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得民心者得天下700字的高考滿分作文
得民心者得天下
悠悠中華五千載,我們的祖先在中華大地上生息、繁衍,創造出一段又一段的輝煌,為後人所贊頌。分析歷史,我們不難發現,每一段輝煌之中,都毫無例外地閃現著一個盛世明君的身影,像漢高祖劉邦、唐太宗李世民、康熙帝玄燁……他們為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繁榮穩定,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們統治著不同的時代,可他們卻印證了同一個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
劉邦、項羽都是名載史冊的英雄,可前者成就了千古霸業,後者卻無奈烏江自刎,這難道真如項羽所言"此乃天意"嗎?不是,劉邦項羽二人相比,項羽比劉邦更有才能,但項羽他恃才傲物,很少與屬下談心溝通,一意孤行,又兼匹夫之勇,婦人之仁,最終走向了滅亡。相反,劉邦沒有突出的個人才能,但他善於聽取各方良言,身邊謀士極多,常常與他們交心傾談,上下溝通,月下千里追韓信就是明證。因此,他可以"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最終成為楚漢之爭的勝者。
時間又過了幾千年,中華大地上又出現了一位歷史偉人--康熙皇帝,他有著比劉邦更為出眾的才華,有著比項羽更為強健的體魄,有著比鐵木真更為勇猛的軍隊,照說他可以安安穩穩的坐上龍椅。但是,他卻遭遇了關內百姓的強烈的反抗,只因為他是滿人,而他治下的卻大多是漢人。在漢人的眼中,他永遠是夷人,是外來者,因此,各地的反清斗爭不絕,這也成了康熙的一塊心病。但是,他從未想過使用武力讓漢臣服。一次,他去長城察看城牆的毀壞情況,面對早已破落的長城,有的大臣認為要加固,以防來襲,但康熙卻堅定地說:"我要修的是百姓心中的長城,這比真正的長城堅固好幾倍!"是啊,這是明君的抉擇,他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後來,他多次微服私訪,體察民情,用自己的真誠打動了無數百姓,終於使百姓臣服,成為一代明君。
"以史為鏡,可以知古今。"縱古觀今,我們不難看出:成就大業,一統天下,與老百姓的溝通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得民心者得天下。
【點評】這是一篇史論性文章,文章論證的中心論點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所選漢高祖和康熙帝的史料與主題十分貼切,緊緊圍繞"溝通"這一主題,足以令人信服。再者,本文語句流暢,思路敏捷,歷史材料可謂信手拈來。考生以時間為序,空間跨度極大,從西漢寫到了滿清,一氣貫通,自然天成。
Ⅱ 煙花,是一瞬還是永恆作文700字的高考滿分作文
美好的事物是短暫的,幸福是暫時的。經常有人這樣說。是對?是錯?誰也說不清。
今年的除夕夜,對我來說是個特殊的日子。由於車票難買,我們全家只好選擇在火車上過年。雖然不能與思念已久的家人團聚,但有父母陪在身邊,總還是很溫暖的。
今年的冬天也很特別。南方遭遇大雪災,鐵路線因積雪而不能暢通,我們作為出門在外的遊子,心裡總是惦記著在老家的親人。
回家的路上,由於種種原因,在美好的除夕夜晚,在轟隆隆行駛的火車上,我的心裡始終是空落落的,總感覺缺些什麼。
一路上,因為是除夕,煙花始終伴我走著,為我們送行,又像在迎我們回家。
「砰、砰」雖隔著車窗,但外面的放炮聲、歡呼聲還是不絕於耳。五顏六色的花兒在開放著,把除夕夜的天空渲染得透亮。一朵接著一朵,一聲續著一聲。不論大與小,不論色彩,總是精彩的。路過一座座城市,聽過一串串喜慶的鞭炮聲,賞過一次次煙花,心裡真是深有感觸。
爸爸媽媽拉起我的手,他們手心裡的溫暖向我傳來,使我頓時心田裡充滿感激,感激他們那似大山的手,似大海的愛。
就這樣,我們手牽著手,來到車窗前,默默地看著外面的世界,一個充滿真愛的世界。
我靜靜地站著,望著一瞬即逝的煙花出了神。煙花是轉眼間的,也是永恆的。它一次又一次地在綻放著,永不停歇。就像我們的人生,會經過一座又一座的大山,一片又一片的荊棘地。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演化肯定也知道,自己的生命不過就一兩秒,但為了綻放,卻無悔。人生不也是這樣嗎?我記著了今晚的煙花。
流光易逝。但對於煙花來說,生命的長與短已不重要。它已將生命奉獻,已經讓自己的痕跡留在了世上。它是眼中的瞬間,心中的永恆……
Ⅲ 看完高考滿分作文後的感受, 也就是讀後感 700~800字 急需 !!!
當人們讀到一則材料,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往往會由此及彼地聯想到生活中的許多人和事,而產生一些感觸、聯想和體會,把這些感受行之於文,便是讀後感。讀後感寫作訓練是把範文講讀和寫作訓練兩個環節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閱讀和寫作綜合訓練的一個重要途徑。
下面就從讀後感的內容和結構兩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讀是基礎。讀後感包括「讀和感」兩個部分。「讀」是「感」的基礎,「感」因「讀」而觸發,沒有「讀」也就無所謂「感」,所以讀和感要求首先要精讀原作,准確全面地把握原作寫作意圖和文章所蘊含的思想意義,然後在此基礎上對原作恰當的引述。為下面的「感」醞釀情感,使「感」有堅定的基礎,這樣不但有助於立論的確立,而且本身就是為立論服務的一個有力的論據。離開了對原文思想核心的理解和掌握,讀後感就成了空中樓閣,而缺乏高度的語言組織和概括能力,寫作時往往陷入對原文冗長的復述而喧賓奪主,對原文照抄照搬,面面俱到,則是學生寫讀後感的通病
其次,感是核心。這里的感,既不是離開原文的空發議論,也不是對原作內容的簡單重復,而是作者在原作思想觀念的啟迪下產生的新的觀念,是心靈的閃光,是認識的飛躍。一般地說,讀後感的「感」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通過對原文思想的進一步闡發,來表現作者認識的深化。例如第四冊課本中的練習,對何其芳《我為少男少女們歌唱》這首詩寫讀後感,就只要引原作要旨並加以闡發。另一種情況是作者在原作思想內容的基礎上生發出來的新的觀點。例如《多好的草地也會有瘦馬》一文反映的是實際生活中哲理性的現象。從本文體現的普遍原理出發,可以獲得關於人才問題的新的認識。即優越的條件能為人們創造更多的成才機會,良好的環境也必將對一個人的成才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但是如果不努力,對良好的環境不加以利用,客觀條件再好,又有什麼用呢?因此,不論是對原作思想內容的進一步闡釋,還是在原作思想內容的基礎上產生新的觀念,都必須體現作者認識的進一步提高和深化,力求新穎別致,切忌蜻蜓點水,不深不透,這樣才算真有所感,感到了實處。
再次,聯系實際是關鍵。讀後感既要從原文出發,但又不能局限於原文就事論事,而要聯系自己、他人、社會的實際,有的放矢,展開聯想,深入挖掘,寫出「感受」的普遍意義來。因為讀後感的生命在於「聯系實際,有感而發」。所謂聯系實際,一般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聯系現實生活中與材料有內在聯系的人和事,以此來作比較、對照。二是要結合自身生活經歷中一些有代表意義並所供材料聯系緊密的生動事例。通過豐富的聯想,引用古今中外能證明論點的事例或富有哲理的理論論據,既可充實文章內容,也可深化中心論點,加強文章的說服力。所以從本質上講,讀後感的寫作過程,就是作者以原作的主題為指導,分析研究實際問題後,將獲得的新的觀念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思維過程。
為了進一步說明讀後感的特徵,將讀後感與一般議論文加以比較。讀後感是議論文的一種。和一般議論文一樣,它們都是表達作者對於客觀事物的認識的。它們都是作者以已往的知識積累為前提,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得出對於客觀事物的一般性結論的。對於一般議論文來說,作者認識某一客觀對象時的知識前提,在作者大腦中是渾然一體的,缺乏專一性和單指性,而讀後感的作者在認識某一客觀對象時,離不開知識和生活經驗的積累,但知識和生活材料之間似乎還缺少一個契機,還沒有形成一個凝聚點,原作則對於作者起了一種啟迪作用,是作者認識深化的動因,由於這種啟迪,才使作者以往的知識聚集在一個焦點上,使某一客觀對象的本質為作者所把握,從而產生新的飛躍。
那麼,讀後感的結構應是怎樣的呢?它可用「引——議——聯——結」四個字加以概括。
「引」就是用敘述的方法轉引材料:或引觀點。或引有關內容。但「引」不是照抄。而應該用概括的語言把所需材料簡明扼要地引述出來。
「議」就是以所引原作的思想觀念為基點生發開去發表議論。在敘述結束時,用一兩句話點明原作所包含的中心,使文章中心明確,觀點鮮明,為統率下文所展開的豐富聯想。
「聯」就是在原文基礎上,結合社會生活的實際來談,或者把有內在聯系的人和事作比較,使發表的感想有較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感。
「結」就是對全文的題旨有所歸納或總結,或強調中心,或提出希望,或表明態度等。
除「結」之外,其餘部分的次序可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變動。
讀後感寫作其實並不難,只要堅持經常練筆,積極思考,認真積累寫作材料;關心生活,觀察生活;同時學一些寫作理論,掌的一些程式,肯定會使自己的文章異彩紛呈。
Ⅳ 求高考滿分作文,最好是散文700字左右
走出保護傘 (60分)
我難以想像,如果幼鷹不獨自經受自然的磨難,又怎能展翅於蒼穹?
我難以想像,如果梅花不獨自承受秋風的蕭瑟,又怎能傲放於嚴冬?
我難以想像,如果男孩不獨自承受摔跤的痛苦,又怎能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兒?
在老鷹的關心下,幼鷹的命運是生於鷹穴,死於鷹穴,多麼令人寒心啊!不經歷秋風的洗禮,沒有梅花會傲放於嚴冬。男孩只在他人的關心下成長,何時才能走出保護傘獨自生存?
傘外的世界與傘內的世界根本不同,傘外的災苦比傘內更為艱難,又沒有任何人的保護。如果不早點學會對待挫折,形成依賴心理,那就如同有一天把深海魚類撈上海面,因無法快速適應壓力而死亡。
現在有些大學勸退無自理能力的學生,難道不足為警示么?公安部統計,許多青少年犯罪是由於無法適應家庭給予過多關心而社會人心冷漠所致。
學會自己獨立面對挫折,自己爬起來,是人生的必修課,是成就大業的奠基石,越早越好,走出保護傘。
蘇軾學會了承受挫折,並沒有烏台詩案一蹶不振,而是信步雨後,「一蓑煙雨任平生」。
曹雪芹沒有被「一把辛酸淚」嚇倒,而是勇敢地走下去,給世人一部驚世大作——《紅樓夢》。
劉翔敢於從困難中爬起來,獨自真正站起來,不畏挫折,以12秒88成為世界記錄的保持者。
2006年「感動中國」人物丁曉兵,在失去右臂的苦難中站起來,二十多年一直是英雄。
如果一直呆在保護傘下,我想世上又會少了蘇軾、曹雪芹、劉翔、丁曉兵等這些人,少了那種人生的偉大精神,而快些走出保護傘,就會盡快得到受到挫折的機會,而在失敗中培養堅毅的精神。
盡早走出保護傘,是我們提前適應大環境與認識自我的過程。
俗語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些人,就是因為早早離開關心而獨立,才變得成熟。洪戰輝一人挑起一份家庭的負擔。
因為他早已走出保護傘,早已認識自己,認識世界。走出保護傘後,我們與世界對話,與心靈對話,獲得前所未有的知識與技能。
外面的世界不一樣,充滿艱難;為了得到成就人生大業的基礎;獲得與世界、與自己對話認識自己。所以,早點走出保護傘!
來源:冠華作文網
1
Ⅳ 求以「如果沒有__」為題的高考滿分700字作文。
如果沒有你
你,是我生命中的一顆流星,縱使短暫,但足以讓我回味一生。
---題記
面對枯燥,乏味的生活,心中滿是厭倦,但自從遇見了你,一切都變得美好,燦爛。如果沒有你,我的世界又將是如何單調呢?
你,我相識在驕陽似火的初夏,你還記得嗎?那是的我孤僻,愛哭,卻從沒有人在乎過我。那一次,我與同學大吵了一架,明明不是我的錯,但大家卻都指責我,我傷心地蹲在角落裡暗暗哭泣,是你,在我最無助的時候,對我伸出雙手,我抬頭正好撞見你那燦爛的面孔,你溫柔地對我說;『別怕,我會保護你的。』聽著你那溫暖的話語,我不禁點點頭,開心的笑了。
從此,我們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我總愛跟著你東奔西跑。你呢?也總愛為我打抱不平。你總愛叫我『愛哭鬼』。我呢?也總是被你的幽默所打敗。自從遇見你,我的生活充滿了歡笑與美麗的色彩。
如果沒有你,我該去哪裡尋找我那遺失已久的自信呢?你還記得嗎?那次運動會,我死活都不願意參加,是你,將我拉到賽場,對我說:『我相信你。』正因為你這句話,我拋掉自己的擔憂,奮力挑戰自己的極限。途中,我有好幾次都想放棄,體力透支的我看見你那信任的眼神咬牙前行。在那最後關頭,我終於支持部住了,我一個人孤單的在末尾跑跑停停,在我最想放棄之際,是你,拉著我陪我跑到了終點,並帶頭為大汗淋漓的我鼓起了最熱烈的掌聲,讓我找回了我的自信,感受到了一種發自內心的驕傲與喜悅。
如果沒有你,我該去哪裡尋找我那遺失已久的快樂;如果沒有你,我該去哪裡明白世界的美好;如果沒有你,我又該去哪裡尋回我那丟失已久的自信……
縱使你只是我生命中一顆短暫的流星 ,縱使你我從此相隔天涯,縱使我們在一起的美好時光已經遠逝。但我明白,你對我真的很重要,如果沒有你…。哦、我真的不敢想像我的世界該是多麼的單調,乏味。
Ⅵ 求以「追求和放棄」為話題的高考滿分作文,要體現出追求和放棄哦700字以上
追求和放棄
蘋果花謝了,撒下一地的芬芳。所有的美麗都將消融在潮濕的泥土中,消逝在時間的流動中。這是自然的無奈,還是蘋果樹的抉擇?我相信,這飄零的花瓣並沒有死去,她的芬芳還留在樹梢,留在那還未長大的果實里。這芬芳將在果實里獲得新生。這是我想起了我們的人生。蘋果樹為了秋天的結實,而放棄春天的花瓣,那我們呢?
高三的日子,如機房裡運轉的機械,一個個齒輪交錯咬合,一條條皮帶飛速運轉。我們就像這機械中的一個小飛輪,轉得太累太累。每當我上學放學,走過高一的教室旁,望見那一張張輕松活潑的臉,聽見一陣陣無憂無慮的笑聲,我似乎走進了另一個世界。這個世界那麼熟悉,又那麼陌生。我曾經也這么逍遙過,但是,那似乎已是過去的記憶。每當我從人頭涌動的樓梯走出來,離開那熱鬧的地方,走進高三靜靜的走廊,便有一種被時間遺忘的感覺。為了高三,為了那高三的終點,我們放棄了許多。一路走來,多少風景無心欣賞,多少風味無心品嘗。但是,既然蘋果樹為了滿枝的碩果,甘自飄落滿身的芬芳,那我們呢,我們不能為了那一個美麗的期待而放棄嗎?
剛剛長滿羽毛的雛鳥,都能拍動稚嫩的翅膀,放棄鳥巢的溫暖與舒適,勇敢地飛入空中,為了最終能夠用自己的雙翼搏擊長空。成長的知了,都能蛻下整個身體的外殼,把過去的結晶拋在後面,義無反顧地撲向夏天的懷抱。鳴笛的航輪,都能離開安全的港灣,為了駛向那遙遠的地平線,而破浪前進。他們都放棄了他們曾經所擁有的,為了一個目標,它們選擇放棄,那我們呢?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一個旅人背著行囊上路。一路上,他總能拾到別人丟下的金子。他把它們小心放入行囊里。於是,他的步子越來越沉重,越走越艱辛。到最後,他把拾到的金子都拋掉,才頓時感到輕松。是的,生活中有太多的執著,我們必須放棄一些東西。畢竟,我們小小的生命只能承受一份執著,一份沉迷。只有學會放棄,讓一身的花瓣隨風飄散,我們才能更好地守候那秋天的成熟。
再次走過高一的教室旁,我已不再失落,不再被遺忘。因為我知道,只有離開過去的世界,我們才能踏上新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