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3年高考語文湖北卷作文最佳立意是什麼
以方圓為話題,應該在方圓這個題目中去演繹表達你對生活、人生的認識。談對人生和社會的態度
❷ 2010湖北高考語文試卷
絕密*啟用前 試卷類型:B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湖北卷)
語文
注意事項:
1. 答題前,考生務必獎自己的姓名、准考證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並將准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的試卷類型B後的方框塗黑。
2. 選擇題的作答:第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合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題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凈後,再選塗期他答案標號。答在試題卷、草稿紙上無效。
3. 非選擇題用0.5毫米墨色墨水簽字筆獎答案直接答在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
4. 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後,請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並上交。
一、(15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部相同的一組是
A.屏氣 摒棄 並蒂蓮 秉燭待旦
B.黃鸝 黎明 霹靂舞 磨礪意志
C.駝絨 滂沱 拓荒者 脫穎而出
D.翌日 游弋 溢洪道 逸興遄飛
2.下更各組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扭怩/扭捏 交接/交結 急風暴雨/疾風勁草
B.姻緣/因緣 機遇/際遇 促膝談心/抵足談心
C.口型/口形 飄盪/漂盪 輕歌曼舞/清歌妙舞
D.意想/臆想 定勢/定式 唾手可得/垂手而得
3.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泰姬陵是莫卧兒王朝君主沙賈汗為其寵妃蒙泰姬修建的 。這是一座 著寶石的伊斯蘭建築。後來,泰姬陵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在今天的眾多的世界文化遺產中,它也是 的。
A.陵墓 點綴 雖然 絕無僅有
B.陵寢 鑲嵌 即使 獨樹一幟
C.墓塋 裝飾 固然 獨一無二
D .墓室 裝點 盡管 舉世無雙
4.下列各項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當今的環境保護技術不僅做到了生產過程不浪費資源,不污染環境,保證產品使用的清潔高效,而且產品使用後廢棄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環利用。
B.一旦確定了某個特定節日的紀念物,商家、企業就可以設計、生產、經營相關的物品,電視、報紙、雜志等媒體就有了重點宣傳的目標。
C.雖然現在所學的一些專業課,對我們很陌生,學起來比較吃力,不過我相信,在老師的幫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夠學好。
D.某院醫護人員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攜帶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輸入到患者體內,致使這些患者舊病未除,又染新疾,造成了嚴重的後果。
5.下列各項中,標點符號的使用不符合規定的一向是
A.當我來到小橋中間,對岸的槐樹後面一聲吶喊:「抓住他!」隨即躥出幾條黑影,向我沖來,橋開始晃起來,我的心也晃起來,「鐵驢」(載重自行車)也晃起來。
B.他常常在夜裡吹著笛子,聲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灘、仙鶴……,白天所有的壓抑似乎都在這笛聲里風吹雲散了。
C.不過今日的「粉絲」不比往年,索簽的要求高得多了:不但要你簽書、簽筆記本、簽便條、簽書包、簽學生證、還要題上他的名字、他女友的名字。
D.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魚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說:「你就這么熬下去吧,偉大的談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般的安靜來回答。
二、(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題。
中國古代的天文
李政道
古代西方人的一種觀念是「天圓地方」,我們老祖宗卻認為「天圓地圓」,有黃道、赤道。兩千多年前,詩人屈原在其著作《天問》中引證天是圓的,地也是圓的。他說:九天之際,安放安屬?隅隈多有,誰知其數?
九天是指坐標,就是昊天(東)、陽天(東南)、赤天(南)、朱天(西南)、成天(西)、幽天(西北)、玄天(北)、鸞天(東北)、鈞天(中間向上),一共是九個坐標位置。屈原說,如果天圓地平,就會相交,成「九天之際」。「安放安屬?」相交的點放在哪裡呢?「隅隈多有,誰知其數?」天地相交顯然不合理。因此,天是圓的,地一定也是圓的。天如蛋殼,地如蛋黃,各自可轉。所以中國古代天文就是赤道、黃道兩個圓軌道。
他下面再問:天是圓形的,還是橢圓形的?
東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順橢,其衍幾何?
其中東西是經度,南北是緯度。他問的是經度長一些,還是緯度長一些。實際上,地球的赤道直徑與南北兩極的距離相差22公里,屈原當然沒有求出來,不過他這種解析問題的能力及有關天圓地圓的推測都令人佩服。
《周禮》說:「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璧的外圍是圓的,中間有圓孔,代表天。可是,為什麼天中有禮?琮的造形更奇怪了,外面是方的,中間也有一個圓孔穿過去。外邊為什麼是方的?為什麼璧代表天,琮代表地?另外,商代還有一種玉器叫璇璣,造型很像璧。璧,璇璣,琮,他們的關系是什麼?《虞書•舜典》註疏:「璇,美玉也;璣為轉運,徑八尺,圓周二丈五尺強,王者正天文之器。」
璇璣是一個大的天文儀器。我們今天看到的璇璣玉器,直徑僅約33厘米,可能是模型,是商代的文物。那麼璇璣怎樣做天文儀器呢?
每顆恆星和行星,都要轉圈,都各自沿著一個圓在走。大打球面上有一點不動,就是天球面和地球的軸的相交點,叫做正極。我們可以設想,璇璣或璧、琮的前身可能是一個旋轉式天文儀器,目的就是把這個旋轉軸的指向定準於正極。怎樣做到這個要求呢?
我的猜想是:假如要定準正極,一定要有一根長管。如果轉盤的直徑是8尺,那麼管子的長度應約是轉盤直徑的2倍,這個管子對著正極。再做一個形狀像璇璣的大盤子;邊上有三個凹口,每一個凹口正好對著一個星,星在天空轉,這個盤子隨著星轉,竹管是不動的,要定正極的位置,必須通過管子對著正極,然後讓盤子隨天轉動,把三顆星的位置扣住。
竹管一定要和地固定,方法是用一些大石頭把它綁起來,每塊大石頭、成方形,約高一尺。竹管四周均有大石頭,這樣的造型的古代天文儀器就有兩個部分:一是大璇璣那樣的盤子,凹口對著星,隨天上的星面轉,代表天;一是這些大石頭綁住的長竹管,跟地永恆,代表地,假如用很細的針在竹管一端開一個直徑為2毫米的孔,管子長15尺左右,它測量正極分類的精確性能達到0.013度。
我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在商朝時正極沒有任何 明顯的星,人們為了紀念炎黃古代天文學的成功,就製作了璇璣這種小型玉器,後來把璇璣變得更簡單:一部分變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塊就變成琮。因而「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
(選自《中國國家天文》創刊號,有刪改)
6.從原文看,下列對古人「天圓地圓」觀念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古人很早就有天圓地圓的觀念,如把天比作蛋殼,把地比作蛋黃,認為存在赤道和黃道兩個圓形的軌道
B.東西是經度,南北是維度,經度與緯度哪個長一些呢?作者認為,這樣提問本身就緯明在屈原心目中天和地都是圓的
C.璧為圓形,中有圓孔,代表天,琮為方形,中有圓孔,代表地。《周禮》所謂,「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可為印證
D.璧為圓形,可以代表天,可是,琮為方形,怎能代表地呢?作者認為琮的方形是特意加上去的,起裝飾作用。
7.下列對中國最初的天文儀器的設想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一根用來對准正極的長竹管,一個邊上開有三個凹口的狀如璇璣的轉盤,把這個轉盤固定在長竹管上,這可能就是中國最初的天文儀器。
B.用一些方形大石塊把一根長竹管固定在地上,把一個邊上開有三個凹口的狀如璇璣的轉盤穿在長竹管上,這可能就是中國最初的天文儀器。
C.中國最初的天文儀器由兩部分構成,一是大璇璣那樣的邊上開有三個凹口的大盤子,二是固定長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塊。
D.在中國最初的天文儀器璇璣中,從直接觀察天象的作用看,用來固定長竹管的那些方形大石塊是必不可少的。
8.「後來,把璇璣變得更簡單:一部分變成壁,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塊就變成琮。」下列對這句話的理解和推斷,准確的一項是
A.璇璣是一個大的天文儀器,壁和琮都是直接從這種天文儀器簡化而來的。
B.由於壁和琮都是從璇璣簡化而來的,所以都保留了觀測天文現象的功能。
C.代表天的壁和代表地的琮,可能都是從玉器璇璣簡化而來的。
D.今天所能見到的壁和琮,都是禮器和飾物,是由竹管和大石塊簡化而來的。
9.作者根據哪兩類證據推論出中國古人「天圓地圓」的觀念?
三、(9分,每小題三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題。
原 弊
[宋] 歐陽修
農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為國者未嘗敢忽,而今之為吏者不然,薄書聽斷而已矣,聞有道農之事,則相與笑之曰:鄙。夫知賦斂移用之為急,不知務農為先者,是未原為政之本末也。知務農而不知節用以愛農,是未盡務農之方也。
古之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濟。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節,民無遺 力,國不過費,上愛其下,下給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盡其所任,一日之用節之必量 其所入,一歲之耕供公與民食皆出其間,而常有餘,故三年而餘一年之備。今乃不然,耕者,不復督其力;用者,不復計其出入。一歲之耕供公僅足,而民食不過數月。甚者,場功甫畢,簸糠麩而食秕稗,或采橡實、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旱,則相枕為餓殍。此甚可嘆也!
國家罷兵, 三十三歲矣,兵嘗經用者老死今盡,而後來者未嘗聞金鼓、識戰陣也。生於無事而飽於衣食也,其勢不得不驕惰。今衛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給糧,
不自荷而僱人荷之。其驕如此,況肯冒辛苦以戰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戰,雖耗農民,為之可也。奈何有為兵之虛名,而其實驕惰無用之人也。
古之凡民長大壯健者皆在南畝,農隙則教之以戰,今乃大異,一遇凶歲,則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長大而試其壯健者,招之去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為廂兵。吏招人多者有賞,而民方窮時爭投之。故一經凶荒,則所留在南畝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為兵,則恐為盜。噫!苟知一時之不為盜,而不知終身驕惰而竊食也。古之長大壯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長大壯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盡力乎南畝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為僧、兵,則終身安佚而享豐腴,則南畝之民不得不日減也。故曰有誘民之弊者,謂此也。
(選自《歐陽文忠公集》,有刪改)
10.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則相與笑之曰:鄙 鄙:卑鄙
B.場功甫畢 甫:剛剛
C.或采橡實、畜菜根以延冬春 畜:通「蓄」
D.籍之以為廂兵 籍:登記
11.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都表明不重視農業所造成的惡果的一組是
①一歲之耕供公僅足,而民食不過數月
②不幸一水旱,則相枕為餓殍
③生於無事而飽於衣食也,其勢不得不驕惰
④一遇凶歲,則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長大而試其壯健者
⑤則南畝之民不得不日減也
⑥故曰有誘民之弊者,謂此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認為農業是天下之本,當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愛惜民力是不可取的。
B.作者通過古今施政的對比,揭示了宋朝農民在利益被嚴重侵害下的悲慘遭遇。
C.作者認為,休戰以來的士卒已經老邁,因此背軍糧的任務只好雇請他人來做。
D.作者指出,高大健壯的不種田,年老體弱的卻在田地勞作,有時吃的是豬狗食。
四、(24分)
13.把第三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而今之為吏者不然,簿書聽斷而已矣。(3分)
(2)耕者,不復督其力;用者,不復計其出入。(3分)
(3)苟知一時之不為盜,而不知終身驕惰而竊食也。(3分)
14.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
鵲橋仙•七夕
范成大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注】爭:怎。
(1)對於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此詞說「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而秦觀說「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請簡要分析二者所表達的感情側重點有何不同。(4分)
(2)此詞多處採用了對比襯托的藝術表現方法,請舉出兩例並結合作品賞析。(4分)
15.填空。(6分)③
(1)匈牙利是人___________的作品《我願意是急流》謳歌了純真的愛情。
(2)孫犁的《白洋淀紀事》被視為中國現當代文學「____________派」的代表作。
(3)中國古典詩詞長於抒發感情,如:「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屈原《離騷》)
①
「_____________,性本愛丘山。」(陶淵明《歸園田居》)。「______________,最難將息。」
② ③
(李清照《聲聲慢》)「_____________」中原北望氣如山。」(陸游《書憤》)
④
五、(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題。
煙花三月下揚州
熊召政
①揚州古稱廣陵,人們又叫它維揚。清代之前,揚州因靠著大運河,一向被譽為南北樞紐,淮左名邦。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揚州在蘇北,不屬江南。但古人自北方舟船而來,一入揚州,心理上便感覺到了江南。江南是以長江為界的,從這層意義上,揚州不算江南,但它處在淮河以南,屬不南不北之地,且揚州的人文風氣,山水風光,都是近南而遠北。杜牧在揚州留下的詩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便絕不是凜冽的北地所能產生的情境了。我們一車人都想當然的認為揚州在江南,知道到了揚州才知道不需過長江,回來後查的資料,才知以上。
②歷史上的揚州,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間,雖屢遭兵燹,卻不掩其繁華錦綉的氣象,大凡一個城市,就像一個人那樣,命運各異,有好有壞。揚州屬於那種「貴人多難」一類,但每遭蹂躪之後,它總能頑強的恢復生氣。「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八字用在揚州身上,
也是合適的。
③記載揚州古時的繁華,典籍甚多,但最好的要數清代李斗撰著的《揚州畫舫錄》了。杭州、蘇州乃人間天堂,值得記載的盛事比揚州還要多。但無論是張岱的《西湖夢尋》還是顧祿的《桐橋倚棹錄》,都不及李斗的這本書。
④ 古揚州最令人嚮往的地方,當在小秦淮與瘦西湖兩處。其繁華、其綺麗、其風流、其溫婉,《揚州畫舫錄》皆記述甚詳。西湖之名借於杭州,秦淮之名借於南京,但前頭各加一「瘦」與「小」字,便成了揚州的特色。我一直揣摩揚州人的心理,天底下那麼多響亮的詞兒,他們為何偏愛「瘦」與「小」呢?這兩個字用之於人與事,都不是好意思。我們說「這個人長得又瘦又小」,便有點損他不堪重用;說「他專門做小事兒」,便暗含了鼠目寸光。時下有種風氣,無論是給公司起名,還是為項目招商,均把名頭拔得高高的。照這個理兒,瘦西湖完全可以叫「大西湖」或「金西湖」,小秦淮也可叫「中國秦淮」或「銀秦淮」了。古揚州城中,雖然住了不少點石成金的商人,但銅臭不掩書香,負責給山水樓台命名的,肯定還是李斗這樣的秀才。這兩處名字最令人尋味:西湖一瘦,便有了尺水玲瓏的味道;秦淮一小,便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覺。如此一來,山水就成了佳麗一族,而揚州城也就格外的詩化了。
⑤如是,話題就回到「煙花三月下揚州」上頭,知道揚州的地理與歷史,就知道什麼季節到揚州最好。因為沒有紅楓,更沒有與紅楓相配的壯闊逶迤的峰巒溝壑,秋老時分到揚州的意義就不大。杜牧說「秋盡江南草木凋」,未凋並不等於葳蕤,失了草木欣欣的氣象。鶯歌燕舞的三月卻不一樣:那楊柳岸畔的水國人家,那碧波深處的江花江草,園林台榭、寺觀舫舟,一色兒都罩在迷離的煙雨之中。此時的揚州,那些硬硬的房屋輪廓都被朦朧的雨霧軟化了下來,曲折的小巷浮盪著蘭草花的幽香。湖上的畫舫,禪院的鍾聲,每一個細節上,都把江南的文章做到了極致。
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這樣的句子把我們東方人的審美意趣,寫得如同夢境。在三月的揚州,我們是可以尋到這種夢境的。
⑦為了這夢境,我曾動了煙花三月下揚州的念頭。2007年,我打聽何處可以雇一條船,邀二三好友於黃鶴樓下出發,一路吟詩作畫,聽琴吹簫到揚州去。結果人家告訴我,現在從武漢到揚州,根本無水路可通。後來打聽到,從杭州或蘇州出發,可從運河到達揚州。我又來了興趣,讓朋友去覓一隻畫舫。事情也未做成,其因是這一段運河雖然暢通,但除了運送貨物的商船,渡客的帆舟早就絕了蹤跡。
⑧由此我想到,坐一條船於煙雨蒙蒙的江上,去拜訪唐代的揚州,已是完全不可能了。揚州的繁華還在,但唐代的風流不再。若有意去欣賞今日生機勃勃的揚州,只能自駕車從告訴路上去了。
1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與凜冽闊大的北地氣象相比,揚州城的景色顯得溫婉綺麗。
B.揚州在歷史上雖屢經戰亂,但繁華的氣象卻並未因此頹敗.
C.煙雨迷離的揚州城詩意盎然,體現了東方人的審美意趣。
D.作者以古襯今,滿懷深情地贊美了今日生機勃勃的揚州。
17.文中加點處是唐詩名句,請任選兩處,簡要分析其在文章結構中的作用。(4分)
18.作者在描述揚州景物時切入的角度及語言的運用很獨特,請結合第④段和第⑤段加以賞析。(6分)
19.作者為什麼說「揚州的繁華還在,但唐代的風流不再?」請聯系全文作簡要分析。(5分)
六.(12分)
20.請根據王維的詩句「竹喧歸浣女」寫一個場景。要求:①想像合理;②語言生動;③不超過50字。(4分)
21.某中學研究型學習小組舉辦《紅樓夢》讀書交流會。主題是「《紅樓夢》詩詞鑒賞」。請為主持人寫一則開場白。要求:①緊扣主題;②表達得體,富有文采;③不寫稱呼語、問候語;④不超過60字。(4分)
22.欣賞漫畫《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生活方式)。請仿照畫面二、三的文字,補寫其餘兩處。要求:①進口畫面內容;②寫兩個5字句;③句末押韻。(4分)
事物少煎烤 住房環保型
清蒸油煙少 節能燈照明
七、(60分)
23.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孫悟空的筋斗雲,哪吒的風火輪,都是神奇想像的產物,寄寓了人類渴求飛速行進的美好願望。誰能想到,晚清幻想小說《新中國》預言百餘年後在上海陸家嘴一帶舉辦萬國博覽會,法國的科幻小說家凡爾納夢想「從地球到月球」,在今天會成為現實?幻想源自人類的求職本能,展現了人類非凡的想像力。幻想推動現實,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樂的源泉……
請根據你對以上材料的理解和體會,選准角度,寫一篇作文。
要求:自選文體,自擬標題(請把標題寫在答題卡上),不少於800字。
語文卷B型 第8頁 (共8頁)
(選自《中國小記》,有刪改)
❸ 2013年湖北高考語文題是什麼
這我清楚,峻致翟登
啊·
❹ 急求2009湖北高考語文試卷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湖北卷)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一、(15分,每小題3分)
1。B 2。C 3。B 4。D 5。D
二、(12分,每小題3分)
6。A 7。D 8。C 9。B
三、(9分,每小題3分)
10。D 11。C 12。B
四、(24分)
13。(10分)
(1)(孟德)用他的衣服換了一把刀和十個餅,攜帶(這些東西)進入山中。
(2)張安道正好執掌秦州,孟德託言有病,得以脫離軍籍成為老百姓。
3)推測虎(要)吃人,先用威風壓倒對方,但(對於)不害怕它的人,虎威就無處施展了吧?
14。(8分)
(1)(4分)
①過橋人似鑒中行,暗寫人影(或橋影)。
②莫放修蘆礙月生,暗寫月影(或蘆影)。
(2)(4分)
上句著眼視覺,寫浮萍破處,山影在水中顯現出來,呼應了第一聯的「清字」。
下句則著墨於聽覺,以細微的草聲襯托出環境的寧靜,呼應了第一聯的「靜」字。
15。(6分)
(1)①郁乎蒼蒼 ②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1)③焚百家之言 ④多於南畝之農夫
(3)法國
(4)《圍城》
五、(18分)
16。(3分)
①窗子是本文的一條重要線索。
②作者開篇寫窗子的功用,接著主要寫「我」喜歡北窗的理由,最後具體形象地描繪想像中北窗的景象。
17。(6分)
①選用了諸如「山陰水曲」、「陰翳」、「枝葉扶疏」、「清虛」、「清暉」等有關文言色彩的詞語,格調典雅。
(或:在用詞上使用了對比手法,如「強烈」與「清淡」、「敞開」與「隱約」、「中午的驕陽」與「落日的古紅」等成對的詞語並舉,使語言繁富而典雅。)
②句式上長短相間,以長句為主,且整散結合,錯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
③使用排比,如接連使用了三個「不喜歡……喜歡……」,顯得整齊、工穩、典雅。
(或:多處直接引用了古典詩文名句,如「晨光之熹微「殘夜水明樓」、「明月照積雪」,使語言具有古典韻味。)
18。(5分)
①月下梅花因光色幽暗而比晴雪梅花更顯空濛靈動。
②因為幽光能激發人的想像,人的想像被放大,人格也被放大,更富有情思。
③因為光度影響了態度,月光與日光所帶來的美感是不同的。
19(4分)
① 通過古牆和疏竹把北窗的光影之美形象地描繪出來,強化了作者對北窗的偏愛,因為此處更宜於讀書和寫作。
② 虛實相生,動靜結合,增強了畫面感,營造了詩的意境。
③ 寫想像中的古牆和疏竹,使行文搖曳生姿,富有變化。
六、(12分)
20。(4分)
答案示例:
(1)(瑪蒂爾德說:我的幸福就是)鑽石項鏈,擁有了鑽石項鏈,就擁有了我的幸福。
(2)(水生說:我的幸福就是)家鄉白洋淀,保衛了白洋淀,就保衛了我的幸福。
21。(4分)
答案示例:王羲之變革了楷書,發展了草書,確立了行書的地位。
22(4分)
答案示例一:
我喜歡的書名:《獻給母親的歌》
理由:把祖國比喻為母親,給母親獻歌,表達了對祖國母親的深愛,直抒胸臆,情真意切。
答案示例二:
我喜歡的書名:《山河歲月歡樂頌》
理由:山河是祖國的代稱,歲月是祖國的歷程,歡樂頌是我們贊美祖國的共同心聲。
七、(60分)
23。(60分)
答案略
❺ 2013年湖北高考語文題是什麼
好啊朋友,腰粘依疥
啊·
❻ 2008年湖北高考語文試卷有哪幾類題型
三、試卷結構
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湖北卷),共設計七道大專題,23道小題。
2.試卷題型及屬其賦分比例如下:
單項選擇題 約佔24%
文言文翻譯題
填空題
簡答題
寫作題
❼ 2013湖北省語文高考作文題
你注意到抄了嗎?裝鮮牛奶襲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裝礦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圓瓶子,裝酒的圓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方圓之間,各得其妙,古詩雲:方圓雖異器,功用信具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謂:上善若水任方圓。以方圓為話題,根據此材料,題目自擬寫作文。
❽ 求2008年高考湖北語文卷答案詳解。謝謝...
一、基礎部分(15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卓(zhuō)著 質(zhǐ)量 褒(bǒo)義詞 因噎(yē)廢食 B.比較(jiào) 恫嚇(hè) 著(zhuó)重號 熠熠(yì)生輝 C.處(chù)理 恪(kè)守 了(liào)望哨 剛愎(bì)自用 D.供(gōng)應 參與(yǔ) 骨(gǔ)子里 裝聾(lóng)作啞 1、【答案】B 【答案解析】ACD三項中均有錯誤,下邊各項中的注音為糾正後的正確讀音。A. 卓 (zhuó) 著 質(zhì)量 褒(bāo)義詞 C. 處 (chǔ) 理 了 (liào) 望哨 D. 參與(yù) 【命題思路】:本題的考查點是「識記現代漢語常用字字音」的能力,能力層級為A級。本題主要考查常用字的准確讀音,如卓 (zhuó) 著、質(zhì)量、褒(bāo)義詞 了 (liào) 望哨、參與(yù),都是聲調出現錯誤。另外,也考查了一個多音字「處」,處 (chǔ) 理,還有一個常見音「chù」。湖北省今年的這道考題,提醒我們,一些地方習慣性發音不準的字,在平時要注意積累,及時更正,提高普通話水平。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鴻鵠之志 如願以償 一偏概全 歸納演譯 B.冥思苦想 自行其事 風姿瀟灑 煙波浩盪 C.氣喘吁吁 相輔相成 匪夷所思 安分守己 D.蠱惑人心 一愁莫展 鼎力相助 面容安詳 2、【答案】C 【答案解析】 A.「歸納演譯」應該是「歸納演繹」 B.「自行其事」應該是「自行其是」D.「一愁莫展」應該是「一籌莫展」 【命題思路】:本題的考查點是「識記現代常用漢字的字形」,主要考查「形似字」的辨析,目的在於考查學生能否根據偏旁的變化推測字的含義進而掌握它的運用方法。本題還涉及到兩種情況需要注意:一是同義異形詞,B項中「豐姿瀟灑」也可寫作「風姿瀟灑」;二是音近形異詞,A項中的「歸納演譯(繹)」,B中的「各行其事(是)」,D項中的「一愁(籌)莫展」。注意到這兩點就可越過命題陷阱作出正確的選擇。 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不當的一句是 A.聽到這個噩耗,老人家癱坐在地上號啕痛哭,雙手也情不自禁地顫抖起來。 B.王寶強在電影《天下無賊》中成功地扮演了胸無城府、朴實憨厚的傻根這一角色。 C.雙塔鎮醫生王東東為了斂財,公然宣稱注射他的免疫球蛋白即可預防EV71疫病。 D.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互相體諒,絕不能因一點小事就耿耿於懷。 3、【答案】A 【答案解析】「情不自禁」:禁,抑制。感情激動得不能控制住自己。強調完全被某種感情所支配。句中應用「不由自主」。 「胸無城府」: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難於揣測的深遠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心口如一。 「宣稱」:公開地用語言、文字表示。 「耿耿於懷」:對所經歷的事持有看法,不能忘卻,牽掛心懷。【命題思路】:本題的考查點是「正確使用詞語」,主要從詞語適用對象、感情色彩和詞義角度考查詞語的正確運用,目的在於告誡學生對於詞語,除了准確掌握其含義之外,還要掌握某些成語的褒貶色彩,進而了解它的適用對象,做到運用准確、得體。A中「情不自禁」對象主要用於感情,不用來形容動作「顫抖」。 4.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第二航站樓交付使用後,設備可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旅客過安見通道的時間,將從目前的10分鍾縮短至1分鍾,縮短了10倍。 B.在那些艱難的日子裡,不管他的身體有多差,生活條件再不好,精神壓力有多大,他都堅持創作。 C.艾滋病(AIDS)是一種傳染病,其病毒通過性接觸或血液、母嬰等途徑傳播,侵入人體後,使人體喪失對病原體的免疫能力。 D.社區服務中心為孩子們准備了跳繩、羽毛球、拼圖、棋類、卡拉OK等19項體育活動,並將20萬元活動經費發動到各社區。 4、【答案】C 【答案解析】A項中的「將從目前的10分鍾縮短至1分鍾,縮短了10倍」錯,數字減少、縮小,只能用分數、百分數,不能用倍數。 B項屬於語序不當。關聯詞語「不管---都」領起的內容,都從屬於「他」,「他」提到前邊才合適; D項屬於不合邏輯。「拚圖」屬於智力游戲,「卡拉OK」屬於文娛活動,可將「體育」改成「文體」。 【命題思路】本題的考查點是「辨析病句」,主要考查了數據的不規范使用、語序錯誤、分類不合乎邏輯幾種病型。數字增大可以用「倍數」,減少、縮小隻能用分數、百分數表示,這也是日常表達中常常可以見到的類型。關聯詞語使用中,主語是放在關聯詞語前還是放在它們後邊,也常見錯誤。主語總領全句,前後都是同一個對象時,主語放在前邊;前後不一致時,分別放在相關的關聯詞後邊。分類不合邏輯也是常見病型。這類題只要把握住不同類型不能「混居」,就容易發現並修正了。 5.下列各句標點符號使用合乎規范的一項是 A.開班會時,班主任正式向全班同學宣布:學校這次徵文比賽確定了兩個主題:一是支持奧運,二是抗震救災。 B.小王的手機響了兩下,是小丁發來的簡訊,邀他一起去逛江灘。他立即回復「現在沒空,明天下午再說。」 C.小雨突發奇想地說:「今天陽光燦爛,我上你家看看好嗎?」博文打趣地說:「去我家?去我家幹嘛,扶貧嗎,哈哈。」 D.她寫博客是給自己解悶。「明天就能見到媽媽了,要是爸爸一起來多好啊!我……」她一陣心酸,寫不下去了。 5、【答案】D 【答案解析】:A項中一句話中有了兩個冒號,造成關系不明,層次混亂。「兩個主題」 後的冒號可以改成逗號。 B項句末句號應該在引號外,總管全句。 C項「扶貧嗎」後邊要用「?」「哈哈」後邊可以使用感嘆號。【命題思路】:該題主要考查了冒號、問號、引號的用法。冒號在使用中,不能亂用,一個分句中,不要出現兩個冒號,否則容易造成兩級解說,關系混亂。引號涉及到句末點號的准確使用,完全引用時句末句號才能放在引號內,部分引用時只能放在引號外,總管全句。這也是高考標點常考的類型。問號的考查,在近幾年也多次受到青睞,就是在我們的學生習作中很容易見到。連續發問,屬於同一話題的,只需要在最後一問結束後打上問號。在平時的使用中也需要注意這幾種常見錯誤類型。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12分,每小題3分)根據《國際濕地公約》,濕地是指自然的或人工的,長久的或暫時的沼澤地、濕源、泥炭地或水域地,擁有靜止或流動的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濱海水域。濕地通常具備三個要素:水成土、臨時或長期的水淹條件、耐濕生物或水生生物(尤其是植物)。這就將人們慣常理解的,僅指水域與陸地之間過渡地帶的濕地概念,擴大至在空間上與之緊密相連的河流、湖泊等水體,使其形成整體,這有利於濕地生態的綜合保護。濱海濕地和由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構成的內陸濕地,屬於自然濕地;為滿足人類需要而建成的水庫、渠道、水田、塘堰等,屬於人工濕地。我國濕地資源豐富,佔世界濕地資源的十分之一。濕地,與森林、海洋並稱地球三大生態系統,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與人類生存發展休戚相關。濕地是許多野生動植物(包括許多瀕危物種)的「家園」,是全球生態系統中的巨大基因庫。濕地也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綿」,能保持大於其土壤自身質量3至9倍甚至更高的蓄水量,能在短時間內蓄積洪水,然後慢慢將水排出。濕地還是有毒物質的降解容器。當人類活動造成的各種有毒物質進入濕地時,許多濕地植物和濕地中的微生物群落,能對其進行降解和轉化,凈化環境。這是濕地享有「地球之腎」美譽的重要原因。濕地資源豐富,是人類的「衣食父母」。濕地提供的動物產品,如魚蝦等,是人類重要的蛋白質來源。產自濕地的穀物養活了全球50%的人口。取自濕地的蘆葦是重要的造紙原料。濕地的水資源不僅為人類提供用水保障,也提供了「舟楫便利」。濕地資源還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轉換能量,如水力或泥炭發電。另外,濕地景觀獨特,是人們理想的旅遊、休閑場所。但長期以來,人類對濕地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和多功能性認識不足,為了眼前或局部利益而透支濕地資源。例如,將大量濕地排水後改作他用,導致濕地面積銳減;過度捕撈、採挖濕地動植物,破壞了濕地生態平衡;上游濕地的林木砍伐造成水土保持功能退化,使中下游泥沙淤積,濕地蓄洪功能下降;工農業和生活污水隨意排放,嚴重污染濕地水體。現在人們已經意識到保護濕地的緊迫性,並積極探索科學的方法。美國密西西比河沿岸農業帶產生的大量硝酸鹽和其他化學物質,不僅導致流域水質惡化,刺激藻類泛濫,還在入海處的墨西哥灣形成一個面積20000平方千米的無氧區。專家們認為,流域內濕地的大量喪失導致入海徑流氮負荷過重,是造成無氧區的主要原因。有專家提出,解決問題的根辦法是在全流域進行大規模濕地生態重建,全面恢復濕地生態系統功能。這個建議已得到認可。由於濕地類型多樣,其功能和價值不盡相同,因此濕地生態的恢復和重建要有具體目標,因「地」制宜。例如,用於控制污染的人工濕地可大量種植蘆葦、香蒲、莎草等植物,通過收割再利用或沉積的方式去除水體中大部分的營養鹽,這是分散和凈化工農業及生活污水的有效辦法。作為鳥類或魚類棲息地的濕地,其生態保護要特別注意保持自然狀態下的「原型」狀貌。以水文調節為目的的濕地建設,重在加強濕地的滯水能力。為人們提供旅遊休閑場所的濕地建設,則更應重視優美環境的營造。當然,各類濕地生態的構建在承擔主要功能的同時,完全可以實現多種功能的有機融合。 6.下列對「濕地」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濕地指長期被靜止或流動的水體覆蓋的地域,如沼澤地、濕源、泥炭地或水域地。 B.濕地中的人工濕地有水庫、渠道、水田、塘堰等,與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密切相關。 C.濕地通常被認為是指水域與陸地之間的過渡地帶,這只是對濕地的一種狹義理解。 D.濕地中的水體與濕地的其他組成部分難以分割,共同構成了濕地整體的生態系統。【答案】A 【答案解析】文中對「濕地」的定義是:「濕地是指自然的或人工的,長久的或暫時的沼澤地、濕源、泥炭地或水域地,擁有靜止或流動的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濱海水域。」A項中「長期」與文中「長久的或暫時」的表述有誤。其它項敘述與文中信息相符。【命題思路】:該題主要是考查科技文「關鍵詞語或概念的理解」。A項錯誤屬於故意混淆概念特徵,丟棄信息,造成概念理解上的偏差。
❾ 2013年湖北高考語文題是什麼
以下為來2013年湖北卷高考作文題:源你注意到了嗎?裝鮮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裝礦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圓瓶子,裝酒的圓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方圓之間,各得其妙,古詩雲:方圓雖異器,功用信具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謂:上善若水任方圓。以方圓為話題,根據此材料,題目自擬寫作文
❿ 第一個問題「2013年湖北高考要求背那些名著」第二個問題,「2013年湖北高考背誦那些文言文和古詩」
一、列入2013年考試范圍的名著目錄
(一)《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推薦的課外讀物
1、《吶喊》魯迅
2、《雷雨》曹禺
(二)《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1至5冊「名著導讀」
1、《論語》
2、《紅樓夢》
3、《哈姆萊特》
二、列入2013年考試范圍的古詩文背誦篇目
(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中7~9年級推薦的篇目
1、魚我所欲也 孟子
2、出師表 諸葛亮
3、桃花源記 陶淵明
4、醉翁亭記 歐陽修
5、使至塞上 王維
6、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中建議的誦讀篇目
1.勸學(君子曰:學不可以已……用心躁也) 荀子
2.逍遙游(北冥有魚……聖人無名) 莊子
3.師說韓愈
4.阿房宮賦杜牧
5.赤壁賦蘇軾
6.氓《詩經》
7.離騷(長太息以掩涕兮……豈余心之可懲) 屈原
8.蜀道難李白
9.登高杜甫
10.琵琶行白居易
11.錦瑟李商隱
1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李煜
13.念奴嬌(大江東去)蘇軾
14.永遇樂(千古江山)辛棄疾
(三)《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1至5冊規定的背誦篇目
1.涉江采芙蓉 《古詩十九首》
2.短歌行 曹操
3.歸園田居(其一)陶淵明
4.秋興八首(其一)杜甫
5.詠懷古跡(其三)杜甫
6.寡人之於國也《孟子》
7.過秦論(及至始皇……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賈誼
8.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辛棄疾
9.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李清照
10.聲聲慢(尋尋覓覓)李清照
11.歸去來兮辭 陶淵明
12.滕王閣序(時維九月……聲斷衡陽之浦)王勃
13.陳情表 李密
(四)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中規定的背誦篇目
1.擬行路難(其四)鮑照
2.夜歸鹿門歌 孟浩然
3.夢游天姥吟留別 李白
4.登岳陽樓 杜甫
5.菩薩蠻(其二)(人人盡說江南好)韋庄
6.李憑箜篌引 李賀
7.蘇幕遮(燎沉香,消溽暑) 周邦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