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名著描寫人物外貌的文章
言情的《泡沫之夏》 《香薰戀人》
武俠的小說好像也不錯,但我不看,金庸的吧
B. 作文:我眼中的「 」......名著中的人物
我眼中的林黛玉
一直以來,我都想用一種顏色來描繪黛玉,如果說曹雪芹把楊貴妃式的豐滿之美賦予了薛寶釵,寶釵該是牡丹,該是群芳之首,該是嬌艷明麗的,那麼黛玉身上散發出的就應該是更具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所以我想選擇神秘而又高貴的紫色。
我總認為黛玉身上有一種濃濃的貴族氣質,她清高孤傲卻超凡脫俗宛若仙子,她身世凄苦卻才情過人詩冠群芳,她敏感多疑正是她高貴而又自尊的表現,她時時刻刻維護著自身的人格尊嚴,從不向世俗禮法低下高貴的頭,她孤苦無依的生活境遇造就了她清冷孤傲的貴族氣質。如果寶釵屬於樸素高潔黛玉就屬於高雅浪漫。
但黛玉身上最讓我傾慕的就是她的才華,如果要讀懂林黛玉,就要讀懂她的詩,黛玉可謂是才女中的才女,她的詩風流別致,與寶釵的大相徑庭,所以她的身上同時又散發著一種怡人的詩人氣質,曹雪芹似乎有意將黛玉與歷代的才女相比,「堪憐柳絮才」,「冷月葬花魂」兩句就是說的黛玉,但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禮教森嚴的社會,黛玉的才情過人也許遠不及寶釵的淑女風范。
雖然在大多數人眼中,她敏感多疑、多愁善感、小氣刻薄,可在我看來她性格中的缺陷與她所處的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在「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風霜刀劍嚴相逼」的賈府,她只有豎起自己身上所有的刺去保存她僅存的自尊心,她寄人籬下無家可回同時又使她產生了莫大的自卑,「心比天高,命如紙薄」不僅是晴雯人生悲劇的根源,同時也是黛玉人生悲劇的一個重要原因。其實,黛玉多疑敏感的性格背後卻是坦誠、勇敢、真摯和善良的真情流露,這可以從她對寶釵前後截然相反的態度看出來,寶釵只是對其略表關心,指出「看多了雜書會移了性情」,黛玉便與之真誠相處,待寶釵「竟更比他人好十倍」;再者我們還可以從她教香菱作詩的「誨人不倦」及香菱不惜舍近求遠讓黛玉而不是寶釵教其作詩中看出,黛玉也不是一味的清高孤傲,她待人的真誠是真摯而發自內心的,而不是虛偽且華而不實的。有人認為寶釵虛偽圓滑世故,寶釵的確有其圓滑世故的一面,但我認為她也是「真誠」,只是她真誠信奉的是封建禮教,與黛玉的真誠率真是不一樣的。
在我心中,林黛玉是整部《紅樓夢》中最具有魅力的女性,她不僅成為《紅樓夢》精神內涵的靈魂人物,同時也是《紅樓夢》中最賦有悲劇美的女性,悲劇最動人之處就是將美毀滅給人看,越美的東西,越賦有價值的東西被毀滅,就越能震撼人心。黛玉之死的悲劇不光是寶黛愛情被毀滅的悲劇,同時也是人性被毀滅的悲劇。這一段感人至深傳說在字里行間洋溢著古典的哀婉與感傷,似乎也就註定了寶黛愛情的無果而終,但他們之間的愛情悲劇不光在於封建社會大家族的阻撓,還在於黛玉追求的是真愛,而寶玉太過於博愛,沒有給黛玉以足夠的安全感,他們之間的互不理解使黛玉一開始並無法完全體會自己才是寶玉心中的唯一。
所以林黛玉註定是一個追求真愛,為愛而生,為愛而死的人,愛便是她生命的支柱,她對愛情執著、真誠、始終如一,當她確定了寶玉對自己的真愛,打消了對他的懷疑與不放心之後,卻得不到社會現實的認可與支持,這時她性格上的缺陷再也掩蓋不了她思想中的叛逆,她同賈寶玉一樣都具有極強的叛逆精神,她嚮往的是自由戀愛,這與封建禮教形成尖銳的對立,她的戀愛觀不僅違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而且她又不肯放棄自己的追求,所以製造悲劇的不光是賈母、元妃、或王熙鳳,而是整個封建制度,她嬌弱的身體,孤傲的性格及自定終身的越軌行為使她不能成為封建家長心目中寶玉妻子的最佳人選,而穩重大方又真誠信奉封建禮教的薛寶釵則成為了這場愛情戰爭中的勝利者與犧牲品。
一部《紅樓夢》贊得都是女子,可未必都是像林黛玉那樣至情至性,追求個性獨立與自由的女子,她所期望的賈寶玉,不僅僅是男歡女愛,而更是可以相知的知己,
這種心境,是如此的高尚,如此的純凈!曹雪芹將她的理想寄託於黛玉之身,讓她作為一種唯美而存在。
C. 描述名著的作文
我國的四大名著分別是:《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和《紅樓夢》。
《西遊記》是明代吳承恩所編著,總共一百零一回。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紹孫悟空的神通廣大,大鬧天宮;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敘三藏取經的緣由;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是全書故事的主體,寫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終到達西天取回真經。
《紅樓夢》是清代小說家曹雪芹所編著,總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是曹雪芹所寫後四十回一般認為是由高鶚所作。曹作八十回在撰寫、修改過程中就以抄本的方式流傳。乾隆五十年(1791年),程偉元將前八十回及後四十回續稿以活字排印,從此一百二十回本流行。但前八十回的文字曾有改動。
《三國演義》是明代通俗小說家羅貫中所編著,總共一百二十回。《三國演義》故事開始於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結束於王浚平吳,描寫了東漢末年和三國時代魏、蜀、吳三國之間的軍事、政治斗爭。文字淺顯、人物形象刻畫深刻、情節曲折、結構宏大。
《水滸傳》是明代施耐庵所編著,:《水滸傳》在流傳中,出現了多種不同的本子。現在所見的,主要有100回本、120回本和70回本。100回本在「招安」後,有「征遼」和鎮壓方臘起義等情節;120回本又插增了鎮壓田虎、王慶的情節。後金聖嘆將此書刪改,去掉了招安及以後的事,稱為70回(實為71回)。
D. 描寫四大名著中的人物的作文500字
大家都讀過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吧。裡面的人物一定讓你記憶猶新。它的作者是版元末時期著名的小說家權、戲曲家,他就是羅貫中。他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一身著作頗豐,《三國演義》是他的代表作。
在《三國演義》中,有忠厚老實的魯肅,陰險狡詐的周瑜,胸有成竹的諸葛亮,生性多疑的曹操,心胸寬廣的劉備,百戰百勝的趙雲 ……人物多的說也說不完。曹操的生性多疑,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周瑜的心胸狹窄都體現在一次「草船借箭」的過程中。
當時曹操攻完劉備,有進攻孫權,於是劉備與孫權聯手攻曹。劉備派諸葛亮前去助戰,「草船借箭」就是這樣開始的。周瑜心胸狹窄,用短期造箭來陷害他。諸葛亮神機妙算,早已知到這件事。他知天文,識地理,去向曹操「借箭」。由於當時起霧,曹操怕中計,不敢出兵,用弓弩手射箭前去。最後諸葛亮成功「借箭」,並准時交箭,使周瑜自嘆不如。
曹操的生性多疑還在與一次他頭痛的時侯,請華佗來醫治。華佗看了看,對曹操說要剖開腦袋來醫治。曹操以為華佗要陷害他,把華佗給殺了。因為曹操的生性多疑,所以把一個好人給殺害了。
這兩個例子說明了做人應該有勇有謀,不要生性多疑、心胸狹窄,要正確的對待他人。
E. 名著人物動作描寫
名著中的人、事、物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實,名著中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寫作方法,能為我們提供豐富的寫作模型。吸取名著中的寫作技巧,不僅有助於我們提高寫作水平,還能充分地發揮名著的影響和作用。來吧,讓我們跟著名著學寫作!
動作描寫就是對人物行為、動作進行的描寫。作家老舍告訴我們一個描寫秘訣:只有描寫動作,人物才能立起來。所以對人物動作的描寫是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式。作家萊辛說:「主要的東西是讓人行動起來,通過動作顯示人物的性格特徵。」一處成功的動作描寫往往勝過千言萬語。
一、妙用動詞刻畫人物
妙用動詞能更好地展現人物性格特徵,更好地傳遞人物之間情感,更好地刻畫人物心理活動。因此刻畫人物形象時,可以在動詞上下功夫,反復推敲、錘煉,將人物形象准確地描摹出來。
這里的「准確」包括兩層含義:一是體現人物特點,二是符合生活實際。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景、環境中,行動的特點是不同的。寫好人物c的動作,能更好地表現人物的鮮明個性。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留心,觀察周圍各種人的行為動作,抓住特徵仔細描摹,使人物形象更具活力。
【例如】於是劉姥姥帶了板兒進城,至寧榮街來。到了榮府大門前石獅子旁邊,只見滿門口的轎馬。劉姥姥不敢過去,撣撣衣服,又教了板兒幾句話,然後溜到角門前。只見幾個挺胸疊肚、指手畫腳的人坐在大門上說東談西的。劉姥姥只得蹭上來問:「太爺們納福!」眾人打量了一會,便問:「是哪裡來的?」劉姥姥陪笑道:「我找太太的陪房周大爺的,煩哪位太爺替我請他出來?」那些人聽了,都不理她,半日,方說道:「你遠遠的那牆犄角兒等著,一會子,他們家裡就有人出來。」內中有個年老的,說道:「何苦誤她的事呢?」因向劉姥姥道:「周大爺往南邊去了。他在後一帶住著,他們奶奶兒倒在家呢。你打這邊繞到後街門上找就是了。」(選至曹雪芹《紅樓夢》)
選段中「挺胸疊肚」者高人一等,與劉姥姥「撣」「教」「溜」「蹭」等動作形成對比。在等級森嚴的封建制度背景下,這一系列動作鮮明地揭示了劉姥姥的身份卑微低下。
二、捕捉動作細節
善於捕捉人物的動作細節一個人的思想、品質、性格和作風,往往能通過其行為動作來表現。一些「小動作」對表現人物的思想、品格、性格、心理以及習慣有時起著關鍵作用,這些「小動作」就是人物的動作細節。在寫作時,善於捕捉人物的動作細節,有助於更真實生動地刻畫出人物的形象,也就是人
F. 介紹名著中的一個人物 ,600字 急用作文
走出寒夜——讀巴金小說《寒夜》
暮秋的冷,陰郁。早起陽光很好,南窗下溫暖著。到了午後陽光稀薄,屋子裡開始泛起涼意。夜晚來臨,涼氣從腳底蔓延到周身。還沒送暖,是北方極難耐的時節。
此刻讀巴金的《寒夜》,手握著暖水袋,心跟著文字顫抖。一天的時間從早到晚讀完這部小說,放下書的時候,身心劇烈的打著寒戰。
書是1980年出版的巴金中篇小說選,記得是在小城書店處理的攤位上買到的(只有下卷因此處理),一直跟隨我,但沒有仔細閱讀過。年輕時大多看了些時尚的雜書,巴金的小說只看過《家》,而且還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安靜的時候就會想起父親的話,「我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該讀的書都已經讀過的」。我很是慚愧,書讀的不少,可是能夠沉澱的記憶並不多,而且值得一讀的書也沒能夠完成閱讀。希望慢慢休整然後彌補一些殘缺,盡可能的減少遺憾。
《寒夜》寫於1944年冬天桂林淪陷的時候。當時巴金住在重慶的一間小得不能再小的屋子裡,晚上常常要藉助蠟燭來照亮書桌,時寫時輟,兩年以後才完成這部長篇小說。
走進寒夜,一種凄涼陰郁的感覺彌漫我的身心。此後的閱讀也同樣走不出這個氛圍。
小說以「我」的家庭生活為主要線索,緩慢展開,大段大段的人物心理的描述,以自言自語的方式敘述,表達「我」即「汪文宣」在抗戰即將勝利的前夕的生活狀態。以此揭示當時大多數生活在底層的人物的命運。
貫穿於其中的其他人物並不多,母親、妻子、兒子,以及僅有的幾個鄰里同事同學。
矛盾的主線來自於這個讀書人家,包括母親在內的一家三口都讀過書。這種氛圍下的諸多矛盾更顯得不可思議,甚至無法理解。因此「宣」無論如何都弄不明白「為什麼她們老是爭吵?為什麼這么簡單的家庭,這么單純的關系中間都不能有著和諧的合作呢?為什麼這兩個他所愛而又愛他的女人必須象仇敵似的永遠互相攻擊呢?……」讓「我」夾在其中倍受熬煎。
我的卑微懦弱,我的無計可施,我的手足無措,我的良善悲憫,我的老好隱忍,我病魔纏身等等,在字里行間表現得細微而逼真。不由得讀者不對這個人物產生強烈的同情感,甚至會有一點點的善意的怨恨。因此我想這也正是小說的成功所在。
「樹生」的塑造是一個矛盾的人物形象。既是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新式女性,又是一個愛家愛先生愛孩子的傳統女人,然而,卻無法與母親和睦相處,最終只能是選擇逃離這個帶給她無盡痛苦和折磨的家庭,雖然她百般的不舍。對於「樹生」我能夠表達的是一種偏愛。這個人物值得贊賞和稱道的是她的善良和勇敢。
母親的形象是一個尤其另人同情的不幸人物。年輕守寡,守著孤兒寡孫度日,僅有的愛全部都給了他們,甚至不能允許別人分享,包括兒子的妻子以及孫子的母親。她的愛表現得無微不至,卻也是獨斷專行,因此也是製造這個家庭悲劇的核心人物。我可以理她解作為母親的苦心亦同情其不幸的身世,但是卻無法接受她對於兒子和孫子的愛的偏執。
這三位主人公就這樣在那個充滿了苦難的歲月里生活著,沒能夠等到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解放,沒能夠得到他們自己嚮往的普通而平常的幸福生活的開始。個人悲劇的產生和時代的悲劇密不可分,和個人性格的矛盾密不可分。每個人不可能完全逃離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因此小說反映的人物悲劇帶有那個時代的普遍性。
小說借「宣」的嘴巴反復說過「我做過什麼錯事呢?我一個安分的老好人!為什麼我該接受這懲罰?」「宣」最終以無聲的吶喊「要求公平,他能夠在哪裡找到公平呢?他不能夠喊出他的悲憤,他必須沉默的死去。」小說最後這樣描寫宣的離世。「最後他斷氣時,眼睛半睜著,眼珠往上翻,口張開,好象還在向誰要求公平。這是在夜晚八點鍾光景,街頭鑼鼓喧天,人們在慶祝勝利,用花炮燒龍燈。」然而「宣」終究沒有享受到勝利帶來喜悅。這樣的描寫更渲染了人物的悲劇色彩。描寫「宣」的性格時,用了無數的夢境來襯托他的無助矛盾的心理,還有反復的自言自語甚至害怕發出的聲音都形象的把「宣」這個人物呈現再我的面前。
「宣」懷著一個模糊的渴望,想找一個使他忘記一切的地方,或者乾脆毀滅自己。痛苦的擔子太重了,他的肩頭挑不起。他受不了零碎的宰割和沒有終止的煎熬。他寧願來一個痛痛快快的了結。「宣」最終的絕望來自於對生命苦難的無法承受,從精神到肉體都渴望擺脫。
在我用大篇幅的文字敘述這個家庭的矛盾,而忽略社會生活中他們的角色。因為家庭是一個港灣,可惜風雨飄搖的世界裡小小的港灣同樣不能躲避風浪的侵襲。這就是我對於巴金老人的長篇小說《寒夜》的理解。掩卷的時候夜已經很深了,我只想趕快的鑽進被子里,暖一下身體,暖一下心靈,甚至忘記「寒夜」的凄苦。讓那些人物遠離我的腦海,讓溫暖或者月光包圍我。
G. 我喜歡的名著中一個人物400字作文
《三國演義》是我百讀不厭的一本書,不同的時期讀它,有著不同的感受。
在幼兒園時,看的是連環畫《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是一個個傳奇的故事,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赤壁之戰……。我還明白了俗語「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周瑜打黃蓋,一個願
打,一個願挨。」、「肚子在唱空城計。」……的含義。
在中低年級,我看的是青少版的《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長篇歷史小說,它不僅使我懂得了許多歷史知識,更讓我記著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鮮活的人物: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膽狹義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赤膊上陣的許褚、抬棺上戰的龐德、陰險狡詐的曹操、軟弱無能的劉禪……
在小學高年級,再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巨作。對裡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如我最崇拜的諸葛亮,從火燒新野,罵死王朗、空城計、妙錦斬魏延中顯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並非神仙,如他讓馬謖去守街亭,導致丟失了街亭、柳列城兩個軍事重鎮,一出祁山失敗,自己也被降職。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況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苛求別人和自己不犯錯誤,不應該因為別人的一點過失而橫加指責,也不應該因為自己的一次考試的失利而灰心氣餒,更不應該為自己取得的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人無完人,我們身上也一定存在著需要充實改進的地方。
而我喜愛的三國猛將張飛,長坡橋單騎救主,智奪瓦口,義釋嚴顏,可謂功不可沒,只可惜關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務正業,無故鞭打士兵,導致自己被手下兩名小將刺殺,還陪上了黃忠、劉備和蜀國七十五萬大軍的性命,使蜀國狀況一落千丈。相反,魏國名將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辱罵置之不理,態度樂觀,使一代奇才諸葛亮無計可使,以病死五丈原為告終。可見當遇見悲傷、痛苦、氣憤的事情時,應該理智地控制情緒,用樂觀的態度去戰勝它,如果意氣用事,後果將不堪設想。
隨著我的成長,每次研讀《三國演義》都有不同感受,《三國演義》真是伴我成長的一本好書。
H. 用名著中的人物串寫一篇作文
早上,我正在看電視。突然,飛進來一個桃子,正不偏不倚地落在我的手上,我一看,口水都流出來了,心想:這桃子反正是飛來的,也沒人要,再說,我也餓了,就吃了吧!一口咬下去,從桃子里傳出來粗粗的聲音:「是師傅嗎?我是孫悟空,今天,我在天上呆厭倦了,所以下來玩玩,您在家裡等我哦。」
我頓時感到驚愕:「孫悟空,什麼國際笑話,一定是哪個21世紀的人在亂開玩笑了,別管他!
下午二點,我在家裡玩電腦,突然,傳來了重重的敲門聲,我從可視系統向外望去,只見一隻黃毛猴子在敲門,我打開門,他驚訝地說:「師傅不住在這里啊!對不起,
我走錯了。」他正要走,我連忙擋住他,說:「請問,你是孫悟空嗎!」吃驚地說:「是啊,你怎麼知道?」叔叔難得來一回,我就請你上網吧?說完,我從冰霜里拿出一塊蛋糕給他吃。他吃了,笑著說:「真好吃,可比我的仙桃好吃多了。」說完,我帶著他來到電腦室,我打開QQ,輸入密碼,和「巴金蜜蜜」聊了起來:蜜蜜,今天我遇見了真的孫悟空呢!別亂說,豆豆龍朵不你讓他表演一段武術。在旁邊看的孫悟空看了,說:「好,看著。」說完,表演了一段武術。蜜蜜看了,驚訝地瞪大了眼睛,差點人帶椅倒了下去。「豆豆龍,哪裡帶來的天才黃毛猴子,你是……?不知道,吃了個桃子,他就來了。哼!誰信?」孫悟空聽了,生氣地說到:「我是真的孫悟空呢!」那你這么多年在天上是怎麼度過的……蜜蜜問了許多問題,孫悟空一一做答。蜜蜜把孫悟空的資料和照片發給大家,才一夜時間,我和孫悟空盡變成了比鄭淵潔的訪問量還多五仟人的名人,過了幾天,突然來了幾個俊秀異常的孩子,他們對孫悟空說:「玉皇大帝,讓你回去。孫悟空只好向我告別,化做一縷白雲飛走了。
I. 我最喜愛的文學名著中的人物 作文
飄》,是我最喜愛的書。喜歡斯佳麗的勇敢堅強,喜歡瑞特的機智果斷,喜歡梅蘭妮的外柔內剛。
對於斯佳麗這個人物,我的感覺是矛盾的,是討厭卻又不得不敬佩她。她是個非常有個性的人物,她一生中愛了兩個男人,而她卻沒一個是了解的。如果她了解阿希禮,那她就不會愛他;如果她了解瑞特,那她就不會失去他。她一直以來是辜負瑞特的,她只是不停追尋著自己夢中的王子??阿希禮。她只是把自己愛的特點認為阿希禮有,她只是做了一件華麗的衣服,讓阿希禮穿上,而後愛上他。而事實是,她愛的只是那件衣服。
對於她,我是不得不佩服的,佩服她的堅強,佩服她對土地的執著,佩服她能在那中環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幹活,佩服她能不顧社會上的言論而開創自己的事業。她生命有幾個靈魂,一個是她的母親。他的母親是一位非常能幹、溫柔的典型貴夫人,是她最敬佩的人。可是,母親為了救人而被傳染傷寒,去世了。另一個,是她十幾年來最愛的人??阿希禮。她能在逆境中站起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阿希禮。她對阿希禮是異常執著的。還有一個,就是玫蘭妮。在一起奮斗的十幾年裡,玫蘭妮已經成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有人說這文章中最經典的場面是Scarlett O』Hara在戰爭後回到被毀的家園,在園中手握紅土發誓,無論去偷去搶都不會讓家人挨餓那段,因為那時她的眼神和表情真的特別震撼人。這樣說我也不反對,因為這實在是一部太經典的片子,經典的場面太多,各人有各人的偏愛。我倒是情願選擇這個:以後,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什麼是愛?什麼是恨?愛和恨可以象兩條永不相交的平行線,愛和恨也可能只需要一縷陽光就可以消融。珍惜擁有的人是幸福的,因為我們總是並不確切知道我們需要的到底是什麼。太多的人只有在失去的時候,才知道去珍惜。
《飄》從寫作藝術上來說,不愧於世界名著之一,小說極富於浪漫情調的構思,細膩生動的人物和場景的描寫揭示出超乎作者主觀願望甚至與之相勃的內容。
讀罷這部巨作我仍沉浸在小說中,似乎自己是女主人公思斯佳麗的一位朋友,了解她。記得莎士比亞曾說過"女人啊女人,華麗的金鑽只會讓你剩下勢力的傷,傲慢的香和撩人的芬芳"這句話近幾年來我一直深深的印在心裡,除了此話十分優美之外,更點出了一個人生的真諦。女孩溫柔的天賦,獨有的天真在當今這樣的社會上在金錢權利的引誘下或許真的只剩下"傲慢的香和撩人的芬芳"正如思嘉萊一樣到最後才發現真愛就在身邊。
我涉世不深,本沒有任何理由來過早的談人世間最純潔的情感--愛情,但是看罷《飄》心中不免有些遐想,不管是通過新聞,訪談類節目,還是周遭發生的一些事情都讓我對當今所謂"愛情"有自己的看法。梁祝似的兩小無猜,單純簡單,還是《巴黎聖母院》中執著低調,或許只會在小說中才能真正演繹,愛情一詞才能得到真正的詮釋。
斯佳麗的悲劇應該讓它結束,處於新時代的我們應該似《簡?愛》中簡?愛追求道德上的完善,堅持著個人的獨立性,縱使在愛情與此發生沖突的時候也是如此。讓愛變回它原來的面目,讓女性恢復天真善良的秉性。
"獲得了整個世界而失去了自己的靈魂。"我們要重拾靈魂,正如《飄》中所說"明天真正的自己會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