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寫紫來橋的作文300字
紫來橋:原名桐溪橋,曾名子來橋,良弼橋,位於安徽省桐城市市區龍眠河上.橋東西走向,東接東大街,西抵紫來街.全長48米,寬4.5米,高4.6米,五孔四垛,用麻條石壘成.橋西頭第一孔用麻石砌拱券,其它四孔用巨型長方條石鋪砌,呈方形.橋的迎水面設尖形分水墩,今西頭第一垛分水墩不存.橋面中間有一道較深的古轍道痕跡,印證著老橋的古樸與滄桑.歷史上紫來橋曾幾度被毀.好在當地民風淳樸,每次紫來橋被毀之後,總有鄉賢捐資重修.
最早建石橋的捐助人叫方德益,是後來桐城派名人方苞(日後另行撰文介紹)的祖先.紫來橋是取「紫氣東來」之意.清初橋基漸圯,順治十八年(1661年),知縣鄔汝楫復修,延邑人、內閣中書陳焯作《桐城縣重造東門橋記》勒石立碑(今不存).
康熙四年(1665年),改建木橋,七年(1668年)知縣胡必選加以修葺,構造堅實,往來稱便,一度更名為「子來橋」.時人韓臚有詩雲:「朱欄照水赤,白石凌波蒼.履橋若平地,車驅騎連行.」紀其盛況.
乾隆初,毀於洪,大學士張廷玉,捐金數萬,重建石橋,兩岸俱有橋亭.邑人德之,更名為「良弼橋」,取清世宗皇帝賜書匾額「調梅良弼」之意.邑生姚興泉詞雲:「桐城好,橋跨大河濱,捐俸經營賴良弼,築堤防禦有恭人,七省是通津」.
嘉慶五年(1801年),橋毀於山洪.二十年(1815年),知縣呂榮易建木橋.咸豐年間,洪圯橋亭,復遭兵燹.
同治三年(1863年),知縣薛元啟籌款再建石橋.九年(1870年)又加修葺,後因年深日久,洪水沖刷,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再行修復.
1984年,桐城縣人民政府,撥款修整橋垛,更換橋欄和及少數橋梁.1985年9月,縣人民政府公布「紫來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2年,政府再次修繕紫來橋.
② 求一篇關於桐溪游覽的400多字的作文,要清楚,寫景和抒情描寫
今天,因為天氣抄炎熱,所以爸爸帶我襲到河邊去玩,還帶了瓶子裝魚。來到河邊,爸爸坐在大樹下乘涼,我呢,就在河裡玩水呀、捉魚呀。
忽然,我看見一隻蝦,還以為是魚,就迫不急待地正想把它摟了起來,沒想到它卻跑了。我又去追,好不容易才用手把它圍住了,摟到瓶子里,仔細一看,呀,原來是一隻蝦。這時,我像一個泄了氣的皮球,一下子軟了。我想:好不容易才把它抓住,還是把它養起來吧!接著,我又捉住幾條魚放在瓶子里,和蝦做伴。
我抬著瓶子得意地往前走,不小心踩到石頭上的一塊青苔。只聽「咚」的一聲,我像一隻落湯雞,渾身是水。而且瓶子里的魚和蝦也趁此機會跑了,留下一個空瓶子泡在水裡。我撿起瓶子悶悶不樂地向岸上走去。真是「偷雞不成,反失把米」。結果我就這樣濕漉漉地回家了。
平時的我,總是在學校,很少和大自然親密接觸,對於大自然的很多東西,我都很陌生,以後有機會我一定多接觸接觸大自然。
③ 寫瑞安的作文,寫民間習俗或景點(最好都寫)
瑞安民俗的特色頗多。和全國各地一樣,春節是最熱鬧的傳統節日,從年底到第二年春天,相繼有搗糖糕、送紙蓬包、貼春聯、拜年、鬧元宵、接春、撣新包等體現了瑞安地方文化的節目活動。瑞安民俗中巫祀之風盛行,相傳東甌王的敬鬼而壽沿習俗千年。一年中還有二月二,吃芥菜飯;五月初五前後七天劃龍舟、七月七日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的「乞巧節」九月九日以糕點作禮物贈送的登高節;冬至吃湯圓俗稱「冬節」,此外還有滾龍、插香球、搗攀梁、糖金奶等民俗作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瑞安山水奇特,風光旖旎,風景資源占國土面積20.8%,屬旅遊資源大市。瑞安名勝古跡眾多,境內已發現史前遺址和各類文物史跡600處。擁有七大風景名勝區:寨寮溪、聖井山、梅龍溪、桐溪、銅盤島、龍井、卧龍峽;十大旅遊區點:水鄉古鎮林垟、玉海文化游覽區、江溪龍潭、白岩山、金雞山、隆山公園、山皇古寨、尖山八水、順泰梅尖、瑞安外灘;四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玉海樓、石棚墓、利濟醫學堂、聖井山石殿;一處國家級森林公園——花岩。全市現有七家星級旅遊飯店,九家旅行社,十六家旅遊推薦單位,並開發都市休閑游、山海生態游、文化考察游、經濟探密游等路線。 瑞安的主要旅遊景點: 玉海樓是浙江四大著名藏書樓之一,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由學者孫衣言所建,為其子孫詒讓讀書之所。孫詒讓,字仲容,是中國清代著名經學大師和大教育家,著有《周禮正義》、《墨子間詁》等30多部著作。玉海樓含孫詒讓故居和百晉陶齋,集藏書樓、優秀民居和私家園林為一體。1996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玉海樓
玉海樓
利濟醫學堂是全國第一所推行改良維新、用西方辦學制度和方法的新式中醫學堂,今年通過國務院核定,成為新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光緒十一年(1885年),當時被譽為「溫州三傑」之一的瑞安人陳虯創辦了利濟醫學堂,學堂在開辦的十幾年裡,為浙南培養了大批中醫人才,為繼承和發展祖國傳統醫學作出了貢獻。 隆山公園是市中心山地公園,1991年始建設,林木蔥翠,環山道路四通八達,總面積20.3公頃,園內隆山塔始建於宋,重建於明,具有600多年歷史,是瑞安城的標志。 隆山公園
聖井山風景名勝區,以浙南宗教聖地聖井山命名。聖井石殿始建於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是浙南地區年代最早、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全石構建築群,石殿內有一終年不涸不溢、水質甘醇的水井,人稱「天下第一井」,聖井因此為名。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梅龍溪風景名勝區融合了人工麗湖、碧潭綠瀑、峭壁險道,山林中藏匿著奇岩怪石。風景區所在的曹村鎮堪稱「中華進士第一村」,擁有石棚墓(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明教寺、曹豳墓、紗帽橋、打碗岩、聖井門台等名勝古跡,流傳著不少美麗動人的傳說故事 寨寮溪風景名勝區是浙江省級風景名勝區,共擁有九大景區,其中寨寮秀溪、花岩疊翠、?門筏趣、九珠凝碧乃「寨寮四靈」。景區內瀑潭連串,灘溪蜿蜒,山林華茂,以「雲江明珠」著稱,是避暑度假的好去處。 寨寮溪
龍井風景名勝區位於湖嶺鎮,海拔近千米,東、西兩坑斗艷競奇,怪石奇峰、林濤竹海、飛瀑湍流、岩洞深谷,美不勝收。景區內還有許多革命遺址,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理想之地。 桐溪風景名勝區是溫州市級風景名勝區,山中有湖,湖中有山,湖光山色,交輝相映,被南朝「山中宰相」陶弘景譽為「欲界之仙都」。彌足珍貴的是,景區內保存了一群清初石雕像,具有較高的考古與藝術價值。 桐溪
桐溪
銅盤島風景區是溫州市級風景名勝區,充滿了迷人的海洋風情,是一處以「碧海麗島、岩洞多姿、金沙漁火」為特色的海島景觀。島上擁有古炮台、射擊場、篝火晚會場所、金色的沙灘等,是游覽、海浴、度假的理想去處。 卧龍峽風景名勝區在湖嶺鎮潮基瑞湖公路邊,以「諸葛村」、卧龍峽谷為主體,人文、自然景觀兼容並重,山光水色相映成趣,保存有南北朝時期的岩刻、千年銀杏樹,是浙南地區諸葛亮嫡系後裔最大的聚居地。 林垟水鄉位於飛雲江入口南岸(南濱街道),屬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江道縱橫交錯,現有較多的古宅院建築,人文內涵豐富。南戲鼻祖高則誠紀念館、金嶸軒紀念館、「一線街」古商業區、水上文化公園及眾多宗教建築聞名遐邇。 中國木活字印刷文化村位於高樓鎮平陽坑東源村。東源木活字印刷術是已知的中國惟一保留下來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藝,堪稱世界印刷術的「活化石」,完整地再現了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活字印刷的作業場景,是活字印刷術源於中國的最好實物明證。2008年東源村的木活字印刷術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現已被國家確定為向聯合國申報的首批「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最高級別),申報時以「中國木活字印刷術」為名,最終項目入選名單將於明年9月公布。 花岩國家森林公園位於瑞安市西部,是瑞安市寨寮溪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 瑞安花岩國家森林公園
成部分,距瑞安市區48公里,距溫州60公里,至57省道8公里,交通便利。花岩國家森林公園以森林茂密、碧潭銀瀑而著稱。最高峰為五雲山,海拔1026.6米。花岩、五雲山、龍門山、牛岩背等峰巒疊嶂,青翠蔥郁,群峰如屏,掛雲鎖霧,花崗岩地貌經長期水流侵蝕和岩石風化作用,造成了森林公園豐富多姿容秀美的地貌景觀,山峻坡陡,壁峭崖懸,溝壑幽深,碧潭飛瀑、奇石危岩等自然景觀。文化教育 瑞安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千年古縣,有著「理學名邦」、「東南小鄒魯」之美稱(孔子是魯人,孟子是鄒人)。宋代詩人陸游過瑞安飛雲江時曾詠嘆道::「俯仰兩青空,舟行明鏡中。蓬萊定不遠,正要一帆風。」 現代文學家郭沫若曾題聯「玉成桃李,海涌波瀾」。自古民間傳說「瑞安出才子」。隋朝以來,歷代進士307人,其中狀元三位。特別是自宋以來,學人蔚起,人才輩出。如陳傅良、葉適、高則誠、孫詒讓、陳虯等,在歷史上均佔有重要地位。他們或為瑞安之奠基者;或開永嘉學術之風氣;或集永嘉學派之大成;或為南戲之鼻祖;或創甲骨學之先河;或著中華醫學之經典;或發中醫學校之先聲;或政事清廉,剛正不阿;或堅貞不屈,彪炳史冊;或書藝精湛,名揚海國,為瑞安譜寫了燦爛的人文篇章。
④ 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作文寫溫州桐溪
家鄉的美景數不勝數,它們都有自己的特色,可我最愛家鄉那迷人的小河。遠遠望去,家鄉的小河是那樣平靜,它雖然沒有大海那樣波濤洶涌,沒有西湖那麼高貴、典雅。但它並不比西湖、大海遜色,它體現的是一種平凡的美,一種特色的美。
河水是那樣清澈,宛如一條明亮的帶子。仔細的看,河水還被河水中的水草映成了淡綠色。清澈的河水八卦形的張開,彷彿一張八仙桌。如果你投入一粒石子,會輕輕泛起一陣漣漪,猶如一條被風吹動的帶子在輕輕舞蹈。一會兒,河水便平靜了,水中有十幾條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
它們有的獨自一人,好像遇到了傷心的事,彷彿在默默哭泣;有的兩人一組,在說悄悄話;有的三五一群,在互相嬉戲打鬧;有的十人一幫,在比試鯉魚跳龍門的絕技。水中的鵝卵石寶寶在小河姐姐的懷抱中懶洋洋地睡大覺;還有一些鵝卵石寶寶躺在陽光最充足的地方曬太陽呢!水中的水草在河水中搖曳著它那優美的身姿。河邊兩排柳樹甩著它那飄逸、柔順的綠色長發,像一位美麗的小姑娘正對著小河炫耀自己的美麗。樹下幾朵小花妹妹正對著小河照鏡子呢!可愛的小草弟弟有的低著頭好奇地看著小螞蟻搬愛;有的抬著頭欣賞柳樹姐姐飄逸的長發;還有的隨著風翩翩起舞。如果從遠處看,大地媽媽穿著綠油油的衣服,圍著清清的河水織成的圍巾,身上點綴的幾朵小花,使大地母親更加光彩照人。我的家鄉有了小河的點綴,更是美上加美,過往客人都被這小河的純潔吸引了。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家鄉的小河!
⑤ 桐溪作文
今天,是個陽光明媚的日子。爸爸,媽媽帶我到桐溪玩。桐溪景區屬溫州市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級旅遊區。
剛走進桐溪,我就看見了美麗的公園,公園里人山人海,到處都是歡笑聲。有許多小朋友在踢球、放風箏、還有的大哥哥和大姐姐在弄燒烤。
再往前走,就看見一個非常清澈的水庫。這條水庫被譽為「浙南小西湖」,是令現代旅遊者神往的旅遊避暑勝地。景區內湖光山色相映成趣,碧波盪漾,湖中有山,山中有湖,欲界仙都。
接著,我們乘渡船來到第一個景區——石馬寒泉。那裡是李維樾墓。置有石雕翁仲、將、軍、馬、虎、羊五對,1956年被水庫淹沒,1986年又挖出安置在水庫中的小嶼上。石雕保存完好,造型渾朴。我們一家在那裡留了許多影。
然後,我們乘渡船來到第二個景區——龍潭。龍潭這個景點是溪仲砥石層疊,碧泉淙溪,叢林茂盛,極富山林野趣;那裡有幾個龍井屬天然水井,井口呈圓形,直徑55厘米。井水清澈,四季常涌,源源不斷注人桐溪水庫。迄今為止無人知曉其深度,曾經有人多次試探,但皆因其太深而無法探底。在這里,我們還會聽見溪水嘩嘩地流動聲,好像在說:「歡迎你們來這里遊玩」。我們還在那裡玩水、抓魚呢!
最後,我們又乘船來到最後一個景點---蝙蝠洞。這個洞是天然形成的山洞,由老虎洞、蝙蝠洞、觀音洞組成,長90米。洞內環境幽靜,洞洞相連,給人以幽深、神秘的感覺,至今流傳著許多美麗、神奇的傳說。走進洞中陰森森的,而且非常冷,像空調房一樣。
經過這次桐溪之游後,是我對桐溪景點又有了更多的了解。
⑥ 介紹桐溪水庫作文300字
在瑞安市桐浦抄鄉的山腳下,有一個群山環繞,景色秀麗的水庫,那就是桐溪水庫。
站在堤壩上,水庫的景色盡收眼底。水庫像一個端莊秀麗的妙齡少女,含羞帶笑,躲藏在叢林綠蔭之間。明凈的湖水,婉如一面龐大的鏡子,和藍色的天空、周圍的環境融合為一體,形成了一幅美麗的山水畫。
在水庫的中央有一個大島和一個小島,兩島之間是用九曲橋連接著。小島上有一個六角亭,在亭前佇立著威風凜凜的石馬、石將軍,它們像是在守護著這美麗的水庫。小島的北端長著一棵高大挺拔的許願樹,上面掛滿了紅色的許願卡。小島的草叢邊擺放著幾張石椅,供遊客休息之用。走過九曲橋就來到了大島,大島上有許多茂密的花草樹木,在它的頂部有一個娛樂場所,還有幾間小木屋。
坐船來到水庫的最裡面,沿著山路往上走,就是龍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道壯觀的瀑布,溪水奔流直下,水珠就像粒粒珍珠在上面跳躍著,真是太美了。在樹木綠草的山崖間有許多形狀各異的石頭和從山頂流下的溪水,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是最好玩的地方。聽說在這里還有著許多美麗的傳說。
除了這些地方,還有一個神秘的蝙蝠洞。桐溪水庫山清水秀、風景優美,是一個好玩的地方。
⑦ 游覽風景名勝的作文 要好的夠500字就行
今天,我終於有幸能去桐溪水庫一覽它的廬山真面目了。我帶著萬分憧憬來到桐溪水庫。
一下車,就遠遠望見雄偉的大堤。大堤的斜坡上是蒼翠欲滴的草地,先入眼的就是那片翠綠,隱隱約約能看見映在青草中星星點點的無名花:紅的、黃的、白的……花的世界總是多彩的。映襯著綠色,就透出一種隱約的美。回過神,跑去堤前看水庫中之水。清澈之致,但是因為水深,所以不見水底沙石。水平靜,風來,水面微微起鱗波,不一會兒便又恢復平靜。水不是玉綠色的,而是一種忽隱忽現的清藍,眼前一片清涼。這時,淅瀝的雨絲如絲線傾入水庫,水面頓時開遍水花,水滴盪開的微波一圈圈的暈開,後就交在一起。終了,便消失得無蹤無影。我們顧不上多留戀,就坐上進水庫的遊艇,駛進群島之中,前往「龍潭」。
「龍潭」以水和無數大小石頭立足。這一站便是「龍潭」。來到「龍潭」,流水簌簌地直流而下,雖沒有瀑布的壯觀,沒有西湖的平靜,卻也靈動。清澈的流水沖刷著大大小小的石頭,能看到對岸的岩石上有兩個紅色大字——龍潭。我還是抵擋不了水的誘惑,也脫了鞋,光著腳丫踏進潭裡,冰涼的水沖得我打了個快樂的激靈,但還是踩進了水裡。我的腳下開出歡快的水花,濺到水中、石頭上、別人身上。
來到上游,水更大了,彷彿瀑布般傾瀉而下,水花歡快地蹦跳著,打著旋渦,跳起了華爾茲,我隨水花來到了仙人洞,飛濺的水花形成一層水霧,在水霧環繞的岩洞壁上刻著三個大字——仙人洞。在不知不覺中,已過了兩個小時,雖然依依不捨,但還是前往下一個景點——「別有洞天」。
遊船在群島中穿行,微風輕撫我的面龐,我的頭發在身後飄起,風大時,會調皮地鑽進我的衣服,鼓起一個滑稽的「小枕頭」。低頭向左看,只見貼近船頭的水面跳起小小的點點浪頭,船過處,留下一道道水紋,也留下我的足跡。踏上兩邊綠樹成蔭的石梯,聞著剛被雨水洗刷過的新翻泥土香味,我的腦袋飛快地轉到了武俠小說里。走了一段路,就看不見石梯、石路了。出現在眼前的是被踏平的泥土路。剛過春雨,紅棕色泥地又濕又滑,一不留神就會失足,跌到山坡下面去,我可不想嘗那滋味兒,所以格外小心地一步一步踏實了走。過了一會兒,眼前不再是大的樹木,取而代之的是一桿桿高聳的竹子。翠綠色的竹子節節往高處延伸,竹竿周圍伸展出許多不規則竹枝,末端那錐型的竹葉,一片片地重疊,形成翠綠色的蔭棚。轉眼間,就到了「別有洞天」,呈現在眼前的是個大石門,跨進石門第一步,就看見幾只老虎,我著實被嚇得夠戧,但仔細一看,原來是幾塊天然形成的石頭被上了漆,乍一看,還挺像真的呢!黃色的皮毛上滿是棕色的條紋班,黃銅色的眼睛虎視眈眈地看著我,黃棕相間的尾巴高高翹起。它們姿勢迥異:這一隻三腳著地,一腳抬起,回頭望著什麼;那一隻尾巴直直地伸著,兩隻眼睛直直瞪著前方,大概是遇到了什麼強悍的敵人了吧……繼續走,牆壁上長滿了苔蘚,僅有的幾支蠟燭發出微弱的光,照在牆壁上,給牆壁披上了一層神秘的紗,讓人不寒而慄。冰冷的溪水從腳下流過,更增加了幾分陰氣。低頭,縮身鑽過一個矮小的窄洞,順著樓梯來到蝙蝠洞,我東張西望,不落下每個角落地尋找蝙蝠,可連個影子都沒見著,這叫什麼蝙蝠洞呀?!回首,啊,原來我身後這塊大石頭活像一隻蝙蝠,它正展翅,露出尖得像蛇的毒牙,猙獰的臉上沒有任何錶情。我的心像被冰凍住了,雞皮疙瘩起遍全身,真是比溫州樂園的鬼屋還恐怖哦!我硬著頭皮往前走,誰知道接下來還會有什麼東西?說不定還會冒出個死人洞來。想著想著,我就想到了恐怖片——《陰陽路》,可讓我沒想到的是出現在我眼前的是一 五彩的觀音像,旁邊有兩個童子,下面是一個巨大的水壇,三人如同從水中徐徐升起。壇底無數的硬幣形成了一個銅床。觀音的臉上透出慈祥的神情,手中的玉鏡瓶里一條青綠青綠的柳枝上掛著細細的柳葉,葉尖上還掛著從石縫里滴下來的雨露,一絲陽光從石縫里灑下,照在露珠上,顯得如此晶瑩,透過陽光照射的水珠下的葉尖,那綠變得更鮮、更亮、更翠,就如新生的嫩葉般可愛。水庫的水沒有它可愛,西湖的水沒有它明澈。這可只是一滴小小的露珠啊!走到洞外,又見雨後陽光,我像長期呆在陰暗的洞穴中久未見光似的,如飢似渴地沐浴著午後的陽光。
⑧ 寫一篇作文題目推薦一個好地方
我給大家推薦一個好地方——舟山。
先跟大家說一說舟山的美食吧!舟山有許多回昂貴的海鮮,答有銀鱈魚、帝王蟹、深海大龍蝦、大黃魚等,還有些普通種類的魚。我吃過一次帝王蟹,肉超級鮮!口留余香!再配上紅通通的大蟹殼很有食慾感,肉還是一絲一絲的,我敢說,帝王蟹是涼的最好吃!別人看著就已經垂涎三尺了!深海大龍蝦也非常美味,肉非常輕彈,配湯最好喝,這些還是家常菜,還有最高等的呢!
舟山的朱家尖沙灘也非常好玩!它漲潮時雖沒錢塘江雄偉,但會有一些不大不小的波浪沖來,銀色的浪花會將幾只寄居蟹和一些海藻打上來,冰涼冰涼的很舒服,旁邊的芭蕉樹被海風吹的直搖。如果有夕陽,一定要在樹下欣賞,這里夕陽也美,海上鋪著紅毯,因此所有人都來這里玩耍欣賞。
舟山的風景環境也很好。去山林里走走,有許多溪流。在草叢里能見到蛇,還有許多生態動物,那邊還可以劃船帶你去看林中小景,水中有些魚,山裡也有遊客,但非常安靜,你也可以看花展,四處一片花海,散發出迷人的香味。還有帝王蓮、紫荷花、白玉蓮等。這可是人山人海的勝地,旅遊時你一定要看花展。
你說舟山是不是一個好地方呢?
⑨ 桐城紫來橋游記六年級作文
紫來橋:原名桐溪橋,曾名子來橋,良弼橋,位於安徽省桐城市市區龍眠河上。橋東西走向,東接東大街,西抵紫來街。全長48米,寬4.5米,高4.6米,五孔四垛,用麻條石壘成。橋西頭第一孔用麻石砌拱券,其它四孔用巨型長方條石鋪砌,呈方形。橋的迎水面設尖形分水墩,今西頭第一垛分水墩不存。橋面中間有一道較深的古轍道痕跡,印證著老橋的古樸與滄桑。歷史上紫來橋曾幾度被毀。好在當地民風淳樸,每次紫來橋被毀之後,總有鄉賢捐資重修。
最早建石橋的捐助人叫方德益,是後來桐城派名人方苞(日後另行撰文介紹)的祖先。紫來橋是取「紫氣東來」之意。清初橋基漸圯,順治十八年(1661年),知縣鄔汝楫復修,延邑人、內閣中書陳焯作《桐城縣重造東門橋記》勒石立碑(今不存)。
康熙四年(1665年),改建木橋,七年(1668年)知縣胡必選加以修葺,構造堅實,往來稱便,一度更名為「子來橋」。時人韓臚有詩雲:「朱欄照水赤,白石凌波蒼。履橋若平地,車驅騎連行。」紀其盛況。
乾隆初,毀於洪,大學士張廷玉,捐金數萬,重建石橋,兩岸俱有橋亭。邑人德之,更名為「良弼橋」,取清世宗皇帝賜書匾額「調梅良弼」之意。邑生姚興泉詞雲:「桐城好,橋跨大河濱,捐俸經營賴良弼,築堤防禦有恭人,七省是通津」。
嘉慶五年(1801年),橋毀於山洪。二十年(1815年),知縣呂榮易建木橋。咸豐年間,洪圯橋亭,復遭兵燹。
同治三年(1863年),知縣薛元啟籌款再建石橋。九年(1870年)又加修葺,後因年深日久,洪水沖刷,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再行修復。
1984年,桐城縣人民政府,撥款修整橋垛,更換橋欄和及少數橋梁。1985年9月,縣人民政府公布「紫來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2年,政府再次修繕紫來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