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十多年前的那篇高考滿分作文是怎麼寫出來的
一、題目
俗話說「題好一半文」,一個好題目,等於是一篇好作文的開端,回題目要新穎,與眾不同才答能引人注目!
二、開頭、結尾
文章的開頭是龍頭,結尾則是鳳尾。開頭多種多樣,一旦想出好開頭,筆頭的文思就會源源流出。常見開頭有以下幾種:1、開門見山。2、提問引人關注。3、概括揭示。4、描寫環境。5、倒敘,製造懸念。這樣,才會製造一個好開頭,才是一篇好文章的開端。
「編筐編簍,全在收口」。文章中的結尾也是其文章精華之處,有的結尾發人深思,有的結尾自然收筆,有的結尾刁鑽古怪,耐人回味,還有的結尾,要挑選一種比較與文章相配的結尾來寫,收筆也美觀大方。
⑵ 歷年高考滿分作文
嘗 試
山東考生
伴隨著第一聲啼哭,我們來到這個世上。自從烏潤的眼珠迎來第一輪朝陽,我們便開始了嘗試。我們嘗試輝煌的成功,嘗試慘痛的失敗,我們嘗試那寂寞的秋夜,嘗試那明媚的春潮。我們在嘗試中長大成人,直到有一我這樣對自己說:「我要嘗試塑造一個新我!」
在一個壓抑的家庭走出這樣一個脆弱而又孤傲的女孩。從小便少言寡語,只知道將心事訴與天邊那抹孤雲。盡管燈下思如泉湧,慷慨激昂,人前卻口訥嘴拙;盡管成績可同任何一男孩爭色,但機會來臨時,卻只能怯怯走開。那時的我怯如一隻鷺鷥,一點足,便會匆匆飛去。每天用那冷漠的神情掩住一顆脆弱的心,作繭自縛,將自己埋在深深泥下。終於有一天,我不堪重壓,終於有一天我不甘寂寞,默默中立了這樣的誓言:「一定要走出舊我!」
那是微微的雨後,我對著鏡子,恬然一笑竟發現自己原來也這般美。宿舍門打開後,女伴雀躍著擁進來,我微笑著,將水遞給她們:「累了吧,喝口水好嗎?」她們用驚訝的目光怔怔地看著我,接過來杯子竟不知如何是好。「你們能接受我嗎?我想走進你們的行列中。」默默地點頭,卻發現彼此的眼角都濕潤了。
下午,又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上課時,麗突然嘔吐了,我雪白的裙子被染了大片,我沒有顧自己,卻微笑扶著麗,全班人都默默地看著我,一股從未有過的輕松湧上心頭。我終於走出泥沼,勇敢地邁出了第一步。
甁子里的水,只要流出一滴,其餘的都會大股地湧出來。我漸漸學會用微笑給別人送去一份祝福,在默默中也感受了別人的關懷。在那次聯歡會上我勇敢地上台唱了一支歌,盡管緊張得衣服都濕透了,但心裡溢滿自豪和成長的喜悅。再不是那個戴著眼鏡訥訥的女孩了,我也可以從容自若地侃大山。甚至於出語驚人,「 舌戰群儒」了。在默默中,我誠心待人,熱心相助,給別人送去快樂,也給自己帶來無數的祝福。再不用「君子之交淡如水」來自欺欺人了,我變得開朗樂觀,也為自己的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未來的世界,競爭激烈,異彩紛呈,它呼喚的是自立自信、樂觀向上、能真正獨當一面的人才,我暗自慶幸,我走出了那片迷惘與失誤。
「走過去,天外是個天!」我真心喜歡這句話。也許,生命里還將有無數次嘗試,那麼我將懷著從容自信,乃至感激的心情迎接它的到來。不斷地優化劣勢,完善自我,這便是嘗試的意義!
⑶ 2003高考滿分作文獲得者寒哥
香港2003高考滿分作文<<儒兵辯>>2007-02-21 19:11儒者,為人之道也。《禮記》曰「禮」,《大學》曰「德」,曰「善」,《孟子》曰「仁」。兵者,戰伐之術也。《兵法》雲「將」,「卒」,「攻」,「軍」,《司馬法》曰「殺」。然儒者未嘗不論兵也,《論語》載子貢問政於孔子,子曰「足食,足兵,民之信矣」;《詩》曰「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且兵者亦嘗論儒之道也,《六韜》曰「 仁之所在,天下歸之」。然此二者見事異哉?同哉?吾試辯之。 余觀道與術實一,蓋行事之策,處世之謀也。儒兵者咸論帝王之事:《大學》曰治國,平天下;《兵法曰》兵者,國之大事。然儒者諱「利」而兵者逐之:《孟子》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兵法》曰:兵以利動。然此二子所論者,皆安邦之良策,何也? 余對曰,無他,儒者見心而兵者見形也。夫激水之疾,至於漂石,儒者曰柔可克剛,而兵者曰勢;三人行於野,汲者先飲,儒者曰私,兵者曰渴。我不欲戰,畫地而守之, 敵不得與我戰,何也?儒者曰「仁者無敵」,兵者曰「乖其所之也」。 儒者所論,修身養性,自明德始,後正其慮,乃善其行,此育人之道也。有教無類,正視聽,傳禮義,此鴻儒之業也。兵者,因其勢而利導之,計遠近,寒暑,險易,廣狹, 明曲制,分數,賞罰,擊鼓而進,鳴金而退,此御人之術也。聚三軍之眾投之於險,如登高而去其梯,此將軍之任也。 儒者,傳道,授業,解惑,皓首窮經,盡一甲子之力而不知其功。然世人如石處溪中,渾然而成其規矩,心也。兵者,興師十萬,出征千里,車甲之費,日累千金,婦孺倚扉 泣血,相守經年,以爭一日之勝。其勢如決水於千仞之淵,可絕而不可奪,形也。 然心為形之本。《兵法》曰:上下同欲者勝。令發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卧者涕交頤,其亦惜壽也,亦念父母妻子也,亦愛田園之業,茶飯之味也;然行千里而不亂,無所往而不懼,雖諸、噲之勇不能過;火發於內而旌旗整於外,列陣於下而飛鳥集於上,健者不獨進,弱者不獨退,使三軍如使左右手。何者?其心一也。 明心見性,則不拘其形。《大學》曰「君子無所不用其極」。是故文以載道,武以濟世。其論雖疏途,實則同歸,非聖人不可兼而有之。故魏武公為《兵法》序曰:恃文者滅,恃武者亡。善哉斯言。 hi/dansy/blog/item/e5e0334c16ef00f9d72afc9d.html
⑷ 歷年來有哪些值得一看的高考滿分作文
我比較有印象的幾個滿分作文有:2010年陝西高考的一個滿分作文,孫悟空的成才之道;2010年北京高考的滿分作文,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這幾個作文之所以我比較喜歡,一個是其內容,一個是形式比較創新。
《孫悟空的成才之道》是一演講稿的形式寫的,是以孫悟空為角色發表一個演講,透過講述孫悟空的人生經歷,來表達對成功的看法。
而且不僅是文字本身優美,內容也具有精神和情懷。所以無論從體裁的新穎度,文字的底蘊,內容的思想深度,都可以被稱為一個佳作。
⑸ 2000年全國高考滿分作文
2000年全國高考滿分作文 :「答案是豐富多彩的」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60分)
在一次鼓勵創新的報告會上,有位學者出了一道題(見上圖):
四個圖形符號中,哪一個與其他三個類型不同?有人說圓形,因為圓形是惟一沒有角的圖形;也有人說三角形,它是惟一由直線構成的;又有人說半圓形也正確,它是惟一由直線和曲線組成的;最後有人說,第四個圖形也可以,因為它是惟一非對稱性的圖形。看來,由於標准和角度的不同,這四個圖形都可以作為正確答案。
的確,世界是千變萬分的,疑問是層出不窮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問題的角度、對問題的理解、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問題的答案不止一個的事例很多。你有這樣的經歷、體驗、見聞和認識嗎?
請以「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1、這個話題的范圍是很寬泛的,只要與學者的這道題引發的思想感受有關,都符合要求。2、文體不限。可以記敘經歷,編述故事,抒發感情,發表議論,展開想像,等等。3、題目自擬。4、不少於800字。
人生,豐富多彩!
浙江考生
宇宙的高深莫測,我們僅僅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是無法徹底探究的。但宇宙給人類發出的任何「信號」、「信息」卻可以給我們啟示,從而得出結論。
但沒有惟一的答案。
你可以說暴風雨是可惡的,它毀壞了設施,吹毀了民宅。但這之後,是艷陽天,莊稼因此而更健壯,天空因此而更美,因為出現了五彩斑斕的彩虹。
任何的事物都在變化,從而使它的本質,它的價值也跟隨著波動。
由此聯想到人生。對於千姿百態的大自然而言人是渺小的;對於宇宙的變遷,時空隧道,人生是短暫的。但人是有智慧、有言語、有意識的。因此人是宇宙間惟一的思想者。
毫無懷疑,人生更豐富多彩!
當新生兒的啼哭聲響起時,他對這個陌生的世界充滿了好奇,於是呀呀學語,蹣跚學步,成了幼時惟一的歡樂。
待到了渴求知識時,他進了學校,於是在這個世界上,他有了另一個願望。在與外界的交往中,他學會了自立、自強。於是有了攀登科學的渴望。
他懂得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拼搏、汗水,成了他青年時的資本。日積月累對於世界對於人生充滿了自信,在朝氣蓬勃的青年人眼裡,美好的生活,絢爛的季節,火紅的玫瑰時刻闖入心靈。
在旅行中,青年人會大聲歌唱,唱出對奇景的贊嘆,唱出對生命的渴望,唱出對大自然的熱愛。
在遭受失敗時,青年人會鼓勵自己,因為他知道「失敗乃成功之母」。
生活對青年人來說,充滿了機遇和挑戰。
人生的最後驛站,是老年,不要悲傷,有了年輕時積累的資本,老年更多姿多彩。
常見湖畔坐有滿頭銀發的老者釣魚,那一份悠然自得,是美好的。
老年人時常聚在一起回憶往事,少時的幼稚,青年時的火熱,愛情的甜蜜,不時舒展滿臉的皺紋,開懷大笑。
人的一生,美好而短暫。
人生並沒有固定的模式,你可以熱情,可以奔放,可以沉默,也可以沖動。因為生活就在你手中。
把握好手中的生活之舵,人生將會豐富多彩。
⑹ 03年『遼寧高考滿分作文
捕捉理性的靈光
求知的瞳孔放飛彩色的希望,那方黑色的沃土貯滿流連,赫然印著「感情用事與理性分析」。是的,站在雨季邊上,綿亘於高三的歲月,即將步入社會的熔爐,憑借直覺和感情親疏去認知這個紛繁的世界,還是邏輯分析,理性判斷,助長理性的羽翼?我願意讓生命噴薄,把羽翼淬火,去捕捉理性的靈光。
但是,我們幼稚的心能夠排除感情的絞絆,愛的糾紛嗎?於是我獨自躺在那一方蘆葦
地里去傾聽先人的諄諄教誨———孔夫子一襲長袍,沿路呼出「理性至上」;諸葛斬馬謖,忍痛割愛,那是諾言,是軍紀,是理性啊!海明威獨守大海般的憂傷,梵高獨具向日葵般的孤單,冉•阿讓受折磨一生,最終顧全大局,為保全機密殺死情人。
我們澄清的眼睛裡無法寫滿滄桑與事變,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為了後師之鑒,我們從古典,實錄,現實中,可以有所感悟,尋求方向。從司湯達的《紅與黑》,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妮娜》,我鮮活的心靈觸及到了主人公在感情上和倫理上,理性的矛盾和揪心的苦惱。從中可以折射出現實生活的影子,貪污犯不是一上任就徇私枉法的,殺人放火者也許是執著於對某個親人的不平或保護,同樣的一句話,兒子說出來就是聰明,鄰居說就是布下暗室。人就是這么一種奇怪的動物,但是我們應該看準方向,學著成熟,試著長大,流年似水,不應該只將淚光鐫刻;風雨如晦,總應該把羽翼淬火。
如果不是理性,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操,姜樹椿會重新走上手術台?葉欣會成為又一個南丁格爾節的持燈護士?何大一會放棄「艾滋病雞尾酒療法」的研究,不遠千里治非典?感情是枝葉,是潤滑劑,感情的親疏遠近不會影響我們對事物正確的認識,理性永遠是主幹和主流,要不然,當代「孔繁森」鄭培民怎麼永遠牢記「不要闖紅燈」,伏明霞追求那駭世的弧線,張健告別年邁父母,橫渡渤海海峽……
寵辱皆忘,看天上雲卷雲舒;去留無意,望庭前花開花落,向太陽揮一揮手,去捕捉理性的靈光!
----------------------------------------------------------------------
猛虎與薔薇
「名山大川,小橋流水,可悅人目;蟬吟蟲唱,風聲雨聲,可愉人耳;濤走雲散,潮湧星移,可啟人思;珍器古玩,詩文書畫,可怡人情。」這斑斕絢麗的事物,給了我們最直觀的認知。
高山流水,天涯毗鄰,給了我們知己的感動;相濡以沫,舉案齊眉,給了我們愛人的感動;合家歡樂,天倫之樂,給了我們家的溫馨。這何嘗不是感情的體會?
英國當代詩人西格里夫曾寫過一行不朽的絕唱「我心裡有猛虎在細嗅薔薇。」這說明人擁有兩面性:感性和理性。感情親疏是感性的,對事物的認知是理性的。從歷史的源頭漫步到現代,我們人類便在感性與理性之間演繹著動人的人生哲學。
我們往往因過分親近或疏遠某個人,而使我們對事物的認知蒙上了一層稠密的感性雲霧。子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事物的認知,因個體差異而不同,這是必然的,但如果因此而悖駁事物價值的唯一性,這是荒謬的。楚國國君不就是因為聽取愛妃讒言而使屈原因直諫而放逐嗎?夫差因此而喪國。歷史中有太多太多這樣的昏君,有太多太多這樣的歷史鬧劇。
當然,也有看穿迷霧而感悟覺醒的人。鄒忌說:「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人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他運用這瑣事中的感悟,成功地說服了齊王廣開言路。
其實,對事物的感知也需要感情的柔化。正如稜角突兀的堅石需要柔水圓潤,奇偉雄麗的火山需熾熱融化為岩漿,這樣才能在逆境中「柳暗花明又一村」。親情留予我們關懷,給予我們安慰,當我們對事物越發親近,我們的認知就越發深刻。紂王曾問雲中子:「先生何處而來?」答曰:「公似白雲自在,意如流水任東西。」紂王發難,「雲散水枯,君歸何處?」答曰:「雲散皓月當空,水枯明珠出現!」正是這種對於自然的無限親切,才孕育了博大的曠達的人生哲學。
然而真正的大智慧,是兼容二者的。莊子便是這棵享有陽光同時設下樹陰的哲人之樹。他妻子死後,他大哭須臾,後又會心的笑了起來。正是這種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的完美結合,成就了他物我合一,無所依賴的無我哲學。
用感性賦予理性以靈性,用理性鑄造感性的肌骨。山高月小,落花流水,當我們寄以情思,這種認知也富有哲理。鷹擊長空,魚翔淺底,這種認知也可勾起我們奮斗的沖動。
在感情親疏面前,我願做一株薔薇;在事物的認知上,我願是一隻猛虎,用理性的心細嗅感性的芬芳。
----------------------------------------------------------------------
一個關於「偏見」的偏見
偏見之於看風景,是大有差異的。風景沒變,但倘若看風景的人戴上有色眼鏡,景緻也就大不相同了。有偏見的人當然全是有心的,並且大抵以唐朝名僧慧能為榜樣,主張「心外無物」,看東西想問題時不免給自己的心加裝一副有色眼鏡,然後再將頭縮於腹內,如同刑天之民,視聽蒙蔽,如此一來,偏見就形成了。
我們每個人在環境一樣,心境不一樣時,一個個偏見便會從心靈的墨鏡後「倏」地鑽出來,同樣一個晚上,「歡愉嫌夜短,沉悶嫌夜長」便是這個道理。世事如此,人世(事)亦如此,法語中的「喜樂」(bonheur)便是由「好」和「鍾點」兩個片語成,而德語中的「沉悶」(langweile)據字面上解釋卻是「長時間」,個把鍾頭說不上長,也談不上短,但正由於心靈的偏見,愉悅和沉悶也便應運而生了。
「偏見」和「偏愛」如同孿生兄弟,是分不開的,「偏愛」必產生「偏見」,而「偏見」又偏愛所偏愛的。雪萊的《贈珍妮——一個回憶》中對啄木鳥的描寫中道:「鳥鳴山更幽」,王籍名句中也說「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而王安石的世界觀與前面二位大相徑庭,寫道:「一鳥不鳴山更幽。」後人譏為拙筆,可見針對鳥叫,王安石認為是大煞風景的「鴉鳴鵲噪」,而雪萊和王籍則推為「鶯啼燕語」了。
我們怕偏見,更怕偏見多了,「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於是無端地懷疑自己,但更多的卻是懷疑別人,又常常摸著良心,看看是否戴了有色眼鏡,常常按住心靈的縫隙,以防「偏愛」乘虛而入,「偏見」乘虛而出。但長久這樣折騰下去,不免身心俱困。於是又產生一個偏見:「我公正得很!沒有偏見!」
叔本華在《哲學小品》第二百七十八回中寫道「思想家應該是聾子」,此話大有道理,否則耳根不清凈身心受玷污,必產生偏見,繼而產生假道學。但這只是被迫防範偏見。倘若要根除,怕只能不長心了。錢鍾書說人人都有偏見,因為人人的心都是長在左邊的,心是偏的便是偏心,偏心所以產生偏見,偏見侵蝕我們的頭腦,於是思想也有所偏,這便是為什麼但丁在《神曲》中寫「地獄里連太陽也是冷清清,靜悄悄」的和「魔鬼偏愛牛,所以常現牛形」的緣故了。
心是長不回正中間的了,所以,我們想東西時不妨少用心而多用點尚未偏倚的大腦,便可杜絕偏見。當然,心上的有色眼鏡是一定要取掉的,據艾克曼1830年同歌德的談話中所述,歌德最討厭戴眼鏡的人。
⑺ 求2003年山東卷高考滿分作文
2003年滿分高考作文(山東卷)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宋國有個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牆淋壞了。他兒子說:「不修好,一定會有人來偷竊。」鄰居家的一位老人也這樣說。晚上富人家裡果然丟失了很多東西。富人覺得他兒子很聰明,而懷疑是鄰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韓非子》中的一個寓言。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現實生活中聽到類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見到許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況。我們在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的時候,感情上的親疏遠近和對事物認知的正誤深淺有沒有關系呢?是什麼樣的關系呢?請就「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這個話題寫一篇文章。
試題評析
以「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為「話題」的作文題,較好地體現了高考作文的開放性原則。高考作文既有選拔的功能,也還有對中學語文教學的導向功能。導向功能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要給中學作文教學創造良好的環境,使學生在寫作方面的素養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一方面是高考作文在形式和內容上所給的提示作用。
2003年的「話題」作文則是既給考生提供了《韓非子》中的一個寓言,給考生打開思路以及在文章的立意、選材等方面都有所啟發,換句話說就是做了某些暗示,使難度略有降低,但又必須以「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為「話題」來寫,這一限制又使難度略有上升。平心而論,這樣的題目給考生相當充分施展自己才華的空間,或者說是在一定限制的情況下讓學生自由地發揮,從而檢測學生在作文能力上所達到的高度,也就是說讓學生們更好地發揮各自的優勢,各盡其才,各揚其長,各顯其能。
眼睛上的窗簾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駱走沙漠,虎嘯深山,每1種生命都有它的最愛。
人呢?親情、友情、愛情是人的3種最寶貴的情感,金錢可以買到名車豪宅,但在這3種情感面前,它連街頭流浪的乞丐都不如。這3種情感是人1生不可丟棄的財富,正是這3種情感像3顆燦爛的寶石將人生道路映照,伴隨著你我他從無憂無愁的童年走到飽經滄桑的老年。我們嚮往至純至真的親情,嚮往劉關張式的友情,嚮往天長地久的愛情,然而有時這3種情感也會像無形的窗簾遮住了我們的眼睛。
「情人眼裡出西施。」這句話是不無道理的,即使1個人再丑,但在他愛人眼裡,卻是天女下凡。何止是「情人眼裡出西施」呢?父母眼裡出愛因斯坦、出愛迪生,也未必是不可能的。天下父母親誰不希望子女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1直是天下父母的願望,在父母眼裡,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於是當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發生爭執後,總是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對的,雖然有時不會說出口,這就是人們眼睛上的窗簾在作怪。
我們眼睛上的窗簾是灰色的,有時也可能是綠色的,它有時像魔鬼,攪亂了人們正常的思維,有時又像天使,給人以溫馨。
當它是灰色時,它是可怕的。
它曾多少次助長了人們心中的怨恨,它曾多少次引發沖突?父仇子報,恩恩怨怨,代代相傳,本來是可以化解的,卻因為1個「情」字把人們的眼睛掩住了。有多少次因為這眼睛上的窗簾,使人徇私舞弊,無視事實,錯判了冤案。
當它是綠色時,它是可愛的。
有時我們會因孩子、父母或其他1些親人做錯1些無關緊要的事,雖然很可笑,但它代表了親人之間那個「情」字。
錯也是情,對也是情。情,作為人們眼睛上的窗簾,是需要用心打開的。
善待它,用我們的心去打開它,無論外面是風雨交加,還是艷陽高照,都要給我們的眼睛1片綠色的窗簾。
⑻ 陷阱,2003年的那篇高考滿分作文誰寫的
高考學生信息是不外漏的
2003年高考滿分作文:陷阱,供大家參考。
他緊縮著眉頭,背著手,一步一步緩緩地走著,走到這頭,又折回去,走到那頭,又折回來。堂前的那炷香緩緩地燃燒著,煙氣繚繞。在堂外,呂後派來的使者垂手站立,靜靜地等候。
韓信遲疑了。這位曾在戰場上叱吒風雲處事果斷頭腦冷靜的人遲疑了。呂後派人請他參加慶祝漢王打勝仗的宴會。隱約地,他感到有一絲危險,憑著他多年馳騁沙場的經驗他感覺到了。他明
白兔死狗烹的道理,卻沒想到這厄運來這么早。這么說,漢王已經決意要除掉他了?盡管他早已被剝去了王權,只保留了一個大將軍的虛名。
他的手心滲出了汗;如果不去,該怎麼向呂後交代呢?他抬頭望了一眼那使者,恰好和那使者的目光交遇。使者並沒有躲避,而是輕輕地說了句:「蕭丞相也將出席。」
這句事先由呂後交代好的話似乎洞穿了韓信的心,他的眼睛豁然一亮:「蕭丞相!」是的,蕭丞相――他的摯友,良師。韓信望著那繚繞的煙氣,陷入了沉思……
同邑的人嘻嘻哈哈地笑著,要他從他們的胯下爬過,韓信緩緩地彎下了腰。
漂母每天給他拿來食物,盡管她自己也貧窮得靠洗衣為生。
他緩緩走出劉邦的帳下,對著皓皓明月長嘆一聲,心裡充滿著迷惘,痛苦。他隨著逃亡的士兵漫無目的的走著。身後一陣馬蹄響,蕭何那清晰的聲音如同那清冷的月色一起穿入他的心中:「韓信留步!」爾後是月下對酌,暢敘心曲。那晚,他會心的笑了,如那輪滿月一樣清純。
「是的,蕭丞相是我相交多年的知己,若沒有他,就沒有我的今日。」韓信的眉頭舒展開來,重重的吁了口氣,恢復了往日的神采:「走吧。」使者露出了一個不易覺察的詭秘的笑。
韓信輕快地跳上了前來接他的馬車。馬車「嗒嗒」地響著,揚起歲月的風塵,向未央宮駛去。那天,韓信沒有從未央宮走出,以後也沒有。
點評:這篇文章構思精巧,結構嚴謹,語言老到。
先說構思和結構。本文取材於一段眾所周知的歷史。韓信因為與蕭何關系密切,感情深厚,最終沒能識破呂後設下的「陷阱」,一去不回,留下千古遺憾。可謂扣題嚴密,渾然天成。舊題材翻出新意味,而且自然天成,顯示出作者目光的敏銳和獨到。文章結構的嚴謹體現在細微之處。比如文章開篇便直寫面對呂後邀請韓信的遲疑,使者看似簡簡單單的一句「蕭丞相也將出席」,實在是文中至關重要的一筆,這句話既寫出了呂後等人的奸詐,也巧妙地使文章過渡到韓信對往事尤其是對蕭何與自己之間深厚情誼的追憶,也正是插敘的這段追憶最終打消了韓信的顧慮,使韓信走向未央宮,走向不歸路。
再說語言。說本文語言老到,一點都不過分。我們同樣從細微的地方來分析。文中對「使者」的描寫有三處:
「使者垂手站立,靜靜地等候。」――使者在靜觀其變。
「他抬頭望了一眼那使者,恰好和那使者的目光交遇。使者並沒有躲避,而是輕輕地說了句:『蕭丞相也將出席。』」――使者一直在觀察韓信,「輕輕」說出的一句話,卻有無限的分量,無限的奸詐。
「使者露出了一個不易覺察的詭秘的笑。」――暗示結局。
以上三處描寫處處精妙,語言精練到位,推動了情節發展,又使文章結構嚴謹,真可謂滴水不漏。
文中的那炷香,同樣是神來之筆。我們似乎看到韓信在煙霧繚繞中的徘徊遲疑,也似乎領略到韓信的心中實際也煙霧繚繞,這一特寫鏡頭的閃現又讓我們感受到了時間流逝,氣氛壓抑,令人窒息。如果作者能在韓信上馬車前後加入「煙消香盡」的描寫,會更精彩,更嚴謹。
文章結尾句含蓄蘊藉,回味無窮,不再贅述。
以上文章由河南語文高考語文閱卷評價組成員、鄭州一中語文教研組組長魏新磊推薦並點評
⑼ 2003年江蘇高考滿分作文
03高考江蘇滿分作文:放下感情的葉片
常常是一位親人的生命如流星般隕落,我們才悲哀於死神的無情;常常是一位明友在與疾病殊死斗爭,我們才咒罵病魔的猖狂橫行;常常是我們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我門才會正視社會上的毒瘤……
我們往往只在意與自己密切相關的事情,我們的眼光常常只停留在一小部分人身上。比如父母、師長、友和自己。血脈相連、骨肉至親、同甘共苦、袍澤之誼,我們對他們的感情便非同一般的親近。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一些若有若無的屏障,像冰冷的玻璃窗.把自己的世界和外面的世界分離在兩邊;內心的感情弄不好便是這種屏障,它有著美麗的色彩,有時卻讓你頭腦暈眩,看不分明。
死亡,疾病,傷害,不公平……這些早已存在。而且,以它們為名義的戲劇,正時時刻刻在這個世界上演。一些令人傷心或憤慨的故事,也曾經使我們悲哀落淚,但不久就被拋到九霄雲外;一些丑惡的現象,也曾經讓我們義憤填膺,,但很快又讓位於別的什麼令人激動的事情。這一切的一切,只不過是因為,它們發生在別人身上,離「我的世界」實在太遠;我們的感情,於是乎在空氣中冷卻,凝固,墜落!
只有當這些遭遇降臨到自己或親近者身上時,我們才會真切體會到事物的意義。也許惟有此時,我們才能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世界——從前它阻隔在「我的世界」之外,遙遠如天上的星星;而此時,它悄悄地來到了我們身邊,清晰得如故鄉的風景。
自己的感情,很像一片葉子,光潔美好,放在眼前觀賞,總是愛不釋手。殊不知因此卻屏蔽了不遠處的「泰山」。世間有無數人,在對待「不關己」之事時,如隔河看景,冷漠鎮靜;而在處理切身之事時,為「情」所困,深陷其中難以自拔。感情原本美如珠鏈,此時,卻成了繞項的鎖鏈。
所以,在面對事物的時候,我們不妨暫且放下感情的那一片美麗的葉子,將自己關於感情的「親疏」之別埋在心底,擦亮眼睛,仔細地來看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