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搜集一些大作家寫作時推敲的例子
唐朝的賈島是著名的苦吟派詩人。
閑居少鄰並,
草徑入荒園。回
鳥宿池邊樹,
僧推月答下門。
過橋分野色,
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
幽期不負言。
那就是「僧推月下門」"。可他又覺著推不太合適,不如敲好。嘴裡就推敲推敲地念叨著。不知不覺地,就騎著驢闖進了大官韓愈的儀仗隊里。賈島就把自己做了一首詩,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的事說了一遍。韓愈聽了,哈哈大笑,對賈島說:「我看還是用『敲』好,萬一門是關著的,推怎麼能推開呢?再者去別人家,又是晚上,還是敲門有禮貌呀!」賈島聽了連連點頭。他這回不但沒受處罰,還各韓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從此也就成了為了膾炙人口的常用詞,用來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時,反復琢磨,反復斟酌。。。
㈡ 自己推敲的事例作文
作文時推敲文字的故事很多,你能講講嗎?(以「春風又綠江南岸」為例)(出示句子) 2、討論「綠」字的妙處 3、有一位同學他正在推敲自己文中的字眼兒,讓我們給他...
㈢ 大作家寫作時推敲的例子
唐代詩人賈島,字閬仙(一作浪仙),年輕時因考試不中,曾出家當過和尚,法名無本。後來又還俗應試,到底沒有考進「進士」,只做過「長江主簿」等小官,醫生窮愁潦倒。他的詩風格清麗,非常注重鍛字煉句。 《隋唐嘉話》、《唐詩紀事》和《苕溪漁隱從話》都載有他的這樣一則故事:
賈島因赴考到京(長安)。一天,騎著驢,一邊走,一邊吟詩,忽然得了兩句道:
「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
賈島自己覺得這兩句還不錯。可是,又覺得下句「推」字不夠好:既是月下的夜裡,門早該關上,恐怕推不開了,不如改為「僧敲月下門」。心裡這么琢磨著,嘴裡也就反復地念著:「僧推……」、「僧敲……」,他的右手也不知不覺地隨著表演起來:一會兒伸手一推,一會兒舉手作敲的姿勢。這時,著名的大作家、「京兆尹」兼「吏部侍郎」韓愈恰巧從這兒經過,隨從儀仗,前呼後擁地過來了。按當時規矩,大官經過,行人必須遠遠迴避讓路,否則就要犯罪。賈島這時正迷在他的那句詩里,竟沒有發覺,等到近身,迴避也來不及了,當即被差役們扭住,帶到韓愈馬前。韓愈問明原委,不但沒有責備賈島,還很稱贊他認真的創作態度。對於「推」、「敲」兩字,韓愈沉吟了一下,說:「還是『敲'字好。」
兩人於是並騎而行,談了一些關於詩文寫作的問題。從此成了朋友。
成語「推敲」的出典,就是由於這個故事。後來,形容反復地研究措詞、斟酌字句,就叫「推敲」。
上述賈島的詩句,見《題李凝幽居》,是一首五律,全詩如下:
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原。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㈣ 在寫作文時,推敲過嗎舉一例子
列提綱啊打腹稿啊
全文的謀篇布局在正式寫之前確定下來
考試的時候 沒多長時間推敲的
㈤ 經典文章中「推敲」的例子
綠字
「綠」復在此處為使動用法,即名詞製作動詞使用。既描寫出了當時江南岸邊秀麗的春色,也渲染了此時萬物更新的氣氛。
詩中綠色的江南春景,著一「綠」字,觸發了人們豐富的想像。它使人聯想到,是春風給江南披上了綠妝。它彷彿在我們的眼前展示了一幅美麗的江南景圖:一條條碧綠暢流的溪水歡唱著繞村過寨,輕吻著沃土,滋潤著萬物;一座座翠綠起伏的山峰,宛如一條條翩翩起舞的青龍,蜿蜒起伏,騰躍歡歌;一片片隨風起舞的無邊綠浪,時而昂首向天,時而俯首吻地,彷彿在向人間報道著春天的信息;一個個橫簫馬背的牧童,正在歡奏著悠揚的迎春之曲,悠閑地走在田間的小道上;還有那綠榕翠竹環繞掩映的農舍上空,不時有幾縷輕煙,在裊裊飄起,不時有鶯鳥在飛翔啼鳴。這美麗富饒的江南春岸,到處是綠的山、綠的水、綠的田野;到處是一派生機盎然,勃勃向上的景象,使詩人心曠神怡,忘卻了官場失意後的煩惱和寂寞,勃發了思歸之情和進取之志。
希望能夠幫到你!!
㈥ 關於其他推敲的故事
一天,唐朝年輕的詩人賈島去長安參加考試。他騎著驢,在大街上一邊走一邊想著他的詩句。突然,他想到了倆句好詩:"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又一想,覺得「推」字改為「敲」字更好一些,他想的正入神時,只聽得對面喊了一聲:「干什麼的?」還沒弄清楚是怎麼回事,便被拉下驢,帶到韓愈面前。原來,他碰見了大文學家韓愈和他的隨從,等賈島把事情說了一遍後,不但沒有受罰,反倒引起了韓愈對詩句的興趣,韓愈想了一會,"還是敲字好。靜靜的夜晚,在月光下,一個僧人德德的敲門,這個情景是很美的。」於是「推」字改為「敲」字。後來,「推敲」便成為人們反復考慮的意思。
http://..com/question/37510507.html?si=1
你還知道文學史上其他推敲的故事嗎?很多呀
「春風又綠江南岸」(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傳說,王安石在寫這句詩句時,在原稿上曾經換過許多字,先用「到」,又改作「過」,後改作「入」,再改作「滿」,都不合意,修改了好多次,最後才選定了這個「綠」字。這個「綠」字用得很好,一個「綠」字把春風給江南披上了綠裝這一變化,生動而又形象地寫出來了,給人以動的感覺。這句詩是寫景,觸景生情,為下句的抒情做了很好的鋪墊。
「雲破月來花弄影」(宋•張先•《天仙子》)。這句詞詞少意豐,一語三折。「雲、月、花、影」四字寫了三物四景,中間又用「破、來、弄」三字寫出三種連續的動態:雲「破」而有月「來」,月「來」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字而有花枝隨風搖動、撫弄花影的幽雅姿態。僅僅七個字,從天上寫到地下,雲橫皓月、風弄花影,構成了一幅幽美朦朧的畫面,把雲、月、花都擬人化了,賦予了它們豐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時使寧靜的畫面有了飛動之勢。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宋•周邦彥•《滿庭芳》)。我們的古人慣於活用詞語,形容詞、名詞都可以作動詞,且一作就作得鮮活生動,呼之欲出。想那黃口雛鳥從昂首待哺的嬌憨,慢慢豐了一身羽毛,再到展翅離巢,不是一天一日的時光,更待其中親鳥的辛勞,形態種種,時日漫漫,到後來只得了一個「老」字,當真濃釅醉人。我們的思想就在「老」字中徜徉,不留神便過足了幾個月的時光。又一個雨「肥」梅子,又經了幾場雨呢?那該是從「小雨纖纖風細細」,到「拂堤楊柳醉春煙」,到「一枝紅杏出牆來」,再到「花褪殘紅青杏小」,最後還是在雨里豐肥。寫出了動態,寫出了形態,想那梅子從輕輕小小的羞澀,到黃黃肥肥的圓潤,那黃中暈紅的豐潤,怎不叫人垂涎!
最後,我們再來講一個宋人煉字的故事。
相傳,蘇東坡,一次與他的妹妹蘇小妹及詩友黃山谷一起論詩,互相題試。小妹說出「輕風細柳」和「淡月梅花」後,要哥哥從中各加一字,說出詩眼。蘇東坡當即道:前者加「搖」,後句加「映」,即成為「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蘇小妹卻評之為「下品」。蘇東坡認真的思索後,得意的說:「有了,『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屬上品。」一旁的黃山谷忍不住了,問道:「依小妹的高見呢?」蘇小妹便念了起來:「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蘇東坡、黃山谷吟誦著,玩味著,不禁托掌稱妙。
這樣一改究竟妙在何處?我們不妨也來玩味一番。「輕風」徐來,「細柳」動態不顯,怎能配得上「搖」、「舞」這類較露的動詞呢?惟有「扶」字才恰到好處,與「輕」 、「細」相宜,顯得和諧,並且又把風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繪出了輕風徐來,柳枝拂然的柔態,給人以一種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隱」也欠貼切。試想,恬靜的月亮已經輝滿大地,梅花自然沒有白天那麼顯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這樣,好一個「失」字,就勾畫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強了這一首詩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輝。
詩人為了一個字而反復推敲,千錘百煉,這種一絲不苟的寫作精神,對我們的啟示應該是不言而明了吧。煉字,在今天看來,我們不妨把它看作寫作後的修改。我們同學寫作文時不注意修改,總是喜歡「一氣呵成」,然後萬事大吉。這不是一種好的作文習慣。俗話說:「文章不厭百回改。」我們真的應該向古人學學這方面的工夫。當然,我們大可不必「捻斷數莖須」,但是文章寫成後必要的修改還是很有必要的。
㈦ 我推敲的故事作文三百個字
晚上,我把書信大賽的草稿寫好了,准備謄寫到信紙上去。
既然是草稿,就得好好修改一番。於是,我就找到了學問最淵博的姐姐,誰叫姐姐戴著一副眼鏡,像極了一個博士呢?開工了!我與姐姐專心致志地來修改作文草稿。
改著,改著,突然姐姐說:「你既然是寫信給老師,就如同與老師面對面說話一般,就直接稱呼為『您』就好了,不用寫許多葉老師,這樣干凈明了。」我頻頻點頭。繼續修改。當我看到「在您認為,在課堂上」,我一讀就立馬發現不對勁,這句話里的「在」字是不是太多了?如果改為「您認為,在課堂上」,怎麼還是感覺不對勁,再改為「在您認為,課堂上」順口多了。發現了一個錯誤之後,我興致勃勃地向下看。咦?「您臉上露出了笑臉」,已經有了一個「臉」字,兩個「臉」不是意思重復嗎?我左想想,右想想,決定改為「您臉上露出了笑容」。姐姐瞧著我已經找出了那麼多不通順的句子,也不甘落後,不一會兒就發現了一個不妥之處:「『您就如同一支蠟燭燃燒了自己,點亮了我們。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前後兩句顛倒一下不是更好嗎?」姐姐得意洋洋地說。我趕緊修改過來。
今天,我與姐姐也推敲了一次,你們說是不是?這次的修改體驗讓我明白了:寫作文只有常推敲才能寫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