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作文大全 > 韓愈可用於寫作文的故事

韓愈可用於寫作文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1-01-27 09:11:54

A. 現代與古文結介紹韓愈的作文600字

林浩瀚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本為聖朝除弊政,敢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韓愈《自詠》 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出生於河陽(今河南孟州)。他的口頭禪是這樣的:「兄弟我出身於昌黎郡的名門望族韓家,名叫韓愈,字退之,請多多關照……」事實上,在韓愈三歲的時候他的父母就搶先一步死去了,是他的哥哥和嫂嫂在撫養他,韓愈靠喝大嫂的奶水長大。韓愈因為知道自己的小命能夠保住實在不易,學習非常刻苦,終於自學成才。20歲時到長安考進士(相當於現代的公務員考試),三次都沒有考中。到貞元八年(792)第四次參加考試,才登進士第。他曾入汴州(今河南開封)、徐州等地的幕府任閑職。到貞元十八年(802),韓愈已經35歲,在長安任國子監四門博士,從此正式步入仕途。貞元十九年,改任監察御史。因工作需要,他經常到長安城內外明察暗訪,看到老百姓生活非常艱苦,實在是看不過眼,就上書論飢荒,卻因此得罪權貴,被貶到廣東做陽山縣令。元和元年,唐憲宗繼位,因常年高燒無法退熱,偶然發現臣下之中有人姓韓,「韓」就是「寒」,對付高燒最好了,再看他的名,是「愈」,真是什麼病都會痊癒,再看他的字,是「退之」,立刻大喜過望,將他召來身邊降溫退燒。韓愈被召回長安,任國子監博士。元和十二年,隨裴度征討叛亂有出謀劃策之功,自然就陞官了,升任刑部侍郎(相當於現代的中央副部長)。 元和十四年,無聊的唐憲宗派人迎佛骨入宮。韓愈看到當時民不聊生,昏君根本不管,只記著念佛,實在看不慣昏君的做法,就上書力諫道:「所謂佛骨,只不過是一堆白骨,若它真的很神,就讓它把災禍給我吧!」於是大怒之中的昏君高燒不退,高血壓使他面紅耳赤,昏頭脹腦欠缺考慮,就說:「好你個韓昌黎,不必佛骨降災,我就可遂了你心願!」於是將他貶到潮州做刺史。真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韓愈騎著瘦馬,跋山涉水,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終於東游來到了潮州。此地環境非常惡劣,當地百姓說話無人能懂,在韓愈聽來簡直是鳥叫。 有一天,韓愈聽判官秦濟說郡西有怪物出沒,吃掉了不少百姓和牛羊,就獨自騎著他那匹瘦馬來到郡西的湫水河邊。突然,一條數丈長的大鱷魚將他掀翻在地,一口吞掉了瘦馬的大部,吃飽之後假惺惺地流下了鱷淚,然後意猶未盡,向他張大嘴巴,只見尖利潔白的牙齒閃著寒光,接著五百多條大鱷陸續前來聚餐,很大聲地嚼著馬骨,不懷好意地斜睨著韓愈。韓愈耳中聽著「咔嚓咔嚓」的咬骨聲,頭皮開始發麻,兩腿同時發抖,戰戰兢兢地開口說道:「兄弟我來自昌黎郡的名門望族,名叫韓愈,字退之,請多關照。只不知鱷魚兄用什麼牌子的牙膏……」鱷魚們聽慣了當地百姓的鳥叫,現在聽了正宗的普通話,覺得別有一番風味,就靜靜地聽他說話。原來,按鱷魚們的習慣,食物在發出聲音時是不便於下嘴吃掉的,據說會得胃病,所以就耐心聽著,每隔兩分鍾點一下頭,也不插嘴。韓愈見了,越發吃驚,只好硬著頭皮與它們神聊,天南海北,無所不談。鱷魚們被他聊得昏昏欲睡,看韓昌黎的樣子要說完話還很需要漫長的時間,先得採取一個舒服的姿勢才能與韓愈耗下去,於是順勢把長嘴伸出,擱於河石上。由於韓愈那低八度的男音有催眠作用,鱷魚們竟然就此呼呼睡去。韓愈驚魂甫定,見此良機,豈有不逃之理?於是立刻說了一句:「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然後逃回了家。第二天,韓愈休息夠了,帶著判官秦濟,烤了一頭乳豬,再烤了一頭老羊,投於湫水河中,當著眾鱷之面提筆寫下一篇名震鱷魚的《祭鱷文》,一共五百多字,號稱一個字嚇走一條鱷。韓愈寫畢,用他那慣有的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大聲朗讀一遍,感動得全河鱷魚流淚不已,掉頭就走,東入大海,大約決心從此改邪歸正、發誓做條好鱷魚了。突然,韓愈發現腳下有東西一動,原來還有一條小鱷,旁邊還有一隻裂開的鱷蛋殼。原來它剛出殼就看到韓愈,按照動物的本能,出生第一眼看到什麼就把什麼當作父母,看來它是把韓愈當作父母了,仰頭嗷嗷待哺。韓愈想起自己三歲時父母雙亡的事,不禁善心大發,將它捧回家中,以麵包、饅頭之類飼養,竟然將之養活。小鱷與韓愈成了好朋友,只是身材毫不見長,大小與烏龜無異。韓愈忽發奇想,將它與當地烏龜雜交,不久生下了許多渾身長刺的烏龜,就取名為鱷龜,然後大量養殖,最後偷偷拿到市場上叫賣,不料特別好賣,韓昌黎的鱷龜很快就成了響當當的品牌,市場上的人指定要昌黎牌的,結果讓韓愈大賺了一筆。他用這筆錢到長安活動了一下,希望調回長安。 元和十五年,高燒一直不退的憲宗死去,繼位的是穆宗,果然將他調回了長安,轉任兵部侍郎,韓愈就把鱷龜們送給了潮州人民養著,但他們技術不過關,鱷龜中除了少量東渡大海在美國留種之外全都死光了。韓愈回長安時也帶著那隻小鱷魚,平時放在腰間的百寶袋中,秘而不宣,無人知曉。 那時剛好鎮州兵變,殺死了州長田弘正,私立王廷湊為州長。昏君的兒子穆宗倒是不昏,馬上令韓愈前往招安。韓愈到了鎮州,在操場上集合參加過兵變的所有軍民。不料,眾軍民一擁而上,抓住了韓愈,揚言擇日將他殺死。小鱷急忙逃出,到了附近鱷洞之中,用鱷語召集當地諸鱷前來助陣,兵變的軍民被圍,無人敢動,特別是偽州長王廷湊嚇得魂飛魄散、面無人色,就此歸順朝廷,再不敢言叛。以後韓愈地位逐步上升,官至吏部侍郎,故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韓愈在57歲時逝世,謚號是「文」,人稱「韓文公」。當年養鱷龜的地方還有潮州百姓立的祠,名為「韓文公祠」,裡面有一個胡須稀少、尖嘴猴腮、奇形怪狀的韓愈塑像。據說凡是讀書應考之人,預先前往參拜燒香就必能「下筆如有神助」,也不知是否確然如此靈驗,猜想可能是無稽之談。

B. 韓愈作文

走近韓愈
歷史的車輪還在滾滾向前,負載著千秋滄桑,世態炎涼。幾千年的旅程,是一條崎嶇漫長的路。途中那些被淹沒的凡庸俗子,包括太多的文人志士,隨著時代鍾聲的
消,匿,宛如一陣清煙,煙消雲散,抹不下一筆痕跡,可是,唐宋八大家作為這一旅途中的嬌寵兒,卻在歷史的長卷上博得了一席之地,並將自己的名字鑄入了光輝
的史冊中。而韓愈作為其中的一朵絢爛的奇葩,更是遐邇聞名。他的詩,他的文,他的胸襟,他的抱負,都不失是我們深入探討且經久不衰的話題。

先接觸韓愈是從一首《左遷藍關示侄孫湘》開始,讀罷此詩的人,都能從中看穿這是詩人遭貶後的憤滿之作。而伴隨來的一系列問題又恰巧為我們更深層次了解韓愈
的人格搭起了橋梁。韓愈銀何事觸怒了皇上?韓愈怎會有如此大的膽量去頂撞皇上?韓愈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物?…我想,通過了解這些內容,不光對我們理解這首
絕唱,即對我們了解韓愈的人格品行也具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根據有關資料查閱,韓愈之所以遭貶的緣故在於:
唐憲宗李純為求長生不老之道,曾幾度
迎佛骨入宮供奉。韓愈當時為刑部侍郎,寫了著名的《論佛骨表》,反對憲宗迎佛骨,從而觸怒了先皇,欲處以死刑,經裴度等人說情,才倖免一死。死罪可恕,活
罪難逃,韓愈就此被貶潮州。已步入人生暮年的他,如何經受得起漫漫遠程的折磨,可是甚至聖旨已下,在掙扎也是無濟於事。太多的酸楚,太多的無奈,壓抑在韓
愈的心髓深處,得不到的宣洩絲毫釋放宣洩。就在韓愈抵達離京師不遠的藍田縣時,他的侄孫韓湘趕來同行,給爺爺做伴。韓愈就在這一瞬間,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
的千古絕唱。
細嚼本詩的文字語言,每一筆,每一處,都無不傾吐著韓愈凄楚難言的激憤之情。「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
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簡簡單單56個字, 將遭貶的前前後後都詳盡的梳理了一番.首聯中寫
自己獲罪遭貶的原因.「朝奏」 與「夕貶」形成強烈的對比呼應.反襯出了意外獲罪情況之急速.頷聯「路八千」由貶謫之遠反映了獲罪之重。頷聯也在另一方面
也體現了韓愈剛正不阿的品質和對國家忠心耿耿的一片赤子之心。韓愈明知道自己進諫不免會遭到急風驟雨的下場,但為了替帝王除去政治弊端,為了朝廷的興盛,
即使殘年身處逆境也在所不惜。言詞情情懇懇,當然也不乏充斥些許怨憤之情。在頸聯中韓愈借「雲橫」「雪擁」,描述了路途的艱險,藉助於景抒寫了心中的抑
郁,悲憤及前途的渺茫的痛楚。威廉更是扣人心弦,令人心寒。當然,本詩可以純粹理解為韓愈遭貶後的憤慨之作,可韓愈在悲憤的情感基調上又不失筆勢縱橫,境
界開闊的氣象特徵。從此也可看出一代偉大詩人韓愈的胸襟之廣闊。
上面著重從韓愈的詩為材料來走進韓愈,聆聽韓愈。下邊我想以韓愈的文章作為墊石,進一步去解讀韓愈,了解韓愈。

篇《師說》響遍大江南北,韓愈的人格魅力及對社會那份深深的責任感也盡現其內。直至今日,「使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的 思想精髓仍在影響著人們的學習生
活。《師說》的基本精神與「古文運動」中的「文以載重」的思想是一致的。它的思想意義在於它繼承和發展了前人關於師道的觀點,是有創見的,它是韓愈教育思
想的精髓,為我國教育史提供了新的比較進步的見解。《師說》這篇文章雖然只有456個字,但它精湛的思想卻一直影響著歷代教育工作者,是我國古代教育史中
珍貴的教育文獻。是一份寶貴的教育遺產。《師說》中開宗明義第一句話就是「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在我國教育史上第一次完整地對教
師的職責進行了論述。這個論述從韓愈作《師說》起至今一直在啟示著教師忠實地履行著自己的天職,這個論斷的生命力就在於韓愈的很大程度上提示了教師的職責
這一客觀真理。韓愈所說的「傳道」當然指的是傳儒家之道,傳儒家修身、齊家治國評天下之道。授業是指講古文六藝之類的儒家經典,受到文化知識方面的教育。
解惑則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解答學生在「道」與「業」兩方面的疑。善於思考的人們在這時都會產生質疑,韓愈為何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師說》不是他送給學生李
蟠的一篇說理性文章嗎?這就需要我們從師說的背景去分析,進而去探索韓愈寫作的目的。
唐德宗貞元18年社會上存在著嚴重的「恥學於師」的風氣,而
且,這種風氣已從魏晉始流傳幾百年了,「師道之不聞也久矣」,當時韓愈剛進國子監當四門博士,面對這種不良風氣,為恢復師道,不僅自己抗顏為師,並做《師
說》,對師道作了精闢的論述。當時柳宗元評論說:在「師道不存的情況下,唯獨韓愈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而韓愈作此篇
的目的在於闡述師的作用,師的職能,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的標准。全文通過批判恥於學師,廢棄尊師重道傳統,看不起百工技人的社會現狀,提出了一系列精闢的
帶有民主性精華的教育思想。毋庸置疑,韓愈在當時引來了社會各階層人士的非議,可是他依舊頂著世人鄙薄的眼光及壓力,堅持著自己的為師之道。韓愈的人格魅
力也就在於此。

總之,韓愈是一個有遠大抱負的文人。他的一生始終以天下為已任,始終奉行「達則兼濟天下」,似乎從來也沒有甘
心「窮則獨善其身」的地位。所以,他雖然遭到被貶山陽令和潮州刺史等幾次重大打擊,然而並不恢心頹廢,報國之志不流,仍然關注人民的疾苦,他既有非常偉大
的超乎常人的一面,又有敢於為天下先,敢於言常人所不敢言的頂天立地的大丈夫的偉岸氣節。韓愈一生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奮斗,這種精神,可以說是留給後人的
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韓愈的政治品德,是儒家師徒的基本內容,使其成為一代師表,他在文學和哲學上的成就及才華使其教育思想大放異彩,開啟了宋明理學的前
導。他的教育思想流傳至今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值得我們學習、研討與借鑒。

C.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寫作背景

  1.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唐穆宗長慶三年(823年)早春。當時韓愈已經56歲,任吏部侍郎。雖然時間不長,但此時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鎮州(今河北正定)藩鎮叛亂,韓愈奉命前往宣撫,說服叛軍,平息了一場叛亂。穆宗非常高興,把他從兵部侍郎任上調為吏部侍郎。在文學方面,他早已聲名大振。同時在復興儒學的事業中,他也卓有建樹。因此,雖然年近花甲,卻不因歲月如流而悲傷,而是興味盎然地迎接春天。

    此詩是寫給當時任水部員外郎的詩人張籍的。張籍在兄弟輩中排行十八,故稱「張十八」。大約韓愈約張籍游春,張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辭,韓愈於是作這首詩寄贈,極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觸發張籍的游興。

  2. 原文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3. 注釋

    ⑴呈:恭敬地送給。

    ⑵水部張十八員外:指張籍(766—830年)唐代詩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員外郎。

    ⑶天街:京城街道。

    ⑷潤如酥:細膩如酥。酥:動物的油,這里形容春雨的細膩。

    ⑸最是:正是。

    ⑹處:時。

    ⑺絕勝:遠遠勝過。

    ⑻皇都:帝都,這里指長安。

  4. 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年)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

D. 與韓愈對話500字 作文

   最先接觸韓愈是從一首《左遷藍關示侄孫湘》開始,讀罷此詩的人,都能從中看穿這是詩人遭貶後的憤滿之作。而伴隨來的一系列問題又恰巧為我們更深層次了解韓愈的人格搭起了橋梁。韓愈銀何事觸怒了皇上?韓愈怎會有如此大的膽量去頂撞皇上?韓愈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物?…我想,通過了解這些內容,不光對我們理解這首絕唱,即對我們了解韓愈的人格品行也具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根據有關資料查閱,韓愈之所以遭貶的緣故在於:
 唐憲宗李純為求長生不老之道,曾幾度迎佛骨入宮供奉。韓愈當時為刑部侍郎,寫了著名的《論佛骨表》,反對憲宗迎佛骨,從而觸怒了先皇,欲處以死刑,經裴度等人說情,才倖免一死。死罪可恕,活罪難逃,韓愈就此被貶潮州。已步入人生暮年的他,如何經受得起漫漫遠程的折磨,可是甚至聖旨已下,在掙扎也是無濟於事。太多的酸楚,太多的無奈,壓抑在韓愈的心髓深處,得不到的宣洩絲毫釋放宣洩。就在韓愈抵達離京師不遠的藍田縣時,他的侄孫韓湘趕來同行,給爺爺做伴。韓愈就在這一瞬間,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
細嚼本詩的文字語言,每一筆,每一處,都無不傾吐著韓愈凄楚難言的激憤之情。「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簡簡單單56個字, 將遭貶的前前後後都詳盡的梳理了一番.首聯中寫自己獲罪遭貶的原因.「朝奏」 與「夕貶」形成強烈的對比呼應.反襯出了意外獲罪情況之急速.頷聯「路八千」由貶謫之遠反映了獲罪之重。

E. 韓愈寫馬說的歷史背景

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字退之,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還是一個語言巨匠。他善於使用前人詞語,又注重當代口語的提煉,得以創造出許多新的語句,其中有不少已成為成語流傳至今,如「落井下石」、「動輒得咎」、「雜亂無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作者生平:
韓愈三歲而孤,受兄嫂撫育,早年流離困頓,有讀書經世之志,雖孤貧卻刻苦好學。20歲赴長安考進士,三試不第。25∼35歲,他先中進士,三試博學鴻詞科不成,赴汴州董晉、徐州張建封兩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回京任四門博士。36∼49歲,任監察御史,因上書論天旱人飢狀,請減免賦稅,貶陽山令。憲宗時北歸,為國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歲,先從裴度征吳元濟,後遷刑部侍郎。因諫迎佛骨,貶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歷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職。政治上較有作為。詩力求險怪新奇,雄渾而重氣勢。
寫作背景:
《馬說》大約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795-800)。其時,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守門人)辭焉」。盡管如此,他仍然聲明自己「有憂天下之心」,不會遁跡山林。後相繼依附於宣武節度使董晉、武寧節度使張建封幕下,鬱郁不樂,所以有「伯樂不常有」之嘆。
跟《馬說》同期的作品還有《龍說》(即《雜說一》)。文章以龍喻聖君,以雲喻賢臣,借「龍噓氣成雲」,然後「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宇宙間)」的傳說,闡明賢臣離不開聖君任用,聖君也離不開賢臣輔佐的道理,可以視為《馬說》的姊妹篇。《龍說》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

F. 韓愈的《祭十二郎文》有哪些寫作特色


語言樸素,行雲流水

這篇祭文強烈的感情力量,能如此深刻地感染讀者,也得力於作者高超的語言文字技巧。它全用散文句調和平易曉暢的家常生活語言,顯得異常自然而真切。這樣全文就形成了一種行雲流水般的語言氣勢和令人如聞咳謦的感情氛圍。

邊訴邊泣的語言形式

作者採用與死者對話的方式,邊訴邊泣,吞吐嗚咽,交織著悔恨、悲痛、自責等種種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間作無窮無盡的長談。如寫聞訃的情景,從「其信然邪」到「未可以為信也」,再到「其信然矣」,語句重疊,表現其驚疑無定的心理狀態。末尾「汝病吾不知時,汝歿吾不知日」一段,多用排句,情緒激宕,一氣呵成。這一切又都從肺腑中流出,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G. 韓愈寫的馬說背景

韓愈寫的《馬說》背景

《馬說》寫於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之間。當時韓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經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但結果是待命40餘日。盡管如此,韓愈仍然聲明自己「有憂慮天下的心」,不會遁跡山林。依附於宣武節度使董晉、武寧節度使張建封幕下,終未被採納。

後來又相繼依附於一些節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當權,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視,鬱郁不得志。

(7)韓愈可用於寫作文的故事擴展閱讀

一、《馬說》的賞析

《馬說》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雜文,屬論說文體,原為韓愈所作《雜說》的第四篇,「馬說」這個標題為後人所加。此文作於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間。「說」是「談談」的意思,是古代一種議論文體裁。

這篇文章以馬為喻,談的是人才問題,流露出作者憤世嫉俗之意與懷才不遇的感慨與憤懣之情。表達了作者對封建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

二、《馬說》的作者簡介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貞元二年(786年),韓愈離開宣城,隻身前往長安。其間韓愈赴河中府(即蒲州,今山西永濟)投奔族兄韓弇,以得到河中節度使渾瑊的推薦,卻毫無收獲。

貞元三年(787年)秋,韓愈取得鄉貢資格後再往長安。是年,韓愈在長安落第,生活無所依靠,又傳來從兄韓弇死於非命的噩耗。約在此年末,韓愈因偶然機會,得以拜見北平王馬燧,得到他的幫助。韓愈後曾作《貓相乳》以感其德。

貞元三年至五年(787年-789年)間,韓愈三次參加科舉考試,均失敗。貞元五年(789年),韓愈返回宣城。

貞元八年(792年),韓愈第四次參加進士考試,終於登進士第。次年,參加吏部的博學宏詞科考試,遭遇失敗。同年,韓愈之嫂鄭夫人逝世,他返回河陽,為其守喪五個月。

貞元十年(794年),再度至長安參加博學宏詞科考試,又失敗。貞元十一年(795年),第三次參加博學宏詞科考試,仍失敗。期間曾三次給宰相上書,均未得到回復。同年,離開長安,經潼關回到河陽縣,於是前往東都洛陽。

H. 韓愈《晚春》的寫作背景

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晚春》是韓詩頗富奇趣的小品,歷來選本少有漏選它的。然而,對詩意的理解卻是諸說不一。
題一作「游城南晚春」,可知詩中所描寫的乃郊遊即目所見。乍看來,只是一幅百卉千花爭奇斗妍的「群芳譜」:春將歸去,似乎所有草本與木本植物(「草樹」)都探得了這個消息而想要留住她,各自使出渾身招數,吐艷爭芳,一剎時萬紫千紅,繁花似錦。可笑那本來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莢也不甘寂寞,來湊熱鬧,因風起舞,化作雪飛(言「楊花榆莢」偏義於「楊花」)。僅此寥寥數筆,就給讀者以滿眼風光的印象。
再進一步不難發現,此詩生動的效果與擬人化的手法大有關系。「草樹」本屬無情物,竟然能「知」能「解」還能「斗」,尤其是彼此竟有「才思」高下之分,著想之奇是前此詩中罕見的。最奇的還在於「無才思」三字造成末二句費人咀嚼,若可解若不可解,引起見仁見智之說。有人認為那是勸人珍惜光陰,抓緊勤學,以免如「楊花榆莢」白首無成;有的從中看到諧趣,以為是故意嘲弄「楊花榆莢」沒有紅紫美艷的花,一如人之無才華,寫不出有文採的篇章;還有人乾脆存疑:「玩三四兩句,詩人似有所諷,但不知究何所指。」(劉永濟《唐代絕句精華》)姑不論諸說各得詩意幾分,僅就其解會之歧異,就可看出此詩確乎奇之又奇。

I. 我眼中的韓愈 作文題材(韓愈的生平事跡,性情品質)

學生作文的思路會具體敘寫人物事跡詩歌的題材,亦可寫散文。 取材廣泛如韓愈的《馬說》,朱自清的《匆匆》。散文的說理與議論文不同,它必須

閱讀全文

與韓愈可用於寫作文的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