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驢和狼的寓言故事有什麼作文立意
驢和狼
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驢子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吃草。
正在這時,回一隻凶惡答的狼跑到驢子的跟前,惡狠狠地對他說:「驢子,我要吃了你!」驢子想:我不能逃跑,因為我沒有狼跑得快。不過,我可以用智慧戰勝它。
驢子靈機一動,計上心來。它裝成跛腳的樣子,對狼說:「狼先生,你現在不能吃我。」「為什麼?」「因為我的右前腿上扎了一根刺。」驢說。狼疑惑不解地問:「你腿上扎了一根刺,關我什麼事?」驢子回答:「萬一你吃我的時候,這根刺卡到你喉嚨,怎麼辦呢?所以,請你先幫我把刺拔掉,再吃我吧!」狼覺得驢子說得有道理,就捧起驢的腿仔仔細細地找刺。就在這時,驢猛地發力,抬起腿朝著狼的嘴巴一蹬,狼那鋒利的牙齒頓時像下雨般落了下來。狼疼得捂住嘴巴,不停地在地上打滾,連話都說不出。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驢子撒開四蹄拚命往家跑,終於逃出了狼的魔爪。
對付凶惡的壞人,不能只靠力量,而要有勇有謀。
『貳』 獅子驢子和狐狸的寓意
那些出賣朋友、背叛友誼的人,到頭來自己也得不到好下場。
故事原文:
驢子和狐狸是好朋友。一天它們經過一番商量,決定合夥去尋找獵物。
它們到田野里找,到森林裡找,都沒有找到合適的獵物,都有些灰心了。
當它們在回家的路上時,突然,一頭獅子出現在面前。那獅子的身體足有三米長,四肢強壯,樣子十分兇猛。
狡猾的狐狸見大事不妙,立即跑到獅子面前,許諾道:「獅子大王,我願把這頭驢子送給您,當做我小輩兒給您的見面禮。求您高抬貴手,免我一死。」
獅子覺得,不費吹灰之力輕易得到一頭驢子,便另有打算地說:「可以,可以啊!」
狐狸虛情假意地引誘驢子,向一個大陷阱走去。只聽「撲通」一聲,驢子掉進了陷阱。
獅子見驢子不能再逃跑了,就把狐狸捉住了。獅子對狐狸說:「像你這種出賣朋友的傢伙還是讓我把你吃掉算了,免得你再去禍害別的動物!」說完,獅子朝狐狸猛撲過去,把狐狸咬死了。然後再去吃那隻掉進陷阱里的驢子。
(2)以驢子掉井裡的寓言寫作文擴展閱讀:
出自《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相傳為公元前六世紀被釋放的古希臘奴隸伊索所著的寓言集,並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357篇。
《伊索寓言》中收錄有三十多則寓言,內容大多與動物有關。書中講述的故事簡短精練,刻畫出來的形象鮮明生動,每則故事都蘊含哲理,或揭露和批判社會矛盾,或抒發對人生的領悟,或總結日常生活經驗。
該寓言集通過描寫動物之間的關系來表現當時的社會關系,主要是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之間的不平等關系。寓言作者譴責當時社會上人壓迫人的現象,號召受欺凌的人團結起來與惡人進行斗爭。
『叄』 黔驢技窮寓言故事作文300字
據說古時候貴州沒有驢子。有個商人從外地運進來一匹驢子,但是貴州多版山,驢子派不上用場,商權人只好把驢子放到山下,聽任它在那兒吃草蹓躂。
有一天,從山上下來一隻老虎。貴州的老虎也從來沒有見過驢子,突然看見這么個龐然大物,不禁大吃一驚,以為是什麼神靈下凡。老虎慌忙躲進樹從,偷偷察看驢子的動靜。
一天過去了,老虎沒有看出驢子有什麼特別不凡的地方。第二天,老虎躡手躡腳地(躡,niè)走出樹林,想到驢子跟前摸摸底細。還沒有走上幾步,猛聽見驢子 一聲大吼,嚇得老虎轉身就逃。奔了一陣,老虎發現後面沒有動靜,又小心翼翼地踱了回來。慢慢地,老虎習慣了驢子的叫聲,又壯看膽子向驢子靠近。它先用腳爪 去挑逗,又用身子去碰撞。驢子惱羞成怒,尥(liào)起後蹄向老虎踢去。老虎偏偏身子就躲過去了,心裡不禁一陣高興:「原來這個傢伙就這么點兒本事 啊!」餓了一天一夜的老虎,大吼一聲,猛撲過去,一口咬住了驢子的喉營,美餐了一頓,上山去了。
『肆』 急求<拉封丹寓言>中布利丹毛驢故事的經濟學涵義
布利丹毛驢的選擇
經濟學是選擇的科學,我們從《拉封丹寓言》中的那頭布利丹毛驢,進入經濟學的聖殿。
先看—— 布利丹毛驢的選擇 《拉封丹寓言》中有一頭著名的布利丹毛驢,它面對兩捆乾草,不知該吃哪一捆好,最後竟然餓死了。 布利丹毛驢面臨的問題是經濟學家所說的選擇問題。經濟學家所說的選擇,說明人的慾望是無限的,但用於滿足慾望的資源是有限的。所以,要決定用什麼資源去滿足哪些慾望,這就是資源配置問題。經濟學的目標,正是要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其實,每個人也和布利丹毛驢一樣,面臨在兩捆乾草之間做出選擇的問題。 布利丹毛驢做不出選擇而餓死,說明做出選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根源,在於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有所得必有所失。為了得而失去的東西,被稱為機會成本。就布利丹毛驢而言,它選擇一捆乾草,必須放棄另一捆乾草。放棄的乾草,就是得到乾草的機會成本。經濟學家常說,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就是指任何選擇行為,都有機會成本。 經濟學家在談資源的稀缺性時,往往指客觀存在的物質資源,如勞動、資本、自然資源等等。因此,選擇就是要實現有限資源下的最大化。在按照這種思路做出選擇時,人們往往把收入最大化、利潤最大化,或其他物質利益的最大化,作為目標,而忘記了個人的能力——包括創造財富的能力和享受財富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布利丹毛驢犯的正是這個錯誤。這頭驢子的消費能力(能吃的乾草)是有限的,在兩捆乾草中,吃一捆就足夠了。但它覺得哪一捆都好,都捨不得放棄,最後哪一捆都沒吃到,餓死了。 驢子畢竟是驢子。在寓言中,驢子都是愚蠢的,所以才有蠢驢之說。但人們在嘲笑驢子時,卻往往忘記了,他們有時也會像驢子那麼蠢。一個既愛白馬王子又愛大款,不知和哪一個結婚好的美女,不就是一頭漂亮的布利丹毛驢嗎?一個女人不能同時與兩個男人明媒正娶地結婚(這是法律給出的限制),與白馬王子結婚的機會成本是放棄財富,與大款結婚的機會成本是放棄美色。兩者都不願放棄,就成了布利丹毛驢。 像美女這樣的布利丹毛驢選擇困境,也許並不具有普遍性,因為美女畢竟是稀缺資源,白馬王子和大款都想得到。但每個人都面臨類似的困境,每個人都面臨從事什麼職業的選擇。從政當官,有地位有權力,但不能發財;從商當企業家,有錢,但無權無地位;從文當學者,有地位,但無錢。這是擺在每個人面前的三捆乾草,每捆都很誘人。但人的能力有限,只能從事一種職業。只能選一種者可以成為成功的政治家、企業家或學者。類似布利丹毛驢者,往往一事無成。但世界上的布利丹毛驢真還不少。一些當官者還想發財,利用職權戴一頂教授博導,甚至院士的帽子,結果成了貪官或沽名釣譽者,被世人所不齒。一些從商者一心想當宮,花錢買官,犯了行賄罪。至於那些一心要鑽入官場或發財的文人,結局也是不倫不類,沒學問只好去剽竊。這些人不都成了餓死的布利丹毛驢了嗎? 每個人面臨的另一個重要選擇,是事業與家庭生活幸福。這種選擇不同於布利丹毛驢在兩捆乾草之中選一捆的選擇,而是要在兩捆乾草中求得一種平衡。這就是說,布利丹毛驢覺得兩捆乾草都好,可以每捆乾草都吃一半,不至於餓死,或兩捆都吃掉撐死。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資源稀缺),對事業與家庭幸福的期望是無限的(慾望無限)。正確的原則,不是為了一個放棄另一個,而是在兩者之間選擇一種平衡。那種為了事業(賺錢或當官)而放棄家庭幸福,或者滿足於過一種小日子而沒有追求的人,都是布利丹毛驢,因為在這兩者之中完全放棄了另一個,實際上仍是一事無成。你見過家庭後院起火而事業成功的人,或者一事無成仍有家庭幸福的人嗎?《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選擇了當五嶽盟主而放棄其他一切,最後不就是布利丹毛驢餓死的下場嗎? 經濟學所說的最大化並不是物質的最大化。對一個社會而言,最大化並不是GDP最大化,對一個人而言,最大化也不是財富最大化。社會的最大化是社會福利最大化,GDP之所以重要在於它是社會福利提高的基礎,不能把GDP最大化作為惟一目標是因為 GDP並不等於幸福。個人的最大化是幸福的最大化,財富之所以重要在於它是幸福的物質基礎,不能把財富作為惟一目標,是因為財富並不等於幸福。社會應該協調發展,人也要追求全面的幸福。這才是選擇的真正目標,也才是經濟學的真諦。 許多人都把經濟學作為一門賺錢的學問,認為它能使一個國家GDP增長或使一個人發財。這是一種誤解。布利丹毛驢式的錯誤,正由此而來。在學習經濟學時,要記住英國文豪蕭伯納的一句話:經濟學是一門使人生幸福的藝術。 市場經濟是一種符合人性的經濟制度。為這種制度服務的現代經濟學,也必須從永恆不變的人性出發。所以,學經濟學首先必須了解—— 人性和理性人假設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性善和性惡的爭論,但無論哪一派都認為存在著抽象的普遍的人性。「性相近,習相遠」,正說明了這個道理。那麼,人性變不變呢?13世紀亞美尼亞作家奧洛比安的寓言「伶鼬和老鼠」,說明了人性的不變性。 有一隻伶鼬,狂熱地愛上了一個小夥子。它向愛神祈禱,把它變成一個美麗的少女。愛神滿足了它的心願,它幸福地與自己心儀的小夥子結婚了。在熱鬧非凡的婚禮上,突然一隻老鼠從門口跑過去,這位新娘忘卻了一切,狂奔過去追老鼠。作者的寓意是:本性難移,動物和人,概莫如此。中國的「白蛇傳」與這個寓言同工異曲。你看,白蛇都變成人了,但蛇的本性仍不變,飲了雄黃酒就露出了本性。中國有句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里的本性,主要不是指個人的性格,而是人類共同的本性。現在我們都承認,人的本性是利己,即所從事一切活動的目的,是個人利益最大化。現代生物學,證明了這是人和動物的本性。 經濟學是建立在對這種人性承認的基礎之上的,因此,經濟學的基本前提,是理性人假設。理性人,就是一切行為的目標為個人利益最大化的人。經濟學正是在這一假設之下研究資源既定時的最大化問題。對社會是GDP和社會福利最大化,對個人是收入和效用最大化,對企業是利潤最大化和企業資產價值最大化。正是在對這種最大化的研究中得出了許多有意義的結論。離開這個假設,經濟學的全部內容都要被推翻。 一些經濟學界內外的學者,對這個假設提出過不少批評。一些人舉出了許多事實說明人並不自私,比如捨己救人,願意為保衛祖國而犧牲,或者富人在死後把財產捐給社會等等。這些現象的存在,是不是與理性人假設矛盾呢?我們不否認利他主義行為的存在。而且也不否認,人性中除了利己之外,還有同情心、關愛同胞、關心社會等善良的一面存在。同時,我們也不否認提倡奉獻精神的意義。但是承認人利己的本性與這一切並不矛盾。理性人的假設不僅正確,而且必要。說理性人的假設正確,並不是說它適用於每一個人(例如這個假設就不適用於雷鋒這樣的英雄)和每一個人的一切行為(一個為個人利益做事的人,在祖國危難之際也會犧牲自己保家衛國),是指它適用於絕大多數人的絕大多數行為。這就是說,在正常情況下,大多數人從事活動的出發點都是個人利益。說理性人的假設必要是因為,經濟學作為一個統一的理論體系,必須有一個確定的假設前提。如果既假設人是利己的,又假設人是利他的,經濟學能得出什麼結論呢? 對經濟學理性人假設的誤解,還來自另一種形而上學的觀點:把利己與利他、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對立起來。經濟學的最偉大發現,正是把利己與利他、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統一了起來。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對經濟學的開創性貢獻,正在於此。理性人的假設是斯密提出來的,他並不是贊揚這種利己性,只是承認它是無法更改的人性——正如伶鼬變為美女,仍忘不了抓老鼠一樣。他認為,每個人對個人利益的追求,可以實現社會利益。他說:「各個人都不斷地努力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資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所考慮的不是社會利益,而是他自身利益,但他對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會或者毋寧說必然會引導他選定最有利於社會的用途。」把這種對個人利益追求,引導向社會利益的是「看不見的手」,即價格機制。每個人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要最有效地利用自己的資源,這時整個社會就實現了資源有效利用。承認人的利己,又把利己引導向利他,正是市場經濟的偉大之處。 經濟學是選擇的科學,我們從《拉封丹寓言》中的那頭布利丹毛驢,進入經濟學的聖殿。先看—— 布利丹毛驢的選擇 《拉封丹寓言》中有一頭著名的布利丹毛驢,它面對兩捆乾草,不知該吃哪一捆好,最後竟然餓死了。 布利丹毛驢面臨的問題是經濟學家所說的選擇問題。經濟學家所說的選擇,說明人的慾望是無限的,但用於滿足慾望的資源是有限的。所以,要決定用什麼資源去滿足哪些慾望,這就是資源配置問題。經濟學的目標,正是要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其實,每個人也和布利丹毛驢一樣,面臨在兩捆乾草之間做出選擇的問題。 布利丹毛驢做不出選擇而餓死,說明做出選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根源,在於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有所得必有所失。為了得而失去的東西,被稱為機會成本。就布利丹毛驢而言,它選擇一捆乾草,必須放棄另一捆乾草。放棄的乾草,就是得到乾草的機會成本。經濟學家常說,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就是指任何選擇行為,都有機會成本。 經濟學家在談資源的稀缺性時,往往指客觀存在的物質資源,如勞動、資本、自然資源等等。因此,選擇就是要實現有限資源下的最大化。在按照這種思路做出選擇時,人們往往把收入最大化、利潤最大化,或其他物質利益的最大化,作為目標,而忘記了個人的能力——包括創造財富的能力和享受財富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布利丹毛驢犯的正是這個錯誤。這頭驢子的消費能力(能吃的乾草)是有限的,在兩捆乾草中,吃一捆就足夠了。但它覺得哪一捆都好,都捨不得放棄,最後哪一捆都沒吃到,餓死了。 驢子畢竟是驢子。在寓言中,驢子都是愚蠢的,所以才有蠢驢之說。但人們在嘲笑驢子時,卻往往忘記了,他們有時也會像驢子那麼蠢。一個既愛白馬王子又愛大款,不知和哪一個結婚好的美女,不就是一頭漂亮的布利丹毛驢嗎?一個女人不能同時與兩個男人明媒正娶地結婚(這是法律給出的限制),與白馬王子結婚的機會成本是放棄財富,與大款結婚的機會成本是放棄美色。兩者都不願放棄,就成了布利丹毛驢。 像美女這樣的布利丹毛驢選擇困境,也許並不具有普遍性,因為美女畢竟是稀缺資源,白馬王子和大款都想得到。但每個人都面臨類似的困境,每個人都面臨從事什麼職業的選擇。從政當官,有地位有權力,但不能發財;從商當企業家,有錢,但無權無地位;從文當學者,有地位,但無錢。這是擺在每個人面前的三捆乾草,每捆都很誘人。但人的能力有限,只能從事一種職業。只能選一種者可以成為成功的政治家、企業家或學者。類似布利丹毛驢者,往往一事無成。但世界上的布利丹毛驢真還不少。一些當官者還想發財,利用職權戴一頂教授博導,甚至院士的帽子,結果成了貪官或沽名釣譽者,被世人所不齒。一些從商者一心想當宮,花錢買官,犯了行賄罪。至於那些一心要鑽入官場或發財的文人,結局也是不倫不類,沒學問只好去剽竊。這些人不都成了餓死的布利丹毛驢了嗎? 每個人面臨的另一個重要選擇,是事業與家庭生活幸福。這種選擇不同於布利丹毛驢在兩捆乾草之中選一捆的選擇,而是要在兩捆乾草中求得一種平衡。這就是說,布利丹毛驢覺得兩捆乾草都好,可以每捆乾草都吃一半,不至於餓死,或兩捆都吃掉撐死。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資源稀缺),對事業與家庭幸福的期望是無限的(慾望無限)。正確的原則,不是為了一個放棄另一個,而是在兩者之間選擇一種平衡。那種為了事業(賺錢或當官)而放棄家庭幸福,或者滿足於過一種小日子而沒有追求的人,都是布利丹毛驢,因為在這兩者之中完全放棄了另一個,實際上仍是一事無成。你見過家庭後院起火而事業成功的人,或者一事無成仍有家庭幸福的人嗎?《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選擇了當五嶽盟主而放棄其他一切,最後不就是布利丹毛驢餓死的下場嗎? 經濟學所說的最大化並不是物質的最大化。對一個社會而言,最大化並不是GDP最大化,對一個人而言,最大化也不是財富最大化。社會的最大化是社會福利最大化,GDP之所以重要在於它是社會福利提高的基礎,不能把GDP最大化作為惟一目標是因為 GDP並不等於幸福。個人的最大化是幸福的最大化,財富之所以重要在於它是幸福的物質基礎,不能把財富作為惟一目標,是因為財富並不等於幸福。社會應該協調發展,人也要追求全面的幸福。這才是選擇的真正目標,也才是經濟學的真諦。 許多人都把經濟學作為一門賺錢的學問,認為它能使一個國家GDP增長或使一個人發財。這是一種誤解。布利丹毛驢式的錯誤,正由此而來。在學習經濟學時,要記住英國文豪蕭伯納的一句話:經濟學是一門使人生幸福的藝術。 市場經濟是一種符合人性的經濟制度。為這種制度服務的現代經濟學,也必須從永恆不變的人性出發。所以,學經濟學首先必須了解—— 人性和理性人假設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性善和性惡的爭論,但無論哪一派都認為存在著抽象的普遍的人性。「性相近,習相遠」,正說明了這個道理。那麼,人性變不變呢?13世紀亞美尼亞作家奧洛比安的寓言「伶鼬和老鼠」,說明了人性的不變性。 有一隻伶鼬,狂熱地愛上了一個小夥子。它向愛神祈禱,把它變成一個美麗的少女。愛神滿足了它的心願,它幸福地與自己心儀的小夥子結婚了。在熱鬧非凡的婚禮上,突然一隻老鼠從門口跑過去,這位新娘忘卻了一切,狂奔過去追老鼠。作者的寓意是:本性難移,動物和人,概莫如此。中國的「白蛇傳」與這個寓言同工異曲。你看,白蛇都變成人了,但蛇的本性仍不變,飲了雄黃酒就露出了本性。中國有句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里的本性,主要不是指個人的性格,而是人類共同的本性。現在我們都承認,人的本性是利己,即所從事一切活動的目的,是個人利益最大化。現代生物學,證明了這是人和動物的本性。 經濟學是建立在對這種人性承認的基礎之上的,因此,經濟學的基本前提,是理性人假設。理性人,就是一切行為的目標為個人利益最大化的人。經濟學正是在這一假設之下研究資源既定時的最大化問題。對社會是GDP和社會福利最大化,對個人是收入和效用最大化,對企業是利潤最大化和企業資產價值最大化。正是在對這種最大化的研究中得出了許多有意義的結論。離開這個假設,經濟學的全部內容都要被推翻。 一些經濟學界內外的學者,對這個假設提出過不少批評。一些人舉出了許多事實說明人並不自私,比如捨己救人,願意為保衛祖國而犧牲,或者富人在死後把財產捐給社會等等。這些現象的存在,是不是與理性人假設矛盾呢?我們不否認利他主義行為的存在。而且也不否認,人性中除了利己之外,還有同情心、關愛同胞、關心社會等善良的一面存在。同時,我們也不否認提倡奉獻精神的意義。但是承認人利己的本性與這一切並不矛盾。理性人的假設不僅正確,而且必要。說理性人的假設正確,並不是說它適用於每一個人(例如這個假設就不適用於雷鋒這樣的英雄)和每一個人的一切行為(一個為個人利益做事的人,在祖國危難之際也會犧牲自己保家衛國),是指它適用於絕大多數人的絕大多數行為。這就是說,在正常情況下,大多數人從事活動的出發點都是個人利益。說理性人的假設必要是因為,經濟學作為一個統一的理論體系,必須有一個確定的假設前提。如果既假設人是利己的,又假設人是利他的,經濟學能得出什麼結論呢? 對經濟學理性人假設的誤解,還來自另一種形而上學的觀點:把利己與利他、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對立起來。經濟學的最偉大發現,正是把利己與利他、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統一了起來。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對經濟學的開創性貢獻,正在於此。理性人的假設是斯密提出來的,他並不是贊揚這種利己性,只是承認它是無法更改的人性——正如伶鼬變為美女,仍忘不了抓老鼠一樣。他認為,每個人對個人利益的追求,可以實現社會利益。他說:「各個人都不斷地努力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資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所考慮的不是社會利益,而是他自身利益,但他對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會或者毋寧說必然會引導他選定最有利於社會的用途。」把這種對個人利益追求,引導向社會利益的是「看不見的手」,即價格機制。每個人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要最有效地利用自己的資源,這時整個社會就實現了資源有效利用。承認人的利己,又把利己引導向利他,正是市場經濟的偉大之處。 傳統社會是主張「存天理滅人慾」的,把人性看作萬惡之源,要求人們「克己復禮」。結果怎麼樣呢?整個社會處於上千年的停滯狀態,人民生活極其貧窮。利己的人性消滅了嗎?老百姓的人性被強制消滅了,但倡導滅人性者的人性,都發展為獸性。滿嘴仁義道德,滿肚子男盜女娼,他們提倡的是自己根本不打算去實踐的偽道德。一部《十日談》,正揭露了這些偽道學、假正人君子的丑惡嘴臉。 市場經濟承認人性的合理性,承認人利己的行為是正當的。任何一次啟蒙運動,都是從對人性的承認開始的。市場經濟制度把人的利己心和利己行為,變成了增加社會財富、推動歷史進步的動力。 經濟學家把慾望作為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但要正確理解這一點,必須記住—— 慾望不是貪婪 古今中外,有許多寓言都是諷刺人貪得無厭的,隨手揀一個大家不太熟悉的。 明代劉之卿,算不上名人,只是萬曆年間的一個禮部主事。他所著的《賢奕篇》,亦不是什麼名著,但有一個「王婆釀酒」的寓言,頗有趣味。王婆以釀酒為生,有個道士常到她家借宿,共喝了幾百壺酒,也沒給錢。王婆亦沒計較。一天,道士說:我喝你那麼多酒,也沒錢給你,就給你挖一口井吧。井挖出後,湧出的全是好酒。王婆自然發財了。以後,道士又來問王婆酒好不好,王婆說,酒倒是好,就是沒有用來喂豬的酒糟。道士聽說,笑著在牆上題一首打油詩:「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井水做酒賣,還道無酒糟。」寫完走了,以後這個井也不出酒了。 這個故事與普希金的「金魚與漁夫」的故事,有相似之處,不過我相信,普希金沒有侵犯版權。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人,寫出了相同的寓言故事,說明這種現象的普遍性。 經濟學家承認利己是人的本性,即人從事經濟活動的目的,是實現個人利益最大化。這種利己來自人的慾望。人有七情六慾,連一本正經的孔夫子也承認「食色性也」。滿足這種慾望,需要物質財富或精神財富。有了錢,才能購買滿足各種慾望的物品與勞務。所以,人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想多賺錢無可厚非。人類慾望的特點是無限性,一個慾望滿足了,又會產生新的慾望,永無止境。正是這種慾望的無限性,推動了人類社會進步。從這種意義上說,慾望是社會進步的推動力。如果人沒有了慾望,沒有了滿足慾望的追求,社會就無法進步了。 傳統的倫理觀,把慾望作為萬惡之源,主張「存天理,滅人慾」,這是對人性的扼殺。經濟學家對慾望和利己的肯定,無疑是歷史的進步。但特別要強調的是,慾望、利己並不等同於貪婪。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肯定了由慾望產生利己的合理性,但他嚴格區分了利己與貪婪。他的另一部名著是《道德情操論》,「道德情操」一詞是指人判斷克制私利的能力。《道德情操論》一書,正是要說明利己的人如何在社會中控制自己的私慾和行為,使得由利己的人構成的社會,也是一個有道德的社會。斯密明確地反對貪婪。他的這兩部著作,構成既承認利己,又要以道德克制貪婪的理想市場經濟社會。 慾望與貪婪有什麼不同呢?慾望是人正當的要求。它與人滿足慾望的能力應該是匹配的。換句話說,慾望是以自己的能力可以滿足的,或通過正當途徑的努力可以實現的。貪婪則是要去滿足無法實現的慾望。在上面的寓言中,井裡既出酒又出酒糟就是無法實現的,所以,王婆希望有酒還有酒糟,就不是正當慾望,而成了一種貪婪。在現實中,一個有能力的人,想買一輛車是正當的慾望,還可以促進汽車業發展和經濟繁榮。但一個身無分文的人,想馬上要一輛汽車就屬於貪婪。不切實際地想做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就會使慾望變為貪婪。 乍一看,慾望和貪婪都是無限的,但實際上這兩者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美國心理學家把人由慾望產生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正常來說,一個層次的慾望滿足了,再產生新的慾望,而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則是無止境的。這就是說,人的正常慾望應該隨能力的提高而產生。比如,在你的收入滿足了基本生活要求之後,就可以產生新的慾望,比如買一輛車。這就是正常的慾望更新。如果連飯也吃不飽就整天想買車,大概只能算是貪婪了。 強調把利己、慾望和貪婪分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慾望推動人努力工作,而貪婪則會使人犯罪。再接著上個例子說,當你滿足了基本生活需求之後想買車,你就會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工作,或者在本單位做出業績,或者去兼職,這都有利於整個社會。但如果是貪婪,每天只想迅速發財致富,就很可能走上犯罪之路。許多人正是被貪婪推上不歸路的——從搶劫犯到貪官都是如此。慾望與貪婪往往只有一步之遙,但真理跨過一步就是謬誤。 人的慾望是很容易變為貪婪的。斯密多次強調這兩者之間的區別正是看到這種可能性。一個社會對財富的慾望一旦變為貪婪,就變為對大自然的掠奪,一個人對財富的慾望一旦變為貪婪就不會勤奮工作,而是想歪門邪道了。 防止慾望(勤奮工作的動力)變為貪婪(犯罪的根源)的辦法,就個人而言是提高自己的道德自律。這也是先賢們經常勸告我們的。但僅僅靠這種勸說是無用的。作為一個社會還需要有制度上的防範,這就是法律的威懾力。對那些貪婪犯罪者的嚴懲正是要給其他人以警示,正如道士對王婆的懲罰是她連酒也得不到一樣。道士不僅是在懲罰王婆的貪心,而且還是在警告後人別學王婆的樣子。 現實中的王婆實在太多了,在市場經濟的今天讀讀這則寓言,太有意義了。 市場經濟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也創造了輝煌的精神文明。正是在這種基礎上,人性升華了,越來越多的人更關心他人和社會。億萬富翁不再是守財奴,而成為社會公益事業的贊助者。我們不否認市場經濟下還有罪惡,但與傳統社會比一比,哪一個更好? 與生俱來的人性,是不能改變的——無論是用暴力還是道德說教,我們只能利用與引導人性。伶鼬改不了抓老鼠的本性也沒什麼,反正它的體形已是美女了。這個與它結婚的小夥子,利用它的本性來消滅家裡的老鼠,甚至可以讓它為鄰居抓老鼠賺錢,豈不既符合了它的本性、又增加了自己收入、也為社會做了一件好事嗎? (作者:著名經濟學家,現為清華等多所知名院校兼職教授) 布利丹毛驢的選擇 梁小民
『伍』 材料作文求題目 印度有一個著名的寓言:說的是父子倆在街上買了一頭毛驢牽著回家。路上遇見了一個跛
的三個實體公司的人提供的更多的人人共同的提高的有同感的員工的設計費
『陸』 讀了這則(聰明的驢子)寓言故事,你得到什麼啟發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人會贊嘆驢子的聰明,有的人會責怪主人的狠心。但回,驢子面對困答境時的冷靜,堅持的決心以及不放棄的行動力讓我深深感動。
其實,在現實而又充滿激烈競爭的生活中,我們總不能避免地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陷阱,委屈,誤解,壓力甚至侮辱。這也如同故事中多說的來自不同人鏟的臟土撒潑在你身上。而我們要想掙脫污濁的陷阱,克服重重困難,面對各種險境,就得像這頭聰明的驢子一樣,抖落臟土並踩上一步。這樣看來,每一次災難,困擾壓力都無不是我們進步的墊腳石。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去克服壓力,不輕言放棄,就一定能從最深淵的井底爬出來。以更加昂揚的姿態面對未來的生活!
『柒』 伊索寓言中聰明的驢子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人會贊嘆驢子的聰明,有的人會責怪主人的內狠心.但,驢子面對困境時容的冷靜,堅持的決心以及不放棄的行動力讓我深深感動.
其實,在現實而又充滿激烈競爭的生活中,我們總不能避免地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陷阱,委屈,誤解,壓力甚至侮辱.這也如同故事中多說的來自不同人鏟的臟土撒潑在你身上.而我們要想掙脫污濁的陷阱,克服重重困難,面對各種險境,就得像這頭聰明的驢子一樣,抖落臟土並踩上一步.這樣看來,每一次災難,困擾壓力都無不是我們進步的墊腳石.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去克服壓力,不輕言放棄,就一定能從最深淵的井底爬出來.以更加昂揚的姿態面對未來的生活!
『捌』 關於動物的寓言故事
1.亡羊補牢
亡羊補牢意思是羊逃跑丟失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出自《戰國策·楚策》:「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從前,有人養了一圈羊。
一天早晨,他發現少了一隻羊,仔細一查,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狼鑽進來把羊叼走了一隻。鄰居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個人不肯接受勸告,回答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麼?」
第二天早上,他發現羊又少了一隻。原來,狼又從窟窿鑽進來,叼走了一隻羊。他很後悔自己沒聽從鄰居的勸告,便趕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從此,狼再也不能鑽進羊圈叼羊了。
2.守株待兔
成語「守株待兔」,比喻妄想不勞而獲,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
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飢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干什麼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但是一直沒有意外之財,每天過著一 樣 的生活。
人生里總會有一點好運氣,終於,奇跡發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裡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有一隻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
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從今往後,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那被兔子撞上的樹根,等著下一個兔子來撞。
3.塞翁失馬
塞翁失馬是一個成語,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選自《淮南鴻烈集解》中的一個典故,衍生為成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靠近邊境一帶居住的人中有一個精通術數的人,他們家的馬無緣無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們都前來慰問他。那個老人說:「這怎麼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過了幾個月,那匹馬帶著胡人的良馬回來了。人們都前來祝賀他們一家。那個老人說:「這怎麼就不能是一件壞事呢?」
他家中有很多好馬,他的兒子喜歡騎馬,結果從馬上掉下來摔得大腿骨折。人們都前來安慰他們一家。那個老人說:「這怎麼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邊境一帶,壯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戰。靠近邊境一帶的人,絕大部分都死了。
唯獨這個人因為腿瘸的緣故免於征戰,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4.黔驢技窮
黔驢技窮,比喻有限的一點本領也已經用完了,出自唐·柳宗元的《三戒·黔之驢》。
黔地這個地方本來沒有驢,有一個喜歡多事的人用船運來一頭驢進入這個地方。運到後卻沒有什麼用處,就把它放置在山腳下。老虎看到它是個龐然大物,把它作為神,躲藏在樹林里偷偷看它。老虎漸漸小心地出來接近它,不知道它是什麼東西。
有一天,驢叫了一聲,老虎十分害怕,遠遠地逃走,認為要咬自己,非常害怕。但是老虎來來回回地觀察它,覺得它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本領。漸漸地熟悉了驢的叫聲,又前前後後地靠近它,但始終不與它搏鬥。
漸漸地靠近驢子,態度更加親切而不莊重,碰倚靠撞冒犯它。驢非常生氣,用蹄子踢老虎。老虎於是很高興,盤算這件事說:「驢的技藝僅僅只是這樣罷了!」於是跳起來大吼了一聲,咬斷了驢的喉嚨,吃光了它的肉,才離開。
唉!外形龐大好像有德行,聲音洪亮好像有能耐,老虎當初如果說看不出驢的本領,老虎即使兇猛,但多疑、畏懼,終究不敢獵取驢子 。如今像這樣的下場,可悲啊!
5.農夫與蛇
農夫與蛇出自《伊索寓言》。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惡,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對惡人千萬不能心慈手軟。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趕集完回家的農夫在路邊發現了一條蛇,以為它凍僵了,於是就把它放在懷里。蛇受到了驚嚇,等到完全蘇醒了,便本能地咬了農夫,最後殺了農夫。農夫臨死之前非常後悔地說:「我想要做善事,卻由於見識淺薄而害了自己的性命,因此遭到了這種報應啊。」
『玖』 把《伊索寓言》中的《磨坊主和兒子與驢子》改為創造性復述怎麼寫我想以磨坊主為第一人稱寫可是寫不下去
今天是個好日子,一年一次的集市開始了,每年集市上都有玲琅滿目的貨品可供選擇,這也是出售貨物的好時機,家裡那頭上了年紀的驢子也可以賣個好價錢。
於是我趕緊跑到山姆的房間,把貪睡的兒子叫起了床:『『山姆,快起床。今天是一年一次的集市。我們必須把驢子趕過去,然後把它賣個好價錢。』』 兒子睡眼惺惺的回答著:『『讓我再睡一會,馬上起來。』』 我心想:『『真是個蠢貨!』』
等到我第三次叫醒山姆,時間也不早了。匆匆的吃了幾口早飯,我立刻吩咐山姆把驢子套好,一起牽著它准備到集市上去賣。
驢子拖拉著腦袋,彷彿知道今天我要賣了它的命運。 我心裡卻美滋滋的,心想今天又可以賺一筆,回頭給我和兒子買一雙新鞋。 這樣想著,還沒走多遠,就遇見了一些婦女,她們聚集在井邊,談笑風生。看到我們時還偷偷的耳語。我認識其中有一個叫布蘭妮的。是村莊里有名的『『長舌婦』』。她見我注意她,於是沖我喊道:「哎,我說你是老糊塗啦?我從來就沒有見過你門這種人嗎,放著驢子不騎,卻要走路。」 婦女門聽完一陣鬨堂大笑。
我聽到此話想想也對,於是立刻叫兒子騎上驢去。心想,信好有人提醒了我,不然還得便宜了這頭驢子。
就這樣,我拉著駝了兒子的驢又走了一會,遇到了一些正在爭吵的老頭。好像是在為什麼老子,小子的話題而喋喋不休。於是我拉著驢子的韁繩,示意它停下來,好讓我聽得更仔細些。 結果剛一站定,其中一個長著山羊鬍子的老頭就注意了。他停下了爭吵,看了看我和兒子,突然指著我和山姆說道:「看看,這正證明了我剛說的那些話。現在這種社會時尚,根本談不上什麼敬老尊賢。你們看看那懶惰的孩子騎在驢上,而他年邁的父親卻在下面行走。『』這個山羊鬍老頭一邊說一邊情緒高亢的上來拉山姆的衣角,彷彿他遭受了什麼莫大的屈辱一樣。那片花白的鬍子,隨著嘴角的抖動,也彷彿抗議的抖動著。『』下來,你這小東西!還不讓你年老的父親歇歇他疲乏的腿。」 山姆被他拉動著衣角,角色有點漲紅,本來還想和那老頭理論兩句,但見大家都盯著他看,也就沒有作出聲,只是拿氣惱的眼神看著那老頭。
我一看事情有點糟糕,怕這激動的『』山羊鬍『』再做出讓兒子不滿的動作,引得山姆對他動粗。於是我連忙安慰下老頭,抬頭對驢背上的兒子說:『『山姆,聽到老人家的話了嗎?還不趕快下來!』』
山姆黑著臉下了驢子,眾人又擁著我讓我騎了上去。
兒子牽引著驢子繼續趕路。還沒走幾步路,又遇到一群婦女和孩子。本來孩子們是你追我趕做些一些游戲的。見到我們,有幾個孩子拿著碎石子作勢要砸向我的身上。一個缺了一顆門牙的大胖墩還叉著腰沖我大喊著:「你這無用的老頭,你怎麼可以騎在驢子上,而讓那牽驢的孩子跑得一點力氣都沒啦?」我聽了很羞愧,也顧不得躲開他們手裡的碎石子,立刻招呼牽著驢子的山姆一起坐上驢子。
老驢本來就走的很難,山姆也上來後,它不耐煩的搖晃著腦袋,彷彿抗議一下。我心想,你這頭蠢驢,現在還能用上你,等下賣掉想叫我騎,我還不騎了呢! 於是,我揮舞了下小皮鞭,叫它走快一點。
就這樣,老驢拖拖拉拉的馱著我和山姆快到集市時,一個戴金絲邊眼鏡的中年男子看見了我們,只見他搖了搖頭嘆氣道:「朋友,請問,你們這是要騎著這頭年老的驢子,到集市嗎?」我說:「是的。」那人眼中閃著智慧的光芒說:「人們還真想不到會有你們這樣愚蠢的,依我看你們一起騎驢,恐怕走到集市的時候,那裡已經散了『』我聽了這話很著急,連忙問他:『『那怎麼辦呢?』』金絲眼鏡用手捂著嘴巴大笑了一會,終於又抬了抬他那快要掉下鼻尖的眼鏡說道:『你們兩簡直比驢子還蠢,當然是抬著驢子,這樣比騎驢子快得多。」我想了想覺得有道理說:「不妨照你的意見試一下。」於是,我和兒子一起跳下驢子,拿出背包里備用的韁繩,將驢子的腿捆在一起,驢子看自己被綁住,很不開心。一邊打著鼻響,一邊使勁掙扎著。我只能用身體壓著倔脾氣的驢子,指揮山姆在附近找來一根,足以粗到抬起驢子的木棍,將驢子抬上肩向前走。
說實在的,驢子的重量壓的我和山姆有點透不過氣。但是我轉念一想,也許這樣比騎著它走的更快,等到了集市,我一定要提高點驢子的價格。想到這里我又渾身充滿了力氣。
終於,在山姆忍不住重量,想把扛驢的木棍丟下肩膀時,正好經過了集市的水橋。卻見很多人圍過來看,道路一時都被堵住了。 只見人群中,很多人不時的指指點點,都取笑我和兒子扛著驢子走路。我和山姆看到這情形有點不知所挫。吵鬧聲驚嚇到了驢子。本來它就已經被我們綁的不耐煩了。我回頭看了眼驢子對它說:『『好驢兒,馬上就到了,你再堅持一下。』』驢子聽了我的話,似乎沒有一點高興的感覺。反而掙扎的更厲害。山姆被肩膀上的棍子壓的怒火也同樣很不耐煩。他沖驢子恐嚇道:『『你個蠢驢子,你倒是舒服了,呆會看我不把你賣去宰了!』』 那頭笨驢子聽到山姆的話,終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