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有關物候現象的作文
立春過後,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冰雪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次第版開放。再
過兩個月,燕子翩權然歸來,不久,布穀鳥也來了。於是轉入炎熱的夏季,這是植物孕育果實
的時期。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中簌簌的落下來。北雁南飛,
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聲匿跡。到處呈現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准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復始。
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系,據以安排農事。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穀子。布穀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麼:「阿公阿婆,割麥插禾。」這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這些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物候知識在我國起源很早。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諺就包含了豐富的物候知識。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物候學記錄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養育往來,如桃花開、燕子來等自然現象,從而了解隨著時節推移的氣候變化和這種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② 關於物候的作文
大自然的文字能幫助我們了解信息,增長知識的。
假如燕子在空中飛得很高,看去很小很小,那就會有好天氣。白嘴鴉飛來說,春天已經來到大門口了。而飛走的鶴不用日歷就可以告訴人們,熱天已經過去了。
你看那天上的白雲,/這就是大自然的語言:/白雲飄得高高,/明天準是個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螞蟻,/這也是大自然的語言:/螞蟻忙著搬家,/出門要帶雨傘。
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點」?/大自然在水面上寫著:/春天來到人間。
大雁在編隊南飛,/不就像「省略號」一串?/大自然在藍天寫著:/秋天就在眼前。
大樹如果被砍倒,/你會把年輪發現——/一年只長一圈,/這是大自然的語言。
你如果釣到大魚,/魚鱗上也有圈圈——/一圈就是一歲,/這又是大自然的語言。
大自然把「三葉蟲」化石,/嵌在喜馬拉雅山巔。/這是在告訴人們:/那兒曾是汪洋一片。
大自然把一塊「漂礫」,/撒在江南的廬山,/那又在提醒大家,/這兒有過寒冷的冰川。假如燕子在空中飛得很高,看去很小很小,那就會有好天氣。白嘴鴉飛來說,春天已經來到大門口了。而飛走的鶴不用日歷就可以告訴人們,熱天已經過去了。
你看那天上的白雲,/這就是大自然的語言:/白雲飄得高高,/明天準是個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螞蟻,/這也是大自然的語言:/螞蟻忙著搬家,/出門要帶雨傘。
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點」?/大自然在水面上寫著:/春天來到人間。
大雁在編隊南飛,/不就像「省略號」一串?/大自然在藍天寫著:/秋天就在眼前。
大樹如果被砍倒,/你會把年輪發現——/一年只長一圈,/這是大自然的語言。
你如果釣到大魚,/魚鱗上也有圈圈——/一圈就是一歲,/這又是大自然的語言。
大自然把「三葉蟲」化石,/嵌在喜馬拉雅山巔。/這是在告訴人們:/那兒曾是汪洋一片。
大自然把一塊「漂礫」,/撒在江南的廬山,/那又在提醒大家,/這兒有過寒冷的冰川。你老早就認識了字,並且毫不費力地讀出街上的隨便哪一塊招牌。你不會跑到理發館里去買葯,也不會跑到葯房裡去理發。如果人們不陪你,你也會很容易地找到路,只需要給你正確的地址、街名和門牌號碼。
文字真是好東西。認識了字,就可以讀完最厚的書,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情。
但是也有另外一套文字,這是每個想成為真正有學識的人應該知道的。
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它總共有成千上萬個字母。天上的每一顆星就是一個字母。你腳下的每粒小石子也是一個字母。
對於不認識這一套文字的人說來,所有的星全是一樣的東西。而有些人卻認得許多星的名字,並且可以說出它跟別的星有什麼分別。
就像書里的話是用字母組成的一樣,天上的星也組成星座。
從古以來,當水手們需要在海上尋找道路的時候,他們就去看那星星寫成的書。你知道,在水面上船隻是不會留痕跡的,那裡也沒有什麼寫著「由此往北」的有箭頭的指路牌。 但是水手們並不需要這樣的指路牌。他們有帶磷針的羅盤,磁針永遠指著北邊。即使他們沒有羅盤,他們也照樣迷不了路。他們朝天望望,在許多星座當中找到了大熊星座,在大熊星座當中找到了北極星。有北極星的那邊就是北方。
雲,也是天空大書上的字母。它不但講現在的事情,而且講將來的事情。在天氣最好的時候,根據雲可以預測出雷雨或者淫雨。
有時候,在炎熱的夏季,天空遠遠聳立著一座白色的雲山。從這座雲山向左右伸出兩個尖頭。山變得像鐵匠鋪里的鐵砧了。
飛行員知道,砧狀雲是雷雨的預兆。應該離它遠一些才好。如果在它裡面飛行,它會把飛機毀掉——在那兒的風就是颳得那麼有力。 天空的使者——鳥,也會教給那些留心觀察它們的人許多本領。
假如燕子在空中飛得很高,看去很小很小,那就會有好天氣。白嘴鴉飛來說,春天已經來到大門口了。而飛走的鶴不用日歷就可以告訴人們,熱天已經過去了。
太陽光還是很熱的,是個平靜、晴朗的日子。這時候從遠方傳來奇怪的不安的聲音,好像有人在高空互相呼應著。聲音越來越高,越來越近。凝視天空終於可以勉強分辨出一張模糊的蜘蛛網,就像給風吹著似的。蜘蛛網飛近了,拾起頭來,已經瞧出,這不是什麼蜘蛛網,而是許多長脖子的鳥。它們呈人字形飛著,排成整齊的隊形朝著陽光照耀著的森林飛行。但是很快又分辨不出一隻只的鳥來了,又像是張蜘蛛網了。一轉眼功夫,連蜘蛛網也無影無蹤了,它們好像融化在天空里一樣。只有那聲音還從遠方傳來,好像在說: 「再見!再見!明年春天見!」
閱讀天空這本大書,可以了解許多新奇的東西。
連我們腳底下的土地,在會讀它的人看來也是一本很有趣的書。
現在,在建築工地上,挖土工人的鐵鍬碰到了灰色的石頭。在你看來這不過是普通的石頭,可是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看來,它並不是普通的石頭,而是石灰石。它是從碎貝殼變化而成的,你知道貝類是海洋里的居民。可見,在很古的時代,這個現在是城市的地方曾經是一片汪洋大海。 有時候,你在森林裡走,忽然看到樹林當中躺著一塊很大的花崗石塊,上面披著青苔,就像披著毛皮一般。
它是怎樣到這兒來的呢?誰有這樣大的力氣把這么大塊的石頭搬到森林裡來呢?而且,它又是怎樣穿過茂密的森林的呢?
誰如果認識大自然的文字,就會立刻說出,這叫做漂礫,它不是人搬來的,而是冰搬來的。這些冰川從寒冷的北方爬過來,沿路把岩石砸碎,並且把砸下來的碎石塊帶著一起走。這是好久以前的事了,當時這兒還根本沒有森林。漂礫周圍的森林是後來才長的。 要學會大自然的文字,應當從小就常常到森林裡或者田野上去走走,去注意觀察一切東西。假如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應當到書里去尋找解釋。
還應該經常去請教有學識的人:這是什麼石頭?這是什麼樹?這只鳥叫什麼名字?雪地上面是什麼東西的足跡?
這樣,等你將來長大了,做一個建築工人,或者飛行員,或者海員,或者田地上的工程師——農藝師,你看大自然的書一定會像那印在紙上的書一樣清楚明白。
③ 物候學的作文
物候學
研究物候現象與環境條件(主要是氣候)年周期變化間相互關系的科學,是氣候學、農業氣象學和生態學之間的邊緣學科。物候現象包括:①各種植物的發芽、展葉、開花、結實、葉變色、落葉等;②候鳥、昆蟲的飛來、初鳴、終鳴、離去、冬眠等;③一些水文氣象現象,如初霜、終霜、結冰、消融、初雪、終雪等。3000年前中國已出現物候歷《夏小正》。《詩經》中「豳風•七月」篇,即有「四月秀葽」、「五月鳴蜩」、「六月莎雞振羽」、「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等各月物候描述。其後《呂氏春秋•十二紀》、《淮南子•時則訓》、《禮記•月令》等書中,都有大量的物候內容。《逸周書•時訓解》所載七十二候,是物候歷編制的一個進步,至北魏,被載入國家歷法。元代王楨製成「授時指掌活法之圖」,太平天國天歷中還有「萌芽月令」。中國古農書、古醫書中也有豐富的物候知識。竺可楨為中國現代物候學的開創者和推動者。在他的倡導下,於1934~1940年和1962年至今兩次組織全國性物候觀測網。《物候學》及《中國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為其在物候學方面的代表作。中國的物候學研究已取得的重要成果有:①建立全國物候觀測網。現有的觀測網於1962年建立,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領導,約有60個觀測點,並規定全國共同觀測46種動植物(木本植物33種、草本植物2種、動物11種),資料以年報形式出版。近年國家氣象局系統也進行自然物候和作物物候觀測,以農業物候觀測較有特色;②出版物候學著作,推動了物候學的研究和物候知識的普及;③將物候學應用於農業和氣候學研究。在農業方面:編制自然歷;指示和預報季節的早晚;作為指示播種和除草的指標;掌握放蜂放牧的季節;預報蟲害的發生期;進行作物品種的生態分類;估計植物品種的種植季節和推廣范圍。在氣候方面:用物候方法作小區域和山區的氣候調查;研究歷史時期氣候變遷;用物候劃分季節。在林業方面:據其掌握采種和造林季節。在地理學方面:用物候和植物作為自然區劃或農業氣候區劃的指標或輔助指標。聯邦德國、美、蘇、日等國也很重視物候的觀測和研究,如聯邦德國現有2700個觀測點,60年代初建立了「歐洲國際物候觀測園網」。近年發展趨勢和特點是:①由偏重於農業氣象研究發展為偏重於生態研究;②觀測精度有所提高,觀測植物的物種都選用相同的無性系;③把新技術,如計算機制圖、遙感技術等用於觀測和研究。
④ 物候文章怎麼寫
沒有什麼特定的模式,關鍵是要抓住季節的特點來寫,表達出自己對自然中的萬專物獨到的觀察和屬理解就行了,不要一提到秋天就寫蘋果紅了、一寫到冬天就說大雪紛飛,注意觀察你身邊的景物風光、花鳥蟲魚吧,他們會告訴你怎麼去寫一篇好文章的。
⑤ 求關於物候的作文
立春過後,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冰雪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次第開放。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不久,布穀鳥也來了。於是轉入炎熱的夏季,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中簌簌地落下來。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聲匿跡。到處呈現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准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復始。
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系,據以安排農事。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穀子。布穀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麼:「阿公阿婆,割麥插禾。」這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這些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物候知識在我國起源很早。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諺就包含了豐富的物候知識。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物候學記錄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養育往來,如桃花開、燕子來等自然現象,從而了解隨著時節推移的氣候變化和這種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物候觀測使用的是「活的儀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氣象儀器復雜得多,靈敏得多。物候觀測的數據反映氣溫、濕度等氣候條件的綜合,也反映氣候條件對於生物的影響。應用在農事活動里,比較簡便,容易掌握。物候對於農業的重要性就在這里。下面是一個例子。
北京的物候記錄,1962年的山桃、杏花、蘋果、榆葉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遲十天左右,比1960年遲五六天。根據這些物候觀測資料,可以判斷北京地區1962年農業季節來得較晚。而那年春初種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種的,結果受到低溫的損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遲,選擇適宜的播種日期,這種損失就可能避免。
物候現象的來臨決定於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緯度。越往北桃花開得越遲,候鳥也來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現象南北差異的日數因季節的差別而不同。我國大陸性氣候顯著,冬冷夏熱。冬季南北溫度懸殊,夏季卻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間,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開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開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華北常感覺到春季短促,冬天結束,夏天就到了。
經度的差異是影響物候的第二個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緯度的內陸,冬天溫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區的春天的來臨比內陸要遲若干天。如大連緯度在北京以南約廣,但是在大連,連翹和榆葉梅的盛開都比北京要遲一個星期。又如濟南蘋果開花在四月中或穀雨節,煙台要到立夏。兩地緯度相差無幾,但煙台靠海,春天便來得遲了 影響物候的第三個因素是高下的差異。植物的抽青、開花等物候現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而到秋天喬木的落葉則越往高處越早。不過研究這個因素要考慮到特殊的情況。例如秋冬之交,天氣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氣溫反比低處高。這叫逆溫層。由於冷空氣比較重,在無風的夜晚,冷空氣便向低處流。這種現象在山地秋冬兩季,特別是這兩季的早晨,極為顯著,常會發現山腳有霜而山腰反無霜。在華南丘陵區把熱帶作物引種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腳反不適宜,就是這個道理.
此外,物候現象來臨的遲早還有古今的差異。根據英國南部物候的一種長期記錄,拿1741到 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種喬木油青和開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較,可以看出後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說,春天提前九天。
物候學這門科學接近生物學中的生態學和氣象學中的農業氣象學。物候學的研究首先是為了預報農時,選擇播種日期。此外還有多方面的意義。物候資料對於安排農作物區劃,確定造林和採集樹木種子的日期,很有參考價值,還可以利用來引種植物到物候條件相同的地區,也可以利用來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我國有很大面積的山區土地可以耕種,而山區的氣候、土壤對農作物的適應情況,有很多地方還有待調查。為了便利山區的農業發展,開展山區物候觀測是必要的。
物候學是關繫到農業豐產的科學,我們要進一步加強物候觀測,懂得大自然的語言,爭取農業更大的豐收。
⑥ 描寫四季物候的作文300字
立春過後,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冰雪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次第開放。再內
過兩個月,燕容子翩然歸來,不久,布穀鳥也來了。於是轉入炎熱的夏季,這是植物孕育果實
的時期。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中簌簌的落下來。北雁南飛,
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聲匿跡。到處呈現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准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復始。
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系,據以安排農事。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穀子。布穀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麼:「阿公阿婆,割麥插禾。」這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這些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物候知識在我國起源很早。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諺就包含了豐富的物候知識。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物候學記錄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養育往來,如桃花開、燕子來等自然現象,從而了解隨著時節推移的氣候變化和這種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⑦ 為物候學下定義150字作文
鄉村,是來一副美麗的風景自畫,使你永遠記住它的美麗;鄉村,是一首動聽歌,使你永遠深深地陶醉其中。我的家鄉坐落在金州的一個小村莊里,那裡非常美麗。
鄉村的小河清澈無比,遠處眺望,小河猶如一塊碧綠的翡翠,近瞧,小河好似被岸邊的草映成了綠色。河裡的小魚在歡快的舞蹈,向我們說河裡的快樂。
我愛鄉村的美景,我愛鄉村的美景!
想結構:先寫什麼、再寫什麼、後寫什麼,這一步驟可以寫成提綱,它解決的是「骨架」的問題。
⑧ 寫物候現象的作文500字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早春天氣,鴨子最先感知春江水暖,嬉戲水中。
「天寒水鳥自相依,十百為群戲落暉。過盡行人都不起,忽聞冰響一齊飛。」(秦觀《還自廣陵》)晚冬時節,水鳥相依,一聲冰響,群鳥驚飛。鴨子與小鳥同是春天的使者。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水檻遣心》)詩中出現的三種物象,表明了春末夏初梅子黃熟時的節令特點。
黃巢《題菊花》說:「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菊花凋零,蝴蝶斂跡,雖不著一「秋」字,秋令的陣陣涼意卻撲面而來。
至於李白的《塞下曲》,則把讀者引向另一個世界:「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五月正值仲夏,在內地早已是百花凋謝之日,而地處西北邊塞的天山(祁連山)仍舊積雪覆蓋,無楊柳與花草,表明在黃河流域海拔超過四千多米的地方,既無夏季又無春秋的特點。由此不難看出內地跟塞外氣候的差異之大。
涉筆物候的古詩中往往會看到前人的農事和軍事活動。如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蝴蝶雙雙入菜花,日長無客到田家。」這兩句寫江南晚春鄉村的詩,藉蝴蝶入菜花的描述襯托農夫農婦農事忙碌。再看文同的《早晴至報恩山寺》:「煙開遠水雙鷗落,日照高林一雉飛。大麥未收治圃晚,小蠶獨卧斫桑稀。」上聯描繪了一幅遠山高林、野鳥飛翔的生動畫圖;下聯寫了春夏之交農夫農婦收麥、整菜、採桑、喂蠶,忙碌不堪的情景,親切動人。而盧綸的「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塞下曲》其三)則是寫行軍打仗:敵人夜逃,雁群驚飛,由此引起我軍大將的警惕,遂率領士兵追趕敵騎,充分表現了中華兒女的英雄氣概。
竹枝
年代:【唐】 作者:【劉禹錫】 體裁:【七絕】 類別:【】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⑨ 你知道有關物候知識的文章嗎
簡單些說,物候就是植物的萌發、開花、結果、凋謝和某些動物的遷徙、冬眠等活動,反映了氣候和節令的變化。從這個角度講,我國古詩歌中包容著極其豐富的物候知識。
比如「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早春天氣,鴨子最先感知春江水暖,嬉戲水中。
「天寒水鳥自相依,十百為群戲落暉。過盡行人都不起,忽聞冰響一齊飛。」(秦觀《還自廣陵》)晚冬時節,水鳥相依,一聲冰響,群鳥驚飛。鴨子與小鳥同是春天的使者。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水檻遣心》)詩中出現的三種物象,表明了春末夏初梅子黃熟時的節令特點。
黃巢《題菊花》說:「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菊花凋零,蝴蝶斂跡,雖不著一「秋」字,秋令的陣陣涼意卻撲面而來。
至於李白的《塞下曲》,則把讀者引向另一個世界:「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五月正值仲夏,在內地早已是百花凋謝之日,而地處西北邊塞的天山(祁連山)仍舊積雪覆蓋,無楊柳與花草,表明在黃河流域海拔超過四千多米的地方,既無夏季又無春秋的特點。由此不難看出內地跟塞外氣候的差異之大。
涉筆物候的古詩中往往會看到前人的農事和軍事活動。如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蝴蝶雙雙入菜花,日長無客到田家。」這兩句寫江南晚春鄉村的詩,藉蝴蝶入菜花的描述襯托農夫農婦農事忙碌。再看文同的《早晴至報恩山寺》:「煙開遠水雙鷗落,日照高林一雉飛。大麥未收治圃晚,小蠶獨卧斫桑稀。」上聯描繪了一幅遠山高林、野鳥飛翔的生動畫圖;下聯寫了春夏之交農夫農婦收麥、整菜、採桑、喂蠶,忙碌不堪的情景,親切動人。而盧綸的「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落滿刀」(《塞下曲》其三)則是寫行軍打仗:敵人夜逃,雁群驚飛,由此引起我軍大將的警惕,遂率領士兵追趕敵騎,充分表現了中華兒女的英雄氣概。
綜觀上述雲雲,可知我國古典詩歌的物候描寫,不單有文學方面的藝術價值,還是研究物候學及農業、軍事的可貴資料
還有一篇:
唐宋詩中的物候 (竺可楨)
我國古代相傳有兩句詩說道:「花如解語應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但從現在看來,石頭和花卉雖沒有聲音的語言,卻有它們自己的一套結構組織來表達它們的本質。自然科學家的任務應於了解這種本質,使石頭和花卉能說出宇宙的秘密。而且到現在,自然科學家成功地做了不少工作。以石頭而論,譬如化學家以同位素的方法,使石頭說出自己的年齡;地球物理學家以地震波的方法,使岩石能表白自己離開地球表面的深度;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以地層學的方法,初步地摸清了地球表面,即地殼里三四十億年以來的石頭歷史。何況花卉是有生命的東西,它的語言更生動,更活潑。正如賈思勰在《齊民要術》里所指出的那樣,杏花開了,好像它傳語農民趕快耕土;桃花開了,好像它暗示農民趕快種穀子。春末夏初布穀鳥來了,我們農民知道它講的是什麼話:「阿公阿婆,割麥插禾。」從這一角度看來,花香鳥語統統是大自然的語言,重要的是我們要能體會這種暗示,明白這種傳語,來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我國唐宋的若干大詩人,一方面關心民生疾苦,搜集了各地方大量的竹枝詞、民歌;一方面又熱愛大自然,善能領會鳥語花香的暗示,模擬這種民歌、竹枝詞,編劇成詩名。其中許多詩句,因為含有至理名言,傳下來一直到如今,還是被人稱道。明末的學者黃宗羲說:「詩人萃天地之清氣,以月、露、風、雲、花、鳥為其性情,其景與情決不可分也。月、露、風、雲、花、鳥為其性情,其景與意不可分也。月、露、風、雲、花、鳥之在天地間,俄頃滅沒,而詩人能結不散。常人未嘗不有月、露、風、雲、花、鳥之詠,非其性情,極雕繪而不能親也。」換言之,月、露、風、雲、花、鳥乃是大自然的一種語言,從這種語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質,即自然規律,而大詩人能掌握這類語言的含義,所以能編為詩歌而傳之後世。 物候就是談一年中月、露、風、雲、花、鳥推移變遷的過程,對於物候的歌詠,唐宋大詩人是有傑出成就的。 唐白居易(樂天)15歲時,曾經寫過一首詠芳草(《古原草》)的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詩人顧況看到這首詩,大為賞識。一經顧競的吹噓,這首詩便被傳播開來。這四句五言古詩,指出了物候學上兩個重要規律:第一是芳草的榮枯,有一年一度的特點;第二是這循環是隨氣候為轉移的,春風一到,芳草就蘇醒了。 在溫帶的人們,經過一個寒冬以後,就希望春天的到來。但是,春天來臨的指標是什麼呢?這在許多唐、宋人的詩中我們可找到答案的。李白詩「東風已綠瀛州草,紫殿紅樓覺春好。」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寧,有詩雲:「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據宋洪邁《容齋續筆》中指出:王荊公寫這首詩時,原作「春風又到江南岸」,經推敲後,認為「到」字不合意,改了幾次才下了「綠」字。李白、王安石他們在詩中統用綠字來象徵春的到來,到如今,在物候學上,花木抽青也還是春天重要指標之一。王安石這句詩的妙處,還在於能說明物候是有區域性的。若把這首詩哼成「春風又綠河南岸」,就很不恰當了。因為在大河以南開封、洛陽一帶,春風帶來的徵象,黃沙比綠葉更有代表性,所以,李白《扶風豪士歌》,便有「洛陽三月飛胡沙」之句。雖則句中「胡沙」是暗指安史之亂,但河南春天風沙之大也是事實。 樹木抽青是初春很重要的指標,這是肯定的。但是,各種樹木抽青的時間不同,哪種樹木的抽青才能算是初春指標呢?從唐、宋詩人的吟詠看來,柳暗花明要算是最受重視的了。楊柳抽青之所以被選為初春的代表,並非偶然之事。第一,因為柳樹抽青早;第二,因為它分布區域很廣,南從五嶺,北至關外,到處都有。它既不怕風沙,也不嫌低窪。唐李益《臨滹沱見蕃使》詩:「漠南春色到滹沱,碧柳青青塞馬多。」劉禹錫在四川作《竹枝詞》雲:「江上朱樓新雨晴,瀼西春水觳文生,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足見從漠南到蜀東,人人皆以綠柳為春天的標幟。王之渙著《出塞》絕句有「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之句。這句寓意詩是說塞外只能從笛聲中聽到折楊柳等曲子。但在今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無論天山南北,隨處均有楊柳。所以毛澤東主席《送瘟神》詩中就說「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目今春風楊柳不限於玉門關以內了。 唐、宋詩人對於候鳥,也給以極大注意。他們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注意的在西南是杜鵑,在華北、華東是布穀。如杜牧晚年入川,對於杜鵑鳥的分布,在詩中說得很清楚:「西川有杜鵑,東川無杜鵑,涪萬無杜鵑,雲安有杜鵑。我昔游錦城,結廬錦水邊,有竹一頃余,喬木上參天,杜鵑暮春至,哀哀叫其間……」 南宋詩人陸游,在76歲時作《初冬》詩:「平生詩句領流光,絕愛初冬萬瓦霜。楓葉欲殘看愈好,梅花未動意先香……」這證明陸游是留心物候的。他不但留心物候,還用以預告農時,如《鳥啼》詩可以說明這一點:「野人無歷日,鳥啼知四時。二月聞子規,春耕不可遲;三月聞黃鸝,幼婦憫蠶飢;四月鳴布穀,家家蠶上簇;五月鳴雅舅,苗稚憂草茂……」像陸游可稱為能懂得大自然語言的一個詩人。 我們從唐、宋詩人所吟詠的物候,也可以看出物候是因地而異因時而異的。換言之,物候在我國南方與北方不同,東部與西部不同,山地與平原不同,而且古代與今日不同。為了了解我國南北、東西、高下、地點不同,古今時間不同而有物候的差異,必須與世界其他地區同時討論,方能收相得益彰之效。
⑩ 關於物候的作文 誰知道啊!急急急!
立春過後,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冰雪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次第開放。再
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不久,布穀鳥也來了。於是轉入炎熱的夏季,這是植物孕育果實
的時期。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中簌簌的落下來。北雁南飛,
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聲匿跡。到處呈現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准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復始。
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系,據以安排農事。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穀子。布穀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麼:「阿公阿婆,割麥插禾。」這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這些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物候知識在我國起源很早。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諺就包含了豐富的物候知識。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物候學記錄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養育往來,如桃花開、燕子來等自然現象,從而了解隨著時節推移的氣候變化和這種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o(∩_∩)o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o(∩_∩)o★★★★★請及時給予好評或採納,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