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二作文《小小的陽光讀後感》600字
《小小的陽光讀後感》
人的一生不可能總是那麼的順利,總要經歷一些挫折,這樣的人生才會精彩;俗話說:「有失必有得.」,不管你現在失去了什麼,有一天你總會得到了什麼;就像郁雨君寫的這本讓人哭讓人笑的友情故事.
這本書主要講的就是:主人公李最最是一個頭腦聰明、運動力強的超級女生,在班裡頭,是一個「風雲人物」.然而,太完美的人總是會讓人有些不服氣.比如:這個死要面子,要強的雷子浩很不服氣,三番兩次的向李最最下挑戰書,然而卻總是輸給了無敵女生李最最.在爬山的時候,雷子浩與李最最的一次談話,使雷子浩頓時對李最最排斥的感覺磨滅了.
但是,命運總是捉弄人的,李最最消失了,當他們再次遇見李最最時,她卻變成了一個將內心封閉起來,渾身帶刺的女孩,不再是那個自信的李最最了.心中充滿了許多疑惑的雷子浩與對寫作非常有能力的鄧小末帶著滿腹的疑惑去尋找著答案,才發現,原來李最最的聰明才智、喜愛運動是因為彌補先天的缺陷!當他們知道了這一件事後,便與糖果店的小鹿哥哥和「壁虎」老師打開了李最最所有的心結,使李最最不需要在黑暗中恐慌……
看完這本書後,我有著少許的感嘆,「撇開友誼,無法談青春,因為友誼是點綴青春的最美的花朵.」這句名言我覺得說得一點兒都不錯,人生一旦離開了友誼,就無法得到青春最美的一部分.有時候友誼也是一股力量,在你最需要他的時候,來感化一切的困難.
Ⅱ 求一篇關於讀書筆記的初中600字作文 謝、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駱駝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也是現代文學史上最優秀的長篇小說之一。
作品以舊中國北平為背景,描寫了人力車夫祥子由人墮落為「獸」的悲慘遭遇,表達了作者對掙扎在社會最低層勞動者苦難命運的關懷和同情,歌頌了祥子勤勞、朴實、善良、向上的優良品質,深刻揭示了造成祥子悲劇命運的原因。
作品圍繞著祥子買車所經歷的三起三落為情節發展的中心線索,將筆觸伸向廣闊的城市貧民生活領域,通過祥子與兵匪、與偵探、與車廠主、與虎妞、與同行等各個方面關系,描繪了一幅動盪不安、恐怖黑暗的社會生活圖景,從社會、心理、文化等層面展示了祥子從充滿希望,到掙扎苦鬥,直至精神崩潰,走向墮落的悲劇一生。祥子原是一個年輕健壯的農民,忠厚善良,勤勞朴實,沉默寡言,堅忍要強,但經過三起三落挫折打擊,他的理想終於破滅,性格扭曲,墮落成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祥子的悲劇反映了城市畸形文明病及愚昧文化給人性帶來肉體、精神上雙重傷害,凝聚了作者對城市文明病與人性關系的藝術思考和批判性的審視。
作品以嚴肅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朴實明朗的語言,代替了過去失之油滑的詼諧。作品採用大量的敘事、抒情夾議論的心理描寫,替祥子訴說著血淚凝成的痛苦心聲,既刻劃了人物性格,又表達了作者摯熱的感情,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濃郁的北京地方色彩,從語言、環境到風俗人情,顯示了作者日漸成熟而富有魅力的藝術風格。
Ⅲ 600字作文讀書筆記
華盛頓的選擇》讀後感
這個儀式如此簡單,卻如此庄嚴。它不僅感動了所有在場的人,也感動了世世代代的美國人。當華盛頓發表簡短講話時,每個人的眼中都飽含著淚水。兩百多年後,我每一次讀這一段文字都禁不住淚流滿面,我相信人類的心靈是相通的。我從中知道在他們的人生奮斗目標中,即使追求人的「生命、自由和幸福」不是惟一的目標,也是一個十分重要而不可放棄的目標;而所謂公職、軍職一類的東西,對他們說來,是可有可無的。
儀式結束後,華盛頓沿著波托瑪克河,迫不及待地回到了自己久別的家園,重新開始以牛馬為伍的田園生活。幾百年來,他家門前的河水依然靜靜地流淌著,彷彿還記著他兩度應召為國服務,兩度沿著這條河流回家的身影。..................《華盛頓的選擇》
1776年7月4日,由北美新大陸13個殖民地代表組成的大陸會議通過了傑弗遜起草的《獨立宣言》,並決定把軍權授予44歲的華盛頓,以便通過戰斗實現獨立建國的夢想。其實那一刻,大陸會議並無一兵一卒,所謂軍權充其量只是組織軍隊的權力。
華盛頓受命以後,歷經千辛萬苦,從無到有,創建了一支軍隊,經過8年苦戰,終於在1783年使這塊新大陸贏得了自由。這個時候戰功赫赫的華盛頓無疑是舉國上下最有威望的人,但他謝絕了黃袍加身的提議,功成身退,平靜地回到自己的庄園,過起獨立戰爭以前的生活。臨行前夕他只是利用他的巨大威望做了一件事,親自解散了打贏這場獨立戰爭的軍隊。當他確知國會沒有錢可以遣散他的將士時,他所能做的就是以他在8年戎馬生涯中建立起的全部威望,站在將士們面前,告訴他們美國真的沒有錢,大家就此回家做個好公民。這些第一代美國公民無條件地服從了他們崇敬的統帥最後一個命令。
無論是兩百多年前的那一刻,還是今天,美國人幾乎都知道沒有華盛頓領導他們浴血奮戰,就沒有一個獨立、自由的美國。據林達夫婦在《總統是靠不住的》一書所說,在美國國會大廈里至今仍懸掛著一張巨幅油畫,畫面上開國元勛濟濟一堂,那是美國的開國大典。油畫下面有個小小的說明,記載了華盛頓向國會交出軍權那簡單而動人的一幕,華盛頓說:
現在,我已經完成了賦予我的使命,我將退出這個偉大的舞台,並且向尊嚴的國會告別。在它的命令之下,我奮戰已久。我謹在此交出委任並辭去我所有的公職。
議長答道:
你在這塊新的土地上捍衛了自由的理念。為受傷害和被壓迫的人們樹立了典範。你將帶著同胞們的祝福退出這個偉大的舞台。但是,你的道德力量並沒有隨著你的軍職一起消失,它將激勵子孫後代。
這個儀式如此簡單,卻如此庄嚴。它不僅感動了所有在場的人,也感動了世世代代的美國人。當華盛頓發表簡短講話時,每個人的眼中都飽含著淚水。兩百多年後,我每一次讀這一段文字都禁不住淚流滿面,我相信人類的心靈是相通的。我從中知道在他們的人生奮斗目標中,即使追求人的「生命、自由和幸福」不是惟一的目標,也是一個十分重要而不可放棄的目標;而所謂公職、軍職一類的東西,對他們說來,是可有可無的。
儀式結束後,華盛頓沿著波托瑪克河,迫不及待地回到了自己久別的家園,重新開始以牛馬為伍的田園生活。幾百年來,他家門前的河水依然靜靜地流淌著,彷彿還記著他兩度應召為國服務,兩度沿著這條河流回家的身影。
4年以後(1787年),美國各州的代表才重新坐到一起,討論起草一部憲法。1789年(也就是法國大革命爆發的那年),由華盛頓主持的制憲會議成功地制定了美國憲法。華盛頓眾望所歸,無所爭議地當選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總統,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真正民選產生的國家元首。那時離獨立戰爭已6年,離獨立宣言發表已13年了。
此後,華盛頓雖然勉強接受連任了一屆總統,但他堅決拒絕第三次連任。1796年9月17日,他在當了8年總統以後,在國會發表了激動人心的告別演說:
這個政府是我們自己選擇的,不曾受人影響,不曾受人威脅,是經過全盤研究和深思熟慮而建立的,它的原則和它的權力分配是完全自由的,它把安全和活力結合在一起,而且本身就含有修正其自身的規定。……我們政治制度的基礎是人民有權制定和變更其政府的憲法。可是憲法在經全民採取明確和正式的行動加以修改之前,任何人都對之負有神聖的履行義務。人民有權力和權利來建立政府,可這一觀念是以每人有義務服從所建立的政府為前提的……
我秉持正直的熱忱,獻身效勞國家已經45載,我希望因為能力薄弱而犯的過失,會隨著我不久以後長眠地下而湮沒無聞。
對於這件事也和其他事一樣,均須仰賴祖國的仁慈。由於受到強烈的愛國之情的激勵——這種感情對於一個視祖國為自己及歷代祖先的故土的人來說,是很自然的——我懷著歡欣的期待心情,指望在我切盼實現的退休之後,能與同胞們愉快地分享自由政府治下完善法律的溫暖——這是我一直衷心嚮往的目標,並且我相信,這也是我們相互關懷、共同努力和赴湯蹈火的理想報酬。
就如他當初率軍苦戰8年、贏得勝利之後解甲歸田一樣,他再次回到了自己的田園。在一個到處還是國王、君主、世襲制的世界,華盛頓毅然選擇放棄權力,開創了總統連任不超過兩屆的憲法慣例,從而為美國奠定了堅實的民主基礎,也為人們樹立了一個政治家的人格風范。
這一年華盛頓只有64歲。1799年12月24日,華盛頓在自己的庄園安然去世:作為美國國父,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其人格風范將成為一切政治家永遠的楷模。
Ⅳ 初中作文:《簡·愛》的三篇讀書筆記600字
讀《簡愛》有感
世界上,有千萬本書。其中有:散文、小說、詩集等等。這些書都值得我們去看一看。而我最喜歡看的是《簡愛》這本書。我也希望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
《簡愛》這本書的女主人公的名字叫作簡愛,她從小失去了父母,便寄養在舅舅家,可是,後來她的舅舅去世了,於是,她的舅母便和她的兒女們整天地虐待她。後
來,她因為受不了虐待,而萌發了反抗意識,她的舅母得知後,為了不再見到她,就把她送進了勞渥德學校。簡愛一共在勞渥德學校里呆了八年,其中六年是學習,
兩年是當老師。可是,她並不想永遠之困在這一個小小的學校之中,所以,她便開始貼廣告找工作。後來,她來到了桑菲爾德庄園給阿黛勒當家庭教師,遇見了這個
庄園的主人:羅切斯特先生。雖然羅切斯特先生已經三十多歲了,而簡愛只有十八歲,但他們還是互相產生了愛慕之情。可是,她在結婚當天卻發現羅切斯特先生早
已有了妻室,他的前妻是一個一直被囚禁在閣樓里的瘋女人。傷心之餘,簡愛孤身逃離了桑菲爾德庄園,四處流浪。後來她遇見了聖約翰,得知聖約翰和他的兩個妹
妹分別是她的表哥和表姐非常地興奮、激動。幾天後,聖約翰對簡愛說他希望簡愛可以去印度當他的助手,但由於簡愛一直對羅切斯特念念不忘,所以拒絕了聖約
翰。最後,簡愛終於回到了庄園,可庄園已被大火燒得面目全非,而羅切斯特也因為救僕人導致雙目失明。可簡愛依然和他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簡愛》這本書的作者是夏洛蒂 勃朗特。她是一個從小在逆境中長大的的人,但她從沒放棄過。
夏洛蒂出生英國約克郡哈沃斯一個公會的窮牧師家庭,他母親生了六個孩子。可是,因家庭貧寒、母親又過早地去世,夏洛蒂的幾個兄弟姐妹的童年生活是凄涼的。
但是,夏洛蒂的父親知識極為淵博,於是,在他的親子教育下,夏洛蒂姐妹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們長大後,夏洛蒂和兩個妹妹共同合資出了本詩集,可是最後只
賣出了一本這令她們傷心,後來,他們把目光轉向小說,最後她們終於成功了。寫出了影響世界的名著。
讀了著本書,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小學時期的考試情景:在一次語文考試後,我原自信地認為自己可以考到九十幾分,可現實是殘酷的,我只考了八十六分。看到成績
後,我不禁在心中吶喊:這世界對我太不公平了。我相信許多人在沒考好後都會這樣想。可是簡愛呢?他從小無父無母,後來寄養在舅舅家,又滿受舅母以及她兒女
的虐待。把世界對她的不公和世界對我的不公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了,至少,我們的父母都還在,至少我們的親人都還關心我們,所以,不要總是覺得這世界對你
不公,不要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也許,在別的地方還有許多吃不到飯的孩子,還有許多沒感受過父母之愛的孩子……
怎麼樣,聽了我的介紹,有沒有覺得很想看著本書呢?想看的話,就趕快看一看吧!
向您推薦4399作文,有很多資源,希望能幫助到你哦!記得採納!
Ⅳ 讀書筆記600字。要有內容,書名,美文摘抄,體會!急急急急急!
前陣子在書城買了本書,叫《滴水藏海》,里邊有300個經典的哲理故事。現在我來品味一篇小故事,叫《命運》。
《命運》講的是連個孩子的命運,一個被高僧占卜為「狀元」,另一個為「乞丐」。二十年後,當初的「狀元」成了乞丐,而「乞丐」卻成了「狀元」。
上帝說:「我賦予每個人的天分之占他命運的三分之一,其餘的在於他如何去把握。」
看了這段話,我很受觸動。把握,把握命運,多簡單的字眼,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把握住了自己的命運呢?不必埋怨自己的天分,更不必埋怨自己的命運,因為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隨時都可以改變它的!只要你願意
讀《永別了武器》有感
一個告別了武器的人,不是敵人的俘虜,就是愛的俘虜.我不是不善於自我保護,實在是一個放棄自我保護的人.就如同生命的資料庫,已經不需要進入的密碼,隨時都可以打開全部程序,可以讀出全部的文件.我說的俘虜,就是這個意義上的俘虜.當我把自我放到陽光下的時侯,我明白從此不能有所偽裝,隱蔽的日子一想起就令人不安.當我意識到抗拒的無奈,有多少時間無可挽回,有多少記憶漸漸從內心淡出.說到底,俘虜就是一個不能抵擋傷害的人,就是要有足夠的勇氣放棄希望,必須承受生存的全部壓力.本來,在屬於個人的空間,可以沉浸於獨自的幻想,可以從塵埃里開出虛擬的花朵.而一個放棄自我保護的人是連欺騙自己都不能,只有不斷地凈化內心世界.
《哈姆雷特》讀後感
莎翁的《哈姆雷特》是一部經典的代表作.這本書在表面情節上與歷史的傳說並沒有多大的區別,講的還是丹麥王子為父報仇的故事,其中充滿了血腥暴力和死亡.正如
劇中人霍拉旭所說: 你們可以聽到姦淫殘殺,反常修理的行為,冥冥中的判決,意外的屠戮,藉手殺人的狡計,以及陷入自害的結局. 曲折選宕的情節,緊緊圍繞著復仇
而展開.哈姆雷特從德國的威登堡匆匆趕回國內,是來參加他父親的葬禮的,使他不能接受的是,他未趕上父親的葬禮,卻目睹了母親與叔叔克勞迪斯的婚禮,這已使哈姆萊特疑竇在心,加之夜晚在王宮城堡的露台上與父親的亡魂相見,亡魂哀訴,這樁暴行是哈姆雷特的叔叔所為,並要他為父報仇.至此,他開始了艱難的復仇歷程,與克勞迪斯展開了你死我活的較量.最終,向克勞迪斯發出了復仇之劍.
《基督山伯爵》讀後感
愛也徹底,恨也徹底.報恩也徹底,復仇也徹底.這就是在我讀完《基督山復仇記》後最大的感受.中國有句俗語叫做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報仇也是需要養精蓄銳的,並不是憑著一時的心緒就可輕舉妄動的.而基督山伯爵,則是最具體的用自己的行動闡釋了這句俗語的.在經歷十四年的地牢生涯後,他的人生要義就是找尋曾經的親人,曾經的恩人和曾經的仇人.在確認了所要尋找的人以後,他並沒有如我們在武俠小說里所見的那樣,於恩人抱拳雲赴湯蹈火,再所不惜,於仇人一劍刺死.他選擇了他自己的方式.對曾經有恩於自己的船主一家,他竭其所能,默默地支持著,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卻從來不讓他們知道其實自己就是為了報恩而來.如果說他的報恩令人感動,那他的復仇則是如此的淋漓盡致,在我們也有幾度的叫好後不免有點心驚.
《釋夢》讀後感
弗洛伊德(1856--l939)是奧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學家,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他的著作橫跨半個世紀,對文學,哲學,神學,倫理學,美學,政治科學,社會學和大眾心理產生了廣泛而深入的影響,如果以影響的范圍作為衡量偉大的標准,那麼弗洛伊德無疑是最偉大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發動了人類思想史上又一次哥白尼式革命,他指出人類的無意識是無法被意識所控制,人類的潛意識中蘊含了巨大的心理內容,他以最理性的聲音訴說了人類的無理性.《釋夢》是弗洛伊德支柱性的學術著作.通過對夢的研究極大地拓展了人類對自身的探究的幅度,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紅與黑》讀後感
作家筆下展現的,首先是整個法蘭西社會的一個典型的窗口——小小的維里埃爾城的政治格局.貴族出生的德瑞那市長是復辟王朝在這里的最高代表,把維護復辟政權,防止資產階級自由黨人在政治上得勢視為天職.貧民收容所所長瓦爾諾原是小市民,由於投靠天主教會的秘密組織聖會而獲得現在的肥差,從而把自己同復辟政權栓在一起.副本堂神父瑪斯隆是教會派來的間諜,一切人的言行皆在他的監視之下,在這王座與祭壇互相支撐的時代,是個炙手可熱的人.這三個人構成的三頭政治,反映了復辟勢力在維里埃爾城獨攬大權的局面.而他們的對立面,是為數甚重,擁有巨大經濟實力的咄咄逼人的資產階級自由黨人.司湯達一方面向人們描述了保王黨人的橫行霸道,一方面又讓人們得出這樣的結論:握有經濟實力的資產階級,在政治上也定將是最後的勝者.《紅與黑》成書於一八三零年七月革命以前,司湯達竟像是洞悉了歷史運動的這一必然趨向.
一隻狗,一生情
——讀《再見了,可魯》有感
(361021)集美中學高二7班 李曉惠/發表於中學生語文(有節選)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喜歡上了小貓、小狗,並不僅僅因為它們的可愛與單純。
日本有個作家叫石黑謙吾,他說,他的生命中出現過很多隻狗,它們彷彿是與他宿命相
連的,他從狗身上得到了巨大的安慰和鼓勵,因此,他寫了《再見了,可魯》這本書。
當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馬上就被它的封面所吸引,上面是一隻趴著的拉布拉多犬,深
黑色的背景。
那樣的眼神,那樣的姿態,是那樣的熟悉。我情不自禁地,輕輕地把手搭在它的鼻子上,
剎時,似乎激起了心中的某個回憶。手心有種異樣的感覺,彷彿真的有溫溫的,濕濕的呼吸,
溫暖了我的手。那眼睛在跟我訴說著它的一生。
可魯是一隻純正的拉布拉多犬,也許本應該很平常的成為一隻平凡的寵物,但是,它卻
是一隻導盲犬。直到看了這本書,我才知道,導盲犬是一種多麼了不起的動物。
它會幫助主人上下車,引著主人走安全的道路,遇到路口會停下,遇到障礙物會避開,
當紅燈亮的時停—下腳步……可以想像,盲人對導盲犬會有多大的依賴,而導盲犬的這些行為
都僅僅因為它們對人的愛。
可魯是日本的一隻導盲犬,退役後由一對姓仁井的夫婦收養。那時可魯已經是一隻虛弱
的老狗了。書裡面說到,可魯已經快不行了,也許是肺部受到壓迫而感到呼吸困難,它頻頻
示意要翻身,但是最終,它連發出示意的力氣都沒有了。「仁井先生不停地撫摩著它的頭,
仁井太太摩挲著它的背部,用平靜的口吻對它說:『小可,謝謝你,你不需要再那麼努力了,
可以了,你就慢慢休息吧,到了天國以後,要准確地報出自己的名字『仁井可魯』噢!」剛
說完,可魯就停止了呼吸。看到這里,我難過的哽咽,最終還是哭了,為了這可愛生命的隕
落,為了一個我認為無比高尚的生靈。
佛斯特說過:「在這個自私的世界上,一個人惟一不自私的朋友,惟一不拋棄他的朋友,
惟一不忘恩負義的朋友,就是他的狗。」可謂「一隻狗,一生情」。
狗把人類看成自己的神,即使人們不停的辜負它們,背叛它們,傷害它們,但它們卻永
遠是人類最忠誠的夥伴,毫無怨言的陪伴著我們的孤獨。
它們忠誠勤勞,但求付出不求回報。在某些世俗的人身上,這些品德已經逐漸消失殆盡
了,狗性中深具超凡的神性,而人性中卻潛藏著可恥的獸性。
這個社會越來越世俗,越來越淡漠,人與人心靈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試問,此時還有
誰在保持著不變的忠誠呢?還有誰讓你喚之則來,呼之則去,不計較你的粗魯和無理的對待,
並無休止的遷就你呢?
從此,我告訴自己要更愛狗,也希望能告訴別人,請愛你們的狗。
作文點評:
文章從狗講到人,從書講到自己,又從自己寫到他人,都起源與自己喜愛狗的個性;文
章從事寫到理,從國外到國內有回到世界,都透漏出一種情、一種人文關懷。「文似看山不
喜平」,李曉惠同學的文章就有這一優點,值得同學借鑒。
《 名人傳》讀書筆記
《名人傳》由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組成,它們均創作於二十世紀初期,無論在當時是在後世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這三部傳記中,羅曼·羅蘭是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擁有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著力刻畫了他們為追求真善美而長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
書中寫了三個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個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另一個是義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開朗基羅;最後一個是俄羅斯名作家:托爾斯泰。
在這本《名人傳》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貝多芬的故事。貝多芬是個音樂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親發現了,不幸的是,貝多芬的父親並不是一個稱職的好父親,他天天讓貝多芬練琴,不顧及他的心情,一個勁兒的培訓他,有時甚至把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進一個屋子裡關起來,一關就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學音樂。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慘的,他的母親在他十六歲時就去世了,他的父親變成了揮霍的酒鬼。這些不幸一起壓到了貝多芬的頭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傷痕,也因此導致他的脾氣暴躁而古怪。但是貝多芬沒有因此而沉淪,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熱愛的音樂事業中去了。由於他的天分和勤奮,很快地他就成名了。當他沉醉在音樂給他帶來的幸福當中時,不幸的事情又發生了:他的耳朵聾了。對於一個音樂家而言,最重要的莫過於耳朵,而像貝多芬這樣以音樂為生的大音樂家,卻聾了耳朵,這個打擊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
貝多芬的一生是悲慘的,也是多災多難的,但他為什麼還能成功呢?為什麼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卻能做到呢?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認為,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有著超與凡人的毅力和奮斗精神。面對困難,他絲毫無懼。這就是他成功的秘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遇到困難時,經常想到的就是請求他人的幫助,而不是直面困難,下定決心一定要解決。而貝多芬,因為脾氣古怪,沒有人願意與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對困難,只能單槍匹馬,奮力應戰。雖然很孤獨,卻學會了別人學不到的東西:只要給自己無限的勇氣,再可怕的敵人也可以打敗。
羅曼·羅蘭稱他們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筆墨,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早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由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譯成中文,他從《名人傳》中得到的啟示是:「惟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難;惟有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惟有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那麼,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說,《名人傳》又能給予我們什麼呢?在一個物質生活極度豐富而精神生活
相對貧弱的時代,在一個人們躲避崇高、告別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會里,《名人傳》給予我們的也許更
多是尷尬,因為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在《米開朗琪羅傳》的
結尾,羅曼·羅蘭說,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不說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
他們應上去頂禮。在那裡,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裡,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恆。以後,他們再回到人生的廣原,心中充滿了日常戰斗的勇氣」。對於我們的時代,這實才是真言。《名人傳》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
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
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表明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斗。我們的時代千變萬化,充滿機
遇,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斗。我們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取得曇花
一現的成就,但絕不能讓我們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讀讀《名人傳》也許會讓我們清醒一些。
.《簡愛》被萬眾所熱愛的,大約是其作者的自尊與平凡??或者說,是夏洛特的自尊與平凡。那是一個靈魂熾熱而外表簡單的女子。這一形象無疑是不朽的經典。可是與其夫羅切斯特一樣,這個形象始終在用一種類似於自傲的口吻言論??他們對於他人的鄙薄,多多少少,曾經使我快慰,現在卻令我不安。夏洛特託身於簡愛,
這是我所知道的。但我所感覺到的是:她對於高層貴族的鄙薄與一種近乎敵視的態度,有些刻意了。反過來說,我從中讀到了自卑的情緒。
簡愛是個敏感而容易受傷的女子。開頭用了太長的篇幅來敘述她幼時的情景。但是我感覺到的是,在敘述簡愛這個人物時,夏洛特不曾將自己離開這個軀殼,所以她也沒有用全知角度敘述。如此一來,她所描述的差不多可以認定是她的意見。那麼,我在簡愛中,看到的是某種情緒化的自卑,而後是近乎於傳奇的愛情??惟其傳奇性,昭示了某種不真實與幻想性??和最後一個幾乎有點硬湊的結尾。她遇到了JOHN RIVERS。雖然前頭有筆,但還不是那麼自然。夏洛特對於簡愛的處理,開頭非常真實,中間段非常精彩,但是隱伏著不安,到了結尾,則幾乎歸於俗套??一個我料到的俗套。最後無疑是皆大歡喜,帶一點感傷。她的鋪墊和銜接很完美,幾感覺不到瑕疵。但是我隱約間感到的是,這是一個人間女子編造的故事。它已經缺少了令我戰栗的小說結構??更多的時候,我讀到了簡愛離開山莊,就沒再讀下去。如果我是夏洛特,或許我就會在那裡結束。因為之後的一切,在我看來,比之於前,是很拙劣的。
水滸傳》讀書筆記(一)--醉打蔣門神
武松殺死了西門慶,就被發送了孟州充軍,又在十字坡結識了張青和孫二娘。但是這些都不夠精彩,唯獨這集里的武松醉打蔣門神最為精彩。
本集中,武松為了個人的友誼而去幫助施恩奪回快活林和在路上每家酒官都吃上三碗酒,這兩點,就知道他有著放任一己的感情。
而他在打蔣門神之前的挑逗更是精彩,先是到酒官里找茬,然後把蔣門神惹急,在狠狠的打他,這能證明武松是個粗中有細的人。
他在挑逗時還可分成幾個細節,三次換酒,之後說讓蔣門神的小妾陪他喝酒,酒飽不讓,就和他們打了起來(這里包括蔣門神)。
他在禽了蔣門神之後,又怕他告官,在說要求蔣門神的第三件事時,卻怕他告官和以後再把快活林奪回來,所以讓他離開孟州,不得在此居住。由此也可以開出武松多麼的細心。
《水滸傳》讀書筆記(二)--沂嶺殺四虎
李逵見宋江父子團聚後,也想念自己的老母,便去沂水縣的百丈村接自己的母親。
去時,途上遇見李鬼扮成的假李逵威脅,李鬼戰敗求饒,說他尚有九十歲老母,殺他就是把他和他的老母一塊殺了。李逵可憐他,便饒了他,而且還給了他一錠銀子,讓他走了。
我覺得是作者很反感像李鬼這樣的人,所以就讓李鬼和李逵再次遇上,而且讓李逵把他殺死。一是作者可以出一下氣,二是讓那些讀者也贊同他,並看完後有一種豪邁氣質,似乎自己就是李逵。李逵殺李鬼是很精彩。
但是後來的李逵背著老母過沂嶺時殺虎的場景最為精彩。先是去打水,然後發現老母不見了,又發現兩只小虎和兩條人腿,憤怒之下殺死小虎,公、母虎分別來尋仇都被殺。
只可惜殺了虎,還被人請到家裡做客,後又被擒。這讓人看完之後,都想替李逵打抱不平,可見作者的用心良苦。
《水滸傳》讀書筆記(三)--抱怨獅子樓
武松在陽谷縣坐了都頭,又上京辦事。回來時,才知道哥哥武大郎死了,武松心疑便察得實情,去告官,誰知縣館已受賄,無奈下在獅子樓為武大郎報了仇。
其中,讓人看得最熱血沸騰的就是最後報仇時殺死西門慶的那一段,武大郎雖死,潘金蓮和西門慶也得到了她該得到的惡果,而武松為民除害還被發配孟州。我覺得這有可能是作者在諷刺當時的朝廷昏庸無道。西門慶在這里被作者描寫的簡直是「臭不可聞」,幾乎上誰看完都痛罵他一兩句,這能體現作者是多麼的會描寫人物啊!
《水滸傳》讀書筆記(四)--賣刀汴京城
楊志盤纏用盡,只得將寶刀賣去,賺些錢投奔他鄉謀生。誰知賣刀時,當地潑皮牛二百般凌辱,楊志忍無可忍便殺死牛二,再去報館。最後被判充軍大名府。
最有趣的莫過於楊志賣刀時的情景。先是問誰買刀,牛二來後,讓他試刀,牛二百般阻撓和凌辱,最後被殺。這告訴了我們當時的一些地痞流氓是什麼樣的。而牛二被殺不僅為書中的老百姓們出氣,而且另讀者看完也出了口氣,這也許就是作者抓住了讀者的心理來寫的吧。
《水滸傳》讀書筆記(五)--題詩潯陽樓
宋江到了江洲後,結識了神行太保等人。一天在潯陽樓喝酒,乘著一時酒興便在牆上題了一首反詩,還留下姓名。最後被黃文炳看到打入死牢。
這件事把宋江寫得讓讀者哭笑不得,不知該怎麼說他,本集也沒有什麼精彩的環節。只是作者能把宋江寫到讓讀者看了說不出宋江什麼的境界,真是了不起。只能夠說宋江太糊塗,提什麼詩罷了。而正是有了這一集,才能更好的襯托出下一集截法場的情景來。用宋江題詩被抓著一段來襯托出後面截法場的情景。的確,用宋江題詩被抓要比用其它的好。一是讓你說不出什麼,二還可以把他們截法場的理由弄得更充分。所以我覺得這集好。
<讀書筆記範文>一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是應當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讀書筆記範文>二
剛從遠處看到的那個筆直的山峰,就站在峽口上,山如斧削,雋秀婀娜。(案):用「雋秀」形容「筆直的」、「如斧削」的「山」尚可,而用「婀娜」來形容就不妥了。「婀娜」是形容姿態柔軟而美好,「如斧削」一樣筆直的山峰怎麼能給人以柔軟的感覺呢?可以把「婀娜」改為「挺拔」。
——《語文短評·顧此失彼》
<讀書筆記範文>三
我只想在痛惜之餘,說出幾點希望
首先當然是希望大家(不限於知識分子,而是一切黨員、團員,一切覺悟的青年和覺悟的勞動者)都應該向他們學習,特別是那些至今對知識分子還有某種不信任感、不敢推心置腹的人們,以及那些一味爭名奪利,甚至對社會主義祖國至今還三心二意,羨慕資本主義「天堂」的人們,多讀讀他們的事跡。……
其次,我想說,希望一切先進分子所在機構中的黨組織、每個黨員以至每個正直的公民能夠更多地更好地關心這些先進的人們。……
第三,我也想對活著的蔣築英、羅健夫等同志說幾句話。共產黨員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是隨時隨地准備著為了共產主義事業的利益,為了社會主義祖國的利益,為了十億人民的利益而犧牲一切。我們不是那種認為一個大學生「不值得」為一個農民的生命而犧牲自己的人,那樣的人,如果在別的崗位上,當然也不會冒死去搶救一個小學生,或者同一個甚至幾個拿著凶器圖謀犯罪的歹徒格鬥。這是事情的一個方面。但是事情還有另外一方面。我想,蔣築英和羅健夫都並不是必然要死(我不懂醫,不知道羅健夫同志所患的「低分化惡性淋巴瘤」和蔣築英同志所患的多種凶險疾病能不能在早期治癒,這里是假定能夠)。如果他們還健康地活著,盡管報紙上不會這樣大量地表揚他們,但是他們卻能為祖國和人民作出更多更重大的貢獻,這是毫無疑問的。我們經常提倡自我犧牲,但是我們不是說一個共產黨員或先進分子的生命和健康就不重要。生命和健康,這是我們戰勝一切敵人而建設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的資本,它們不是屬於我們個人而是屬於祖國和人民的,對於黨員,就是屬於黨。我們反對借保護自己的生命和健康而損公利私,而貪生怕死,但是有了病,特別是有了嚴重的病,還是要治,並且要治好。
——胡喬木:《痛惜之餘的願望》
Ⅵ 名著讀書筆記600字 不能是作文書上的
讀《格列佛游記》有感 長假里,我讀了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記》,小說以辛辣的諷刺與幽默、離奇的想像與誇張,描述了酷愛航海冒險的格列佛,四度周遊世界,經歷了大大小小驚險而有趣的奇遇。 游記中小人國、大人國里光怪離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訪了荒島上的慧因國,結識了具有仁慈、誠實和友誼美德的慧因。在慧因國的語言中沒有「撒謊」和「欺騙」這樣的字眼,人們更不理解它的含義。他們不懂什麼叫「懷疑」、什麼是「不信任」,在他們的國度里一切都是真實的、透明的。 格列佛在慧因國里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他完全融入這個社會,以致於與暗喻人類的耶胡交往時形成強烈的反差,因為他們總是以懷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誠實,使他感到失落,對人類產生了極度的厭惡。 我很羨慕文中的主人公有幸能到慧因國,慧因國是我們所追求和嚮往的理想境地,在這里你不需顧慮別人說話的真長假里,我讀了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記》,小說以辛辣的諷刺與幽默、離奇的想像與誇張,描述了酷愛航海冒險的格列佛,四度周遊世界,經歷了大大小小驚險而有趣的奇遇。 游記中小人國、大人國里光怪離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訪了荒島上的慧因國,結識了具有仁慈、誠實和友誼美德的慧因。在慧因國的語言中沒有「撒謊」和「欺騙」這樣的字眼,人們更不理解它的含義。他們不懂什麼叫「懷疑」、什麼是「不信任」,在他們的國度里一切都是真實的、透明的。 格列佛在慧因國里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他完全融入這個社會,以致於與暗喻人類的耶胡交往時形成強烈的反差,因為他們總是以懷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誠實,使他感到失落,對人類產生了極度的厭惡。 我很羨慕文中的主人公有幸能到慧因國,慧因國是我們所追求和嚮往的理想境地,在這里你不需顧慮別人說話的真假,而在現實的世界,有著太多我們不願看到的事情常常發生:有人用花言巧語騙取別人的血汗錢、有人拐賣兒童謀取暴利、有人甚至為了金錢拋棄自己的親身父母。難怪我們的老師、長輩從小就教育我們要提高警惕,不要上當受騙。這與我們提倡的幫助他人、愛護他人是很難統一的。當我遇到有困難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時,我遲疑;當有人替我解圍時,我不敢接受。這些都讓我內心感到痛苦、矛盾,無所適從。既妨礙了我去「愛」別人,同時也錯過了別人的「愛」,在難道不是一種悲哀嗎? 我期盼著有一天我們的社會也像慧因國,孩子們的眼中不再有疑慮,教育與現實是統一的。我願為此付出努力,也希望大家與我一道,從自己做起,從現在開始做起,讓這個社會多一點真誠、少一點虛偽。 假,而在現實的世界,有著太多我們不願看到的事情常常發生:有人用花言巧語騙取別人的血汗錢、有人拐賣兒童謀取暴利、有人甚至為了金錢拋棄自己的親身父母。難怪我們的老師、長輩從小就教育我們要提高警惕,不要上當受騙。這與我們提倡的幫助他人、愛護他人是很難統一的。當我遇到有困難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時,我遲疑;當有人替我解圍時,我不敢接受。這些都讓我內心感到痛苦、矛盾,無所適從。既妨礙了我去「愛」別人,同時也錯過了別人的「愛」,在難道不是一種悲哀嗎? 我期盼著有一天我們的社會也像慧因國,孩子們的眼中不再有疑慮,教育與現實是統一的。我願為此付出努力,也希望大家與我一道,從自己做起,從現在開始做起,讓這個社會多一點真誠、少一點虛偽。 讀《朝花夕拾》隨感 學期結束學校要求寫一篇讀書筆記,思來想去,本期讀了哪些書,終於想起前時讀了魯迅的《朝花夕拾》,最近又聽了幾期關於魯迅的講座,隨思隨感,胡亂寫此一篇,應景交差而已。 作者寫作《朝花夕拾》經歷了9個月之多,環境也不同:前兩篇寫於北京寓所的東壁下,中三篇是流離中所作,後五篇在廈門大學的圖書館的樓上;這是1926年「三.一八」慘案後,魯迅被通緝離開北京南下廈門廣州,中國社會處於北方軍閥混戰南方革命興起又轉入低潮時,陸續所作。作者雖已對中國社會現狀有深刻認識,但現實很不樂觀,他只能「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閑靜來,目前是那麼離奇,心裡是這么蕪雜。」他認為:「一個人做到了只剩下回憶的時候,生涯大概總要算是無聊了罷,但有時竟會連回憶也沒有。」他覺得「就是一段樹,只要浸在水中,枝葉便青蔥得可愛。看看綠葉,編編舊稿,總算也在做一點事。做著這等事,真是雖生之日,猶死之年。」 讀了這些,
Ⅶ 讀書筆記 範文600字
"三味書屋後面也有一個園,雖然小,但在那裡也可以爬上花壇去折臘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蛻.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蒼蠅喂螞蟻,靜悄悄地沒有聲音.然而同窗們到園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書房裡便大叫起來:'人都到那裡去了?!'……"
細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受著不時從字里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
"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
我讀魯迅先生的這篇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著發處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間,我彷彿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鑽進了百草園.他與昆蟲為伴,又採摘野花野果,然後與玩伴一起捕鳥,但由於性急,總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聽保姆長媽媽講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園中的那條赤練蛇.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嚴厲的教誨,卻仍耐不過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當他讀書讀得入神時,卻沒發現他的學生正在干著各式各樣的事,有的正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優質戲,而魯迅正聚精會神地在畫畫……
一切感受都是那麼天真爛漫,令人回味,也許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真不懂自己怎麼會那麼喜愛《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尤其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充滿激情.
魯迅先生在文章中表現了他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那股熱情,希望能自由自在地玩耍,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不希望整日被父母,家奴管束著,這正是兒童特有的.曾幾何時,我已經遠離了童年,進入了少年,每天都在這忙忙碌碌的學習之中,紛紛撓撓的生活之中.但我自己認為自己還是一個稚氣未脫的孩子,有時還做著甜美的童年之夢.回憶起那些童年瑣事,還時常記憶猶新,忍俊不禁.我家原屬市郊,附近有一大片田野,小時候,總去那裡享受著春日的陽光,秋日的清風,還有那片總被我採得一朵不剩的油菜花,我沉醉在大自然的懷抱之中;小時候,每天一吃完飯嘴都不擦就去鄰家串門子,和小夥伴一起去吃豆腐花,一起去田野里玩,時不時還跌進泥坑變出個"小泥人",采了各式各樣的花,又生怕主人找來,就把花藏在樹洞里,一會兒回去花早就枯萎了,但我仍沉醉在無拘無束的自由空間之中.而如今,田野上造起了樓房,我和小夥伴都在為自己的前程努力著,因此感受不到了大自然的親切,也少了許多自由,但我仍沉醉在無拘無束的自由空間之中.而如今,因野上了造起了樓房,我和小夥伴們都在為自己的前程努力著,因此感受不到了大自然的親切,也少了許多自由,但我仍舊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無論現在能否實現.這也許就是我和幼年魯迅的相似之處吧,使我在讀過文章後有了這么多感動.童年已漸漸遙遠,留下的只是些散瑣的記憶,倒不如細讀一下《朝花夕拾》,體會一下那個不同年代的童年之夢,和魯迅一起熱愛自然,嚮往自由.
Ⅷ 初中600字讀書筆記
我們要做勤勞的螞蟻
------讀《螞蟻和蟬》有感
《螞蟻和蟬》講述的是一隻勤奮的螞蟻和一隻好逸惡勞的蟬的故事。冬日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一隻螞蟻正在翻曬受潮的糧食,一隻飢餓難耐的蟬經過,便乞求螞蟻給他一些糧食,螞蟻反問蟬,夏天為什麼不儲存些糧食?蟬說他夏天的時候都忙著在唱歌了,於是螞蟻就譏笑他說,你夏天在唱歌,冬天就去跳舞吧!
這則寓言雖字數不多,但寓意深刻,讓人回味無窮,勤懇的螞蟻和懶惰的蟬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真是兩個極端啊!可是換個角度來看,這則寓言中的螞蟻和蟬難道不就是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的縮影嗎?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都說明了同一個道理,豐碩的果實只會留給那些勤於工作和勞動的人,而不夠能坐享其成,因為我們需要明白,我們要做「漁」,而非「魚」。老舍先生也曾說過,「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我們只要靠我們勤奮的雙手去創造,就一定能讓自己豐衣足食;反之,若是像蟬一樣只是一味享受,那麼最後也只有挨餓的份。
其實,在螞蟻身上不單單是「勤勞」值得我們學習,他的目光之長遠更應被人贊頌,螞蟻若是沒有長遠的打算,再怎麼勤勞都是徒勞無益的。更不應該像蟬一般貪圖安逸,只顧著享受眼前的時光。雖有詩仙李白雲「行樂須及春」,但對於尚是學生的我們來說,把書讀好、讀出名堂才是頭等大事,若是僅為了享受眼前暫時的美好時光而浪費了大把比金子還貴的光陰、葬送了美好的前程,終是不值得的,正所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長遠的打算」對於意氣風發的我們更可以引申為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而如今的我們就是在為理想而奮斗、努力。也許實現理想的途中會困難重重,但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斷拼搏,並堅持不懈,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我們;若是沒有理想,就會像文中的蟬一樣碌碌無為、無所事事。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只要人人都做一隻勤奮、胸懷大志的螞蟻,祖國一定會更加繁榮,更加昌盛!
Ⅸ 初二作文 (600字)
這也是一種美
美在何方?我時常問自己。我曾經登上泰山的頂峰觀看日出,認為那是壯觀的美;曾經與九寨溝清澈的溪水嬉戲,認為那是活潑的美;曾經看過夏天滿天的繁星與銀河,認為那是憂郁的美……可是,我總以為美是短暫的,稍縱即逝,就像無比絢爛的煙花。
可是,現在我知道了——美在我身邊。何以見得?當你走在大街上,看到正在為各種募捐箱里投擲自己的愛心的老人、孩子——這時你感覺到的,是不是美呢?當你坐在公共汽車上,看到小學生為老人讓座時,老人及周圍的乘客對他露出欣慰的笑容——這時你感覺到的,是不是美呢?當你看到風雨中被壓彎了腰的小樹苗被「紅領巾」一次次扶起時,你感覺到的,又是不是美呢……所以,美是高尚的品德,是每個人所擁有的愛心,美在我的身邊。
美有許多的表現形式,還有一種美,相信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體會——當你快樂時,與你一起分享快樂的人;當你難過時,在你身旁安慰你的人;當你成功時,眼角里有淚花的人;當你失敗時,眼神里有鼓勵的人……不管他(她)是你的朋友、老師、父母或其他,他(她)帶給你的,你所感覺到的——是的,就是美。
有人認為美是無限的風光,是畫家的風景畫,是音樂家譜寫的樂章。可是這樣的美是抽象的美,而實實在在的美——永遠在你的心中!
其實,美是畫家的畫筆,是音樂家的一個個小音符,是組成壯觀美景的每一個部分乃至一棵小草。有時美就是這樣微不足道,可是它帶給你的卻是無比的享受。所以——美在我們的身邊。
朋友,不要再長途跋涉的尋找美的真諦,也不要冥思苦想美的真正含義,美是很實在的東西,千萬不要把它抽象化。試著向募捐的人、讓座的人說聲謝謝吧——是他們給你以美的享受;試著向你的親人、朋友說聲謝謝吧——是他們給你以美的感覺!
高尚的品德、愛心、親情、友情……這些其實都是實實在在的美,正因為如此,美就在我身邊!
Ⅹ 急求5篇600字讀書筆記,初二水平
[1]
保爾。柯察金,這個名字對所有讀過這部小說的人一定不會陌生,一名在無產階級革命風暴中誕生的英雄,一個堅強、勇敢的人。在我年幼時,媽媽就給我講過保爾的故事,媽媽說他的精神像鋼鐵般堅硬剛強,是學習的榜樣,是他那信念支撐著我幼稚、渴望的心靈。
如今,我親身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獲得了不少的感受與啟迪。小說主要敘述了主人公保爾出生在貧苦的家庭中,早年喪父,有一個哥哥,從小在苦水中長大。十月革命爆發後,保爾的家鄉遭受了外國武裝干涉者和國內反動派的踐踏,紅軍解放了那兒後,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爾什維克朱赫萊在鎮上做地下活動。他在保爾家住了幾天,給保爾講了關於革命、工人階級、和階級斗爭的道理,使他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和教育。突然朱赫萊被匪徒抓走,保爾義不容辭地去解救他,由於別人告密,被抓進了監牢。從監獄出來後,保爾怕重新落入魔掌,拚命地跑,來到了冬妮亞家,結下了深厚的友情......
(2)
說到《簡愛》中比較喜歡的語句,那句「就像是我們共同來到墳墓前一樣——我們都是平等的!」理所當然地入選,它是許多讀過《簡愛》的人的一致看法。對於這段話,只能說持中立態度,沒有特別的感覺,只是簡愛弱小的身軀與偉大的心靈形成了令人震撼的對比。不同版本的譯文有所不同,那大概講述的是在簡愛回到羅切斯特的懷抱後,羅切斯特意外恢復一隻眼睛的視力以及後來生活的一個概述,讀來倍感親切的文字,雖然極其朴實,沒有華美的語句,但不知道怎的,一陣暖流湧上心來,當時的感覺第一就是看了這么多頁沒白看,足矣了!「上帝用慈悲來減輕了懲罰。」我想這也許就是勃朗特短暫一生唯一一本書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原因吧!
一日瀏覽網頁的時候,一句話猛然撞擊的我的視線:除了羅切斯特,還有誰會去愛簡愛?是啊,一個弱小的身軀,總是蒼白的臉龐,古靈精怪的性格,再加上並不美麗、卻可以稱得上醜陋的臉,能征服如此具有貴族氣質的羅切斯特,著實誇大了事物的本質。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偉大的精神力量能戰勝一切。
寫簡愛讀後,不是誰誰要求,不是假期作業,而是讀完後的的確確的第一想法。《簡愛》,初一的時候就把它捧回家中,直到現在才有能力理解一部分的內涵,不禁慨嘆,對世界傳統名著所見甚少啊!簡愛,簡單愛,她的愛不簡單,但她的心靈很簡單,用自己的努力、奮鬥打造屬於自己的天空。理智,思想,使她逐漸成長為一個美好的人。
故事總是以美好結束,這樣的結尾千篇一律,但從來不會厭倦。也許如果哪一次結局是悲慘的,我們還會對故事感到抱怨、痛楚,甚至討厭。因為人心的美,是永恆的,就像簡愛那樣。
(3)
「男不看三國,女不看紅樓」這古訓對於我們這些飲食男女,也許自小聆聽,但又從不實現。
偶認為,男人不看三國,其實是一大損失,三國是一部男人的歷史。三國里的男人故事,足叫我們這些血氣方剛的男兒熱血沸騰,它充滿了男人氣,凝聚著男人的智慧和剛勇,也記錄著男人的失敗和恥辱!!
三國的影響遍布各處!毛主席看三國,成一代偉人;小日本讀了我們的三國,成就了它們的富國強民,鍛造了它們的大和民族。在當今商品經濟高速發展的社會,三國在商業上仍有著重要的作用!
我是從小學開始接觸三國的,中央台每天一集遠遠不能滿足我對三國的渴求,看關雲長刮骨療毒,使我深信 男兒有淚不輕彈,以至在拔牙的時候,硬是自己用筷子抵住,拿小錘子敲,硬是痛的沒流淚!!到初三有了書籍,再讀三國,已稍微有了思考,關羽父子敗走麥城已使我不忍心在看下去,而不得不看時,往往是一個人在僻靜的環境下看的,因為我害怕控制不住情緒···三國是寫英雄的書,男人看三國,就是想自己如何去做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我一直想的就是做一個英雄!!
乃至到了大學,再次捧起三國,已悟性漸高,在人生的旅途中經歷了幾次風浪,體會也更深了,想成英雄的願望,與客觀實際的相違,天時,地利,人和諸因素的合成,「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一些冥冥運數,都在人生的經歷結合書中的故事得到驗證~這時候的我,不再那麼容易激動,完全是用一個局外人的眼光去看三國,看到到不再只是英雄的激情,也看到了英雄的悲哀與無奈····
到了現在我才明白:頂天立地的男人,不全是孫,曹,劉那種盡領風騷的首領;也不盡是關,張,趙,馬,黃那樣武功蓋世的英雄,或者是經綸滿腹,勝算奇謀的卧龍鳳雛。男人們都有各自的一生,也就有各自活著的價值,只要活的善良,活的勤勞,活的正直,他就活的頂天立地!
(4)
看了魯迅先生所寫的《阿Q正傳》,發現他筆下所寫的阿Q是舊社會所產生的墮落的中國人典型,魯迅先生為何會寫這篇文章,我想他只是為了想要宣洩對人性弱點的看法吧!所以魯迅先生用諷刺意味的手法寫出國人病態的社會和人性的善良與丑惡。從這篇文章裡面,我感受最深的應該就是阿Q那被踐踏的人權以及覺得自己永遠是對的的「精神勝利法」了,這實在是一個要不得的想法,所以我想就以這個方面來討論。「精神勝利法」是阿Q在遭受到種種挫折後所發明出來的東西,說好聽一點是精神勝利法,其實根本就是駝鳥的心態,遇到困難只往地下鑽,不會真正的去解決問題,只能夠轉身就跑。
如果現今社會中有人想靠著精神勝利法來存活下去,我想這應該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吧!因為不可能有老闆會想要用這樣的員工,不要說在工作了、如果再讀書時就有這種心態,我想有這種心態的人未來應該是非常的慘吧,就連在同學中也有可能站不住腳。而在文章中阿Q為了減輕外力給來的欺壓和凌辱,阿Q只能自我麻痹和自欺欺人來逃避現實,就因為這樣使得阿Q以自負來安慰自己,於是愈陷愈深,也就使得阿Q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了。也許精神勝利法是給缺乏自信心的弱者的人的人生哲學,自己明明處於劣勢,但是卻又因為外在種種的失落,於是只有用精神勝利法來取得心靈上的安慰,但這畢竟只是一種自我麻醉的方法罷了,它並不會使自己變得更好更強,所以也可以說它是一個人自暴自棄的表現方法吧。
還由於阿Q的社會地位非常低,他只能靠出賣勞力才能生活,在文章中有寫給人家作短工,割麥便割麥,舂米便舂米,撐船便撐船,但是阿Q他連基本的人生權利也沒有,沒有屬於自己的土地,連一間棲身的房屋也沒有,只好長年在土榖祠里落腳,然後必須強迫接受有錢人的欺負,以及村裡人們的戲弄、侮辱,這個現象讓我感到非常的無奈,在現今社會似乎也是有類似的現象發生,似乎有錢人在社會里就是老大、而沒錢的就只能成為有錢人底下的玩具一樣被玩弄。在沒有人權的社會里他的這些做法是否可以給予同情呢?
這是我看完這本書體會最深和思考的一些地方,對於魯迅先生筆下的中國人雖然被諷刺的一文不值,但是魯迅先生想要告訴我們的應該是不要故步自封,不要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也不要對人太過自私,不然永遠都不會進步。
(5)
2樓
繁星 春水
這是我完整地讀過第一篇現代詩文,也是第一次讀到冰心的作品,更是第一次讀到《繁星 春水》這篇動人的大作,讀完之後,有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忽然在我的腦子里晃動。
這篇文章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我從小就聽說的名字——冰心寫的。在小的時候,家人天天跟我講冰心奶奶的故事,可是我一直都沒有機會看她的作品,那時的我還只懂得什麼叫古詩,還不清楚現代詩的格律與古詩詞的韻律有什麼區別。有一次,我偶然看到了《繁星 春水》這篇文章,我才知道現代詩比古代詩更生動上口,給人的情趣更高。在不知不覺中我便迷上了現代詩。不信,您就聽我說一說《繁星 春水》這篇文章吧 !
我們先看一看這一段話:繁星閃爍著——深藍的空中,何曾聽得見他們的對話?
沉默中,微光里,他們深深的互相頌贊了。短短的幾句,卻勾勒了一幅清幽、明麗、自然和諧的圖畫。而且,作者的想像力是這樣的神奇美妙,那冷冷的夜空中無情感的星星尚能互相贊頌,作者十分含蓄地抒發了自己對「人類之愛」的追求。你們看一句這么短的詩,可以體現出一種這么偉大的精神,想必冰心奶奶在寫時,必定苦心思考了一番。這還不算什麼呢,你們再看這幾句:
母親啊!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躲到你的懷里。寥寥幾句,贊揚了最崇高、最無私的母愛。她熱誠贊美母愛。對母親表示了由衷的感激之情。整體聯想自然,讀來委婉柔和。
在《春水》中,有那麼一段令我久久不能忘懷。「春從微綠的小草里和青年說:『我的光照臨著你了,從枯冷的環境中創造你有生命的人格罷!』」詩人以擬人的手法,告訴人們革命勝利的曙光已經來臨,人們應該熱情地去迎接未來的美好的生活,創立自己輝煌的人生。這也是詩人革命樂觀,熱情精神的寫照。
總之,我覺得冰心奶奶的詩是在茫茫夜空中閃耀著晶瑩亮澤的星星,是散落在忘河之濱的點點小花,永遠散發出沁人的馨香。
《繁星 春水》這篇作品給我的汽笛很大,她告訴我人類對愛的追求,告訴我母愛的偉大,告訴我要樂觀地對待人生。。。。。。這些使我冰心奶奶這種偉大的精神和善良的品性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