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貝多芬創做英雄交響曲的故事
貝多芬從1796年開始便已感到聽覺日漸衰弱,到1801年,他確信自己的耳疾無法醫治,他對藝術的愛和對生活的愛戰勝了他個人的苦痛和絕望--苦難變成了他的創作力量的源泉。在這樣一個精神危機發展到頂峰的時候,他開始創作他的樂觀主義的《英雄交響曲》。《英雄交響曲》標志著貝多芬的精神的轉機,同時也標志著他創作的"英雄年代"的開始。
貝多芬的心中充滿了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他是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熱烈擁護者。1798年,柏納多特將軍(1763—1844)出任法國駐維也納大使,貝多芬常到他的家裡,並和他周圍的人有密切的交往。1802年,貝多芬在柏納多特的提意下,動手寫作獻給拿破崙的《第三交響曲》。在他的心目中,拿破崙是摧毀專制制度、實現共和理想的英雄。
1804年,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響曲》。
請注意下面一段:
正當他准備獻給拿破崙時,拿破崙稱帝的消息傳到了維也納。貝多芬從學生李斯(1784—1838)那裡得知這個消息時,怒氣沖沖地吼道:「他也不過是一個凡夫俗子。現在他也要踐踏人權,以逞其個人的野心了。他將騎在眾人頭上,成為一個暴君!」說著,走向桌子,把寫給拿破崙的獻詞撕個粉碎,扔在地板上,不許別人把它拾起來。過了許多日子,貝多芬的氣憤才漸漸的平息,並允許把這部作品公之於世。1804年12月,這部交響曲在維也納羅布科維茲親王的宮廷里首次演出。1805年4月在維也納劇院的第一次公開演出,是由貝多芬親自指揮的,節目單上寫著:「一部新的大交響曲,升D大調,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先生作,獻給羅布科維茲親王殿下。」
我覺得這種語氣完全是一種講故事的手法,是編出來的名人逸事。
奇怪的是,貝多芬不說是降E大調,而說是升D大調。1806年10月總譜出版時,標題頁上印著:英雄交響曲為紀念一位偉人而作從此,《第三交響曲》就被稱為「英雄交響曲」。
1813年秋,貝多芬為美爾策爾發明的萬能琴(即機械樂隊)寫作了一部戰爭交響曲,題為《威靈頓的勝利》或《維多利亞之戰》,描寫同年6月21日英將威靈頓在西班牙北部城市維多利亞大敗拿破崙的場景。
㈡ 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
《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The Symphony No.3 in E flat major,Op.55,又名《英雄交響曲》),是德國作曲家路德維希·凡專·貝多芬作於屬1804年的交響曲,作品55號。
這首交響曲從內容到形式都富於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巨大,和聲與節奏新穎自由。他在曲式結構上作了革新,如用一首庄嚴的葬禮進行曲作為第二樂章,用一首諧謔曲作為第三樂章,都是前所未有的。全曲宏偉壯闊。
(2)聽英雄交響曲貝多芬寫作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從1803年5月開始,貝多芬著手創作《降E大調交響曲》。關於這首交響曲創作的動機和由來,眾說紛紜。流傳甚廣,但又不足全信的傳聞是:貝多芬在創作此曲時,是以拿破崙為對象而創作的,因此他在總譜扉頁上寫有「題獻給波拿巴」的字樣。
當他聽說拿破崙稱帝時,大怒而叫道:這個人也不過是個凡夫俗子罷了,為了滿足自己的野心,大肆蹂躪全人類的權利,把自己置於萬人之上,成為了一個獨裁者。
然後,憤而扯破總譜的封面,以致扉頁都被擦破。1804年10月此曲出版討,改名為「為紀念一個偉大的人物而寫的交響曲」。
㈢ 貝多芬的作文素材
[貝多芬的作文素材]
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於萊茵河畔距法國不遠的小城—波恩,貝多芬的作文素材。他出生於夫拉芒家族,一個音樂世家。他的祖父叫魯特維克,是波恩宮廷樂團的樂團長,父親是一個酗酒的男高音歌手。他的母親是一個女僕,一個廚子的女兒。貝多芬自幼便已顯露出他的音樂天分,父親急於把他培養成為一個像莫扎特那樣的神童,從小就把他一人和提琴關在家裡,或整天逼在羽管鍵琴旁邊練習。八歲時他已開始在音樂會上表演並嘗試作曲,但是,他在這段時期中所受的音樂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亂和沒有系統的。 公認的最像貝多芬Beethoven的畫像十二歲時,他已經能夠自如地演奏,而且擔任了管風琴師聶費(Christian Gottlob Neefe,1748-1798)的助手。就在這時他開始正式跟聶費學習音樂。聶費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樂家,他擴大了貝多芬的藝術視野,使貝多芬熟悉了德國古典藝術的一些優秀範例,並鞏固了貝多芬對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貝多芬的正規學習和有系統的教養,實際上是從聶費的細心教導和培養開始的:聶費還引導他在1787年到維也納就教於莫扎特 。莫扎特聽過他的演奏之後,就預言有朝一日貝多芬將震動全世界。貝多芬到維也納不久便接到母親的死訊,他不得不立即趕回波恩。由於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親死後,他才第二次來到維也納,但這時莫扎特卻已不在人世了。貝多芬第二次來到維也納後,很快地便贏得了維也納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別是即興演奏)的稱謂。以後,他先跟弗朗茨·約瑟夫·海頓(Joseph Haydn,1732-1809)學習,後來跟申克、阿勃列希貝爾格(Johann Albrechtsberger,1736-1809)和安東尼奧·薩列里(Antonio Salieri,1750-1825)等人學習。他在波恩通過同知識分子勃萊寧的交往,接觸到當時許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樂家,並從他們那兒,受到"狂飆運動"的思潮影響。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國大革命前幾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長尤為迅速。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的石膏面模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進步的思想意識給他了很多啟發,從而奠定了他人文主義世界鄣幕.深信人類平等,追求正義和個性自由,憎恨封建專制的壓迫。盡管維也納古典樂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處的生活年代相當接近,但是貝多芬的思想同海頓和莫扎特顯然並不屬同一個時代。海頓一生備受凌辱,他雖也偶而被激怒過,但卻總是逆來順受,當時進步的文學思潮和革命情緒都很少能使他激動,他的音樂同斗爭也是永遠絕緣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難並不比海頓少,他勇敢於反抗,寧願貧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樂中,從那充滿陽光和青春活力的歡樂的背後,往往還是可以感覺得到一絲痛苦、憂郁和傷感的情緒。只有貝多芬,他不但憤怒地反對封建制度的專制,而且用他的音樂號召人們為自由和幸福而斗爭。貝多芬在波恩時期(1782-1792)的創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鋼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這一時期可以說他還只是處於創作的准備階段。他在維也納最初十年(1792-1802)的創作,比較著名的作品也只有《悲愴》、《月光》鋼琴奏鳴曲和克羅采小提琴奏鳴曲及第三鋼琴協奏曲等。但在這期間,他對社會與政治諸問題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識到他要努力探尋的目標。1802-1812年,他的創作進入了成熟時期,這段時間後來成為他的英雄年代。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的Pianoforte貝多芬創作活動的成熟過程表面看來是相當遲緩的,但實際上卻非常穩固。他三十歲時才開始寫第一部交響曲,而在象這樣年紀的莫扎特已經寫了四十部左右的交響曲了。 貝多芬生活道路非常坎坷,晚年失聰;他從1796年26歲時開始便已感到聽覺日漸衰弱,但直到1801年,當他確信自己的耳疾無法醫治時,才把這件事情告訴給他的朋友。但是,他對藝術的愛和對生活的愛戰勝了他個人的苦痛和絕望--苦難變成了他的創作力量的源泉。在這樣一個精神危機發展到頂峰的時候,貝多芬以堅強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難他開始創作他的樂觀主義的第三英雄交響曲。英雄交響曲標志著貝多芬的精神的轉機,同時也標志著他創作的英雄年代的開始。 貝多芬在維也納的後一階段,由於歐洲正經歷著嚴重的政治反動時期,即梅特涅的反動統治特別的猖獗的時期,他的創作也暫時呈現頹勢(1813-1817)。從1818年起,在貝多芬一生的最後十年當中(1818一1827),他在耳朵全聾、健康情況惡化和生活貧困,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況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創作了《第九合唱交響曲》,總結了他光輝的、史詩般的一生並展現了人類的美好願望。 貝多芬於1827年3月26日在維也納辭世;死時沒有一個親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時卻形成了群眾性的一個浪潮,所有的學校全部停課表示哀悼,有兩萬群眾護送著他的棺樞,他的墓碑上銘刻著奧地利詩人格利爾巴采(1791-1872)的題詞:"當你站在他的靈柩跟前的時候,籠罩著你的並不是志頹氣喪,而是一種崇高的感情;我們只有對他這樣一個人才可以說:他完成了偉大的事業……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的Desk"貝多芬是世界藝術史上的偉大作曲家之一,他的創作集中體現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進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義形象可以用"通過苦難--走向歡樂;通過斗爭--獲得勝利"加以概括,作文素材《貝多芬的作文素材》。他的作品了既壯麗宏偉又極朴實鮮明,它的音樂內容豐富,同時又易於為聽眾所理解和接受。貝多芬的音樂集中體現了他那個時代人民的痛苦和歡樂,斗爭和勝利,因此它過去總是那樣激勵著人們,鼓舞著人們的鬥志,即使在現在也使人們感到親切和鼓舞。 貝多芬的作品《第九合唱交響曲》、《第五命運交響曲》、《第六田園交響曲》、《第三、第四、第五皇帝鋼琴協奏曲》、《月光曲》、《悲愴鋼琴奏鳴曲》、《庄嚴彌撒曲》,《命運》等等,這些都是擺脫古典主義、展現自由、熱情奔放的美麗樂章。 [編輯本段]貝多芬的創作生涯貝多芬生長的年代,正是約瑟夫二世實行開明專制的時期,波恩的統治者也實行了一些改良的措施。波恩成了當時德國啟蒙運動的中心地之一。 A portrait of the 13-year-old Beethoven貝多芬一出生就開始了他與命運的抗爭。父親想開拓他的音樂天賦,總是把他當作神童一樣四處炫耀。四歲的時候,父親就讓他整天坐在洋琴(洋琴是一種形式和組織都類似於鋼琴的樂器,是在鋼琴出現之前的一種鍵盤樂器)前,或是把他和一把提琴一起關在一間屋子裡。父親總是用暴力迫使他學習。十一歲時,貝多芬加入了戲院的樂隊。十三歲時,他當上了大風琴手。他總算不厭惡音樂,這是非常幸運的事了。從1781年起,貝多芬在劇院工作的同時,跟樂隊指揮奈弗學 習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和作曲法。奈弗是位很有修養、傾向 於啟蒙運動的作曲家.指揮家,他對發展德國的民族歌劇、清唱劇都曾有過貢獻。貝多芬通過向這位老師學習,認識到學習德國 民族音樂傳統的重要,並在奈弗的引導下也接受了啟蒙運動的影響,對德國當時的進步文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貝多芬作為鋼琴家所具有的嫻熟技巧給所有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僅是一名成功的演奏家,也是一位優秀的教師。他不久就成為一名多產的作曲家。他的作品頗受歡迎,二十五六歲時就能輕而易舉地把作品賣給出版商。 Beethoven_house_of_birth出生地貝多芬將近而立之年時就有了失聰的先兆,這位年輕的作曲家為此不祥之兆而感到惴惴不安,這是可想而知的。一時間他竟想到了自殺。貝多芬不斷地譜寫出大量的音樂作品。但是隨著時光的流逝,他對當時音樂觀眾所喜聞樂聽的音樂的關注日漸減少。但是他卻在不斷地獲得成功。貝多芬快到50歲時已經完全耳聾。結果他不再登台演出,甚至變得更加孤獨怪癖。他並不象先前那樣多產,而且作品也給人以詰屈聱牙之感。那時他主要是為自己和一些理想的未來觀眾而作曲。據說,他曾對一位批評家說,他的作品不是為你而是為未來的一代而創作的。如果說這位超乎時空的最富有天才的作曲家飽嘗了失聰的辛酸,不如說那就是對命運的一種最無情的嘲弄;如果說貝多芬不顧失聰的痛苦,以一種超人的毅力繼續保證了作品的質量,那麼這就是一種鼓舞人心的、近乎令人難以置信的功績。但是事實比想像的還要出人意料:實際上貝多芬在完全失聰的歲月里,譜寫出的樂章超出了他早期作品的水準。一般人認為他在晚年的歲月里創作的作品是他一生中最偉大的傑作。他1827年在維也納去逝,終年57歲。 Beethoven_death_mask塑像貝多芬創作了大量作品,其中包括九部交響曲,32部鋼琴奏鳴曲,五部鋼琴協奏曲,十部鋼琴小提琴奏鳴曲,一系列弦樂四重奏曲,聲樂曲,劇樂曲,以及許多其他樂曲。但是和他眾多的樂曲的數量相比,更重要的是其質量。他的作品把完美的想像和奔放的感情有機地融為一體。貝多芬用自己的演奏扣動了人們的心弦,他們再也不認為器樂是一種次要的藝術。貝多芬是一位頗具有創造性的作曲家,他給音樂帶來的變化中有許多已經產生了流芳百世的效果。他擴大了管弦樂隊的規模,增加了交響曲的長度,擴大了它們的領域。他證明了鋼琴具有極其廣泛的用途,為使它成為第一流的樂器做出了貢獻。貝多芬代表了音樂從古典式向浪漫式的轉變。他的作品給許多富有浪漫色彩的樂曲帶來啟迪。貝多芬對許多後來的作曲家都有很大的影響,其中包括各種風格不同的人,如勃拉姆斯、瓦格納、舒伯特和柴柯夫斯基。他還為柏遼茲、古斯塔夫·馬勒、斯特勞斯等許多人開辟了道路。雖然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幾乎和他同享盛名,但是貝多芬的樂曲比巴赫的樂曲擁有范圍更廣、數目更多的聽眾,而且貝多芬做出的眾多革新比巴赫的作品對後來的音樂發展具有更為深刻的影響。貝多芬的交響曲創作多採用擴充的奏鳴曲形式,他的創作構思寬廣、宏偉,思想深邃,形象對比鮮明,豐富多樣,在曲式的處理上都達到了作品整體上的高度統一,在創作之中把原交響曲中的第三樂章小步舞曲改為諧謔曲,把歌劇中對人世間矛盾沖突通過斗爭取得勝利的戲劇性表現手法運用到交響曲中,在第九交響曲中甚至加入了合唱,擴大了交響曲的表現能力與氛圍。另外,在交響曲的創作中,貝多芬在配器方面作了大膽的創新,確立單簧管在樂隊中的地位,在第九交響曲中使用四支長號等等,形成了一個新穎的風格,開始了一個新的領域,用這種創新的音樂形式充分表達了他的內心世界,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進步思潮,將歐洲古典樂派的音樂發展到了最高峰,開創了19世紀歐洲浪漫主義音樂之先河。 但貝多芬最後的晚年是他一生最悲慘、最痛苦的年月,孤寂和貧困的威脅使他窮愁潦倒,孑然一身,1827年3月26日病逝於維也納。據說在他臨終的一刻,暴雨雷電交加,貝多芬舉起乾枯的手臂向天空作最後的奮擊。這種生命不息戰斗不止的精神,全部貫注在他那些不朽的巨作中。 貝多芬是人類藝術上最偉大的創造者之一。他一方面有著卓越的音樂天賦、熾熱的叛逆氣質和巨人般的堅強性格;另一方面他那百折不撓的意志和對社會的責任感而產生的崇高思想,形成他作為一個音樂家的特殊品質。他通過自己的創作,特別在他的九部交響曲中,反映了那個時代偉大的人民運動和最進步的思想。他以時代和個人的命運為題,通過深刻的哲理和感人的藝術形象相結合,寫出了一系列交響樂作品,表現了從斗爭到勝利、 從黑暗到光明、從苦難到快樂的 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精神歷程, 他的九首交響曲象珍珠一樣永遠閃閃發光。
〔貝多芬的作文素材〕【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㈣ 求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的聽後感
我不知道......Sorry.....
㈤ 貝多芬《英雄交響曲》
「自由」,一直是貝多芬心目中不可顛覆的信念。他在波恩通過同知識分子勃萊寧的交往,受到了「狂飆運動」的思潮影響,在法國大革命的前幾年就已經逐漸形成了成熟的民主主義思想。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進步的思想意識給了貝多芬極大的啟發,從而奠定了他的人文主義世界觀的基礎——深信人類的平等,追求正義和個性的自由,憎恨封建專制的壓迫。他曾在自己的札記中寫道:「自由!!!能有什麼東西比它更是人們所需要的呢?」「我愛自由甚於一切——即使在王座面前也不會背棄真理!」「在藝術界里,如同在一切偉大的創造里一樣,自由前進就是目標。」這就是貝多芬的創作誓言。而他也正是遵循著這一誓言創作了許多不朽的篇章,從而實現了他「通過苦難——走向歡樂;通過斗爭——走向勝利」的革命英雄主義理想。
貝多芬一生的創作在作曲技術上有許多新發展,例如他擴充了奏鳴曲式結構,加強了它的表現力。他的主題、過渡、副主題都連接得很緊湊,若一氣呵成。轉調也更自由,打破了過去各樂章之間以及主題與副主題之間的調性關系的陳規,使調性色彩更加豐富。貝多芬以感性來駕馭理性,以內容來牽制形式。但是由於調性過於激進,使得很多人第一次聽到他的音樂時都會自然地掩耳。有人形容貝多芬的音樂會使人產生或不安、憎惡、痛苦或激烈的情緒。但這正是他喚起人們靈魂深處永無止境的渴望的方式。也正式浪漫主義的本色。
貝多芬的創作構思廣闊,形象宏偉,對比鮮明且感情深邃。他在創作中的獨創精神是他人所無法比擬的。正是源於這樣的創作風格,他在處理奏鳴曲式的時候,偏重於採用擴充的方式並加以豐富的創作形象。盡管維也納古典樂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處的生活年代相當接近,但是貝多芬的思想同海頓和莫扎特顯然並不屬於同一個時代。海頓的音樂是永遠同斗爭絕緣的,他的作品具有高度的感性抽象力並對人類生命中的人性體現賦予浪漫主義的理解。而莫扎特卻追求那駐於內在精神之中的超人的神奇的東西,我們在他音樂中洋溢著的陽光和青春活力的歡樂背後,也能感受到一種痛苦、憂郁和感傷。只有貝多芬,他不但憤怒地反對封建制度的專制,而且用他的音樂號召人們為自由和幸福而斗爭。
1802—1812年是貝多芬創作的成熟時期,成為了他的「英雄年代」。然而這一時期也是貝多芬遭受最大痛苦的時期。貝多芬從1796年開始便感到了聽覺的日漸衰弱。1801年,當他確信自己的耳疾無法醫治的時候痛不欲生,幾近宣布音樂生活的結束。作為一位音樂家,有什麼能比失聰更令人難以消受的?貝多芬把耳聾的殘酷事實看作是死亡對生命的威脅,並在極度悲哀和恐懼之中暗自寫下了著名的《海利根城遺囑》,貝多芬想了結自己的生命,沒有聽覺無疑是逼他走進痛苦絕望的深淵,殘缺的生命要怎樣才能使他繼續堅持藝術的信仰?
幸運的是貝多芬用他對藝術和生活的熱愛戰勝了個人的痛苦和絕望,憑著對藝術的堅持和驚人的意志走出了痛苦的陰影。苦難變成了他創作的力量和源泉。《英雄》交響曲就是在這樣一種精神中爆發出的前所未有的生命洪流,它是在精神近於崩潰時點燃起的生命火花,不僅標志著貝多芬精神狀態的轉機,也是標志他創作的「英雄年代」的開始!
所有偉大藝術家的創作都是一種本能的沖動,而這種無意識的沖動是因為感到某種壓迫著他的力量,而這種無法抗拒的力量又支配著他去行事。從這一意義上說,《英雄》是對此所做的最完整而又最極端的詮釋。它正是一種喚起了對無限的渴望,要打開通往不可能之域的沖動。《英雄》是貝多芬深陷痛苦時創作的,也正是他置於死地而後生的勝利象徵!
《英雄》完成於1804年展示了從黑暗走向光明勝利之路的整個歷程,表現出了貝多芬深層的情感和豐富激烈的對比。
從第一樂章開始,便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宏偉壯觀的戰斗圖景。它以雄偉、果敢的總奏和弦開始,緊迫且恢弘,體現了英雄意志的充沛和銳不可當的氣勢。在一段簡短引子嚴峻有力地沖擊之後,河堤被沖決了,生活的泉流以其不可遏制的力量浩浩盪盪沖擊海洋,各種樂器奏出的聲音匯成一股激流,強烈地沖擊著每個人的心弦;中間情緒雖有所緩和,但英雄意志的激流仍然沒有停息,驚慌的沙沙聲,悲戚的申訴,崇高的籌思,以及勝利的呼喊,仍是樂曲的主旋律。
羅曼•羅蘭曾這樣描繪這一樂章:「這是一幅龐大的壁畫,在這里,英雄的戰場擴展到宇宙的邊界。而在這種神話般的戰斗中,被砍碎的巨人像洪水前的大蜥蜴那樣重又長出肩膀;意志的主題重又投入烈火中冶煉,在鐵砧上錘打,它裂成碎片,伸張著,擴展著……不可勝數的主題在這漫無邊際的原野上匯成一支大軍,無限廣闊地擴展開來。洪水的激流洶涌澎湃,一波未平,一波復起;在這浪花中到處涌現出悲歌之島,猶如叢叢樹尖一般。不管這偉大的鐵匠如何努力熔接那對立的動機,意志還是未能獲得完全的勝利……被打倒的戰士想要爬起,任他再也沒有氣力;生命的韻律已經中斷,似乎已瀕隕滅……我們再也聽不到什麼(琴弦在靜寂中低沉地顫動),只有靜脈的跳動……突然,命運的呼喊微弱地透出那晃動的紫色霧幔。英雄在號角聲中從死亡的深淵站起。整個樂隊躍起歡迎他,因為這是生命的復活……」
復活的英雄戰勝了敵人,勝利凱旋。一切都染上了喜悅的光彩,緊張不安的呼喊第一次消聲匿跡,尖銳而激動的音調,轉化為安寧、悅耳、素樸而歡樂的音響。困難已經克服,斗爭以勝利告終,現在只是歡呼與狂舞!
第二樂章是著名的「送葬進行曲」,這一部分宛如死亡臨近的壓迫,沉鬱卻又激亢的情感幾乎讓人屏息以聆。英雄死了,音樂速度變得緩慢,並由激躍轉化為沉思與悲哀。小提琴在低音區發出的低微的音響,抒情詩般的旋律,像浮雕一樣構成一幅庄嚴肅穆的葬禮行列。悲痛之中,人們又開始回憶英雄生前的戰斗業績,明朗的英雄性旋律取代了傷悼的情緒,我們似乎又聽到了軍號和戰士的吶喊聲,似乎又看到了戰場上拼殺和刀光劍影。這是對英雄業績的緬懷,對英雄功績的贊頌。英雄雖死,但他獲得了永恆的榮譽,他所殉身的事業勝利了。緬懷英雄業績,人們更為悲哀,音調時斷時續,送葬的人們已泣不成聲了。
第三章漸漸遠離了沉痛的死亡問題,弦樂器發出隱約的沙沙聲,起初微弱卻呈現出無比的朝氣。緊接著,在激昂愉快的情緒中,活潑、清晰的基本主題象激流一樣直瀉,前進!
最後一個樂章以希臘神話故事的普羅米修斯精神為主題,把英雄的不屈不撓,發揮地淋漓盡致,使短暫的音符如火花般激越、崩進。整個樂章聲勢浩大、熱鬧、隆重,人們盡情地跳著各式各樣的舞蹈,慶祝英雄的勝利和凱旋。
貝多芬真心擁護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並於1802年開始創作這首交響曲,准備奉獻給他所崇拜的拿破崙。1804年總譜完成時扉頁上寫著「題獻給拿破崙•波那巴」,但當他聽說拿破崙稱帝的消息後,勃然大怒,撕掉了扉頁,同年十月出版時總譜改成了這樣的標題:為紀念一位偉大的人物而寫的英雄交響曲。這些更證明了貝多芬一生嚮往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更明確了《英雄》這部作品的深刻主題。
貝多芬是世界藝術史上的偉大作物家之一,他的創作集中體現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進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義的形象可以用「通過苦難——走向歡樂;通過斗爭——獲得勝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壯麗宏偉而又極朴實鮮明,它的音樂既內容豐富,同時又易於為聽眾所理解和接受。曾經,他激勵、鼓舞了人們的鬥志,如今他依然感動和振奮著我們!
㈥ 求關於貝多芬的300字作文!
貝多芬祖籍佛蘭德的德國作曲家.生於波恩,祖父及父親均供職於科隆選帝侯.酗酒之父強逼他長時間地練習鍵盤樂器,望子成為莫扎特式的神童.十一歲輟學.十三歲任宮廷樂隊(指揮為內費)羽管鍵琴手,十四歲任宮廷第二管風琴師,十八歲任歌劇樂隊的中提琴演奏員.1790年,海頓在從維也納至倫敦的途中,宴邀貝多芬及其他宮廷音樂家.事後貝多芬獲准於1792年去維也納從海頓學習,此後終生定居維也納.在此之前,貝多芬曾去維也納從莫扎特學習,1787年因其母病危而中斷.隨海頓學習的時間亦不長,且師生不能合作,後貝多芬師從阿爾布雷希茨貝格、薩列里、申克.1795年於維也納首次以作曲家及鋼琴家身份登台,演奏《降B大調鋼琴協奏曲》,op.9.他雖與許多貴族,如華爾斯坦伯爵、魯道夫大公爵友情甚篤,並樂意接受個人的援助,但他反對18世紀把音樂家束縛於一個僱主手中的庇護人制度.作為維也納的自由職業音樂家,他比莫扎特的處境順利,但因個性關系備受痛苦.重聽日益加劇,1802年,當他意識到耳聾已無法醫治時,寫了哀感動人的"海利根斯塔特遺囑",打算自殺;奇怪的是這正是他創作最明朗的交響作品《D大調第二交響曲》之時.隨後幾年中,他對自己沒有希望成為大演奏家有了自知之明,因而主要投身於創作.他同疾苦的斗爭,反映在《英雄交響曲》(1804)(到那時為止是篇幅最大、感染力最強的交響曲)中.
他沒有結過婚(雖然他不斷地與一些富有的女生相愛),孤獨感日益加重,作為他的無能的侄子卡爾的監護人,為孩子操心並沒有使他的脾氣好轉.他舉止極其粗暴,與出版商之間的關系趨於劍拔弩張.到1819年,他完全失聰.在一生的最後階段,他創作了一些最偉大、最富於思想性的作品:最後五首弦樂四重奏,最後五首鋼琴奏鳴曲,第九交響曲和《庄嚴彌撒曲》.在這些作品中他超脫個人生活的痛苦而進入藝術的未來境界.雖然它們對於後世的影響是巨大的,但在當時這些作品卻並不被人理解.第九交響曲是瓦格納的靈感的主要來源之一;弦樂四重奏影響了巴托克;邁克爾·蒂皮特宣稱他得益自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其它作品.1826年,其侄自殺未遂後,貝多芬的健康日益嚴重惡化.翌年卧床不起,倫敦愛樂樂團匯來一百鎊的支票,促使他提起精神寫作第十交響曲,但他已不不可能再有所進展; 醫生診斷致他於死命的是浮腫病.
貝多芬的創作並非一揮而就,他孜孜不倦地修改草稿直至滿意為止.他對當時的自由思想的同情表現在《愛格蒙特》、《菲岱里奧》及《第九交響曲》等作品中;法國大革命前不可設想一位作曲家會有這樣的人生觀.就這方面而言,貝多芬是第一位偉大的"主觀"作曲家:寫於1800年的《C小調鋼琴協奏曲》標志著一個新世紀的黎明,顯示出與古典時期的客觀性截然不同的音樂態度.所作唯一歌劇《菲岱里奧》消耗精力比其它作品為多.他不是天生的歌劇作曲家(總的說來,他拒絕為維也納每年寫一部歌劇的邀請,是明智的),但他創作了歌劇的最大傑作之一.《菲岱里奧》提出了貝多芬最珍視的種種信念.一位忠貞而有膽識的妻子從西班牙壓迫者手中解救自己的丈夫免於被處死;這一題材由於在德國歌唱劇的樸素背景上展開,更為激動人心.《菲岱里奧》與《魔笛》(據說這是貝多芬唯一真正欣賞的歌劇)一起成為德國歌劇劇目的基石,但其主題的普遍性超越了音樂的民族性,因此在世界各地,《菲岱里奧》增被公認為是愛情與自由的象徵.
貝多芬的許多作品,特別是中期作品(如《熱情奏鳴曲》)反映出他激烈狂暴的性格,往往也反映出他對現狀的不滿足.他反對保守,但在他的作品中也有深刻的誠摯和鄉土味的純朴.思想的奔放不羈,使他不能容忍技巧上的限制,在作品中他可以對人聲和樂器毫不憐惜,如弦樂四重奏《天賦格曲》、第九交響曲的終樂章和《庄嚴彌撒曲》.從另一方面來說,他的某些慢樂章有德國人稱之為真摯親切的靜謐之感,揭示出作曲家的另外一面.這類音樂的最佳範例也許是《第九交響曲》和《A小調弦樂四重奏》,op.132中的慢樂章,後者是貝多芬的最偉大的、感人肺腑的感恩頌歌,是在大病初癒後寫成的.
㈦ 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從內容到形式都賦予什麼精神
貝多芬音樂風格的形成
要知道前兩首交響曲是模仿海頓莫扎特的
對他自己還其次
對交響曲歷史來說
第三交響曲的首演是一件大事
因為這是首個也是貝多芬唯一一個
加標題的交響曲---yingxiong
其他如命運 田園 歡樂頌歌
都不是他自己加的,或者不是純粹的標題
這首交響曲
英雄交響曲
《英雄交響曲》貝多芬創作的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作品55號,作於1804年,它的標題是《英雄交響曲,為紀念一位偉人而作》,簡稱《英雄交響曲》,原稿上的標題是《拿破崙.波拿巴大交響曲》,是應法國駐維也納大使的邀請為拿破崙寫的。但當時貝多芬聽到拿破崙稱帝的消息時,憤然撕去標題頁,改成了現在的曲名。這首交響曲從內容到形式都富於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巨大,和聲與節奏新穎自由。他在曲式結構上作了革新,如用一首庄嚴的葬禮進行曲作為第二樂章,用一首諧謔曲作為第三樂章,都是前所未有的。
這部作品是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第一部打破維也納交響樂模式,完全體現英雄性格的作品。作品貫穿著嚴肅和歡樂的情緒,始終保持著深沉、真摯的感情,呈現出強烈的浪漫主義氣氛。貝多芬本人曾聲稱他最喜歡的交響樂就是這部第三交響曲。
作品共分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燦爛的快板,降E大調,3/4拍子。奏鳴曲形式。這一樂章在當時是自交響曲誕生以來最宏偉壯大的樂曲,它外形精緻、巧妙,變化無窮。
第二樂章,葬禮進行曲,甚慢板,c小調,3/4拍子。這個樂章具有鮮明的賦格曲效果,響徹著嘈雜的戰斗聲和兇猛的騎兵嬉遊曲。本樂章極為著名,經常單獨演出。
第三樂章,詼諧曲,活潑的快板,降E大調,3/4拍子,整個樂章圍繞著開始部分的弦樂主題而展開,力度逐漸加強,顯得樂曲充滿悠閑自得的氣氛,令人沉醉。
第四樂章,終曲,甚快板,降E大調,2/4拍子。樂章的主題採用貝多芬早年的普羅米修斯主題,並以短的經過部和發展部共同構成自由變奏曲形式。
屬於英雄的時代強音——第三「英雄」交響曲
作品:55 創作:1803年
說道貝多芬的這部《第三「英雄」交響曲》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拿破崙。在十九世紀初,歐洲大陸最風雲的人物當屬這個法國人,從某種程度上,你甚至可以把拿破崙當作這部鴻篇巨著的主角。當然,也不能完全那麼理解,且聽我慢慢說來。
文章的前面我就提到過,貝多芬十一歲的時候就因為熱愛音樂而輟學了,但是他並沒有放棄學習新知的機會。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很早就接觸了法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20歲不到的時候,貝多芬進入波恩大學學習過一陣子倫理哲學,當時也正逢法國大革命爆發的時期,「自由、革命」的口號充斥著校園,作曲家從那時起就打心眼裡嚮往這種精神和宗旨,並逐漸成為貝多芬的一種人生理想。就此,他成為了一個時刻關注革命、嚮往自由的人。在去維也納學習、落腳並且穩固地位以後,隨著自己的名氣越來越大,他經常來去於皇室、權貴的「高雅」圈子中。即便如此,貝多芬骨子裡面那種崇尚革命的理想,依然時刻讓他對自己生活的這個社會感到極度不滿。可見在貝多芬身上有一種不被「不公平」社會所同化的可貴精神,這也是我非常敬佩他一個理由。而這種精神也逐漸滲入了貝多芬的音樂作品中,所以後來有人稱他為「革命音樂家」。
嚮往自由的音樂大師,從法國大革命中看到了「自由」的曙光,同樣他又從一個法國軍人身上看到了「共和」的希望,那個人正是一代風雲人物——拿破崙.波拿巴。拿破崙向歐洲封建帝制發起了最強烈的沖擊,並且幾近獲得成功。所以貝多芬一度把拿破崙視為偶像、英雄乃至神的化生。就是在這樣一個情形下, 1798年的時候有一位非常贊賞貝多芬音樂才華的法國將軍登門拜訪他,而交談間貝多芬也表達了對拿破崙的敬重,所以那位將軍便提議,是不是可以寫作一首名為「波拿巴」的交響曲,貝多芬自然欣然應允。
但是直到1803年,距離上一部《第二交響曲》一年不到,貝多芬才開始正式寫作這部策劃已久的交響曲。這年夏天,作曲家來到維也納郊外杜布林中的一個葡萄園,在一間農舍中開始了創作。寧靜的田園幾乎與世隔絕,就在這樣的封閉環境下,一部大作悄然問世。《第三交響曲》的篇幅大大超越了前兩部,最終長度是僅次於《第九交響曲》的超長作品,而在藝術成就上也是一個里程碑式的作品,這個我們等一會兒再說。因為此時,發生了一個變故——拿破崙背叛了革命。
熟悉世界歷史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拿破崙推翻了法國封建王朝之後,並沒有實行人們期盼已久的「共和」,而是重新恢復帝制,自己當上了皇帝。更加醜陋的是,在加冕典禮上他自己為自己戴上了皇冠。這種背叛革命的行為,使得所有嚮往自由的革命志士痛心疾首。而這個消息傳到貝多芬這里的時候,作曲家已經完成了《第三交響曲》的創作,並且特意命名為《拿破崙.波拿巴大交響曲》,還恭恭敬敬地寫了獻給拿破崙的題詞。此刻,當得知拿破崙如此卑劣的行徑之後,簡直無法表述自己當時憤怒的心情,貝多芬沖動的撕下了寫有題詞的交響曲總譜首頁,大罵拿破崙是「凡夫俗子、野性暴君」。經過了這次打擊,貝多芬對拿破崙的好感似乎一下子煙消雲散了,據說為此還病了一場,所以也就耽誤了《第三交響曲》的發表。一直到1804年4月才在維也納第一次上演,1806年總譜出版發行,而這部曾經是為拿破崙「奪身定做」的交響曲標題也被改為了「《英雄交響曲》——為紀念一位偉大人物而作」。後來有人分析說,雖然拿破崙不再是貝多芬心中的 「神」,但是在某些方面貝多芬依然尊重他。
雖然拿破崙背叛了革命,《第三「英雄」交響曲》的主角似乎一下子從「偉人」變成了「叛徒」,但是這絲毫不能掩蓋這部作品的偉大。雖然這是為拿破崙而作的交響曲,但是其中到處洋溢著貝多芬嚮往自由,嚮往革命的精神。這部長達40多分鍾的作品,可以說塑造了一群為革命理想而奮斗的英雄雕像。曲調中時刻洋溢著戰斗的氣息,自由的理念。我不想花過多的筆墨去逐個樂章的描繪,因為這部作品的內涵應該是廣義而非狹隘,應該是宏觀而非微觀的。包括專業樂評家都對很多細節持不同的意見和看法。但不可否認的是,《第三交響曲》中崇尚的英雄主題、自由氣息,是這部交響曲給後人留下的最寶貴的財富。
貝多芬曾經說過,《英雄交響曲》是他最鍾愛的作品之一,不難看出這部交響曲的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事實上,最初公演的時候,它並沒有受到聽眾乃至當時同仁們的廣泛認可。為什麼呢?因為《英雄》的與眾不同!正是在這部大作中,貝多芬完全發揮出了屬於他獨特個性的非凡藝術氣息,無論在樂章的編排上還是在旋律的構造上,他都完全突破了以往莫扎特、海頓所開創的傳統模式,走出了一條獨特的道路。而這種藝術構思的來源,可以說恰恰來自作品主題所蘊含的「自由、革命」精神!真是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作品將法國大革命這場人類歷史上永載史冊的大眾運動,以及其中涌現出來的風雲人物用交響曲這一藝術手段進行了記載、加工乃至升華,所以不得不承認《第三「英雄」交響曲》註定將是名垂青史的!
也正因為這部作品,貝多芬的交響曲風格開始趨於成熟,也走入屬於他自己的軌道,一部又一部更加精彩的作品在作曲家的心中孕育、產生並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英雄》!一個里程碑!
㈧ 對於英雄交響曲的描寫
《英雄交響曲》貝多芬創作的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作品55號,作於1804年,它的標題是《英雄交響曲,為紀念一位偉人而作》,簡稱《英雄交響曲》,原稿上的標題是《拿破崙.波拿巴大交響曲》,是應法國駐維也納大使的邀請為拿破崙寫的。但當時貝多芬聽到拿破崙稱帝的消息時,憤然撕去標題頁,改成了現在的曲名。這首交響曲從內容到形式都富於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巨大,和聲與節奏新穎自由。他在曲式結構上作了革新,如用一首庄嚴的葬禮進行曲作為第二樂章,用一首諧謔曲作為第三樂章,都是前所未有的。
這部作品是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第一部打破維也納交響樂模式,完全體現英雄性格的作品。作品貫穿著嚴肅和歡樂的情緒,始終保持著深沉、真摯的感情,呈現出強烈的浪漫主義氣氛。貝多芬本人曾聲稱他最喜歡的交響樂就是這部第三交響曲。
作品共分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燦爛的快板,降E大調,3/4拍子。奏鳴曲形式。這一樂章在當時是自交響曲誕生以來最宏偉壯大的樂曲,它外形精緻、巧妙,變化無窮。
第二樂章,葬禮進行曲,甚慢板,c小調,3/4拍子。這個樂章具有鮮明的賦格曲效果,響徹著嘈雜的戰斗聲和兇猛的騎兵嬉遊曲。本樂章極為著名,經常單獨演出。
第三樂章,詼諧曲,活潑的快板,降E大調,3/4拍子,整個樂章圍繞著開始部分的弦樂主題而展開,力度逐漸加強,顯得樂曲充滿悠閑自得的氣氛,令人沉醉。
第四樂章,終曲,甚快板,降E大調,2/4拍子。樂章的主題採用貝多芬早年的普羅米修斯主題,並以短的經過部和發展部共同構成自由變奏曲形式。
屬於英雄的時代強音——第三「英雄」交響曲
作品:55 創作:1803年
說道貝多芬的這部《第三「英雄」交響曲》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拿破崙。在十九世紀初,歐洲大陸最風雲的人物當屬這個法國人,從某種程度上,你甚至可以把拿破崙當作這部鴻篇巨著的主角。當然,也不能完全那麼理解,且聽我慢慢說來。
文章的前面我就提到過,貝多芬十一歲的時候就因為熱愛音樂而輟學了,但是他並沒有放棄學習新知的機會。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很早就接觸了法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20歲不到的時候,貝多芬進入波恩大學學習過一陣子倫理哲學,當時也正逢法國大革命爆發的時期,「自由、革命」的口號充斥著校園,作曲家從那時起就打心眼裡嚮往這種精神和宗旨,並逐漸成為貝多芬的一種人生理想。就此,他成為了一個時刻關注革命、嚮往自由的人。在去維也納學習、落腳並且穩固地位以後,隨著自己的名氣越來越大,他經常來去於皇室、權貴的「高雅」圈子中。即便如此,貝多芬骨子裡面那種崇尚革命的理想,依然時刻讓他對自己生活的這個社會感到極度不滿。可見在貝多芬身上有一種不被「不公平」社會所同化的可貴精神,這也是我非常敬佩他一個理由。而這種精神也逐漸滲入了貝多芬的音樂作品中,所以後來有人稱他為「革命音樂家」。
嚮往自由的音樂大師,從法國大革命中看到了「自由」的曙光,同樣他又從一個法國軍人身上看到了「共和」的希望,那個人正是一代風雲人物——拿破崙.波拿巴。拿破崙向歐洲封建帝制發起了最強烈的沖擊,並且幾近獲得成功。所以貝多芬一度把拿破崙視為偶像、英雄乃至神的化生。就是在這樣一個情形下, 1798年的時候有一位非常贊賞貝多芬音樂才華的法國將軍登門拜訪他,而交談間貝多芬也表達了對拿破崙的敬重,所以那位將軍便提議,是不是可以寫作一首名為「波拿巴」的交響曲,貝多芬自然欣然應允。
但是直到1803年,距離上一部《第二交響曲》一年不到,貝多芬才開始正式寫作這部策劃已久的交響曲。這年夏天,作曲家來到維也納郊外杜布林中的一個葡萄園,在一間農舍中開始了創作。寧靜的田園幾乎與世隔絕,就在這樣的封閉環境下,一部大作悄然問世。《第三交響曲》的篇幅大大超越了前兩部,最終長度是僅次於《第九交響曲》的超長作品,而在藝術成就上也是一個里程碑式的作品,這個我們等一會兒再說。因為此時,發生了一個變故——拿破崙背叛了革命。
熟悉世界歷史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拿破崙推翻了法國封建王朝之後,並沒有實行人們期盼已久的「共和」,而是重新恢復帝制,自己當上了皇帝。更加醜陋的是,在加冕典禮上他自己為自己戴上了皇冠。這種背叛革命的行為,使得所有嚮往自由的革命志士痛心疾首。而這個消息傳到貝多芬這里的時候,作曲家已經完成了《第三交響曲》的創作,並且特意命名為《拿破崙.波拿巴大交響曲》,還恭恭敬敬地寫了獻給拿破崙的題詞。此刻,當得知拿破崙如此卑劣的行徑之後,簡直無法表述自己當時憤怒的心情,貝多芬沖動的撕下了寫有題詞的交響曲總譜首頁,大罵拿破崙是「凡夫俗子、野性暴君」。經過了這次打擊,貝多芬對拿破崙的好感似乎一下子煙消雲散了,據說為此還病了一場,所以也就耽誤了《第三交響曲》的發表。一直到1804年4月才在維也納第一次上演,1806年總譜出版發行,而這部曾經是為拿破崙「奪身定做」的交響曲標題也被改為了「《英雄交響曲》——為紀念一位偉大人物而作」。後來有人分析說,雖然拿破崙不再是貝多芬心中的 「神」,但是在某些方面貝多芬依然尊重他。
雖然拿破崙背叛了革命,《第三「英雄」交響曲》的主角似乎一下子從「偉人」變成了「叛徒」,但是這絲毫不能掩蓋這部作品的偉大。雖然這是為拿破崙而作的交響曲,但是其中到處洋溢著貝多芬嚮往自由,嚮往革命的精神。這部長達40多分鍾的作品,可以說塑造了一群為革命理想而奮斗的英雄雕像。曲調中時刻洋溢著戰斗的氣息,自由的理念。我不想花過多的筆墨去逐個樂章的描繪,因為這部作品的內涵應該是廣義而非狹隘,應該是宏觀而非微觀的。包括專業樂評家都對很多細節持不同的意見和看法。但不可否認的是,《第三交響曲》中崇尚的英雄主題、自由氣息,是這部交響曲給後人留下的最寶貴的財富。
貝多芬曾經說過,《英雄交響曲》是他最鍾愛的作品之一,不難看出這部交響曲的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事實上,最初公演的時候,它並沒有受到聽眾乃至當時同仁們的廣泛認可。為什麼呢?因為《英雄》的與眾不同!正是在這部大作中,貝多芬完全發揮出了屬於他獨特個性的非凡藝術氣息,無論在樂章的編排上還是在旋律的構造上,他都完全突破了以往莫扎特、海頓所開創的傳統模式,走出了一條獨特的道路。而這種藝術構思的來源,可以說恰恰來自作品主題所蘊含的「自由、革命」精神!真是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作品將法國大革命這場人類歷史上永載史冊的大眾運動,以及其中涌現出來的風雲人物用交響曲這一藝術手段進行了記載、加工乃至升華,所以不得不承認《第三「英雄」交響曲》註定將是名垂青史的!
也正因為這部作品,貝多芬的交響曲風格開始趨於成熟,也走入屬於他自己的軌道,一部又一部更加精彩的作品在作曲家的心中孕育、產生並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英雄》!一個里程碑!
㈨ 看貝多芬在磨難面前寫一篇作文
「他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家,也是一個高尚的人。他遠離塵世,
走著一條不尋常的路。他是這樣活的,也是這樣死的……」
貝多芬,這位享譽全球的藝術家,一生中經歷了多少磨難,遭
受了多少打擊!2歲時,可怕的天花差點要了他的命,在母親的悉
心照料下,他才躲過了死神。3歲時,他慈祥的祖父又遠離人世間
,從此,貝多芬的父親沉醉於酒桶之中,晚上回來又打罵貝多芬。
到了15歲,貝多芬更是背負著養家的重擔。17歲,他又失去了
心愛的母親。到了三十一歲時,可憐的貝多芬幾乎什麼都聽不到了
!
相對於他的悲慘命運,貝多芬傳奇的一生更是值得人驚嘆!他
在三歲時開始學習鋼琴和小提琴。1778年3月26日,貝多芬
舉辦了自己的第一場音樂會,那時,他還不滿8歲!而他不滿15
歲時,就已經可以指揮一個樂隊了。18歲,貝多芬就成為了一個
知名的作曲家!在他以後的歲月里他的音樂天賦更是表現得淋漓盡
致,先後創作了《降B大調鋼琴協奏曲》、《大提琴鳴奏曲》、《
英雄交響曲》、《庄嚴彌撒》和我們都熟悉的《月光鳴奏曲》(又
名《月光曲》)等世界千古絕唱。
讀了《世界名人傳記——貝多芬》使我感到很快樂。我不僅從
中獲得了許多知識,讓我了解了貝多芬。還讓我從中悟出了許多人
生哲理。
——矢志不俞是人生走向成功的動力。俗話說:「有志者,事
竟成。」貝多芬的一生是從磨難中走過的,人生的荊棘一再狠狠地
刺他,而貝多芬,卻始終沒有放棄他的理想,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
失敗中不斷地爬起來,不斷地向人生輝煌的頂點邁進!
——天賦+努力,是人生駛向理想彼岸的雙槳。貝多芬,從小
就受到音樂的熏陶,很小就顯現出了他獨特的音樂天賦,他8歲就
開辦音樂會,15歲就能指揮一個樂隊,18歲就成了知名的音樂
家。相對於他10分的天賦,更是付出了12分的努力!他六歲就
經常練琴到午夜,他平時練琴都練得手發燙!正是因為貝多芬不僅
有超人的音樂天賦,而且有超出常人的努力和付出,才最終成就了
這位傑出的音樂家。
——不斷地磨練是嚴寒的人生路上抵禦嚴寒的棉衣。貝多芬一
生中不管在愛情還是在事業上,都遇到了許多挫折,然而,這些挫
折並沒使他灰心,反而更加激發了他,《月光曲》就是他在經歷了
愛情的失敗後的佳作。
這些道理不是隨便說說,他們還幫過我的大忙呢!
有一次,石老師布置了一道非常難的題。只告訴我甲乙兩車兩
次相遇的地點距離分別是28千米和60千米,還告訴我兩車相向
而行,到站後立即返回,求兩站的距離。麻煩哪,這裡面有太多的
未知條件了,如:甲乙兩車的速度,相遇時間等等!我左思右想,
可還是沒有辦法,怎麼辦呢?明天就要交作業呀!
我望著窗外的傾盆大雨,正准備放棄之時,心裡靈機一動:抄
答案。可……作為一個好學生,抄答案,好象有點不道德吧!但,
我這個題實在想不出來呀!不抄吧……明天可能會罰站;抄吧……
自己的良心又過不去。就在我內心交錯矛盾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了
貝多芬!貝多芬在那樣的環境下,依然是那樣的努力,那樣的矢志
不渝,那樣的經得起挫折!可我呢,遇到一點困難就低下了頭,貝
多芬對我的教育難道是白教育的嗎?不,絕對不是,我一定要把這
道題解出來!
想到這里,我心中好象燃起了火一般的鬥志——一定要解出這
道題。我努力回想老師以前教給我的方法,有啦!我連忙畫出一個
線段圖,按照題目的要求一步一步來。沒過一會兒,題目做出來啦
!我真高興啊!我真快樂啊
㈩ 作文 向你致敬貝多芬
童年
貝多芬的祖父與父親都是宮廷歌手。在大部分時間里,他的父親都喝得大醉,沒有對家庭和氣過一點,甚至連家人們是否有足夠的吃穿都從未過問。起初,善良的祖父還能使這個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過來,他最大的孫子的音樂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但是當小貝多芬只有四歲時,祖父就去世了。貝多芬的父親常把孩子拽到鋼琴鍵盤前,讓他在那裡艱苦地練上許多小時,每當彈錯的時候就打他的耳光。鄰居們常常聽見這個小孩子由於疲倦和疼痛而抽泣著睡去。不久,一個沒什麼水平的旅行音樂家法伊弗爾來到這個市鎮,被帶到貝多芬家裡。他和老貝多芬常常在外面一個小酒館里喝酒到半夜,然後回家把小路德維希拖下床開始上課,這一課有時要上到天亮才算完。為了使他看上去象一個神童,父親謊報了他的年齡,在他八歲時,把他帶出去當做六歲的孩子開音樂會。但是天下哪有後天培養出來的神童,盡管費了很多事,老貝多芬始終沒有能夠把他的兒子造就成另一個年輕的莫扎特。與莫扎特相比,貝多芬的童年太不幸了。莫扎特在童年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練功時間是愉快而安靜的,有著一個慈愛的父親和一個被鍾愛的姐姐;而貝多芬則不然,雖然他的演奏贏得了家鄉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卻遠未象莫扎特那樣引起世人的驚嘆。
我行我素
貝多芬不願做一個客廳里的寵兒,他寧願在自己的住所,能夠隨己意進進出出、起床、穿衣和吃東西。他喜歡按照自己的興趣為房間里的瑣事瞎忙。有一次,為了空氣流通和看清窗外的景物,他竟特意把窗戶砍掉一塊。他總是同房東們發生糾葛,總是不斷地搬家。每當他處於創作高潮時,他總是把一盆又一盆的水潑到自己頭上來使它冷卻,直到水浸透到樓下的房間——我們可以想像那房東和其他房客的情緒會怎樣!有時他搬家搬得是這樣的頻繁,以致他甚至不願操心把鋼琴的腿支上,乾脆就坐在地板上彈奏它。由於他每次租新房時必須簽署一張租契,指明租期,他就往往同時為四個公寓付房租。這大概就是為什麼他雖然掙了不少錢,可總是沒有多少積蓄的原因吧!
失聰
當他真切地感覺到自己的耳朵越來越聾時,他幾乎絕望了。人生似乎不值得活下去了:對一個音樂家來說,還有比聽不見他喜歡聽而且靠它生活的甜美聲音更不幸的事情嗎!起初,只有威格勒醫生和斯蒂芬.馮.勃羅伊寧等幾個老朋友知道他的不幸。他放棄到各王宮去聽他如此喜愛的歡快的音樂會,他怕人們注意到他的耳聾,以為一個聽不見聲音的音樂家是寫不出好作品來的。不!他想起他想寫的一切音樂,「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也許對他來說,在耳聾的時候創作音樂並沒有別的音樂家那麼難。在他看來,音樂不僅是用迷人的聲音安排各種主題或音型,它也是表現最深刻的思想的一種語言。
貝多芬的作品風格
貝多芬是音樂最高級的建築師,他的天才在奏鳴曲-交響曲的思想結構形式中得到了表現。他的速記本顯示出他構想的樂思是怎樣一步步地最後形成的,也顯示出他將這些素材注入必然的形式時付出了多麼艱卒的勞動。
貝多芬繼承了海頓和莫扎特的奏鳴曲式,並把它改造成龐大的結構適於自己的思想。他把第一樂章的規模擴大了,特別是擴大了尾聲。他向海頓和莫扎特一樣,把展開部看作是奏鳴曲式的動力中心。他的短小而深刻的主題為擴展和發展提供了無限的機會,它們以猛烈的力量和氣勢展開。慢樂章在貝多芬手中具有贊美詩的特點,體現了貝多芬式的悲愴。他把小步舞曲樂章變為諧謔曲樂章,成為具有節奏動力的樂章,情緒從「縱情大笑」到神秘的和驚奇的。他把終曲擴大,成為在規模和意境方面與第一樂章相仿的一個樂章,使交響曲在凱旋中結束。
在貝多芬的藝術中,鋼琴曲占據了中心位置,他的32首奏鳴曲,無論是對業余的鋼琴家還是對音樂會獨奏家來說,都是曲目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們被恰當地稱為是鋼琴家的「新約全書」(「舊約全書」是指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力度的對比。爆炸性的重音、高低音區的對置、切分音以及強有力的漸強都是貝多芬鋼琴風格的基本特徵。他對主題變奏曲的愛好也很有特點,在這方面他是一個高明的建築師,他運用無窮盡的思想把最簡單的素材建造成高聳雲天的大廈。
貝多芬認為交響樂是向人類致詞的理想手段,他的9部交響曲是有普遍感染力的精神戲劇。它們以席捲一切和激動的氣勢肯定了生活。在《第三交響曲(英雄)》中,貝多芬的風格成熟了。這個作品最初是題獻給拿破崙的,他認為拿破崙是革命精神和人類自由的體現。當拿破崙稱帝的消息傳來時,貝多芬對他不報幻想了。被激怒的作曲家從剛剛完成的作品上撕下題有獻詞的一頁,改寫為「英雄交響曲,為紀念一個偉大的人物而作」。
人們普遍認為《第五交響曲》是交響樂的原型,它具有一部交響曲所具有的一切。《第七交響曲》在多方面的感染力可與之匹敵。《第九合唱交響曲》奏出了貝多芬最後期的深刻音調,它的終曲中,由人聲唱出了席勒那著名的《歡樂頌》,那是響徹雲霄的時代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