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伯牙絕弦作文700
——高山流水覓知音
清晨,琴樓里傳出一陣令人陶醉的琴聲,演奏完畢,緊接著又是一陣掌聲與喝彩聲.「好!彈得太好了,伯牙兄的琴技果然名不虛傳呢!」一位穿著打扮瀟灑的人拍手稱贊.
「唉!」伯牙只是嘆了一口氣,搖了搖頭,接著彈奏下一首曲子.「為什麼就沒有一個人能聽懂我的琴聲,明白我的心思呢?伯牙心裡想著,彈出的曲子自然是憂郁寂寞的.
「給這些不懂音樂的人彈琴還不如給山中的鳥兒,高山,野獸,樹木花草彈琴呢.」念頭一出,他便把琴收了起來,向山上走去.在一棵百年老松樹下,有一塊兒寬敞的地方,伯牙盤腿坐下,擺出愛琴.陽光透過樹縫斑斑駁駁地照射在琴上,鳥兒應聲歌唱.背後是高大而雄偉的山峰.伯牙略加思索,手指輕輕撥動著琴弦.
一個正在山腰賣力砍柴的山野樵夫聽到這悠揚的琴聲,放下了手中的砍刀,被琴聲牽引到松樹下.他看伯牙彈得入神,不願打擾他,便在松樹後面說道:「啊!彈得太好了,好像雄偉的高山映入了我的眼簾.」突然,伯牙曲風一轉,輕輕好似泉水,那人有說:「啊!彈得妙極了,好像一股清泉沁入我的心扉.」伯牙的手指在琴弦上飛舞,歡快又多姿的曲風傳入那人耳里:「啊!好像依依的柳樹在風中舞蹈,真是阿娜多姿呀!」伯牙雖閉著眼睛,但是卻越彈越激動,「啊!彷彿瀟瀟的春雨滋潤著大地!
那人正沉浸在令人如痴如醉的琴聲中,忽然琴聲聽了,伯牙站起身走到那人面前.「請問,您是?」「在下鍾子期,在山中砍柴,聽見您的琴聲,便過來了,多有冒犯.」伯牙攜鍾子期走到琴旁,然後仰天大笑:「哈哈哈……我伯牙終於在有生之年找到了一個真正懂琴的知音!」鍾子期也慶幸遇到了一位能用琴聲抒發自己心中喜怒哀樂的樂師.
「子期,今年的八月十五日,我們一起賞月彈琴,就在此地.」伯牙與子期約好,「好,不見不散.」說罷,鍾子期就下山去了.
七月的一天,剛剛下過一場大雨,鍾子期像往常一樣上山砍柴.在他每天都要經過的懸崖時,由於路滑,他失足掉下山谷.臨死前,鍾子期對他父親說:「父親,八月十五日晚上,山頂老松樹下,一定要去呀……」說完,他永遠地睡了過去.
八月十五日晚上,博雅如約來到山頂的松樹下,左等右等,眼看月亮都圓了,卻遲遲不見鍾子期來,「莫非他忘記了?」伯牙喃喃自語,再等等吧.」他剛准備彈奏,卻聽到了腳步聲,「子期!子期!」他以為是鍾子期來了,可出現在他眼前的卻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你是?」「我市鍾子期的父親.」「那子期他……」「他…他死了.」老人含著淚把事情講了一遍,而伯牙已是淚流滿面了.
第二天,伯牙與老人來到子期的墓前,伯牙什麼都沒說,只是為鍾子期彈奏了一首《高山流水》,那曲子里卻分明透露著伯牙的心情,悲傷、遺憾,他心如刀絞、生不如死,竟抽出刀子割斷了琴弦,把琴摔成了兩半.「你這是何苦呀!」老人問伯牙,伯牙說:「既然子期已死,世上再沒有我的知音,我再彈琴也就沒什麼意思了.」
從此,伯牙隱姓埋名,隱居在深山老林里,終生不再彈琴了
㈡ 伯牙絕弦擴寫400字
擴寫如下:
有一年,俞伯牙奉晉君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遇風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風浪漸漸平息了下來,雲開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著空中的一輪明月,俞伯牙琴興大發,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志地彈了起來。他彈了一曲又一曲,正當他完全沉醉在優美的琴聲之中的時候,猛然看到一個人在岸邊一動不動地站著。俞伯牙吃了一驚,手下用力,「啪」的一聲,琴弦被撥斷了一根。俞伯牙正在猜測岸邊的人為何而來,就聽到那個人大聲地對他說:「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這里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不由得站在這里聽了起來。」 俞伯牙借著月光仔細一看,那個人身旁放著一擔乾柴,果然是個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個打柴的樵夫,怎麼會聽懂我的琴呢?於是他就問:「你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你說說看,我彈的是一首什麼曲子?」 聽了俞伯牙的問話,那打柴的人笑著回答:「先生,您剛才彈的是孔子贊嘆弟子顏回的曲譜,只可惜,您彈到第四句的時候,琴弦斷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點不錯,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請他上船來細談。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彈的琴,便說:「這是瑤琴!相傳是伏羲氏造的。」接著他又把這瑤琴的來歷說了出來。聽了打柴人的這番講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著俞伯牙又為打柴人彈了幾曲,請他辨識其中之意。當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打柴人說:「這琴聲,表達了高山的雄偉氣勢。」當琴聲變得清新流暢時,打柴人說:「這後彈的琴聲,表達的是無盡的流水。」 俞伯牙聽了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眼前的這個樵夫,竟然聽得明明白白。沒想到,在這野嶺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到的知音,於是他問明打柴人名叫鍾子期,和他喝起酒來。倆人越談越投機,相見恨晚,結拜為兄弟。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里相會。 和鍾子期灑淚而別後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約來到了漢陽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麼也不見鍾子期來赴約,於是他便彈起琴來召喚這位知音,可是又過了好久,還是不見人來。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聽鍾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訴他,鍾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臨終前,他留下遺言,要把墳墓修在江邊,到八月十五相會時,好聽俞伯牙的琴聲。 聽了老人的話,俞伯牙萬分悲痛,他來到鍾子期的墳前,凄楚地彈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彈罷,他挑斷了琴弦,長嘆了一聲,把心愛的瑤琴在青石上摔了個粉碎。他悲傷地說: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這琴還彈給誰聽呢?」 兩位「知音」的友誼感動了後人,人們在他們相遇的地方,築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們還常用「知音」來形容朋友之間的情誼。
㈢ 伯牙絕弦改寫成作文800字
——高山流水覓知音
清晨,琴樓里傳出一陣令人陶醉的琴聲,演奏完畢,緊接著又是一陣掌聲與喝彩聲。「好!彈得太好了,伯牙兄的琴技果然名不虛傳呢!」一位穿著打扮瀟灑的人拍手稱贊。
「唉!」伯牙只是嘆了一口氣,搖了搖頭,接著彈奏下一首曲子。「為什麼就沒有一個人能聽懂我的琴聲,明白我的心思呢?伯牙心裡想著,彈出的曲子自然是憂郁寂寞的。
「給這些不懂音樂的人彈琴還不如給山中的鳥兒,高山,野獸,樹木花草彈琴呢。」念頭一出,他便把琴收了起來,向山上走去。在一棵百年老松樹下,有一塊兒寬敞的地方,伯牙盤腿坐下,擺出愛琴。陽光透過樹縫斑斑駁駁地照射在琴上,鳥兒應聲歌唱。背後是高大而雄偉的山峰。伯牙略加思索,手指輕輕撥動著琴弦。
一個正在山腰賣力砍柴的山野樵夫聽到這悠揚的琴聲,放下了手中的砍刀,被琴聲牽引到松樹下。他看伯牙彈得入神,不願打擾他,便在松樹後面說道:「啊!彈得太好了,好像雄偉的高山映入了我的眼簾。」突然,伯牙曲風一轉,輕輕好似泉水,那人有說:「啊!彈得妙極了,好像一股清泉沁入我的心扉。」伯牙的手指在琴弦上飛舞,歡快又多姿的曲風傳入那人耳里:「啊!好像依依的柳樹在風中舞蹈,真是阿娜多姿呀!」伯牙雖閉著眼睛,但是卻越彈越激動,「啊!彷彿瀟瀟的春雨滋潤著大地!
那人正沉浸在令人如痴如醉的琴聲中,忽然琴聲聽了,伯牙站起身走到那人面前。「請問,您是?」「在下鍾子期,在山中砍柴,聽見您的琴聲,便過來了,多有冒犯。」伯牙攜鍾子期走到琴旁,然後仰天大笑:「哈哈哈……我伯牙終於在有生之年找到了一個真正懂琴的知音!」鍾子期也慶幸遇到了一位能用琴聲抒發自己心中喜怒哀樂的樂師。
「子期,今年的八月十五日,我們一起賞月彈琴,就在此地。」伯牙與子期約好,「好,不見不散。」說罷,鍾子期就下山去了。
七月的一天,剛剛下過一場大雨,鍾子期像往常一樣上山砍柴。在他每天都要經過的懸崖時,由於路滑,他失足掉下山谷。臨死前,鍾子期對他父親說:「父親,八月十五日晚上,山頂老松樹下,一定要去呀……」說完,他永遠地睡了過去。
八月十五日晚上,博雅如約來到山頂的松樹下,左等右等,眼看月亮都圓了,卻遲遲不見鍾子期來,「莫非他忘記了?」伯牙喃喃自語,「不會,再等等吧。」他剛准備彈奏,卻聽到了腳步聲,「子期!子期!」他以為是鍾子期來了,可出現在他眼前的卻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你是?」「我市鍾子期的父親。」「那子期他……」「他…他死了。」老人含著淚把事情講了一遍,而伯牙已是淚流滿面了。
第二天,伯牙與老人來到子期的墓前,伯牙什麼都沒說,只是為鍾子期彈奏了一首《高山流水》,那曲子里卻分明透露著伯牙的心情,悲傷、遺憾,他心如刀絞、生不如死,竟抽出刀子割斷了琴弦,把琴摔成了兩半。「你這是何苦呀!?」老人問伯牙,伯牙說:「既然子期已死,世上再沒有我的知音,我再彈琴也就沒什麼意思了。」
從此,伯牙隱姓埋名,隱居在深山老林里,終生不再彈琴了
㈣ 伯牙鼓琴的續寫
伯牙鼓琴,志在清風,鍾子期曰:善哉,徐徐兮若清風。志在春雨,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春雨。
《伯牙鼓琴》是伯牙在探親途中發生的故事。這個故事最早是從民間口頭流傳下來的,歷史上並無確切記載。在古籍中,《呂氏春秋》一書中有關於伯牙絕弦的民間故事。
(4)伯牙絕弦續寫作文擴展閱讀
春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伯牙,隨成連先生學古琴。他掌握了各種演奏技巧,但是老師感到他演奏時,常常是理解不深,單純地把音符奏出來而已,少了點神韻,不能引起欣賞者的共鳴。
老師想把他培養成一位真正的藝術家,有一天,成連先生對伯牙說:「我的老師方子春,居住在東海,他能傳授培養人情趣的方法。我帶你前去,讓他給你講講,能夠大大提高你的藝術水平。」
於是師徒兩人備了干糧,駕船出發。到了東海蓬萊山後,成連先生對伯牙說:「你留在這里練琴,我去尋師父。」說罷,就搖船漸漸遠離。過了十天,成連先生還沒回來。伯牙在島上等得心焦,每天調琴之餘,舉目四眺。
他面對浩瀚的大海,傾聽澎湃的濤聲。遠望山林,鬱郁蔥蔥,深遠莫測,不時傳來群鳥啁啾飛撲的聲響。這些各有妙趣、音響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覺心曠神怡,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許多。伯牙產生了創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譜成音樂,於是他架起琴,把滿腔激情傾注到琴弦上,一氣呵成,譜寫了一曲《高山流水》。
沒多久,成連先生搖船而返,聽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興地說:「你已經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師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來這濤聲鳥語就是最好的老師。此後,伯牙經過不斷積累生活和藝術體會,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㈤ 寫課本伯牙絕弦文言文的作文200字
古代有位彈琴愛好者,名叫俞伯牙,他受人愛戴,被人尊稱為「琴仙」。
有一天,伯牙帶著琴滿懷高興地走出家門。他來到一個無人的地方,湖水柔波盪漾,風姑娘拂過樹梢,柳樹紙條隨著風兒在擺動,隱隱約約傳來鳥兒動聽的歌唱聲,也許是伯牙的琴聲太迷人了,把遠在千里外的大雁都紛紛招來了。
不知是哪陣風,把熱愛琴的鍾子期也帶到了這兒,悠揚的琴聲延伸到湖對岸,把鍾子期深深陶醉了。
伯牙彈琴時,心裡突然想到了巍峨的高山,鍾子期似乎明白他的心意,誇獎道:「彈得如痴如醉,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面前!」伯牙心裡又想到了流水,鍾子期十分迷戀,不假思索道:「好好好,好極了!這琴聲宛如奔騰不息的江河從我心中流過!」
無論伯牙心裡想些什麼,鍾子期都能准確的說出他的心意,這世間難求知音啊,伯牙終於找到了他的知音——那就是鍾子期。子期應故死後,伯牙認為在這五彩繽紛的世上再也沒有他的知音了,雖然伯牙和子期只是一面之緣,但是知音難尋啊!好不不容易才找到一個真正了解自己的知音,偏偏他卻應故而去世了,伯牙能不傷心嗎?是的,有何物能和知音相提並論呢?伯牙悲痛萬分,他摔破琴,扯斷琴弦,終身不再彈琴了。
是啊,真正能理解自己的心意,有共同語言的人才能稱得上知音。人生苦短,知音難求。每個人都希望能找到自己的知音啊!
㈥ 伯牙絕弦續寫
伯牙鼓琴,志在山泉,鍾子期曰:「善哉,汩汩兮若山泉。」
伯牙鼓琴,志在內明月,鍾子容期曰:「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伯牙鼓琴,志在雲煙,鍾子期曰:「善哉,裊裊兮若雲煙。」
㈦ 伯牙絕弦續寫500字
俞伯牙從小就酷愛音樂,他的老師成連曾帶著他到東海的蓬萊山,領略大自然的壯美神奇,使他從中悟出了音樂的真諦。他彈起琴來,琴聲優美動聽,猶如高山流水一般。雖然,有許多人贊美他的琴藝,但他卻認為一直沒有遇到真正能聽懂他琴聲的人。他一直在尋覓自己的知音。
有一年,俞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遇風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風浪漸漸平息了下來,雲開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著空中的一輪明月,俞伯牙琴興大發,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志地彈了起來。他彈了一曲又一曲,正當他完全沉醉在優美的琴聲之中的時候,猛然看到一個人在岸邊一動不動地站著。俞伯牙吃了一驚,手下用力,「啪」的一聲,琴弦被撥斷了一根。俞伯牙正在猜測岸邊的人為何而來,就聽到那個人大聲地對他說:「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這里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不由得站在這里聽了起來。」
俞伯牙借著月光仔細一看,那個人身旁放著一擔乾柴,果然是個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個打柴的樵夫,怎麼會聽懂我的琴呢?於是他就問:「你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你說說看,我彈的是一首什麼曲子?」
聽了俞伯牙的問話,那打柴的人笑著回答:「先生,您剛才彈的是孔子贊嘆弟子顏回的曲譜,只可惜,您彈到第四句的時候,琴弦斷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點不錯,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請他上船來細談。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彈的琴,便說:「這是瑤琴,!相傳是伏羲氏造的。」接著他又把這瑤琴的來歷說了出來。聽了打柴人的這番講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著俞伯牙又為打柴人彈了幾曲,請他辨識其中之意。當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打柴人說:「這琴聲,表達了高山的雄偉氣勢。」當琴聲變得清新流暢時,打柴人說:「這後彈的琴聲,表達的是無盡的流水。」
俞伯牙聽了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眼前的這個樵夫,竟然聽得明明白白。沒想到,在這野嶺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到的知音,於是他問明打柴人名叫鍾子期,和他喝起酒來。倆人越談越投機,相見恨晚,結拜為兄弟。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里相會。
和鍾子期灑淚而別後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約來到了漢陽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麼也不見鍾子期來赴約,於是他便彈起琴來召喚這位知音,可是又過了好久,還是不見人來。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聽鍾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訴他,鍾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臨終前,他留下遺言,要把墳墓修在江邊,到八月十五相會時,好聽俞伯牙的琴聲。
聽了老人的話,俞伯牙萬分悲痛,他來到鍾子期的墳前,凄楚地彈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彈罷,他挑斷了琴弦,長嘆了一聲,把心愛的瑤琴在青石上摔了個粉碎。他悲傷地說: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這琴還彈給誰聽呢?」
兩位「知音」的友誼感動了後人,人們在他們相遇的地方,築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們還常用「知音」來形容朋友之間的情誼。
㈧ 意,伯牙絕弦,續寫一篇故事
伯牙絕弦續寫:
俞伯牙從小就酷愛音樂,他的老師成連曾帶著他到東海的蓬萊山,領略大自然的壯美神奇,使他從中悟出了音樂的真諦.他彈起琴來,琴聲優美動聽,猶如高山流水一般.雖然,有許多人贊美他的琴藝,但他卻認為一直沒有遇到真正能聽懂他琴聲的人.他一直在尋覓自己的知音.
有一年,俞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遇風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風浪漸漸平息了下來,雲開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著空中的一輪明月,俞伯牙琴興大發,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志地彈了起來.他彈了一曲又一曲,正當他完全沉醉在優美的琴聲之中的時候,猛然看到一個人在岸邊一動不動地站著.俞伯牙吃了一驚,手下用力,「啪」的一聲,琴弦被撥斷了一根.俞伯牙正在猜測岸邊的人為何而來,就聽到那個人大聲地對他說:「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這里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不由得站在這里聽了起來.」
俞伯牙借著月光仔細一看,那個人身旁放著一擔乾柴,果然是個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個打柴的樵夫,怎麼會聽懂我的琴呢?於是他就問:「你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你說說看,我彈的是一首什麼曲子?」
聽了俞伯牙的問話,那打柴的人笑著回答:「先生,您剛才彈的是孔子贊嘆弟子顏回的曲譜,只可惜,您彈到第四句的時候,琴弦斷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點不錯,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請他上船來細談.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彈的琴,便說:「這是瑤琴,!相傳是伏羲氏造的.」接著他又把這瑤琴的來歷說了出來.聽了打柴人的這番講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著俞伯牙又為打柴人彈了幾曲,請他辨識其中之意.當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打柴人說:「這琴聲,表達了高山的雄偉氣勢.」當琴聲變得清新流暢時,打柴人說:「這後彈的琴聲,表達的是無盡的流水.」
俞伯牙聽了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眼前的這個樵夫,竟然聽得明明白白.沒想到,在這野嶺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到的知音,於是他問明打柴人名叫鍾子期,和他喝起酒來.倆人越談越投機,相見恨晚,結拜為兄弟.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里相會.
和鍾子期灑淚而別後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約來到了漢陽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麼也不見鍾子期來赴約,於是他便彈起琴來召喚這位知音,可是又過了好久,還是不見人來.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聽鍾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訴他,鍾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臨終前,他留下遺言,要把墳墓修在江邊,到八月十五相會時,好聽俞伯牙的琴聲.
聽了老人的話,俞伯牙萬分悲痛,他來到鍾子期的墳前,凄楚地彈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彈罷,他挑斷了琴弦,長嘆了一聲,把心愛的瑤琴在青石上摔了個粉碎.他悲傷地說: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這琴還彈給誰聽呢?」
兩位「知音」的友誼感動了後人,人們在他們相遇的地方,築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們還常用「知音」來形容朋友之間的情誼.
㈨ 用《伯牙絕弦》編一篇作文 300字
我叫俞伯牙,我十分喜歡彈琴,每次,我都會在離家不遠的一棵松樹下彈奏。我希望來往的人們聽見了我的音樂之後會很愉悅,我希望我能用琴聲表現出我心裡一切思想。但是,並沒有如我所願,人們聽見琴聲之後確實很愉悅,可沒有一個能讀懂我心中的思想。
我感到無比失望。 但是,和子期兄的緣分也是從這時候開始的。
當時,我正演奏一首曲子,那曲子猶如巍峨的泰山,起起落落,重疊不一,十分威嚴。我心裡想像著,想像著高聳的山峰,想像著我就站在泰山下,演奏曲子。一曲畢,只聽見一個贊嘆的聲音從身後傳出:「你彈的是在是太好了!簡直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面前!我一驚:是誰能讀懂我的心思?我向後一望,只見那人並沒有看我,而是,微微抬頭,眺望著遠處,好像泰山真的屹立在我們眼前。我走上前去,問道:「請問這位仁兄,你為何會想到山峰?」
鍾子期將頭轉向我,指著琴:「你看,你剛剛演奏的很細膩,可是細膩之中又好像帶點起起落落的感覺。就像泰山表面上讓人覺得泰山的路很平坦,攀登這山峰肯定沒問題,但是實際攀登上去,它的凹凸不平和陡峭會讓人覺得無比恐慌。」
「你為何知道,難道你攀登過泰山?」我為這位仁兄的想法兒感到吃驚,因為只有攀登過泰山的人,才會說的如此詳細。
「確實如此。」他稍微點了點頭。
「太好了!那你能否再欣賞一曲?」
「當然。」
這次我演奏的是一曲很豪邁的曲子,可是,當中帶點細膩,跟上一首曲子剛好相反。像奔騰不息的江河。
一曲剛過,鍾子期贊嘆道:「你彈的太好了!宛如奔騰不息的江河從我心中流過!」
我激動的走上前去,問道:「請問仁兄叫什麼名字?」
「我叫鍾子期。」
「子期兄!太好了,我們能否結拜為兄弟?能否到我家去喝杯酒?」
「好,請。」
......
我和子期兄的友誼就這要開始了,我彈琴,他欣賞。過路的人都說我們像是高山流水。說我們是「高山流水遇知音」。可是,好景不長,子期兄先離我而去。我失聲痛哭了許久,一想到再也沒有人陪我一起在松樹下欣賞我的音樂了,我就准備最後一次到松樹下彈奏,並且,在離開之前,將琴摔碎,並從此再不彈琴,以此來紀念我們的友誼。
我來到松樹下,這時,不知怎的,又勾起了我對子期兄的思念。我演奏了一曲十分悲壯的曲子,剛准備將琴摔碎時,一位老大伯發現,詢問道:「孩子,你為何要將琴摔碎?」
「老大伯,您有所不知,我將琴摔碎是來紀念我的知音的,我將從此再不彈琴。」
「孩子,這又何必?我理解你的心情。每次,我從這里路過的時候,我都會看見你們兩在這里一個彈奏,一個欣賞。你彈的那麼好,為何要為了紀念知音而從此再不彈琴?」
我想了想,老大伯說的確實有理。但是,我不能背叛我們之間的友誼。
「老大伯,多謝您的好意,可我意已決,為了我們之間的友誼,我不能那樣做。」說罷,我便將琴狠狠的摔在地上。
老大伯看看我,輕嘆一聲,轉身離去了。
我輕輕拭去眼角的淚花「子期兄,為了你,我願意終身不再彈琴。」我深情的望瞭望這片土地,又望瞭望已經摔碎的琴,便離開了。
㈩ 續寫兩句文言文《伯牙絕弦
伯牙鼓琴,志在炊煙,鍾子期曰:「善哉,裊裊兮若炊煙。」 志在明月,鍾子期曰:「善哉,皎皎兮若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