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999年上海高考語文作文滿分卷
不是上海高考考生的,不過那一年高考的試題好像是這個題目
《記憶移植記》
—河北考生
"李XX教授生於2015年,於2110年9月10日逝世,是本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有二十五部專著,二百多項專利發明……"電腦屏幕上顯出如上字句。一個電腦工程師坐在屏幕前又打出另一份資料:" XX,十三歲,性頑皮,不務學業……"自然這就是生性頑皮,懶惰出名的我。工程師自言自語地說:"雖然這二人性格大相徑庭,但也許李教授的記憶可以改變這個頑皮孩子的一生,使他成為一個傑出的人才。好,就這樣定了!"
他的決定,使本人於公元2110年9月20日,在我強烈反對,父母強烈要求下,懷著上刑場的心情被推進手術室。畢竟望子成龍心太切,父母一聽這個消息,馬上同意,於是本人進了"刑場"。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是福還是禍,一絲恐懼逐漸在我的心中擴張開來。那隻碩大的無影燈射出的刺眼的白光,彷彿一隻冷笑的眼睛:"自己不努力,想吃現成的,哼,會有好戲!"我閉上了眼,意識逐漸模糊……
再睜開眼時,父母殷切的眼神,驚喜的面孔立即閃現出來。
"好孩子,手術成功了……啊,我是科學家的爸爸了,天啊,我終於快成名人的嫡親爸爸了,這不是做夢吧?……噢,是真的,孩子,我們回家吧!"爸爸簡直要瘋了。
這是一偉大的嘗試,我總覺得潛意識里有人在說話。在我回家以後的幾天里,這種現象明顯地表現出來了。
吃飯的時候,桌上的油炸大蝦伸開大爪等著我,我饞得口水就要淌下來了。我愛吃蝦,每頓飯無蝦不吃。可潛意識中那個冷冰冰的聲音喝道:"不許吃!我不愛吃。"我被那個堅定的意志力打敗了,眼巴巴地盯著,潛意識中的那個人只許我吃鹹菜,原來這是李教授的嗜好。我的身體逐漸消瘦成皮包骨了。
睡覺時,李教授有熬夜的習慣,已是深夜三點,記憶中那個意識仍強迫我不許睡,我的上眼皮直與下眼皮打架,而大腦仍不肯休息。我日漸憔悴了……所有的一切,我都被別人控制著,做我最不想乾的事,雖然有許多難題被我解決,但我沒有快樂,沒有自由。 不,我不要他的記憶了,我毅然決然地決定…… 再從醫院出來,啊,空氣如此新鮮,鳥叫得如此悅耳,我真的自由了。
來源:中青在線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山東考生
移植記憶在小動物身上已取得了成功,於是科學家的目標轉向了 人類。假如人的記憶可以移植的話,那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如果有一天記憶可以移植,那些因未完成科研項目而與世長辭的 科學家們將不再遺憾。他可以將自己全部的知識理論完全地轉移到另 一個人身上,讓另一個人繼續他的事業。這樣能使信息的傳遞速度大 大提高,人們不必再日積月累,只要一個手術,就會得到別人一生積 累的知識,再加上自己一輩子積累的知識一並傳給後人,這樣人類的 知識會快速地豐富起來。學生不必花十幾年來讀書,工人也不必積累 工作經驗,這樣會大大節省時間。
然而記憶移植也有很多弊端。假設愛迪生在進行燈絲試驗的中途 因故去世了,他的記憶帶著「鎢不能作燈絲」的結論移給了另一位科 學家,這位科學家記得鎢是不能作燈絲的,於是便向鎢以外的金屬尋 求合適的材料,那麼電燈還能不能發明就很難說了。因為記憶是死的, 人是活的,人類移植的是記憶而不是思維,這樣就會出現問題。比如, 知識到了另一個人那裡能不能被靈活地運用?另一個人能不能認同他 的想法?二者能不能達到協調統一?記憶中還有一部分屬於非知識的, 應該屬於個人隱私,如何過濾這些只保留知識部分,也是科研人員需 要研究的一個課題。
如果記憶可以移植,這也是對人性的一大挑戰。生物的進化告訴 我們:惡劣的環境能加快生物進化速度,優良的環境反而能導致物種 的退化甚至滅絕。如果人類真的那麼輕而易舉地得到知識,那人類還 會有進取心和意志力嗎?
而這兩樣又是成功不可或缺的。事物的發展都有兩面性,而且是 矛盾的,其發展速度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人們常常注意了事物的 這一方面而忽視了另一方面。記憶移植也是這樣。
如果哪一天真的能夠成功的話,也要考慮一下如何使其利大於弊, 更好地為人類造福。
選自山東省
還有一篇:http://www.ydec.com/ReadNews.asp?NewsID=658
2010年上海高考語文滿分作文
舍小利以謀遠
近日「可持續」一詞頻現諸多媒體報端,無論是政府還是社會成員都努力謀求「可持續發展」,也就是長遠的發展,這就需要我們從現在的經濟發展方式中尋求改變。我們應「舍小利以謀遠」,將目光放得更加長遠一些,來謀求可繼續發展。同樣,這種「舍小利以謀遠」的態度也適用於方方面面,不失為一條良好的人生准則。
丹麥人釣魚會拿把尺子量量釣到的魚,將尺寸不夠的魚放歸河中。有人或許會對這一做法生疑,辛苦釣到的魚為何還要放回去,多可惜。但其實,這卻是丹麥人智慧的做法,讓小魚繼續生長,日後才釣得到更多的大魚。我想,這就是「舍小利以謀遠」的體現吧。不局限於眼前的「所得」而是思慮日後的保障,這才能得到日後的豐收。就像孟子說的「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一味去捕捉小魚往後就無魚可求。唯有暫釋眼前的小利方能成就日後的滿載。
日本的養魚業有過這么一個事件。過去北海道漁場資源豐饒,似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臨海居民都肆意捕撈,不光金槍魚等品種數量銳減,還威脅到鯨和海豚的生存,因此,日本政府下措施整頓漁業,規范捕魚制度,特別加強對鯨和海豚等品種的捕殺控制,不能為了餐桌,損害了生靈也隔絕了後代與自然的接觸。同樣,這也就是「舍小利以謀遠」的表現。人們在生產活動中因為太多的無限制的索取,危害到了自然應有的平衡,唯有重拾這份和諧,才能長遠。可持續地生存發展下去。
舍小利以謀遠,關鍵在一個「舍」字,只有捨得,才能獲得。可是急功近利的做法依舊屢見不鮮。股市的急轉直下,潮起潮落,讓一些人頓失方向;樓市的風起雲涌,水漲船高,讓一些人傾囊赴火。許多人在追逐眼前利益的時候往往不能預料到日後長遠的行動方向,因此常常「因小失大」。股神巴菲特在談到自己「滾雪球」的盈利的時候,就談及過在最初投資階段的不如意,但他面對不順心,面對蠅頭小利卻不動心。舍小利以謀遠,終成偉業。
舍小利以謀遠,懂得捨得,謀求長遠利益,才是發展之道。可持續發展的提出正是提倡人們關注自然更長久的考慮,不因急於發展經濟而難以謀遠,不為未來更進一步考慮。丹麥人將小魚扔回河中,不就是這樣一種可持續的理念的體現,舍小利,方能謀遠。
時代發展,物慾橫流,必然會伴隨著功利的心態。但請學會「舍小利以謀遠」,寧得此時的一份釋然與平衡,為今後人生藍圖插上騰飛的雙翅。
善擒者亦善縱
閱讀過綠林大學書籍的英雄好漢們,信奉只進不出的道理。而孟子不然,他不願去捕捉正在成長中的小魚,是因為他知道一擒一縱,才能長續持久地有所收獲。
鼠目寸光的大英雄們,口稱拿來之主義,孰知拿來主義並非統統拿來而又照單全收,真正的智者不會使沒有退路的情況出現,要學會舍棄一部分,而心知肚明,那飛走的終究會被擒回。
善擒善縱者,非諸葛孔明莫屬。對於孟獲的七擒七縱,成為了傳世佳話,而大擺空城之計,也是變相的欲擒故縱。聰明人都曉得,該擒的當毫不手軟;不該擒的當放任自流;擒到了不該擒的要學會放手,只有暫時的放手才能成全最終的收獲。
丹麥人一向以機智著稱。以小小的國土,少少的人口,寥寥的資源,何以跨入大國的行列?因為他們在小事中也懂得擒與縱的關聯。丹麥人在釣魚過程中會放走已經到手了的小魚,因為他們明白小魚未嘗美味,不如放會水中養大再來。況且今日倘若將大小魚類全部釣走,那麼明天呢,豈不是自掘墳墓,自斷後路。
許多自詡不會把手中的機會放走的聰明孩子,兩手滿滿持握著尚未成熟的機會,滿意幸福地歡笑,欣然地不願放手,以為自己終於掌握了命運。而忽視了成熟的機會飛一般地與他們擦肩而過了。機會這種東西,來時悄無聲息,去時損失慘重,更可悲的是受損失者仍一無所知地趴在准機會或偽機會的門口不願起來。老人扶起那些飲鴆止渴的好孩子,告訴他們應當善擒善縱,而不是鑽進了好看的死胡同。
故,本人愚見只擒不縱必有兩處拙缺。一,擒了不該擒的而沒有縱,那麼以後該擒的也被之前先擒走了。未來便成了真空,不免不可再擒。二,胡亂盲目地去擒,難免誤差,而兩年已滿,復以何擒,不知縱手,也將失去再擒的資格。未獲成功者又不願推倒重來的,永遠不懂不破不去的樂趣,也永遠享受不到成功的樂趣了。
唯獨善擒善縱者,選擇性地擒走一些,而放任其餘,這或許也是休養生息,而休養夠了,再去擒獲一些,自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這個道理,恐怕只懂得拿來的豪傑們,短期內是無法勝任的。
『叄』 2010上海高考語文作文解析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丹麥人去釣魚會隨身帶一把尺子,釣到魚,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將不夠尺寸的小魚放回河裡。他們說:「讓小魚長大不更好嗎?」兩千多年前,我國孟子曾說過「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細密的漁網在池塘里捕撈小魚,這樣才會有更多的魚。
實際上,其中的道理也貫穿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許多方面。
立意分析
今年高考作文題材料范圍很大,審題的角度也很多。
考生可以從眼前與長遠的角度考慮,針對那種目光短淺,缺少長遠考慮,只顧自己不顧別人甚至後代的現象來寫;可以從生態平衡角度考慮,人與自然要和諧共處、實行可持續發展來寫,可聯繫到渤海灣休漁季、科學捕撈等事件來發揮;也可以從做事心態角度考慮,寫學會等待、不要浮躁、要有更寬廣的胸襟,才能獲取更大的發展空間來寫;還可以從時間的角度去考慮,事物的發展總有一個過程,小魚變成大魚也需要一個過程,現在很多人往往違背規律,揠苗助長。
同時,這道題也考驗學生的辯證思維,即「取」和「舍」的關系,若要得到更多的機會,就不要太計較眼前的小利等等;也可以從其他角度來寫,比如萬事都要有個「度」,也就是做事不能過度等等。
『肆』 2003年上海語文高考作文範文
上大教授李白堅的上海卷高考作文
【純----同而不和 雜----和而不同】
上海大學教授 李白堅
現在是一個豐富多彩的時代。科學上,百家爭鳴;藝術上,百花齊放;吃的,是紅、黃、藍、白、黑,五色雜陳;穿的,是西裝、牛仔、露臍,時尚雜現;住的,是高樓、洋房、別墅,異彩雜呈;連娛樂,也是攀岩、蹦極、露營,紛至沓來。貴族玩的高爾夫,都"飛入尋常百姓家"了!
怎一個"雜"字了得!
我倒是經歷過不"雜"而極"純"的年代---人們幾乎快要遺忘了的文革十年。那時,一切都是"純"得"纖塵不染"。整個社會都要求純,提倡純,什麼都要一致、一律、一元、一統。
穿的一律:全體都是式樣相同、顏色相似的中山裝和軍便裝;
吃的一致:由於生產力低下,每個人的糧食、油鹽、豆製品,甚至年貨,都是連品種帶數量一模一樣配給的;住的一樣:房屋的結構、顏色、過道、房間,都出奇地相似,連抽水馬桶、電燈罩、電燈開關也是一個模子;審美娛樂一統:全國人民十年中共享樣板戲大餐;最糟糕或者說最可怕的是思想也要求一元:幾億人口,不允許有獨立的思考。一切問題的正確和錯誤,也只能有一個結論。哪位有自己的思想,而且還要發表出來和別人交流,那就完了。不是被割喉殺害,就是被整得神經病兮兮!
孔夫子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叫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文革時代,實在是太追求"同"了,所以也就"不和"了。大家都穿中山裝,你穿了格子襯衫、牛仔褲,完全是個異類,能容你嗎?
大家講的是皇帝穿了件漂亮的新衣,惟獨你說皇帝赤膊,完全是個異端,能由你嗎?
太追求同一了!致使人與人之間多嫉妒、少寬容,多斗爭、少和睦。
太追求同一了!致使人們習慣於多因循、少創造,多保守、少進取。
改革開放以後,國門大開,宣傳求異求新,鼓吹思維逆向,抨擊從眾心理,反對思維定勢。於是人人創意,個個進取。"雜"的思想、"雜"的改革、"雜"的開拓、"雜"的創造,歡聚一堂,交相輝映,形成了一個百花爭艷的大好局面!
這個"雜"字,表現的就是不同,就是新鮮!有趣的是,在這種"不同"的狀況下,人們反倒"和"而不"斗"了。
你做服裝生了財,我就另闢新路搞玩具,交錯了相同的利益競爭,利潤既豐厚,關系也和睦;你研究文學出了名,我就舍棄了"巴(金)老(舍)曹(禺)"去搞第三產業,開墾肥沃處女地,自有豐收果實來!
"不同"而"和"的結果,不"純"而"雜"的結果,就是大家就都成了謙謙君子!
今天,我們對"雜"的意義應該有更為深刻的認識。
學得"雜"一點:因為只有"雜",才能出現各門學科之間的交融和碰撞,從而產生新的思維裂變;交友"雜"一點,多交朋友,"轉益多師",寬容待人,也就會有更多的朋友和情趣;生活"雜"一點,何妨跨越一個新的領域,學習一些新的玩意,就不會"窩里斗",愁眉苦臉,也不會"內耗"頻仍,"形容枯槁"了。
對!雜,原來就是大自然的本色。雜,也應該是人類回歸自然的精神追求!
『伍』 2019上海高考語文作文題
2019上海高考語文作文題
用網路搜索「2019上海高考語文作文題」
很快就有結果了,
又方便又快!
祝你順利!
『陸』 10年上海高考作文題語文
27.根抄據以下材料,選取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丹麥人去釣魚會隨身帶一把尺子,釣到魚,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將不夠尺寸的小魚放回河裡。他們說:「讓小魚長大不更好嗎?」兩千多年前,我國孟子曾說過:「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細密的漁網在池塘里捕撈小魚,這樣才會有更多的魚。 實際上,其中的道理也貫穿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許多方面。
『柒』 歷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
2015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
根據以下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專不少於800字的屬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人的心中總有一些堅硬的東西,也有一些柔軟的東西,如何對待它們,將關繫到能否造就和諧的自我。
2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
你可以選擇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須穿越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請根據材料作文。
32013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
2013上海高考作文題目:更重要的事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還有更重要的事。
這種現象普遍存在,人們對此的思考不盡相同。請選取一個角度,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
要求:(1)題目自擬;(2)全文不少於800字;(3)不要寫成詩歌。
『捌』 2011年上海高考語文作文題常識
This Too Shall Pass。一切都會過去。一說是所羅門王的故事。This Too Shall Pass: The Story of King Solomon's Gold Ring。"This too shall pass." This simple phrase is said to have made the smile vanish from King Solomon's face when he saw it engraved upon a small gold ring. Follow the link and read the story for yourself. You see, he realized that all his wisdom and great riches were fleeting because one day he would be st. But far from being a truth that should throw us into despair, it should set us free. Now, more than ever, a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rumble and the housing market cracks under the weight of years of unsound lending practices, those of us who can translate history into meaningful responses know that we will get through this. 再給你一個中文網址:http://kfbck.blog.163.com/blog/static/56013136200893095455577/
參考資料:http://www.englishbaby.com/forum/LifeTalk/thread/389841-this-shall-pass-solomon
『玖』 2009年上海高考語文作文題
是這個材料作文:
鄭板橋是清代書畫家、文學家,「揚州八怪」之一。他自回幼愛好書法,答立志掌握古今書法大家的要旨。他勤學苦練,然開始時只是反復臨摹名家字帖,進步不大,深感苦惱。直到後來醒悟到:書法貴在獨創,自成一體,老是臨摹別人的碑帖,怎麼行呢?從此以後,他力求創新,摸索著把畫竹的技巧滲在書法藝術中,終於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板橋體。根據這段材料寫一篇作文,文體不限,不少於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