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解決學生作文困惑
如何解決學生作文的困惑
從事語文教學已經很多年了,在語文和作文教學方面,略有了一些看法,下面略談一二。
一、找准切口,激發寫作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事語文教學幾十年來,我發現每新帶一班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的讓人頭疼的毛
病,就是學生不愛寫作文,怕寫作文。班中除了寥寥可數的幾個語文佼佼者能完整敘述一件事之外,其餘大部分同學
對作文都敬而遠之,缺乏興趣,甚至部分同學一提到寫作文都心存膽怯。因此怎樣消除學生對作文的恐懼心理,培養
他們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愛上作文,成了我教學中的首要解決的問題。目前我嘗試的辦法是其一教師寫下水文;其二
選學生作品中材料真實,有真情實感的作文作為範文讓同學們學習,逐步消除抄作文現象。
二、投石問路,廣積寫作素材。
在多年的作文教學中,我發現絕大多數同學都對生活中的見聞充耳不聞、視而不見。寫作時胸中無竹,缺少素
材,總感覺無話可說、無事可寫,不知如何下筆。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作文中的
「糧草」和「米」又是什麼呢?是素材。由此可見發現、感知和捕捉寫作素材乃是作文不可少的前提。我的辦法是:
1、教會學生通過觀察積累素材。在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時,首先教給學生觀察方法、順序,使他們學會有條理地
觀察事物。其次,讓學生明確觀察的重點、目的。重點的要讓學生仔細觀察,次要的、跟寫作目的無關的一帶而過,
甚至於可以不寫。另外,還要經常引導學生留心身邊的人和事、景和物,及時捕捉新鮮的有意義的目標。
2、深入生活從實際生活中捕捉、積累素材。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即是事實也是法則。只有引導學生走向社會,
走向大自然,讓他們在更大范圍的實踐中學會全方位地接受信息並養成認真思考的品質和習慣,才能擴大學生的視
野,達到廣積素材的目的。所以,我們要解放學生,到大自然和社會生活中去放飛「小鳥」讓他們充分利用多種感覺
器官對事物進行全方位的感觸,讓學生多問幾個為什麼。還要指導學生多讀書,寫好讀書筆記,如:可以讓學生摘錄
好詞佳句、優美片段等。對於學生摘抄的內容,可採取點名背誦、同組互背等方式,讓學生把摘抄的內容牢牢地儲存
到記憶的倉庫里。
3、積極參加活動,拓展生活空間。讓學生在第二課堂活動中積累素材,也是關鍵的一步。教師要緊扣教材組織
學生參加校內外活動,如小飼養、小製作、放風箏、跳繩、拔河、田徑賽、球賽、詩歌朗誦、故事演講會,有教育意
義的專題會及各種有趣的活動等。並指導學生活動要常「換」常「新」,因為「喜歡的魅力在於不斷更新」。
4、大膽想像,擴展思維。沒有想像就沒有創造,沒有聯想就沒有創新。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觀察時,應啟
發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進行積極的思考,展開豐富的聯想,從而在腦海中生成種種畫面。如看圖作文、
縮寫、擴寫、想像描繪都是學生把自己的願望和理解加以具體化的一個思維過程。教師要善於啟發學生對事物的再思
考。
其次要養成堅持寫日記的好習慣。
三、更新技巧,消除語言蒼白。
學生的文章語言蒼白,是常有的毛病。起初我認為是讀書少,是讀書的無效導致的。於是督促家長給學生多買一
些課外書,在假期作業中還有意布置一兩個家長參與的作業,如讓家長至少帶孩子去一次書店,共讀一部書等,並留
下「看書心情」,讓孩子作為監督員並簽字。還給學生推薦了一些書目,讓孩子選擇自己感興趣買一兩本來讀,並填
寫「讀書拾貝」,讓家長作為監督員並簽字。結果還是不能消除學生在作文中語言的蒼白無力。後來我嘗試教授學生
語言的表達技巧,結果發現效果不錯。具體做法是:
1、教授學生恰當地運用一些修辭手法。因為修辭是指依據題旨情境,運用各種語文材料,各種表現手法,恰當
地表現寫作者所要表達的內容的活動。它的運用不但使文章語言生動活潑,而且能調節音節,增強語言的音樂美,增
強語言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提高語言的表達效果。
如:「春天的腳步近了」一句,意思是說「春天快要到了」。但是作者使用了擬人的手法,把春天當作美麗的小
姑娘,邁著輕盈的步伐向我們走來,這樣一說比「春天快要到了」更能表現出春天的可愛和多情。
再如:「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一句,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寫出了遠處山峰的起伏
連綿、高低不平而又具有動態的特徵,語言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
2、准確地運用詞語。如魯迅先生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描寫雪地捕鳥是這樣寫的:「掃開一塊雪,露出
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篩
子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其中運用了這樣一系列動詞:掃開、露出、支起、撒、系、牽、看、拉、
罩,運用了一連串的動詞,細致地描寫了雪地捕鳥時的各種不同的動作,准確生動而有層次地描繪出了捕鳥的全過
程,寫出了兒童捕鳥時的驚喜和興奮。使作文中的形象美起來、凸現出來,使文字具有了音樂美。
朱自清的《春》中的「微微」、「漸漸」、「軟綿綿」、「輕悄悄」、「稀稀疏梳」,冰心的《小橘燈》中的
「仄仄」、「輕輕」、「微微」、「慢慢」、「漸漸 」等等,都極好得使用了疊詞,不僅能使描繪說明更加准確,
而且能使語言具有節奏感,從而讓語言富有音樂美。
另外,句式的變化和多樣化也是不可缺的一步。如《大豆搖鈴曲》中「車老闆兒穩穩地、悠悠地站在車上,由它
顛,由它晃,鞭子在空中一顫顫,猛地又抖出一個漂亮的狐形」,按著長句—短句—長句的格式,表現出北大荒人民
在大豐收時的喜悅,行文上有了節奏感。
在作文中還可以使用一系列的同義詞、近義詞或反義詞,使得語言富有變化;注意詞語感情色彩的變化,使得作
文語言的感情明確。
總之一句話:「教無定法」,只要能解決學生作文中的困惑,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就是好法
『貳』 如何解決作文難的問題
小學生學習語文最頭痛的就是寫作文.如何解決小學生寫作文難的問題,我做了以下的探究:一、不做不寫要想讓學生寫出有切身感受的文章,那就必須得讓學生先動手,然後再動腦.我布置學生,上山采樹葉、做過環境調查,做過手抄報,為生病的同學做過募捐活動,炒菜,包餃子,整理自己的小天地,幫助媽媽做家務,等等.由於學生親自去做這些事,在做事的過程中就會有很深的感受,把這些感受記錄下來,便是一篇篇精彩的文章.特別是孩子們寫的《救救花一樣的孩子吧》、《讓愛撐起一片藍天》、《愛心在行動》等等,這些文章是孩子們在為生病的同學募捐的時候寫下的文章.讀了讓人感受到孩子們那一顆顆滾燙的心,一顆純朴,善良,同情的心,一顆有責任的心.為了讓學生能感受到現場的氣氛,我經常帶著學生做一些有趣的活動.如:拔河比賽,和學生打乒乓球,衛生大掃除,成語接龍,自批作文,展覽和評選手抄報,和學生共聯歡等等.由於每個學生都親自參與,感受頗深.《精彩的一瞬間》寫出了拔河勝負那一剎間大家的動作,表情和心態.《我和老師比高低》寫出了大課間孩子們和我切磋乒乓球技藝的熱烈的場面,孩子們既想和老師一比高下,但又不想把老師打下去的矛盾心態寫得非常細膩.作文課上我布置學生批改自己的作文,然後自命題寫一篇文章,在學生《我也當了一回老師》一文中,孩子寫出了自己的心裡話:我們只改一篇文章就感覺這樣難,那老師每次都要改幾十篇不是更難嗎?不改作文不知道老師的辛苦,今天我們才感覺到當老師也不容易!可見,「做」是獲得寫作的第一手資料.二、不看不寫看書,看報,看電視,看電影,看植物,看動物,看自己心愛的小物件等等,只要你認真去看,你就會從中得到體會和感受.在教學中,我布置學生認真讀自己學過的文章寫讀後感.如:《和凡卡比童年》、《讀一夜的工作有感》、《向命運挑戰》給我的啟示、學生不僅能寫出所讀的文章的主要內容和思想內容,而且能結合實際寫出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電視已經進入千家萬戶,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少年兒童看電視更是如飢似渴,有些望子成龍的家長擔心孩子看電視會影響學習,一味地強調不許看電視.針對這種情況,我便布置學生在空餘時間去看電視.
『叄』 怎樣消除小學生怕寫作文的心理
如何消除孩子害怕作文的恐懼心理
不知道寫什麼,不知道怎麼寫,不知道為什麼寫,寫得不美,這是所有的小學生在寫作文時最頭疼的幾個難題。如果把這些難題都解決了,學生自然就不會害怕寫作文了。其實這幾個難題,都可以從「作文」的定義中找到解決的方法。但本人對學生的一項調查結果卻顯示,90%以上的學生並不知道什麼是作文,他們的回答一般是:「不知道,老師讓寫就寫。」可見,許多學生只是為寫作文而寫作文。試問,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又怎麼能寫出讓人滿意的作文來呢?因此,要消除孩子害怕作文的恐懼心理,首先要讓孩子了解作文的真正含義。
新課標是這樣定義小學作文的:「能清楚明白地描述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過的……方面的內容,達到表達某個意思或某種情感的目的。」
一、作文的內容是「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過的……」
可以說,對任何一篇記實作文來說,學生自身積累的寫作素材都是綽綽有餘的。那麼,學生作文時為什麼還會出現提起筆來不知道寫什麼的現象?因為他們並不知道作文到底需要描述哪些內容啊。這好比做一串珍珠項鏈,只需幾顆珠子就夠了,在他們面前放了一筐的珠子,但他們卻不知道用,而是四處尋找珠子。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要想學生作文時有內容可寫,當然不能僅限於每學期的幾篇作文,但也不能不切實際,毫無無目的地加大訓練量,而是要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教會學生觀察生活,從生活中積累寫作的素材。
二、作文是「描述」。描述可以是口頭的方式,也可以是文字的方式。
學生一開始都怕以文字的方式寫作文,因為以文字方式寫出的作文要求太多了,他們確實寫不好啊。這時我們可以引導他先口頭作文,讓他們把要寫的內容說出來,然後再寫,這樣就容易多了。
我們可以用照相來打比方:學生「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過的……」就是我們要拍攝的物體,口頭的描述就是拍攝的膠卷,而文字描述是用膠卷沖洗出來的照片。就是說,寫作文必須經歷一個由說到寫的過程,說得怎麼樣,寫得就怎麼樣。當然,說對於寫來說要簡單得多,學生說過了再寫,自然不會覺得作文難。而許多家長和教師恰恰忽略了這一過程,從而造成欲速則不達的後果。
三、作文要「有一定的目的」。這個目的可以是表明某種看法、觀點,也可以是表達某種情感。
許多家長了和老師常感嘆學生的作文是記流水帳。其實這怪不得學生。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寫作文啊。作文在他們眼裡只是老師、家長布置的一項任務,自己只是在完成任務,是不得已而為之。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是不可能寫出好文章來的。因此,我們必須要經過引導讓學生明白: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產生喜、怒、哀、樂等情感,或是有許多意思、觀點、想法要和別人交流,而作文就是我們表達這種情感,或是和別人交流這個意思、觀點、想法的手段。
「寫作是一種需要,是我們每個人必備的一種能力。」當強迫變成內需時,寫作將不再是恐懼,而是一種快樂。
四、描述的要求是要「清楚、明白。」這既是最終目標也包含方式、方法和能力訓練的要求。
對初學作文的學生來說,記日記是培養良好寫作習慣和和提高寫作能力、積累寫作素材最好的辦法。需要注意的是記日記必須是掌握了一定方法,或是具備了一定能力的情況下才有意義。
學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才能形成一定的能力,最終達到目標,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我們一開始便拿最終目標來要求還沒有掌握相應方法和不具備相應能力的學生,這種做法顯然是不正確的。
『肆』 如何解決學生作文的困惑
作文像巨大的雲霧壓在學生的心頭,不少學生一提寫作他們就叫苦連天,抓耳撓腮、絞盡腦汁也無濟於事,結果勉強擠出來的文章內容空洞,思想貧乏,語言干癟,書寫潦草,材料陳舊……,真是不堪入目。然而作文水平的高低,又是衡量一個人語文水平的基本尺度。在每年的高考語文試題中,作文佔有40%的大比例分數,要想考出好的語文成績, 必須寫好作文。然而,作文教學卻令人憂慮。在作文教學中普遍還存在簡單化、片面化的一些現象。如一些老師只注重作文方法的指導而忽視讓學生在生活中的積累;只懂布置作文而不管效果如何……無數次作文訓練,學生寫得筋疲力盡,老師改得辛辛苦苦,最終學生的作文水平不僅沒有多大提高,反而聽說作文就心生畏懼。作文又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作為老師我們怎樣幫助學生不再為作文困惑呢?我認為必須從根本上改變我們語文作文教學的方法。
1.從基礎抓起
文字是作文的外在表現形式,寫字是寫作文最基本的能力。字寫得好壞,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關繫到一個人作文水平的體現。尤其在考試中,字寫得太差,文章思想內容等無論多麼好,恐怕也得不到高分。特別近年高考對文字的要求越來越高,作文中每錯一字扣一分,如字跡潦草難以分辨,你還能得分嗎?因此,不首先提高書寫的水平,提高作文水平只能是一句空話。然而寫字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三五天的功夫是不行的,因此,有必要從入學時就開始訓練寫字,要求做到工整、美觀、正確。字寫好了,學生的作文分數就有可能夠提高5-6分。我們在注重文字漂亮的同時,還要加強學生語言的運用能力。文章提倡鳳頭、豬肚、豹尾,一篇文章表面看來書寫美觀、內容豐富,但仔細一讀,錯字遍地,語病百出,不是虎頭蛇尾,就是用詞不當,這還能稱得上是一篇好文章嗎?簡直是老婆娘的裹腳又長又臭。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我們必須注重學生文字的正確使用和語言運用的規范。在平時講話或作文中,要求學生少出語病,多用書面語,注重文字的規范運用和語句通順、流暢。
2.注重興趣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提高學生寫作的興趣,才能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如何培養興趣?首先是教師的表率作用。青少年單純,模仿性強,易崇拜偶像。教師一筆漂亮的字,一張能言善辯的嘴都會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能寫好文章的老師必成學生推崇偶像。因此學生寫作時,經常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比賽,看看誰說得數量多,質量高,比賽時,要以身作則,跟學生一起參賽,說一說今天有哪些事可以寫成作文。他們聽了,一定心悅誠服,大受啟發,紛紛舉手,爭先恐後發言。教師有時不妨把寫好的作文,拿出與學生共同分享。這就是「教師為主導」、「言傳身教」,這將勝過講「寫作特色」「文章技法」。第二是讀寫接合,以課文為本,根據教學目標仿寫某一段,或仿寫某一種表現手法……,這會令學生覺得課文有用,寫作有據。第三是賞識性教學,只有學生對自己充滿自信,才能心悅誠服的去寫作,因此我們作為老師應對學生多些鼓勵,少些批評;多些寬容,少些埋怨;多些理解,少些指責。
3.提倡關注生活
作文的真正的資源是生活。生活是一切藝術創造的源泉,生活的本來面目是豐富多彩的,這是「資源」的客觀豐富性。這看起來已解決了寫作的生活源泉問題,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學生們在作文中有許多學生感到無話可說,無事可寫。他們總認為要寫有意義的事,要寫轟轟烈烈、驚天動地,影響頗大的大事,而對於雞毛蒜皮、瑣碎小事則感到無必要寫,沒有內容寫。這說明了學生對生活缺乏體驗,心中缺少對生活真切的感受。因此,常常一節課過後,有的學生作文本上仍然孤零零的躺著一個題目。如何改變這種狀況,我認為要激發學生生活聯想,形成生活積淀。生活是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的寶庫,我們身邊每天發生著不可計數的新鮮事。可惜,有些學生對此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其原因就是缺少去關注生活。怎樣去關注生活,關注什麼樣的生活,教師需有明確的把握和切實的指導措施。從學生角度來說,學生需要的不是道理,而是實實在在的行為引導。 行為引導如何進行?簡單點說,你告訴他寫文章要貼近生活、積累生活,要注重觀察,這只是講道理,或者說是傳授知識,這遠遠不夠。你要為他們設計出貼近生活,體驗生活的具體事件,並長期堅持地這樣做,使他們的生活觸角日益敏銳起來。要讓他們在有效而明確的「行為方式」中去感悟生活特質,獲取寫作素材,積累感情資源。這其實是一種很有針對性的作文實踐訓練,又可以稱為「生活作文」,即讓學生在行動上體驗生活,以體驗的生活為基礎去寫出生活氣息很濃的文章。感悟生活是一種能力,教師應該為這種能力的培養創造優良的環境,而「行為引導」正是創造這一優良環境的必備條件。
4.閱讀面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謅」「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古人認為「多讀」是「寫作」的前提條件。古人尚且知道閱讀的重大意義,我們又怎能忽視呢?可如今的中小學生,實在是沒工夫多讀,在寫的訓練環節上又出現了缺失,他們寫作文就不能不陷入進步緩慢、舉步艱難的被動境地。因此我們必須引導學生多看適合他們年齡、社會閱歷和閱讀的各種書籍。無論是詩歌、寓言、童話還是小說,無論是古代的,還是現代的,無論是文學讀物,還是科普讀物,也無論是中國作品,還是外國作品,閱讀的內容和范圍不作限制,越廣泛越好。教育學生隨身准備一個記錄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錄下來,想背書似的牢記在腦海里,隨時積累寫作素材。閱讀中攝取材料,學習別人寫作構思技巧和語言表達的運用。因為寫文章只有生活經驗是不行的,生活經驗還要用適當的合理規范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即運用語言文字的技能,除此之外還需要寫作技巧。寫作技巧可以概括為一套寫作規則,這些規則哪裡來?如果只是由老師直接告訴學生,效果肯定是極微的。因為寫作規則要真正融入到學生思維中並控制學生寫作實踐,才會幫助學生寫出一篇好文章來。
5.寫作方法指導
在作文訓練方面要講究方法,指導學生怎樣把已有的生活形成文章,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近年高考作文為了便於學生發揮特長, 雖然沒有在文體上有特定的要求,但是學生在寫作中必須選擇一種文體,行文就要符合所選定的文體特點,符合人們公認的體裁, 不能寫成四不像。因此平常作文訓練要求學生注重文體,認真審題,選擇適合的文體寫作。立意准確是得分的關鍵,如果立意失敗,無論寫得多麼優美,都會無濟於事。每次作文還要列提綱,做到心中有數,才有「下筆如有神」的可能,否則,想一句寫一句,想到哪寫到哪,很難寫出一篇結構完整、內容充實、語句通暢的好文章。在寫作中難免會出錯,因此要培養學生及時修改錯誤的能力,修改可培養學生推敲詞句,使語言盡量得體適當,變笨拙為巧妙的能力。修改的方法有多種,應以學生自改為主,學生互改、教師修改、師生共改等為輔。平時多修改才能少犯錯誤。
作文訓練是一個長期的綜合能力的培養的過程,必須有計劃、有系統地進行全面的指導訓練,逐步地提高寫作水平。「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堅持不懈,相信學生不再為作文而困惑的那一天不再遙遠。
『伍』 如何解決學生怕寫作文的問題
如何解決學生怕寫作文的問題
如何解決學生怕寫作文的問題
——
用童心寫童言的習作指導法之一
在小學語文課程中,作文教學是每位老師感到最頭疼的事情。大家共同
面臨的難題就是學生沒東西可寫,不知道該寫什麼。即便是有了題目,
也不知道該如何開頭,怎樣結尾,不知哪些該詳寫、哪些該略寫等,心
里沒有一點章法,給學生帶來不盡的的煩惱與恐懼。那麼,教師就應在
引導學生作文的過程中,主要解決好四個方面的問題,使學生作文課上
得輕松。
一、
提高興趣,激發學生作文慾望。
蘇霍姆林斯基說
:
」
每一個兒童就其天資來說,都是詩人,只要在教學方
法上打開創作的源泉,就能使詩人的琴弦發出美妙的樂聲。
」
小學生可
以寫不好作文,但決不能怕寫作文。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
流的重要方式,是熟悉世界、熟悉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教師
在指導學生作文時,應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寫話和習作的愛好,激發學生
的表達慾望,讓他們急欲把心裡的話寫出來。教師可以採用多種手段,
比如創設游戲作文,在特定的游戲情境中,教師滲透寫作指導,讓學生
在玩中學會寫作,在活動中記敘自己的生活,極大地提高學生的作文熱
情。如果學生在寫作文時,有象做一件自己夢寐以求的玩具那樣的激情
和慾望,那作文就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
二、指導方法,培養學生作文能力。
一位語文教育專家曾說過:
「
優美的詞句+不尋常(或有意義)的大事
=作難;平常的話語+平常的小事=作文易
」
。指導學生寫作文,關鍵
是教師要放手讓學生用他們口裡天天講的那種平平常常的話
,
去寫他們
自己親身經歷的或是他們身邊經常發生的那些平平常常的事
,
哪怕有許
多事純屬雞毛蒜皮、芝麻綠豆,看上去不值一提、不足掛齒也行。學生
作文其實就是用筆和人說心裡的話,用筆把心裡的話寫出來,與人交流
的過程
。
首先
,
教師要告訴學生寫作文時
,
不要顧慮現在是和人家說話,
非要有意義、非要有典型,只要想著是和自己說心裡話、說真話就可以
了。其次,
任何一篇優秀作文都是內容美與形式美的有機統一,因此
教師指導學生寫作知識和技巧也是必要的。如學生胸中有
「
情
」
,但紙上
寫來無
「
情
」
,作品顯得乾巴巴的,這時教師要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怎
樣把文章寫具體、寫生動的指導,就會使學生茅塞頓開,起到立竿見影
的效果。又如整體布局,一篇文章怎樣安排結構,基本的開頭、結尾能
力等方面的指導都有助於把作文寫得更嚴謹、更完美。
三、與時俱進,延伸學生作文方式。
傳統的學生作文方式非常單一,現在固然不可全盤否定,但是,新型的
學生作文要方式多種多樣,不能僅僅局限於課堂里與作業本上。如現代
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為教師指導學生作文,提供了不少途徑。在新時
期,教師應與時俱進,雖然不能帶學生到大自然(或某個場景)中去,
但可以藉助電腦、網路和課件等帶學生去體驗與感悟,為學生作文做好
鋪墊工作,以及幫助學生在網上建立個人博客、網上投稿等,延伸學生
不同的作文方式,將會達到事半功倍地促進學生喜歡寫作文的效果。
四、及時講評,突出學生作文優點。
一般情況下,教師批改作文少則一個星期,多則十天半月,這嚴重違背
學生學習的心理特點。學生寫了作文後,是很急切地想知道老師的評
改,想知道自己寫得好不好,或是有什麼毛病需要改正,如果時間拖得
太長,學生的熱情已經消退,對自己寫了什麼都沒有印象的時候,才反
饋給學生,那學生寫作文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將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挫
傷。另外,小學生的作文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不足甚至是錯誤,教師
在批改作文時,不但要看到不足和錯誤,更要看到優點和進步。評講課
上,多花點時間來欣賞學生的優秀作文,表揚作文中的點滴進步和長
處。對於寫得不好的學生,要幫他們指出不足之出,多給他們鼓勵,盡
量少批評,讓他們對進步充滿信心。
總之,學生作文是寫出來的,只要學生克服了寫作的畏難情緒,堅持筆
耕不輟,就不愁學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不了。作文教學需要每一位語文教
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摸索經驗與教訓,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以及適
合學生作文發展的道路!
『陸』 小學生怎樣才能寫好作文
小學五年級屬於小學高年級,對於寫作不應像三四年級那樣,應該是能夠將文章要表達的內容,除了寫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外,還要使文章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這才是作文能拿到分數的關鍵.那麼小學作文培訓五年級寫好作文的技巧是什麼呢?
(寫作)
(4)多想:思考才能賦予你的做作於靈魂.要不然你的寫作就容易跑題,容易造成一種現象那就是像擠牙膏一樣的寫作,做不到文思泉湧.所以當你要寫作文時候,對於文字的整體首先要做的是構思,此外這點和你在進行閱讀的時候是否勤於動腦有很大的聯系.以上就是小學作文培訓五年級學生如何寫好作文的參考內容,希望能給你帶來有用的參考價值.
『柒』 如何應對學生寫作文的拖延症
他的第一次語文作文終於在三天後放在了我的辦公桌上,這是本學期轉來的一個學生。他的作文中大部分是抄小學生作文選裡面的,這個我一看就知道。摘抄部分有打動自己的名人名言,也有自己獨特的認識和感慨。不過,令我欣慰的是其中有些語句是他自己寫的,雖然稚嫩,但不乏是優美的語句以及對生活的感悟。只是字里行間流露出「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辭強說愁的」孤傲。
表揚是動力
這樣的改變無疑是讓人欣喜的,也說明前期採取的方法正確、得當。
『捌』 如何激勵學生寫作文
1、首先要多鼓勵孩子去寫。
不要總是否定他這,否定他那,首先要鼓勵他回,讓他把東西寫出答來,只有寫出來了,我們才知道,他哪兒寫的好,他哪兒寫的不好,他哪兒會寫,他哪兒不會寫,如果連第一步寫,都不敢下手去寫的話,那怎麼會把作文寫好了。
2、要多看,多參加實踐。
寫作的靈感來自生活,來自實踐,但是我們現在的小孩子,和我們小時候不太一樣,大都被關在家裡。那怎麼辦呢,一個常見的辦法就是多閱讀,多看,只有看多了,想多了,寫作自然就不怕了,當然要找一些合適的書。
3、要養成多寫和相互學習的習慣。
我記得我小時候讀書的時候,老師總是讓我們去寫日記,說寫日記能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其實確實是這樣的,堅持寫日記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除了寫日記之外,還要相互學習,向比自己寫的好的同學學習。
『玖』 怎樣教學生寫作文
如何教小學生寫作文
小學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但很多學生卻怕寫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不留心生活、不善於觀察、不會構思、不善表達所致。
寫作的素材來源於生活,只有通過觀察生活,學生的作文才能「言之有物」,內容才能充實。在實踐中筆者認為,最好的訓練方法就是用「問題」導向目標,即:根據作文訓練的過程,確定觀察的范圍、對象,再按照一定的順序和重點,精心設計一系列「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有意識地在觀察中尋根溯源,邊觀察邊思考,邊記錄,直到逐個弄清問題為止。有了這些問題作引導,學生會不知不覺地逐漸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掌握觀察要領,從而積累大量作文素材。這樣,寫起文章來就會下筆自有言,寫出來的文章就自然言之有物了。這就是教學的第一步觀察。
構思是培養學生的思維和發展能力的過程,是學習謀篇布局的重要一步。有了觀察得來的資料,還不等於能寫出好文章,還必須通過巧妙的構思,精心的裁剪,才能寫出好文章。但是,這對小學生來說實在不容易,因為這不僅是個「言之有序」的問題,而且還是個「言之有理」的問題,而古今中外,雖「文有規循」卻「文無定法」。不過,若根據小學生模仿性強的心理特徵,借用寫人、寫事和寫物的典型文章,將抽象難懂的作文知識化難為易,還是有辦法把學生引上構思之「路」的。比如,在訓練寫景時,可用《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作為範文,這篇文章結構總分總,先總寫小興安嶺,再分別敘述小興安嶺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色,文章結構分明,便於學生掌握。若訓練寫人,則引《愛迪生》一文先簡介典型事例塑造人,外表內心是性格,最後贊美品質點中心。
有了上述典型文章引路,待學生入門後,再適當進行靈活布局的巧妙構思訓練。這一步訓練的指導思想是「先規矩而後巧妙」,具體步驟是寫提綱或打腹稿。經過反復的訓練,使學生逐步把握構思的一般規律,從而完成作文的構思。
同時,還要根據兒童思維發展的年齡特徵確定各年段不同的習作訓練形式。具體地說,教師可在低年級學生中以創造型的現象作文和童話體作文,來培養學生想像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
中年級學生以觀察作文為主。教師可著重安排對動物、自然景物、建築物以及人物的動作、對話、外貌等方面的素描訓練,讓學生獲得豐富而鮮明的感性表象,幫助他們從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篩選」出典型的表象,藉此培養觀察的目的性、條理性、精確性。從高年級開始,要以學生的抽象思維為培養重點。其習作訓練應該從觀察作文轉向有名確表達需要的實用型作文。教師可根據社會、家庭中人際交往的需要確定各種有趣的主題,讓學生寫目的明確的記敘文和說明文、各種應用文和讀書筆記,以培養學生歸納推理、演繹推理的技能和發散思維能力,培養思維的針對性、邏輯性、靈活性和獨創性。
對小學生來說,教師還要重視口頭和文字表達的訓練。它也是作文訓練的重點。要把話說明白,意思表達清楚,就要鼓勵學生,話該怎麼說就怎麼寫;要指導學生把話說通,把意思寫清楚。訓練的步驟是:先說再寫,寫後就讀,邊讀邊改。通過反復訓練,學生定能把話說通,把意思表達清楚,把對象寫准。總之,在表達訓練中,將說寫結合,讀改結合,採用「說、寫、讀、改」的模式,訓練學生表達由通順明白到准確形象到生動,在反復的錘煉中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能使學生初步達到「言之有文」。至此,通過作文教學的觀察、構思和表達的訓練,學生寫出的作文也就有「序」、有「物」、有「理」、有「文」了。
在教育孩子我摸索出了以下幾個行之有效的教孩子寫作文的教育方法。 我們的現行寫作教育存在著不少誤區:
(1)是在教學方法上人為的為寫作設置條條框框,本來孩子把平時看到的、
聽到的、想到的事情,完整、順利、清晰地寫下來就是一篇好作文,但老師在孩子寫作文前卻先說立意、選材、詳略、開頭、結尾等等一大套寫作理論,還沒寫作文就把孩子的寫作念頭嚇回去了,孩子放不開手腳去寫;
(2)是不注重孩子思維方法的教育,寫作文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寫思想和
想法,大人寫大人的思想,小孩寫小孩的思想,而我們的教育以填鴨式為主,制約了孩子思維的展開;
(3)是錯誤的估計小學生的寫作能力,給小學生寫作人為地限定字數。如
規定孩子寫的作文應該在多少字以內,作文選上也寫明300百字作文,400字作文等,其實有話多寫,沒話少寫不要限制孩子的寫作字數,報紙上報道的八九歲的孩子寫小說的例子不是有的是么?我女兒在四年級的時候用三天時間寫了5000多字的小說,並且寫得頭頭是道。
(4)是在孩子小時候不注重教他們寫作,等到了初中高中再給孩子「惡補」,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誤區寫作和語言一樣年齡越小學的越快;
(5)教育孩子寫作文要從孩子低齡時入手,因為這時的孩子一派天真,沒有條條框框的限制,你想讓他怎麼寫他就會怎麼寫。
一是採用例證的教育方法,培育孩子的因果邏輯思維方式。有因就有果,每一個觀點都要有例證和說明來支撐是事物發展和存在的規律,培養孩子的因果邏輯分析能力,對孩子寫作大有好處。舉幾個例子:如果說這個山多美呀,就包括樹美、水美、人文景觀美等等各個方面。說小明學習好,就包括小明語文好、數學好、平時考試成績好、課堂上回答問題好等各個方面。每一個小的方面又可以是一個分觀點,可以用更小的實例來支撐,例如說樹美可以再從樹的疏密、高矮、形狀、姿態等各個方面來寫,依次類推。如果注意到了這些,孩子寫起作文來就會言之有物,寫出來的作文內容也會豐富充實。
二是自然的教育方法,消除孩子寫作狀態進入的障礙。在剛開始教孩子接觸作文時不要給孩子設置條條框框,不要給孩子講立意、選材、詳略等大道理。我初中時怕跑題想了好多內容不敢寫出來的情景到現在還記憶猶新,我想有這種經歷的不會只有我一個,因此要讓孩子放手去寫,盡量寫得長一些、細一些、多一些。尤其是記敘文只有寫得長一些、多一些,才能寫得詳細細致,另外也便於修改。每次寫作文都是寫一些概括性的句子的孩子要想使作文快速提高難度很大。
三是運用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的本質,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聯系是事物的本質,培養孩子聯系的思維方法對孩子的一生都有好處。例如說讓孩子寫山就要使孩子聯想到樹、水、花、鳥、登山的人、有關山的傳說等等一系列事物。如果寫上學路上不光要讓孩子想到上學路上發生的具體事件,還要讓孩子看到上學路上的建築變化,四季風景、人間萬象等等方面,開闊孩子的思維。
運用以上方法,經過一兩月的集中培訓學習,一般的孩子都能夠消除寫作的畏懼感,寫出和自己的年齡和經歷相適應,語言比較流暢,內容較為豐富的作文來。但這只是寫作的初步,這時的孩子只是能夠運用比較平白的語言熟練表達自己的行動和觀念,三四年級的學生只要方法得當很容易做到這一步,到了五六年級,就應該在孩子無意識當中讓他們接除記敘文、說明文以外的散文、議論紋、詩歌等其他文體(個別的孩子三四年級也能掌握),同時還要注意訓練孩子的概括歸納能力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孩子的思想深度和語言功夫。我的做法就是:
一是培養孩子形象化的語言表達方法和類比比喻的語言表達方法,引導孩子學習詩化語言。例如看到路邊的樹木,就可以說:樹是大地的兒女,樹是人類的夥伴,樹是小鳥的家,樹是陽光下舞蹈著的精靈等等,這樣在訓練孩子書面語言的同時,也增進了孩子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二是以「命題」和「看法」的方式引導孩子其他文體的寫作。例如出《我對生命(生活、學習、金錢、同學、鄰居等)的看法》這樣的作文題,引導孩子寫議論文,同時也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三是加強孩子邏輯歸納和概念能力的訓練,培養孩子的思想深度。填鴨式教育培養的孩子一個明顯特徵就是不會獨立思考,沒有自己的獨立觀點(這種教育模式下造成了很多成年人人雲亦雲,頭腦簡單)。例如看到樹葉黃了又落到地上,就可引導孩子樹立「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是自然規律」的觀念;每天送孩子上學就要引導孩子樹立「沒有積累的過程就沒有以後的成功的觀念」等等,並讓孩子嘗試著用語言表達出來。
以上是我對小學生寫作教育的一點看法,不一定全對,但確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願對為孩子寫作文不好而發愁的家長們有一些借鑒意義。
『拾』 小學三年級學生,如何提高寫作文
對於小學寫作,一年級進行看圖寫話,能夠簡單清晰的對於圖中的畫面進行表達即可,將五要素表達清楚就行.二年級寫作要求寫清楚事情的經過,並能完整的分段,段落能自然銜接.但是到了三年級,就開始正式的寫作文了.這一時期就不是僅僅格式正確,字數足夠這么簡單了.那麼小學三年級作文補習該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
(我很刻苦)
第三,要培養細節感.細節對於整篇文章至關重要.一篇沒有任何細節的文章並不令人印象深刻.因此,我們必須注意並了解細節.如何描述細節?即抓住某一點並用濃重的去描繪它.例如,如果你想寫下雨,那麼一個人就會陷入困境.有些孩子可能用一句話說完:"一個人走得太快,不小心掉進泥里,被泥土覆蓋."如何描寫細節:就是要寫他為什麼匆匆趕路,怎樣的過程摔倒,摔倒後有什麼樣的表情動作,衣服的變化等等.這些地方都可以經過精心描繪,是文章生動有趣.以上就是小學三年級作文補習提高寫作水平的方法,希望本篇文章能夠給你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