的新崑山腔,被後人譽為崑曲的「鼻祖」、「曲聖」。

馮夢龍(1574—1646),字猶龍,別署龍子猶、顧曲散人、墨憨齋主人等,著名文學家、戲曲家。長洲縣(今蘇州)人。少有才氣,惜懷才不遇。馮夢龍才情跌宕,詩文麗藻,尤明經學。輯有話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世稱「三言」。還編有民歌集《掛枝兒》、《山歌》,散曲集《太霞新奏》,筆記《古今譚概》等,並改寫小說《平妖傳》、《新列國志》。戲曲創作有傳奇劇本《雙雄記》曾修改湯顯祖、李玉、袁於令等人作品多種,合稱《墨憨齋定本傳奇》。另外還著有《春秋衡庫》、《春秋指月》、《別本春秋大全》、《智囊》、《智囊補》、《七樂齋集》、《情史》、《笑府》等上百卷。兄夢桂、弟夢熊皆有名,稱「吳下三馮」 。

文震亨(1585—1645) ,字啟美,長洲人。造園藝術家。文徵明之曾孫。其造園專著《長物志》12卷,闡發了獨特的造園理論,認為園林必須內外配合,融合直接和間接的各種有關要素,方能形成綜合之美。

李 玉(1591—1671;一說1596—1676),字玄玉,一作元玉,號蘇門嘯侶,又號一笠庵主人。吳縣人。明末清初著名戲曲作家,為「吳縣派」戲曲作家領袖。明亡後,專事劇本創作。與畢魏、朱素臣、張大復等相友善,研究曲調,從事戲劇創作,形成「吳縣派」。作有傳奇40餘種,今存《一捧雪》、《人獸關》、《永團圓》、《占花魁》、《清忠譜》、《麒麟閣》等18種,劇作為戲班所爭演。又編訂《北詞廣正譜》,是研究北曲曲律的重要著作。

金聖嘆(1608—1661),本姓張,名采,字若采,後改姓金,名喟,明亡後改名人瑞,字聖嘆。明末清初長洲(今蘇州)人。明諸生。穎敏絕世,奇才橫溢,為人倜儻高奇,俯視一切,生性不羈。好飲酒。能文善詩,絕意仕進。善衡文評書,議論發前人所未發。曾以《離騷》、《莊子》、《史記》、「杜詩」、《水滸》與《西廂記》合稱「六才子書」,並對後兩種進行批改。他將《水滸》七十回以後的情節全部刪除,並續上他寫的「梁山泊英雄驚噩夢」作為全書的結局。清順治十八年(1661),金聖嘆與一些秀才於順治皇帝治喪期間,控告縣官貪污倉糧,酷刑逼稅杖斃鄉民的罪行,遭巡撫朱國治鎮壓,逮捕諸生5人,金聖嘆等又與一批群眾哭於文廟,以示抗議,朱國治又以大不敬罪逮捕金聖嘆等13人,是為「哭廟案」。



毛 晉(1599—1659),字子晉,號潛在,常熟人,著名出版家、藏書家。毛氏汲古閣前後收藏書籍8400餘冊,並聘請各方名士精心校勘出版,40多年時間里,毛晉刻書共600多種,為中國古代出版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流傳下來的毛刻本,至今為學者珍視。

孫雲球,字文玉,號泗濱。原籍吳江,遷居長洲。明末清初光學家。他除了研製出近視鏡、老花鏡外,還製成了顯微鏡等光學儀器,留給後人《鏡史》1卷,對後世光學儀器和眼鏡的製造技術的發展有獨特的貢獻。

葉 桂(1667—1746),字天士,號香岩,晚號上津老人,吳縣人。著名醫學家,中國溫病學說主要創始人、奠基者。世居蘇州閶門外下塘上津橋,世代業醫。葉桂繼承家學而博採眾長,自成一家。著《溫熱論》,倡溫病衛、氣、營、血的辨證和治療方法,為溫病學說奠定了基礎。其臨床處方精簡,用葯配伍有獨到見解。尤擅治奇經、脾、兒科等病,曾有「天醫星」之譽。與薛生白、繆遵義合稱「吳中三名醫」。

毛宗崗,康熙年間長洲縣人,字序始,號子庵,清初小說評點家(批評家)。其父毛綸,字德音,晚更號聲山,有文才,曾評論過《琵琶記》、《三國演義》,稱《琵琶記》為「第七才子書」。毛綸晚年雙目失明,毛宗崗繼承父業,評刻《三國演義》。毛氏父子對羅貫中原本重新加以修訂,整頓四月,修訂文辭,削除論贊,增刪瑣事,改換詩文,使之更加緊湊暢達,成為至今流傳的120回本,為小說流傳及價值的揭示作出了貢獻。

王周士,元和人,清評彈藝人,善說《白蛇傳》、《游龍傳》。乾隆南巡時,奉召至御前彈唱,賜以七晶小京官之冠,並隨駕回京,在南府中供奉,以說書游公卿大夫間,名著京華。病乞歸鄉後,在蘇州創建光裕公所(後稱光裕社)。

惠 棟(1679—1758),字定宇,號松崖,人稱「小紅豆先生」,著名經學家。原籍吳縣東渚,後遷居蘇州城區元和縣境,故又作元和(今蘇州市)人。祖父惠周惕,本名恕,字元龍,故居在東渚硯溪,故自號硯溪。後徙蘇州葑門冷香溪側,宅有紅豆樹,故又號紅豆老人。父惠士奇(1671—1741),字仲儒,一字天牧,號半農,人稱「紅豆先生」。惠棟傳祖、父之學,搜集漢儒經說,加以編輯考訂,評贍博識,集「吳派」經學之大成,為「吳派」經學的奠基者與領袖。

沈德潛(1673—1769),字確士,號歸愚,著名詩人、詩歌批評家。長洲縣(今蘇州市)人。初學詩於吳江葉燮。中年以前授徒為生,並以詩名。曾築屋居木瀆山塘街,著書作述,後歸居蘇州城區。曾為乾隆帝校《御制詩集》,深受賞識,稱為「江南老名士」。其論詩主「格調說」,拘於「溫柔敦厚」的詩教。其詩多歌功頌德之作,少數篇章也對民間疾苦有所反映。其詩學深邃,曾選編《古詩源》、《唐詩別裁集》、《明詩別裁集》,辨析源流,指出名家得失,為研究古代詩歌發展的重要著作。

薛 雪(1681—1770),字生白,號一瓢,晚號牧牛老叟,著名醫學家。吳縣人早年學詩於吳江葉燮,博學多才,不求聞達。善詩,工畫。尤精於醫,長於溫病,與葉天士齊名,為溫病大家。臨診多奇驗,治學不拘成說。其《濕熱論》系探索研究濕熱病之力作,條分縷析,深切詳明,與葉天士《溫熱論》齊名,堪稱闡發濕熱、溫熱病的姊妹篇。

吳大澄(1835—1902),字清卿,號恆軒,又號愙齋,清末學者,書畫家、金石學家、古文學學家。吳縣人。善書畫,工篆書,精於金石學與古文字學。著《古籀補》、《古玉圖考》、《字說》、《權衡度量實驗考》、《恆軒所見所藏吉金錄》、《愙齋詩文集》等。

俞樾(1821—1907),字蔭甫,號曲園,浙江德清人,後寓居蘇州。著名學者。以小學(文字、音韻、訓詁學)、古文經學,諸子學見長。所著《群經平議》、《諸子平議》、《古書疑義舉例》三書,正句讀,審字義,通古文假借,校正誤文,發明古義,為士林所推重。又擅長詩詞,旁及小說、戲曲;亦工書法,尤長篆隸。其書張繼《楓橋夜泊》詩碑,為其86歲病逝前4月所書,雄渾剛健,被奉為翰墨之寶。

沈 壽(1874—1921)女,初名雲芝,字雪君,後名壽,晚署雪宧。傑出的蘇綉藝術大師。同治十三年八月十三日(1974.9.23)生於蘇州。自幼受家庭熏陶,學刺綉。8歲綉制「鸚鵡圖」即顯露了她的藝術才智,得到親友們的稱贊。光緒十九年與余覺結婚。余能詩善畫,夫妻畫綉相輔。沈精心綉事,創造出近10種新的針法。其綉品押印題識,署「天香閣」三字,為士夫爭相購藏。宣統二年(1910)綉制的《義大利王後愛麗娜像》在南京舉辦的南洋勸業會上獲一等獎。民國4年,沈壽借鑒油畫稿所綉的《耶穌像》在美國舊金山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一等大獎。

顧頡剛 (1893—1980) 名誦坤,字銘堅,號頡剛,著名歷史學家。吳縣(蘇州)人。早年就讀於長元吳高等小學堂,蘇州公立第一中學堂,民國9年(1920)畢業於北京大學。20年代,他提出了有名的「層累地造成的古史觀」,編纂出版了《古史辨》,轟動了整個史學界。先後主持《資治通鑒》和《二十四史》的校點工作,為整理出版這兩部中華民族的歷史巨著作出了重要貢獻。

葉聖陶(1894—1988),名紹鈞,字聖陶,著名教育家、作家、出版家、社會活動家。畢業於草橋中學,先後在蘇州干將坊言子小學、角直吳縣縣立第五高等小學任教,曾任上海商務印書館、開明書店編輯,出版有童話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鳥語獸言》,短篇小說集《膈膜》、《水災》、《線下》、《城中》、《未厭集》、《聖陶短篇小說集》,長篇小說《倪煥之》,散文小說集《腳步集》、《未厭居習作》、《四三集》、《鄰居》等,以及《十三經索引》,與夏丐尊合著《文心》、《文章例話》等。

顏文梁(1893—1988),字棟臣,吳縣(蘇州)人。著名美術教育家、油畫家。自小隨父學畫,曾任振華女中、吳江中學、太倉省立四中、蘇州第二女師、蘇州第一師范圖畫教員。民國11年與胡粹中,朱士傑等人創辦蘇州美術專科學校,任校長。後赴法國,入巴黎高等美術學校留學。回國,仍任美專校長,並兼任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代主任、浙江之江大學、上海幼稚師范專科學校教授。一生為弘揚中華文化,開創美術教育事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❷ 作文(題目自定)400字

母愛無疆
母親的愛像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河,帶來的是清澈、是聖潔,是無私的奉獻,是春天般的溫暖……

我的母親是個農民,身上所散發的是一個農民所特有的氣息。母親為這個家庭夜以繼日、奔波忙碌著,煮飯、洗衣、收拾屋子、田間勞作、甚至監督我們做作業,卻從來沒有一句怨言,而我只是做了幾件家務,就覺得自己已付出了許多。站在純朴、善良、勤勞的母親面前,自私的我就像宇宙中的一葉扁舟。

記得有一次,我發燒,可急壞母親,半夜背著我去村子裡的衛生室,由於農村的衛生室晚上根本沒有醫生值班,母親就背著我走了十里來路去鎮衛生院。鎮里的衛生院也無人值班,急得母親都哭了,迷迷糊糊的我卻不知道安慰母親。這樣的生活事例太多了,舉不勝舉,生活讓我們所有天底下的子女都經歷或感受著母愛的偉大與無私。

每當遇到困難,耳邊縈繞的總是母親鼓勵的話語,心中盪漾的是母愛的暖流。我感謝母親那明燈般的指引,給我以強大的力量,給我以無限的勇氣,讓我從跌倒的地方爬起來,自信地面對漫長的道路,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不知怎的,我漸漸長大,和母親的距離卻越來越遠,彷彿有一堵無形的牆攔在我們的中間。兒時與母親彼此親密無間、歡聲笑語……這些似乎早已離我而去,消失在九霄雲外,我開始冷落母親的關懷,厭煩母親的嘮叨,甚至不想再受母親的束縛與限制,我任性妄為,一直愚昧地認為自己長大了,了不起了,可以不再受母親的束縛與限制。而母親呢?依然保持著她對我深切的關懷與深深的愛。我和母親有許多分歧,這大概是所謂的代溝吧!和母親吵架,這早已是家常便飯,雖然是我的錯,可在母親面前,我不會心甘情願說「對不起」,所以都是母親「屈服」於我。我常常會說刺傷母親的話,母親笑而不言,但她的心一定在為我這個「傻」女兒的話而滴血。

夢中,看到母親光滑的額頭上竟添了幾縷皺紋,烏黑的頭發變得蒼白,平時筆直的腰桿變得彎曲。我害怕了,難道這是蒼老向母親走來了嗎?我的心一沉,鼻子酸酸的,兩行淚已忍不住從臉頰上滑落下來。夢醒時分,我擦去眼角的淚珠,我悔恨……

我對著漆黑的夜空,深思了許久,母親的愛就像那廣闊的大海,像那浩瀚的宇宙,永無邊際;像那奔騰的河流,永不停息。因為母愛無疆,我心中的母親啊,此時此刻,女兒心中的話語有很多想要對你說……

❸ 行行重行行改寫記敘文800字

走了那麼久,這一刻我也不知道你漂泊到了什麼地方。我們之間的阻隔,有一萬多里了吧,每天同處在這同一片天空下,然而卻是各在一端,你不見我,我亦不能見到你。你不知我的心裡有多想見到你,但在我們之間的,不僅是現實中的路途遙遠,還有很多事情的羈絆,你為我們的事業,我為我們的家庭,我們只能分開,等待著將來或許有一天能夠團聚,但那一天什麼時候才能到來啊,我的愛人!從北方遷來的馬兒,它在朔風中仰頭遙望天際地平線上的草原,南方來的候鳥,它在大樹枝頭朝陽的地方置下自己的家園,而我的愛人,你在異鄉忙碌著的時候,有沒有念過萬里之外我們的家,念過家中守候的你的妻呢?你離家的日子一天天過去,我現在也越來越瘦了,以往合身的衣服現在穿著都小了好幾碼。這個城市的天空永遠是那麼陰霾灰暗,太陽的影子永遠是那麼蒼白——正如你不在的日子裡我的心情顏色。你在外面也許不覺得有什麼,你可以有很多理由不回來,但是等待著你的那個女人,我,卻在思念煎熬中一天天地老去,不知不覺,從你第一次外出開始,已經過去幾年了?而我們的青春,我們的生命,又能有幾個幾年呢?對不起,寫到這里,我實在再也難以落筆,……什麼都不必再說了,如果有什麼話一定要說的話,就是,你自己好好保重,在外面沒有人為你料理家務照顧起居,你一定要好好的,少喝酒,記得准時吃飯,別為了加班把身體搭上,煙能戒就戒了吧,實在戒不了就少抽幾支……再說你又要嫌我嘮叨,好吧就這樣。多保重,再見

❹ 把這首詞改寫成作文300字

譯文:
春天將盡,百花凋零,杏樹上已經長出了青澀的果實。燕子飛過天空,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怛不要擔心,到處都可見茂盛的芳草。
圍牆裡面,有一位少女正在盪鞦韆,少女發出動聽的笑聲,牆外的行人都可聽見。慢慢地,圍牆里邊的笑聲就聽不見了,行人惘然若失,彷彿多情的自己被無情的少女所傷害。
作文:
熙寧七年,蘇軾在杭州時,曾收侍女朝雲,時年十二,後收為妾,侍奉蘇軾二十三年,隨他顛沛流離、起起落落直至惠州。朝雲美麗、賢惠,長於歌舞,陪伴蘇軾度過了無數艱難歲月,是蘇軾至親至愛的患難伴侶。據相關文學資料記載,在惠州,一日,蘇軾與朝雲閑坐,「時青女初至,落木蕭蕭,凄然有悲秋之意。」於是,請朝雲唱《蝶戀花•春景》。朝雲歌喉婉轉,滿目噙淚。蘇軾就問:「朝雲為什麼這樣傷心?」朝雲回答:「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也。」說罷更不能成聲,自此終日惆悵,不久抱病而終。此後,蘇軾鬱郁寡歡,終生不再聽人唱此詞。全詞如下: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里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消。多情卻被無情惱。
這首詞上闋「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意思是說,春天將盡,百花凋零,杏樹上已經長出了青澀的果實。有燕子飛過天空,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但是不要擔心,天涯到處都長滿了茂盛的芳草。這里,詞人描繪了一片暮春景色。首句「花褪殘紅青杏小」,既點明春夏之交的時令,也揭示出了春花殆盡、青杏始生的自然界新陳代謝的規律。「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這既交帶了地點,也通過「燕子」和「人家」來增添了暮春時節的活力。「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柳棉」即柳絮。意思是說,柳絮漫天飛舞,芳草無際。「柳絮」和「芳草」在中國古代詩文中是最易撩人愁思的意象。芳草總是那樣無情的延伸遠方,柳絮卻又紛紛揚揚飛舞,最易勾起思念之情與惆悵之感。詞人用了1個「又」字,不但暗示了詞人謫居此地已非一載,而且表現出時間的流逝,歲月無情,悲從中來的傷感之情油然而生。「天涯何處無芳草」表面似乎只是說春色無邊,芳草茂盛。這里,詞人不但用青青芳草渲染了暮春時節的「樂景」氛圍,而且最為關鍵的是詞人化用了《離騷》中「何所獨無芳草兮,又何懷乎故宇」之意,以此表明了只要隨遇而安,哪裡不可以安家的深層意義。這是詞人蘇軾豪放、灑脫的表現,更是詞人的無奈之舉。詞人「以樂景表哀情」,真是倍增其傷感。
據有關資料記載,朝雲唱此詞至「枝上柳綿」句時,感受甚深,情不能自抑。蘇軾卻笑曰:「吾正悲秋,而汝又傷春矣。」「悲秋」是詞人蘇軾的人生感悟,表現出詞人年歲如秋而壯志難酬的嘆惋。「傷春」是朝雲的人生體驗,是朝雲對青春如殘紅飄絮無情的感嘆。
下闋「牆里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消。多情卻被無情惱」,重在傷情。「消」即消失。「多情」指牆外行人。「無情」指牆里佳人。意思誰說,圍牆裡面,有一位少女正在盪鞦韆,發出動聽的笑聲。圍牆外的行人聽到了笑聲。慢慢的,牆里的笑聲聽不見了,多情的行人惘然若失,憑空生出無限的煩惱。「牆」喻指隔離物。從作品表層看,似乎是描寫生活中邂逅的戀情,但從深層次看,卻是反應了蘇軾密州時政治上抑鬱的心境。似乎蘇軾與朝廷之間也是隔著一堵牆的。「佳人」(即美人)不正流露出蘇軾渴望朝廷理解的情結。屈原在《離騷》中說:「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其中的「美人」喻指理想中的人,即楚王。然而,詞人卻「忠而見疑,直而見謗」,最終落得貶謫嶺南的下場。因而,「多情卻被無情惱」實際上暗示了詞人嘲笑自己的多情,一心一意為朝廷,最終被打擊流放,來到這偏遠的嶺南還想到朝廷,真是增加了無謂的愁苦。
總之,這是一首感嘆春光流逝、佳人難見的小詞,詞人的失意情懷和曠達的人生態度於此亦隱隱透出。在藝術上,本詞還表現出婉約詞風,不但以樂景表哀情,而且實寫虛寫交互中,加深了詞人的情感深度,表現出了詞作的深沉意蘊。

❺ 題目中包含「改變」的500字作文

茉莉花

在我家的院子里種著各種各樣的花兒,有茶花、菊花、牡丹花、百合花......在這些美麗的花兒中我最喜歡的卻是那不引人注目的茉莉花。
茉莉花的花蕊是嫩黃色的,它那綠色的葉子襯托著雪白色的花瓣,猶如一個個白色的小鈴鐺,玲瓏小巧的。
春天,茉莉花抽出了纖細的枝條,長出了嫩綠的葉子,它向我點頭,好像傳遞著春的信息;夏天,茉莉花清香撲鼻,它向我招手,彷彿對我傾訴者大自然芬芳的話語。我喜歡茉莉花,我愛茉莉花。
清晨,陣陣幽香把我吸引到茉莉花的身邊,幾滴露珠在茉莉花的葉子上滾動,就像一顆顆珍珠,把茉莉花點綴的更加美麗。它那誘人的香味更讓我陶醉其中,給我帶來無窮的快樂。
多麼朴實的茉莉花啊!它沒有牡丹花的富麗華貴,也沒有茶花的艷麗,更沒有百合花的美麗。在萬紫千紅的花圃里沒有它的身影,它不與各種名貴的花兒爭氣斗艷,只是默默地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了人類,它的清香使人忘記所有的煩惱,它可以美化環境,它還可以泡茶喝......
茉莉花是無私的。在夏天裡,為人們送去清涼,摘幾朵茉莉花,用它泡上一杯茶喝完後讓人感到爽快,在加上沁人心脾的清香,更使人心曠神怡。讓人們忘記夏天的酷熱與焦躁。
茉莉花是堅強的。它生長在炎熱的夏天,只要不給花兒們澆水,許多花兒都會因為禁受不住夏天的熱而死去的,但是茉莉花就與眾不同。它不需要人們的特殊照料,只需在泥土裡、雨水裡攝取一些養料和水分來維持自己的生命,當它的生命結束時,又把自己的身軀化作肥料滋養大地。 如果,夏天的大風把它的枝條弄折,它也能自己生存下去的。
我喜歡茉莉花,我尊敬茉莉花,我喜歡它堅強、無私的精神,尊敬茉莉花默默奉獻的品質。
我愛茉莉花,我要做擁有茉莉花精神的人!

❻ 以春眠不覺曉為題目得作文

自然是多麼的和諧,每個成員都在演奏著自己的樂曲。你聽。自然的歌聲是多麼的美妙。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當早晨還熟睡在床的時候,你聽到了鳥兒在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它們好象在訴說著春天的變化;又好象是經過漫長的冬天初次見面互相打招呼;又好象共同演唱一首春天的贊歌。昨晚的雨聲還不停地在耳邊回響,春雨與花兒互訴衷腸,講敘著自己經歷的往事和今後的打算。但它們都不約而同地說了一句:我們有美好的開始,一定要將這大地裝扮得更加美麗。大自然的春天是一首歡快的歌。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豆粒大的雨點噼里啪啦的從天空中傾倒下來,落在玻璃上,池塘里,草地上,發出了叮當的響聲。這就像一首搖滾樂曲,節奏是那麼的快,但又富有感染力,池塘里的青蛙也隨著這雨聲開起了音樂會。那聲音此起彼伏,好不熱鬧。
稻花鄉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在秋高氣爽的夜晚,坐在家裡聽著風吹過一望無頃的稻海,發出沙沙的聲音,心裡不由生出喜悅之情,彷彿看見稻穀堆滿了倉庫。青蛙似乎也在為此高興,熱情的高歌了一曲又一曲,直到天明也毫無倦意。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冬天是多麼的寂靜。聽不到鳥兒的歌唱,雨兒的訴說,蛙兒的高歌……似乎覺得冬天就是無聲的世界,可如果你仔細聽,你可以發現冬天原來也是有一首希望之歌。看田野上到處一片銀裝素裹,雪還在無聲無息地下著,可你聽,原來雪還在和麥苗說著悄悄話,它對麥苗說:「我會把你蓋得嚴嚴實實的,不讓你受到半點傷害,希望你可以長得旺盛,為人們來年帶來豐收的喜悅。」「可你就要犧牲」麥苗說。「沒關系,我願意為人類奉獻。」聽著這一席話,我們倍受感動,雪是多麼的純潔無私,這是大自然中最美的歌聲。
大自然的歌聲是多麼的美妙啊!只要我們用心去發現,去感受!

篇二:
體悟自然讓生活更美好
我,沒有貝多芬那執著的信念;沒有達芬奇那高超的畫技;也沒有愛因斯坦那非凡的智慧。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學生,和大多數孩子一樣,每天穿梭在鋼筋水泥鑄成的灰色森林中,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雖然如此,但我總能在平淡的生活中體味到來自生命最初的美好。
不知是不是因為我的成長經歷與別的小孩不同的緣故,我總是做出許多在別人眼裡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抓蜜蜂,捉螳螂從來不被傷到;總能猜中那塊磚下藏著蟻蛹;總能輕易的找到蝴蝶們過夜的地方。我好似天生就與大自然有著絲絲縷縷的聯系,冥冥之中總會聽到來此綠蔭中的召喚,在她的懷中我總是莫名的安寧與愜意。
每當她旋轉著春的輕快的舞步,帶著清新的花香與綿綿的細雨度上舞台時,我總要興奮地高呼,歡喜的迎接即將上演的生命的華麗舞蹈。一支柔嫩的芽孢,一株淡雅的梨花,一隻早春的球蟲,都是她的伴舞,他們在清幽的樂曲中漫步出春的秀雅,這是精彩紛呈的生命幻舞的前奏。
夏的音樂漸漸開始急促、高亢,生命的高唱即將上演了。知了不倦地演唱著同一首歌謠「知了,知了。」好像她什麼都知道似的;蟋蟀的小夜曲,飽含著他們濃濃的愛意,傳到那未來的新娘的心裡。溪水叮咚,訴說著大地的心聲;樹葉嘩嘩,炫耀著生命的活力。
激情的音樂慢慢變得輕緩,新的樂章中她又在「數樹深紅出淺黃」的景緻中高唱著送歌,一位位演員在悠揚的歌聲中開始退場,漫天的黃葉紛紛揚揚的落下來,生命的華麗的舞蹈好似即將要謝幕。不過,當晚秋染上了白色時,又一場神奇的輕舞伴著空靈的音符悄悄地飛揚。白雪下的麥苗的吟誦,枝頭上的雀鳥的輕唱,還有那飄落的雪花的簌簌低語,與她共同迎接著下一場生命的舞蹈。
在春夏秋冬的交替間,我欣賞著不同的炫舞,感受著她的生命的朝氣。即使生活在人類的群體中,一株草、一束花、一棵樹,都能讓我感受到它的存在。即使不能像以前一樣在樹下花間與他親昵,但在上學的路上、校園的綠蔭下,有她的陪伴就很幸福了。托一隻青螳螂在手心,嘆一句我的生活真精彩、真美好。

❼ 改寫《送東陽馬生序》

我年幼時就愛學習。因為家中貧窮,無法得到書來看,常向藏書的人家求借,親手抄錄,約定日期送還。天氣酷寒時,硯池中的水凍成了堅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鬆讀書。抄寫完後,趕快送還人家,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們大多肯將書借給我,我因而能夠看各種各樣的書。已經成年之後,更加仰慕聖賢的學說,又苦於不能與學識淵博的老師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手拿著經書向同鄉前輩求教。前輩德高望重,門人學生擠滿了他的房間,他的言辭和態度從未稍有委婉。我站著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難,詢問道理,低身側耳向他請教;有時遭到他的訓斥,表情更為恭敬,禮貌更為周到,不敢答復一句話;等到他高興時,就又向他請教。所以我雖然愚鈍,最終還是得到不少教益。

當我尋師時,背著書箱,趿拉著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嚴冬寒風凜冽,大雪深達幾尺,腳和皮膚受凍裂開都不知道。到學舍後,四肢僵硬不能動彈,僕人給我灌下熱水,用被子圍蓋身上,過了很久才暖和過來。住在旅館,我每天吃兩頓飯,沒有新鮮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學舍的求學者都穿著錦綉衣服,戴著有紅色帽帶、飾有珍寶的帽子,腰間掛著白玉環,左邊佩戴著刀,右邊備有香囊,光彩鮮明,如同神人;我卻穿著舊棉袍、破衣服處於他們之間,毫無羨慕的意思。因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興的事,並不覺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勞和艱辛大概就是這樣。

❽ 送東陽馬生序改寫

[編輯本段]整體感知
[編輯本段]注釋
[1]嗜:特別愛好。
[2]無從:沒有辦法。
[3]致書:得到書,這里是買書的意思。
[4]假借: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5]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鬆抄書.「之」是「怠」的賓語,指「筆錄」這件事。
[6]走:跑。
[7]逾約:超過約定的期限。
[8]加冠:古時男子二十歲舉行加冠(束發戴帽)禮,表示已經成年。這里即指二十歲。
[9]患:擔心,憂慮。
[10]碩師:才學淵博的老師。碩,大。
[11]嘗:曾經。
[12]趨:奔向。
[13]先達: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
[14]叩問:求教。叩,問。
[15]德隆望尊:道德高,聲望重。又作德高望重。
[16]門人弟子填其室:學生擠滿了他的屋子。門人、弟子,學生。填,塞。這里是擁擠的意思。
[17]辭色:言語和臉色。
[18]援疑質理:提出疑難,詢問道理。援,引,提出。質,詢問。
[19]俯身傾耳以請:彎下身子,側著耳朵(表現尊敬而專心)請教。
[20] 叱咄:訓斥,呵責。
[21]至:周到。
[22]復:這里指辯解。
[23]俟:等待。
[24]負篋(qiè)曳屣(xǐ):背著書箱,趿拉著鞋子(表示鞋破)。
[25]窮冬:嚴冬。
[26]皸(jūn)裂:皮膚因寒冷乾燥而破裂。
[27]舍:這里指學舍,學校。
[28]支:同「肢」。
[29]媵(yìng)人:陪嫁的女子。這里指女僕。
[30]湯:熱水。
[31]沃灌:澆水洗。通「盥」。
[32]寓逆旅:住在旅店裡。逆旅,旅店。
[33]容臭:香袋。
[34]燁(yè)然:光彩閃耀的樣子。
[35]縕(yùn)袍敝衣:破舊的衣服.縕,舊絮.敝,破.
[36]口體之奉:指衣食的享 用.
[37]太學:即國子監,設於京城,是全國最高學府。
[38]縣官:這里指朝廷。廩稍:廩食,即伙食費用。
[39]司業、博士:指國子監司業、國子監博士,都是教官。
[40]流輩:同輩的人。
[41]朝京師:這里指去官後進京朝見皇帝。
[42]撰:同「撰」。長書:長信。贄:初見面時表敬意送的禮物。
[43]夷:平和。
[44]際遇之盛:謂好的遭遇。這里指官位之盛

詞類活用

腰白玉之環。(腰,名詞作動詞,腰佩。)
手自筆錄。 (手,名詞作動詞,用手,親手)

古今異義

媵人持湯沃灌 (湯:古義為熱水;今指喝的湯。)
走送之。(走,古義為跑,今義為走)

一詞多義

以:1.來 (計日以還;俯身傾耳以請)
2.把 (以書假余)
3.用 (以衾擁覆)
4.因為(以中有足樂者)
之:1.的 (每假借於藏書之家)
2.代詞 (走送之)
3.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當余之從師也)
4.無實義 (無鮮肥之味之享)
1.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擔憂,憂慮,動詞)
1.患; ~
2.無凍餒之患矣(憂患,名詞)
~
1.故余雖愚(所以,連詞)
2.故; ~
2.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特意,故意,副詞)
~
1.益幕聖賢之道(學說,名詞)
3.道; ~
2.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說,動詞)
~
1.色愈恭,禮愈至(周到,形容詞)
4.至; ~
2.至舍,四肢僵勁不能動(到,動詞)
~
1.援疑質理(詢問,動詞)
5.質; ~
2.非天質之卑(本質,資質,名詞)
[編輯本段]譯文
我小時就極其愛好讀書。(因為)家裡窮,沒有辦法買書來讀,(於是)常向有書的人家去借,就親手用筆抄寫,計算著日子按期歸還。(冬天)天氣十分寒冷,硯池裡(的墨水)結成堅冰,手指不能夠彎曲、伸直,也不敢放鬆(抄書)。抄寫完畢,趕快把書送還,不敢稍稍逾越約定的期限。因為這樣,許多人都願意把書借給我,我也因而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書。(當我)已經成年,(就)更加仰慕古代聖賢的學說,後來擔心沒有與大師、名人交往,曾經跑到百里以外,捧著經書向當地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請教。前輩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學生擠滿了他的屋子,他(卻)從不把言辭和表情放溫和些。我站在旁邊侍候著,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著身子,側著耳朵請教;有時遇到他斥責,(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一句話也不敢多說;等到他高興了,就又去請教。所以我雖然愚笨,但終於能夠有所收獲。
當我從師求學的時候,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節刮著猛烈的寒風,積雪有好幾尺厚,腳上的皮膚凍裂了還不知道。到了書舍,四肢僵硬不能動彈,服侍的人拿來熱水給我洗手暖腳,用被子蓋好,很久才暖和過來。(我)住在旅店裡,我每天只吃兩頓飯,沒有新鮮肥美的東西可以享受。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學,都穿著華麗的衣服,戴著紅纓裝飾成的綴著珠寶的帽子,腰佩白玉加工而成的環,左邊佩著刀,右邊掛著香袋,渾身光彩照耀得像神仙一樣;我卻穿著破舊的衣衫生活在他們當中,(卻)毫無羨慕的意思,因為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不感到吃的穿的不如別人。我求學時的勤奮和艱苦大概就是這樣。
現在我雖已年老,沒有什麼成就,但所幸還得以置身於君子的行列中,承受著天子的恩寵榮耀,追隨在公卿之後,每天陪侍著皇上,聽候詢問,天底下也不適當地稱頌自己的姓名,更何況才能超過我的人呢?
現在這些學生在太學里學習,朝廷天天供給膳食,父母年年送來皮袍和綢衣,(這就)沒有挨凍挨餓的憂慮;坐在高大寬敞的房屋之下讀著《詩》《書》,(這就)沒有東奔西走的勞累;有司業、博士做他們的老師,沒有任何問題得不到解決,沒有任何要求得不到滿足;一切應有的書都集中在這里,(這就)不必象我那樣親手抄寫,向別人借來然後才能看到啦。(要是)他們學業(還)不精通,德行(還)有不具備的,(那就)不是(他的)天質低下,而是(他的)心不如我專一罷了,難道是別人的過錯嗎?
東陽馬君則已經在太學中已學習二年了,同輩人很稱贊他的賢能。我到京師朝見皇帝時,馬生以同鄉晚輩的身份拜見我,寫了一封長信作為禮物,文辭很順暢通達,同他辯論,言語溫和而態度謙恭。他自己說少年時對於學習很用心、刻苦,這可以稱作善於學習的人吧!他將要回家拜見父母雙親,我特地將自己求學的艱難告訴他。如果說我勉勵同鄉努力學習,則是我的志意;如果詆毀我誇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鄉前驕傲,難道是了解我嗎!
[編輯本段]問題研究
1.本文的中心是什麼?文章是如何闡述的?
明確:見板書設計
(解說:本文以記敘為主,適當渲染描繪,筆法簡潔,文采飛揚,氣韻流動。尤以首段對「趨行百里,負篋曳屣於碩師名人求教;俯身傾耳,甘於粗敝為進德修身足樂」的記敘、描述;第2段對「被綺綉,沃甘肥,學有不成怎可怨天?書滿棟師常伴,業有不精豈非不專」的記敘、描述,以及二者的對比,從而得出「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的結論,這樣的寫法更是美妙絕倫,學習時務必引導學生仔細品味。)
2.補出下列語段中省略的成分。
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明確:先達、余、余、余、余
(解說:此題可考查學生的理解與感悟能力。)
3.作者是怎樣寫自己的求學經歷的?
作者寫自己年輕時學習上的艱苦情景,主要寫了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態度。開篇即點出學習上難以解決的矛盾:「家貧」和「嗜學」,由此引出了求學的艱難:常借書於人,手自筆錄,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因此得以遍觀群書。苦無名師引導,趨百里外,從師叩問。經過作者的主觀努力,頑強拼搏,在付出了無數辛勤的勞動,經歷了無數辛酸後,終於克服了學習上「無書」和「無師」的困難,獲得了知識,成為飽學之士。作者特別渲染了從師求學的艱難:窮冬時節,穿行在深山大谷中,「足膚皸裂而不知」,「四肢僵勁不能動」。生活上艱苦異常,粗茶淡飯一日也只有兩頓,穿的是破衣舊袍。但這些都未動搖作者求學的意志。在艱苦的學習生活中,作者怡然自樂,對同捨生的豪華生活毫不艷羨。精神上的富足,戰勝了物質上的貧困。知識的積累,精神的充實,是學子讀書的必備條件。作者最後以「勤且艱」小結自己的學習生涯,想必馬生能從中受到啟發。
4.作者寫自己艱苦求學經歷的目的何在?
是為了勉勵馬生專心向學,刻苦自勵。因為課文只是節選,參照後文敘太學的優越學習條件,以及對馬生語重心長的鼓勵和期望,作者的意圖非常明顯。同時,文章由自己的經歷寫起,讀來也更親切平易。
5.你從作者的讀書經歷中悟出了哪些學習秘訣?
學習要勤奮,求師應誠心,求學須不斷克服並占戰勝困難。
6.宋濂無書讀,天寒抄錄;求師難,恭敬詢問;生活苦,以學為樂。這種求學精神對你有什麼啟示?請結合實際,談談認識。
雖然我們現在的學習條件優越,遠遠超過了宋濂,但刻苦學習的精神卻比不上他。因此,應該向他學習,不在生活上攀比,專心致志,才能學有所成。
7.「先達」對弟子「未嘗稍降辭色」,這種態度可取嗎?為什麼?談談你的理解。
無論贊同與否,言之成理即可。示例1:不可取。師生關系應該是民主平等關系,老師應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與學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長。這樣才能有利於我們的學習和成長。示例2:可取。我認為「先達」的「未嘗稍降辭色」並非不尊重學生,而是一種更負責的尊重。因為只有「嚴師」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質的學子。同時,尊重師長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編輯本段]寫作背景
自從明代開國文臣宋濂於明洪武十一年(1378)寫下《送東陽馬生序》後,文中主人公馬生聞名於海內外。世代學子以馬生精神,刻苦學習,勤奮上進。
600多年以來,浙江東陽馬生真名叫什麼,是哪村人,有什麼事跡,是一直為大家所關心的歷史之謎。筆者查閱目前所存的各種東陽茂陵馬氏宗譜,多方面論證、核查,認為馬生君則(馬君則)即為馬大同公十八世孫馬從政。
馬從政先祖馬大同為東陽茂陵馬氏始祖(844-915),字逢吉,唐越州(今紹興人)人。在唐代咸通五年(864)任東陽縣令,任期滿後居東陽松山(疑為今東陽市千祥鎮後馬至三聯鎮甘棠一帶)。大同公十世孫喬岳公(安恬始祖,1084-1160,字山甫),從東陽松山遷居東陽兜鍪山(今東陽市南馬鎮上安恬村之雙山)前。至大同公十世孫贊公(1206-1261,字光受),從西宅(浙江省東陽縣後街村,在南馬針安恬一帶,今不存在)遷居上宅(上安恬村)。贊公為上安恬始祖。
大同公十八世孫(喬岳公五世孫)馬君則真名和事跡見於譜載:「裕七,諱從政,字均濟,號日濟。賦性明敏,立品剛方。元授武義尉兼署義烏龍祈巡檢司、金華府移文掌本縣事。大明混一之初,聖天子崇文重儒,授正九品將仕郎、開封知事。贊政有方,升正義品承事郎、東昌棠邑令。考績恩賜榮歸,以樂綠野堂,名秩顯然。」
在譜中(入譜人名按排行字母排列)馬從政前二名順序記載為:「良二,諱廷珍,字崇重……生於元統甲戌(1334年)十月十三日,卒於洪武乙丑(1385年)七月初八日。」接下來為:「裕大,諱如翁,安均璋。」如翁公無生卒日期記載。馬從政之後的人物記載為:「裕十,諱錦,字舜。生於至正癸末(1343年)五月十七日。」
先談談宋濂與馬生君則的關系。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原籍浙江金華潛溪,25歲時去浙江省浦江縣義門鄭氏聘為塾師,遂為浦江人。明朝初年尊為文臣之首。任《元史》總裁官、授翰林學士,禮部主事,贊善大夫等職。有《宋學士文集》傳世。
宋濂在《送東陽馬生序》一文寫道:「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流輩甚稱其賢。宋朝京師,生以鄉人謁余,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與之論辯,言和而色夷。自謂少時心於學甚勞,是可謂善學者矣。其將歸見其餘也,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謂余勉鄉人以學者,余之志也,詆我誇際遇這盛而驕鄉人者,豈在余省哉?」
上述評價馬君則與馬從政一生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人品、學品等方面都是相符的。
據上面譜文中記載,馬廷珍(大同公十八世孫)生於1334年,馬錦(大同公十八世孫)生於1343年,則馬從政出生於1334-1343年之間。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一文寫於1378年,與馬從政的年齡相符。
宗譜中為什麼無馬從政生卒日期?筆者查閱東陽境內(包括磐安)之大量宗譜,發現其他宗譜中也有類似情況。原因很多,或相隔修譜年代較長(一般三四十年修纂一次)、或兵燹散失、或保存不好而散失等等。馬從政出生在1334年至1343年之間,據上安恬村譜記載,最近一次修譜時間為元至正七年(1347)。下一次修譜時間為明弘治十二年(1499)。兩次修譜相隔了152年。也許修譜年代長而保存不好(獨缺幾行字)的原因,就沒有把馬從政生卒日期寫進譜中。《安恬馬氏宗譜》首次修纂時間為南宋隆興元年(1163),是東陽地區修纂比較早的宗譜之一,也是可信的史料。
馬從政在歷代東陽縣志、地方文獻中無記載,原因為東陽在宋元以來人物濟濟,例如任縣令以上職官者達1086人(至清代止)。馬從政官職只有七品縣令,要本無資格列入名冊之中,所以600多年以來,無人知曉馬君則就是馬從政。
馬從政,字均濟,號日濟。宋濂文中馬君則與均濟在讀音上相近。「均」原意為平均,這里批同心。「均濟」可以理解為人人同心,都要勤奮學習,在學業上要去奮斗。「日濟」可以理解為第天都要用於勤奮學習,在學業上繼續奮斗。馬從政字型大小之含義與馬君則「自謂少時心於學甚勞,是可謂善學者矣」意蘊相近。
從《送東陽馬生序》可以看出馬君則(即馬從政)在少年時用功苦讀,學習精神與大文豪宋濂少時經歷相似,與宋濂可算忘年之交。宋濂鼓勵他更加努力勤學,他看來也沒辜負宋濂的苦心,至後來任職時期頗有政績,受到天子恩賜。而其名則借宋濂傳至四海。(馬雲鹿)

[編輯本段]讀後啟示
求學之路是艱難坎坷的,只有不畏艱難,勇於探索,具有恆心和毅力,才能學有所成,勤奮學習是取得成績的根源。
學習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主觀的努力,與客觀學習生活條件關系不大。
在學習中我們要有苦中作樂,以苦為樂的思想感情,同時也應該要好好珍惜我們現有的優越的學習環境和條件努力學習。
[編輯本段]課文刪節部分原文、注釋和參考譯文
今雖耄老⑴,未有所成,猶幸預⑵君子之列,而承⑶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後,日待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⑷於余者乎?
今諸生學於太學,縣官⑸日有廩稍之供⑹,父母歲有裘葛⑺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⑻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⑼而後見也。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⑽之卑⑾,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東陽馬生君則⑿在太學已二年,流輩⒀甚稱其賢。余朝京師⒁,生以鄉人子謁余⒂。撰長書以為贄⒃,辭甚暢達。與之論辨,言和而色夷⒄。自謂少時用心於學甚勞。是可謂善學者矣。其將歸見其親也,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
謂余勉鄉人以學者,余之志⒅也;詆⒆我誇際遇之盛而驕鄉人⒇者,豈知余者哉!
注釋:⑴〔耄老〕年紀大。⑵〔預〕參與。⑶〔承〕承受,接受。⑷〔過〕超過。⑸〔縣官〕這里指朝廷。⑹〔日有廩稍之供〕天天有米糧供給。廩,糧倉。稍,廩食,官府發給的糧食。⑺〔葛〕夏布,指夏天穿的衣服。⑻〔司業、博士〕官名,國子監的老師。⑼〔假諸人〕假之於人,向人借。⑽〔天質〕天資,人的智力。⑾〔卑〕低下。⑿〔君則〕馬生的字。⒀〔流輩〕同輩的人。⒁⒁〔朝京師 〕這里指去官後進京朝見皇帝。⒂〔以鄉人子謁余〕以同鄉晚輩的身份拜見我。浦江縣和東陽市在明朝同屬金華府,所以說是同鄉。謁,拜見。⒃〔撰長書以為贄(zhì)〕寫一封長信作為表示敬意的禮物。贄,初見面時為表敬意送的禮物。⒄〔夷〕平和。⒅〔志〕意願,心願。⒆〔詆〕詆毀,誣蔑。⒇〔驕鄉人〕在鄉人面前炫耀。
參考譯文:
現在太學生們在太學里學習,朝廷每天供給膳食,父母每年有皮袍葛衣送來,沒有挨餓受凍的憂慮了;坐在高大的屋子裡誦讀詩書,沒有奔走的勞苦了;有司業、博士做他們的老師,沒有去詢問而不告訴、去請教而得不到指導的情況了;凡是應該有的書都集中在這里,不必像我那樣親手抄寫,向別人借來才能看到。如果他們的學業還有不精通,品德還有沒養成的,那麼不是天資低下,而是用心不像我那樣專一罷了,哪裡是別人的過失呢?
東陽縣的書生馬君則,在太學里讀書已經兩年了,同輩人十分稱贊他的賢能。我到京師朝見皇帝,馬生以同鄉晚輩的身份來拜見我,寫了一封長信作為見面禮,言辭很順暢通達。同他談論事理,言辭溫和,臉色和悅。自己述說少年時用心學習很勤奮。這可以說是善於學習的了。他將要回去探望他的父母,我把過去求學的艱苦告訴了他。
[編輯本段]序
《送東陽馬生序》是一篇贈序,「序」是一種文體。「序」有書序和贈序兩種。書序比較早,多為敘述著作者的意趣、寫作緣起等,如《易序》《太史公自序》等。宋濂在京城建康(今南京市)做官,他的同鄉、浙江東陽縣青年馬君則也在京城,就讀於「太學」。馬生回鄉探親,宋濂寫了這篇文章,結合自己的實踐體會「道為學之難」,勉勵馬生勤苦學習。這篇贈序不是板著面孔說教,也非輕施諛詞以恭維對方,而是現身說法,針對時弊以加針砭,因而寫得事信、情真、理足,文辭流暢,其中所講道理對我們今天也很有啟發意義。
[編輯本段]講析
《送東陽馬生序》講析(節選)(吳功正)
這篇文章意在勉勵當時的太學生要刻苦讀書,說理透徹,文字樸素,很有感動人心的力量。現在分幾段來談。
第1段記述自己青少年時期求學的經歷,一共有三層。第一層寫少年時代讀書的刻苦勤奮。文章一開始就揭示了「嗜學」和「家貧」的尖銳矛盾。「嗜學」就是喜歡讀書,家境貧寒卻又無法買書來看,只好向別人借書,「手自筆錄」,自己親手抄寫,這就成了解決矛盾的辦法。「手自筆錄」這一情景,初步揭示了他學習的勤奮態度。接著用寒冬天氣抄書的情景進一步描寫這種刻苦精神。「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硯台里結了很硬的冰,手也凍僵了。這既是指天氣,又是指家道貧寒。而「硯冰」「手指」,是圍繞著「手自筆錄」的抄書方式寫的。「弗之怠」,是說不懈怠偷懶。這是用學習態度和學習條件進行對比,進一步突出學習的刻苦。作者從最艱難的嚴冬季節著筆,用來說明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很有概括作用。「走送之,不敢稍逾約」的「走」字和「稍」字值得注意。「走」是跑的意思,這里指「趕快」。「走送之」,親自去借,又親自去送,而且趕緊送去。「不敢稍逾約」,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這個「稍」字強調了他堅守信約,決不耽誤,即使困難再大,也是這樣。正因為如此,人們才樂於借書給他,他也才有可能「遍觀群書」。從「無從致書以觀」到「遍觀群書」,這中間的原因,表面看來,是「不敢稍逾約」,實際上是「弗之怠」,是他不畏艱苦的學習精神。這一層是寫讀書刻苦。
第二層一開始,用「既加冠」的「既」字承接上文,「既加冠」就是到了成年。古代男子到了二十歲便舉行加冠儀式,束發戴帽,表示已成年。前一層說的是學習刻苦,這一層講的是求師艱難。寫的是「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的情景。所謂「鄉之先達」,是指當地有學問的前輩。「執經叩問」,就是帶著經書去請教。「百里」,是說路程遠,顯示了求師慾望的迫切和堅決。這個情景是分三點來寫的。第一點寫老師的嚴厲。「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德隆望尊」也就是德高望重,這是概括性的評價,然後用學生擠滿屋子這一情景進一步烘托渲染,說明這位老師確實有學問、有知名度。但是,即使是求教的人很多,老師也沒有「稍降辭色」,言辭、態度很嚴肅,絲毫也不隨便。這是用的反襯手法。而寫老師嚴厲又是為了突出作者求師的誠懇。於是,接下來的第二點是寫平時請教老師的情景,「立侍左右」,「俯身傾耳」,生動地表現了他的虔誠和恭敬的態度。第三點是寫老師發怒時他求教的情景,「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態度更加謙和,以至於不敢出聲。這里的兩個「愈」字,相當傳神。「俟其欣悅,則又請焉」,等到老師高興的時候,又繼續請教。這一層是寫求師難。
第三層主要寫求學的艱苦情況。作者選取了一個特定情景加以描寫。「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負篋曳屣」,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表明窮苦;「深山巨谷」,表明路途險惡。窮冬、烈風、大雪,分別從季節、環境、氣候的特點上著眼。「足膚皸裂而不知」,「四肢僵勁不能動」,這些又反襯了天氣的嚴寒和行路的凄苦。這是寫行,同時寫到了衣、食、住,寄居旅舍,穿破舊棉袍,每天只吃兩頓飯,沒有鮮魚美肉可供享受。這一切,都表現了一個「苦」字。而著力寫苦,有兩個目的:一是對比「同捨生」,那些住在同一旅舍里的富家子弟;一是表現自己「中有足樂者」,也就是內心的樂趣。作者連用這樣幾個動詞,「被」「戴」「腰」「佩」「備」,著力寫出富家子弟服飾的華美,勾勒出他們的形象,「燁然若神人」,像神那樣光彩艷麗。這是個比喻,這一個比喻越是突出,下面的對比就越鮮明。「余則袍敝衣處其間」,一邊是服裝鮮艷,一邊是破衣爛襖。這就進一步突出了作者的寒酸相。在經過這樣的對比後,作者的筆墨開始轉折,進入對精神境界的揭示,「略無慕艷意」,表明他一點也不羨慕,不自慚形穢。那麼,他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中有足樂者」,內心有精神安慰和思想寄託,所以他就不會在吃、穿上和別人比較了。接下來作者用「蓋余之勤且艱若此」結束這一層,說明這只是一個例子,是一種特定情景,從而用特定來說明一般,概括了許多類似情形。
這篇文章中心意思明確,但作者不是板著面孔空講道理,而是用夾敘夾議的方法。而這種夾敘夾議手法的運用,又是通過現身說法的途徑,包含著自己親身的經歷和感受,因而顯得情意懇切,語重心長,使人感到親切。文章從敘述入手,表面上看似乎離題,實際上內在的勾連很緊。寫年輕時讀書、從師、求學的經歷,選取的是跟題旨有關的事情,因而在敘述中隱隱地有著議論的意圖。寫自己的艱苦經歷是正面教育,寫富家子弟求學的情形是提供反面的教訓。這一切又無不是為著勉勵馬生。因而,全文的結構緊密,最後推出題旨就顯得水到渠成。
宋濂少時勤苦好學,元時曾受業於文豪吳萊、柳貫、黃之門,得其薪傳。於書無所不窺;自少至老,未嘗一日釋卷,故學識、文才俱登峰造極。及事明太祖,凡國家祭祀、朝會、詔諭、封賜之文,多出其手。相傳明太祖嘗以文學之臣問於劉基,基對曰:「當今文章第一,輿論所屬,實在翰林學士臣濂,華夷無間言者。其次臣基,不敢他有聽讓。」(《跋張孟兼文稿序後》)當時日本、高麗使臣來京朝貢者,每問「宋先生安否」,且以重金購其文集而歸。著有《宋學士集》《宋文憲全集》並行於世。宋濂文雍容高華,醇厚演迤,而多變化。《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濂文雍容渾穆,如天閑良驥,魚魚雅雅,自中節度。」劉基於其所著《宋景濂學士文集序》中引歐陽玄贊濂之言曰:「先生天分極高,極天下之書無不盡讀;以其所蘊,大肆厥辭。其氣韻沈雄,如淮陰出師,百戰百勝,志不少懾;其神思飄逸,如列子御風,飄然騫舉,不沾塵土;其詞調清雅,如殷卣周彝,龍紋漫滅,古意獨存。其態度多變,如晴霽終南,眾騶前陳,應接不暇,非具眾長,識邁千古,安能與此!」他在文學上主張崇實務本,「必有其實,而後文隨之」;強調「隨物賦形」、「人能養氣則情深文明,氣盛而化神」(《文原》)。著名篇章有《秦士錄》《王冕傳》《胡長孺傳》《李疑傳》《環翠亭記》《看松庵記》等,《送東陽馬生序》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送東陽馬生序》,「序」是一種文體。「序」有書序和贈序兩種。書序比較早,多為敘述著作者的意趣、寫作緣起等,如《易序》《太史公自序》等。贈序創於唐初,用於臨別贈言,如韓愈的《送孟東野序》、柳宗元的《送薛存義序》等。宋濂在京城建康(今南京市)做官,他的同鄉、浙江東陽縣青年馬君則也在京城,就讀於「太學」。馬生回鄉探親,宋濂寫了這篇文章,結合自己的實踐體會「道為學之難」,勉勵馬生勤苦學習。這篇贈序不是板著面孔說教,也非輕施諛詞以恭維對方,而是現身說法,針對時弊以加針砭,因而寫得事信、情真、理足,文辭流暢,其中所講道理對我們今天也很有啟發意義。

❾ 擴寫《共工怒觸不周山》的作文600字

水神共工是炎帝的後裔,與黃帝家族本來就矛盾重重。帝顓頊接掌宇宙統治權後,不僅毫不顧惜人類,同時也用強權壓制其他派系的天神,以至於天上人間,怨聲鼎沸。共工見時機成熟,約集心懷不滿的天神們,決心推翻帝顓頊的統治,奪取主宰神位。反叛的諸神推選共工為盟主,組建成一支軍隊,輕騎短刃,突襲天國京都。
帝顓頊聞變,倒也不甚驚惶,他一面點燃七十二座烽火台,召四方諸侯疾速支援;一面點齊護衛京畿的兵馬,親自掛帥,前去迎戰。
一場酷烈的戰斗展開了,兩股人馬從天上廝殺到凡界,再從凡界廝殺到天上,幾個來回過去,帝顓頊的部眾越殺越多,人形虎尾的泰逢駕萬道祥光由和山趕至,龍頭人身的計蒙挾疾風驟雨由光山趕至,長著兩個蜂窩腦袋的驕蟲領毒蜂毒蠍由平逢山趕至;共工的部眾越殺越少,櫃比的脖子被砍得只連一層皮,披頭散發,一隻斷臂也不知丟到哪兒去了,王子夜的雙手雙腳、頭顱胸腹甚至牙齒全被砍斷,七零八落地散了一地。
共工輾轉殺到西北方的不周山下,身邊僅剩一十三騎。他舉目望去,不周山奇崛突兀,頂天立地,擋住了去路,他知道,此山其實是一根撐天的巨柱,是帝顓頊維持宇宙統治的主要憑藉之一。身後,喊殺聲、勸降聲接連傳來,天羅地網已經布成。共工在絕望中發出了憤怒的吶喊,他一個獅子甩頭,朝不周山拚命撞去,只聽得轟隆隆、潑喇喇一陣巨響,那撐天拄地的不周山竟被他攔腰撞斷,橫塌下來。
天柱既經折斷,整個宇宙便隨之發生了大變動:西北的天穹失去撐持而向下傾斜,使拴系在北方天頂的太陽、月亮和星星在原來位置上再也站不住腳,身不由己地掙脫束縛,朝低斜的西天滑去,成就了我們今天所看見的日月星辰的運行線路,解除了當時人們所遭受的白晝永是白晝,黑夜永是黑夜的困苦。另一方面,懸吊大地東南角的巨繩被劇烈的震動崩斷了,東南大地塌陷下去,成就了我們今天所看見的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和江河東流、百川歸海的情景。
共工氏行為最後得到了人們的尊敬。在共工氏死後,人們奉他為水師 (司水利之神)。他的兒子後土也被人們奉為社神(即土地神),後來人們發誓時說「蒼天在上後土在下」,就指的是他,由此可見人們對他們的敬重。

❿ 請試著把古詩《贈汪倫》改寫成一篇記敘文。題目自擬,字數150左右。

贈王倫
在一個中午復,李制白、汪倫這對好朋友依依惜別。李白乘坐的小船正要離岸,忽然聽見岸上傳來了腳踏拍子伴著歌聲,又看到一個從遠處走來的人影。仔細一看,原來是汪倫兄,他手中托著酒杯,走到岸邊,對李白說:「李白兄,當初我們能相遇並成為一對好朋友,實在是我的榮幸,實在是幸會、幸會。如今我們朋友一場,急急相遇又匆匆分離,讓我們幹了這杯美酒吧!用它來洗去心中的憂傷。」
李白拱了拱手,和汪倫一起開懷痛飲一番。然後無限感慨地說:」真是桃花潭水再深,也沒有汪倫兄弟來送行的情誼深啊!如果有緣分,我們會再相遇。好啦,來日方長,會有這么一天到來的。汪倫兄,我走了,請你珍重!」
李白和汪倫便揮手告別,直到互相看不到人影為止。

閱讀全文

與題奉晚改寫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