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江蘇2005年高考滿分作文《人生三部曲》,文章中多化用詩句。
偉人羅丹曾經說過:「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我們生活在這個絢麗多彩的世界上,沉迷於現有的生活當中,以至於消沉墮落。或是心中空有壯志,每天憧憬著自己的未來如何輝煌……讓那些本可以抓住的機會從我們的眼皮底下偷偷溜走,從而與成功失之交臂。
道爾頓不是因為發現自己色覺有問題,發表了《視覺之異常》而一舉成名了嗎?日本商人安藤百福發現了創業的機會,而生產出了第一包方便麵,從而帶動了產業的開發。法國年輕的家務雜工喬利,不也因善於發現而發現了乾洗劑,改革了傳統的洗衣技術。
朋友們,立足現實,用自己敏銳的目光注視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相信有一天你會成為世界的主宰!
也許你們會抱怨,說:「發現很容易,可想成功,卻不是易事!」這就是要求我們要為自己的發現付諸行動。也許前面的道路鋪滿荊棘,但是只要我們努力,我們一定會乘風破浪,到達勝利的彼岸。
居里夫人發現「鐳」的過程,是多麼艱辛與不易,她白天都在實驗室里工作,夜以繼日,累了,也只是在實驗室里休息一下,醒來後又趕緊投身於實驗。試想一下,她從一名農村家庭教師一躍成為令人矚目的科學家,這期間的艱辛與不易,又有誰能知道呢?
很多人總說自己如何努力了,殊不知,他們所謂的努力只是裝樣子。努力其實是一個備受煎熬的過程,這一次磨練,你挺過去了,那麼以後的道路,你就會十分順暢。
世界上有兩種動物能夠爬上金字塔,一種是蝸牛,一種是飛鷹。蝸牛憑著自己的堅持不懈到達了成功的彼岸,飛鷹也通過艱苦的磨練,鑄就了豐滿的羽翼,最後到達了成功的彼岸。我們總是渴望成功,仰慕那些成功的人,殊不知成功就像果實成熟一樣,是一個艱辛的過程。
朋友,想成功嗎?那麼走好人生三部中的每一步吧!那時成功會親自叩響你家的大門,去拜訪你的!
㈡ 求2000到2005年的高考滿分作文
給你篇精彩的
赤 兔 之 死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關羽走麥城,兵敗遭擒,拒降,為孫權所害。其坐騎赤兔馬為孫權賜予馬忠。
一日,馬忠上表:赤兔馬絕食數日,不久將亡。孫權大驚,急訪江東名士伯喜。此人乃伯樂之後,人言其精通馬語。
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間,但見赤兔馬伏於地,哀嘶不止。眾人不解,惟伯喜知之。伯喜遣散諸人,撫其背嘆道:「昔日曹操做《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吾深知君念關將軍之恩義,欲從之於地下。然當日呂奉先白門樓殞命,亦未見君如此相依,為何今日這等輕生,豈不負君千里之志哉?」
赤兔馬哀嘶一聲,嘆道:「予嘗聞,『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今幸遇先生,吾可將肺腑之言相告。吾生於西涼,後為董卓所獲,此人飛揚跋扈,殺少帝,卧龍床,實為漢賊,吾深恨之。」
伯喜點頭,曰:「後聞李儒獻計,將君贈予呂布,呂布乃天下第一勇將,眾皆言,『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想來當不負君之志也。」
赤兔馬嘆曰:「公言差矣。呂布此人最是無信,為榮華而殺丁原,為美色而刺董卓,投劉備而奪其徐州,結袁紹而斬其婚使。『人無信不立』,與此等無誠信之人齊名,實為吾平生之大恥!後吾歸於曹操,其手下猛將如雲,卻無人可稱英雄。吾恐今生只辱於奴隸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後曹操將吾贈予關將軍。吾曾於虎牢關前見其武勇,白門樓上見其恩義,仰慕已久;關將軍見吾亦大喜,拜謝曹操。操問何故如此,關將軍答曰:『吾知此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長下落,可一日而得見之矣。』其人誠信如此。常言道:『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質高。』吾不敢不以死相報乎?」伯喜聞之,嘆曰:「人皆言關將軍乃誠信之士,今日所聞,果真如此。」
赤兔馬泣曰:「吾嘗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齊之高義。玉可碎而不可損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毀其節。士為知己而死,人因誠信而存,吾安肯食吳粟而苟活於世間?」言罷,伏地而亡。
伯喜放聲痛哭,曰:「物猶如此,人何以堪?」後奏於孫權,權聞之亦泣:「吾不知雲長誠信如此,今此忠義之士為吾所害,吾何面目見天下蒼生?」
後孫權傳旨,將關羽父子並赤兔馬厚葬。
滿分的 高手可以訪寫。。。
㈢ 2005安徽高考滿分作文
2005年的!太遠了哦,我這里有近3年的高考滿分作文近50篇。手機隨時隨地看美文↓手機訪問【he29.com】
㈣ 求湖北2005年高考滿分作文
樓主您好,很高興為您回答問題
湖北卷
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以上是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一則文字,論述了詩人觀察和表現宇宙人生的態度和方法。其實,這則文字所含的思想,對我們為文、處事、做人以及觀賞自然、認識社會,都有啟發。
請根據你對這則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選文體、日擬標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湖北之一:菊花人生
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靜放,嬌美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山澗清泉一直流過家院門口;早上,霧色漸漸散去,透過微薄的陽光,一位老人拿著鋤頭,提著竹籃,向院中走去。「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他吟唱詩句,步履悠閑地跨進了院子……他便是陶淵明。
幽幽香菊與他為伴,下地耕耘自給自足。閑暇時,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細細品味;農忙時,便與菊花枕相依,樂在其中。陶淵明的確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處處洋溢著清閑與曠達!
可是,他真的活得像世人所說的那樣:處於桃源之地,與世隔絕,別有洞天?有多少人又能理解他離開了人人都認為是幸福生活的官場情懷?你能體悟出他那處在世俗紛爭、虛偽污濁的官場中的苦痛?他明白,一個人無力挽回歷史潮流,既然這樣,他只有憤然出世。也只有他自己明白,他走得無奈,走得悲傷,走得落寞,他痛恨自己的志向竟被這渾濁的世俗掩埋。他只有內在心理矛盾,派生出外在的「菊花」人生。於是希望自己「入」則清閑、自在,忘記一切,超凡脫俗,回歸自然;「出」則兼濟貧窮百姓,以文穿透社會,抒寫人生情懷。或許正因為他的抑鬱和極度掙脫,使得他在與自己的拼搏中,給了世人一種驚世駭俗的超然,一種出乎尋常、回歸自然的超越自我的靜美。
「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出乎」的,便是外在豁達瀟灑;」入乎」的,似乎就幾近於閑情、雅緻。我們常常只看到陶淵明簡單的怡然自得、情趣盎然的「外乎」,卻不知,他的思想掙扎、心情苦悶而復雜的「內乎」。或許有人說他超然,或許有人說他超傻,這些相對他而言並不重要。在陶淵明的眼中,重要的是菊花是其真愛,是他人生的全部詮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我們分明地看到超凡脫俗的陶淵明,端一盅菊花茶,悠然地品味著他的菊花「出入」的人生!
湖北之二:親力親為與運籌帷幄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各行各業的競爭也日趨激烈,要想成為現代社會的領頭羊或時代的弄潮兒,我們必須擁有過硬的本領和超人的眼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各自的領域里闖出自己的新天地。
那麼,如何才能擁有過硬的發本領和超人的眼光?其實很簡單,只需我們在面對人生和社會的時候,做到能入能出。入,則親力親為,置身其中;出,則運籌帷幄,全面掌控。如此,我們就能在自己的領域里得心應手,游刃有餘;對各種細節了如指掌,百戰不殆;面對未來的發展,洞若觀火,高瞻遠矚。
親力親為,我們方能對自己的領域有一個清楚全面的認識。當今社會,任行業都有其繁瑣復雜的關系,因此,我們必須對各個要點做到深入了解,那縱橫交織的網路關系才能清晰地浮現在我們的腦海中。自古以來,我們對「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觀點持肯定態度,這不正體現了親力親為的重要性嗎?在學習上,一直以來我們都推崇課上認真學習、課後復習鞏固的學習方法。試想,如果我們不能親力親為,僅僅對各個知識點不求甚解,只留下個大致的印象,而不能通過反思學習來深入了解個中的難易,我們何能做到熟能生巧,從而有所成就呢?
運籌帷幄,我們才能擁有遠見卓識,才能從大體上對所從事的領域做到全面掌控。現代社會是英雄輩出的社會,倘若我們把目標直指新時代的佼佼者,那麼我們就必須有英雄氣概和運籌帷幄的指揮才能。古代,蕭何不正是做到這一點才能輔助劉邦奪得天下的嗎?在攻克項羽之後論功行賞時,他雖不曾奔赴前線,不曾浴血奮戰,但卻被封為頭號功臣,這不正是體現了運籌帷幄的重要性嗎?
因此,我們只有正確面對出入人生,才能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入,則親力親為,置身其中;出則運籌帷幄,全面掌控。能入能出,方顯大智慧,我們才能在百卉含英的時代,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湖北之三:人生的「出」與「入」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有這樣一段論述:「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從這段話中,我們不僅能看出這位國學大師獨特的為文之道,而且能感悟到其中深蘊的人生智慧:人而為事,出能觀之,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所謂「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鑽進去」。做事時全身心的投入是必要的,這樣才能保證我們成事的決心和做事的效率。而浮於表層正是成功的死敵,淺嘗輒止的結果是使我們象寓言里的那隻鼴鼠,門門懂卻樣樣瘟,終究做不好一件事。
有一個故事大家都不會陌生,說的是羅丹在工作時差點把他的客人茨威格鎖在工作室里。從這件事中,我們不難看出羅丹對工作的投入到了何等程度,他「鑽進去」工作,竟忘掉了整個世界。後來茨威格回憶說,那天他在羅丹工作室學到的比在學校學到的東西還多。這種「入」的境界和知識同樣重要。縱觀古今,大凡成事者無不有「入」的決心。「入」才有王羲之寫完的18缸墨水,「入」才有玄奘取經跋涉幾萬里的行程,「入」才有陳景潤演算的幾十麻袋的稿紙。有了「入」,一切才有成功的可能。
當然,這里所說的「入」並不代表一味蠻干,而是要與「出」相協調的。
蘇軾的《題西林壁》中有這樣一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詩對「出」的必要作了最好的闡釋。我們做事是由主觀意識起著主導作用,而人的想法誰也不能保證不出一絲紕漏。荀子曰「智者干慮,必有一失」,當我們出現失誤時,如果不能及時糾正,就可能誤入歧途,等我們醒悟過來時,也只能哀嘆「一失足成千古恨」了。所以,在做事為人時,跳出主觀的圈子,從旁觀者的角度審視自己是很重要的,這樣才能使我們少犯錯誤。
英國數學家多番維爾傾注了三十多年的精力,把圓周率值推算到小數點後八百多位。可是後人發現,他在第三百多位時就出現了錯誤,也就是說,他後面二十來年的努力都是白費。科學是容不得半點馬虎的,多番維爾如果能在工作過程中經常客觀地審查自己的步驟和數據,就可能不會留下這個遺憾了。科學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常常聽人後悔自己什麼做得不好,什麼不該做,事後再多的悔恨也於事無補,我們應該從中吸取教訓,對「出」的意義有一個更好的認識。
有人說,我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卻能增加它的深度;我們不能改變生命的數量,卻能提高它的質量。我們要把握好「入」和「出」,用「入」來增加人生的深度,用「出」來提高生命的質量,出入之間,創造成功的人生。
【點評】
標題言簡意豐,新穎獨到,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開頭由王國維的話引出中心論點,然後分別從「入」和」出」兩方面展開論述。大量使用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論證充分,具有很強的說服力。文章語言頗見功底,時不時有佳句炫人眼目,如:「『入』才有王羲之寫完的18缸墨水,『入』才有玄奘取經跋涉幾萬里的行程,『入』才有陳景潤演算的幾十麻袋的稿紙。有了『入』,一切才有成功的可能。」又如文章結尾:「我們要把握好『入』和『出』,用『入』來增加人生的深度,用『出』來提高生命的質量,出入之間,創造成功的人生」。這些句子或文氣暢達,或見解精闢,為文章增色不少。本文遺憾的是,對人生的出入辨證關系闡述不夠充分。
湖北之四:走向成功的思維基石
「入乎其內,出乎其外」是我們認識世界、發現世界的基本方法,也是我們走向成功的思維基石。——題記
為人入「內」有生命,出「外」顯文才;為人入「內」存真誠,出「外」不虛偽;為事入「內」看本質,出「外」循規律,因此聯想到了下面三個鏡頭:
鏡頭一:創新為文
他——一個學生,在寫作文,老師要求「創新」,因為只有」創新」,才能誕生美文。於是他就關起門來「創新」哪!
殊不知,創新又必須建立在對生活的深深體味之中。夏衍不知多少個夜晚步行幾十里路到日本紗廠去觀察包身工的生活,終於寫出了驚世之作《包身工》;趙樹理從不脫離勞動,與農民打成一片,才開創了」山葯蛋派」,寫下了《小二黑結婚》等膾炙人口的篇章。試想作家不去深入體味生活,不去思考生活的真諦,又怎能寫出流傳千古的文章?故曰:為文,須入乎其內,品味生活的甜酸苦辣;出乎其外,把握時代脈搏,創新治文!
鏡頭二:朴實做人
她——一個小姐,在化濃妝。大家都喜歡漂亮,因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於是她用非法手段弄來的臟錢為自己喬裝打扮。
為人處世,我們應該真誠,不慕虛榮。所謂的真誠,是指我們做人實際、誠心和朴實,不能追求奢靡的生活,過著虛偽的日子。雷鋒同志勤儉生活,抱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真誠做人,一件件真實的小事鑄就了他偉大的人生;當代「雷鋒」吳天祥,常年心系貧困人民,整日奔波在助人解困的旅途中,用愛心和樸素樹起了人生的燈塔。唯有朴實做人,並付諸生活之中,才能讓人生綻放異彩。相反,如果貪慕虛榮,只會害己損人。瑪蒂爾德貪慕一晚上的虛榮,卻付出了十年青春的代價;成克傑貪慕一時的享受,卻墮落成人民的罪人,受到法律制裁。還是讓我們一起做一個融入百姓生活之中的朴實的人吧!
鏡頭三:深入探究
他們——一個小組,在進行課題研究。社會都羨慕其成果,因為事業成就,是吸引眾人眼球的敲門磚。於是他們利用剽竊手段為自己粉飾門面。
在觀賞自然和認識社會時,我們一定要耐住寂寞,苦心鑽研,由表及裡,深入探究,而不能用剽竊手段走捷徑,為自己粉飾門面。科學來不得半點虛偽和驕傲。牛頓被一個從樹上掉下來的蘋果砸中了頭,於是深入探究蘋果能掉下來的原因,從而得出了令人驚嘆的「萬有引力定律」;瓦特在用水壺燒水時突發奇想,從而思考出水蒸氣的作用,發明了蒸汽機,揭開了人類飛速發展的新篇章。由此可知,我們在認識事物和社會時不僅要結合表象、事實入乎其內,還要出乎其外,及時總結事物的規律,才能有成就。
所以,凡事遵循「入乎其內,出乎其外」和諧統一觀點,就離成功之路一定不遠了。
「入乎其內,出乎其外」可能不是解決問題最快的方法,也可能不是唯一的方法,但它一定是最好的思維方式,也是我們走向成功的思想基石!
【點評】
用小標題揭示各層內容或觀點的行文方法並不稀奇,但讀完本文後仍為作者的巧妙構思叫好。內與外、入與出,本就不好明論,可作者利用3個鏡頭從「為文」、「為人」、」為事」等角度,引導我們認識人生,認識社會,認識「內外」關系。在幾段論說中,以夏衍、趙樹理、雷鋒、吳天祥、牛頓、瓦特等幾個人們熟知的例子,將難明的深奧道理清清楚楚地擺在人們面前,不由你不接受其觀點,這大概就是作者的寫作技法的高超之處吧。但對鏡頭的內涵分析不夠深刻
湖北之五:大隱隱於市
古人有言:小隱隱於山;大隱隱於市。
在我們的印象中,只是仙人道士必傍山而居,不聞世事。蔡志忠曾以漫畫對此作了解釋:仙,「人」在「山」旁則為仙,看來,古時造字便點明了其中真意。
傍山而居,和山水融為一體,這本來就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象徵,偏又練就一身道行,滲透了禪意,方以道入土,歸隱於山。千百年來,文人墨客莫不對此動了凡心。其中,陶淵明便是這樣一個典型,當他一篇《桃花源記》出世,那顆厭倦仕途,嚮往幻想中的桃花源的心也就出世了。是的,他想要的是歸隱,是閑適,是寧靜的生活,可是如果不是官場失意,懷才不遇,桃花源這么一個避難所就要永遠與他絕緣,並遠離世俗而絕跡於他未來純朴的生活。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抵禦不了意志的消沉。「出世」有之,「入世」亦有之,所以又有許多「英豪」浮出水面,大隱於市。「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意氣風發的李白,對前途充滿著無限的憧憬。他想通過官場仕途一展才華,報效國家,揮灑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場生活,多年的仗劍游歷,讓李白反思起來。有過得意,也有過失意,他終於看清了從仕之路的艱辛與黑暗,高力士為其穿靴實則銬住了他的雙腳,朝廷賞賜實際上是主子施捨的乞食。於是「鍾鼓饌玉不足畏,但願長醉不復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鬱,以山泉清洗世間的污穢,每一次醉後醒來,他又重新開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終有一種信念,始終有一種火熱的詩情沖動,始終有超俗的「出入」灑脫!他不被世事摒棄,也不被百姓遺忘,更不被朝廷重用。於是他不斷地重拾希望,不斷地將自己「大隱於市」,也許他的人生哲學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為「詩仙」,卻是個依市而居的一個仙人。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世事內外變化多端,觀念出入繁雜無比。我們不一定都要像陶潛一樣「出」,也不一定都要像李白一樣「入」,而是要萬物歸乎一心。俗話說得好,「心凈自然涼」,只要內心真誠、純凈,又何去理會污穢的俗事呢?我們不妨靜下心來:大隱隱於市。
【點評】
本文作者立意於「入乎其內,出乎其外」二者都是必須的,也是重要的。這正是王國維原丈真諦。所謂「大隱於市」就是說要入世之後再出世,所謂「出」不是一種逃避,而是對於「入」的更高一層表達。何其深刻的立論,僅此一點就足以讓本文脫穎而出了。另外本文的語言和材料的運用,也是有可圈可點之處。語言的散文化,陶、李兩別材料之間的對比關系充分突出了主旨,也是值得我們贊賞的。但本文內容缺乏內在的邏輯性。
湖北之六:出乎其外,入乎其內
何謂「出乎其外,人乎其內」?筆者認為:做事既要縱觀全局,整體分析,又要深入內部剖析,挖掘本質;做人既要顧及大局,全面把握,又要真誠相待,用心付出;涉世既要抵禦外界誘惑,不隨波逐流,又要能深入社會,追求理想。這是人生的一種境界。不信?還是看看幾位名人的精彩人生吧!
「水擊三千里,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持竿垂釣的莊子,有人勸他涉世為官,他漠然視之;他孤傲的心靈走不到渾濁的仕途。他出乎其外,超然塵世,視楚國相位而不顧,跳出渾濁穢氣的世俗;他又入乎其內,獨善其身,甘做一棵在清風中獨立看守月亮的大樹,把持著那潔白的美德,」享受」著逍遙的人生。莊子知入知出,一生朝氣蓬勃,光霽月明。他面對一池澄清秋水,背對功名利祿,他的心就如同身邊流淌的溪水一樣清澈,潔凈。他超然的心態註定他與仕途無緣,但正是他「出入」和諧的心態,才成就了他逍遙的一生,才使他留下了「水擊三千里,扶搖而上者九萬里」這樣汪洋恣肆的篇章。
「出乎其外,入乎其內」鑄成了莊子千古的「情美」聖像。
「運籌於幃幄之中,決勝於於里之外」——曠世奇才諸葛亮橫空出世,用兵作戰,巧用妙計。他出乎其外,從整體上把握戰局,准確布陣施略;他又入乎其內,深入挖掘戰事本質,協調軍中一切,齊心參戰。諸葛亮知出知入,光輝四射。博望用兵,曾使十萬曹軍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再觀用智,面對東吳群儒;盡顯風流,極盡瀟灑。更不用說三氣周郎,從容之狀令人嘆為觀止;七擒孟獲;剛柔兼濟,令人欽佩……
「出乎其外,入平其內」成就了諸葛亮萬世的「智美」傳說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中原大地上的又一個女英雄任長霞,盡心盡責,任勞任怨。「出乎其外」,她公正廉明,扶困濟貧,顧及人民大眾利益;「出乎其內」,她除惡掃黑,鐵面無私,將一顆真心奉獻給人民大眾。「入乎」他人,全心呵護每一個有難的人,讓偉大的奉獻之花開在每一個人心坎里;「出乎」自己,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不為家人謀私利。任長霞知出知入,讓人永世難忘:她走了,十里長街,白花勝雪,挽幛如雲,那裡流動著人民心中的愛戴。是啊!正因為她心裡裝有對百姓最虔誠的尊重,才有百姓的輓歌吟唱和禮贊。
「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樹立了任長霞不朽的「心美」豐碑。
瀏覽幾位「精彩」的人生,不覺頓悟:做事、做人、處世都要「出乎其外,入乎其內」。只有知出知入,才能既從宏觀上把握事物,分析全局,又能從微觀上剖析本質,融精神、情感、思想、品質為—體。這樣才會使你的人生更加完美,更加精彩。
【點評】
腹有詩書氣自華,縱論古今盡瀟灑。本文以豐富而典型的事例,流暢而通達的語言,從做事、做人、處世三個角度,論述了「入乎其內,出乎其外」的重要意義。全文圍繞主旨,展開敘述,顯示出作者高超的駕馭文字能力,而這種能力正好來自於廣泛的閱讀和深入體察社會的功底。
文章引用名言典故信手拈來,安排結構由古及今,層次分明。本文列舉的事例源於所學課文或所讀報紙,而又能依本文主旨,娓娓道來,豈不正是作者自己也做到了「入乎其內,出乎其外」嗎?
但文章缺乏一定的感染力。
湖北之七:近觀與遙望
廬山需要近觀,近觀其清溪怪石、七彩洞岩千姿百態;廬山需要遙望,遙望其煙雲環繞,水霧繚撥。麥田需要近觀,近觀朵朵麥穗飽滿欲墜;麥田需要遙望,遙望滾滾的麥浪,向藍天潑撒金黃。生活需要近觀,陽光的絢麗,小鳥的歡鳴,路人的微笑,點點的細節讓生活那麼快樂美好;生活需要遙望,當你站在命運的山巔上,遙看那曾經讓你無比痛苦的挫傷——原來它們是那麼渺小。
當你哇哇地來到這個世界上,上帝的親吻讓你帶著他那寬厚的仁慈,開始你的人生旅程。你便從此進入了近觀生活,父母的呵護,親人的關愛,朋友的支持,無一不讓你感覺到生活的幸福和美滿。一如近觀廬山的泉水山石讓你心曠神怡;麥用的飽滿稻穗讓人感到豐收的喜悅;陽光普照,人丁興旺讓你有世外桃源般的感受。這些快樂使人生之舟風帆脹滿,使生活充滿希冀,使人們對未來有著無限的嚮往。
但是,沒有人會是上帝永遠的寵兒,有時你頭上光環失色,有時侯你的挫折苦難相繼陶臨。事業的挫折、學業的失意、親人的離去、朋友的背叛,每一個情景都會讓你痛不欲生,讓你的生活忽然暗淡無光。當你覺得你人生兵敗如山倒時,當你覺得生命不幸被捲入苦難的漩渦時,當你覺得未來毫無意義時,朋友!請你跳出來,跳出來吧!站到生活的外圈,站到足夠高的心境邊緣,遙望生命的長河,在她那蜿蜒曲折的身軀中,你現在所遭遇的種種磨礪,僅僅只是河床中一顆顆滾動的砂石,只是你漫長的人生路途上可以忽略的一個細節。那些可怕的黑暗,那些洶涌的漩渦,都僅僅是失意中的你而臆想出來的「災難」。要明白啊,從你整個生命的過程中看,所謂的「災難」,都渺小得不足掛齒。霍金在他事業的頂峰時期,卻連遭病創,沉重的打擊足以使他的精神崩潰,然而他跳出了「災難」的圈外,遙望到了病痛的逾越性、人生的坎坷性,終於戰勝了病魔,飛越了坎坷。他那樣偉大的毅力被世人所景仰,他那樣偉大的成果被世人所珍重。越王勾踐承受了亡國之痛,扛住了數十載的非人的屈辱,他堅守復國信念,是因為他在圈外遙望到了生命之光,他看到了勝利復仇的希望,最終他創造了不可思議的歷史奇跡。試問,如果他沒有逃出身內的「心魔」,遙望生命的本能,哪裡會有力量支持他東山再起?是啊,遙望給人以清醒的頭腦,讓人更懂生命的美好;遙望給人以勇氣,讓人因看到希望而不畏艱險;遙望給人以信心,讓人重振旗鼓,遠離過去,面向未來。
近觀人生細膩,充滿溫馨的感動,點滴甘甜滲進心頭;遙望人生壯闊,帶著既往不咎的豪邁,收獲信心迎接更多的美麗。如此的近觀與遙望,和諧統一,它讓我們快樂永恆,痛苦消逝,生命的美麗盡收眼底!
【點評】
這篇議論性散文主要論述了在人生歷程中,如何「入乎其內」,又如何「出乎其外」的問題。作者認為「入平其內」地感受人生美好與幸福,經歷失意與挫折,才是真實的人生;「出乎其外」地對待失意與挫折,才能超越苦痛,創造人生輝煌。本文觀點鮮明,切合題旨,並列舉了霍金、勾踐的事例,來論述「對待痛苦須出乎其外方能成功」這一要點,事例典型,議論有力。文章前後呼應,結構嚴謹,用詞豐富,比喻、排比等修辭的綜合運用,使文章文采斐然。然而作者對幸福美好的「出乎其外」問題談得並不夠深刻具體。
湖北之八:一種人生境界
人類是情感動物群,牽絆他的東西很多很多。對國家、對家人、對朋友,每個人都投入了相當多的感情在裡面,我們很容易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人有時也是自私、虛榮並且貪圖享受的,這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自私的同時又傷害了他人或國家。所以,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不要去爭名奪利,不要在金錢、美色的利誘下迷失方向,不要在紙醉金迷中失去自我。這是一個人的人生基本際准。
融人社會生活,體會其中的酸甜苦辣;走出社會生活,又能正確地看待世界,看清人生的本質。達到這種境界是相當不易的。
陶淵明的人生境界讓人景仰。他品嘗了人生不得志、仕途不順利的艱辛,但他仍然融人生活,憂國憂民,仍能以一種超然的態度去面對生活、面對人生,這是很了不起的。
屈原的人生也讓人感動。他與陶淵明的經歷有些相似之處,但他以死守節,投江自盡了,因為他執著於國家的憂患,以此明志。其實他已陷於深深的憂慮與痛苦之中而不能自拔,只是一種「入其內」卻不能「出其外」的憤慨與失望。他那以死來解脫人世悲苦的行為,給千秋萬代的子民以」明志」的啟迪,也是一種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英國記者迪克里•卡特,因一幅反映蘇丹大飢荒的新聞照片而榮獲普里策獎。照片反
映的是一隻專吃死屍的兀鷲
目光貪婪地盯著一個因飢餓而瘦得皮包骨的蘇丹小女孩,等待她死後吃掉她。照片引起人們很大爭議,人們質問迪克里•卡特:危難時刻為何不向小女孩伸出援助之手?你作為記者的良心何在?迪克里•卡特陷入深深的自責之中,連家人也不能夠理解他,最後他絕望地自殺了,時年只有33歲。他陷入了新聞倫理和職業道德這個問題的泥沼之中而不能自拔,不能「出乎其外」,只能留下一個悲劇讓人思考。
無論是誰,在現實生活中受到的誘惑都會很多,苦難的經歷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可以做到的,不是陷入困苦之中而迷失自我、迷失人生的方向,而是要清醒地把握自己,跳到生活之外去欣賞生活、去反思生活。如果這樣,你也許可以像陶淵明、屈原等一樣獲得更多的生活認識,走向一個新的更高的人生境界。
【點評】
本文要談的是一個很深奧的人生問題。文章開篇就論述人生問題給人們帶來的困惑與迷茫,引起讀者的思考。接著對比分析了兩種人生態度所反映出的不同的人生境界:陶淵明、屈原能融入生活卻又超然歸隱或以死明志,是一種能入能出的人生境界;迪克里•卡特入其里卻不能出其外,終以悲劇示人,達不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其中道理十分顯明,體現了作者的觀點。結尾明理懇切,留有思考餘地。全文層次清楚,析理比較深刻透徹,但是,邏輯思維不強,語言亦欠力度。
【點評】:
文章構思巧妙,開篇從人的情感入題,在探視人性的弱點——自私、虛榮並且貪圖享受,分析社會生活帶給人們的種種困惑與迷茫中,引起人們心靈的震動,引發讀者的思考,這就使得文章出手不凡,非同凡響。
然後作者談古論今,對比鮮明,從陶淵明人生雖不得志、仕途雖不順利,但他仍能融人生活,憂國憂民;屈原執著於國家的憂患,以死守節。雖然他們的人生結局不同,但他們對待生活,都能「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這就是一種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而英國記者迪克里卡特雖然能以反映蘇丹大飢荒的新聞照片榮獲了普里策獎,但他對生活不能「入乎其內」,「出乎其外」,最後只能留下悲劇,令人深思。最後,文章在擺足事實,講透道理後,水到渠成,專門用一個自然段總結全文,強化主旨。
全文層次清楚,論據典型,析理透徹,首尾呼應,結構嚴謹。(唐仕倫)
㈤ 求2005年江蘇高考滿分作文《善始之論》
走的話應該是有的吧,網上應該有這種滿分作文的,我感覺應該有的,可以搜一下,只要有知道題目就行
㈥ 2005高考滿分作文作者叫張國榮
能流傳在網上的高考滿分作文一般都不會有作者名字的(那都是考試卷子啊)。
不過2005年的滿專分作文也不屬會有太多,LZ真想看只能自己挨篇篩了。
或者是現在有那種專門收集了滿分作文出版的書,找找看吧。
Good Luck
㈦ 2005年高考滿分作文詩歌《忘記》是什麼
忘記與銘記
恍惚不見你的身影,我真的想把一切都忘記,
可大腦的石壁上,把這一切都銘記。
我曾為你哭泣,
也曾為你美麗,
迷失了自己,要夢中的你依然值得我珍惜,
用心靈去摩肩接踵說我的真情,
用心靈把過去的一切銘記。
傾聽,海哭的聲音,
有一種耳濡目染的激情,
過去的溫存,
早已銷聲匿跡,
只換來絕望的分離,
還是忘記吧,把一切統統忘記。
往日的片段粒粒清晰,
值得珍惜的,我都銘記:
陽光、歡笑、夢想,
多少次魂夢牽繞,
夢里呼喚著你,
如今只能強忍淚水,
留守著銘記,
請時光去沖淡過去的陰影,
我真想把這一切統統忘記。
愛的潮水已淡淡離去,
時鍾滴答滴答的氣息,
沒有往日的蹤跡,
沒有往日的櫥窗,
躲在角落裡沉寂。
蒼茫的大地,
失去了原始的輪廓,
當月亮逃離宇宙的追擊,
再到我窗前躲避,
想忘記的,卻銘記……
宿命挽留下了不破碎的戀情,
夢被掏空的錯覺,
早已離現實遠去,
誰來拯救這渾濁不堪的宇宙天體?
忘記吧,把這一切統統忘記。
㈧ 急求2005年四川高考滿分作文
《生命是一首久經傳唱的歌》
生命是一首久經傳唱的歌,有高潮也有低谷,有沉也有浮。
美妙的節奏藍調是它的前奏,節奏跳躍的嘻哈是它的主旋律,中部偶爾也會穿插幾段悲壯的交響曲,自然輕快的波爾卡是它的收尾曲。生命就是首這么簡單但又有些許豐富的歌。
當你呱呱墜地時,自己的生命便開始譜寫生活的樂章。首先是生命的藍調,它美妙輕松,每個音符都透出一個新生命的喜悅,每一段旋律都奏出了一個新生命對未來的嚮往與憧憬。就這樣藍調拉開了生命的序幕。
當你踏入學校的大門,頓時覺得眼前豁然開朗。有孩子,有老師,有知識,有家裡所沒有的。此時生活的調調開始轉變,藍調變了,變得動感十足,充滿了活力。耳畔縈繞的正是這嘻哈,它才是真正伴你人生的主旋律。記住:它每天都這么鮮活美好。偶爾的一次測試,望著鮮紅的80分,淚如雨下,第一次覺得心痛。聽,嘻哈變得不再輕松,這時要對自己說「別怕, 我能行。」瞬間嘻哈波段終止,成了雄壯的交響曲,這渾厚的樂章萌動了心底自信的花苗,越長越旺,全身充滿了力量,決心奮起直追。驀地坐起身來,奔向曠野,望著蒼穹的雄鷹,抬望眼,仰天大呼:「我不怕!」這時的交響曲聲勢更加浩大,無可阻擋。第一次感覺到內心的慰藉與無窮的力量。
當你伴著嘻哈與雄渾的交響曲走過風風雨雨,闖過艱辛波折。彈指一揮間,時光遠走,如今的我們都已成了年逾花甲的老人。大腦已瀕臨短波,但它依舊清晰地奏出輕快的波爾卡。聽著這看似與年齡不相符的音樂,卻能更原汁原味地追憶過去的時光。憑欄望月,略有所思,波爾卡依舊歡快。突然,四周寂靜無比,顯得格外安詳,再也聽不到任何聲響。結束了,生命就這樣終止。或許依戀或許惋惜,但一切都如此而已。
生命是一首久經傳唱的歌,是一首簡單而曲折的歌,有動有靜,有樂有悲,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的雄壯,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思愁,也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豁達。讓我們珍惜生命之歌中的每一個音符每一個章節每一段旋律。
生命是一首久經傳唱的歌,讓我們用心品味。
難找哦 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