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考場作文!
「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蓮居士謫仙人。」這就是李白。「一身傲骨」,一個「謫仙人」不由得人不去想李白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於是,我試著去走進李白。
要走進李白,就須倚仗他和前人所留下的那些千百年來為人所傳頌的詩詞了。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這些童嫗能誦的詩句無不將李白的形象映射到我們的腦海中。他是一位感情豐富的詩人。無論是對故鄉的還是對故人的感情都不經意地從詩句里流露出來。沁人心脾,撩人心弦,讓後人也融入這濃濃的情感之中。於是,我知道了李白是一個性情中人。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這位謫仙人似乎要帶我們暢流這大千世界。只見他的拂塵揮向處,在靈光閃動之後,我們便發現了一處奇景。那是前人從未能描繪出的。飄飄灑灑,大開大合,而又如無縫天衣,「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在這奔流之天水中,我又看到了謫仙人的另一面:灑脫。
也許是因為灑脫,所以他也是傲岸的。「長安市上酒家眠,醉後敢將天子傲。」舉目天下,何人安敢如此?唯李翰林一人而已!而對萬物的傲視正來自於他胸中的雄才,「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如此笑傲天下,又能得幾人歟?於是乎「酌酒花間,磨針石上;倚劍天外,掛弓扶桑。」這是一個傲岸的李白。
傲岸的人,必定不被俗世所容。李白也不例外。「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一個在仕途上失意的奇才便活脫脫地立於眼前。失望得他不禁感嘆「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不禁對鏡自憐「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這又不由讓人感慨:一個俗世所不容的太白星精。這,也許是李白得又一面。
然而,李白最終卻未被時運不濟所擊垮。「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翰林憤然而唱「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青蓮居士飄然而去,寄情於山水得他似乎明白了他自己悲哀得緣由。於是「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他還是那個灑脫、傲岸得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此時的他已經真正地成為了一個謫仙人,一個太白星精。
此時得我應該走進李白了吧!但每次念到那些奇麗的絕唱,便馬上又有了另一種新奇的感覺。他是那麼吸引人。也許,我可以走得更近些……
泱泱歷史長河,流過了幾度春秋,壓抑了無數春光,埋葬了多少英雄。李白,一代酒仙,大浪淘沙抹不了他的光芒。人生豪邁,一杯下肚便作千古美詩。可是「自古英雄多磨難」,幾次沉淪,幾次拔擢,終究魂入酒壇,羽化而登仙。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涉世未深的楚狂人,帶著他那傲岸浪漫的心准備馳騁天下。可一切的理想好象都是那麼遙遠,但現實的生活絲毫沒有讓他浪漫的情懷得以消減,反而是越發的瘋狂,越發的自負。於是他便用這顆心等待萌芽……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他的心萌芽了,像大鵬展翅般搏擊長空。在長安,似乎一片歌舞昇平,看著君王不早朝,內心有了幾分郁悶。可政治有了依靠,放盪不羈不再收斂,貴妃磨墨,力士調羹,這種待遇豈只是直上九萬里?理想之樹是茁壯成長,直刺雲霄。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目空一切的他,經不住讒言的扼殺,耐不了言語的諷刺,看不慣臉皮的吹漲。只是飲酒吶喊,不願犧牲自己的真心去追捧權貴。這種歷史最震撼的聲音,唯獨他能一語道破,也只有他不屑這種虛偽的生活。最終遠離長安……可是,這棵樹得到的滋潤只是甘霖兩三滴,卻得不到肥水的長久灌溉,貧瘠的土地也給不了根盡情的舒展。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漂泊在外,知己難尋,寄情於酒便是麻痹愁情的最好方法。回首往事,一切的愁緒如同潮水般斬之不盡,流之不竭。寂寞難奈侵噬他的心,無人傾訴,抱負沒有實現只能與酒相伴……樹似乎依然堅挺,只可惜木已經被蛀蟲所蠶食,風光依然,心已中空。
「人生得意需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是啊,往事歷歷在目,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希望有主宰世界,施展抱負的機會,然而花開自有花謝時,月圓必有月缺日,且常常是花開之後便是謝,月圓之時即為缺。他是否在回想當時人生的頂峰使金樽空對月了呢?樹也悵然,曾經氣沖雲霄,一覽無余,可如今陰雲蔽日,唯能孤芳自賞。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夕陽已黃昏,人生近暮年。難道英雄無用武之地?要這樣毫無建樹便了卻一生?他於心不甘,回首使他腸斷,感嘆朝如青絲暮成雪。陽春三月的燦爛,他再也無力用曾經浪漫豪放的心去感受,無法用高傲的驚人之語去激勵。酒,酒,酒方能一醉,一醉方休。樹老了,根也老了,從此落葉飄零,殘花遍野。……
生命中,總有一些事情是無法挽回的……
——題記
〈一〉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出身名門世家,書頁的馨香過早地在你腦海中打上烙印,文化的汁液將你澆灌得不僅外美如花,而且內秀如竹。你的身世是如此地令人羨慕。是的,在那樣的一個時代,女子為文作賦是滄海一粟,而你卻成就了歷史的輝煌。是身世的優越賦予了你前進的動力,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沒有敏捷的才思,沒有細膩的情懷,如何能夠勾繪出這如此俏麗活潑的文字。少女時代的你,集千萬寵愛於一身,如何叫你不顯示出朝氣蓬勃的姿態呢!那一幅爭渡的美景圖中,似乎連你爽朗的笑聲也一並呈現了出來。
〈二〉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才剛經歷了與明誠共看庭前花開花落,望空中雲卷雲舒後,留給你的,卻只剩下無盡的等待。明誠踏上了充滿荊棘的仕途之路,遠去了,留下你, ... ...
那一次的爭渡……
一顆巨星隕落。然而你的生命盡頭,絕不僅是一縷青煙。你留下的回憶,太多、太美、太凄涼……
我多想走近你,將海棠花拾起,扮靚你的容顏……
走近李清照……
自踏
入文學殿堂以來,一直對李清照懷有高山仰止般的景仰,她風姿綽約的一生,她香如蘭芷的慧心,她婉約清麗的詞章,無數次讓我感動讓我唏噓讓我迷失。今夜,冷雨敲屋,寒風越脊,我洗手焚香,又一次捧起《漱玉詞》,於燈下靜心閱讀……
——題記
無法知道公元1048年2月5日那天是什麼樣的天象,也許風清雲淡,百鳥和鳴;也許烏雲密布,太陽只從雲翳射出一縷燦爛;也許細雨密密地梳理著山川……這些都無所謂了,重要的是,在山東章丘,蘇軾門人李格非的家裡有了弄瓦之喜,那個秉天地靈氣而生的女嬰被取名清照,後來成為最偉大的詞人。
李清照的童年是幸福的,她生活在寬松的家庭氛圍里,父親大有文名,外公是當朝狀元,家傳文史卷帙汗牛充棟,天資聰慧的她醉心於書山探寶,文化的汁液將她澆灌得外美如花,內秀如竹,少女時代,她在駕馭詩詞格律方面已經如斗春草、盪鞦韆般隨意自如。一個綉面芙蓉、情竇初開的美少女,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然後對著裊裊沈香發痴,她嬌憨、濡慕、害羞,她懷春、痴纏、憧憬,少女的情思付與半箋嬌恨,月移花影約重來,她和自己的詩詞一起成長,一天天亭亭玉立起來。
18歲,人生的花季,李清照出嫁了,夫婿是太學生趙明誠,門當戶對,情投意合,才子佳人,美偶天成,他們一樣地酷愛金石,一樣地喜歡詩詞,郎著《金石錄》,妻寫《金石序》,妻寫錦心詞,郎作秀口吟,甜蜜的愛情,美滿的婚姻,使新婦的幸福從心裡溢出來。直到晚年,依然刻骨銘心:「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勝負,為飲茶先後。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生活如此情趣而美好,那時的李清照一定貌美如花,不,比花花羞,花有其美無其才,李清照是千古唯一的!
蜜里調油,夫唱婦隨,李清照讓幸福變成了濃濃淡淡的墨香。攜手春遊,「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小別痴念,「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趙學士對嬌妻愛到極處,慕到極處,可嘆自己才有不逮,偏偏私心不服,總想能妙手偶得錦綉詞章蓋過嬌妻的風頭。因為政壇的紛爭,夫妻有一段時間遙遙相隔。相思無度,蘭箋傳情,李清照用「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來表達對愛人徹骨的思念。款款深情,脈脈思語,讓夫君銘感五內,卻又暗自不平,發誓要寫一首超過妻子《醉花陰》的詞。他閉門謝客,嘔心瀝血,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三日愁苦,白發頻添,終於得詞五十首,那日宴請賓朋,將李詞雜於其間,請友人評點,友人背手吟詠,最後只說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趙學士只能五味雜陳,暗自嗟嘆了。
李清照青年時代,一直生活在歌舞昇平的奢靡里,卸下了祖先的長劍盔甲,與昨日的鐵馬金戈揮手告別,整個宋朝沉醉在溫柔暖軟的風氣里,雖然邊關告急,驚醒的亦不過是寥寥數人。終於,金人揮戈南下,長驅直入,宋王朝南遷苟安,李清照的命運從此開始逆轉。
南渡第二年,趙明誠就任京城建康知府,就在這一年發生了一件對李清照來說極為羞辱的事。某夜,京城內亂,趙明誠沒有身先士卒指揮戡亂,而是偷偷用繩子縋城逃走。事發之後,他被朝廷撤職,夫妻開始了一段逃亡生活。
無法想像李清照當時的心境,風流倜儻的夫君突然變得猥瑣,再也找不回曾有的魚水和諧,沿長江往江西,江水滔滔,心如湯煮,行至烏江鎮,這是霸王兵敗別姬自刎的不祥之地,詞人感慨萬千,心潮激盪,面對滾滾逝水,吟出千古絕唱: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長歌當哭,穿雲裂石,不知站在一邊的夫君心中有幾許惶愧。翌年,趙明誠被召回京復職,不久暴病而亡。
美婦新寡,身心憔悴。彷徨鬱郁中,李清照改嫁給了一個叫張汝舟的人。
生於風雨飄搖的年代,盡管心比天高,才須斗量,李清照終究還是個弱女子,當生活艱辛舉步維艱時,活下去變成唯一的選擇。張汝舟是個偽君子,他迎娶李清照的真正原因,是佔有金石名家的文物。那時候,《金石錄》還沒有整理成書,李清照段不會答應這些凝聚著先夫心血的金石易主。無數次夜色闌珊,詞人於燈下輕舒柔荑,把玩那些金石,那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是溫柔旖旎的風花雪月,是痴痴纏纏的幸福。也許此時她會在過往的甜蜜里麻醉自己,但清醒以後,卻痛入骨髓。一個曾經滄海難為水,心存高潔不低頭,視人格比生命更珍貴的女子,「猥以桑榆之晚景,配茲駔儈之下材。」所嫁非人,痛定思痛後的決定,是毅然決然地分手。這是魚死網破之計,在「惟小人與女子難養也」的宋代,李清照讓自己走上一條不歸路。最終,張汝舟因科舉作弊獲罪,被發配到柳州,李清照因「不終晚節」、「無檢操」、「晚節流盪無歸」入獄,後來蒙友人斡旋,只坐了九天監牢便獲釋放,但終生蒙羞,從此性情大變。
國事已難問,家事怕再提,李清照像一葉孤舟在風浪中無助地飄搖。漸入暮年,她守著孤清的院落,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秋風掃著黃葉在門前盤旋,偶爾有一兩個舊友來訪,幫助她驅趕走落寞,但關閉柴扉,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青燈黃卷,踽踽孤影,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那穿越時空的孤獨啊,讓我不忍卒讀她的《漱玉詞》。她代表了一個高度,「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煙光薄,棲鴉歸後,暮天聞角。斷香殘酒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責念國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行愛情之尊,她背著沉重的十字架,集國難、家難、婚難和學業之難於一身,所有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沖突、磨難都折射在她那如黃花般瘦弱的身子上,她以心抗世,以筆喚天,憑著極高的藝術天賦,將這漫天愁緒又抽絲剝繭般地進行了細細地紡織,化愁為美,創造了讓人們永遠享受無窮的佳作珍品。「她是獨創一格的,她是獨立於一群詞人之中的。她不受別的詞人的什麼影響,別的詞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響。她是太高絕一時了,庸才作家是絕不能追得上的。無數的詞人詩人,寫著無數的離情閨怨的詩詞;他們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這一切的詩詞,在清照之前,直如糞土似的無可評價。」
西子湖畔,雷峰夕照,李清照已是垂垂老人。有一天,她的一個孫姓朋友帶著十歲的小女來探望,那是個極為聰穎的女孩,骨骼清秀,神采俊朗,蘭心蕙質,心機玲瓏,李清照彷彿看到數十年前的自己,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她想收下為徒,將平生所學相授,不想,那孩子脫口說道:「才藻非女子事也。」一口涼氣,一陣暈眩,李清照痴了。
原來在這個世界上有才有情的女子是多餘!自己一直奢想什麼國事,著書立說,傳道授業,雖然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棟,雖然學富五車,詞動京華,到頭來還不是報國無門,情無所託!李清照感到自己像是落在不著邊際的深淵里,孤獨有一次襲來。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讀懂她的心。她茫然地行走在西子湖畔深秋的落葉黃花中,漸行漸遠……
一個擅書畫通音律工詩詞精金石的絕世才女,用慘淡一生將自己置於文學的巔峰,她的快樂幸福痛苦憂憤孤獨寂寞成為過往,成為天光雲影,成為隔世離空的悵惘,一千年後一萬年後千古以後,誰懂清照誰於清照同?
掩卷,止不住兩行清淚。
屋外開始下雪了
B. 高考作文
這可是我辛辛苦苦找的,不滿意的話,可以到下面找
新浪考試 > 高考 > 2008年全國各地高考作文 > 正文
http://e.sina.com.cn/gaokao/2008-06-29/2008151579.shtml
高考奇文(2002年江蘇高考滿分作文):諫屈原書
屈公:
悠悠數千載,安然無恙乎?
每每拜讀大作,或佇立案頭,或觀龍舟競渡,粽投魚腹,不勝感慨系之。思量再三,不禁為您的結局或曰「下場」抱憾。以您的文韜武略,後世百代能有幾人與您匹敵,何苦為了區區一個楚王,輕擲千鈞之身呢?
想來老前輩過於執拗了。「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孔夫子尚且留此後手,您又何必在一棵樹上弔死呢!何必為了一棵樹而放棄整片森林呢?倘若不願漂洋過海,去開洋葷,還是有幾個方案可供選擇的。
一曰:棄官從文。您的《離騷》、《天問》、《桔頌》,名滿天下,以此作為招徠,哪個文人墨客敢不趨從?倘若辦個補習班,不要說十幾條干肉,就是要幾百元,上千元,以您的威望,誰不樂得屁顛屁顛的。到時,弟子們再發表發表文章,炒作一下,您豈不名利雙收?樂哉樂哉!您老可曾聽北大方正的王選說過:「近年來,我並沒有什麼成就,但我每年都會多一個頭銜,三料『院士』。」此為方案一。
二曰:半官半隱。若您老不以官位為念,不妨在政府掛個公職頭銜,領著俸祿,「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再弄個三妻四妾,兒孫滿堂。這個一聲「爹」,那個一個「爺」,為了兒子、孫子、票子、車子、路子,哪有閑心「上下求索」?此為方案二。
三曰:以「油」潤官。若您矢志不移,立意為官,那須得加點「油」,有所禁忌。真話、實話、兜底話,切切不可說。若烽煙四起,您得唱「火燒旺運」;若起草文書,您得頌德歌功。對主上的嬪妃,誰個得寵,便要專事奉承。要知道,裙帶風、枕邊風,比那十二級台風還強。君不見,紅塔集團的諸時健不就是唯夫人之命而行事嗎?實在不行,得暫收良心,忍痛割愛,將嬋娟恭送,以博得「皇恩浩盪」。以您為文之精妙,奏陳之機敏,定能博得賞識,那靳尚、令伊子蘭、司馬子椒之流,何在話下?不過「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罷了。此為方案三。
以上三策,老前輩可任選其一。如今觀念飛轉,切不可固守一志;況您偉岸身軀,一旦沒於流水,芸芸眾生何其痛惜哉!
區區小子,擾耳前輩,不勝惶恐。
即頌
回心轉意。
晚生子虛頓首
某年某月某日
甘肅省2003高考滿分作文——吊屈原賦
尚記兩千年前,賈公過長沙,自慨命運之不濟,悒鬱思索,而做斯賦。竟有同
命相似之感嘆,其悲嘆人才之不為用,而忠言不被納之意,蓋與君之所行謬矣。命
吾於考場之上,端午佳節,重做斯賦,以吊先生之靈
嗚呼,君雖為楚王之同姓,其血緣之親.可謂近矣,君累世為官,與楚王之忠
心,可謂昭然也,然竟為世人所不易,被君王黜免,終於鬱郁而沉於汩羅矣。雖有
昭昭若明星之德,有日月齊輝之才,一旦被疏,不復被用,雖心系楚國,胸懷天下
,豈不枉然。(易當為客字之誤)。
余嘆其感情之無用焉,君臨天下,當以理為重,奈何信奸讒之語,而疏遠信臣
忠義之士也,懷王不用汝擊,終招患禍,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吾惟惜其不以事理
相推,而竟以感情之草草行事也。
故天下之成就大事者,莫不恪守理,而自製於情也,人情莫不好悅己者,而惡
直言者也,故庄宗雖有天下而終自謬(戳)於伶人之手,其沉溺於私情使然也。夫奸
讒當道,以美色誘之,絲竹樂之,財 物亂之,使其遠正直而近讒邪,雖已似日之昏
昏,而不自知,至於禍已至矣,乃有悔色,豈不晚哉?
人情有遠近.而緣有親疏,而公理無遠近,正道無偏邪,君於九天之上,可憶
及昔日否,子蘭之流,力勸懷王之秦求和,終使懷王之魂留他鄉,子蘭豈不為楚王
之親近哉,有骨肉之親,卻不能遠謀,有遠謀之臣,未有骨肉之親,情理相較,於
情於理,競何如哉,懷王屈理從情,終至斯地,雖有天地為其悲惜,然流(留)笑柄
子青史矣。
君沉汩羅,去今兩干余載矣,夫兩千餘載之中,屈理而從情者,不可盡數,今
日光華閃耀大地,然此事仍無有斷絕之時,余作此文,畢汝可知,展汝之盛德,示
汝之才華,以警戒世人,使其屈情從理,如此,則官不貪,如此,則民不奸,如此
則百姓直田享用不盡矣。
懷王於冥冥之中,定當後悔不迭,特以為情乃理之末,而理為情之始也,理從
情而家不立,則國不治,則天下難平,情從理,則行路之人,可為骨肉之親,邂逅
之人,可助成大事,豈不如此哉?
陶淵明
陶淵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懷著「大濟蒼生」的願望,任江州祭酒。當時門閥制度森嚴,他出身庶族,受人輕視,感到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他辭職回家後,州里又來召他作主簿,他也辭謝了。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荊州,投入桓玄門下作屬吏。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喪辭職回家。元興三年(404年),他離家投入劉裕幕下任鎮軍參軍。但是入幕不久,諸多黑暗現象,使他感到失望。於是就辭職隱居,後又於義熙元年(405年)轉入建威將軍、江州刺史劉敬宣部任建威參軍。同年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劉敬宣上表辭職。劉敬宣離職後,他也隨著去職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紹他任彭澤縣令,到任八十一天,便憤然辭職。陶淵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至此結束。這十三年,是他為實現「大濟蒼生」的理想抱負而不斷嘗試、不斷失望、終至絕望的十三年。
作品:著作有《閑情賦》、《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五首》、《飲酒二十首》、《桃花源詩並記》、《詠荊軻》、《有會而作》、《輓歌詩三首》、《感士不遇賦》、《自祭文》等。
名望:他是中國文學史上地位崇高的大詩人、大辭賦家和大散文家,被後世稱作「田園詩人之祖」、「隱逸詩人之宗」。
2004年福建省高考最優作文:蘇軾的赤壁
風飄飄,水颺颺,撣撣這一路素衣風塵,駕一葉扁舟,於清秋的黃昏,殘陽如血,蒼海如幕,來到這古戰場——赤壁。
心中沉浸著如此的哀悶漫想:那「烏台詩案」的苦楚,那皇帝謫貶的敕令,那洛陽親友的牽念。於是黃州成為蘇軾的落腳,赤壁成了蘇軾的赤壁。
他想起了周瑜。「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他問自己難道自己不正是那東吳的督都嗎?自己滿腹經綸,胸中有的是治國平天下的筆墨,而此時?面對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緒像長了翅膀似的,繼續飛揚,斟一杯酒,臨江而釃,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須臾倒不如托遺響於悲風,取山間之色,聽江上清風之歌唱。他不再悲觀,不再耿耿於懷。
後來,他用自己的行動證實自己的頓悟。他在黃州興修水利,獎勵耕織,清廉從政。黃州的百姓感念這一位父母官。後來修了一祠廟來緬懷這一偉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學的殿堂里永遠可以聽見那《赤壁賦》華美的樂章。
余秋雨先生在《東坡突圍》中呼「蘇軾選擇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蘇軾。」
是啊!這一路艱辛,這一路坎坷,這一路無奈。蘇軾沒有消沉,沒有失落。他永遠也不會去吟唱那軟綿綿的情詩與愁苦。
什麼「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只屬於李清照的小女子。
「楊柳岸,曉風殘月」,「竟無語凝噎」只適合柳三變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憂慮只為李後主吟唱。
蘇東坡是關東大漢,他只吟「大江東去」的豪邁,他只唱「千古風流人物」的激昂。
赤壁記載了蘇東坡的崛起。
赤壁沉澱了蘇東坡的不屈。
赤壁訴說著蘇東坡的豪邁與詩情不朽。
赤壁只蘇軾而光芒四射。
赤壁,只屬於蘇軾。
風雨任平生
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達;他的豁達造就了他風雨無阻,「風雨任平生」的一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
蘇軾一生風雨,一生坎坷,然而,無論他走到哪裡,他的名字就響徹在那裡的天空中,響徹在那裡的人們的心坎上。他的「一蓑風雨任平生」道盡了千古的真理,讓人懂得用開朗、寬容、豁達的心去面對身邊的人,身邊的事和物;讓人知道用感激、豁達的心境去挑戰人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多少英雄豪傑。蘇軾站在曾經是三國人物競風流的赤壁面前,像一個關西大漢,手持鐵板,大聲高呼「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這是他歷經風雨後的坦然,這是他真情的告白。他知道在有生之年要用美酒來面對如畫的江山,如夢的人生。
古人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美麗的西湖承載了多少中國文人的夢,蘇軾雖被貶至此,然而他沒有悲愴,沒有哭天地,沒有憤憤不平,風雨任平生。他懂得了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簡單道理。於是,一道蘇堤便橫卧西湖。他要讓西湖儲藏的心靈,淹沒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憂傷。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常作嶺南人。」這是他被貶至天涯海角的海南所作的詩。他用荔枝的甜美洗去了官場的污垢。他寧願一輩子做一個普通的嶺南人,每天嘗盡甜美的荔枝。你看,這是一個何等豁達的心情,官場的風雨,生活的風雨均無法阻擋他心靈的前行。他要讓他的一生過得甜美、豁達。
《明月幾時有》一詞道盡了詩人在外想家想人的心境。「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然而他也沒有因此悲傷嘆息,對生活失去勇氣,失去信心。他讓天上的明月傳達自己對遠在千里之外的故人、家人的思念。一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不僅讓他的風雨一生得到升華,而且撫慰了多少中國人思鄉思人的心靈。這個時候,他把其豁達的心交給了飽懷思念之情的人們。他要告訴他們——生活的風雨摧不倒我們,我們同在。
風雨的一生,豁達的一生;美麗的一生,多情的一生。
蘇軾,永垂不朽。
高考作文:刺秦(荊軻)
太子的身影已在遠方消逝成一個小白點,易水的澎湃濤聲還依稀可辨,毫無暖意的寒風吹著車上的旗子,車轅因為車子的起伏而吱吱作響,我看了一眼舞陽,他也在望著易水的方向。高漸離的築聲又在心頭響起,我的豪氣復在胸間奔涌。
如果我的膝沾著秦國的土,那麼我是在對著渾厚下跪:如果我的背擋著楚國的歌,那麼我是在為著激昂停留:我的呼吸有齊魯風的節奏,我的胸懷有吳越水的溫;我從風蕭蕭的燕國離別,走向蒼茫茫的秦國的險途,我此行必死。贏政,你的死期已到!我將以你的人頭來洗刷太子的恥辱,以你的心來告慰樊將軍的英靈,以你的鮮血來償還天下蒼生的血債。贏政,受死吧!
馬車駛出燕國邊境,駛過滿是荒煙蔓草的曠野,駛過高峻險惡的大山,駛進人煙密集的城鎮,駛進物資阜盛的城郭,離秦國越來越近,我的心越抽越緊,心中的怒火也越聚越多。
路旁時常有餓死的屍首,小村中常見兵士劫掠後放火的濃煙,瘦弱疲憊的農人掙扎著在田間勞作,寒風從頹壞的牆縫吹貧寒的人家,吹在身無完衣的百姓身上。戰火、殺戮帶來了無邊的災難。
我買通了秦王的寵臣,秦王要在三天後召見我,我在這個夜晚對皇宮作最後的探查。我走進贏政的書房,竹簡堆滿了桌子,桌上攤開著一束竹簡,墨跡還未全乾,我藉手中的火讀了那文字,卻是秦王新寫的文書,我並未想到,這竹簡會改變我的行動。回來後我兩天兩夜未睡,思考著竹簡上的文字,那些張揚著野心卻也滿是雄心的文字。我的心被撕扯著:百姓的苦痛是因為戰爭,假若秦統一天下可還會有戰爭?秦的國力乃諸侯之最強,六國自是無與爭鋒,殺了秦王於天下蒼生何益?太子的個人恩怨與天下生靈的命運哪一個更重要?我是太子的人,應該如何選擇?兩天煎熬後,我的心一痛,終於有了選擇。
圖窮匕現,我用匕首去刺秦王,卻給了他逃跑的機會:環柱而走,我有九次機會,卻讓他能拔劍傷我:倚柱而罵,我要保持太子的尊嚴。侍臣殺我時,我想起了天下蒼生,他們沒有看見我眼角的那顆英雄淚。
王昭君
獃獃地坐在車中,望著窗外緩緩退後的一棵棵白楊,不知遠處的草原此時是一幅什麼景象。我的身後,是夕陽下的古道,古道那頭的宮城,離我越來越遠,我,還能回得來嗎?
馬蹄聲聲,我心悠悠。回首望去,我第一次發現那夕陽下的宮殿竟那麼美,可是現在,我已不屬於那座宮殿,那裡的一切快樂與幸福也不再屬於我了。那裡的一殿一宇都那麼的宏偉,那裡的一花一木都那麼的嫵媚,那裡的一歌一曲都那麼的悅耳……我曾和姐妹們乘著一葉扁舟在太液池如鏡的湖面上臨風賞月,彈琴唱歌。那時的我,多麼的快樂!而現在,卻只有懷中的琵琶伴我走向那蠻荒的漠北,長安城中快樂的歌舞中再也不會有我的身影了!
淚,從我的眼眶溢出。
獃獃地望向車窗外,那古道邊的蒿草在風中不住地彎腰,它們也在為我難過嗎?天邊飛來兩只小鳥,在我的車邊落下又飛去,嘰嘰喳喳似在說著什麼,它們是在對我說話么?
馬蹄聲聲,我心悠悠。那鳥兒一定在安慰我,望著薄暮中的宮殿,我竟發現它有些衰敗,有些齷齪。我清楚地記得,在宮中,我的每一夜都獨自在冰冷的玉枕上度過,每一日都在猜忌與妒忌中度過,錦衣玉食,絲竹管弦之後,我面對的是毛延壽們的貪婪和盤剝,以及姐妹們孤獨的淚水。我曾希望皇帝會垂青於我,但我又怎能向毛延壽彎腰低頭!
也許在廣闊無邊的草原上,我可以不再以青燈為伴,不再與孤獨為伍,不用再面對偽善,不必再獨忍憂傷。在那裡,遼闊的天地可以任我馳騁,淳樸的民風可以給我慰藉。我有豪爽的單於丈夫,還會有可愛的兒女,天倫之樂難道不是最大的幸福嗎?遠處,似乎傳來了牧人粗獷的牧歌。
我笑了,是由心底湧起的喜悅。
天邊的晚霞一片絢爛,長安城早已沒有了蹤影。風,拂過我的臉頰,這風是從北邊吹來的,它帶來草原對我的呼喚。我笑了,那是快樂的笑,幸福的笑,因為我懂得了,憂傷能變為快樂。苦難也能變為幸福——一切,全看你怎麼想!
2003河南優秀高考作文點評-李白的淚水
遠遠的,我看見一身素衣的青蓮居士。
漫步於河畔,我注視他悵望江天的姿勢。「恰似飛燕倚新妝」,一句流傳千古的詩句和楊玉環的一句嗔語,把一個極度輝煌的人生滑落到社會的底層。
「香車寶馬」,「誓取樓蘭」,「殺敵報國」,他苦笑,淚水在無聲中滑落。低頭輕撫生銹的寶劍,奔騰的壯志又如未滅的火把熊熊燃燒起來。呵!自己有多麼無知,四次出蜀,揮金巨萬,萬里山河,游履迨遍。本以為金殿之上讓高力士脫靴,楊玉環磨墨,已註定了自己的一生在富貴榮華之中。可是,「太白星精」又怎樣?滿腹錦綉又怎樣?抵得了楊貴妃又一句對李隆基的悄悄話嗎?好恨!好恨!
我的心裡忽然有一根弦被這愁苦折磨的一代詩仙撥動了。
我走上前去。他愕然注視著我。
「詩仙,您的那句『可憐飛燕倚新妝』,究竟有無褻瀆楊玉環之意呢?」
「我是被冤枉的。真是愚哉斯言。本以為千年之後,我的冤屈已被滌清,沒想到蒙於我身的恥辱尚未被冗長的歲月消逝。我本是以飛燕之輕比楊玉環,她實在是我眼中的仙子,我何敢有辱她之語?」說完,他的眼光久久停駐在空曠的河面上,深深的,似一把利劍,將要窮透時間與空間,把李隆基的心剖開來,看一看,他為何不相信他的話呢?
「太白,李隆基相信了楊玉環的話,而以為你只是狡辯之辭,你恨他嗎?」
「如果一個人從榮華的峰巔一下跌到了谷地,而且永遠過著潦倒的生活,你難道不恨嗎?可畢竟李隆基與楊玉環是夫婦,夫婦之親有如天地,一個人的判斷有時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感情上的親疏,他信了楊玉環,而認為我不忠,這是一個悲哀,我的悲哀,也是李隆基的悲哀,乃至整個國家的悲哀。」
青蓮居士踏著夕陽的余暉走了。一個孤獨的身影從我的視野中漸漸消失。
我靜靜地佇立在河邊。我想起了屈原,想起了比干,想起了屈死於諂言中的每個忠臣。感情的親疏使昏君們相信近臣的花言,愛妃的巧語,而每一個如此的君王無不蹈覆國的命運。而對於我們,難道沒有一些可以借鑒之處嗎?
我低了頭,看看哪一滴是李白的淚水。
點評:本文是一篇情理兼備、文質兼美的好文章。作者思接千載,視通萬里,以李白的一句詩「恰似飛燕倚新妝」為切入點,與李白進行了一次跨越時空的面對面的對話,巧妙不失自然,虛幻而又可信。一句「恰似飛燕倚新妝」,由於李隆基與愛妃的親近和與李白的疏遠,而聽信愛妃,誤解李白,從而形象地告訴我們,李白的悲劇就是由感情的親疏造成的,更可貴的是,作者由李白而屈原,由屈原而比干,敏銳看出並深刻指出這種悲劇不是某個人的悲劇,而是一個歷史悲劇、社會悲劇。作者以點帶面,由點到面,拓寬了文章的主題,提升了文章的品位,並且發人深省,催人猛醒。
本文不僅句句入理,而且字字關情,作者深沉的感嘆和惋惜充盈字里行間。題目「李白的淚水」委婉含蓄,給人很大的想像空間,有幾分懸念,幾多無奈,幾絲嘆惋,而且本身就蘊含著作者自己的一把辛酸淚。文章末句「我低了頭,看看哪一滴是李白的淚水」,從結構上說,這一句巧妙點題,使文章有開有合,有放有收。從內容上說,雖則十幾個字,卻沉甸甸的,一個「低」字表達了作者沉重的心情,深廣的憂郁,而「哪一滴」又形象地告訴我們,流下辛酸淚的何止李白一人!
杜甫
我想握住你的手
在夢中,不知多少次,那雙手,蒼老的,皮膚已經打皺了,似乎在訴說主人一生的飽經風霜。但那雙手依然有力,青綠色的血管依稀可見,讓人感受到生命的張力。無數次,我多麼想握住這雙手,可那都是在夢中。
又是一個細雨朦朦的深秋,腳下色濕的梧桐發出了響聲,低低的聲音。細雨有點模糊我的視線,可隱約中我看到了那幾個蒼勁挺拔的大字「杜甫草堂。」我一陣狂喜,加緊了步伐。夢中的手在我腦海中清晰地浮現,那雙手的主人就像一塊磁鐵,深深地、強烈地吸引著我。
我多想握住你的手啊!讓我感受一下這神奇的手。這手寫下了多少千古鴻文!多少名詩在這手下誕生!筆底波瀾,民間疾苦;世上瘡痍,詩中聖哲。這不正是你的寫照嗎?那句話我已爛熟於胸。「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具倶歡顏。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無數人感動、折服。這是一個怎樣寬廣的胸懷啊?這是一顆怎樣仁厚的赤子之心啊?就讓我握住你的手吧,讓我摸摸那青綠色的血管。
是的,我是如此渴望握住你的手,讓我撫平那皺紋,讓我給那雙冰涼的手帶去一絲絲的溫度。人們都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是這樣的嗎?你就是個反例。一生坎坷,仕途多舛,窮困潦倒,可你的心中一直裝著老百姓啊。在你受凍的時候,你想著用鐵枕蓋天下蒼生;在你受餓的時候,你想著用米飯喂黎民百姓。當你的兒子因飢寒交迫而死時,我看到你的那雙受在顫抖著,當目睹民間疾苦時,我看到你的內心在震顫。讓我握住你的手吧。那雙受凍的手是否寒冷依舊?那雙操勞的手是否皺紋密布?
你知道嗎?我生活的年代在21世紀,時一個高度發展的社會。我快十八了,早已過了及笄之年,可是我有些迷茫。在如今多元文化的時代,在走向成人的道路上,我有些彷徨。我知道你的那雙手能帶給我力量,給我指明一條道路。因而,我更迫切地想要親近你、撫摸它。
懷揣著激動、興奮、緊張,我跨過門檻,我看見了,那雙大手,那炯炯有神的雙眼。可是頃刻,一切如泡沫般,幻化消失,只留下匾上的大字「文章留後人,草堂著千秋。」
當我再次睜開眼,窗上已結成了密密的一張網,我的臉頰已布滿淚水
C. 求陝西考生的文言滿分作文 大同世界 焉能忘本的譯文
吊屈原賦
柳存定
(2003年高考作文,陝西考生)
尚記兩千年前,賈公過長沙,自慨命運之不濟,悒鬱思索,而做斯賦。竟有同命相似之感嘆,其悲嘆人才之不為用,而忠言不被納之意,蓋與君之所行謬矣。命吾於考場之上,端午佳節,重做斯賦,以吊先生之靈
嗚呼,君雖為楚王之同姓,其血緣之親.可謂近矣,君累世為官,與楚王之忠心,可謂昭然也,然竟為世人所不容,被君王黜免,終於鬱郁而沉於汩羅矣。雖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有日月齊輝之才,一旦被疏,不復被用,雖心系楚國,胸懷天下,豈不枉然。
余嘆其感情之無用焉,君臨天下,當以理為重,奈何信奸讒之語,而疏遠信臣忠義之士也,懷王不用汝擊,終招患禍,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吾惟惜其不以事理相推,而竟以感情之草草行事也。
故天下之成就大事者,莫不恪守理,而自製於情也,人情莫不好悅己者,而惡直言者也,故庄宗雖有天下而終自戮於伶人之手,其沉溺於私情使然也。夫奸讒當道,以美色誘之,絲竹樂之,財物亂之,使其遠正直而近讒邪,雖已似日之昏昏,而不自知,至於禍已至矣,乃有悔色,豈不晚哉?
人情有遠近.而緣有親疏,而公理無遠近,正道無偏邪,君於九天之上,可憶及昔日否,子蘭之流,力勸懷王之秦求和,終使懷王之魂留他鄉,子蘭豈不為楚王之親近哉,有骨肉之親,卻不能遠謀,有遠謀之臣,未有骨肉之親,情理相較,於情於理,競何如哉,懷王屈理從情,終至斯地,雖有天地為其悲惜,然流留笑柄子青史矣。
君沉汩羅,去今兩干余載矣,夫兩千餘載之中,屈理而從情者,不可盡數,今日光華閃耀大地,然此事仍無有斷絕之時,余作此文,畢汝可知,展汝之盛德,示汝之才華,以警戒世人,使其屈情從理,如此,則官不貪,如此,則民不奸,如此則百姓直田享用不盡矣。
懷王於冥冥之中,定當後悔不迭,特以為情乃理之末,而理為情之始也,理從情而家不立,則國不治,則天下難平,情從理,則行路之人,可為骨肉之親,邂逅之人,可助成大事,豈不如此哉?
【點評】
此篇是2003年以「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為話題的臨場作文,作者為陝西考生。全篇用文言文寫就,立意切題,分析政治與感情的關系精闢;且文筆流暢,標點准確,顯示出雄厚的古漢語基礎知識;熟悉中國歷史,把古代人物與現代人物結合起來對比,提升了主題;將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自然結合進文章,生動感人,乃歷年來很好的文章。《史記》里,司馬遷為屈原和賈誼合寫一傳,可見這兩位歷史人物相似之處頗多,此文作者即以「賈公」開頭,貼切而自然;而「我」的作賦,則順理成章。主體部分緊緊圍繞「以感情親疏作為用人的標准,必將造成歷史悲劇」這一中心,縱論歷史,深入剖析,很具說服力。嫻熟的文言筆法,讀來韻味十足。文中可見《屈原列傳》《諫太宗十思疏》《伶官傳序》等課文的影子,足見考生對語文課本是熟悉的,文言基礎知識掌握牢固,運用靈活,相關歷史知識掌握也很不錯。從對「賦」這種文體的要求來說,且不說漢賦,就是唐宋的賦,句式和聲韻都應該「合律」——即多用駢句並講究平仄。而這首賦在形式上還不大像,因為作賦太難,考生在考場上能作到這個程度就難能可貴了。不過後來者的借鑒宜審慎一些。
【作者簡介】
柳存定,原陝西庄浪一中理科考生。柳存定家住西去縣城十里的柳坪村,父母親都是農民,他是老大,還有一個妹妹,他的家庭屬於當今農村最貧困的家庭。2003年參加理科高考,獲得總分598分的優異成績,被中國科技大學錄取。作文《吊屈原賦》得滿分60分,為當年全國六個作文滿分之一,全省兩個作文滿分之一。柳存定大學畢業以後,被保送到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在讀研究生。
D. 跪求可一材多用的語文素材
一、前言:
1、讀下面全國近年各地的高考考場作文題。
1)、《良心》 (02年高考湖南滿分作文)
2)、《面對選擇》(02年高考廣東滿分作文)
3)、《吊屈原賦》( 03年甘肅高考滿分作文)
4)、《論感情用事》(03年高考河北滿分作文)
5)、《一腔愛國情,兩行辛酸淚》 (05年高考雲南優秀作文)
6)、《留給明天》 (05年高考天津優秀作文)
2、思考:這幾道題話題相同嗎?角度呢?
假如只有一個材料,該如何來寫?如屈原事例。
3、且看看別人怎麼動筆:
[例一] 披發行吟、形容枯槁的三閭大夫一聲悲嘆「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後便投身汨羅。那「鸞鳥鳳凰,日以運兮」的無奈,「燕雀烏鵲,巢堂壇兮」的憤懣,令他只有選擇以死亡來樹立良知的威嚴與人性的雍容氣度。(2002年高考湖南滿分作文《良心》)
[點撥] 作者採用人物自己的詩文,使「屈原投江」這一材料表現出新鮮獨特的一面,表述上變換人稱,採用第三人稱顯得客觀自然。
[例二] 在眾人皆醉的麻木空氣中,你選擇了清醒;在眾人皆濁的惡濁世道上,你選擇了清白;褪去了華服,你選擇了荷葉製成的衣裳;逐出了京城,你選擇了汨羅河的波濤。
於是你用生命代價作出了自己心靈的選擇,而且從未有過悔意。你披散的長發和放聲的狂吟,就已經全無遮掩地宣洩出你的任性和倔強。你不管別人詫異的眼光,你只一心一意地構築那個神秘的美麗幻境。
其實你很天真,惟其如此,你做出的選擇,才是最接近生命本質的。(2002年高考廣東滿分作文《面對選擇》)
[點撥] 上例運用材料的辦法是:採用人物事跡的鋪陳加上合理的推測使材料表現出新意;表述上採用第三人稱讀來如臨其境。
[例三] 人情有遠近,而緣有親疏,而公理無遠近,正道無偏。君於九天之上,可憶及昔日否?子蘭之流,力勸懷王之秦求和,終使懷王魂留他鄉。子蘭豈不為楚王之親近哉?有骨肉之親,卻不能遠謀;有遠謀之臣,未有骨肉之親。情理相較,於情於理,竟何如哉!懷王屈理從情,終至斯也。雖有天地為其悲惜,然留笑柄於青史矣。
君說汨羅,去今兩千餘載矣。夫兩千餘載中,屈理而從情者,不可盡數。寫作此文,畢君可知,展君之盛德,示君之才華;以警世人,使其屈情從理。如此,則為官不貪;如此,則為民不奸矣。(2003年甘肅高考滿分作文《吊屈原賦》)
[點撥]上段文字採用旁述評說的辦法使材料與道理融合為一體,含義豐富,說理深刻。
[例四] 張儀入朝,深得我愛妃之喜愛,愛妃的誇耀之詞仍纏繞在我的耳畔:「大王,張儀儀表堂堂,千里而來,以救我邦,連橫廢縱實為上策。」我的心沉浸在得到了珍寶的甜蜜中。「大王,張儀入我朝,實狼子之心,且欲疏楚、齊、燕、衛之交而盡破之,為秦之鷹犬,不足信也。」三閭大夫的良言在朝堂上回盪。我內心猶如火海波濤,我的頭腦間猶如長江奔流。一邊是我嬌美的愛妃,一邊是我終日在耳邊嘮叨的大夫,我的心靈天平開始了長時間的稱量。(2003年高考河北滿分作文《論感情用事》)
[點撥] 這段話用他人自述的方式運用了材料,借楚王之口,寫出屈原之賢良,但楚王遠賢良,終於身死國亡。將看起來並不怎麼起眼的材料,轉換一下角度並稍加點染,便化腐朽為神奇。
[例五]穿過世事浮華,走過凄涼無奈,跨過滄海桑田,來到了一望無邊的汨羅江畔。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我好奇地回過頭,見一個身材高大卻看似柔弱得弱不禁風的老人,手裡端著一杯水酒。杯中酒倒映的是寂寞的表情,還有顆顆的淚滴。
昨日不可留,一個王朝的背景在你朦朧的醉酒中逝去。一個逗號慢慢地縮成了一個句號,但是,我們擁有一個傳誦千古的名字——屈原!
我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徑直走到他的跟前,望著他那歷盡滄桑的臉龐:「你已經被昏庸的懷王放逐漢北,還指望再報效國家嗎?你還是安心去隱居吧!」他笑了笑,三分的愉悅七分的苦澀:「你以為我現在不是左徒了,位置不高了,就不能實現價值了嗎?就不能報效祖國了?你錯了,無論我在哪裡,無論我是左徒還是庶民,我那顆心永遠不會改變!」(2005年高考雲南優秀作文《一腔愛國情,兩行辛酸淚》)
[點撥] 本文的立意為「不同的位置,不同的價值」。在政治的位置上,屈原沒有實現價值,落了個投江的結局;但是,在詩人的位置上,屈原創造了巨大的價值,在文學史上千古流芳。以話題的要求為標准切入材料,透徹地審視並佔有的材料的一角、一面,使材料的一角、一面與話題要求相吻合。
[例六] 一位「芰荷為衣,芙蓉為裳」的詩人披發行吟於江畔,我見他形容枯槁,卻不為己哀,大聲吟道:「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當我問他何不自傷身世時,他答道:「亦余心之所基,雖九死而猶未悔!」這是正道直行的忠臣,這是志潔行廉的詩人,這是至死不悔的屈原!他為明天留下了什麼?是一顆關懷天下的赤子之心,是一顆摯愛相國的拳拳之心!(2005年高考天津優秀作文《留給明天》)
[點撥]作者從屈原「忠心耿耿」的角度,寫出屈原的赤子之心,這正是他留給後代的精神財富。
「材不在多,會用則靈」。同一材料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會得出不同的結論,這不僅能使枯燥的材料變得多姿多彩,富有生氣,同時也可以擺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局面。
需要注意的是,一則材料希望運用到什麼話題中,要根據話題迅速找出材料與文題的內在聯系,生發材料與話題的契合點,在行文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向話題靠攏。結論要緊扣話題,落到話題或論點(分論點)上。
4、從中你得到什麼啟示?
5、怎樣才能做到一材多用?
有許多考生,在寫作高考作文時,常常為寫作材料的貧乏而大傷腦筋。這固然與考生們平時不注意積累寫作材料有很大的關系,但也不排除考生們不會使用材料,不能使有限的材料發揮盡可能大的作用,即不會「一材多用」的原因。因此,要使自己的作文在高考時不至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除了平時注意積累寫作材料之外,學一點「一材多用」的本領,不失為「臨時抱佛腳」的應急手段之一。
二、作文 「一材多用」的技巧:
1、把已知材料盡量往話題上「拉一拉、靠一靠, 甚至扭一扭」 (但不是強扭!!)
其實,有些看起來與題目關聯不大的生活素材,經過巧妙的藝術處理,就可以轉化成高考作文的材料,為我所用。
例1:「著名科學家袁隆平成為我國雜交水稻之父」
這素材,面對不同的題目,只要拉一拉、靠一靠就可以有不同的用法。結合全國近幾年的作文題目來看:
他能這樣百折不撓、鍥而不舍,其中不也含著「堅韌」的精神嗎?(98卷——以「堅韌」為話題)
為什麼非要和大家一樣一窩蜂去移植愛因斯坦的記憶呢?我們就不能移植袁隆平的記憶嗎?(97卷——「假如記憶能移植」)
在他記憶中一定有奮斗的艱辛和成功的歡樂吧?從上面的分析來看,同一個材料可以從中看出不同的內涵,提煉出不同的論題,這不就是「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嗎?(00卷——「答案是豐富多彩」)
袁隆平為什麼能這樣矢志不渝、百折不撓、鍥而不舍呢?這不正是「誠信」品格的集中體現嗎?(01卷——「誠信」)
袁隆平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大誠」和「大信」呢?這里不也含有「心靈的選擇」嗎?在別人都去花天酒地的時候,他能默默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這不正是「心靈選擇」的結果嗎?(02卷——「心靈選擇」)
袁隆平為什麼能攻克這樣的科學難題呢?與他對雜交水稻的特殊感情有關。從特定的角度看,這不正是對雜交水稻的深厚感情,加深了對事物的理解嗎?(03卷——情感的親疏與對事物的認知)
他在攻克難題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過挫折和失敗呢?他放大了自己的痛苦了嗎? (04卷——「挫折」)
2、針對不同論題,有目的地,重點地突出已知材料中的某個方面!
每個材料,事實論據牽涉到方方面面,可以同時證明各種不同的論點。考生在引用的時候針對不同的論點可以有意識地選取材料中有用部分,適當地加以渲染擴充,其它部分就可忽略不計。這樣同樣可以達到一材多用的目的。
例2:偉大導師馬克思用畢生精力,在數十年的時間內寫完了經濟學的扛鼎之作——《資本論》。每天清晨馬克思都早早地到大英博物館圖書館門前等候開門。在近十年時間里幾乎讀遍了圖書館所有的經濟學參考書。倫敦冬天陰冷,馬克思一邊讀書,一邊抖動身子來抵禦寒冷,久而久之,水門汀下磨出了「馬克思腳印」。為了節省時間,他有時連午飯都不吃。長期的堅持,終於才完成了這部鴻篇巨著。
這個例子從不同角度看至少有以下幾個論點是可以證明的:
拼搏、奮斗是成功的原因;
堅持不懈是勝利的保證;
珍惜時間是事業上前進的關鍵;
不斷的積累是輝煌大廈的基石。
如果想用它證明上述某論點時,就可以在材料中有關這方面的敘述上多下些功夫,多擴張一點。
譬如文章要論述時間的重要,那末就可以在馬克思一早就等圖書館開門,有時連午飯都不吃這方面多敘述一點;
譬如要證明不斷積累對事業上的作用時,我們就可以在馬克思近十年時間里幾乎讀遍了圖書館所有的經濟學參考書,做了大量的卡片這一點上多敘述一點,等等。
3、對事例,進行深挖掘,巧挖掘或是稍微調整角度。
A. 順藤摸瓜——由表及裡,開掘取意
透過客觀事物的表象,開掘事物的深層意蘊。意蘊總是深遠的,通過由表及裡的開掘能獲得全新的角度。
B.另闢蹊徑——不走常路,別有風景
轉換角度即從新的視角、新的方位審察和思索客觀事物,見人所未見,獲得新的意蘊。它打破單向、一元的思維定勢,不拘於一孔之見,或一隅所感,盡可能尋找新的突破口,從新的側面切入,使立意別具一格。有時反彈琵琶,反求其意,別出心裁。
C.即小示大——見微知著,小處落筆
從小處立意,把意義引申發揮到成為大問題,揭示具有普通意義的主旨。這不僅要求作者具備比較深刻的思考能力,而且還要求作者有敏銳的聯想拓展能力,使主旨顯出特色。
例3《薛譚學謳》:
(薛譚拜秦青為師學習唱歌即「學謳」 ,還沒有將技藝學到手,就以為差不離,要離開去闖天下了。秦青也不阻攔他。送他上路時,秦青唱了一首歌,歌聲響徹雲霄,連天上行走著的雲也停止不動,被歌聲牢牢吸引住了。這時,薛譚才知道自己與師傅在唱歌方面的差距,於是又留下了,而且一直都不敢提離開去闖天下的事了。)
有人認為:這可用於 「身教勝於言教」的話題作文——秦青通過自己唱歌這一「身教」的手段而折服了他的弟子的。這樣並沒有錯。
但若就認為,這只能用於寫教學方法方面的作文,那就呆板了。
其實換一個角度,從「技藝無止境」的角度,寫學無止境類的話題作文,也未嘗不可——薛譚不正是認識到了師傅的唱歌技藝無止境,才「終身不敢言歸」的嗎?
你還可以再變換一個角度,從薛譚在秦青唱歌前後不同的學習態度的角度入手,去寫學習時態度要虛心方面的話題作文。
這樣,一個《薛譚學謳》就 可「一材四用」了。
你還可以從「教是為了不教」的角度入手,結合秦青「身教」的效果——使薛譚終身不敢言歸,對其教學方法進行否定,寫出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方面的話題作文來。
其實,只要仔細去發掘,絕大多數材料都可 「發掘」出多方面的作用來。如:從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材料中,既可發掘出中國人「自信」的意義,來證明自信會創造奇跡之理;也可發掘出中國人「不崇洋」之義,來證明中國人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可以創造奇跡的道理。
從歐陽修的《賣油翁》里,你可發掘出「熟能生巧」之理,也可發掘出「強中更有強中手」之理,還可發掘出「學習必須虛心」之理。
從魯迅把人家喝咖啡的時間都用來創作這材料中,既可發掘出「人生要靠奮斗」之理,也可發掘出「必須珍惜時間」之理,還可發掘出「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之理。
注意:需說明的是,同一材料的多用,是指在不同的作文中運用——不是同樣照搬,而是要據不同的話題要求而作出相應的變化的。
如要用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來寫關於自信話題的作文,在對材料的敘述和分析時,就必須突出詹天佑是如何「自信」的;要用它來寫關於不崇洋方面話題的作文,在對材料的敘述和分析時,就必須突出京張鐵路是如何在外國人的嘲笑聲中修築起來的;而要用來寫聰明方面話題的作文,在對材料的敘述和分析時,就必須突出京張鐵路的創新設計。
因此,當你將走向高考考場,又擔心寫作儲備不足的時候,你千萬不要再花時間去「積累」寫作材料了,那是天長日久的功夫,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奏效的。你應該靜下心來,對自己已經佔有的材料進行一番打理,尤其是發掘每一個材料的多方面的意義。
這樣,你在高考作文運用材料時,即使不能「以一當十」,也能「以一當四」或「以一當三」,最起碼也能「以一當二」了。
三、材料「一材多用」
範例: ——「感動中國·2006年年度人物」角度欣賞
王百姓:排除炸彈1.5萬多枚
【材料傳真】把公安工作稱作和平時期風險最大的職業之一,一點兒都不誇張。公安部的統計數字表明,從1995年開始,每年因公犧牲的全國公安民警始終在400人以上。前年全國公安民警因公犧牲414人、負傷4134人,「天天有犧牲,時時在流血」是近些年來全國公安民警的真實寫照。幾乎每次出差,妻子都要在王百姓的行李中放兩只蘋果,期盼丈夫平安歸來。自1985年從部隊轉業到河南省公安廳工作以來,王百姓始終戰斗在排爆治爆工作的第一線,多次臨危受命,親手排除各類炸彈1.5萬多枚,處置大小爆炸現場無數,是公安系統唯一沒有傷殘、排爆沒出過一次差錯的全國勞模。王百姓有著普通人的情感——眷念家人、恐懼死亡,但他還是一次次地在生死線上穿越,「因為我是一個警察,又從事這方面工作,我不去誰去?」
【運用方向】(1)平凡與偉大(2)危難之中顯真情(3)英勇無畏,無私奉獻(4)勇者無畏(5)從容沉穩,大智大勇(6)職責重於泰山(7)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華益慰:「值得託付生命的人」
【材料傳真】華益慰是著名醫學專家,一生兢兢業業,被患者譽為「值得託付生命的人」。他做過數千例手術,挽救了許多患者的生命,沒有出過一次醫療事故和差錯。從醫56年,華益慰只做著一件事,那就是對得起病人。妻子張燕容是他的同學、同行,共同相處了幾十年,說到丈夫,她只是淡淡地說道:「他也就是盡到了一個做醫生的職責,做一個醫生分內的事情,只不過他做得比較認真。」一些網友並不這么看:醫者父母心。華醫生,您用您的一生向世人詮釋了什麼是「醫者」。如果我們生活中的醫生都像他那樣多好啊!
【運用方向】(1)平凡與偉大(2)不負生命的重託(3)無私奉獻(4)堅守高尚的人格(5)職責重於泰山(6)認真造就成功(6)愛人,知人,醫乃仁術(7)精益求精(8)用不變的信念實踐畢生的追求(9)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霍英東:聚財有道,散財亦有道
【材料傳真】霍英東給人的印象,一是官至高位,在政界、商界、體育界擁有眾多的頭銜;二是他是個慷慨的有錢人。從小吃過不少苦的霍英東聚財有道,但也熱心公益,散財有道。多年來他對社會的各類捐助金額接近200億元,單是在家鄉番禺的捐助就超過40億元,有報道稱他是港澳地區為家鄉捐贈最多的富豪。說起父親生前的善行,其子霍震霆回憶道:「他說過一句話:人一生一定要做有意義的事。有錢,是給他一個機會,能對國家做自己的貢獻。」
【運用方向】(1)聚財有道,散財亦有道(2)民族大義高於金錢,赤子之心勝於財富(3)達則兼濟天下(4)愛心無價(5)扶貧助弱,樂於助人(6)弘揚美德,無私奉獻(7)摒棄功利思想,多做善事善舉(8)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9)善良與崇高(10)利義兼能
黃舸:行程1.3萬多公里,當面感謝恩人
【材料傳真】18歲的黃舸看上去像個十一二歲的孩子。7歲時,他被確診為先天性進行性肌營養不良。據專家介紹,同類患者最長生命紀錄僅為18歲。黃舸的生命也許就要走到盡頭,但是為了能面對幫助過他的人說聲謝謝,2003年,15歲的黃舸和父親用一輛三輪摩托車踏上了「感恩之旅」,開始在全國尋訪素未謀面的恩人。如今,父子倆已經走過了82個城市,行程1.3萬多公里,向30多位當年給他們寄過錢的恩人當面道了謝。父子倆一路上感受著感動,也傳播著感動。黃舸說:「到好心人的家門口說聲謝謝,送上一束鮮花表達深深的謝意,是我最大的心願。」這個心願一直支持著他走到今天。如果有一天離開人世,黃舸希望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給需要的人。
【運用方向】(1)學會感恩(2)感受感動,傳播感動(3)社會良知(4)堅韌與執著(5)人生價值(6)自然而本色之精神
四:演練演練 讀材料,發掘它的利用角度:
東漢時有一個少年名叫陳蕃,他的書房零亂不堪。有一次他的老師來到他的書房,看到地上到處是垃圾,就指責陳蕃。陳蕃卻振振有辭地說:「大丈夫當掃除天下,何必掃一屋?」他的老師也回了他一句:「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1、可用來寫大與小的關系的話題作文(陳蕃有「掃除天下」的大志向,當然很好;但,他忽略了大志向是需要從像「掃一屋」這樣的小事情中體現出來的。)
2、可用來寫言與行的關系的話題作文(陳蕃的錯誤就在於他只是把「掃除天下」的志向掛在口頭上,卻不能落實到「掃一屋」這樣的具體行動中,他的「言」和「行」是相矛盾的。)
3、可用來寫理想與現實的關系的話題作文(陳蕃的錯誤就在於他只是將自己的遠大理想束之高閣,卻沒有在現實的生活中具體體現出來。)
一個有關陳蕃的寫作材料,就有了三個方面的用途,即「一材三用」了
E. 2009年高考文言文滿分作文
題目:站在黃花崗陵園的門口
清宣統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西元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廣州起義暴發。起義之軍百二十人持槍械攻入廣州督府衙門,兩廣總督張鳴歧聞風而逃。然義軍終因寡不敵眾,數百清軍圍之,起義軍多戰死。旋革命黨人潘達微見而憐之,收烈士之骸,止得七十二具,葬於白雲山麓之黃花崗。九十七年之後,時值臘月,會天大雪,余滯於廣州,遂至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陵。止於其門,百感並至,賦詩一首,詩曰:
赤焰難明赤縣天,百年群魔舞翩躚。國土已破何人見,金甌早缺有誰憐?
皇祚不復天威去,天朝迷夢化為煙。五口通商香港失,斷鴻聲中夷艦現。
圓明園中盡烈火,太和殿里無君顏。水師已覆巨艦沉,黃海之水腥且咸。
春帆樓上條約訂,馬關之約逆臣簽。大沽台上炮聲隆,將士陳屍國門前。
新鬼啾啾舊鬼哭,京窪難日見炊煙。宣戰詔書何處尋?言說帝後西秋獮。
辛丑條約庚子恨,落日秋風哭寶劍。六十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
空向長河咒逝川,不盡國愁在斯年。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民窮國敝割土地,償銀賠款年復年。可憐越女夜夜哭,半國殖民半封建。
檀香山上聚義士,興中會中復青天。烈火已燃錘與鐮,今將炮火滅清廷。
槍聲驚破五羊城,英雄無懼揮寶劍。提攜玉泉為國死,何得英名在人間。
悲歌一曲從天落,壯士不再歌易水。曉見江山有炊煙,烈士之魂已沉泉。
人生百年能幾何,荒草斜陽土坯間。白雲片片魂悠悠,黃花遍野使人愁。
義軍已覆化碧土,留得精神載史書。黃花崗上土一抔,埋沒荒煙蔓草間。
起事何知一死難,的盧青驄勞鞍韉。青天白日滿地紅,鑲開碑上覆墓間。
行人往往悲舊事,含憤長憶孫逸仙。無量頭顱無量血,可憐換得假共和。
皇冠已覆君前落,不見人間少帝制。百越之人總不忘,秋風秋雨濕黃花。
愁看長江東逝去,卻有青史映君前。莫悲往事憤鉤沉,但看祖國煥新顏。
滄桑浮沉憶浮生,吾輩發奮應向前。歲月如潮歌似夢,百年彈指一揮間。
紅塵夢里憶壯舉,烈士陵前有愧顏。吾儕不曾歷戰火,無復見此漫硝煙。
和平歲月憶往事,史海滄茫不親見。今春南嶺雪滿天,雪映梅花忠魂骨。
碧血橫飛四塞驚,草木含情風雲悲。只因烈士血如海,才使日月換新天。
英雄何只黃花崗,無數忠魂紅旗間。百兆國子懷先輩,萬里江山動後人。
召公甘為社稷死,感君總能多奉獻。至今天下傳英名,不使君沒蔓草間。
今之河山多錦綉,不復沉淪如從前。工廠遍地多鐵馬,信息時代在眼前。
民眾康樂少悲苦,難以再見愁容顏。吾今立於陵門口,思緒紛飛感萬千。
聊謅一詩悼君魂,勿怪字拙人不見。
後記:今日之生活,皆先輩流血而成,今中國多烈士之陵,何止黃花崗耶?然吾平生只至黃花崗,愧矣。今年之秋,料黃花崗之黃花,應於秋風之中透香中華乎?
F. 推薦幾篇好文章
《教學大綱》規定了學生必背的古詩文名篇,高考也有名句名篇的默寫。但對於考生來說,僅僅背誦名句名篇是不夠的,還應該學會運用,讓名句在自己的高考作文中熠熠閃光。
高考作文的分數由「基礎等級」分和「發展等級」分合成。在「發展等級」中,有一項為「有文采」,要求:「┄┄文句有意蘊。」「文句有意蘊」即文句思想要深刻和凝重,文句要蘊蓄著深刻的哲理,或包含著歷史的反思,或夾雜著幾許幽默感。而「名句」多來自實踐經驗的總結,是思想和智慧的結晶,閃爍著靈感和詩意的光芒,散發著超越時空的魅力。它包括詩詞、諺語、聯語、俗語、座右銘、格言等等。
可見,熟練靈活運用名句會加強作文的可信性與說服力,對獲得發展等級分無疑是大有裨益的。這種妙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 巧借古詩文擬題。
作文題目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整篇文章的藝術魅力,它應該亮出考生的第一道的風采。巧用古詩文作標題,甚至是直接運用古詩文的原題目作標題會透出作者的智慧和內涵,大大吸引閱卷老師的眼球,從而為作文獲得高分打下基礎。當然,任何擬標題的手法都必須以緊扣文章內容為第一要求。
如湖北省高考滿分作文《感時花濺淚》、四川省高考優秀作文《只緣身在此山中》就 是巧用古詩文語句擬題;而甘肅高考滿分作文《吊屈原賦》的標題則直接沿用西漢賈誼的《吊屈原賦》,2003年高考全國卷優秀作文《愛蓮說》的標題直接引用周敦頤的《愛蓮說》篇名。這些題目都為作文增輝不少。
二、引用古詩文扣題。
湖北省高考滿分作文《感時花濺淚》開頭一段是:「 我國詩人有雲:『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其實,這句詩正是就「景隨情遷」的道理來說明對事物的認識和一個人的感情有很大關系。這里的引用既照應了題目,又引出了主題,一舉兩得,可謂妙矣。第三段中在寫李清照生活安定時引用「興盡晚回舟,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在寫其飽受戰爭流離之苦、喪夫之恨時引用「載不動許多愁」,可謂准確印證了主題。第五段為了印證「中國無數詩人無數美麗的詩篇卻賦予了月亮以不朽的生命」,引用王維的詩「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張繼的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李白的詩「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蘇軾的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可謂旁徵博引,緊扣中心。第六段又引用了毛澤東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可謂妙筆生花,「萬變」不離題意。
三、 運用古詩文結構全篇。
四川高考優秀作文《只緣身在此山中》,引用「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作開頭來引題,第三自然段又用「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論證觀點,第五、第七兩段更是巧妙串用:「記敘時,有人說:『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但他不局限於對於事實的描述。『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由此折射出作者的智慧與寬大的胸懷,這無疑是對事物更深層次的認知。取得這樣的認知,需要感情,閱讀這樣的認知,又何嘗不需要呢?」「『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這是何等的贊嘆。『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這又是何等的冷靜與思辯。而當東坡先生再游於赤壁之時『蓋將自其變者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又把思想提上了哲學的境界。」文章結尾以「為了認知,就算『不識廬山真面目』,又有何妨?」收筆。縱觀全文,引用過半,但又引用得恰當而巧妙。
四、化用古詩文敘事抒情。
甘肅高考滿分作文《吊屈原賦》化用歐陽修的《伶官傳序》作文章的材料,仿用賈誼的《吊屈原賦》的形式成文;2003年高考全國卷優秀作文《愛蓮說》一文,開頭一段的「喜歡荷,喜歡她的淡淡清香,喜歡它的淡淡粉紅,喜歡她的亭亭玉立,喜歡它的濯清蓮而不妖,喜歡它的柔情似水……」間接引用和化用了周敦頤的《愛蓮說》,全文的對蓮的情感、對蓮的品質的定位及對比手法也都仿用了《愛蓮說》。這些准確而巧妙的化用或仿用,為文章能得滿分增添了不可辯駁的說服力。
文采思維及表達技巧訓練
一、分類聯想巧設喻
1、自然類。
我們要表達「生活處處是美,美是多姿多彩的」這個話題,便可這樣設喻:
美是游盪在寒冬中的幾點殘雪
美是漫步在藍天上的幾縷浮雲
美是跳躍在湖面上的一抹斜陽
美是回盪在密林中的幾聲鳥鳴
在訓練時我們可以先確定好一個角度,然後用一個合適的引導句,逐步增加難度,提高要求,必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詩詞類。
燦若星辰的古詩詞是我們傳統文化的寶庫。以「生命」和「樂觀」為例:
(1)引用古詩詞。
生命就是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獻身精神。
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氣。
生命就是蘇東坡「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脫與豁達。
生命就是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無奈與感傷。
(2)化用古詩詞。
樂觀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鷺
樂觀就是那沉舟側畔的萬點白帆。
樂觀就是那鸚鵡洲頭隨風拂動的萋萋芳草。
樂觀就是那化作春泥更護花的點點落紅。
3、人文類。
如果能在比喻中注入文化含量與人文精神,那自然也就更有文采了。例如:
(1)名人+名事。
命運就是項羽英雄末路自刎烏江時的那一聲仰天長嘆。
命運就是屈原留在汨羅河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問。
命運就是貝多芬在雙耳失聰時指尖下所擊出的那一曲曲悲壯的交響。
命運就是奧斯特洛夫斯基雙目失明後寫下的那一頁頁輝煌的華章。
(2)名人+名言+名德。
骨氣就是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忠貞不渝。
骨氣就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傲岸不羈。
骨氣就是於謙「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的剛強不屈。
骨氣就是葉挺「人的身軀怎能從狗的洞子爬出」的凜然不懼。
二、花葉相宜巧映襯
俗話說:「紅花還要綠葉襯。」借這個比方,文章中的一些中心句好似紅花,一枝獨艷稍嫌單調,如果能從其他角度鋪排幾句(綠葉)陪襯起來,就有韻味和風采了。
1、撥葉尋花——鋪墊式。
花朵把春天的門推開
綠蔭把夏天的門推開 葉—鋪墊句
碩果把秋天的門推開
飛雪把冬天的門推開
真誠把友誼的門推開 花—中心句
2、擎花攜葉——牽引式。
生命因追求而美麗 花—中心句
生命中如果沒有追求 葉—牽引句
就好像大地上沒有群峰
就好像山川內沒有了飛瀑
就好像河流里沒有了浪花
三、縱橫交錯巧排比
1、層層深入法(縱式)。
寬容的朋友一定情同手足
寬容的家庭一定幸福美滿
寬容的民族一定強盛不衰
寬容的世界一定和平美麗
這樣通過層層遞進,造成語義上的不斷深化,不僅有層次感,而且也很有力度,能更好地表達思想感情。
2、同類並列法(橫式)。
青春是一縷輕輕吟唱的和風
青春是一捧溫暖明亮的陽光
青春是片片馥郁醉人的花瓣
青春是顆顆晶瑩透亮的露珠
3、異類交叉法(交錯式)。
兩袖清風是廉者的幸福
加官進爵是政客的幸福
生意興隆是商人的幸福
春種秋收是農人的幸福
該例與同類並列的寫法不同,每一個排比句所選取的角度都不一樣,是一種異類交叉的手法,顯得靈活多變,姿態萬千,意蘊豐贍。
G. 急求 關於屈原 李白 杜甫 蘇軾 曹操等歷史名人的文化散文 最好是高考滿分作文 要文采飛揚的
風雨任平生
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達;他的豁達造就了他的風雨無阻,「風雨任平生」的一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蘇軾一生風雨,一生坎坷,然而,無論他走到哪裡,他的名字就響徹在那裡的天空中,響徹在那裡的人們的心坎上。他的「一蓑風雨任平生」道盡了千古的真理,讓人懂得用開朗、寬容、闊達的心去面對身邊的人,身邊的事和物;讓人知道用感激、豁達的心境去挑戰我們的人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了多少英雄豪傑。我們的蘇軾站在曾經是三國人物競風流的赤壁面前,像一個關西大漢,手持鐵板,大聲高呼「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這是他歷經風雨後的坦然,這是他真情的告白。他知道在有生之年用美酒來面對如畫江山,如夢人生。
古人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美麗的西湖承載了多少中國文人的夢,蘇軾雖被貶至此,然而他沒有悲愴,沒有哭天地,沒有憤憤不平,風雨任平生。他懂得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簡單的道理。於是,一道蘇堤便橫卧西湖。他要讓西湖儲藏的心靈,淹沒掉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憂傷。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常做嶺南人。」這是他被貶至天涯海角的海南所作的詩。他用荔枝的甜美洗去了官場的污垢。他寧願一輩子做一個普通的嶺南人,每天嘗盡甜美的荔枝。你看,這是一個何等豁達的心境,官場的風雨,生活的風雨均無法阻擋他心靈的前行。他要讓他的一生過得甜美、豁達。
《明月幾時有》一詞道盡了詩人在外想念家人的心境。「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然而他也沒有因此悲傷嘆息,對生活失去勇氣,失去信心。他讓天上的明月傳達自己對遠在千里之外的故人、家人的思念。一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不僅讓他的風雨的一生得以升華,而且撫慰了多少中國人思鄉思人的心靈。這個時候,他把豁達的心交給了飽懷思念之情的人們。他要告訴他們--生活的風雨摧不倒我們,我們同在。風雨的一生;豁達的一生;美麗的一生;多情的一生。蘇軾,永垂不朽。
名師點評
這是一篇才華橫溢的考場佳作。作者思路清晰,文采飛揚,以敏捷有致的文筆,給我們講述了豪放派大詩人蘇東坡的當官為政。在遭貶時,他心胸豁達,仍然兢兢業業為民辦實事;在受排擠時,他依然坦然大度,寫下許多優秀詩篇……善用修辭是本文一大特色,開篇就用一串「造就了」的「頂真」句,氣勢不同凡響。文中「對比」「對偶」「排比」「比喻」「擬人」等等,比比皆是。使文章富於形象,增強了氣勢和感染力
吊屈原賦
尚記兩千年前,賈公過長沙,自慨命運之不濟,悒鬱思索,而做斯賦。竟有同命相似之感嘆,其悲嘆人才之不為用,而忠言不被納之意,蓋與君之所行謬矣。命吾於考場之上,端午佳節,重做斯賦,以吊先生之靈嗚呼,君雖為楚王之同姓,其血緣之親.可謂近矣,君累世為官,與楚王之忠心,可謂昭然也,然竟為世人所不易,被君王黜免,終於鬱郁而沉於汩羅矣。雖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有日月齊輝之才,一旦被疏,不復被用,雖心系楚國,胸懷天下,豈不枉然。(易當為客字之誤)。
余嘆其感情之無用焉,君臨天下,當以理為重,奈何信奸讒之語,而疏遠信臣忠義之士也,懷王不用汝擊,終招患禍,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吾惟惜其不以事理相推,而竟以感情之草草行事也。故天下之成就大事者,莫不恪守理,而自製於情也,人情莫不好悅己者,而惡直言者也,故庄宗雖有天下而終自謬(戳)於伶人之手,其沉溺於私情使然也。夫奸讒當道,以美色誘之,絲竹樂之,財 物亂之,使其遠正直而近讒邪,雖已似日之昏昏,而不自知,至於禍已至矣,乃有悔色,豈不晚哉?
人情有遠近.而緣有親疏,而公理無遠近,正道無偏邪,君於九天之上,可憶及昔日否,子蘭之流,力勸懷王之秦求和,終使懷王之魂留他鄉,子蘭豈不為楚王之親近哉,有骨肉之親,卻不能遠謀,有遠謀之臣,未有骨肉之親,情理相較,於情於理,競何如哉,懷王屈理從情,終至斯地,雖有天地為其悲惜,然流(留)笑柄子青史矣。
君沉汩羅,去今兩干余載矣,夫兩千餘載之中,屈理而從情者,不可盡數,今日光華閃耀大地,然此事仍無有斷絕之時,余作此文,畢汝可知,展汝之盛德,示汝之才華,以警戒世人,使其屈情從理,如此,則官不貪,如此,則民不奸,如此則百姓直田享用不盡矣。
懷王於冥冥之中,定當後悔不迭,特以為情乃理之末,而理為情之始也,理從情而家不立,則國不治,則天下難平,情從理,則行路之人,可為骨肉之親,邂逅之人,可助成大事,豈不如此哉?
(註:之中標點一仍其舊,括弧內文宇為錄者所加)
《吊屈原賦》點評:立意切題,分析政治與感情的關系精闢;全篇用文言文寫就,且文筆流暢,標點准確,顯示出雄厚的古漢語基礎知識;熟悉中國歷史,把古代人物與現代人物結合起來對比,提升了主題;將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自然結合進文章,生動感人,乃歷年來很好的文章。
肩膀
2006年高考遼寧考生
常常會想,要怎樣一副鐵肩才扛得起一個朝代由盛轉衰的劇變產生的心理落差?才扛得起夾縫中的芸芸眾生的聲聲嘆息?才扛得起中國詩歌在社會劇變中的大課題?
所以,不敢想像杜甫是怎樣用他並不健壯的軀體承載著一切。駕一葉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於暗流涌動的江水中,我能想像杜甫逆流而上的艱難。他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註定要弓著腰,低著頭,一點一滴地細數著黎民百姓的苦難,然後蘸著濃於墨的悲哀,含淚寫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他的使命決定了他不可能過得輕松。「窮則獨善其身」,多少人用這句話安慰自己,搖搖頭,屈服於黑暗的社會現實,從此只為個人和家庭的前景奔走。可是,杜甫的心是與千千萬萬勞苦大眾連在一起的,所以不管多艱難,他都要用自己的肩膀撐出一片天地,容納他們的嘆息。於是有了破舊茅屋中的那聲吶喊: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也有了那句又恨又悲的詩: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而咸陽橋上「直上干雲霄」的哭聲也從此被後人深深銘記。他是真正的人民「代言人」,以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段屬於百姓的「詩史」。
翻開杜甫的人生,不由得讓人想起這句話:「文章憎命達」。他仕進無門,困頓十年,方得小職,安史之亂中又流亡顛沛,為人所俘,直至最後,貧病交加而死。當他幼年在自己的棗樹上爬上爬下,把笑聲灑滿整個庭院的時候,一定沒有想到命運之神已給他安排下這樣一條坎坷異常的人生之路。幼時身體贏弱的他也一定沒有想到自己將用這一副肩膀扛起自己人生的不幸和整個時代的悲哀。
而杜甫竟然扛住了。盡管生活已是「朝叩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可他從沒把自己的目光拘囿於個人的得失與悲喜,就在他即將撒手人寰,在他為自己舉行告別儀式的時候,還在關心著「戰血流依舊,軍聲動至今」。他總是放眼大眾,深入到人們的心中,體察最底層人民的苦難。然後聚焦,醞釀,提煉,揮灑。杜甫是大儒,可他分明又是高於傳統的儒家。儒家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杜甫卻不管窮達,都要兼善天下。儒家提倡「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杜甫卻是不管在不在位,都要謀其政。那些為時代而泣,為百姓而歌的敘事詩中少見直接的抒憤與哀喊,他總是從局外人客觀平靜的視角冷眼旁觀,從一種不動聲色的敘述中進發出更為沉重和濃郁的憤懣。這樣的詩不知使後代的多少人怒火胸中燒,淚水眼中噙。西川的一句詩也許是杜甫最好的寫照:在一個晦暗的時代,你是唯一的靈魂。
都說「男人鐵肩擔道義」,那麼杜甫就是古往今來真正的大男人。一副肩膀,看似柔弱,卻撐起了中國歷史上一座文學與道義的高峰,讓人遠遠觀望,贊嘆不止。
所用話題
肩膀
名師點撥
典型人物再現法、一句詩句引用再評點法、多個詩句加評點法,文章使用這三種素材技法,將杜甫瘦弱的肩膀,扛起民族大任演繹得生動活潑,而又不失深刻。
我想握住你的手
在夢中,不知多少次,那雙手,蒼老的,皮膚已經打皺了,似乎在訴說主人一生的飽經風霜。但那雙手依然有力,青綠色的血管依稀可見,讓人感受到生命的張力。無數次,我多麼想握住這雙手,可那都是在夢中。
又是一個細雨朦朦的深秋,腳下色濕的梧桐發出了響聲,低低的聲音。細雨有點模糊我的視線,可隱約中我看到了那幾個蒼勁挺拔的大字「杜甫草堂。」我一陣狂喜,加緊了步伐。夢中的手在我腦海中清晰地浮現,那雙手的主人就像一塊磁鐵,深深地、強烈地吸引著我。
我多想握住你的手啊!讓我感受一下這神奇的手。這手寫下了多少千古鴻文!多少名詩在這手下誕生!筆底波瀾,民間疾苦;世上瘡痍,詩中聖哲。這不正是你的寫照嗎?那句話我已爛熟於胸。「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具倶歡顏。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無數人感動、折服。這是一個怎樣寬廣的胸懷啊?這是一顆怎樣仁厚的赤子之心啊?就讓我握住你的手吧,讓我摸摸那青綠色的血管。
是的,我是如此渴望握住你的手,讓我撫平那皺紋,讓我給那雙冰涼的手帶去一絲絲的溫度。人們都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是這樣的嗎?你就是個反例。一生坎坷,仕途多舛,窮困潦倒,可你的心中一直裝著老百姓啊。在你受凍的時候,你想著用鐵枕蓋天下蒼生;在你受餓的時候,你想著用米飯喂黎民百姓。當你的兒子因飢寒交迫而死時,我看到你的那雙受在顫抖著,當目睹民間疾苦時,我看到你的內心在震顫。讓我握住你的手吧。那雙受凍的手是否寒冷依舊?那雙操勞的手是否皺紋密布?
你知道嗎?我生活的年代在21世紀,時一個高度發展的社會。我快十八了,早已過了及笄之年,可是我有些迷茫。在如今多元文化的時代,在走向成人的道路上,我有些彷徨。我知道你的那雙手能帶給我力量,給我指明一條道路。因而,我更迫切地想要親近你、撫摸它。
懷揣著激動、興奮、緊張,我跨過門檻,我看見了,那雙大手,那炯炯有神的雙眼。可是頃刻,一切如泡沫般,幻化消失,只留下匾上的大字「文章留後人,草堂著千秋。」
當我再次睜開眼,窗上已結成了密密的一張網,我的臉頰已布滿淚水
少陵問天(川劇•胡琴)
2006四川考生
浣花溪畔,暴雨初歇,茅屋又被秋風所破。
(杜甫:正生 鄰翁:老丑)
(在鼓樂聲中,杜甫手拄竹杖,緩步而上)
杜甫:(念白)風雨飄搖夜,山河淪落秋;屋破何所惜,惟願河海清。想我杜甫,幼習詩書,有匡扶社稷之心.救濟天下之志。怎奈長安難容,而今白首皓發,窮居尊廬。穹蒼啊,你何其不公也!
【二黃導板】(唱)有杜甫氣不忿遙問蒼天。
【奪子】(唱)問一聲皇天爺何等不平。(轉唱)【二黃一字】嘆杜甫自幼立下夙願,為社稷,保疆土,國泰民安。因此上在寒窗苦把書念,習孔孟.學孫吳,勤學苦練。等待到大比年上開科選,有杜甫上京城赴考求官。原指望三篇文得見龍顏,又怎奈並未成半點官銜。安史亂,長安亂,唐室已亂,有杜甫是漂泊流離沛顛。(轉唱)【大過板】(轉)【二黃二流】你看那朱門戶酒氣熏天;你看那深溝壑屍骨填滿;你看那羅綺筵花紅綠暗;你看那呼兒賣女好不凄然。(轉唱)【二黃三板】老天爺呀,你何曾睜開了半隻天眼,看人間。
(鄰翁在鼓樂聲中上場)
鄰翁:(唱)【二黃三板】正在後院起闌珊,耳聽有人在喊皇天。來在庭前仔細看,卻原是杜先生。(念白)我還以為是哪一個,卻原是杜先生,想必剛才那陣旋頭風,把屋上茅草又刮飛了。你莫喊,我幫你蓋起來也就是了。
杜甫:(念白)深謝了!(唱)【西皮導板】老鄰翁焉知曉我的志高遠。(轉唱)【西皮一字】修一屋焉保得社稷江山,滿懷激憤問蒼天。(轉唱)【西皮二流】問蒼天,你何日賜我三劍,斬盡胡虜社稷寬。問蒼天,你何日借我廣廈千萬間,大庇那天下的寒士俱歡顏。任憑那飛沙走石,狂風暴雨漫天翻,我風雨不動自然就安如山。問蒼天,你可曾睜開眼,看一看那呼天搶地,白頭征夫,深閨重怨,青鬢思婦,助他們早遂心願。(轉唱)【西皮三板】也不枉,百姓頂戴,口誦青天。
鄰翁:(白)杜先生,房子都修好。
杜甫:(白)深謝了。(轉唱)【西皮三板】任它狂風將我茅屋翻千轉,我心系黎民志氣堅。
(結束)
所用話題
問
名師點撥
熟悉的名人,通過特殊的文學樣式表現出來,即能獲得創新分數,又能顯示作者的文學底蘊。杜甫曾經生活在成都草堂,運用川劇的樣式表達少陵也老的思想,不能不說小作者的聰明,無疑能夠獲得一種親近感。作文依託於杜甫那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為劇情展開背景,選點精妙。將劇本主題延著詩歌的原有主題而行,通過安史之亂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為映襯,使得杜甫深廣的人道情懷在劇本中再次得到弘揚。
曹丕吾兒:
嗚呼,為父大去之日不遠矣!於此海內戰亂紛仍、國家鼎足三分之時,吾委實不忍撒手而去。想當年吾雄心勃勃,欲拯萬民於水火,一統華夏,建宏圖大業。如此夙願,今日將 成泡影。天乎?人乎?而今已乎!父死不瞑目也!
人言:「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今父有緊要之言欲告於汝,望汝切記!
甲子年,黃巾作亂。吾挺身而出,集思廣益,與眾多仁人義士並肩攜手,齊心協力,斬賊首級萬余,終大破之,故得以入朝為官。後吾敗袁術,誅呂布,身居宰相之高位,挾天子以令諸侯,欲定天下。
袁紹恐吾勢大,率兵四十餘萬來攻,決於官渡。其時吾兵微將寡,糧草不濟,世人莫不以吾必敗。然吾了無懼意,欣納謀士雅言,從長計議,與紹巧妙周旋。時許攸「屈身袁紹,言不聽,計不從」。方其來投,吾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攸出奇計,獻良策,吾軍智劫烏巢,火燒糧草,遏絕退路,令紹首尾無暇相顧,終獲全勝。自古及今,以寡敵眾、以弱克強者寥寥,然吾創此奇跡,豈不快哉!
後,吾取冀州,奪荊襄,滅劉表,擁軍百萬,上將數千,兵精糧足,橫掃中原。意氣洋洋,躊躇滿志,旌麾南指,與孫劉聯軍決於赤壁。
此時北方初定,諸侯或死或降,天下與吾爭雄者,唯孫權、劉備而已。然其兵卒之和亦不過五萬,吾自以孫劉必敗,一統江山指日可待,遂妄自尊大,盲目自信。又輕信庸碌輩蔣干之語,誤中龐統連環奸計,拒納其他謀士之諫,被周瑜小兒、諸葛村夫火燒戰船,八十餘萬大軍頃刻煙焰張天,豈不痛哉!吾丟盔棄甲,狼狽逃竄,幾至走投無路。後敗走華容,險些喪命,徒留笑柄。
此奇恥大辱,吾沒齒不忘!回朝後反復自念,始知剛愎自用,輕信偏聽,拒諫飾非,禍莫大焉!
曹丕吾兒,為父縱橫天下三十餘年,群雄漸滅,止有孫權、劉備,未曾剿除,余皆不足為慮。而今不起,引以為憾。未竟事業,望汝繼承。汝當記取父之教訓,遇事不可妄自尊大,自以為是,亦不可忠奸不分,是非莫辨,偏聽輕信,切勿重蹈父之覆轍。臨終遺言,兒其切記。勉之!勉之!
父字
建安二十四年冬
30分拿來
H. 今年的四川高考作文從樂於奉獻角度寫扣題嗎
《教學大綱》規定了學生必背的古詩文名篇,高考也有名句名篇的默寫。但對於考生來說,僅僅背誦名句名篇是不夠的,還應該學會運用,讓名句在自己的高考作文中熠熠閃光。
高考作文的分數由「基礎等級」分和「發展等級」分合成。在「發展等級」中,有一項為「有文采」,要求:「┄┄文句有意蘊。」「文句有意蘊」即文句思想要深刻和凝重,文句要蘊蓄著深刻的哲理,或包含著歷史的反思,或夾雜著幾許幽默感。而「名句」多來自實踐經驗的總結,是思想和智慧的結晶,閃爍著靈感和詩意的光芒,散發著超越時空的魅力。它包括詩詞、諺語、聯語、俗語、座右銘、格言等等。
可見,熟練靈活運用名句會加強作文的可信性與說服力,對獲得發展等級分無疑是大有裨益的。這種妙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 巧借古詩文擬題。
作文題目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整篇文章的藝術魅力,它應該亮出考生的第一道的風采。巧用古詩文作標題,甚至是直接運用古詩文的原題目作標題會透出作者的智慧和內涵,大大吸引閱卷老師的眼球,從而為作文獲得高分打下基礎。當然,任何擬標題的手法都必須以緊扣文章內容為第一要求。
如湖北省高考滿分作文《感時花濺淚》、四川省高考優秀作文《只緣身在此山中》就 是巧用古詩文語句擬題;而甘肅高考滿分作文《吊屈原賦》的標題則直接沿用西漢賈誼的《吊屈原賦》,2003年高考全國卷優秀作文《愛蓮說》的標題直接引用周敦頤的《愛蓮說》篇名。這些題目都為作文增輝不少。
二、引用古詩文扣題。
湖北省高考滿分作文《感時花濺淚》開頭一段是:「 我國詩人有雲:『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其實,這句詩正是就「景隨情遷」的道理來說明對事物的認識和一個人的感情有很大關系。這里的引用既照應了題目,又引出了主題,一舉兩得,可謂妙矣。第三段中在寫李清照生活安定時引用「興盡晚回舟,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在寫其飽受戰爭流離之苦、喪夫之恨時引用「載不動許多愁」,可謂准確印證了主題。第五段為了印證「中國無數詩人無數美麗的詩篇卻賦予了月亮以不朽的生命」,引用王維的詩「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張繼的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李白的詩「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蘇軾的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可謂旁徵博引,緊扣中心。第六段又引用了毛澤東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可謂妙筆生花,「萬變」不離題意。
三、 運用古詩文結構全篇。
四川高考優秀作文《只緣身在此山中》,引用「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作開頭來引題,第三自然段又用「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論證觀點,第五、第七兩段更是巧妙串用:「記敘時,有人說:『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但他不局限於對於事實的描述。『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由此折射出作者的智慧與寬大的胸懷,這無疑是對事物更深層次的認知。取得這樣的認知,需要感情,閱讀這樣的認知,又何嘗不需要呢?」「『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這是何等的贊嘆。『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這又是何等的冷靜與思辯。而當東坡先生再游於赤壁之時『蓋將自其變者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又把思想提上了哲學的境界。」文章結尾以「為了認知,就算『不識廬山真面目』,又有何妨?」收筆。縱觀全文,引用過半,但又引用得恰當而巧妙。
四、化用古詩文敘事抒情。
甘肅高考滿分作文《吊屈原賦》化用歐陽修的《伶官傳序》作文章的材料,仿用賈誼的《吊屈原賦》的形式成文;2003年高考全國卷優秀作文《愛蓮說》一文,開頭一段的「喜歡荷,喜歡她的淡淡清香,喜歡它的淡淡粉紅,喜歡她的亭亭玉立,喜歡它的濯清蓮而不妖,喜歡它的柔情似水……」間接引用和化用了周敦頤的《愛蓮說》,全文的對蓮的情感、對蓮的品質的定位及對比手法也都仿用了《愛蓮說》。這些准確而巧妙的化用或仿用,為文章能得滿分增添了不可辯駁的說服力。
文采思維及表達技巧訓練
一、分類聯想巧設喻
1、自然類。
我們要表達「生活處處是美,美是多姿多彩的」這個話題,便可這樣設喻:
美是游盪在寒冬中的幾點殘雪
美是漫步在藍天上的幾縷浮雲
美是跳躍在湖面上的一抹斜陽
美是回盪在密林中的幾聲鳥鳴
在訓練時我們可以先確定好一個角度,然後用一個合適的引導句,逐步增加難度,提高要求,必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詩詞類。
燦若星辰的古詩詞是我們傳統文化的寶庫。以「生命」和「樂觀」為例:
(1)引用古詩詞。
生命就是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獻身精神。
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氣。
生命就是蘇東坡「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脫與豁達。
生命就是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無奈與感傷。
(2)化用古詩詞。
樂觀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鷺
樂觀就是那沉舟側畔的萬點白帆。
樂觀就是那鸚鵡洲頭隨風拂動的萋萋芳草。
樂觀就是那化作春泥更護花的點點落紅。
3、人文類。
如果能在比喻中注入文化含量與人文精神,那自然也就更有文采了。例如:
(1)名人+名事。
命運就是項羽英雄末路自刎烏江時的那一聲仰天長嘆。
命運就是屈原留在汨羅河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問。
命運就是貝多芬在雙耳失聰時指尖下所擊出的那一曲曲悲壯的交響。
命運就是奧斯特洛夫斯基雙目失明後寫下的那一頁頁輝煌的華章。
(2)名人+名言+名德。
骨氣就是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忠貞不渝。
骨氣就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傲岸不羈。
骨氣就是於謙「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的剛強不屈。
骨氣就是葉挺「人的身軀怎能從狗的洞子爬出」的凜然不懼。
二、花葉相宜巧映襯
俗話說:「紅花還要綠葉襯。」借這個比方,文章中的一些中心句好似紅花,一枝獨艷稍嫌單調,如果能從其他角度鋪排幾句(綠葉)陪襯起來,就有韻味和風采了。
1、撥葉尋花——鋪墊式。
花朵把春天的門推開
綠蔭把夏天的門推開 葉—鋪墊句
碩果把秋天的門推開
飛雪把冬天的門推開
真誠把友誼的門推開 花—中心句
2、擎花攜葉——牽引式。
生命因追求而美麗 花—中心句
生命中如果沒有追求 葉—牽引句
就好像大地上沒有群峰
就好像山川內沒有了飛瀑
就好像河流里沒有了浪花
三、縱橫交錯巧排比
1、層層深入法(縱式)。
寬容的朋友一定情同手足
寬容的家庭一定幸福美滿
寬容的民族一定強盛不衰
寬容的世界一定和平美麗
這樣通過層層遞進,造成語義上的不斷深化,不僅有層次感,而且也很有力度,能更好地表達思想感情。
2、同類並列法(橫式)。
青春是一縷輕輕吟唱的和風
青春是一捧溫暖明亮的陽光
青春是片片馥郁醉人的花瓣
青春是顆顆晶瑩透亮的露珠
3、異類交叉法(交錯式)。
兩袖清風是廉者的幸福
加官進爵是政客的幸福
生意興隆是商人的幸福
春種秋收是農人的幸福
該例與同類並列的寫法不同,每一個排比句所選取的角度都不一樣,是一種異類交叉的手法,顯得靈活多變,姿態萬千,意蘊豐贍。
I. 用移步動點法寫中國第一灘作文
《教學大綱》規定了學生必背的古詩文名篇,高考也有名句名篇的默寫。但對於考生來說,僅僅背誦名句名篇是不夠的,還應該學會運用,讓名句在自己的高考作文中熠熠閃光。 高考作文的分數由「基礎等級」分和「發展等級」分合成。在「發展等級」中,有一項為「有文采」,要求:「┄┄文句有意蘊。」「文句有意蘊」即文句思想要深刻和凝重,文句要蘊蓄著深刻的哲理,或包含著歷史的反思,或夾雜著幾許幽默感。而「名句」多來自實踐經驗的總結,是思想和智慧的結晶,閃爍著靈感和詩意的光芒,散發著超越時空的魅力。它包括詩詞、諺語、聯語、俗語、座右銘、格言等等。 可見,熟練靈活運用名句會加強作文的可信性與說服力,對獲得發展等級分無疑是大有裨益的。這種妙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 巧借古詩文擬題。 作文題目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整篇文章的藝術魅力,它應該亮出考生的第一道的風采。巧用古詩文作標題,甚至是直接運用古詩文的原題目作標題會透出作者的智慧和內涵,大大吸引閱卷老師的眼球,從而為作文獲得高分打下基礎。當然,任何擬標題的手法都必須以緊扣文章內容為第一要求。 如湖北省高考滿分作文《感時花濺淚》、四川省高考優秀作文《只緣身在此山中》就 是巧用古詩文語句擬題;而甘肅高考滿分作文《吊屈原賦》的標題則直接沿用西漢賈誼的《吊屈原賦》,2003年高考全國卷優秀作文《愛蓮說》的標題直接引用周敦頤的《愛蓮說》篇名。這些題目都為作文增輝不少。 二、引用古詩文扣題。 湖北省高考滿分作文《感時花濺淚》開頭一段是:「 我國詩人有雲:『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其實,這句詩正是就「景隨情遷」的道理來說明對事物的認識和一個人的感情有很大關系。這里的引用既照應了題目,又引出了主題,一舉兩得,可謂妙矣。第三段中在寫李清照生活安定時引用「興盡晚回舟,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在寫其飽受戰爭流離之苦、喪夫之恨時引用「載不動許多愁」,可謂准確印證了主題。第五段為了印證「中國無數詩人無數美麗的詩篇卻賦予了月亮以不朽的生命」,引用王維的詩「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張繼的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李白的詩「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蘇軾的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可謂旁徵博引,緊扣中心。第六段又引用了毛澤東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可謂妙筆生花,「萬變」不離題意。 三、 運用古詩文結構全篇。 四川高考優秀作文《只緣身在此山中》,引用「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作開頭來引題,第三自然段又用「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論證觀點,第五、第七兩段更是巧妙串用:「記敘時,有人說:『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但他不局限於對於事實的描述。『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由此折射出作者的智慧與寬大的胸懷,這無疑是對事物更深層次的認知。取得這樣的認知,需要感情,閱讀這樣的認知,又何嘗不需要呢?」「『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這是何等的贊嘆。『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這又是何等的冷靜與思辯。而當東坡先生再游於赤壁之時『蓋將自其變者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又把思想提上了哲學的境界。」文章結尾以「為了認知,就算『不識廬山真面目』,又有何妨?」收筆。縱觀全文,引用過半,但又引用得恰當而巧妙。 四、化用古詩文敘事抒情。 甘肅高考滿分作文《吊屈原賦》化用歐陽修的《伶官傳序》作文章的材料,仿用賈誼的《吊屈原賦》的形式成文;2003年高考全國卷優秀作文《愛蓮說》一文,開頭一段的「喜歡荷,喜歡她的淡淡清香,喜歡它的淡淡粉紅,喜歡她的亭亭玉立,喜歡它的濯清蓮而不妖,喜歡它的柔情似水……」間接引用和化用了周敦頤的《愛蓮說》,全文的對蓮的情感、對蓮的品質的定位及對比手法也都仿用了《愛蓮說》。這些准確而巧妙的化用或仿用,為文章能得滿分增添了不可辯駁的說服力。文采思維及表達技巧訓練 一、分類聯想巧設喻 1、自然類。 我們要表達「生活處處是美,美是多姿多彩的」這個話題,便可這樣設喻: 美是游盪在寒冬中的幾點殘雪 美是漫步在藍天上的幾縷浮雲 美是跳躍在湖面上的一抹斜陽 美是回盪在密林中的幾聲鳥鳴 在訓練時我們可以先確定好一個角度,然後用一個合適的引導句,逐步增加難度,提高要求,必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詩詞類。 燦若星辰的古詩詞是我們傳統文化的寶庫。以「生命」和「樂觀」為例: (1)引用古詩詞。 生命就是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獻身精神。 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氣。 生命就是蘇東坡「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脫與豁達。 生命就是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無奈與感傷。 (2)化用古詩詞。 樂觀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鷺 樂觀就是那沉舟側畔的萬點白帆。 樂觀就是那鸚鵡洲頭隨風拂動的萋萋芳草。 樂觀就是那化作春泥更護花的點點落紅。 3、人文類。 如果能在比喻中注入文化含量與人文精神,那自然也就更有文采了。例如: (1)名人+名事。 命運就是項羽英雄末路自刎烏江時的那一聲仰天長嘆。 命運就是屈原留在汨羅河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問。 命運就是貝多芬在雙耳失聰時指尖下所擊出的那一曲曲悲壯的交響。 命運就是奧斯特洛夫斯基雙目失明後寫下的那一頁頁輝煌的華章。 (2)名人+名言+名德。 骨氣就是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忠貞不渝。 骨氣就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傲岸不羈。 骨氣就是於謙「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的剛強不屈。 骨氣就是葉挺「人的身軀怎能從狗的洞子爬出」的凜然不懼。 二、花葉相宜巧映襯 俗話說:「紅花還要綠葉襯。」借這個比方,文章中的一些中心句好似紅花,一枝獨艷稍嫌單調,如果能從其他角度鋪排幾句(綠葉)陪襯起來,就有韻味和風采了。 1、撥葉尋花——鋪墊式。 花朵把春天的門推開 綠蔭把夏天的門推開 葉—鋪墊句 碩果把秋天的門推開 飛雪把冬天的門推開 真誠把友誼的門推開 花—中心句 2、擎花攜葉——牽引式。 生命因追求而美麗 花—中心句 生命中如果沒有追求 葉—牽引句 就好像大地上沒有群峰 就好像山川內沒有了飛瀑 就好像河流里沒有了浪花 三、縱橫交錯巧排比 1、層層深入法(縱式)。 寬容的朋友一定情同手足 寬容的家庭一定幸福美滿 寬容的民族一定強盛不衰 寬容的世界一定和平美麗 這樣通過層層遞進,造成語義上的不斷深化,不僅有層次感,而且也很有力度,能更好地表達思想感情。 2、同類並列法(橫式)。 青春是一縷輕輕吟唱的和風 青春是一捧溫暖明亮的陽光 青春是片片馥郁醉人的花瓣 青春是顆顆晶瑩透亮的露珠 3、異類交叉法(交錯式)。 兩袖清風是廉者的幸福 加官進爵是政客的幸福 生意興隆是商人的幸福 春種秋收是農人的幸福 該例與同類並列的寫法不同,每一個排比句所選取的角度都不一樣,是一種異類交叉的手法,顯得靈活多變,姿態萬千,意蘊豐贍。
J. 求中考滿分文言文作文
1.赤兔之死
蔣昕捷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關羽走麥城,兵敗遭擒,拒降,為孫權所害。其坐騎赤兔馬為孫權賜予馬忠。
一日,馬忠上表:赤兔馬絕食數日,不久將亡。孫權大驚,急訪江東名士伯喜。此人乃伯樂之後,人言其精通馬語。
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間,但見赤兔馬伏於地,哀嘶不止。眾人不解,惟伯喜知之。伯喜遣散諸人,撫其背嘆道:「昔日曹操作《龜雖壽》雲:『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吾心知君念關將軍之恩,欲從之於地下。然當日呂奉先白門樓殞命,亦未見君如此相依,為何今日這等輕生,豈不負君千里之志哉?」
赤兔馬哀嘶一聲,嘆道:「予嘗聞:『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今幸遇先生,吾可將肺腑之言相告。吾生於西涼,後為董卓所獲,此人飛揚跋扈,殺少帝,卧龍床,實為漢賊,吾深恨之。」
伯喜點頭,曰:「後聞李儒獻計,將君贈予呂布,呂布乃天下第一勇將,眾皆言:『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想來當不負君之志也。」
赤兔馬嘆曰:「公言差矣。呂布此人最是無信,為榮華而殺丁原,為美色而刺董卓,投劉備而奪其徐州,結袁術而斬其婚使。『人無信不立』,與此等無誠信之人齊名,實為吾平生之大恥!後吾歸於曹操,其手下雖猛將如雲,卻無人可稱英雄。吾恐今生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後曹操將吾贈予關將軍;吾曾於虎牢關前見其武勇,白門樓上見其恩義,仰慕已久。關將軍見吾亦大喜,拜謝曹操。操問何故如此,關將軍答曰:『吾知此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長下落,可一日而得見矣。』其人誠信如此。常言道:『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質高。』吾敢不以死相報乎?」
伯喜聞之,嘆曰:「人皆言關將軍乃誠信之士,今日所聞,果真如此。」
赤兔馬泣曰:「吾嘗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齊之高義。玉可碎而不可損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毀其節。士為知己而死,人因誠信而存,吾安肯食吳粟而苟活於世間乎?」言罷,伏地而亡。
伯喜放聲痛哭,曰:「物猶如此,人何以堪?」後奏於孫權。權聞之亦泣:「吾不知雲長誠信如此,今此忠義之士為吾所害,吾有何面目見天下蒼生?」
後孫權傳旨,將關羽父子並赤兔馬厚葬之。
【點評】此篇是2001年以「誠信」為話題的臨場作文,作者為南京考生。此篇讀罷令人拍案稱奇。一是故事新奇。作者熟諳三國故事,編撰了赤兔馬為誠信而殞身的感人故事,其想像力實是豐富。二是立意高遠。文章將赤兔馬擬人化,讓它在同伯喜的對話中,顯示對關羽與董卓、呂布兩類人物的褒貶,實現了「真英雄必講誠信」的主題;且以「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質高」一聯,「物猶如此,人何以堪」一句,抒寫了人生當擇善而從、堅守誠信的志向,使文章的立意更上層樓。三是語言老到。通篇遣用《三國》式淺易文言,整散錯綜,明白暢曉,文采飛揚,滴水不漏,這種老到的語言功夫,是一般考生難以望其項背的。
2.轉 折
耿亮
(北京考生2003)
嘗聞一說曰:鷹鷲之屬,本為同族,其名曰隼,日獵於蒼野之間。歲逢大旱,草木盡枯,獐兔競死,群隼枵腹。或搏蒼穹,徙鴻蒙,求索於重巒之巔;或斂翅羽,撲塵埃,偏安於腐屍殍肉。則前者傲而化鷹,後者鄙而稱鷲也。
余聞此而有言曰:大旱之歲,乃隼族轉折之秋也。逢此時,志不同則前途殊也。歸屬若何,唯志所謀。
夫天地萬物,轉折之奧非僅此一案,廣袤乾坤,何處不有。君曾見清泉流塞於大石者乎?此泉之轉也。擇退者,蔽於石陰,遁於林窪,而不名於世,久之腐臭;擇進者,遇阻無畏,旋而復擊百萬遭,竟成深谷疾流而遏舟舸。君亦見清風之阻於絕壁者乎?此風之轉也。擇趨避者,散於群巒外,須臾而無形,頃刻而泯滅;擇挺進者,繼往削磨千億載,乃得赤漠飛沙之掩白日。然則物之形貌,每決於何擇於轉折也。
而青史之上,舉大業者亦莫不有擇於轉折也。百里奚之舉,孫叔敖之仕,皆自其不輟於逆境之苦。而史遷之心,篤大志而不易,遭酷刑而不餒,於大辱之重摺下毅然擇生,終有絕唱之史、無韻之騷,令後世文客撫卷喟嘆。亦有武侯之志,承先帝之德,盡報國之忠,劍指中原,不勝不休。雖夭大計於街亭,義不擇退,再四齣師,終塑盡瘁之名,而得千古慨嘆。
由此觀之,轉折者,多為困阻也。唯懷大志不言敗者,可轉而為人傑。其逢小挫輒逡巡而返者,茫茫千載之間不可計數,而留其名者未之有也!乃知驊騮騁於浩野,必有跌撲塵泥者,擇偃志者死,擇奮起者得利足;猿猱攀於絕壁,必有失手摺臂者,擇灰心者亡,擇拼搏者得神技。人必有躓踣於疾風驟雨者,擇苟安者尋一穴而居,閉塞而昧昧一生;擇傲立者跋淖而行,待霽虹如畫,而後登坦途,沐清風。不為斗米折腰,陶潛擇歸隱,棄榮華,於是《歸去來兮》傳誦千古;臨刀戟而不屈,文天祥擇死國,棄官爵,乃有灼目丹心永耀汗青。
余由是嘆曰:適轉折之地,擇何方而往,人各有願,未可強加;然播義於四海,流芳於後世,則非不畏困險、篤志憤發者莫屬也!
【點評】從具體內容和寫作技巧來說,本文可謂引用傳說,開篇不凡;以「志」立論,意義深遠;縱橫捭闔,開掘非淺;巧妙收束,題旨畢見。「文言是我作為一個現代人對古代人懷著敬仰的回顧,是對他們精神的繼承。」本文作者——北京考生耿亮如是說。學理科的又有如此之志趣,「全才」乎?「怪才」乎?
3.吊屈原賦
陝西考生2003
尚記兩千年前,賈公過長沙,自慨命運之不濟,悒鬱思索,而做斯賦。竟有同命相似之感嘆,其悲嘆人才之不為用,而忠言不被納之意,蓋與君之所行謬矣。命吾於考場之上,端午佳節,重做斯賦,以吊先生之靈
嗚呼,君雖為楚王之同姓,其血緣之親.可謂近矣,君累世為官,與楚王之忠心,可謂昭然也,然竟為世人所不容,被君王黜免,終於鬱郁而沉於汩羅矣。雖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有日月齊輝之才,一旦被疏,不復被用,雖心系楚國,胸懷天下,豈不枉然。
余嘆其感情之無用焉,君臨天下,當以理為重,奈何信奸讒之語,而疏遠信臣忠義之士也,懷王不用汝擊,終招患禍,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吾惟惜其不以事理相推,而竟以感情之草草行事也。
故天下之成就大事者,莫不恪守理,而自製於情也,人情莫不好悅己者,而惡直言者也,故庄宗雖有天下而終自戮於伶人之手,其沉溺於私情使然也。夫奸讒當道,以美色誘之,絲竹樂之,財物亂之,使其遠正直而近讒邪,雖已似日之昏昏,而不自知,至於禍已至矣,乃有悔色,豈不晚哉?
人情有遠近.而緣有親疏,而公理無遠近,正道無偏邪,君於九天之上,可憶及昔日否,子蘭之流,力勸懷王之秦求和,終使懷王之魂留他鄉,子蘭豈不為楚王之親近哉,有骨肉之親,卻不能遠謀,有遠謀之臣,未有骨肉之親,情理相較,於情於理,競何如哉,懷王屈理從情,終至斯地,雖有天地為其悲惜,然流留笑柄子青史矣。
君沉汩羅,去今兩干余載矣,夫兩千餘載之中,屈理而從情者,不可盡數,今日光華閃耀大地,然此事仍無有斷絕之時,余作此文,畢汝可知,展汝之盛德,示汝之才華,以警戒世人,使其屈情從理,如此,則官不貪,如此,則民不奸,如此則百姓直田享用不盡矣。
懷王於冥冥之中,定當後悔不迭,特以為情乃理之末,而理為情之始也,理從情而家不立,則國不治,則天下難平,情從理,則行路之人,可為骨肉之親,邂逅之人,可助成大事,豈不如此哉?
【點評】立意切題,分析政治與感情的關系精闢;全篇用文言文寫就,且文筆流暢,標點准確,顯示出雄厚的古漢語基礎知識;熟悉中國歷史,把古代人物與現代人物結合起來對比,提升了主題;將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自然結合進文章,生動感人,乃歷年來很好的文章。《史記》里,司馬遷為屈原和賈誼合寫一傳,可見這兩位歷史人物相似之處頗多,此文作者即以「賈公」開頭,貼切而自然;而「我」的作賦,則順理成章。主體部分緊緊圍繞「以感情親疏作為用人的標准,必將造成歷史悲劇」這一中心,縱論歷史,深入剖析,很具說服力。嫻熟的文言筆法,讀來韻味十足。文中可見《屈原列傳》《諫太宗十思疏》《伶官傳序》等課文的影子,足見考生對語文課本是熟悉的,文言基礎知識掌握牢固,運用靈活,相關歷史知識掌握也很不錯。從對「賦」這種文體的要求來說,且不說漢賦,就是唐宋的賦,句式和聲韻都應該「合律」——即多用駢句並講究平仄。而這首賦在形式上還不大像,因為作賦太難,考生在考場上能作到這個程度就難能可貴了。不過後來者的借鑒宜審慎一些。
4.珍 瓏
福建考生2006
古有善弈者,居山林中,生平於戰,未嘗敗績。世人疑為神也,詣之者甚蕃。然其居無定所,人尋而不得,皆鬱郁而反。脾性怪異,不喜人眾,好冷清,一入棋,則物我皆忘。年過半百,不欲默默無聞於後世,遂窮畢生心血,布一殘局,望後人破之。局成之日,嘔血而亡,雙目凹陷,發盡白矣。千載百歲後,境隨時遷,局已失傳,世人尋之,均不得。
時至乾隆十二年秋,局乍現於清覺寺。帝弘歷好弈,聞之,欣然前往。清覺寺建於孤峰之巔,終年積雪,鳥獸不至。帝嘆曰:「地勢且險如此,則復棋局耶?」全寺上下,陳設簡陋,人止一老僧而已。僧引帝至局前,見局雖古而不污,瑩白光亮。帝執白,僧執黑,局開矣。
帝見局中白子似通未通,似死非死,甚怪。思忖良久,落子於「去」位七九路。僧贊曰:「吾皇不爭小而爭大,不落『上』位落『去』位,智也!」遂以黑子應之。帝落子於「去」位八八路,笑曰:「朕君臨天下,豈為錙銖必較之人?」僧應黑子,曰:「請恕老僧之韙,吾皇可謂之『智』者,而不可謂之『慧』也。」帝曰:「何也?」對曰:「佛祖之修證法門為『戒、定、慧』,《楞嚴經》雲:『攝心為戒,因戒而定,因定發慧。』吾皇之棋,張揚有餘而收斂不足,此無『戒』也。既無『戒』,何來『定』,何來『慧』?」帝不語,頗不以為然,落子「去」位七六路。如此十餘回合,「去」位白子盡死矣。僧曰:「《法句經》雲:『勝者生怨,負者自鄙,去勝負心,無諍自安。』吾皇以為如何?」帝曰:「喏。」
帝低首苦思,反擊『平』位七三路。僧贊曰:「不入旁門,直攻要害,妙!」遂應黑子,以攻勢化攻勢。良久,帝不落子,僧問曰:「吾皇何故躊躇?」帝曰:「若攻,則七三路白子必死;若保,則失先手。是故躊躇。」僧曰:「何不棄此子?」對曰:「此子乃進攻關鍵,棄之,則攻勢不存。」思忖再三,落子七四路,保子。然帝先手已失,止十餘回合,『平』位白亦盡死矣。僧曰:「經中有雲:『或有來求手足耳鼻,頭目肉血,骨髓身分,菩薩摩訶薩見來求者,悉能一切歡喜施與。』此大善也!白子只求自保,此無『善』。無『善』,焉能勝?」帝棄子認輸。僧曰:「吾皇非破此局之人。」帝問:「然則何人可破此局?」僧不答,反問曰:「『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盛』,為人生八苦。吾皇以為,何為最苦?」帝曰:「求不得。」僧笑曰:「八苦之源,皆為人也。人有欲,則有苦;人無欲,則無功。世人求有功亦求無苦,均不得,誠不知其無『空』也。所謂『空』者,心中之空,人中之空,世中之空,無張無斂是為空,無勝無負亦是為空。留空於心,則明得失;留空於人,則無勝敗;留空於世,則無苦有功皆可並存也。破此局之道,蓋留『空』耳!」
帝默然,有所悟。遂回宮,下旨撥款修寺。然峰巔已空,止余白雪。人尋寺,皆不得。
[點評]這是一篇頗具才情的,用《桃花源記》的手法,用文言文作敘事載體,詮釋話題「留一點空白」的考場佳作。作者一揮而就,寫得精警深刻,文采斐然。不用說,這是一個愛讀書,愛思考,具有廣博的知識、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實的寫作功夫的考生。作者將歷史知識、圍棋戰法、佛教思想、哲理思考、辯論技藝巧妙地融於一爐,使自己的優勢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作者在准確地理解和把握題旨的基礎上,展開合理的想像,為我們講述了乾隆皇帝弘歷與一深居山林的善弈者的一場對弈的故事。可謂是細膩入微,繪聲繪色。那流暢精練的文言語言、充滿刀光劍影的弈棋場面、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生動精彩的人物對話、栩栩入生的人物形象、別致深刻的人生哲理,使得文章如鶴立雞群,脫穎而出。
5.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樂語文賦
傅 亘
(江西考生2007)
挈竹榼以逸致兮,披鶴氅而登台。攬清風以盈袖兮,樂語文而開懷。
樂語文也,勝景每覽,好懷常開。
若夫春也,初雷數聲,殘冰幾塊;近郊紫紅,遠山青黛;飛絮競逐,游絲相賽;粉蝶戀花,黃蛺繞菜;簾外燕舞堪憐,柳底鶯穿可愛;鳥鳴春眠不覺,花落未掃猶在。
夏也,朝雨迷濛,暮雲叆叇;葉浮飄萍,波翻細麥;淺澗水靈,深林天籟;東海濤驚,北澤浪駭;芰荷覆水景緻,牛鷺留人風采;西園草盛徑迷,南嶺藤多路窄。
秋也,落日榴赤,流雲梨白;薄霧可織,明霞堪裁;山前秋草,庭下涼槐;靜菊獨傲,過雁相排;丹楓爛漫之極,白鶴野閑之太;碧落爽朗無雲,銀河澄瑩如帶。
冬也,巷陌流光,亭榭溢彩;蘇幕密遮,紅櫻輕擺;寒燭影煌,暖日杳靄;絲竹冬丁,舟橈欸乃;翠竹環繞地閣,臘梅暗發山脈;涼風遍地驟馳,瑞雪漫天撲蓋。
語文者,信有醉人之姿,更有養人之態。
語文者,如桑前之所,泉後之宅;高朋座滿,雅客常來;美韻眾和,佳釀頻釃;歌闌箸落,宴罷冠歪。
語文者,如同窗舊交,忘機少艾;垂虹胸襟,捉月氣概;可與登楚岫,渡秦淮,游閬苑,醉蓬萊,攀絕壁之青松,撫窮鄉之古柏;指杏酒以約沽,臨陂路而議買。
語文者,如綺閣綠眉,雕樓青睞,霧寰杏眼,雲鬢桃腮;可與之泛舟江南,系馬河外;盡歷三湘,遍游九派;高歌土家,低吟苗寨,品笛中原,吹笳邊塞。
無語文也,則競夜無眠,終宵多 。
苔痕侵壁隱憂,蛛網掛檐叵耐,盡懷低落之情,更無高馳之態,若抑鬱於前失,如唏噓於新敗,顧瘦影以自憐,遣愁懷而無賴。以至傷途窮而路末,怨時蹇而命乖,向牆隅以流涕,聞畫角而生哀。
嗟乎!草木一秋,人生幾載?每登高臨遠,觀雲望海,必曰:「不登象牙之塔,何愛雞肋之才?不付此生語文,何惜數尺病骸?」
故出師訪友,夜坐書齋;遺策常求,古書每猜;閱文沉醉,讀詩盡呆;眼澀流血,骨瘦如柴;朝兢夕惕未休,口誦心惟不怠。
語文者,洵為一泓清泉也,可逸致,可遣懷,語文者,洵為一泓清泉也,可逸致,可開懷。
【點評】本文以賦名篇,竭盡鋪排之能事,寫盡語文的千姿百態,又用對比手法,說明有無語文對人精神的價值所在,也道盡學習語文的艱辛和追求的苦況。最後歸結到語文「洵(實在)為一泓清泉」,有可逸致可開懷的功能。全篇對仗工整,一韻到底。雖多有借鑒,但作者本人加工推敲的痕跡明顯。作者古文功底豐厚,用詞造句老練,辭賦文體格式相當熟練,四六句式運用自如,一些生僻古雅的詞藻也屢現筆端。雖個別地方有以辭害意之嫌,如「青睞」一詞似有不當,但一個中學生對傳統文化有如此之熱愛和積累,絕對不可小覷。
6.智士程濟小傳
成都考生2007
程濟,陝西朝邑人,少與同窗高翔言志,翔言:「願為忠臣。」濟曰:「願為智士。」建文初,濟出仕,上本言燕王有反意,人皆不信。明年果反,人皆信服。建文特升為翰林院編修。北兵素悍,南兵節節敗退。
建文四年六月,京城破,帝欲自盡,濟勸之,乃削發為僧,濟扮作道士,由宮中秘道出。二人乃以師徒稱之。燕王入城,召素有名望者草詔以服眾,時高翔在京任監察御史,與方孝孺同被召, 二人嚴詞以拒,王怒殺之,誅其親族。而名士重臣,如狀元胡廣,學士解縉,編修楊榮、楊溥等,皆降之。濟聞之,嘆曰:「高君果遂生平之志。」燕王百計尋帝,二人乃往雲南投西平侯沐晟。
至雲南,幸沐晟忠義,藏二人於隱蔽處。 後沐晟卒,帝問濟:「沐晟以死,靠山失,如何?」濟曰:「人心難測,此地不可再留。」乃隱於大理窮荒。
後帝靜極思動,與濟出遊,路上聞燕王暴卒於榆木川,洪熙繼位。帝訪問確真,乃釋然曰: 「從此可以無憂矣。」又十月,洪熙又亡,宣德登基,帝愈放心,與濟一僧一道,遍游天下。
十年後,宣德崩,正統即位,因其年幼,用楊榮、楊溥、楊士奇主政,時人稱為「三楊閣老」。帝謂濟:「當日楊榮、楊溥與卿同為編修,今日權傾天下。以卿才智,若肯改節,今日首輔之位,舍卿其誰! 」濟曰:「榮華富貴豈弟子所願?求長伴師身旁,此生足矣。」帝頗有感慨。
一日,帝問濟:「我今年老,可歸否?」濟曰:「朝代已換,天下久定,人已老,恩怨全消,何不歸?」帝乃至雲南布政司堂言:「吾建文帝也,今年老欲歸,汝等可寫本奏上。」眾官本上,旨下:進京辨認。
至京師,朝廷遣建文舊臣吳亮往辨,亮見帝,大哭,不能仰視。入內,恐難以取信,自縊以明。正統感悟,命迎入大內,濟見帝得入宮,乃飄然而去。入內,正統以孫兒禮拜之,因不便稱呼,乃稱太上老佛。後帝壽至八十九歲而崩,敕葬於北京西城外黑龍潭,無墳無樹。
異史氏曰:一子錯,滿盤輸。人的每一步對一生都很重要。建文純仁至孝,惜靖難初錯用李景隆、耿炳文,軍事失利。又因燕王為叔,處處忍讓,是徒惜仁名而遂至失國,流亡一生。燕王甘冒大險,起兵反叛,僥幸獲勝,然大肆屠殺忠臣,興文字獄,凶暴過甚,是以後人多同情建文而貶斥燕王,真可謂不以成敗論英雄,公道本自在人心。胡廣以狀元之才名重於世,降燕姑且不論,據顧炎武考證其《五經大全》全系雜抄他人著作而成,是文章品行俱不佳,無可取也。解縉素無劣行,喪名降燕,終於獄中,為士林所不齒,真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身。程濟追隨建文近四十載,矢志不渝,委曲全主,終致主歸骨,比之介子推有過之而無不及,自稱智士,真無愧矣,可謂俯仰一生無所愧,從來不作劇新文。
【點評】故事新編已不新鮮,文言文寫作亦不新鮮,而用文言文創作故事新編,則屬另闢溪徑。作者的文言文功底比較扎實,遣詞造句像模像樣,若即若離地記敘出燕王朱棣弒君篡位的故事,並賦予其新的含義——一步決定一生。結尾模仿《聊齋志異》的筆法,直接對故事中的人物進行點評,評價中肯,頗有見地,既收束全文,又點明話題,這是文章最大的亮點。
7.吊李白歌並序
余嘗客九江,舟行適當塗,其間有太白酒樓者,遂乃登臨。但寒流清泚,遠山憔悴;風煙掩抑,支離草際,則太白墜舟之地也。江水泱泱,名流跡往;其高才品性,故老遺聞,多能道者。又讀太白文字,雖作世道茫然,終為抔土,然率性凈直,不知悲觀語,真仙人矣!嗟乎!萬物不得其恆,能於得志而保其潔,失意而終其志者,復古至今,而又有幾人能像謫仙之流歟?往雖必然,可謝後人,遂歌以吊之。
狂哉太白仙,悲也李青蓮。長安肆中識爾面,當塗江心慕君顏。玉柱煙鬢雛鳳眼,劍眉入雲天。頎身腰懸劍,舞影自翩躚。敢以斗酒詩百篇,自稱酒中仙。
憶昔少年時,壯志離蜀滇。謝屐逐野路,扁舟濟江湖。浩宇長風連天幕,丘山短歌懷作古。歌罷釃酒倚疊巘,可以思絕峨嵋巔。奠愁湖上人莫愁,飛燕堂前舊飛燕。地柱崩倒東南陷,天姥連天勢拔岳。名山兮多險。飛瀑兮生煙。
荏苒十年,遍於諸侯,君還記否?莫將余情聽殘漏,只為社稷報君侯,老夫鬢發已先秋,年少壯志尚未酬。渭陰眾聞「蜀道難」,潁陽獨嘆「將進酒」。酒醉更深愁更愁,心寄明月月如鉤。文章易成功難就,檻外空餘水悠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一腔報國心,供奉為翰林。醉倒酒肆中,天子呼不應。世間文人情,千秋萬歲名。便卧龍廷草狂書,書生只筆卻強胡。詩成妝濃凝香露,清平三調宜聖主。便為聖主念朝朝,只為貴妃情暮暮。朝朝暮暮志如許,豈隨霓裳羽衣曲。 落日城頭土分爨,學劍便為隨雕鞍。匹夫猶能臨死難,丈夫豈可醉酒酣。投筆請纓斬樓蘭,人幕志在青海灣。兵敗須臾如山倒,忠心反被逐深山。誰與嘆,誰與嘆?空有志,在邊關。塵衣袖風鬢絲亂,當塗江頭獨潸然。秋心有淚流如水,杯酒無味醉同歡。
君不見黃金台,幾人歡笑幾心寒。縱令蜀國多名山,直教中原少薦才。寶玉難從奪其白,英雄不可侮其概。崑山璞玉自切磋,清水芙蓉去雕琢。醉眼看花花寥落,醉人更比花寂寞。月斷風曉楚天闊,月既無言入城郭。
天何如之蒼蒼兮,乘大鵬以振八裔;地何如之茫茫兮,摧中天而折其翼。仰仙人之瀟灑兮,望環佩之陸離。其心也不悔兮,豈在乎功利。終其生於黃土兮,歷萬世而自然。成其名於後世兮,乃傲岸而得之。祿高官兮濟世,雖富貴兮不汲汲。人兮,鬼兮,仙兮,千古而成矣。醒兮,醉兮,夢兮,謫仙死而誰涕。
謫仙生時,不得其志。將泣於文,將興於山,自適也。即萬古仰之,而今安在哉?然其處世為人,豈不為我輩圭皋乎?故日:成矣太白,不朽太白!
【點評】此文是2007年浙江考生的考場作文。李白站在詩歌美學的巔峰之上,鐫刻於今人的集體想像之中,我們不斷以各種角度解讀他,以各種方式追思他。試看這篇出神入化的擬古駢文,方知作者已將這樣的熱愛融入了自己的血液。本文惟妙惟肖地模擬李白的文風,虯勁滄桑狂放不羈,詩詞歌賦信手拈來,表現出雄厚的古文功底與修養。作者更如謫仙附體,哀嘆一生動盪壯志難酬的苦悶,既表達了對李白詩才的贊嘆,又從精神高度理解他的心境,可謂從最高的意義上向李白致敬。筆意縱橫,大氣磅礴,言辭凝練,格調俊逸,非一般人所能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