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作文題目如下,我寫的是《方圓之中》,立意是不要在乎外物的變化,要堅守自己的內心。不知道算不算跑題。
2013湖北高考作文
人的一生要經歷各種各樣的環境,在大大小小的壓力中度過,人生與世間的關系猶如水與容器的關系。水本身無形而因容器成型:裝鮮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裝礦泉水的一般是圓瓶,而裝酒的圓瓶一般裝進方盒裡。方圓之用各得其妙。正如古詩所雲:「方圓雖異器,功用信俱呈」。人生何不如此?所渭上善若水任方圓。老子雲:上善若水。老子贊美水是因為他認為水造福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具有最為謙虛的美德,故而水為至善。表面看來老子的觀點有消極的一面,他主張無為無爭,細細品味老子之言妙處自然浮出水面:水不爭只是不爭利,水無為只是水能以靜制動、以柔克剛,水是無為而有為。
人生是各種壓力塑造出來的,人行走於現實環境的方圓之中。現實環境是人生的容器,環境給予人的是無形的壓力。有人適應環境並練就了與環境相依相存的本領最終成就了自己想要得到的一生,也有人未能承受住環境給予的強大壓力,在壓力中心灰意冷破罐破摔放棄了自己的追求抱憾落下人生的幕布。
壓力是什麼?壓力有時候是磨難,有時候是困苦,有時候是流言,有時候是我們想企及的人生目標,有時候甚至是生死抉擇。沒有人喜歡壓力,但沒有壓力不能成器。
古今中外歷史上成大器者無不飽經滄桑,他們一生中承受過常人難以承受的壓力和磨難。遠一些的例子有:司馬遷下監獄受宮刑,但忍辱負重完成了中國史書的典範《史記》;愛迪生幼年曾被老師認為是低能兒,然而通過孜孜不倦的學習和鑽研一生共有約一千多項發明創造,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高爾基童年在飢寒交迫的生活中頑強自學最後取得了卓越的文學成就;居里夫人幼年喪母,中年失夫,晚年被流言和疾病折磨,但她卻堅持用恬淡的心態去面對清貧戰勝困苦,最終以頑強的努力獲得了成就。近一些的例子有:高位截癱的張海迪、失去雙臂的夢想達人劉偉,他們克服了身體的缺陷通過不懈的努力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郭晶晶的冠軍路並不平坦,她五歲開始練跳水,連續經歷了兩屆奧運會的失敗、骨折、視網膜脫落等等艱辛和病痛才一步步成為獲得最多世界冠軍的中國運動員,那一座座閃閃發光的冠軍獎杯裝的是她十幾年的拼搏和傷痛。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成大器者必是克服壓力,戰勝艱難,成就人生的典範。沒有人輕輕鬆鬆就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獲得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人生。名人、偉人的人生是那樣的,那麼,對於廣大普通人來說,一生都不能有重大成就者,這些人能否擁有自己心中美好的人生呢?當然是可以的。夢想達人劉偉戰勝殘障的毅力值得我們欽佩,他的成就也深為我欣賞,但他的那句名言「要麼精彩活,要麼趕緊死」我不敢苟同。名人、偉人畢竟是少數,無數個普通人雖然經過不懈的努力一生也沒有創造豐功偉績,難道就應該去赴死嗎?他的那句話過於偏頗,對於他個人來說,他取了那句話的正面,因此這句話被好些人看作勵志名言,但是,倘若你取了那句話的負面,你就糟蹋了生命。
人生不是不成功便成仁的兩個極端,大多數人的人生是平凡的、波瀾不驚的。人生有中間地帶,這個中間地帶就是不急功近利、寵辱不驚、順應自然,在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的一生中甘願平凡,成為這個社會中、這個時代里的一株不起眼的小草,這樣的無數的小草與那些名人、偉人創造出來的光彩奪目的人生之花一起裝點著我們的世界,平凡人的人生也是美好的。無數平凡的、善良的人與那些名人、偉人一起正在共同呈現時代的絢麗多彩。對於當下有些急功近利的社會風氣,或許多多體味老子的這句話「上善若水」恐怕大有裨益。
上善若水任方圓,人於方圓之中以怎樣的態度去應對,以怎樣的姿態去適應,以怎樣的毅力去堅持,以怎樣的目標去指導自己,這其中需要智慧和理想,而實現理想的根基之一是適應環境,不被環境的壓力打垮,你圓我則圓,你方我則方。有進有退,有忍有放,張弛適度,於方圓之中生存,於方圓之中完善,於方圓之中演繹自己想要的人生。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Ⅱ 作文立意
立意:根據材料提示,我們需首先把握「改變」的內涵和外延,領悟「改變」的本質和意蘊。改變有積極和消極之分,有正面和反面之別。改變是現實中的一種生存狀態,人生一直處於改變之中。其次要明確改變的主體是自己。從幼稚到成熟是改變自己,從懦弱到勇敢是改變自己,從平凡到偉大,從拒絕到接納,從厭惡到熱愛……都是對自己的改變。巨大的改變可以是人生觀、世界觀、情感等,微小的改變也可以是態度、動作,甚至只是一個表情。改變自己是一種成熟,一種勇氣,一種修養,同時更是一種睿智。改變自己的結果常是豐富人生的內涵,完成自我的超越,獲得人生的成功;反之,不願改變或不善於改變自己常導致失敗的降臨或悲劇的發生,給社會、人生留下遺憾、痛苦和悔恨。
素材
1.很久很久以前,人類還是赤腳走路。有一位國王到某個偏遠的鄉村去旅行,因為路面崎嶇不平,有很多碎石子,扎得他的腳又痛又麻,氣得他又煩又惱。回到王宮後,他下了一道命令,要將全國所有的道路都鋪上一層牛皮,讓大家不再受刺痛之苦。但即使殺盡所有的牛也籌措不到足夠的牛皮,而所花費的金錢,動用的人力,更是難以估計。雖然,想法很愚蠢,也做不到。但因為是國王的命令,大家只好搖頭嘆氣唯命是從。一位聰明的僕人向國王諫言:「國王啊!為什麼要興師動眾,犧牲那麼多牛,花費那麼多錢呢?您何不只用兩小片牛皮包住你的腳呢?」國王聽了很驚訝,也立即領悟了他的意思,於是,就立刻收回成命,採納了他的建議。據說「皮鞋」就此由來。
溫馨提示:其實,在現實生活中,要改變世界很難,想改變自己,則較為容易。如果你希望看到世界改變,那麼,第一必須改變的就是自己。
2.
一個牧師正在准備講道的稿子,他的小兒子卻在一邊吵鬧不休。牧師無可奈何,便隨手拾起一本舊雜志,把色彩鮮艷的插圖——一幅世界地圖,撕成碎片,丟在地上,說道:「小約翰,如果你能拼好這張地圖,我就給你20便士。」
牧師以為這樣會使約翰花費上午的大部分時間,但是沒過10分鍾,兒子又來敲他的房門。牧師看到約翰如此之快地拼好了一幅世界地圖,感到十分驚奇:「孩子,你怎麼這樣快就拼好了地圖?」
「啊,」小約翰說:「這很容易。在另一面有一個人的照片,我就把這個人的照片拼到一起,然後把它翻過來。我想如果這個人是正確的,那麼,這個世界也就是正確的。」
牧師微笑起來,給了他的兒子20便士。並說:「你替我准備了明天講道的題目:如果一個人是正確的,他的世界也就會是正確的。」
溫馨提示:如果你想改變你的世界,改變你的生活,首先就應改變你自己的思維方法。
3.
在一次歐洲籃球錦標賽上,保加利亞隊與前捷克斯洛伐克隊相遇。當比賽剩下8秒鍾時,保加利亞隊以2分優勢領先,勝利在望。但是,那次錦標賽採用的是循環制,保加利亞隊必須贏球超過5分才能取勝。可要用僅剩下的8秒鍾再贏3分,談何容易。
這時,保加利亞隊的教練突然請求暫停。暫停後,比賽繼續進行。球場上出現了眾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只見保加利亞隊員突然運球向自家籃下跑去,並迅速起跳投籃,球應聲入網。全場觀眾目瞪口呆,全場比賽時間到。但是,當裁判員宣布雙方打成平局需要加時賽時,大家才恍然大悟。保加利亞隊這出人意料之舉,為自己創造了一次起死回生的機會。加時賽的結果,保加利亞隊贏了6分,如願以償地出線了。
溫馨提示:在一般情況下,按常規辦事並不錯。但是,當常規已經不適應變化的新情況時,就應解放思想,打破常規,善於創新,善於改變自己,這樣才能取得出人意料的勝利。
範文:
1.改變自己:
不管是唱著「春天的故事」,還是「老鼠愛大米」,我們都走進了新時代。新時代海一般的文化,向我們揮舞著手臂。
面對大海,我們該怎麼辦?潮流時刻會涌來,時尚、流行的玩意兒朝我們一股腦地傾瀉下來。信息時代的高頻波濤沖著我們怒吼———「誰不懂電腦,誰會被淘汰!」娛樂的漩渦向著我們叫囂———「周傑倫也不知道?你落伍了!」……老人們躲到了高地上,而我們這些風華正茂的年輕人無疑被推到了前排。面對大海的巨浪,我們只能往前沖;面對海嘯,也許只有一種方法可以逃生,那就是———潛下去!
海里很雜。這里的「雜」,並非貶義而是中性詞。我們知道有個叫袁隆平的,搞出了雜交水稻,我們對其贊許一番,然後置之一旁。同時,我們看到《河東獅吼》里「蘇勇邦」在「演詞會」上把「水調歌頭」唱得亂七八糟時,可以一邊笑一邊說:「經典!」並且可以守著電視,認認真真地看完改得面目全非的《西遊記》、《封神榜》,還津津有味。我們提倡「去其糟粕」,可是有人回答:我們很忙!
我們很忙。我們正在拚命地為了一些東西忙,很有著科學家們的刻苦精神。忙裡偷閑娛樂的東西還要自己細細地篩選?饒了我們吧,我們要看我們自己喜歡的。我們不愛看說教的、動作僵硬的卡通,我們愛看畫面精美、情節跌宕的;我們與其看那些艱深的名著,還不如看那些唯美柔情的韓劇、言情小說;聽古典音樂多沒勁啊,鬆鬆垮垮沒個完了,還不如R&B、嘻哈來得刺激呢。我們忙太多了,讓我們休息休息吧,不要辨別什麼了。
等到忙完了,浮到海面上來,才發現什麼都沒有了。
引用一句《笑傲江湖》里令狐沖的話:這個世界都在改變,我們沒有辦法,只好改變自己。令狐沖的改變,並不是妥協。
我們並不一定要追趕著潮流,完全可以做自己;並不是一味地學著人家的樣兒,完全可以做更「高級」的事。
改變自己,使自己有高尚的品行,而不是只知「忙」。
改變自己,使自己有愛國的情操,而不是「愛大米」。
改變自己,使自己有出色的修養,而不是只看搞笑和言情。
改變自己,讓自己有鶴立雞群的素質,如今個性也是潮流,像這種特點,無疑是最「in」的。
周圍的一切,正在對我們的成長形成影響,而它們常常是負面甚至頹廢的,真是「一點技術含量也沒有」。但只要改變自己,我們一樣可以擁有過人的氣質。否則,「後果很嚴重」。
2.
改變自己
比徹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生活是無可選擇的,對它,你們必須接受。惟一的選擇就是如何生活。」的卻如此,「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自然選擇的規律。當我們面對自己改變不了的客觀世界時,你是會逃避環境,不敢面對人生?還是會改變自己,樂觀面對生活呢?我想我會選擇後一種答案。
人生就好比大海,而我們就像是大海中的一條小船,大海會隨時起伏不定,在這種環境下,我們能做的就是控制好我們自己的這條小船,使它不會在汪洋的大海中翻船。
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是改變自己的前提條件。如果一個人連自己也不相信,那麼他如何改變自己呢?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初秋戰國時代,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出征打仗。父親已做了將軍,兒子還只是馬前卒。一陣號角吹響,戰鼓雷鳴了,父親庄嚴地托起一個箭囊,其中插著一隻箭。父親鄭重對兒子說:「這是家襲寶箭,佩帶身邊,力量無窮,但千萬不可抽出來。」佩帶寶箭的兒子英勇非凡,將敵方的主帥應聲折馬而斃。當鳴金收兵的號角吹響時,強烈的慾望驅趕著他把箭囊打開了,驟然間,他呆了。他看到了一隻斷箭,轟然意志坍塌了。結果不言自明,兒子慘死亂軍之中。父親撿起那隻斷箭,道:「把勝敗寄託在一隻寶箭上,多麼愚蠢,而當一個人把生命的核心與把柄交給別人,又多麼危險!」兒子如果相信自己,他還會戰死嗎?其實自己才是一隻箭,若要它堅韌,若要它鋒利,若要它百步穿楊,百發百中,磨礪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要相信自己。
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是改變自己的基本內容。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去學唱歌,有的人去學跳舞,有的人去學表演……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答案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他們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當你真正的了解自己後,你才能有方向地去改變自己。要想了解自己,就要做一個冷靜的現實主義者,既要知道自己的優勢,又要知道自己的不足。無論你是一棵參天大樹,還是一個柔弱的小草;無論你是一座巍峨大山,還是一塊小小的石頭;無論你是一片汪洋大海,還是一滴清澈的泉水……只要你了解自己,就能擁有一個真正的自我。
重塑自己
重塑自己是改變自己的重要步驟。「不幸是一座最好的大學。」世界著名作曲家貝多芬,由於治療不善,他的兩耳完全失聰。這對聽覺要求比別人更完善的作曲家來說,是個多麼大的打擊!但他沒有屈服,重新塑造自己,克服失聰的困難,又做出了一首首好聽的鋼琴曲。當他面對那種無法改變的客觀現實時,他有退縮嗎?他有一蹶不振嗎?如果當他面對這種環境時,他沒有改變自己,我們還會聽到那麼好聽的鋼琴曲嗎?
改變自己可以使自己更快樂;改變自己可以讓使自己更幸福;改變自己可以創造更美麗的明天……
所以讓我們記住那句話:「生活是無可選擇的,對它,你們必須接受。惟一的選擇就是如何生活。」我們要改變自己,樂觀面對生活……
Ⅲ 以。環境迷離,穩走路。為立意寫一段作文開頭
一、立意的定義
立意是 「文心」,是「靈魂」,是作者通過語言文字表達內心的意願,是作者透過語言文字傳達精神的需求。說白一點,立意就是寫這篇文章的原因。傳統作文教學中格外注重對學生立意的指導,強調立意要新、准、明。也就是要求學生習作中心要明確,思想要鮮明,立意要標新。在作文教學中由於過於強調立意,學生受老師過多的思想束縛,導致孩子失去了作文的自由,他們變成了完成他人言說的習作工具。因此這樣的作文內容空洞,言之無物,語言成人化,缺乏童真童趣,沒有真情實感,缺乏個人獨特的精神體驗。
語文新課程標准指出,寫作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學生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倡導為學生的自由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因此,新課程標准為學生寫作打開了一扇自由之門。它打破了傳統教學中惟立意為上,惟中心為上的教學理念。它解放老師落後的作文教學思想,解放老師繁雜的作文教學程序,解放老師陳舊的作文教學內容,解放老師單一的作文教學方法。
二、現階段的問題:
但新課改積極倡導下的作文教學在淡化學生寫作立意的同時,也給一線的語文教師另一個思想的包袱。是否學生自由言說的作文就是真情流露呢?是否學生一切思想的表達都值得肯定呢?對一個只有十幾年生活閱歷的孩子而言,全然放手讓他們自由表達自己內心的思想,這符合作文教學的科學規律嗎?因此新課改倡導下的作文教學又出現了新的問題:
問題一:文散無心。
當學生寫作之初沒有完全明確寫作的內在需求時,寫作就成了一種完成任務式的填鴨。學生在寫作之始沒有自己的思想,所寫的文字也自然成了記錄流水帳而已。例如一位老師指導學生寫一篇《××見聞》的作文。這本是一次了解生活,了解社會的實踐作文,作文內容開放,思想觸角多元。既可以反映社會生活的和諧幸福,也可以揭露一些生活中的不和諧因素。但很多同學所寫的文章平白無實,文散無心,根本不知其所要言說的意義何在。如有一位同學寫《街頭見聞》,寫兩個小孩表演雜技,將節目的內容一一介紹,也寫到了圍觀人的喝彩,結尾是今天玩得很高興。這樣的文章,像流水帳一樣實錄了街頭見聞,根本沒有明確的主旨,若指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兩個表演雜技的小孩身上,寫他們年齡小、身體瘦弱,而練的又是難度高、危險性大的節目,學齡兒童都不能接受應有的教育,表達了自己的同情、憂慮,立意便明確了。
問題二:文亂多心。
當學生自由的思想隨意馳騁的時候,他們的智慧是我們難以想像的。同時當他們在自由的王國里,自由表達自己的內心思想時,他們的潛能也是我們難以估計的。但我們面對的畢竟是只有十來歲年齡的小學生,他們的生活閱歷以及情感體驗尚未豐厚,有的生命體驗甚至還處於真空狀態。因此他們自由作文時極易進入東拉西扯、節外生枝的泥潭。可能剛開始他們還明確自己所要表達的思想,寫著寫著就迷失了作文的方向。像一位學生寫《寒假記事》,寫家裡買了一條大魚,掛在外面晚上忘了拿進屋。第二天發現不見了,原來是鄰居大娘怕掛在外面被貓吃掉,替他們保管了。其所要表現的就是一種鄰里之間相互照應,社會和諧融洽的思想。但他卻花大量的筆墨寫家裡年貨的高檔,年夜飯的豐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結果是筆力不集中,反而淡化文章的中心,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
問題三:文偏歪心。
古人雲:「意者尤帥也。」把文章的立意比做統帥,可見「意」在整篇文章中的地位。假如統帥錯了,全文將「滿盤皆輸」。由於現在的學生思想觸角開放多元,因此他們思想的干擾也是前所未有的。他們已經習慣在電玩里尋找精神刺激,已經對社會上的一些歪風邪氣略有所知,甚至習以為常。但由於年齡與閱歷的限制,導致他們判斷審視能力的缺乏
,抗干擾能力的不足。這些自由散漫,或不健康充滿血腥的不良思想充斥著他們的靈魂。表露在他們作文里的自然是這些社會歪風邪氣的「首肯」或「默認」。假如任由這樣的思想在他們的作文里蔓延,勢必會更加毒害他們的靈魂。例如一個學生寫自己看到電視里一些犯罪分子殘害幼女,於是模仿著把家裡的小貓殺害的經過。其文字表述清楚,過程詳細具體,甚至對自己心理的刻畫極其生動入微。但讀這樣的文章只要尚且知道一些教育常識的人都會感到毛骨悚然。
三、改進的策略:
因此,新課標提出的積極倡導學生自由習作,淡化傳統作文教學的中心思想,並非任由學生隨意表達,教師都一味鼓勵肯定,並非任由學生海闊天空漫無邊際地暢談,老師都不去指導點撥。筆者認為「淡化」作文立意是對傳統作文教學的一種糾差,決非全盤否定。那如何在鼓勵學生自由言說與立意指導之間構建一座融合的橋梁呢?如何使寫作成為學生放飛自由思想的天空,又成為學生修繕心性的凈土呢?
一、開放拓展寫作空間,少寫命題作文。
贊可夫說,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在於使學生的個人特點及完整的個性得以充分發揮。但傳統教材在作文題材的選定上過多地束縛了學生的寫作個性,壓抑了學生的自由表達心理。例如寫人的文章教材中擬定的題目有《好××》、《我尊敬的人》、《我的好××》《一個××的人》等。雖然看似較開放的半命題或命題作文,能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但是這樣千篇一律的寫同一題材的文章,學生除了挖空心思編制文字,已經鮮有真情告白了。
當一件事情成了完成任務,那它就失去了主體的原動力與激情。因此尋找學生寫作的補充教材,開放學生的習作空間,成了激發學生寫作內在需求的關鍵。而寫作空間的開放也為學生多元選擇作文的「立意」構築了一條綠色的通道。
二、提倡學生自擬中心,少受他人束縛。
當作文的觸角被打開,學生的習作心理空間自然變得寬松、自由,而不是被壓迫、被強制所帶來的乏味、煩躁。因此這時應該引導學生發散思維,自主選擇作文的中心,在學生抒發自我性情,自由表達內心思想與作文立意的明確深刻之間尋求一種「共話」。因為,學生自己擬定的話題中心,寫作時不但不會成為自己自由表達的絆腳石,反而會成為學生習作思維的風箏線,讓其始終在話題的圍場里言說自己的思想。另外當學生思維敞開,其內在的智慧潛可能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其擬定的中心有時不僅可以補充教師思維的局限,而且會啟發同伴間相互的思維碰撞,產生更多立意標新的想法。
其一、自主地說——打開鎖住心門的枷鎖。
當學生選定作文的材料,教師應該放手讓學生自主地說說自己內心渴望表達的思想,而不應該馬上進行所謂的「指導」——本次作文的要求是……,本次習作訓練的中心思想是……當教師少一些思想的提早入侵,學生作文的心門才能打開。
其二、充分地說——插上一對自信的翅膀。
當學生試著發表自己的想法得到老師的充分肯定,這時就應該趁熱打鐵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自主立意」的討論中來。讓學生全體參與,同伴互相啟發。而此時教師對學生的想法以肯定激勵為主。因為只有學生的思維插上一對自信的翅膀,才能放飛自己內心最渴望表達的情感。
其三、創新地說——放飛孩子自由的心靈。
在學生充分暢談自己的作文立意時,教師應該及時捕捉住一些立意標新,極具創意的中心。而學生迸發內在潛能的前提仍然是放手讓學生自主地說,充分地說。例如一次話題作文,我在黑板上畫了□、○、◇、△幾個圖形,讓學生圍繞這些圖形擬定一個話語中心。因為鼓勵學生自由暢談,所以涌現出一些立意標新的想法已然成了「水到渠成」之舉。有的學生認為這幾個圖形只有三角形是最穩定的,其它幾個圖形都是可以隨意改變的。所以聯想到自己的人生理想應該像三角形一樣堅定。有的學生說這幾個圖形都是從一個起點出發,最終又回到起點,聯想到生命的歷程也是一樣的。但每個人的人生選擇不同所畫出的人生軌跡也是不同的。有的學生說假如這幾個圖形的周長一樣,圓的面積最大,這使他想到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自己應該想圓一樣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時間。很難想像這些如此有深度的人生思考來自於六年級的小學生,這次作文教學之始我只不過是想讓他們寫一篇想像作文而已。
三、尊重對話首席作用,善啟發巧點撥。
作文訓練是生命與生命之間表達和溝通的訓練。小學作文是每一個學生生命個體的自主行為,這決定習作教學應該是多元、開放、個性化的。但在啟發生命個體敞開生命體驗的心理空間時,教師作為課堂對話的首席應該為學生打開寫作思路、引導話題構建、篩選作文中心、糾正偏頗立意發揮積極的作用。
其一、於思路堵塞處啟發,於思維局限處點撥。
當學生思維堵車,教師應該善於在學生尚處於思維熱點時啟發思考。例如一次突發作文訓練(一位學生在課余時間抓了一隻蝗蟲。上課時這個小傢伙仍然高聲歌唱,攪得我無法上課。一調查才發現「真凶」。而此時所有學生注意力早已從課文內容跑到這小傢伙身上了。於是我順機進行一次生活作文訓練,讓學生圍繞「蝗蟲」暢談可以確立哪些作文中心。)因為事發突然,學生也從未寫過此類作文,所以一開始沒有一個人舉手。於是,我針對「蝗蟲」這個話語中心進行了點撥指導。具體示意圖如下:
線形啟發:蝗蟲——昆蟲——大自然——生命
Ⅳ 寫一篇堅守與改變為立意的作文,急
向日葵懂得:只有適時地變通,才能守住一方陽光,因此它不斷地改變方位:山間的溪流懂得:只有變通流向,才能避免岩石的撞擊而逃過「粉身碎骨」,因此它適時轉彎前行!
因為堅守,生命方才顯示其絢麗燦爛;因為變通,生命才能律動著它的美麗,找到他生存與發展的根基!大自然無時不在向我們昭示著:「堅守為本,變通為流!」
堅守是生命的厚重,是靈魂的歸宿,是在漫漫探尋前方道路中緊握的「原則之尺」,舍之,我們將迷失了方向;變通則是思想的源泉,流淌的是靈動之源,是智慧光芒的閃現,是洞悉了風雲變幻之後對前路的重新審視,舍之。我們將失去智慧的源泉!
還記得郵路上那位朴實的郵遞員嗎?王順友,以他那雙因為沾滿灰塵而黯淡失色的鞋,以他那份珍貴而閃光的執著與責任心,為我們詮釋了堅守的分量!他的堅守,讓山村野店,水滸人家的心,得以與群山之後的世界相連!然而,是什麼讓他得以排遣堅守之中無邊的孤獨呢?是心態的調整與變通!漫漫長路,渾渾塵土,叮叮駝鈴,如此單調的「長征」,當中的孤獨與寂寞,若僅憑堅守,又何以讓他支撐至今呢?聰明的他,於是自編山歌,對山酣酌,苦中作樂!這些在常人看來是再平常不過的舉動,卻讓王順友在堅守的過程中得到適時的心靈變通,以山歌緩解思念,以瀟灑的激情消融寂寞。變通,讓他保持了達觀的心態,也讓他堅守的步伐更加穩重扎實!因而,在堅守的艱辛過程中,有變通做催化劑,會讓我們前行的道路走得堅定而不沉重!
還記得那些在浩瀚「史海」上高呼「大風起兮雲飛揚」的英雄兒女嗎?還記得「寧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的愛國人士蘇武嗎?還記得「落日的余暉平鋪」的那一刻,亘古不變地沉寂的「地壇」嗎?
史鐵生,一個在一生中最絕望的時刻,堅守住了地壇——屬於他的一方凈土的強人!那裡的生命透射著永恆,那裡的古殿告訴他生命的價值!於是,在堅守中他變通了自己的思想,終於學會了「將上帝交給他的事實,,堅定徹底地進行到底!所以,當你彷徨的時候,請不要輕易地放棄,適時地變通自己的思考空間,堅守自己的精神領地,也許希望的曙光會在不經意間閃現。於是,前路就會豁然開朗,「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朋友,請銘記向日葵的燦爛,請呵護涓涓溪流的甘涼清冽!它們都因堅守而厚重,因調整而靈動。而我們,作為萬物的靈長,難道不也應沐浴在這無盡的清泉中「上下而求索」,以堅守為本,以變通為流,找回精神的歸宿嗎?
驀然回首,凝視前方,悠揚的歌聲在回盪著:
既然選擇了前方,就要只顧風雨兼程;
既然選擇了風雨兼程,便要懂得征服風雨!
Ⅳ 求關於「不能改變環境,就去適應環境」這種立意的作文素材
老鷹。
要麼40歲,要麼80歲。
期間有一個蛻變的過程。
因為老鷹到了四十歲左右他的爪牙羽毛都會老化,使他不能更好的捕食。
那時候,他不能讓動物自己到他的嘴裡來。(改變)
他只能,揪掉自己的爪牙,羽毛。完成一次新的蛻變。(他改變了自己)
於是他獲得了又40年的生命!
打字不易,原創,可以參考
Ⅵ 以「要勇於改變自己」為立意寫一篇800字作文
一棵在深山裡長了好多年的大樹,被修剪了枝葉後移栽到新建的公園里。人們圍著它,議論著內。一容個說:「沒有這次移栽,它不會被人賞識,要被人賞識就要改變自己的生存環境。」而我卻要說:「要被人賞識就要改變自己!」
每個人都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世間就只有一個獨一無二的你,世界不會為你而改變。因此,我們要改變自己!環境永遠不會主動去適應我們,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進而取得成功。
那些不能改變自己的,只能被環境淘汰。高爾斯華綏筆下《品質》中的老鞋匠雖然擁有全城最好的製鞋手藝,但他不願改變自己,致使無法跟上機器化的時代,堅持手工製鞋,最終餓死在自己的鞋鋪中。
變,是永恆的法則。改變自己,方能以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釀成歷久彌香的瓊漿,方能以不凋的希望和不滅的夢想築成固若金湯的鐵壁銅牆……
改變自己,方能跟上時代的腳步,方能不被環境淘汰。現在你改變的是自己,而將來終有一天,你改變的是你的命運。
Ⅶ 有關作文立意的練習,請大家說說自己的觀點
1.至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思辨:
一、找准實現自我價值的位置
以露珠觀照人生,如果你是一滴露珠,你想實現自己的價值,就應該選擇能夠實現夢想的地方,在那裡你可以盡顯自己的才華,實現人生的理想。定位準確,看準自己的特長,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就能夠成就自己的事業。
以此定位,可以擬題為《生命閃光的位置》《位置與價值》
二、提供人才成長的土壤,營造和諧的社會
成才是需要條件的,在大的社會環境和人文環境不能改變的情況下,那「楓葉」就是人才成長的環境和土壤,這是關於社會環境和人才之間的辨證關系,只有社會盡可能提供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才能更快地促進人才的「閃光」,這個社會才能進步,才能和諧;反之,人才的成長只有才良好的環境之下,才能發揮自身的價值。
由此可以擬題:《請給「露珠」一片火紅的「楓葉」》《環境與人才》
三、用人問題
由露珠的「閃光」和「蒼白」,很容易使人聯想到對人才的使用問題,同樣是一滴露珠,放在不同的地方是具有不同的價值的,這就給我們以啟示,用人要用在最適合他的位置上,韓信可以將兵,劉邦可以將將。
由此可以擬題:《請把「露珠」放在「楓葉」上》
四、解決問題的方法技巧
「露珠」的兩種不同境遇,可以啟示我們如何看待「露珠」問題,當我們遇到「露珠」的蒼白,到不如換一種「楓葉」的思維,這樣「露珠」問題就解決了。
這樣可以擬題:《「露珠」的啟示》
總之,可以來說:只有正確認識自己所處的環境,以積極的態度順應環境,才能成為人才;正確認識自己所處的位置、才能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等等,我覺得也是切合材料主旨的
2.這個故事讓人明白:欲無必有,欲有必無。提示「無」與「有」是兩個抽象的概念,材料中要「無草」,則要「有莊稼」,這是含義深刻的比喻,草喻生活中的假惡丑,莊稼喻真善美,此類題目審題時要注意思路開闊。如要使一個人沒有貪心,就必須用良心占據他的心靈;要使一個人沒有虛榮,就必須以真誠占據他的心靈;要使一個人沒有怨恨,就必須以寬容占據他的心靈;要使一個人不再麻木,就必須以清醒占據他的頭腦;要使一個人不再冷漠,就必須以愛心充斥自己的心靈等。關鍵要把握生活的大網,以小見大。
Ⅷ 2013江蘇高考語文作文,我從蝴蝶角度立意,寫「不要因為環境而改變自己」
這個個人認為真的挺不錯的,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如果寫得好,應該是二類卷以上即56分以上
Ⅸ 根據材料寫作文 800字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梟逢鳩。鳩曰:「子將安之?」梟曰:「我將東徙。」鳩曰:「何故?」梟曰:「鄉人皆惡我鳴,以故東徙。」鳩曰:「子能更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原材料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襲。 一、 材料解讀:
文章大意:貓頭鷹遇見斑鳩,問它:「你要到哪兒去呀?」 貓頭鷹說:「我准備搬到東邊去。」 斑鳩問:「為什麼呢?」貓頭鷹說:「村裡人都討厭我的叫聲,因此我想搬到東邊去。」斑鳩說:「你改變叫聲,就可以了。要是不能改變叫聲,即使搬到東邊去,東邊村裡人照樣討厭你。」
「梟」即貓頭鷹,是傳說中的一種不吉祥的鳥。因其鳴聲多在夜半時分,而且叫聲凄厲,故而不受人們喜歡。梟意識到這一點,於是決定搬家。可是斑鳩告訴它:除非它改變自己的叫聲,也就是改變它們的生活習性,否則不管搬到哪裡,都不會受到別人的歡迎。 二、構思方向:
全面理解材料,不脫離原材料含意,顯然材料中梟和鳩都是正面形象。作為梟的遷徙,是因為鄉人皆惡其鳴,首先梟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是有不足的,而且試圖改變這種不足;因鄉人皆惡而遷徙,也能看到梟考慮到的並不是任意的放縱自己,而是不能成為眾矢之的,要贏得社會的認同並試圖改變自我向善的形象。然而梟通過遷徙,以改變環境的方式實現自我的改變來完善自己或完美自己,通過智者鳩的建議,我們知道那是不恰當的。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這就明確了作文的構思方向。 三、立意角度:
(一)從正面立意
審題方法:以果溯因法。
結果: 梟搬到東邊村裡人照樣討厭
原因: 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根據傳統認識,貓頭鷹的叫聲難聽,是它不受歡迎的原因,也可以說是它的缺點。由此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在一個環境中若得不到認可。就應該反思自己的問題或缺點,而不是搬遷逃避,只有正視自己的缺點並加以改進,才能得到大家的歡迎。
參考立意:
1.與其改變環境,不如改變自己。
2.贏得社會贊同在於完善自我。
3.治標不如治本。
(二)從斑鳩角度說:它發現了貓頭鷹的缺點後能及時指出,並指明改進的方法,是貓頭鷹的良師益友。
參考立意:
1.為別人著想(指出缺點及改進方法)是一種良好的品德。
2.交朋友要交鳩這樣能指出自己缺點的真誠朋友。
(三)逆向思維,創新立意。
梟不是逃避,而是去尋找一個能容納自己的環境,梟鳴是本性使然,也是梟區別於其他鳥類的本質屬性,如果梟不在半夜凄厲地叫.那麼它還是梟嗎?既然梟鳴不是它的過錯,環境又容納不了它,它想改變一下環境又有什麼錯呢?
類比聯想:孟母三遷不就是為了有一個能適應孩子的環境嗎?僅僅因為「群體都不喜歡」,就一定要讓個體改變他們的本性而一味遷就嗎?如今的時代是彰顯個性的時代,我們該怎樣在群體生活中保留自己的個性呢?群體應如何對待個體的個性?
參考立意:
1.換個環境又何妨?
2.自己個性不可丟。
3.既要尊重個性,又要尊重共性。
4.世界因個性不同而豐富多彩。
總結:無論從梟的角度來說,還是從斑鳩的角度來說,都涉及到自己與環境兩方面,因此我們在寫作時要照顧到兩方面,以一方面為主可以,但不要只提及一方面,而不涉及另一方面。 篩選比較
一、切合題意、符合題意、基本符合題意
1.與其改變環境,不如改變自己。
2.贏得社會贊同在於完善自我。
3.治標不如治本。
4.為別人著想(指出缺點及改進方法)是一種良好的品德。
5.交朋友要交鳩這樣能指出自己缺點的真誠朋友。
6.換個環境又何妨?
7.自己個性不可丟。
8.既要尊重個性,又要尊重共性。
9.世界因個性不同而豐富多彩。
二、偏離題意
⑴要克服形式主義; ⑵嘲笑他人是可恥的; ⑶ 不能知錯不改;
(4)做人要講信用; (5)敢於創新 (6)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⑺是金子總要發光的; ⑻要改變的是人們對不喜歡的事物的態度;
⑼堅持就是勝利; ⑽要善於解剖自己;
⑾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⑿堅持或選擇。
如何避免走題、偏題現象呢?
(一)監控。即看到題目後一定不要省掉以下幾個程序:
1.養成用筆畫出材料中的關鍵詞的習慣;
2.畫出關鍵詞後,要輕聲讀一下,並確認無誤;
3.養成將關鍵詞的近義詞與關鍵詞辨析的習慣,找准寫作主旨;
4.材料作文,務必為材料出三個(至少兩個)題目,思考:命題者的目的是什麼?哪一個題目更切合材料,然後選出最佳的題目。
(二)緊扣。即確定了關鍵詞或准確定位主旨後一定要記住:
1.引論部分必須扣住關鍵詞,組織好中心句,即論點必須清晰;
2.每段都必須突出關鍵詞;
3.每一次舉例後,都必須析例,在析例時,別忘了突出關鍵詞;
4.結尾一節要學會以關鍵詞為中心,構造壓縮性排比句。
例文:
不同凡響
歷史無數次雄辯地證明:當一個人面對天下的指責時,他不背叛就是先哲。
所謂「我因我而不同凡響」,當眾人都鄙棄我的時候,我也不能改變。因為,它是我存在的特質與不同之處。
正如一隻貓頭鷹在遭遇了鄉人的惡罵後一樣,它想遷徙到其他地方,只為別人討厭它的聲音。孰不知,正是它的聲音特質,才標明了它是一隻貓頭鷹,而非悅耳的百靈。
我有我的思想,我有發出我聲音的權力,這不僅僅是自信,更是對生命的尊重。自然界的生命千差萬別,各有特色,從而維持了生態的平衡與世界的多姿,一個經過千萬年演化的生命豈能因人的好惡而更改其特質呢?
更何況,發出眾人所惡的聲音的人並不意味著就一定有錯誤,恰恰相反,他很有可能是先覺者。科學的先驅布魯諾,他被當做「異教徒」而飽受摧殘,直至被烈火焚燒。然而他至死都沒有放棄、更改自己的聲音,他的學說在烈火中化為金鋼流傳後世。
不僅是布魯諾,還有哥白尼,伽利略,他們都冒天下之大不韙。敢於堅持科學的真理,不論當時眾人是如何憎惡他們埋沒他們的呼喊,最終時間將檢驗一切。只有後人才能體味到這些站在歷史浪尖上的巨人們是怎樣的不同凡響。
與這些人有所不同的,是那些輕而易舉動搖信念的人,他們往往被埋葬在歷史深處。或許,這種人因為一時討好世俗而獲得褒獎與吹捧,但當歷史的潮流退去,他們也將如細沙般隱去,被時間拋棄。
德國思想家尼采說過:一棵樹欲向上生長而接受更多的光明,那麼它的根就必須更接近黑暗的地下。這是一句至理名言。當天才誕生時,往往會被世俗所鄙棄,甚至可能背眾人之道而行。然而,堅守自己的信仰,不懈地與黑暗抗爭,才能成就樹的偉岸!雖萬人惡也,吾願往!雖九死也,其猶未悔!
我因我而不同凡響,因為我是在為整個人類黎明的到來而熱情歌唱。 [簡評]
作者構思奇特,運用逆向思維,從反面人手,提出中心論點。本文由梟鳴想到科學的先哲布魯諾、哥白尼、伽利略,闡明了「眾人所惡並非就一定有錯誤,要保持自己的個性」的觀點,聯想豐富,出語不凡,用語犀利,個性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