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7年高考語文科有什麼變化
2017年高考語文學科的修訂內容主要體現在四點:
1. 能力目標設計學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層級的思維能力、鑒賞評價能力。關注「學科化」一詞,所謂「能力學科化」就是在考試中突出語文學科的個性色彩,簡言之就是突出「讀」和「寫」的能力,從「注重考查更高層級的思維能力、鑒賞評價能力」可以看出,未來語文試卷在閱讀類文本中的考查難度將會加大,更加關注考生的裸讀能力和表達能力。
2. 適度增加閱讀量,考察信息時代和高校人才選拔要求的快速閱讀能力和信息刪選處理能力。
「適度增加閱讀量」正是落實第1點的具體措施,在現有的試卷結構之上有可能的處理方式有兩種:一是加大現有現代文閱讀的長度,增加小題的題量。二是減少語基題和語用題的題量,減少部分閱讀類試題的分值,增設一道現代文閱讀題,該文將與其他兩篇現代文體現文本的差異化,分值15——18分之間,題型靈活、答案集中。
3. 現行考試大綱規定的2個選考模塊分別為「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要求學生從兩道選考題中選擇1道作答,修訂後的考試大綱取消選考模式,將「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均作為必考內容。
此次發布的語文學科考試大綱修訂內容,最大的變化體現在取消選考,將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均設為必考內容,這是適應高校對學生基本能力和綜合素質的要求,引導中學摒棄功利的教學模式。
兩者作為必考,從山東、江蘇等地的命題實踐來看,兩種文本不會簡單、機械地,同時、同分值地出現在高考試卷上,輪考的可能性更大。也就是說在原先的這一塊,今年考文學類,明年有可能考實用類,也有可能繼續考文學類。對考生而言,兩種文本都要復習,不可偏廢。
4. 在「古詩文閱讀」部分增加「了解並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的考查內容。
『貳』 2017高考語文考什麼
很多學生會覺得語文這個學科很復雜,因為有些人根本沒花費多少心思在它的內身上,語文成績容卻很棒。但是好多人非常努力的學習了語文,語文成績反而總是提高不上去。
其實語文這個課的成績確實有很大的主觀性,因為語文的主觀題太多了,所以很多學生的語文成績並不穩定。但是要想得高分,就一定要知道出題老師的套路,從而得到正確答案。用對了方法和經驗,高考語文的分數就會成為拉分項。
2、2049年,我們的共和國將迎來百年華誕。屆時假如請你拍攝一幅或幾幅照片來顯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輝煌成就,你將選擇怎樣的畫面?
請展開想像,以「共和國,我為你拍照」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想像合理,有敘述,有描寫,可以寫宏大的畫面,也可以寫小的場景,以小見大。
『叄』 這個是2017高考語文嗎
是的。
這個是全國卷II的作文:根據古詩句自擬文
(適用地區:甘肅、青海、西藏、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新疆、內蒙古、陝西、重慶、海南)
今年高考語文作文匯總:
全國卷I:老外眼中的中國關鍵詞
據近期一項對來華留學生的調查,他們較為關注的「中國關鍵詞」有:一帶一路、大熊貓、
廣場舞、中華美食、長城、共享單車、京劇、空氣污染、美麗鄉村、食品安全、高鐵、移動支付。
請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要求選好關鍵詞,使之形成郵寄的關聯;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全國卷II:根據古詩句自擬文
(適用地區:甘肅、青海、西藏、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新疆、內蒙古、陝西、重慶、海南)
6個古詩句選2個或者3個,自行立意,確定文體,自擬題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
3、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於庭戶見一堂,受光於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須敢於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
6、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全國卷III:我與高考或我看高考(適用地區:四川 廣西 貴州 雲南)
今年是我國恢復高考40周年,高考為國選材,推動了教育改革與社會進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40年來,高考激揚夢想,凝聚著幾代青年的集體記憶與個人情感,飽含著無數家庭的淚珠汗水與笑語歡聲,想當年,1977的高考標志著一個時代的拐點。看今天,你正與全國千萬考生一起奮戰在2017的高考考場上。 要求:請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為副標題,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且不少於800字。
北京卷:2017北京高考作文:「說紐帶」和「共和國,我為你拍照」
大作文(50分)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於700字,將題目抄寫在答題卡上。
1.紐帶是起聯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紐帶凝聚,力量需要紐帶匯集,當今時代,經濟世界化的發展,文化的交流,歷史的傳承,社會的安寧,校園的和諧等都需要紐帶,請以「說紐帶」為題,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合理。
2.2049年我們的共和國將迎來百年華誕,屆時假如請你拍攝一幅或幾幅照片來展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輝煌成就,你會選擇怎樣的畫面?請展開想像,以「共和國,我為你拍照」寫一篇記敘文。要求:想像合理, 有記敘,有描寫,可以寫宏大的畫面,也可以寫小的場景,以小見大。
微寫作(10分)
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1.《根河之戀》里,鄂溫克人從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平凡的世界》里也有類似的故事。請你從中選取一個例子,敘述情節並作簡要點評。要求:符合原著內容,條理清楚。
2.請從《紅樓夢》中的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香菱中選擇一人,用一種花來比喻她,並簡要陳述這樣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據原著,自圓其說。
3.如果請你從《邊城》里的翠翠、《紅岩》里的江姐、《一件小事》里的人力車夫、《老人與海》里的桑地亞哥之中選擇一人,依據某個特定情境,為他(她)設計一尊雕像,你將怎樣設計呢?要求:描述雕像的體態、外貌、神情等特徵,並依據原著說明設計的意圖。
天津卷:重讀長輩這部書
請根據下面的材料,寫一篇文章。
我們在長輩的環繞下成長,自以為了解他們,其實每一位長輩都是一部厚書,一旦重新打開,就會讀到人生的事理,讀到傳統的積淀,讀到時代的印記,還可以讀出我們自己,讀出我們成長時他們的成長與成熟,讀出我們和他們之間認知上的共識或分歧……
十八歲的我們已經長大,今天的重讀,是成年個體之間平等的心靈對話、靈魂觸摸,是通往理性認知的幽徑。請結合自己的生活閱歷深入思考,圍繞「重讀長輩這部書」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 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徵鮮明;
③不少於800字; 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上海卷:預測
上海市教育考試院剛剛權威發布了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題:預測,是指預先推測。生活充滿變數,有的人樂於接受對生活的預測,有的人則不以為然。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於800字。
江蘇卷:車輛與時代變遷
現代社會車來車往,車的種類紛繁復雜,生活中已離不開車,車見證了時代的變遷和觀念的轉變,車代表了社會的發展。請以此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體裁不限,詩歌除外。
浙江:有字的書無字的書心靈的書
有位作家說,人要讀三本大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之書」,一本「心靈之書」,對此你有怎樣的思考?請對作家的觀點加以評說。(自擬題目,寫一篇800字的作文)
山東卷:24小時共享書店
材料作文:一個24小時的共享書店營業,白領、流浪漢等各種各樣的人都在裡面讀書,有的就只是簡單的翻幾頁書。以此為材料,進行作文。
『肆』 2017高考語文作文題目都有哪些
2017年6月7日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如期而至,今天上午剛剛結束了語文考試,很多人都好奇今年出的是什麼作文,下面我們來看看各地作文題目:
北京卷:
二選一
紐帶是能夠起聯系作用的人或事。人心需要紐帶凝聚,力量需要紐帶匯集。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文化的發展、歷史的傳承、社會的安寧、校園的和諧都需要紐帶。請以「說紐帶」為題,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合理。
全國卷III(雲南、廣西、貴州、四川)
今年是我國恢復高考40周年,40年來,高考為國選材,推動了教育改革與社會進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40年來,高考激揚夢想,凝聚著幾代青年的集體記憶與個人情感,飽含著無數家庭的淚珠汗水與笑語歡聲。想當年,1977的高考標志著一個時代的拐點;看今天,你正與全國千萬考生一起,奮戰在2017的高考考場上……
『伍』 2017高考總分多少
國內不同省份的具體高考政策有所不同,就大部分使用全國卷的省份而言,高考的版總分是750分,因權此,2017年高考的總分也是750分。
高考總分為750分的大部分省份,其分數構成為:
語文150分,數學150分,外語150分,綜合300分。
拓展資料:
全國卷:
是教育部考試中心組織命制的適用於全國大部分省區的高考試卷,目的在於保證人才選拔的公正性。從2016年開始,全國Ⅰ、Ⅱ、Ⅲ卷分別改稱為全國乙、甲、丙卷。
小語種(日語/俄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高考統一使用全國卷,各省均無自主命題權,且不分甲乙丙卷。
『陸』 2017年高考語文怎麼考
學考為高中畢業合格性考試。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政治][地理][歷史][技術內]共9科。上述9門科目中被作為容選考的3門科目不在需要參加學考。學考成績與高校提前錄取和『三位一體』招生相關。學考考試時間為每年4月和10月。學考科目每科均有次考試機會,兩次成績取較高一次為最終成績,若2次均不合格,可加試一次。學考科目一旦在考試院網站選定,則整個高中期間不可再作為選考科目。所有參加當次學考考試的考生不分年級,按事先公布的人數比例評將成績為A-E五個等級,E為不合格。(jingrui)(環)(城)(東)(路)
『柒』 首次曝光,2017年高考語文全國卷有哪些變化
和2016年相比,2017年全國新課標語文《考試說明》在試題結構、賦分、題型、能力要求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既遵循了穩定性和承繼性,又體現了創新性。具體表現為:
(1)取消選考,將「文學類文本閱讀」與「實用類文本閱讀」列為必考,在這兩類文本閱讀中增加了「理解」能力層級。文學類文本閱讀14分,試題設置為一道四選一客觀選擇題,兩道主觀題;實用類文本閱讀12分,試題設置為一道四選一、一道五選二客觀題,一道主觀題。
(2)增加了對古文化知識的考查;
(3)在「論述類文本閱讀」欄目中,增加了「閱讀中外論述類文本,了解政論文、學術論文、時評、書評等論述類文體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達方式。閱讀論述類文本,應注重文本的說理性和邏輯性,分析文本的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內容。
(4)加強了對信息篩選、整合能力的考查。
(5)詩歌閱讀改為一道五選二客觀題和一道主觀題。
(1)論述類文本閱讀。全國三套卷的設題都中規中矩,難度適中。其中有數個選項在文中已找不到完全對應的文字,但含意又不脫離文章。
(2)文言文的考查沿襲15年的考點。
(3)古代詩歌閱讀將詩歌的寫什麼與怎麼寫合在一起考查,思想感情是必考考點,答案精煉,配分科學、規范。
(4)名句名篇默寫。三套卷題型均為根據語境填寫詩文句子,注重考查經典篇目中膾炙人口的名句或富有哲理、啟迪智慧的句子,不偏不怪。
(5)文學類文本閱讀。甲卷為外國小說,乙、丙卷均為中國小說。材料長度均為1400字左右。注重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構思技巧。新的變化在於探究題回歸。
(6)實用類文本閱讀。三套卷均為現代人物傳記閱讀。
(7)語言文字運用,進一步加強對語言表達准確的考查,如試卷中的第15題與第17題。第15題是虛詞填空;第17題選用思維流程圖。
(8)寫作。2016年作文題材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關注社會缺失,緊扣時代熱點,聚焦立德樹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擴展閱讀,考查學生真實的寫作能力,真正實現以表達與交流為提高的考試目的。乙卷一改以往的文字材料形式,以漫畫作文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