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5高考全國二卷語文作文立意
跑題了,老師講,作文明確說誰更有風采,也就是讓你選擇三種人身上的三個精神來寫,不是三個泛泛而談
⑵ 2015年高考全國二卷語文的作文怎麼寫
2015年的新課標II卷作文題仍採用材料作文的形式,在告別全國大綱卷的背景下,與2014年的作文題目相比,難度有所降低。這道題目密切結合主流價值觀,引導學生關注和思考不同人物的精神境界。
「當代風采人物評選活動已產生最後三名候選人。」--構建場景,我們可以捕捉到候選人物的特徵「有風采」。接下來公布了三名候選人:小李、老王和小劉。最後留下問題:「這三個人中,你認為誰更具風采?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義作文,體現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考生必須從三個人物中選擇之一,說明其最具「風采」的原因及自己的思考過程。
第一個人物:「小李,篤學敏思,矢志創新,為破解生命科學之謎作出重大貢獻,率領團隊一舉躋身為國際學術最前沿。」
小李是時代的佼佼者,優秀知識分子的代表,他的成就在於學術上的創新。此外,他具有「篤學敏思,矢志創新」的優點,分別對應著「積累」「思考」「遠大志向」「創新」的成功要素,這四點也是高考作文的常見主題。
所以,如果你認為小李最具風采,那麼你的理由應該是他的成就和成功的原因。可以從如下角度去立意--
「我認為最具風採的人物是能夠在某個領域做出重大突破的創新型人才,他具有遠大的志向並願意不斷努力,在長期的積累中不斷思考,做出某個領域內的創新」。此前我們介紹過的庄小威--34歲在哈佛大學擁有自己實驗室的華裔女學霸,其事例可以完美地契合這一主題。
第二個人物:「老王,愛崗敬業,練就一手絕活,變普通技術為完美藝術,走出一條從職高生到焊接大師的'大國工匠'之路。」
這是另一種人生軌道,與小李不同,老王並未做出行業內新的突破;但是他認真專注,在平凡的崗位上將工作做到極致,因而具有「愛崗敬業」的特點。
所以,如果你認為老王最具風采,那麼你的理由是也應該是他的成就和成功的原因。可以從如下角度去立意--
「我認為最具風採的人物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跡的普通人,他愛崗敬業,幾十年如一日,將自己的技能發揮到極致。」此前我們介紹過的於尚清的事例即可作為這一立意的素材,從而譜出一曲對普通人的贊歌。
第三個人物:「小劉,酷愛攝影,跋山涉水捕捉時間美景,他的博客贏得網友一片贊嘆:「你帶我們品味大千世界」「你幫我們留住美麗鄉愁」。
小劉象徵著一種精神上的追求,他不是某一領域內最優秀的人,但是他的作品引起無數人的共鳴。所以,如果你認為小劉最具風采,那麼你的理由應該是他的成就和成功的原因。可以從如下角度去立意--
「我認為最具風採的人物是能夠給人們帶來精神食糧的藝術家,他用自己之所長,豐富了人們的內心世界。」在論述中,古今中外優秀藝術家和文學家的事例都可以使用。
事實上這道題目向我們展示了三種生活方式,我們認為最具風採的那個人的生活軌跡,也正是我們的嚮往所在。這道題目符合高考作文對於考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考察要求。高考作文不僅考察寫作水平,同時也在考察考生的人文精神、社會責任與公民意識。在這道題中,考生的思考過程尤為重要,抓住人物的軌跡和閃光點,才抓住了這道題的寫作命脈。
【晶瑩獨家素材】華裔女「學霸」的哈佛故事--庄小威
庄小威的父母都是中國科技大學的教授。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庄小威從小就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特別是被物理學的嚴謹推理之美所吸引。
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預備班畢業後,庄小威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本科畢業後前往美國留學,獲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博士學位。庄小威本想憑借自己在博士期間的科研經歷在斯坦福大學物理系任職,卻遭到學校的拒絕。她痛定思痛,總結了自己的科研成果,覺得自己目前還不適合教書,因為「當時,我只要做教授的風光,其實並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此後,庄小威拒絕了很多其他學校的教職,總結自己的優勢,設定目標,希望學習新的知識。於是,她申請到斯坦福大學朱棣文教授的實驗室去做生物領域的研究。
此後三年,庄小威從對生物一無所知到能熟練地做各種分子生物學實驗。在此期間,她沒有特別出色的研究成果,一直默默無聞地持續努力著。
結束自己的博士後生涯之後,她收到哈佛、加州理工、麻省理工、耶魯、普林斯頓等7所世界一流大學的邀請。最後庄小威選擇了哈佛大學。她的物理學功底給她從事的生物學研究帶來新的思考角度和操作方法。終於,天道酬勤,庄小威不僅獲得了實驗結果,而且獲得了麥克阿瑟天才獎的垂青,成為當年獲獎者里最年輕的一位。
34歲時,庄小威成為哈佛教授,擁有了自己的實驗室。她是怎麼做到的?在哈佛的每一天她都是從早上十點工作到晚上十二點。全年無休,從來沒有周末和假期。她說:「除了吃飯和睡覺,剩下的時間都在工作。」40歲時,庄小威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
庄小威事例應用的高考作文主題:環境對人的影響、遠大志向、勤奮、選擇、自我認知與他人評價、創新、積累。
【晶瑩獨家素材】「拆彈專家」的一曲壯歌--於尚清
20世紀90年代末,於尚清從部隊轉業到齊齊哈爾的公安系統工作,他主動提出,到治安部門進行分管危險品的工作。分局領導讓他再考慮考慮自己的選擇。而於尚清說,如果怕危險,就不選擇警察這一職業了。
在近八年時間里,於尚清在危機時刻屢屢挺身而出,曾三十餘次參加排爆。他自己挖掘、排除的各種炸彈、毒氣彈等危險物品共兩千多枚。
2003年,在一個重要會議開幕之際,公安局接到報案,稱在市中心的一所酒店內發現定時爆炸裝置。於尚清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現場,憑借著膽識和經驗連續拆除了3枚爆炸裝置。
就在大家為於尚清慶賀的時候,現場又相繼發現8枚爆炸裝置。面對這意外的消息,於尚清又義無反顧地投身到布滿爆炸裝置的現場,成功地將7枚爆炸裝置拆除。就在他轉移被拆除的最後一枚爆炸裝置時,突然,「嘭」的一聲巨響,炸彈爆炸了,於尚清當場倒在血泊中。
那次失敗讓他的右手拇指被炸斷,食指被炸飛,整個右手掌被炸裂,左眼失明,右耳失聰,右腿殘疾,有近百塊碎片在身體深處難以取出。
後來,於尚清說「不能不去,我必須得去,這是我的工作」。事實上,他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這么一枚一枚炸彈排下去的後果,他說:「不可能那麼多幸運,不會總那麼幸運。」但他依然義無反顧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
2014年11月6日,於尚清因搶救無效於北京去世,享年58歲。
於尚清事例應用的高考作文主題:責任、勇敢、奉獻、選擇。
⑶ 2017高考語文作文全國二卷
全國卷II:根據古詩句自擬文
(適用地區:甘肅、青海、西藏、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新疆回、內蒙古、答陝西、重慶、海南)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
3、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於庭戶見一堂,受光於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須敢於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魯迅)
6、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無數名句化育後世。讀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以其中兩三句為基礎確認立意,並合理引用。寫一篇文章,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少於800字。
⑷ 2015年高考全國二卷語文作文,我寫的是小劉,題目是青春無悔,大概就是全身心去做一件事,這樣可以
不算~青春無悔,寫成啥樣就啥樣~你以後會好好的,高考而已又不是判刑,不虛的啊~
⑸ 2015高考全國卷2語文作文題目有幾種寫法
1,2015年高考新課標二卷作文題目為: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字的文章。
當代風采人物評選活動已產生最後三名候選人。小李,篤學敏思,矢志創新,為破解生命科學之謎作出重大貢獻,率領團隊一舉躋身為國際學術最前沿。老王,愛崗敬業,練就一手絕活,變普通技術為完美藝術,走出一條從職高生到焊接大師的「大國工匠」之路,小劉,酷愛攝影,跋山涉水捕捉時間美景,他的博客贏得網友一片贊嘆:「你帶我們品位大千世界」「你幫我們留住美麗鄉愁」。這三個人中,你認為誰更具風采?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義作文,體現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
今年的語文作文的三個材料一個是銳意創新,一個是愛崗敬業,踏實肯干,最後一個是為了夢想努力和把美麗都帶給別人。這三個命題的角度和前些年相比都比較務實了一些。往年的題目大多數都是根據材料多角度分析,提煉中心等等方法以故事的形式展現給考生的。今年的題目簡潔明了,並且與社會現實結合的更加緊密。
2、文體方面來說,可以寫成記敘文,議論文,但是寫議論文還是具有一定優勢,並且比較容易上手寫作。但是寫出精彩高分的作文需要精巧的構思,對於熟悉的作文立意角度考 生要寫出新意還需要 一些新鮮生動,富有文化底蘊的素材。
3、創新,務實,奉獻是我們當今社會的主題和核心價值觀,我們當今社會目前也正最缺少這三個核心的價值取向,今年的作文題更加貼近我們的現實生活,和社會國家的發展更加契合,體現出了今年作文題目務實的一點。
⑹ 2015年全國二卷語文作文是什麼
2015年全國II卷高考作文抄題(材料襲作文)
2015年新課標II卷(適用地區:青海、西藏、甘肅、貴州、內蒙、新疆、寧夏、吉林、黑龍江、雲南、廣西、遼寧、海南)高考作文題:
材料一:老李帶領公司走進了國際化的領域。
材料二:老王是普通焊接技工,通過自己努力變成了國際大牌工匠。
材料三:一個攝影師拍攝一組照片發到自己微博,受到廣泛贊揚。
審題與立意:
本題屬於多則材料題。對於多則材料的審題,我們要注意在同中求異、異中求同。題目所給的三個人物,他們的共同點是在各自的行業領域中,都展示了不同的風采,取得了各自的成就。
他們的不同點在於,小李致力於學術創新,老王專注於技術優化,小劉則追求藝術的優美。我們在立意的時候,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人,展開寫作。
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覺得三個人都好,於是三個人都在作文中濃墨重彩地評價。可以適當的評價自己所選人物的獨特之處,即與其他人物所不同的方面,略加點評。
立意角度:
1、篤學+敏思+矢志=創新
2、愛崗敬業+熟能生巧=點鐵成金
3、愛好+跋山涉水的努力+發現美的眼睛=征服觀眾
⑺ 2015年語文浙江高考作文。
題目:
古人說:「言為心聲,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則為文急促,品性澄淡,則下筆悠遠,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的人品應該是一致的。
金代元問好《論詩絕句》卻認為「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藝術家筆下的文雅不能證明其為人的脫俗。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離的。
材料詳細解讀:
1.材料本身的重點詞句及關鍵信息:
言為心聲,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則為文急促,品性澄淡,則下筆悠遠——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的人品應該是一致的。
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藝術家筆下的文雅不能證明其為人的脫俗——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離的。
這則材料前後兩句話中心意思相反。而每句話,都可分為三層來理解:一是觀點態度,是言為心聲,文如其人,還是文章中的聲音失真,要判斷一個人的人品,不能光看他的文章,更要觀察他的為人;二是人與文的具體表現,前一句表現為人個性的偏急澄淡與為文的急促悠遠,而後一句第二層具體表現為人與文的趣味問題,即雅俗問題;三是對第一層觀點態度的具體闡述,即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的人品一致,或者是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背離。
2.思考材料可以寫作的角度與立意:
a.側重於談言為心聲,文如其人,即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的人品應該是一致的,文章的風格即昭示著作者的人品與人格。當然,海風陸老師提醒大家,文章最好不要只論述這一點,而對材料中後一句話的意思避而不談,否則就很難體現出一個高中生該有的思辨性。
b.側重於談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背離,即文章中的聲音失真,要判斷一個人的人品,不能光看他的文章,更要觀察他的為人。跟上述角度與立意一樣,文章最好不要只論述這一點,而對材料中前一句話的意思避而不談。
c.綜合前面兩者,談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有的是一致的,有的是相背離的。因此,判斷一個人的人品,既要研究他的作品,更要看重他的為人,即一個人的言行舉止,不要被作品所表現出來的浪漫或高尚所蒙蔽。
d.綜合前面兩者,談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在一個人身上,有時是一致的,有時是相背離的。因此,更多地應該知人論世,看作者作品中所發表的言論是在何種情境下出於何種目的才發表的。
e.超越材料中所給出的「人品與文品」的關系來談,開掘兩者新的關系。比如,文品,將引起一個有良知的作家的反思,進而促進他的人品轉向高尚,轉向個性的從容,轉向趣味的高雅。
f.文以載道,道因文而生,文道相依,自古如此,有高的人品,才有高的文本。但是,卻不能將人品與文品等同而論,希望考生們能將此作為最佳立意。
其實要了解這兩者之間的關系,首先我們先了解人品與文品的含義。何為人品,思想素質與道德修養歸結一點,落實到每個靈魂深處,就叫人品。而文品指文章的品格和風格,即人品理論的變異與總結的不同階段。應該指出的是,「人品」與「文品」,其中的「品」,應包括人的道德、品格、情感、胸襟、趣味等。
可用素材推薦:
1.拜倫:在他的詩歌里塑造了一批「拜倫式英雄」,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詩人,還是一個為理想戰斗一生的勇士;他積極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參加了希臘民族解放運動,並成為領導人之一。據說他的個性很容易急躁,但他寫作時,往往是非常安靜沉穩地寫作。
2.「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無邪」,孔子強調「詩教」,認為詩與樂可以對培養人的道德有巨大作用,而孔子的這一切都在其弟子和他一起整理的《論語》中體現,孔子的一言一行都被記錄了下來,正是因為孔子自身對「仁」與「禮」的追求,對「詩教」的追求,他的《論語》,他的思想在中國歷史上乃至現在都有很深刻的影響。
3. 文章《人品和文品》有很多很好的。
人品的說法由來已久,有人稱為人格,有人名為品質,我們本地俚語叫「底」,或者叫「料」。一個人到底有沒有人品呢?回答是肯定的。但是僅憑一個人的言論就能斷定他(她)人品的好壞嗎?特別是網路時代的言論有多少可以反映一個人的人品問題,這是值得商榷的問題。
範文:談文品與人品
人們常說「道德文章」,將道德與文章並稱,強調立人對為文的影響,追求文品與人品的統一。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曾經說過:「有德者必有言。」將言語與品德聯系起來,認為德行的好壞直接決定著言辭的好壞,言辭被認為道德修養的自然流露。漢代揚雄在《法言》中則更形象地描述道:「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認為從作品的格調高低可以直接判斷出作者的品質的高尚與卑下。南朝劉勰在其集大成的文學理論著作《文心雕龍》中也指出:「世遠莫見其面,文輒見其心」。可以說「文如其人」是中國古代文論中影響深遠的命題之一,儼然成為一個格言,一條定律。
的確,縱觀歷史長河,許多偉大的作家都是文品與人品的高度統一。正因為性情高古清正,陶潛唱出了一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清遠之歌;正應為憂國憂民心懷天下,杜甫發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悲壯的喟嘆;正因為經歷世事滄桑看淡人生起伏,蘇軾寫下了「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深有禪意的詞句。
然而每個命題的都不是無條件成立的,清代葉燮之論:「功名之士,必不能為泉石淡泊之音;輕浮之子,必不能為敦厚大雅之響」中兩個「必」字,就下得過於片面、輕率了。文如其人的說法也不是在所有人身上都能完美的體現。無論中外,文品較高而人品不佳,甚至十分底下者,亦累見不鮮。西晉潘岳性情輕浮急躁,趨炎附勢,曲事權臣賈謐。他常同劣跡昭彰的石崇一起等候賈謐出門後,「望塵而拜」。這樣一個精於逢迎拍馬,阿諛奉承的人卻留下了恬淡高潔,清新淡雅,為人稱贊的《閑居賦》。對此,金代元好問在《論詩絕句》中不禁發出這樣的反問:「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高情千古《閑居賦》,怎信安仁拜路塵。」英國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說出「知識就是力量」這句家喻戶曉的至理名言;在其著名的《培根論文集》中,論友誼、講人生、談真善美的絕妙好句俯仰可拾。但他卻是一個德行有虧的人,身為大法官,卻公然接受賄賂;為了博得女王好感,而出賣對自己有恩的好友。其文品與人品完全分裂,公然背叛了自己主張。
由此可見,文品與人品既可以和諧統,又有可能全然矛盾。「文如其人」,是我們大多數人美好的願景。我們不能因為文人無行就否定文人的寫作成就,甚至視其作品為洪水猛獸;也不能因為其文學成就而將某位無行文人的一切缺點都掩蓋起來,給他帶上巨大的光環。
錄取啦獨家,轉載請註明出處
⑻ 2015年全國高考試卷二卷作文(內涵評語)
蓋天下美景而又著歷史之厚重者,必為世人心馳神往,趨之若鶩,難以計數。其或為山水折服,或為名勝傾心,或為登凌絕頂以舒心境,或為別離塵囂以求靜心,亦或為過江之鯽類兒。余常聞武當景色秀麗,風月無邊,加之歷史名勝古跡,其名氣駕五嶽之上,雋秀與黃山比肩,底蘊與九華齊名,仙境與蓬萊並駕,奇險與華山同語,每及與此,砰然心動,嚮往之情溢於言表。
吾常夢中神遊武當仙境,待夢盡覺醒之時,身置千里之遙,終覺黃粱,不亦悲乎。然世之事,誠不可測。吾與三兩同事,駕車馳往,待及山腳處,方知夢中之事得償所願。武當不愧為天下名山,山下人聲鼎沸車水馬龍,前者呼,後者應;山中盤旋車次來往交錯,猶與盤龍,直追白日;山頂紫氣妖嬈峰插雲霄,欲與天公試比高。如今身臨其境,得觀全景,攬武當山嶺丘壑於胸中,取鍾鼓紅樓與眼下,聽空谷迴音於耳內,聞清風香氣於口舌,寰宇之內,耳得為聲,目遇成色,加之踏千年古土,立舉世之峰,與日月對歌,同宇宙交歡,磅礴之勢,無與爭鋒。
武當仙境風光旖旎,山川秀美,群峰爭奇,窮兩三日而不能盡玩也。人行其中,猶入畫境,如夢如幻,似痴似醉。雖無長河落日大漠孤煙之壯觀,卻有行到水窮坐看雲起之曼妙。然其景色之繁多,名勝之悠久,令人浮想而忘歸。
然吾行程之匆匆,以走馬之勢觀全豹之一斑,武當全景,得見其四。南岩宮殿,臨壁而建,鬼斧神工,天下奇絕;太子坡,琳琅樓閣,翠瓦丹牆,皇室之風躍然紙上;逍遙谷,溪水潺潺,魚戲潭底,時有歌聲遙向呼應;紫霄宮,錯落有致,雄視寰宇,氣沖霄漢。能觀此四景,不虛此行也。
古人詩雲:「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武當諸峰之中,以天柱為頂,然此行未及頂峰,實為憾事。事後思肘,循徑之頂峰時,受他人左右,致使與頂峰背道,未能及也。殊不知,致人生頂峰之途中,跳出樊籬之世人日漸其少,而為聲色繁蕪所惑之徒日漸其多,故終不能至頂峰者亦多矣,莫不悲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