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家鄉的名人作文600字南京的
草,便是再普通不過的東西了。
千古以來,人們大多都是贊頌欲寒開放的梅花,挺拔的輕松,可有誰曾留意過,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青青野草?那嫩綠的小草,頂著著尖尖的小芽,任憑風吹雨打,在經過一次次的考驗,在經過一次次驕陽的磨練,堅強的小草便會重新挺直身子,迎著風傲然挺立著。
一次,我無意在牆角的石塊中發現了一抹淡淡的新綠色,起初,我還以為是苔蘚,但走近一看;啊!一株嬌小的葉子從石縫中伸了出來;葉子雖小,但卻嫩油油的。這里很少曬到陽光,又缺少雨水的澆灌,更沒有可供他紮根的泥土,她是怎沒生長出來的啊?它也許可以不發芽,做一粒種子安全的呆在石塊中,可它又是花費了怎樣的努力才沖破這堅硬的石塊,在沒有陽光,雨露和泥土時候。
這一株新生的小草,雖然不久之後邊枯掉了,但他完成了他的使命,雖然他開不出鮮艷的花朵,但他卻有最頑強不屈的精神,為世界有添加了一份綠的色彩。綠在這短短幾天的時間里,石縫的小草便已經綻放出了生命最耀眼的光彩。
小草,你的身軀雖然弱小,但在一次次的磨練後,你的脊背總會重新挺直;真如人正道路上,慢慢的人生長河中,如果經不起風雨的考驗,將永遠不會成功。只有在一次次的戰勝失敗之後才會得到成功的果實,取得品嘗喜悅,綻放出人生最美的光彩。
奧,那抹不起眼的淡綠色,那是風中頑強的小草,綻放出了生命最美的色彩。
② 寫家鄉的名人作文600字
家鄉名人
他,一位衣著樸素的老人;他,一位忠於共黨的老人;他,一位充滿愛心的老人。他,就是家喻戶曉的愛心老人——姜達敖爺爺。
姜達敖爺爺是一位長相平凡卻又充滿創奇色彩的人物。他是一位衣著樸素、腳下總是穿著一雙舊布鞋的普通農村老人。要說他的傳奇經歷,三天三夜都說不完那年那年,宜興高塍邱新村的一位名叫杜水華的農民伯伯,在一次做瓦工活時不慎從高空墜落,成了一位高位截癱的殘疾人。姜達敖得知這起悲慘的事故後,立刻帶著3600元錢和慰問品,來到杜水華的家裡。他坐在杜水華的床頭邊,含著眼淚牽住杜水華的手,撫慰道:「水華啊,我知道你心裡苦,可你千萬別往壞處想啊!有共產黨在,有人民政府在,有那麼多關心你的人在,你一定要振作起來呀!」為了幫助助杜水華擺脫貧窮之苦,姜達敖還幫杜水華辦起了一個小商店,毫不猶豫拿出5000元作為小商店的啟動資金。杜水華對姜達敖爺爺感激不盡,還特意把小商店命名為「愛心商店」。店面開張後,姜達敖爺爺只要一有空,就會到「愛心商店」去坐坐。每次去,他都會花上100塊錢買口香糖,與同事們分享。這不僅讓同事們開心,也讓杜水華伯伯有更多的收入年汶川地震的第二天,姜達敖爺爺就第一時間到達紅十字會,捐了1萬元。事後,他還沒停止他的捐款行動,又率先交特殊黨費5120元。
有人看到姜達敖捐錢這么大方,便氣憤地說:「錢又不咬你,何必白送給別人用!」有些沒心沒肺的人認為:「想出名吧,花錢讓媒體關注你?」也有好心人勸告他:「捐少點,鈔票捐光了,萬一以後不發退休金了,今後的生活怎麼辦?」對於人們的勸阻和不解,他卻依然堅持自己的原則,他堅定地說:「沒有黨的幫助,就沒有我的今天,我要回報黨對我的恩惠,我要和黨一起幫助貧困的人們。」
家鄉的名人數不勝數,丁俊暉,徐悲鴻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姜達敖的愛心事跡也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③ 以家鄉的名人寫一篇作文題目
摘要:隨著時間的流逝,風雨的侵蝕,作為舊時代明證和點綴的茅屋和板樓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色澤與光彩;而今,一幢幢樓房沖破了小巷禁錮的門檻,拔地而起……
曲曲小巷,小巷曲曲。她,編織著歷史的花環;她,在我的心底留下一串串思憶。
一棵棵白楊,綴著古仆小巷的脊樑,一行行腳印,藏著稚氣孩童的心扉。
我思念這里的鄉情,鄉音和鄉風,因為孩提時代的我曾在這里長大。往事不止一次撩撥著我逐步成熟的心曲,帶我進入童年的夢境。
兒時的追求,常常使我撲朔迷離。舅老爺鐵匠爐的「叮叮當當」,舅姥姥彈棉花機的「錚錚琮琮」,展開了我想像的羽翼。我幻想鐵匠爐里奔出條條「鐵龍」,馳騁祖國大地;我幻想彈棉花機中生出堆堆「雪山」,長駐家家戶戶。可我當時不明白,他們每日勞作之餘為什麼總是那麼的憂郁。
表姐告訴我,是因為生活太苦了,家裡人口多,糧食少......看著舅老爺額頭那深深的皺紋,撫摸著舅姥姥那滿手的青筋,我第一次懂得了生活的艱辛。
村邊的小河,潺潺的流著,似乎在訴說著他們的重重艱辛,訴說著他們的種種煩憂。
後來的歲月,我走了,帶著小巷黯淡凄清的時光底片,帶著同情,嘆息,眷戀和憧憬。
前不久,一個初夏的清晨,我又帶著一份遊子情撲入故鄉小巷的懷抱,面對全新的一切,我驚呆了!
一絲絲含著夏之信息的薄霞,透過粼粼的白楊樹葉,閃閃地,柔柔地撒到我的臉上,身上,有如輕輕的夢幻曲旋律的呼喚。小巷亮堂極了,純凈極了。
小巷巷首;油條,西涼粉,餡餅,小籠包應有盡有。
小巷盡頭;服裝,鞋帽,工藝美術,日用百貨琳琅滿目。
隨著時間的流逝,風雨的侵蝕,作為舊時代明證和點綴的茅屋和板樓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色澤與光彩;而今,一幢幢樓房沖破了小巷禁錮的門檻,拔地而起。
「叮叮當當」,「叮叮當當」,舅老爺的鐵錘聲顯得異常清脆,嘴裡哼的小調有滋有味。
「錚錚琮琮」,「錚猙琮琮」,舅姥姥的彈棉花機房裡飛花揚絮,舅姥姥唱的民歌聲情並茂。
熱情的耕耘者們,有如不知疲倦的雕塑家,不斷地在小巷塑出新的,更新的花紋和圖飾。
於是,在那斑斕駁雜之中,但顯示出一種和諧美,一種新舊交迭中的精神美。
啊,小巷,在你身上,我已清清楚楚地聽到了時代前進的腳步聲。
曲曲小巷,小巷曲曲。她,編織著歷史的花環;她,也將給我的心底留下更新更美的記憶。
④ 以《家鄉的名人》寫一篇600字作文,必須是留壩的
我的家鄉在仕林來,那是我的第源二個家鄉。它一年四季都很美,所以我很喜歡她。
春天,村裡奼紫嫣紅。山坡上的小草慢慢地從土地里鑽出了它的嫩芽,接著伸了伸懶腰,一陣春風吹來,小草彎了彎腰,好像在向春天問好。村子裡的果園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蘋果花開了,梨花開了,桃花也開了……山野里的花不甘落後,漫山遍野,紅彤彤的,煞是好看。整個任林村被花兒裝扮得五顏六色,花香也在村裡飄盪著。一場牛毛細雨過後,花草樹木們都笑開了懷,貪婪地吮吸著甘露。燕子也從北方飛回來,黃鸝在枝頭歡快地歌唱著。
夏天,山上一片蔥綠。知了在樹上歡快地唱著歌。小溪里的魚兒在涼爽的水裡快活地游來游去,可開心了!你瞧,它們有的跳出了水面,回到水裡的時候,水花四濺,有趣極了!
秋天,村裡一片金黃。果園里結滿了紅的、黃的、青的……水果,果農們正忙著採摘;田野里的莊稼成熟了,農民伯伯也忙著秋收。
冬天,村裡別有一番情趣。很多花草枯黃了,一些樹木也枯黃了,但是,松樹、柏樹還是那麼的綠。溪面上非常平靜,清晰地倒映出樹的倩影,水裡一隻魚兒也沒有。天空中一隻大雁,一隻燕子的影兒也瞧不見。
啊,家鄉的四季美極了,我愛我的家鄉!
⑤ 家鄉的名人聶爾600字作文
家鄉的名人聶爾
每一個地方都有名人,而我們春城也有 一位名人,他的名字叫聶耳。我的家離 聶耳的故居只有200米左右,我有幸成 為他的鄰居,這使我感到非常自豪。聶 耳不僅是一位愛國人士,還是一位關心 他人,一生都在報效祖國的人。正是他 熱愛音樂、祖國的情懷,使他創作了激 人奮進的《義勇軍進行曲》。為了了解 這位愛國的音樂家,我查閱了很多資 料,其中最詳細的是他創作《義勇軍進 行曲》的故事。1935年初,聶耳聽說電 通影片公司正在籌備拍攝影片「風雲兒 女」,影片內容是號召文藝青年起來抗 戰,走與民眾結合的路。故事梗概是田 漢寫的,後因田漢被捕入獄,由夏衍寫 成電影劇本。田漢被捕前危急倉促,主 題歌的歌詞寫在一張包香煙錫紙的襯底 上。聶耳知道此事後,立即跑去找夏 衍,主動要求為主題歌譜曲。他從夏衍 手中奪過歌詞,一看題目是「義勇軍進行 曲」,激動地說:「作曲交給我,我干。」 他以極大的熱情徹夜不眠地投入了創 作,「義勇軍進行曲」那充滿愛國激情的 歌詞使他熱血沸騰,腦海中閃現出一個 個畫面:在戰火紛飛的戰場上,中華民 族的英雄兒女們鑄成了鋼鐵長城,與侵 略者浴血奮戰,前仆後繼,冒著敵人的 炮火勇往直前……一幅幅畫面化成了一 個個鏗鏘有力的音符!他用小號響亮的 音調作為歌曲的前奏,像是吹起了進軍 號角。他很快就完成了初稿,交導演征 求意見,准備進一步修改。當時,黨組 織為了聶耳的安全及音樂水平的提高, 安排他先去日本考察,然後再赴西歐留 學。聶耳到日本不久就將歌曲定稿寄 回。1935年5月1日 ,「中華日報」發表 了這首歌,影片「風雲兒女」首映,主題 歌立即傳遍全國,成為號召人民奮起抗 擊日本侵略者的戰歌。1949年9月27日 ,在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上,著名 畫家徐悲鴻首先提出以「義勇軍進行 曲」為代國歌的提案,被大會通過。 1982年12月4日 ,全國五屆人大第五次 會議又通過決議,確定這首歌為正式國 歌。聶耳在創作上最注重生活的體驗和 感受,他創作的音樂情感朴實無華,真 誠而凝重,是心泉中流淌出來的,動人 心弦,使人產生強烈的共鳴。每當我在 電視上看到中國體育健兒奪得冠軍,聽 到賽場上響起國歌聲的時候,我就感到 心潮澎湃,熱血沸騰,一種強烈的民族 自豪感油然而生!令人痛惜的是這位天 才的音樂家,還不到24歲就離開了人 世。但是,他的名字和《義勇軍進行 曲》永遠佇立在人們的心碑。
⑥ 寫一篇500字的以家鄉名人為題的作文
捧著這本《千古奇人徐霞客》,心中總有一股自豪之情在跳動。是啊,作為一名江陰人,一個徐霞客的老鄉,誰又能按捺住那顆充滿激動和自豪的心呢?作為徐霞客的故鄉人,我也只能用一個「奇」字來形容他。畢竟,這個千古奇人與他所創的輝煌歷史,是任何語言都無法描述清的。
讀完了全書,我也了解了徐霞客的一生,徐霞客從小聰明伶俐,勤奮好學,可他不圖名利,對考取功名更是毫無興趣。少年時的徐霞客更是熱心於讀些奇文怪書,立下了游歷名山大川的志向,他還曾立下志願:天下大河有九條,我至少要涉足八條;天下高山有五座,我至少要登四座。可見少年立志,對一個人成才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由此可見,徐霞客乃一奇人。
青年時的徐霞客想探訪奇勝的心愈發強烈,可又得接受古訓「父母在,不遠游,孝子不登高,不臨深」,幸虧他有一位十分有遠見的母親,母親十分理解徐霞客,她不但鼓勵徐霞客出遊,還親手縫制了一頂遠游冠,來支持徐霞客的夙願大志。自此,徐霞客便安心去探險旅行,他北歷京冀,東渡普陀,南達閩粵。徐霞客總共先後經過19個省,用時30多年,曾多次遇盜,絕糧,但是他卻一次次地死裡逃生,仍然執著地從事他的旅行事業。徐霞客一生都在旅行中度過,他在岩溶地貌,水文地理等多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一個讀書人,在學而優則仕的年代,卻選擇被認為是不務正業的地理考察事業,可見,徐霞客旅遊乃一奇事。
這位千古奇人徐霞客,在游歷了如此之多的山河後,寫下了八十萬字的旅遊日記,經好友整理,終於完成了千古奇書《徐霞客游記》,但可惜的是後來徐霞客的手稿大量流失,經後人搜尋才找到六十多萬字,仍然有許多殘缺。盡管這樣,這部奇書仍堪稱「古今游記之最」,可見其不凡。書真是奇書。
作為一名江陰人,家鄉擁有這樣的歷史名人,我自然感到驕傲與興奮,但興奮之餘,更多的是慚愧。徐霞客是多麼的堅強,盡管他知道前方的路上是荊棘,但他仍憑著他那矢志不渝的精神向前邁進。相比之下,我則軟弱的多,一遇挫折就後退,一點細雨就彎腰,我知道這樣是不會成功的,所以我要變得堅強。盡管前方的路上是暴風雪,我也要昂首闊步的走。雖然我不可能成為奇人,干出奇事,寫出奇書,但我想徐霞客作為家鄉先賢,給我的影響,絕不只是敬佩與仰慕。
⑦ 貴州家鄉的名人作文600字以上
黃繼光,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用胸膛堵住敵人的槍眼
2:董存瑞 在解放隆化中學戰斗中捨生炸碉堡開辟我軍前進道路。
3:邱少雲 抗美援朝上甘嶺戰斗中火燒至犧牲仍然堅守潛伏紀律不動。
4:高成山 抗美援朝戰場上戰斗到單人單槍,絕不後退一步
5:孔慶三 抗美援朝戰場上用身體當火炮基座,一炮摧毀敵火力點
6:麥賢得 八六海戰中,被炮彈擊中腦漿溢出,仍堅守戰位至戰斗勝利
7:高建成 98抗洪中身先士卒,先後救出8名群眾,因體力不支壯烈犧牲
8:岩龍(傣族 )中越反擊戰中孤身奮戰,擊斃越軍20餘人,授予孤膽英雄稱號
9:羅盛教,跳進冰洞救朝鮮落水兒童犧牲
10:梁士英 解放錦州捨身炸敵堡
11:楊根思 手握爆破筒沖進美軍中同歸於盡
1.劉忠:1936年黃埔軍校11期學員,就讀於成都北較場。分別參加了1938年武漢會戰、1939年長沙會戰,期間由排長升為營長,左手臂被槍打穿負傷。1946年退役,在隆昌的兵站工作。於1995年去世,享年83歲。
2.孫震:1892年出生,成都人。1935年擔任國民革命軍29軍副軍長,1937年擔任22集團軍副總司令,並參加了山西會戰。1938年擔任22集團軍總司令,駐扎在山東臨城,參加了台兒庄戰役。之後,22集團軍在湖北襄樊一帶與日軍周旋,直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戰敗投降。1947年孫震被升為國民黨陸軍上將。1949年底去台灣,1985年於台北去世,享年94歲。
3.羅昌舉:經歷了1938年的成都大轟炸。1940年在重慶就讀於國民黨國防部38技校。1942年考入空軍11飛機修理廠,抗日戰爭中在鳳凰山機場作為一名地勤人員做出過很多貢獻。抗戰勝利後調任77空軍留守站任負責人。1949年擔任西南空軍司令部(原國民黨西南航空站)第四中隊的分隊長。1954年後,一直在地方擔任技術工作至2003年才退休,現年83歲。
4.張文志:1934年仍是個學生的他滿懷救國熱望投筆從戎,在廣安加入楊森部隊,並考入幹部大隊,一年半後升為排長。1936年隨楊森部隊撤出四川,轉戰貴州。從貴陽日夜兼程參加上海保衛戰,成為部隊中僅剩的軍官,並於火線中升為連長。1939年參加了長沙會戰。同年,調入黃埔軍校學習。
5.左權(1906年—1942年),又名左字林,湖南醴陵人,中國共產黨軍事將領之一。
黃埔軍校第一期的學生,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國民政府針對陳炯明的東征,不久前往蘇聯留學,1930年返回中國,任紅一軍團參謀長,抗日戰爭時期升任八路軍副參謀長,與彭德懷一同指揮針對日本軍隊的百團大戰,取得巨大戰果。1942年日本軍隊出動大兵團突襲八路軍前敵指揮部,左權負責斷後,在山西遼縣(現左權縣)的十字嶺突圍戰爭中被炮彈擊中身亡。他本人也成為八路軍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最高指揮官。
6.馬本齋
1901年出生於河北省獻縣的一個回族農民家庭。早年投身奉軍當兵,逐級升至團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面對國土淪喪,報國無門,因不滿國民黨蔣介石政府的對日不抵抗政策,毅然棄官卸甲,回到了故鄉河北省獻縣東辛庄。
1937年7月,全國抗戰爆發後,馬本齋在家鄉組織回民抗日義勇隊,奮起抵抗日本侵略軍。1938年4月率隊參加八路軍,所部改編為冀中軍區回民教導總隊,任總隊長。1939年,回民教導總隊改編為八路軍第三縱隊回民支隊,任司令員。1942年8月,回民支隊奉命到達冀魯豫抗日根據地,馬本齋被任命為冀魯豫軍區第三軍分區司令員兼回民支隊司令員。馬本齋作戰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隊和廣大群眾中享有很高威望。改編後的回民支隊,在馬本齋的率領下,戰鬥力不斷提高,隊伍發展到2000多人,成為一支能征善戰的抗日勁旅。從1937年至1944年,馬本齋率領回民支隊,不懼犧牲,浴血作戰,奮勇殺敵,經歷大小戰斗870餘次,殲滅日偽軍3.6萬餘人,在廣闊的冀中平原和冀魯豫大地上,所向披靡,屢建戰功,打得日本侵略軍聞風喪膽。
在黨組織幫助下,在人民軍隊的大熔爐和抗日戰爭烽火硝煙的考驗中,馬本齋的政治覺悟迅速提高,他深深地感受到黨的偉大,決心加入中國共產黨,為黨的事業,為打敗日本侵略軍,為祖國和民族的解放而奮斗。他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我甘心情願把我的一切獻給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獻給為回族解放和整個中華民族的解放而奮斗的偉業。」1938年10月,馬本齋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43年底,馬本齋在率部參加冀魯豫抗日根據地反蠶食戰斗中,頸後長了毒瘡。由於戰事繁忙,加之缺醫少葯,未能及時治療,不久病情加重。1944年1月底,回民支隊奉命開赴延安。出發前,他抱病為部隊作了最後一次動員,叮囑同志們「要跟著黨,跟著毛主席,抗戰到底!」同年2月7日,馬本齋在山東莘縣不幸病逝,時年42歲。
⑧ 我家鄉的名人作文 500字以上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的,俗話說得好,每一粒糧食的背後都有一個辛苦勤勞的農民。
今天,我就來介紹一下我們村的一位農民——王大伯。
王大伯今年四十歲,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大了許多。他的皮膚很黑,短頭發,經常戴一頂草帽,穿一件很舊的褂子,顯得又瘦又矮。但他種起田來一點兒也不含糊。
他每天起早貪黑,到田裡治農葯、除草……乾的是辛辛苦苦,也可算是兢兢業業。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已經種了幾十畝田。從一開始一貧如洗到現在不愁吃喝。
王大伯不僅勤勞,而且充滿了智慧。王大伯一開始不懂得種田的經驗,所以吃了虧,但他一點兒也不氣餒,到處請教別人,自己也買了關於水稻或其它一些和種田有關的書。自己不識字,就讓家裡人讀給他聽,然後用心鑽研,終於掌握了一些技術和經驗。他經常說:「種田看起來簡單,學問確實有不少呢!」
有一次,大家買種子,家家戶戶基本上都買了同樣的種子。只有王大伯和他們不同。有些人問他為什麼買這種種子。他說:「憑我的經驗,今年的天氣適合這種種子。」果然,最後他收獲的要比別人多很多。慢慢地他開始富裕了,最後用起了機械化。從此,他就成了我們村的名人。
種田雖然讓王大伯辛苦了好一陣子。但最終還是得到了回報。真是苦也糧食,甜也糧食
⑨ 家鄉的名人作文600字
說起名人,同學們一定會想到那些戰斗英雄、勞動模範,或是作家、畫家、企業家、科學家,還有歌星、影星、球星等等。其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今天我要說的是我的奶奶。
奶奶六十來歲,個子不算高。臉上布滿了皺紋,一笑起來皺紋就更深了。雖然奶奶長得並不出眾,可她扎出的掃把卻個個漂亮得很。
奶奶每年都要種掃把苗子用來扎掃把,因為每年總是有一些人找奶奶幫他(她)們扎。還有一些人也想學,奶奶就會毫不吝嗇地教她,直到把她教會為止。
說到這兒,有人可能會問:「你奶奶這手藝是跟誰學的?」其實,奶奶的這個手藝並不是跟誰學的,而是她看別人扎,她自己也很好奇,回家自學的。後來慢慢就學會了。
其實,做掃把也不是很難。先把掃把苗子曬干,種子去掉,再把它的外皮剝掉,用錘子把桿子錘開,然後用繩子把它紮成掃把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一點,一定要扎緊,否則很容易散掉。
有一次,我跟奶奶在聊天。我突發奇想,問:「奶奶,你剛開始學扎掃把的時候,有沒有遇到過什麼困難呀?」奶奶說:「有啊。」我說:「那你給我說說吧。」奶奶說:「好。有一天,我正在扎掃把,突然,用東西把桿子梳開的時候,那東西上面有一顆釘子鬆掉了。我一梳,把手都割破了。」我說:「那你有沒有想過不學了?」奶奶說:「這點小困難算什麼?我跟本就沒有想過。」我說:「哦。」突然之間,我真有些佩服奶奶呢。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名人」——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