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英作文 > 2006年廣州中考語文

2006年廣州中考語文

發布時間:2020-12-30 14:55:24

1. 2006-2010年廣州市中考語文作文題目

2010年廣州中考作文題目要求:

請以「獎勵自己」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選文體(詩歌除外);

2、600字以上;

3、文中不能出現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學校的名稱。

2009中考作文題:其樂融融

公園里,老人們正悠閑地打拳踢毽;草坪上,一家老少圍著蹣跚學步的幼兒逗趣;生日聚會,三五知己送上誠摯的祝福……這樣和睦快樂、融合溫馨的情景,生活中經常出現,你有享受過或欣賞過嗎?從中你發現了什麼?

請以「其樂融融」為標題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不少於600字。文中不能出現考生的姓名和學校的名稱。

2008:又見枝頭吐新芽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回大地,原野上、道路旁、房前屋後,那一棵棵、一排排的樹,高的、矮的、直的、彎的、立的、倒的……無論是被凜冽寒風颳得一葉不剩的禿枝,還是依然掛著綠葉的繁枝,都又悄悄地吐出了新芽,嫩嫩的,翠翠的,或淺黃,或淺綠,或微微露出點粉色……

請以「又見枝頭吐新芽」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文體不限,詩歌除外。2.不少於600字。

2007:心中有盞紅綠燈
紅燈亮時,表示車輛行人必須停止前進;綠燈亮時,指示車輛行人可以通行。在現實生活中,「紅燈停綠燈行」除了指交通規則外,還可以指道德規范、行為准則、是非標准……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人們心中總要有盞「紅綠燈」。

請以「心中有盞紅綠燈」為標題寫一篇文章。要求:文體自選(詩歌除外);600字以上。

2006廣州中考作文題
圖片說明「這不僅僅是一個購物袋,其巧妙的設計,讓人感受到創意可以給生活帶來快樂,而且給人許多思考和啟示」,以「創意的快樂」或者「創意的啟示」為主題,寫600字以上的作文,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2. 求2006年廣州市中考題和答案

2006廣州中考英語試題及參考答案
第一部分(共100分)
一、聽力(略)
二、語言知識與運用 (共20小題,20分,每題1分)
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最佳答案。
16. ---Hello. May I speak to Mrs White?
---Sorry. She is out right now. Can I ______ a message?
A. carry B. take C. leave D. give
17. If you don't _______me by two o'clock today, it means I won't be coming.
A. hear B. hear of C. hear from D. hear about
18. ---How much did this CD _______ you, Sally?
---I got it for 5 dollars.
A. use B. spend C. take D. cost
19. Sue got up very late this morning and that was ______she was late for school.
A. why B. what C. where D. whether
20. ---Would you mind _______me a sweater? I feel a little cold.
---Of course not. I'll go and get it right now.
A. to get B. get C. getting D. will get
21. I've had ______bad headache all day, so I think I'll go to _______bed early.
A. a; 不填 B. 不填; the C. 不填 ; 不填 D. a; the
22. ---Could you lend me your dictionary? I left _______ at home.
---Certainly.
A. it B. yours C. one D. mine
23. My aunt will arrive in Guangzhou _______the morning of July 15.
A. at B. on C. in D. till
24. As usual, Meihua _______at 6:30 this morning by her mother to get ready for school.
A. has woken up B. woke up C. wakes up D. was woken up
25. The bus _______ suddenly when a group of students ran onto the road.
A. stops B. stopped C. has stopped D. is stopping
26. My uncle used _______ a very good football player, but this was a long time ago.
A. to being B. being C. be D. to be
27. ---My car has broken down. Could you please give me a ride tomorrow?
---I'm sorry I ________. I'm leaving for London tonight.
A. can't B. mustn't C. couldn't D. shouldn't
28. ---Is _______true that Americans eat hamburgers and hot dogs every day?
---No, that's not true, but they are both very popular foods in America.
A. this B. anything C. it D. something
29. ---I _______to get to the South Mall. Could you tell me which bus I should take?
---Just catch the No. 10 bus from here. It's the 4th stop.
A. am trying B. would try C. tried D. have tried
30. ---How well did you do in the maths exam?
---Better than before. I think it was _______ difficult than the last one.
A. more B. less C. much D. very
31. ______Mrs Wilson came into the classroom, all the children welcomed her.
A. Whether B. As well as C. If D. As soon as
32. Liz is kind to others and she has always found it easy to _______ at school.
A. make friend B. make friend with C. make friends D. make friends with
33. _______weather we had on our holiday!
A. What a good B. How a good C. What good D. How good
34. We didn't have enough chairs, _______some of the students had to sit on the floor.
A. but B. so C. or D. and
35. There was a fire in the street last night, but the firemen _______within twenty minutes.
A. took it out B. brought it out C. worked it out D. put it out
三、完形填空(共10小題,10分,每小題1分)
先通讀下面短文,掌握大意,然後從每題的四個選項中選擇可以相應空白處的最佳答案。
I have always been interested in clowns (小丑). The earliest thing I can remember, as a child of three, is seeing a pair of clowns ---one very fat, and the other very 36 . A traveling circus (馬戲團) came to our town and my parents took me to see it. When we arrived at the circus, everyone was laughing at the clowns. I didn't understand why they were laughing, 37 I laughed too.
While I was 38 , the fat clown came and sat down next to me. 「Shall we dance?」 he asked, then 39 me up and began dancing. I felt frightened and began to cry. 40 then I have been interested in clowns. They make me laugh a lot, although they still make me a bit 41 too.
In life, we sometimes laugh at things that 42 us. We often laugh most at people who make us nervous. When we laugh, we relax and 43 ourselves. People who never laugh can become worried and ill. Laughter is like medicine and a clown is like a 44 .
There have always been, and there will always be clowns, because people need to laugh. Laughter is the best kind of 45 in life.
36. A. happy B. thin C. kind D. lucky
37. A. and B. so C. or D. but
38. A. dancing B. eating C. laughing D. crying
39. A. picked B. threw C. hung D. pushed
40. A. Before B. Since C. By D. From
41. A. tired B. silly C. afraid D. sick
42. A. trouble B. surprise C. interest D. frighten
43. A. play B. love C. enjoy D. understand
44. A. doctor B. nurse C. friend D. teacher
45. A. dream B. medicine C. care D. color
四、閱讀理解(共20小題,40分,每小題2分)
閱讀下面5篇短文,然後根據短文內容選擇最佳答案。
A
It was a great day for a picnic and a picnic was a great day to start the summer holiday. Fred brought his classmates John and Betty to a wonderful picnic place.
After lunch, John said they should play football. When the ball came to Fred, he locked it into some long grass. 「I'll get it.」 he said and hurried off to find the ball. Moments later there was a shout and out came Fred holding his leg, 「I've bitten by a snake!」
As the others rushed over to help. Fred began laughing. 「Ha! I'm not really hurt.」 But Betty didn't laugh, 「I can't believe you did that, Fred. I was really frightened for you.」
The friends then decided to go for a swim. John and Betty jumped into the water. Fred was standing on a long rock by the riverbank and said, 「Watch me jump.」 They shouted excitedly as he went under the water, but as the seconds passed he didn't come back to the top. The friends became worried. Suddenly they heard Fred's laugh, 「Won't you ever learn? I swam behind this tree when I jumped.」
「Very funny, Fred?」 said John angrily. 「Anyway, I'm feeling tired and I'm going for a sleep.」 Betty joined him.
Fred, however, moved to a narrow part of the river and jumped in. Although he was a good swimmer, the water there was moving much faster and Fred found himself dragged away. He managed to catch hold of a tree, but he was very tired now and with the water still moving very fast, couldn't pull himself out.
Back at the picnic place, as Betty and John were preparing to sleep, they heard Fred's cries for help, John looked at Betty and said, 「Does he really think we're so foolish? Wake me up in an hour. It'll be time to go back home then.」
46. What happened when Fred went to get the football?
A. He was bitten by a snake. B. He fell and cut himself.
C. He called for the others to help him. D. He let out a frightening shout.
47. At the end of the story, why didn't John and Betty go to help Fred?
A. They didn't believe that Fred was really in trouble.
B. They thought Fred was a good swimmer.
C. They couldn't hear his cries for help.
D. They were too tired and needed to rest.
48. The underlined word 「dragged」 means 「_______」.
A. pulled B. held C. guided D. gave
49.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is story?
A. It is important for a person to tell the truth.
B. You should know how to swim if toy want to play in the river.
C. You must watch out for snakes in the countryside.
D. Picnics can often be dangerous for children.
B

50. If you want to buy breakfast on your way to school in the morning, where should you go?
A. Italian Pizza Restaurant. B. Sichuan Restaurant and Italian Pizza Restaurant.
C. Harry's Hamburger House. D. Sichuan Restaurant and Harry's Hamburger House.
51. You and your friend want to go out to a restaurant for dinner. It is Monday evening and you have a total of $50 to spend. Where will you go?
A. Sichuan Restaurant or Harry's Hamburger House.
B. Sichuan Restaurant or Italian Pizza Restaurant.
C. Italian Pizza Restaurant.
D. Harry's Hamburger House.
52. Which restaurants are open seven days a week?
A. Sichuan Restaurant and Italian Pizza Restaurant.
B. Italian Pizza Restaurant and Harry's Hamburger House.
C. Sichuan Restaurant and Harry's Hamburger House.
D. Sichuan Restaurant, Harry's Hamburger House and Italian Pizza Restaurant.
5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Italian Pizza Restaurant?
A. It has cheaper food than the other restaurants.
B. It is open earlier than the other restaurants.
C. It is the only restaurant that allows take-away.
D. It is a great place for children to get together.
C
During his life Dr James Naismith worked as a doctor, taught P.E and wrote several books. While he never thought it very important, Dr Naismith is today best known for one thing. He was the inventor of basketball.
Dr James Naismith was born in Canada in 1861 and his first job was at a special sports school in the USA. One day the school principal told James he was having a problem with the students. Because of heavy snow, the students could not go outside. He told James that they needed a sport the boys could play indoors and gave the teacher two weeks to think of something.
It was on the very last day that James came up with his idea. The 「birth of basketball」 is said to be on December 21, 1891, when two teams from the school played the first game. It wa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basketball games of today. It had 9 players on each team and footballs were used instead of basketballs. Soon after, the game changed to 5 players on each side, using special 「basketballs」 through nets.
Although Dr Naismith did not live to see basketball become the worldwide game it is today, in 1936, just three years before his death, basketball became an Olympic sport at the games in Berlin.
5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things did Dr James Naismith NOT do?
A. Teach P.E in school. B. Write some books.
C. Work at hospital. D. Take part in the Olympic Games.
55. In which season did Dr Naismith invent basketball?
A. Summer. B. Winter. C. Spring. D. Autumn.
56. Why is December 21 thought to be the birthday of basketball?
A. It was on this day that Dr Naismith came up with his idea for basketball.
B. It was the day on which Dr Naismith was born.
C. It was the day on which Dr Naismith was asked by his boss to invent a new game.
D. It was on this day that the first game of basketball was played.
57. At the time of Dr Naismith's death,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as true?
A. Basketball was already a worldwide game.
B. Basketball was played with 9 players on each side.
C. Basketball was an Olympic sport.
D. Basketball was still played using footballs.
58.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story?
A. History of Basketball B. How Basketball Has Changed
C. Father of Basketball D. Happy Birthday, Basketball
D
We have always been interested in the moon. 2000 years ago people already knew it moved around the earth and where it would be in the sky at different times of the year. At that time, everything about the moon was learned by watching it carefully in the sky.
When scientists could use telescopes to study the moon more closely, their ideas began to change. They could see the moon was made of rocks. Most scientists thought moon rocks would be different from those on Earth. This was because they believed the moon had once been a planet that had been caught in the earth's gravity (引力) millions of years earlier.
In 1969 moon rocks were finally brought to the earth and studied. Much to their surprise, scientists found that, except for water, the moon and the earth were made of the same things. Once again new ideas were needed for this new information.
After years of study, most scientists now think that the moon was once part of Earth. They believe very early in its history, maybe 4 million years ago, something about the size of Mars hit Earth. This sent billions of rocks into space around our planet. These rocks slowly joined together and after many years became the moon.
In the future, even though our ideas about the moon may change again, we will still be interested in it.
59. What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tell us in the passage?
A. Why people are interested in the moon.
B. How ideas about the moon have changed over time.
C. Where the moon came from in the past.
D. That people have finally learned the truth about the moon.
60. Before 1969 most scientists thought the moon was ________.
A. part of the earth billions of years earlier B. older than the earth
C. a planet caught by the earth's gravity D. made of the same things as the earth
61. From this passage we can learn that ________.
A. scientists in the past were not clever B. the earth was once part of the moon
C. new information brings new ideas D. we now know everything about the moon
第二部分(共35分)
五、句型變換(共5小題,10分,每小題2分)
根據各個句子的要求變換句型,在填寫答題卡時,只要求寫出空格部分的內容。
1. She said to me, 「Don't write the letter with a pencil.」 (改為間接引語)
She told me __________with a pencil.
2. We should water the young trees every two days. (改為被動語態)
The young trees _____________ every two days.
3. They haven't decided where to build the new hospital. (改為同一意思的復合句)
They haven't decid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he new hospital.
4. Tom is very pleased with the painting. Kate is very pleased with the painting, too. (合並為同一意思的簡單句)
______Tom _______ Kate are very pleased with the painting.
5. The boy in white is Sue's child. (就劃線部分提問)
____________________in white?
六、綜合填空(共10格,10分,每格1分)
根據短文內容填入適當的單詞,使短文的意思完整,每格限寫一個單詞,要求首字母與所給的字母相同,在填寫答卷時,要求寫出完整的單詞。
David goes to school in New Zealand. When he was at primary school, he didn't have any 6 h to do. He only had to read for 15 minutes very evening: that's all! His school had a huge sports field that was 7 b enough for four football fields. He loved to run around with his 8 f . His teacher was nice, too. Sometimes she would say, 「9 S your maths work please, children. It's a beautiful day outside. Let's go out and play a 10 g !」
Things have changed since David started high school. He still 11 p a lot of sports, but the work is a bit harder. He has to do some homework, but not too much, only one hour each night.
But the 12 b thing David loves about his high school is all the sports he can play. The sports ground has a running track, a 13 s pool and four football fields. David plays sports every day after school.
David is looking forward to 14 g to university. After he has finished his studies, he wants to 15 t around the world. He dreams and hopes that day he can.

2006廣州中考答案
一、聽力(共30分)
二、語言知識與運用(共20分,每小題1分)
16---20. BCDAC 21---25. ADBDB 26---30. DACAB 31---35. DCCBD
三、完形填空(共10分,每小題1分)
36---40. BDCAB 41---45. CDCAB
四、閱讀理解(共40分,每小題2分)
(A)46---49. DAAA (B)50---53. CDCA (C)54---58. DBDCC
(D)59---61. BCC (E)62---65. BBDA
五、句型變換(共10分,每小題2分)
1. not to write the letter
2. should be watered by us
3. where they will/should build
4. Both, and
5. Whose child is the boy
六、綜合填空(共10分,每格1分)
6. homework 7. big 8. friend(s) 9. Stop 10. game 11. plays 12. best
13. swimming 14. going 15. travel

3. 2006年廣州中考的分數怎麼看字母、數字表示什麼

市招考辦先將每位考生的學業考試各科成績和七科總成績在全市考生中由高到低分別內排序,然後容按比例劃分為A、B、C、D、E五個等級,各等級比例為:A(25%)、B(35%)、C(25%)、D(10%)、E(5%)。考生得到的成績將不是具體的分數,而是單科和七科總成績的等級及位置排序。
例如,有100000名考生參加語文考試,評卷結束後,考試成績統計系統先將100000名考生的成績從高到低自動排序,然後再按規定的比例轉換成五個等級,即1—25000名為A等級,25001—60000名為B等級,60001—85000名為C等級,85001—95000名為D等級,95001—100000名為E等級。
因此,在100000名考生當中,語文為A等級的有25000人。甲考生的語文成績為A等級,且由高到低排序的位置排序是2235,那麼該學生的語文成績為A02235。同樣道理,乙考生的語文成績為B等級,且在B等級內由高到低排序的位置是26,那麼該學生的語文成績為B00026。考生的七科總成績等級及位置排序也依此相應確定。
凡因故缺考的考生,缺考科目的成績計為「E」等級,位置排序記為排位末位值。

4. 2006年廣州語文中考

http://www.ywtd.com.cn/mypage/page1.asp?pid=10014&pgid=65372

廣州市2005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
語文
第一部分 選擇題
一、語言知識及運用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
A.俠義 管轄 愜意 奇思遐想
B.訕笑 禪讓 擅長 喪魂落魄
C.污穢 晦暗 教誨 諱疾忌醫
D.褪色 兌現 蛻變 脫口而出
2.下列詞語中都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泌人心脾 正襟危坐 莫明其妙
B.不屈不撓 輕而易舉 迥乎不同
C.重蹈覆轍 驚心動魄 正重其事
D.登峰造極 吹毛求痴 狼狽不湛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運用有誤的一項是( )
A.現代社會信息日新月異,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習,不斷充電,以適應時代需要。
B.廣州市政府邀請專家為大廣州的城市規劃把脈,以確定未來城市建設的思路。
C.籃球賽場上個別運動員的急躁情緒,往往會導致全隊一瀉千里,不可收拾。
D.姚明的球技要比對方隊員略勝一籌,他往往能夠抓住機會突破重圍再次進球。
4.將下列句子組成一段意思完整的話,語序排列最恰當的一項是( )
①科學技術作為生產力,也越來越顯示出巨大的作用。
②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是馬克思主義歷來的觀點。
③並且指出:「生產力中也包括科學。」
④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馬克思就說過:「機器生產的發展要求自覺地運用自然科學。」
⑤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科學與生產的關系越采越密切了。
A.④③①⑤② B.②④③⑤①
C.④②③⑤① D.①②④③⑤
二、現代文閱讀
知識是形成新創意的素材。但這並不是說,光憑知識就能擁有創造性。發揮創造力的真正關鍵,在於如何運用知識。創造性的思維,必須有探求新事物,並為此而活用知識的態度和意識,在此基礎上,持之以恆地進行各種嘗試。
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約翰·古登貝爾克。他將原來毫不相關的兩種機械——葡萄壓榨機和硬幣打制器組合起來,開發出一種新形式。因為葡萄壓榨機用來從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積上均等加力。而硬幣打制器的功能則是在金幣之類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來。有一天,古登貝爾克半開玩笑地自言自語道:「是不是可以在幾個硬幣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壓榨機的壓力,使之在紙上列印出印花來呢?」由此組合就是印刷機和排版術。
5.這個文段作者論證的主要觀點是( )
A.知識是創造的基礎,是形成新創意的素材。
B.主動地運用知識是發揮創造力的真正關鍵。
C.只有認識到要活用知識才能有創造性思維。
D.只有持之以恆不斷嘗試才能有創造性思維。
6.古登貝爾克組合印刷機的關鍵是( )
A.在單個硬幣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壓榨機的大面積均等壓力。
B.在幾個硬幣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壓榨機的大容量均等分布。
C.將葡萄壓榨機的大面積均等壓力,加在幾個硬幣打制器上。
D.將葡萄壓榨機的大容量均等分布,加在單個硬幣打制器上。

病毒是一種完全寄生的、沒有任何代謝機制的微生物,它們只有在活細胞中才能生存與繁殖。而且它們的繁殖速度也是驚人的。一個存在於細胞內的病毒只需要在25分鍾內便可以變成200個新的病毒。可見,病毒借用它物體繁殖自身的本領是一般生物體所無法比擬的。英國兩位科學家在研究煙草花葉病毒時發現,病毒內含有占總量6%的核酸,其餘皆為蛋白質。很顯然,這類病毒是一種與生命物質類似的核蛋白。科學家還發現了一個奇特現象,像基因這種生命中最關鍵、最為本質的東西,病毒都或多或少地具備,最多的有75個基因。科學家在分別提煉出煙草花葉病毒中的蛋白與核酸之後,又找到了一個十分重要的答案。原來,這兩部分物質各自分離後都無法單獨地侵襲活細胞,這表明二者在分離後都沒有生命活力,但是再度混合之後,又出現了細胞受感染的情況。由此科學家合理地推出了這樣的結論:核酸是病毒的遺傳物質,它只有與蛋白結合,才不至於受到各種環境中水解酶的影響,才能順利地完成感染和繁殖。
7.對文段中關於病毒介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病毒是細胞中的微生物,有一定的代謝功能。
B.病毒靠寄生繁殖,它們繁殖的速度十分緩慢。
C.病毒中都具有生命基因,一般都有75個之多。
D.病毒內的核酸是遺傳物質,蛋白質沒有遺傳性。
……
……

5. 求廣州06年語文中考試題

2006年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
語文模擬試卷(一)

說明:本試卷共三大題,6頁,滿分分,考試時間120分鍾。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在答題卡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填寫自己的考生號、姓名;填寫考場試室號、座位號,再用2B鉛筆把對應兩號碼的標號塗黑。
2.答題必須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的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後再寫上新的答案,改動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區域;不準使用鉛筆、圓珠筆和塗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3.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時,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並交回。

一、積累與運用(34分)
(一)語文知識積累與運用(1~4題每題2.5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讀音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
A.茁壯 笨拙 相形見絀 B.點綴 啜泣 筆耕不輟
C. 沒落 病歿 含情脈脈 D. 揣摩 湍急 惴惴不安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
A.侍才放曠 味同爵蠟 狂妄自大
B.根深蒂固 無與綸比 前赴後繼
C.斷章取義 文彩藻飾 無可置疑
D.油然而生 一視同仁 潛心貫注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運用有誤的一項是 ( )
A.如果只有良好的願望而不按客觀規律辦事,就會適得其反。
B.辦事不徵求他人的意見,自作自受,容易犯錯誤。
C.廣州樓價不斷攀高,使得一些想買樓而又收入不高的人望洋興嘆。
D.亞洲言論和平協會第三屆年會的各項准備工作已經就緒,會議將於近日召開。
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
A.經過阿富汗和伊拉克兩次戰爭,美國得出無須依*大型軍事基地也可以打贏一切戰爭。
B.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使用並研製出了禽流感滅活油乳劑疫苗。
C.在世界各國人民的熱心幫助下,使巴基斯坦地震區受災人民度過了艱難的一關。
D.關注野生動物的生存權,是很多國家動物保護法中的重要內容。

5.名著同學們讀了不少,請你根據表格里的要求,向同學們推薦一本給你印象
最深刻或對你教育最大的一本書。(4分)
讀書文摘卡
書名: 作者:

推薦理由:

6.根據語境,仿照畫線句子,接寫兩句,構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4分)
人需要祝福,需要快樂,需要思念。如果一滴水代表一個祝福,我送你
一個東海; , ;
, 。
7.在下面的對話中,營業員的話是不得體的,請你改正。注意簡明、連貫。(6分)
顧客:營業員,我想買一本《名人傳》,請幫我拿一本,可以嗎?
營業員:你不見我正忙著?
顧客:我有急事,請你快點。
營業員:急什麼,沒有了!
顧客:請再找找看。
營業員:說沒有就沒有。你怎麼這么羅嗦?
(二)古詩文積累與運用(10分)
8.(1)根據初中課本,給下列古詩文補寫出上句或下句。(3分,五題任選三題作答)
①長風破浪會有時, 。(李白《行路難》)
②正是江南好風景,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③ ,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④亂花漸欲迷人眼,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⑤落紅不是無情物, 。(龔自珍《己亥雜詩》)

(2)根據初中課本,默寫李白的《送友人》後四句詩,或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4分)

(3)默寫初中學過的含作戰武器的三句古詩詞。(3分)
(4)附加題: 默寫《觀刈麥》中描寫貧婦人的詩句。(加分題。答對加2分,加分後第8小題的滿分不能超過10分)

二.閱讀與鑒賞(56分)
(一)古詩文閱讀與鑒賞(20分)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9~11題。(15分)
[甲]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乙]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9.結合文意,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6分)
(1) 王之蔽甚矣 (2) 以光先帝遺德
(3) 時時而間進 (4) 引喻失義
(5)期年之後 (6)以塞忠諫之路也
10.翻譯句子。(4分)
(1)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
(2)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11.按要求回答問題。
(1)勸說君王納諫,使之廣開言路,是甲、乙文段共同的話題,他們勸說的方式有何不同? (2分)
(2)進諫難,需要勇氣和智慧;納諫也難,需要氣度和胸懷。甲段中的鄒忌和齊威王,
你更欣賞誰?請簡述理由。(3分)

12.閱讀下面杜甫的一首詩,然後回答問題。(5分)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這首詩頷聯是描寫近望泰山所見的景物,其中「鍾」「割」兩個字用得好,歷來被人稱道。請簡要分析「割」字好在何處?(2分)
(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這一名言。在這里寫出了詩人怎樣的一種精神和氣概?(3分)

(二)現代文閱讀與鑒賞(56分)
閱讀《生物入侵者》中的文段,完成13~14題。(6分)
「生物入侵者」在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的同時,也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構成極大威脅。二戰期間,棕樹蛇隨一艘軍用貨船落戶關島,這種棲息在樹上的爬行動物專門捕食鳥類,偷襲鳥巢,吞食鳥蛋。從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種鳥類中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僅存的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俱減,隨時有絕種的危險。一些生物學家在乘坐由關島飛往夏威夷的飛機上曾先後6次看到棕樹蛇的身影。他們警告說,夏威夷島上沒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樹蛇繁衍的天敵,一旦棕樹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戶,該島的鳥類將在劫難逃。
13.關島上鳥類瀕於滅絕的根本原因是( )(2分)
A. 人們無意中引進了棕樹蛇。
B.二戰期間,棕樹蛇隨一艘軍用貨船落戶關島。
C.沒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樹蛇繁衍的天敵。
D.棕樹蛇專門捕食鳥類,偷襲鳥巢,吞食鳥蛋。
14. 「僅存的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俱減,隨時有絕種的危險」加點的詞語「與日俱減」是什麼詞語的活用?這樣有什麼作用呢?(4分)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15~16題。(6分)
明天是平凡而無情的,它很快地變為今天、化作昨天、成為前天。明天是未可知的,是一連串的問號,用它彎彎的鉤子,鉤著我們又向前跨進一日,又長大三百六十五分之一歲,又不知不覺地添了些許,減少了些許。明天是辛苦的,要工作、要考試、要出操、要買菜、要戰斗,只要有一件事沒辦好,明天就翻臉不認人。明天是脆弱的,如同人生的幸福一般,可能有疾病、有戰爭、有親人離我們永遠而去,即使是一片瓦默默地滑落,也可能奪走我們的生命。
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就說明天不再美好,而只能說明天是太純了,如同一張白紙,雪白得令人發慌。我們可以將它接過來,再隨手遞出去,成為一張零分的白卷;也可以在上面亂塗幾筆,成為糟糕的作品;但更可以賦予它最優美的色彩,最巧妙的情思,成為一幅傳世不朽的傑作啊!所以明天又是操之在我的,是等待我們去開創、去塑造的。對於那些戀人,明天可能是他們的佳期;對於那些辛苦耕耘的人,明天可能是收獲的日子;對於那些勇士,明天或許是面臨戰斗、卻可能得來勝利……
15.文段從哪幾個方面論述「明天並不是那麼美好」的?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明天是平凡而無情的。
B. 明天是未可知的。
C. 明天是辛苦的。
D. 明天是操之在我的。
16. 作者為什麼說明天是一張「雪白得令人發慌」的白紙?(4分)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17~21題。(24分)
誰也無法描繪出他的面目,但世界上處處都能聽到他的腳步聲。
當旭日驅散夜的殘幕時,當夕陽被朦朧的地平線吞噬時,他不慌不忙走著,光明和黑暗都無法改變他行進的節奏。
當蓓蕾在春風中燦然綻開濕潤的花瓣時,當嬰兒在產房裡以響亮的哭聲向世人報到時,他悄無聲息地走著,歡笑不能挽留他的腳步。
當枯黃的樹葉在寒風中飄飄墜落時,當垂危的老人以留戀的目光掃視周圍的天地時,他還是沉著而又默然地走著,嘆息也不能使他停步。
他從你的手指縫里流過去;
從你的腳底下滑過去;
從你的視野和你的思想里飛過去……
他是一把神奇而又無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間創造著種種奇跡。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塵土,把幼苗雕成大樹,把荒漠變成城市和園林。當然,他也能使繁華之都衰敗成荒涼的廢墟,使鋥亮的金屬爬滿綠銹、失去光澤。老人額頭的皺紋是他刻出來的,少女臉上的紅暈也是他描繪出來的。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運動正是由他精心指揮著。
他按時撕下一張又一張日歷,把將來變成現在,把現在變成過去,把過去變成越來越遠的歷史。
他慷慨,他不必企求,屬於你的,他總是如數奉獻。
他公正,不管你權重如山、腰纏萬貫,還是一介布衣、兩袖清風,他都一視同仁。沒有人能將他占為已有。哪怕你一擲千金,他也決不會因此施捨一分一秒。
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後長出綠陰,結出沉甸甸的果實。
你漠視他,他就化為輕煙,消散得無影無蹤。
有時,短暫的一瞬會化成永恆,這是因為他把你的腳印深深地留在了人們的心裡。
有時,漫長的歲月會變成一瞬,這是因為濃霧和風沙湮沒了他的腳印。

17.文中的「他」指代的是什麼?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麼?(5分)
18.為什麼說「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運動正是由他精心指揮著」?(3分)
19.本文中的「他」有何特點,請分條概括。(寫出三條即可)(6分)
20.文章中對比手法的運用很成功,試找出一處加以賞析。(5分)
21.請選用一種你擅長的修辭手法寫一段話來描寫你心中的「他」。(5分)

三、寫作與表達(1小題,60分)
22.從下面兩道作文題中選擇一題,按要求作文。
(1)「和」字,字祥義豐,意味深遠,寄託著中華民族的美好願望。對人和善、和藹,對己平和、氣和;家和萬事興,鄰和勝親人;商場上和氣生財,困難時同舟共濟;人類嚮往和樂,世界需要和平……
請以「和」為話題,選擇你最擅長的一種文體,自擬題目,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中不能出現考生姓名和所在學校名稱。
(2)在你成長的道路上,你可能曾經做過傻事,或遇到失敗,或有過後悔,或流下過傷心的淚水……但正是這些經歷,使你逐步增長了知識,感受了人生,獲得了啟迪,體驗了純真……請將題目「 告訴我(過錯、挫折、失敗、懊悔、眼淚……)」補充完整,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中不能出現考生姓名和所在學校名稱。

參考答案
1.C 2.D 3.B 4.D (各2.5分)
5.書名(1分);作者(1分);說清推薦的理由(2分)
6.示例:如果一顆星代表一份快樂,我送你一條銀河;如果一棵樹代表一縷思念,我送你一片森林。(與畫線句子句式相同,語句通順即可;每句1分)
7.(1)請稍候,馬上給你拿
(2)對不起,沒有了
(3)您到別的地方再看看,這兒真的沒有了(或:請您把地址留下,進貨後就通知您) (改寫的句子只要是委婉得體即可,每句2分)
8.默寫(10分,凡錯、漏、多一字,該句不得分)
(1) ①直掛雲帆濟滄海 ②落花時節又逢君 ③無可奈何花落去 ④淺草才能沒馬蹄 ⑤化作春泥更護花
(2)《送友人》: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腸斷人在天涯。
(3)干戈寥落四周星 、醉里挑燈看劍、弓如霹靂弦驚 、將軍角弓不得控、半夜軍行戈相撥、折戟沉沙鐵未銷、提攜玉龍為君死、會挽雕弓如滿月、
(4)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9.(1)受蒙弊 (2)發揚光大 (3)間或(偶然) (4)適宜(恰當)
(5)滿 (6)以致(各1分)
10.(1)我的妻子偏愛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於我,他們都認為我比徐公漂亮。(2)這真是處在萬分危急、存亡難料的時刻。 (各2分)
11.(1)委婉勸說(口頭勸說、類比、隱喻、婉諫) ;直言勸說(書面勸說、直諫) (各1分)
(2)鄒忌:有勇氣、說話講究技巧、忠誠、有自知之明等;齊威王:胸懷
寬廣、虛心納諫、有富國強兵的願望等。 鄒忌(齊威王)(1分),說出理
由(2分)
12.(1)一個「割」字寫出了高大的泰山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切斷,形成兩種不同的自然景觀,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分)
(2)寫出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的精神和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3分)
13.C (2分)
14.是「與日俱增」的活用。(1分)詞語活用能用極少的字表達准確、完整的意思。(3分)
15.D(2分)
16.明天太純,只有好好把握,勇於開創,才能有一個美好的明天。(從正面、反面分析皆可,意思相符即可,4分)
17.光陰(或時間)。(2分)告誡人們珍惜時間。(3分)
18.因為光陰是一把神奇而又無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間創造著種種奇跡,使很多事物產生巨大的變化。(3分,照抄原文2分)
19.他不會停滯腳步,他一視同仁(慷慨、公正亦可),容易消失,能改變一切(答對一句得2分)
20.如「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後長出綠陰,結出沉甸甸的果實。/ 你漠視他,他就化為輕煙,消散得無影無蹤。」(找出句子2分);富有哲理,告誡人們珍惜時間。(賞析3分)
21.修辭(1分);符合題意(2分);語句通順(1分);描寫准確、精當(1分)
22.作文(請分項評分)
作文分項分等評分表(60分)
項目 一等(好) 二等(較好) 三等(中) 四等(較差) 五等(差)


25
分 切合題意,立意深刻,內容充實
25-21分 符合題意,
中心明確,
內容較充實
20-16分 基本符合題意,有中心,內容單薄
15-11分 偏離題意,有中心
有內容
10-6分 完全偏離題意

5-0分


25
分 語言准確、流暢、生動

25-21分 語言准確、
通順

20-16分 語言基本通順,有語病

15-11分 語言基本通順,語病較多
10-6分 語言不通順,語病較多
5-0分


6
分 結構嚴謹、完整
6分 結構完整,有條理
5分 結構基本完整
4-3分 結構不完整

2分 結構混亂

1-0分


4
分 卷面美觀,沒有錯別字和標點錯誤
4分 字體端正,錯別字和標點錯誤較少

3分 字體清楚,錯別字和標點錯誤較少

2分 字跡難辨,錯別字和標點錯誤較多

1分 卷面混亂,錯別字和標點錯誤較多
0分

6. 廣州中考歷年作文題目

2013年廣州中考抄語文作文題目:《襲出錯》
以出錯為題目寫一篇文章,作文要求600字以上,文體自選(除詩歌外)。
2012年廣州中考語文作文題目:《改變一點點》
改變一點點。文體自選(詩歌除外);600 字以上;文中不能出現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學校名稱。

7. 2006廣州中考語文題及答案

來這里吧!
http://www.ywtd.com.cn/mypage/mypage1.asp?pid=62746

8. 【緊急】請問哪位大蝦有廣州市2006年的語文中考題

一、按要求給下列1—20題選擇答案(寫在括弧里)。(20分)
1.紅色字注音都正確的一組是: 〔 〕
A.浸漬(jìn) 宿儒(sù) 赦免(shè) 恣睢(zì)
B.游弋(yì) 貴恙(yàng) 妖嬈(ráo) 詰責(jì)
C.殺戮(lù) 讕言(lán) 醞釀(rǎng) 斟酌(zhuó)
D.旌旗(jīng) 乾涸(hē) 教誨(huǐ) 贊譽(yù)
2.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
A.害人聽聞 殉職 嗟來之食 樞紐 杞人憂天
B.隨聲符和 展轉 安然無恙 隔膜 改邪歸正
C.巧妙絕倫 翔實 漫不經心 宰割 循序漸近
D.鄭重其事 悲慟 盪然無存 晨曦 處心積慮
3.詞中紅色字與「隔絕」的「絕」字義相同的是: 〔 〕
A.絕對 B.絕壁 C.滔滔不絕 D.巧妙絕倫
4.全是褒義詞的一組是: 〔 〕
A.殉職 文采 標致 因地制宜 意氣風發
B.卓著 傑作 珍藏 別具匠心 精益求精
C.淵博 晶瑩 尋覓 有案可稽 堅貞不屈
D.抖擻 淳樸 詫異 妙手偶得 縱橫決盪
5.畫線詞語解釋正確的是: 〔 〕
那些新芽,條播的行列整齊,撒播的萬頭攢動,點播的 傲然不群 ,帶
著笑、發著光,充滿了無限生機。
A.形容點播出土的新芽很不合群。
B.形容點播出土的新芽與眾不同。
C.形容點播出土的新芽有驕傲的氣息。
D.形容點播出土的新芽長勢茁壯。
6.根據句意,依次填空最恰當的一組是: [ 〕
①我們決不需要恢復所謂東林( )就讓它永遠成為古老的歷史陳跡去吧。
②盧進勇( )地把手插進那濕漉漉的衣服。他覺得那同志的胸口和衣服一樣冰冷了,在左腋窩里,他摸出了一個硬紙包,遞到那同志的手裡。
③那時,紅軍每天每頓只能吃南瓜充飢,但同志們仍然( )地唱:「天天吃南瓜,革命打天下!」
④有如走路要用兩條腿走,吃飯要一口一口吃,這些道理誰都懂得。但 稍有變化,( )的情況,常常是存在的。
A.遺願 驚恐 精神奕奕 不知所措
B.遺傳 惶恐 百感交集 舉旗不定
C.遺風 惶惑 意氣風發 臨事而迷
D.遺跡 驚惶 慷慨激昂 急如星火
7.辨別單句和復句,屬於單句的是: 〔 〕
A.忽然烏雲密布,下了一陣大雨。
B.一條黃綠相間的琉璃屋檐,把巍峨的大會堂的輪廓從蔚藍色的天空中勾畫出來。
C.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D.老楊走了,消息馬上傳遍了全村。
8.來翁羈兆釙〉鋇囊蛔槭牽骸 ?〔 〕
( )只站在水邊,先是一陣子呆著,再發一陣子空想,( )能夠想出一大堆「道理」來,自己還是不會游泳,對於別的游泳的人( )沒有好處。
A.由於 所以 就
B.盡管 如果 也
C.如果 即使 也
D.如果 即使 就
9.對復句層次和分句間關系分析正確的是: [ 〕
a.我贊美白楊樹,
b.就因為它不但象徵了北方的農民,
c.尤其象徵了今天我們民族解放斗爭中所不可缺的朴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
A.
B.
C.
D.
10.沒有語病的是: 〔 〕
A.從這些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充分說明改革開放的方針是完全正確的。
B.只有合理地發現和解決矛盾,才能調動群眾的積極性。
C.各單位還建立和健全了群眾性的地段保潔制度。
D.科學的力量終於以偉大的不可壓抑戰勝了神權。
11.句子主幹提取錯誤的是: 〔 〕
A.廠里的工程師們認真地總結出了有價值的經驗。
句子主幹:工程師們總結經驗。
B.這家剛成立的廠子非常及時地試製成功了幾種很受歡迎的新產品。
句子主幹:廠子試制產品。
C.我不是一個懦夫。
句子主幹:我是懦夫。
D.今天,我們社會主義時代的偉大革命和建設,更加需要大批社會主義時代的巨人。
句子主幹:革命和建設需要巨人。
12.對修辭方法依次作出正確判斷的一組是: 〔 〕
①孔子曰:「何陋之有?」
②現在我所謂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
③滿窯里圍得不透風,腦畔上還響著腳步聲。
④一棵新芽簡直就是一顆閃亮的珍珠。
A.反問 反問 誇張 比喻
B.設問 反問 擬人 比喻
C.反問 設問 比喻 誇張
D.設問 設問 誇張 擬人
13.按要求變換句式有誤的是: 〔 〕
A.老同志這種看來淡漠的反應激怒了小李。
變換成被動句:小李被老同志這種看來淡漠的反應激怒了。
B.自由主義的性質如此,革命隊伍中不應該保留它的地位

變換成反問句:自由主義的性質如此,革命隊伍中還應該保留它的地位嗎?
C.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首先有它的物質基礎。
變換成否定句: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首先不能不否定有它的物質基礎。
D.母親現在離我而去了,我將永不能再見她一面了,這個哀痛是無法補救的。
變換成感嘆句:母親現在離我而去了,我將永不能再見她一面了,這個無法補救的哀痛多麼巨大啊!
14.小說的三要素是: 〔 〕
A.人物描寫方法、故事情節、環境
B.人物、情節的開端、發展、結局、環境
C.人物、情節、環境
D.人物、情節的開端、發展、結局、自然環境描寫
15.對文體常識判斷有誤的是: 〔 〕
A.議論文的三要素是論點、論據和論證方式。
B.說明文是以說明表達方式為主的文章。
C.記敘文的要素有: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D.書信屬應用文體,除內容外,還要有一定的書寫格式。
16.作品和作者搭配有誤的一組是: 〔 〕
A.《石壕吏》《春夜喜雨》 杜甫
B.《賣炭翁》《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C.《多收了三五斗》《蘇州園林》 葉聖陶
D.《<白毛女>選場》《在烈日和暴雨下》 老舍
17.作品、作家和作家國籍搭配有誤的一組是: 〔 〕
A.《最後一課》 都德 法國
B.《皇帝的新裝》 安徒生 丹麥
C.《競選州長》 馬克·吐溫 美國
D.《變色龍》 莫泊桑 俄國
18.和原文不一樣的是: 〔 〕
A.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
B.林盡水源,便有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
C.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D.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19.譯文有錯誤的是: 〔 〕
A.婉貞於是率諸少年結束而出,皆玄衣白刃,剽疾如猿猴。
譯文:馮婉貞率領這些年輕人停止手中活兒走出村莊,全都穿上黑色的衣服,拿著雪亮的刀,動作敏捷,像猿猴似的。
B.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雲。
譯文:(他)曾經送給我一隻核船,刻的是蘇東坡游赤壁的故事。
C.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譯文:大官們眼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
D.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
譯文:秦王變了臉色,挺身跪起向唐睢道歉說:……
20.結合句意,對畫橫線的詞語解釋得確切的是: 〔 〕
A.其實我並沒有決意要學生物學,因為看得他有些 凄然 ,便說了一個慰安他的謊話。
凄然:冷清的樣子。
B.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麼「 君子固窮 」,什麼「者乎」之類。
君子固窮:君子本來就是貧窮的。
C.這樣枝枝葉葉靠緊團結,力求上進的白楊樹,宛然象徵了今天在華北平原 縱橫決盪 ,用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那種精神和意志。
縱橫決盪:縱橫馳騁,沖殺突擊。
二、閱讀記敘文,按要求作答。(21分)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雲,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1.「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一句中的「這樣」指代的內容是: 〔 〕
A.上野的櫻花。
B.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雲。
C.花下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
D.花下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精心打扮」的「丑態」。
2.「東京也無非是這樣」表達的作者的感情是: 〔 〕
A.失望的情緒。
B.對「清國留學生」具有民族色彩的發型的喜愛。
C.對「清國留學生」發型的反感。
D.對「清國留學生」發型及動作的厭惡。
3.與「油光可鑒」中的「鑒」字意思相同的紅色字是: 〔 〕
A.引以為鑒 B.光可鑒人 C.鑒賞 D.鑒於
4.「形成一座富士山」一句運用的修辭方法是___________,
其表達作用是: 〔 〕
A.突出「清國留學生」發髻特點。
B.突出「清國留學生」不肯剪掉辮子,以示忠於清王朝。
C.突出「清國留學生」不倫不類的怪樣子,讓人反感。
D.突出「清國留學生」的形象與眾不同。
5.「標致」一詞原為褒義色彩,意思是:_____________,在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褒義詞貶用,其表達效果是:_________。
6.這段文字抓住了主要特徵寫人物,這個特徵是___________,反映出人物
的思想品質是: 〔 〕
A.「清國留學生」愛打扮。
B.「清國留學生」愛護自己的辮子,因為它是忠於清王朝的象徵。
C.「清國留學生」招搖花下、醉生夢死的腐朽思想。
D.「清國留學生」守舊的思想。
7.這段文位元組選自《藤野先生》的開頭,文章開頭不寫藤野先生,卻寫「清國留學生」,恰當的分析是: 〔 〕
A.開頭不寫藤野先生,而寫「清國留學生」,這不僅跟文題無關,也跟懷念藤野先生的中心無關。
B.開頭寫「清國留學生」,跟寫藤野先生是一致的,因為他們都是作者在日本所見到的典型人物,寫這些是與作者的愛國思想合拍的。
C.開頭寫「清國留學生」,和藤野先生是有關系的,作者想用「清國留學生」「油光可鑒」的妝扮,來襯托藤野先生穿著的儉朴,這不僅符合贊揚藤野先生品格這一中心要求,而且都是抓住人物特徵來刻畫的。
D.開頭雖然沒有直接寫藤野先生,但這是作者離開東京去仙台的緣由,以「清國留學生」丑惡行為,為後來寫藤野先生熱情關心中國留學生以及「我」對藤野先生的感激作了鋪墊,因此仍然和懷念藤野先生這一中心一致。
三、閱讀說明文,按要求作答。(18分)
①永定河上的盧溝橋,修建於公元1189到1192年間。②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③橋寬約8米,路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④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把11個石拱聯成一個整體。⑤由於各拱相聯,所以這種橋叫做聯拱石橋。⑥永定河發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卻從沒出過事,足見它的堅固。⑦橋面用石板鋪砌,兩旁有石欄石柱。⑧每個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的獅子。⑨這些石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萬狀,惟妙惟肖。
1.這段文字說明的對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段文字說明對象的特徵是: 〔 〕
A.盧溝橋建成的年代比較久遠。
B.盧溝橋的結構堅固。
C.盧溝橋是聯拱石橋。
D.盧溝橋有許多石獅裝飾,獨具特色。
3.這段文字共有九句話,畫分層次恰當的是: 〔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4.對這段文字運用的說明方法分析正確的一組是: 〔 〕
A.列數字 下定義 作比較 打比方
B.列數字 作比較 打比方 舉例子
C.列數字 下定義 作比較 舉例子
D.下定義 列數字 作比較 分類別
5.文中在說明橋柱上的石獅子時,運用的修辭方法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6.簡析紅色詞語「幾乎」在文中起的作用。
四、閱讀議論文,按要求作答。(15分)
我國有句古語:「飛瀑之下,必有①深潭。」是說飛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憑著它那頑強的韌勁,硬是把平地沖成了一個碧綠的深潭。在學習上也是這樣。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攀登科學技術高峰中必然要遇到「陡峭的山峰」。我們有些青年人認識不到這一點,思想上沒有吃苦的准備,因而往往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易犯冷熱病。心血來潮時,連續通宵達旦,恨不得一口吃成一個「胖子」;情緒低落時,心灰意懶,難得看上幾頁書。這樣的學習,勢必會「虎頭蛇尾」,事倍功半。學習需要有恆心,有毅力。毛澤東同志年輕時曾寫過這么一副對聯:「貴有恆,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在我國歷史上凡學有所長的人,都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正因為他們長年累月地不斷積累、更新、擴展,才使他們獲得了豐富的知識,沖出了知識②「深潭」。
1.本文的論點是: 〔 〕
A.飛瀑之下,必有深潭。
B.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C.學習需要有恆心,有毅力。
D.在我國歷史上,凡學有所成的人,都有堅持不懈的精神。
2.文中「我們有些青年人認識不到這一點……」這個事實論據截止句是: 〔 〕
A.易犯冷熱病
B.恨不得一口吃個「胖子」
C.難得看上幾頁書
D.事倍功半
3.根據第2題這一事例,文中得出的結論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話解釋毛澤東同志寫的那副對聯: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最後兩句:「在我國歷史上凡學有所長的人……沖出了知識的『深潭'。」和對聯中的哪句話聯系?
五、閱讀文言文,按要求作答。(6分)
1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上面文字論述的是: 〔 〕
A.人只有處於困境才能有作為,國沒有憂患才能發展的道理。
B.若人處於困境,國處於憂患就一定要滅亡的道理。
C.人若經常處於困境,就無法發揮才能,國若無憂患則往往要遭滅亡的道理。
D.人處於困境才能奮發,國無憂患則往往要遭到滅亡的道理。
2.下面語句理解不恰當的是:
A.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理解:反映了作者深沉的感慨,同時暗含譏諷,表現了對追名逐利的世態的鄙棄與厭惡。
B.微斯人,吾誰與歸?
理解:這句話既表明了范仲淹以古仁人為榜樣的志向,也表達了對老朋友滕子京的殷切希望。
C.嗚呼!熟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理解:這句話集中體現了《捕蛇者說》作者對封建統治者橫征暴斂的不滿與揭露。
D.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理解:先帝開創統一全國大業沒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現在天下分裂成三國,形勢危急,表現了諸葛亮對三國情況分析得正確。
六、作文:(40分)
中學生學習那麼忙,有業余愛好好不好呢?請以你自己或身邊同學的實際為例:寫寫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要求:1.文體不限。
2.數字:600字左右。
3.題目自擬。

9. 誰有,廣州市2006年語文中考題

一、按要求給下列—20題選擇答案(寫在括弧里)。(20分)
1.紅色字注音都正確的一組是: 〔 〕
A.浸漬(jìn) 宿儒(sù) 赦免(shè) 恣睢(zì)
B.游弋(yì) 貴恙(yàng) 妖嬈(ráo) 詰責(jì)
C.殺戮(lù) 讕言(lán) 醞釀(rǎng) 斟酌(zhuó)
D.旌旗(jīng) 乾涸(hē) 教誨(huǐ) 贊譽(yù)
2.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
A.害人聽聞 殉職 嗟來之食 樞紐 杞人憂天
B.隨聲符和 展轉 安然無恙 隔膜 改邪歸正
C.巧妙絕倫 翔實 漫不經心 宰割 循序漸近
D.鄭重其事 悲慟 盪然無存 晨曦 處心積慮
3.詞中紅色字與「隔絕」的「絕」字義相同的是: 〔 〕
A.絕對 B.絕壁 C.滔滔不絕 D.巧妙絕倫
4.全是褒義詞的一組是: 〔 〕
A.殉職 文采 標致 因地制宜 意氣風發
B.卓著 傑作 珍藏 別具匠心 精益求精
C.淵博 晶瑩 尋覓 有案可稽 堅貞不屈
D.抖擻 淳樸 詫異 妙手偶得 縱橫決盪
5.畫線詞語解釋正確的是: 〔 〕
那些新芽,條播的行列整齊,撒播的萬頭攢動,點播的 傲然不群 ,帶
著笑、發著光,充滿了無限生機。
A.形容點播出土的新芽很不合群。
B.形容點播出土的新芽與眾不同。
C.形容點播出土的新芽有驕傲的氣息。
D.形容點播出土的新芽長勢茁壯。
6.根據句意,依次填空最恰當的一組是: [ 〕
①我們決不需要恢復所謂東林( )就讓它永遠成為古老的歷史陳跡去吧。
②盧進勇( )地把手插進那濕漉漉的衣服。他覺得那同志的胸口和衣服一樣冰冷了,在左腋窩里,他摸出了一個硬紙包,遞到那同志的手裡。
③那時,紅軍每天每頓只能吃南瓜充飢,但同志們仍然( )地唱:「天天吃南瓜,革命打天下!」
④有如走路要用兩條腿走,吃飯要一口一口吃,這些道理誰都懂得。但 稍有變化,( )的情況,常常是存在的。
A.遺願 驚恐 精神奕奕 不知所措
B.遺傳 惶恐 百感交集 舉旗不定
C.遺風 惶惑 意氣風發 臨事而迷
D.遺跡 驚惶 慷慨激昂 急如星火
7.辨別單句和復句,屬於單句的是: 〔 〕
A.忽然烏雲密布,下了一陣大雨。
B.一條黃綠相間的琉璃屋檐,把巍峨的大會堂的輪廓從蔚藍色的天空中勾畫出來。
C.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D.老楊走了,消息馬上傳遍了全村。
8.來翁羈兆釙〉鋇囊蛔槭牽骸 ?〔 〕
( )只站在水邊,先是一陣子呆著,再發一陣子空想,( )能夠想出一大堆「道理」來,自己還是不會游泳,對於別的游泳的人( )沒有好處。
A.由於 所以 就
B.盡管 如果 也
C.如果 即使 也
D.如果 即使 就
9.對復句層次和分句間關系分析正確的是: [ 〕
a.我贊美白楊樹,
b.就因為它不但象徵了北方的農民,
c.尤其象徵了今天我們民族解放斗爭中所不可缺的朴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
A.
B.
C.
D.
10.沒有語病的是: 〔 〕
A.從這些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充分說明改革開放的方針是完全正確的。
B.只有合理地發現和解決矛盾,才能調動群眾的積極性。
C.各單位還建立和健全了群眾性的地段保潔制度。
D.科學的力量終於以偉大的不可壓抑戰勝了神權。
11.句子主幹提取錯誤的是: 〔 〕
A.廠里的工程師們認真地總結出了有價值的經驗。
句子主幹:工程師們總結經驗。
B.這家剛成立的廠子非常及時地試製成功了幾種很受歡迎的新產品。
句子主幹:廠子試制產品。
C.我不是一個懦夫。
句子主幹:我是懦夫。
D.今天,我們社會主義時代的偉大革命和建設,更加需要大批社會主義時代的巨人。
句子主幹:革命和建設需要巨人。
12.對修辭方法依次作出正確判斷的一組是: 〔 〕
①孔子曰:「何陋之有?」
②現在我所謂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
③滿窯里圍得不透風,腦畔上還響著腳步聲。
④一棵新芽簡直就是一顆閃亮的珍珠。
A.反問 反問 誇張 比喻
B.設問 反問 擬人 比喻
C.反問 設問 比喻 誇張
D.設問 設問 誇張 擬人
13.按要求變換句式有誤的是: 〔 〕
A.老同志這種看來淡漠的反應激怒了小李。
變換成被動句:小李被老同志這種看來淡漠的反應激怒了。
B.自由主義的性質如此,革命隊伍中不應該保留它的地位

變換成反問句:自由主義的性質如此,革命隊伍中還應該保留它的地位嗎?
C.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首先有它的物質基礎。
變換成否定句: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首先不能不否定有它的物質基礎。
D.母親現在離我而去了,我將永不能再見她一面了,這個哀痛是無法補救的。
變換成感嘆句:母親現在離我而去了,我將永不能再見她一面了,這個無法補救的哀痛多麼巨大啊!
14.小說的三要素是: 〔 〕
A.人物描寫方法、故事情節、環境
B.人物、情節的開端、發展、結局、環境
C.人物、情節、環境
D.人物、情節的開端、發展、結局、自然環境描寫
15.對文體常識判斷有誤的是: 〔 〕
A.議論文的三要素是論點、論據和論證方式。
B.說明文是以說明表達方式為主的文章。
C.記敘文的要素有: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D.書信屬應用文體,除內容外,還要有一定的書寫格式。
16.作品和作者搭配有誤的一組是: 〔 〕
A.《石壕吏》《春夜喜雨》 杜甫
B.《賣炭翁》《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C.《多收了三五斗》《蘇州園林》 葉聖陶
D.《<白毛女>選場》《在烈日和暴雨下》 老舍
17.作品、作家和作家國籍搭配有誤的一組是: 〔 〕
A.《最後一課》 都德 法國
B.《皇帝的新裝》 安徒生 丹麥
C.《競選州長》 馬克·吐溫 美國
D.《變色龍》 莫泊桑 俄國
18.和原文不一樣的是: 〔 〕
A.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
B.林盡水源,便有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
C.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D.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19.譯文有錯誤的是: 〔 〕
A.婉貞於是率諸少年結束而出,皆玄衣白刃,剽疾如猿猴。
譯文:馮婉貞率領這些年輕人停止手中活兒走出村莊,全都穿上黑色的衣服,拿著雪亮的刀,動作敏捷,像猿猴似的。
B.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雲。
譯文:(他)曾經送給我一隻核船,刻的是蘇東坡游赤壁的故事。
C.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譯文:大官們眼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
D.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
譯文:秦王變了臉色,挺身跪起向唐睢道歉說:……
20.結合句意,對畫橫線的詞語解釋得確切的是: 〔 〕
A.其實我並沒有決意要學生物學,因為看得他有些 凄然 ,便說了一個慰安他的謊話。
凄然:冷清的樣子。
B.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麼「 君子固窮 」,什麼「者乎」之類。
君子固窮:君子本來就是貧窮的。
C.這樣枝枝葉葉靠緊團結,力求上進的白楊樹,宛然象徵了今天在華北平原 縱橫決盪 ,用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那種精神和意志。
縱橫決盪:縱橫馳騁,沖殺突擊。
二、閱讀記敘文,按要求作答。(21分)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雲,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1.「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一句中的「這樣」指代的內容是: 〔 〕
A.上野的櫻花。
B.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雲。
C.花下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
D.花下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精心打扮」的「丑態」。
2.「東京也無非是這樣」表達的作者的感情是: 〔 〕
A.失望的情緒。
B.對「清國留學生」具有民族色彩的發型的喜愛。
C.對「清國留學生」發型的反感。
D.對「清國留學生」發型及動作的厭惡。
3.與「油光可鑒」中的「鑒」字意思相同的紅色字是: 〔 〕
A.引以為鑒 B.光可鑒人 C.鑒賞 D.鑒於
4.「形成一座富士山」一句運用的修辭方法是___________,
其表達作用是: 〔 〕
A.突出「清國留學生」發髻特點。
B.突出「清國留學生」不肯剪掉辮子,以示忠於清王朝。
C.突出「清國留學生」不倫不類的怪樣子,讓人反感。
D.突出「清國留學生」的形象與眾不同。
5.「標致」一詞原為褒義色彩,意思是:_____________,在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褒義詞貶用,其表達效果是:_________。
6.這段文字抓住了主要特徵寫人物,這個特徵是___________,反映出人物
的思想品質是: 〔 〕
A.「清國留學生」愛打扮。
B.「清國留學生」愛護自己的辮子,因為它是忠於清王朝的象徵。
C.「清國留學生」招搖花下、醉生夢死的腐朽思想。
D.「清國留學生」守舊的思想。
7.這段文位元組選自《藤野先生》的開頭,文章開頭不寫藤野先生,卻寫「清國留學生」,恰當的分析是: 〔 〕
A.開頭不寫藤野先生,而寫「清國留學生」,這不僅跟文題無關,也跟懷念藤野先生的中心無關。
B.開頭寫「清國留學生」,跟寫藤野先生是一致的,因為他們都是作者在日本所見到的典型人物,寫這些是與作者的愛國思想合拍的。
C.開頭寫「清國留學生」,和藤野先生是有關系的,作者想用「清國留學生」「油光可鑒」的妝扮,來襯托藤野先生穿著的儉朴,這不僅符合贊揚藤野先生品格這一中心要求,而且都是抓住人物特徵來刻畫的。
D.開頭雖然沒有直接寫藤野先生,但這是作者離開東京去仙台的緣由,以「清國留學生」丑惡行為,為後來寫藤野先生熱情關心中國留學生以及「我」對藤野先生的感激作了鋪墊,因此仍然和懷念藤野先生這一中心一致。
三、閱讀說明文,按要求作答。(18分)
①永定河上的盧溝橋,修建於公元1189到1192年間。②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③橋寬約8米,路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④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把11個石拱聯成一個整體。⑤由於各拱相聯,所以這種橋叫做聯拱石橋。⑥永定河發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卻從沒出過事,足見它的堅固。⑦橋面用石板鋪砌,兩旁有石欄石柱。⑧每個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的獅子。⑨這些石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萬狀,惟妙惟肖。
1.這段文字說明的對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段文字說明對象的特徵是: 〔 〕
A.盧溝橋建成的年代比較久遠。
B.盧溝橋的結構堅固。
C.盧溝橋是聯拱石橋。
D.盧溝橋有許多石獅裝飾,獨具特色。
3.這段文字共有九句話,畫分層次恰當的是: 〔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4.對這段文字運用的說明方法分析正確的一組是: 〔 〕
A.列數字 下定義 作比較 打比方
B.列數字 作比較 打比方 舉例子
C.列數字 下定義 作比較 舉例子
D.下定義 列數字 作比較 分類別
5.文中在說明橋柱上的石獅子時,運用的修辭方法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6.簡析紅色詞語「幾乎」在文中起的作用。
四、閱讀議論文,按要求作答。(15分)
我國有句古語:「飛瀑之下,必有①深潭。」是說飛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憑著它那頑強的韌勁,硬是把平地沖成了一個碧綠的深潭。在學習上也是這樣。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攀登科學技術高峰中必然要遇到「陡峭的山峰」。我們有些青年人認識不到這一點,思想上沒有吃苦的准備,因而往往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易犯冷熱病。心血來潮時,連續通宵達旦,恨不得一口吃成一個「胖子」;情緒低落時,心灰意懶,難得看上幾頁書。這樣的學習,勢必會「虎頭蛇尾」,事倍功半。學習需要有恆心,有毅力。毛澤東同志年輕時曾寫過這么一副對聯:「貴有恆,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在我國歷史上凡學有所長的人,都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正因為他們長年累月地不斷積累、更新、擴展,才使他們獲得了豐富的知識,沖出了知識②「深潭」。
1.本文的論點是: 〔 〕
A.飛瀑之下,必有深潭。
B.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C.學習需要有恆心,有毅力。
D.在我國歷史上,凡學有所成的人,都有堅持不懈的精神。
2.文中「我們有些青年人認識不到這一點……」這個事實論據截止句是: 〔 〕
A.易犯冷熱病
B.恨不得一口吃個「胖子」
C.難得看上幾頁書
D.事倍功半
3.根據第2題這一事例,文中得出的結論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話解釋毛澤東同志寫的那副對聯: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最後兩句:「在我國歷史上凡學有所長的人……沖出了知識的『深潭'。」和對聯中的哪句話聯系?
五、閱讀文言文,按要求作答。(6分)
1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上面文字論述的是: 〔 〕
A.人只有處於困境才能有作為,國沒有憂患才能發展的道理。
B.若人處於困境,國處於憂患就一定要滅亡的道理。
C.人若經常處於困境,就無法發揮才能,國若無憂患則往往要遭滅亡的道理。
D.人處於困境才能奮發,國無憂患則往往要遭到滅亡的道理。
2.下面語句理解不恰當的是:
A.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理解:反映了作者深沉的感慨,同時暗含譏諷,表現了對追名逐利的世態的鄙棄與厭惡。
B.微斯人,吾誰與歸?
理解:這句話既表明了范仲淹以古仁人為榜樣的志向,也表達了對老朋友滕子京的殷切希望。
C.嗚呼!熟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理解:這句話集中體現了《捕蛇者說》作者對封建統治者橫征暴斂的不滿與揭露。
D.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理解:先帝開創統一全國大業沒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現在天下分裂成三國,形勢危急,表現了諸葛亮對三國情況分析得正確。
六、作文:(40分)
中學生學習那麼忙,有業余愛好好不好呢?請以你自己或身邊同學的實際為例:寫寫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要求:1.文體不限。
2.數字:600字左右。
3.題目自擬。

10. 尋2006年廣州市中考語文試卷

以下網站可供參考:://www.thjy.e.cn/user1/4269/archives/2005/13190.html
http://www.ywtd.com.cn/mypage/page1.asp?pgid=11232&pid=4211
http://www.591kj.com/Soft/Soft_Shiti/200604/10332.html
http://www.mxms.net/upload/html/2006/3/19/zlm7734200631914301862654.doc
http://res.q.com.cn/detail/632814807340000000/418542.html
http://www.qfsky.com/downx/view_57022.html
http://www.byvip.cn/downinfo/36059.html
http://www.superschool.net/TestPaper_Show.asp?TestPaperID=2942

閱讀全文

與2006年廣州中考語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