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陳情表的寫作特點
1.邏輯嚴密嚴密的邏輯,真是的理由在曲折推進中得到清楚的表達,而陳述又是那樣的委婉,令人同情,文章章法搖曳多姿。2.章法多變說理之文有直由曲。思路豁達,辨析透徹。
❷ 高中作文 做一個有孝心的人 讀《陳情表》有感
讀了《陳情表》這篇文章,我感觸很大。李密從小體弱多病,父親又死得早,是祖母一手將他撫養長大,祖母生病了,李密侍湯葯,不曾廢離。也因為這樣,李密無法成為洗馬,於是李密向皇帝上表表明原因,希望皇上能成全他。李密的孝心打動了皇帝,更震撼了今人。可見,懂得孝敬長輩的人是多麼讓人敬仰。古代如此,現代亦如此。
「百善孝為先」,可見中國人多麼注重孝順這個品德。有孝心的人,能贏得世人的尊重。人們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孟佩傑卻用她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久病床前有孝女」。養母與養女之間並無血緣關系,但孟佩傑與養母的關系卻超出了血緣關系,維系她們之間的這種情感是什麼?是孝,是善,是德。盡孝,是一切善德之始,也是一切幸福之源。在多舛的命運前,我們不能失掉孟佩傑這般面對生活的勇氣和態度。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孟佩傑,一個感動中國的平凡女孩,孝老愛親,付出的是孝心,贏得的是尊重和敬仰,她為全社會樹起了一座道德豐碑。
相反,在社會生活中,卻也有些人在做著令人譴責,唾棄的事。李老太太擁有3個兒女,丈夫常年疾病纏身,家中不僅要養活五口人,還要支付一大堆醫葯費,好不容易把兒女們都拉扯長大了,李老太太本以為自己可以享清福了。無奈,兒女們竟無一願意贍養自己。不僅如此,兒女們還向她提出無賴要求,每至逢年過節,家人生日,李老太太都要給每個兒女「奉」上一萬元。本就無經濟來源的李老太太只能靠撿垃圾生存。經媒體報道後,社會上沒有一人不譴責李老太太的兒女們。可見,不孝之人,是多麼罪惡,他們只能得到社會的唾棄和拋棄。
「烏鳥私情,願乞終養」。李密暫不出仕,只為了終養祖母,而作為新一代青年,我們又該如何孝順父母呢?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哪怕是一聲問候,一個動作,一個微笑,都能體現出愛,體現出孝心。
孝敬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我們都應該懂得孝順,真正的孝順是發自內心的尊重報答,並從行動上落實。人只有有了孝心,才會有責任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孝心無價,讓我們做一個孝順的人,將孝傳承下去,讓孝永存心中!
❸ 陳情表的寫作朝代
陳情表寫於 晉武帝時期
李密 名虔,字令伯(224—287年),犍為武陽(今四川省彭山縣東)人。西晉文學家。
李密的祖父李光,曾任朱提太守。李密從小境遇不佳,出生六個月就死了父親,四歲時舅父又強迫母親何氏改嫁。他是在祖母劉氏的撫養下長大成人的。李密以孝敬祖母而聞名。據《晉書。李密傳》說: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基右。膳食、湯葯、必親自口嘗然後進獻。李密幼時體弱多病,甚好學,師事譙周,博覽五經,尤精《春秋左氏傳》,以文學見長。年輕時,曾任蜀漢尚書郎。晉滅蜀後,征西將軍鄧艾敬慕他的才能,請他擔任主簿。李密以奉養年邁祖母為由,謝絕了鄧艾的聘請。泰始三年(267年)晉武帝立太子,慕李密之名,下詔征密為太子洗馬(官名)。詔書累下,郡縣不斷催促,這時,李密的祖母已九十六歲,年老多病。於是他向晉武帝上表,陳述家裡情況,說明自己無法應詔的原因。這就是著名的《陳情事表》,或稱《陳情表》。
《陳情表》辭語懇切,委婉動人。表到朝廷,晉武帝看了,為李密對祖母劉氏的一片孝心所感動,贊嘆李密「不空有名也」。不僅同意暫不赴詔,還嘉獎他孝敬長輩的誠心,賞賜奴婢二人,並指令所在郡縣,發給他贍養祖母的費用。《陳情表》以侍親孝順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廣為傳誦,影響深遠。文中的一些詞句如「急於星火」、「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等,直至今天人們還經常引用。
李密在祖母去世服期滿後出仕。在任溫縣(今河南溫縣)縣令時,政令嚴明,政績顯著,剛正見稱。過去,中山諸王每過溫縣,必苛求供給,當地人民以此為患。李密到任後,中山諸王進過境仍苛求如故。李密以理力爭,使諸王過境不敢苛求,為百姓辦了件好事。
李密本望到朝廷任職,施展自己的聰明才智,由於朝中無人推薦,最後只做了漢中太守,一年後罷官歸田。後病卒,終年六十四歲
❹ 有關陳情表 的作文 文言文
陳情表
草民諫言:
我本愚陋之命,祖上世代無高官勢大於鄉里,皆乃貧民躬耕於農畝。少時艱辛薄命,苦讀他鄉,晝夜學習,然亦父母志強,奔四方,忙白晝,晝夜勞作,誓送兒讀書,內為家境窘迫,外為國家出力。吾猶是感激父母之恩,覺世間之艱,遂發奮圖強,誓考重點,私為自己與父母,公為國家與鄉里。
然,事有偶然,高考時節,常感不適,故高考失利,專科了之。亦想復讀再考,想均為國家出力,何分高低貴賤,專科本科俱為一體,區分於多讀一年耳,高考一時之念與發揮而則本專之道,而為國家出力是一生之念與付出。後想家境之艱,時代之潮流,故棄復讀,走專科之道也。
不想今畢業兩載,亦報國無門,創業無本。雖實習於鄉里,然,前途之渺茫無依,讓人以鄙視之。與我同事者,皆為選派村官,在領導眼裡,他們是掌上明珠,未來上司,故多親之信之。我雖想加入隊列,何奈偶讀他鄉而錯過應屆唯一報考時節,吾常嘆之。
我雖專科,然,不覺自身之差勝過於他人,亦不覺他人之才勝過自己。做他人不想做之事,吃他人不敢吃之苦。他若能之我亦能,我若能之他人卻不一定能。吾常感嘆世間擇人之道。嗚呼哀哉!
吾今二十有五,內無可依賢良之妻,外無國家可投之門。工作無保,為國無路,常感政府擇人之道,歧視專科之甚,深傷天下專科之輩也,然,我等皆吃苦耐勞之輩,何親學歷虛高之徒,而不屑忠良死節之臣也。
今工作難找,有志之士皆想報國而穩定手中飯碗。政府領導何不開張聖聽,不以貴賤而納實用之才,則天下興盛之路,定會更加寬敞明亮。吾亦知當今社會重民生,做實事,安居保,使天下之人共同富裕。然,專科之才不在其下,然吃苦尤為甚也。故怎可重虛假而忘天下興亡之道。
陳情表作文(3篇)陳情表作文(3篇)
吾父母皆已近花甲之齡,想當日苦作奔波,亦有盼頭。然今,我雖畢業卻不能養家糊口,以報父母之恩。前途渺茫,傷感之致,想當日之夢想,現在之處境多艱,不覺已蕭然淚下。
❺ 陳情表中有什麼素材可以用於作文中
(1)四字成語: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煢煢孑立,形影相弔;生當隕首,死當結版草
(2)後人對權陳情表的評價:
南宋文學家趙與時在其著作《賓退錄》中曾引用安子順的言論:「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讀韓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友。」青城山隱士安子順世通雲。此三文遂被並稱為抒情佳篇而傳誦於世。
(3)文章感情:李密用此篇文章將自己的孝心表達的含蓄動人,令讀者感動。
❻ 《陳情表》寫作上有什麼主要特點
《陳情表》寫作上的主要特點是「多情」。
《陳情表》是李密寫給晉武帝的一份公文,也是我國古代散文中的一篇「奇文」。字字生情,句句含情,《陳情》之情,耐人尋「情」。
傾苦情。文章開篇陳述的是作者不幸的命運:孩提時代,父喪母嫁,失怙失恃;成長時代,體弱多病,零丁孤苦;成人之後,無親無戚,晚有兒息;如今現實,祖母卧病,侍葯難離。「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
說難情。首先是進退兩難。一方面是推孝廉,舉秀才,拜郎中,除洗馬。四次徵召,先地方,後朝廷。國恩難報,君情難違。另一方面,祖母供養無主,疾病日重。養恩難忘,親情難舍。無奈的話語中,含蓄地表達了對「聖朝」統治者強人所難的不滿之情。
消疑情。「少仕偽朝」,新舊兩朝對比中,表明了李密的立場,流露了李密的感恩之心,更消除了晉朝統治者心中的郁結。接下來,祖孫二人「更相為命」的苦情的再次強調,既順應了晉朝以孝治天下的治國綱領,又委婉地告訴了晉武帝侍奉祖母是他「不仕」的唯一原因。
表忠情。先有「非臣隕首所能上報」的感觸,後有先盡孝後盡忠的承諾,終有「生當隕首,死當結草」的誓言。忠君之情,溢於言表;感君之恩,動人心魄。
《陳情》如此「多情」,也就難怪晉武帝會做出「停詔,允其不仕」的決定,也就難怪千古文人贊嘆之聲聲聲不已了。
❼ 根據課文《陳情表》對李密寫一篇作文
根據翻譯大概寫個白話文故事就可以了
❽ 《陳情表》寫作上有什麼主要特點
李密陳情的方式是融理於情、融情於事,樸素細膩,曲折委婉,感內人至深。
1、陳情充容分,語言得體。據實陳說與視情陳說相結合,家庭處境、祖母卧病、朝廷催責等均據實陳說,以取得同情和信任。而盛贊朝廷的以孝治天下以及「少仕偽朝」等的陳說,則顯示其經驗老道,明哲保身。
2、語言生動形象,語言精美,質朴不浮;駢散結合。
文章以四言為主,兼以雜言,駢散結合,精美暢達,很好地配合了情況的陳說和意思的表達。
3、邏輯嚴密,情理結合。
❾ 陳情表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是什麼,當時的政局是怎樣的
李密自幼喪父,四歲時母親改嫁,依靠祖母劉氏撫養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回,故以「孝」聞名於答鄉里。李密為人剛正,頗有文名,年輕時曾仕蜀漢,屢次出使東吳,表現出相當高的外交才能。蜀國滅亡後,李密退居家裡侍奉祖母。
晉武帝司馬炎靠野蠻殺戮廢魏稱帝,為人陰險多疑。建國初年,為了穩定局勢,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號。蜀國滅亡後,晉武帝為籠絡人心,徵召蜀漢舊臣到洛陽任職。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薦為「孝廉」和「秀才」,但他沒有接受任命;晉武帝又徵召李密為郎中,李密又未去應詔;不久,晉武帝又徵召他為太子洗馬,李密又上表辭謝;晉武帝很生氣,地方官催逼甚緊。在這種情況下,李密寫了這篇千古聞名的《陳情表》。
文章言辭懇切,真摯動人。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表》,孝則《陳情表》」的高度評價將兩篇文章相提並論,可見李密的《陳情表》具有相當強烈的感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