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以風箏為話題800字的作文
陽春三月,春的氣息已經蔓延開來。廣場上已是風箏的天地。天上,蝴蝶、老鷹、龍、飛機„„在天空中比試身手。放起來的孩子又蹦又跳,沒有放起來的孩子並不灰心沮喪,一遍一遍的試飛。
突然,我的目光一凝。那是一隻金魚風箏,放它的是一個小孩子,正放在興頭上,小臉漲得通紅在地上又蹦又跳。這時,小孩的媽媽急匆匆地沖了過來,一把把風箏線奪在手中,「金魚」打著旋兒掉了下來。小孩子一看,哇——的一聲哭了,一屁股坐在地上打起滾來。小孩子的媽媽不屈不撓:「哭什麼哭,你看看錶,該去作文班了!」她一把拽起那個小孩子,騎上摩托車,「轟——」地一聲跑遠了。只留下「金魚」孤零零地躺在地上,彷彿在訴說著不公。我望著「金魚」陷入了沉思„„
我們好像是祖國的花朵,但更像是一隻只風箏。
既然是風箏,就要翱翔天空,不怕風吹雨打,勇敢面對困難,永不放棄。與白雲、太陽接觸是我們的夢想。而在我們的背後,永遠都牽著一根線。那根線是父母的牽掛,我們走到哪,父母的牽掛就跟到哪。「高處不勝寒」,當我們遠走高飛之時,心中,還是有著對父母不變的愛意。可能出於某種原因,我們有時會回不到父母身邊團聚,只能默默思念著父母。父母雖然見不著兒女,但為兒女的成績感到自豪欣慰,在背後默默注視著我們。偶爾,風箏會孤單徘徊,迷失方向,但是父母手中的那根線是我們的的導航燈,是我們的向導,會及時幫我們找回方向,設計新航線,給我們勇氣和力量。當然,這有可能是我們長大後的情景,但也許遙不可及。
有一個故事,說了一位天神,來到中國和美國來考察,預測未來哪個國家出現的偉人最多。最後,天神得出的結論是中國。因為,中國各門各科十分嚴格,一點也不放鬆。而美國則是讓孩子自己動手,紀律比較松。轉眼間,二十年過去了,天神又來到了人間。他驚奇的發現,如今的美國,偉人層出不窮,已是富國強國。而中國出現的偉人顯然要比美國少。
是啊,現在的學生,身後緊緊地牽著一根線,父母、老師的視線緊緊地盯著我們。我們渴望飛翔,渴望自由,渴望獨立,渴望自己動手求知,廣闊的天地我們想自己闖一闖。可現實事與願違,奧數班、作文班、語文班„„各色各樣的補習班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好好學習,長大了才有出息」這類話聽得我們耳朵都起繭子了;語文題、數學題、奧數題„„形式各樣的題使我們透不過氣,更像一把無形的枷鎖鎖住了我們。我們失去了自由的翅膀,只能孤單地望著外面的世界。
唉,做好學生有點累,做差生更有無窮無盡的壓力。我們不明白,為什麼只有拚命做題,死記硬背才可以生活?我們是祖國的花朵,難道給我們的養料只有習題嗎?我們希望家長能多出一點時間來陪我們說說心裡話,希望有一個開明的老師和家長,這樣我們才有興趣學習。請您們讓身後的這根線變得沒有壓力,讓我們這些在父母呵護下的「寶貝風箏」勇敢的搏擊風浪,真正生活地有意義。老師,父母,請放下一堆堆作業,請讓題海乾涸,請給我們一片自由的天空吧!是啊,在今天這種弱者強食的環境里,您們是不可能理解我們的。但是,那根「壓力線」真的那麼重要嗎?我們鄭重的向您們呼籲:「請給我們自己的天地!」
不知過了多久,孩子們的歡笑聲才把我喚醒。今天是周末,可有多少孩子在做作業?上補習班?周末也不能解脫。風箏後面的線會讓我們感到壓力,可失去卻會讓我們迷失方向。
風箏啊風箏,你可知道我們的心嗎?
B. 關於風箏的作文
又是一個百花盛開的季節,天空中又出現了五彩的風箏,望著它們,我搜著腦海中的零星碎片,眼前打開的天幕,放映著留在心底的風景。
6歲了,奶奶送給我一個大風箏,看著其他小朋友都被爸爸媽媽抱著,手捧著一個個大風箏去實現自己的飛翔夢,我也撒嬌地纏著爸爸放風箏,卻不丁換來一句沒長眼睛啊?沒看到我正忙嗎?滾一邊去!我難過極了, 屈極了,一邊哭,一邊獨自走到一旁的空地。
看 著小夥伴們和他們的爸爸媽媽燦爛的笑臉,我停止了哭泣。來吧,讓我也享受一下這快樂的滋味吧!於是,我拿著風箏線狂奔,看著風箏從地上層慢躍過我的頭頂, 我自豪極了---不料被腳下的一塊小石子絆倒---鮮血、翻著的皮肉混著泥沙,既疼痛又難看。我不覺哭了起來。現在想來,那時的情形無論是誰看到或許都會 生出些憐惜之情來吧?
8歲了,我上了小學。老師說下次活動課讓我們放風箏!我又興奮又害怕----會有小朋友和我一起放嗎?如果又是我一個人,那該多丟人啊! 不怕一萬,只怕萬一,乾脆先跟同學葉葉約好,讓她陪我一起放風箏。
盼呀盼,終於盼到了活動課!當我拿著風箏去找葉葉時,怎麼也沒料到她早已和另一個女生一起走了!
我快快地來到她面前請求她和我一起放風箏。
哼,你的風箏那麼難看,我才不要和你一起呢!葉葉一臉的不屑。
幼 小的我,腦海里還不曾有羞愧一詞,但那時的情景或許只有羞愧 才能准確傳達吧----我的風箏很小,上面只凌亂地塗著三條單調的顏色,遠不及她們手中的貓頭鷹風箏來得好看。算了,不要再在這里丟人了,還是走吧!沒有 她,我的風箏一樣能飛得很高,盡管我只是一個人。這個時候,自我安慰似乎是我唯一的出路。
我努力地希望自己的風箏飛得高些,再高些。可是,任我怎麼努力,它都只在半空中盤旋一會兒便栽向地面。它是不是也感覺自己長得難看,不想跟天上的天仙們爭寵?
10 歲了,春天的芬芳氣息和悅耳的鳥啼吸引著我。我仍舊一個人拿著風箏奔向大自然的懷抱。今天的風,和照而溫柔----或許,上天也會眷顧執 著的女孩吧?我終於在這里幫助風箏實現了飛翔的夢,它在高高的天空望著我---小,卻極可愛。遠方會不會有人發出這樣的感嘆這是誰放的風箏 啊?飛得好高!
正遐想之際,忽聽見來自手心極細微的繩子綳斷的聲音,手裡攥著的風箏線頓時失去了一切力量。抬起頭了,看見它飄飄然地離我而去一一
我終於把它送上了藍天了!我驚呼。
今天,我早已如我的風箏一樣,在心靈的天空里,和許許多多朋友們一起 飛得很高很高,但那片來自心靈空間的美麗風景,卻靈動地鎊刻在我心底的 幕牆之上……
這是一篇運用小說技法創作的富有童話色彩的考場佳作,考生選取一與成長相關的話題來詮釋風景,寫得非常感人。
首先是能以一個獨特的視角立意,使所寫內容與命題意圖不謀而合。
成長為主要意旨來演繹留在心底的風景這個題目,使情感在我的獨白中得以巧妙釋放,形象地剖析了成長路上應該如何釋放孤僻心理的深刻 命題。
其 次是借明晰的線嗦體現構思的新巧O文章敘事的線索非常明晰,既有 6歲、8歲、10歲等構成的時間線索,也有以風箏這一媒介巧妙串 聯的心路歷程。但風箏又僅是聯系故事和人物情感的詩意媒介,在孤 獨的自我錘煉之中不斷地走向成熟,才是考生發自心底的傾訴。
第三是以首尾巧妙的點題呼應來體現文章結構嚴謹的O文章以留在心 底的風景起,又以那片來自心靈空間的美麗風景收,前者點題,後者既點 題又點睛,全文結構嚴謹而又清新自然。
C. 介紹風箏的作文
十三世紀時,義大利馬可•波羅自中國返回歐洲後,始傳到世界各地。
據古書記載:「五代李鄭於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為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故名風箏。」故而不能發出聲音的叫「紙鳶」,能發出聲音的叫「風箏」。
古代風箏,曾被用於軍事上之偵察工具外,更進行測距、越險、載人的歷史記載。
南北朝——風箏曾是被作為通訊求救的工具。梁武帝時,侯景圍台城,簡文嘗作紙鳶,飛空告急於外,結果被射落而敗,台城淪陷,梁 武帝餓死留下這一風箏求救的故事。
北齊——文宣帝高洋,將人綁上翅膀,令人從高塔跳下摔死,名為「生」。
漢代——楚漢相爭,韓信曾令人製作大型風箏,並裝置竹哨弓弦,於夜間漂浮楚營,使其發出奇怪聲音,以瓦解楚軍士氣。
唐代——將被用於軍事上的風箏,已漸轉化為娛樂用途,並於宮庭中出放風箏.
宋代——把放風箏做為鍛煉身體的功能,百姓在清明節時,將風箏放的高而遠,然後將線割斷,讓風箏帶走一年所積之霉氣。
明代——以風箏載炸葯,依「風箏碰」的原理,引爆風箏上的引火線,以達成殺傷敵人之目的。
清乾隆——即有雙紙控制風箏詳圖尺寸與解說。
日據時代——因軍事的理由禁止放風箏,因為鮮艷的風箏可傳遞給敵方訊息,並提供飛機轟炸的目標。
二次世界大戰美軍曾用特技風箏做活動靶,訓練打靶。
1980年,風箏開始廣受喜愛,除原來雙線外,並演變成三線,四線的技術風箏或特技風箏。
歷史起源
風箏真正的起源,現在已無法證明。有些民俗學家認為,古人發明風箏主要是為了懷念世故的親友,所以在清明節鬼門短暫開放時,將慰問故人的情意寄託在風箏上,傳送給死去的親友。
風箏,古時稱為「鷂」,北方謂「鳶」。大多數的人認為風箏起源於中國,而後廣傳於全世界,是一種傳統的民間工藝品。實際上,中國最早出現的風箏是用木材作的。春秋戰國時,東周哲人墨翟(公元前478-392年),曾「費時三年,以木製木鳶,飛升天空...」。墨子在魯山(今山東濰坊境內),「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這是說墨子研究試制了三年,終於用木板製成了一隻木鳥,但只飛了一天就壞了。墨子製造的這只木鷂是最早的風箏,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風箏。(約紀元前300年左右),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
直至東漢期間,蔡倫發明造紙術後,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因此可以推斷,中國風箏已有兩千年以上歷史了。
墨子把制風箏的事業傳給了他的學生公輸班(也稱魯班),<墨子‧魯問篇>中說,魯班根據墨翟的理想和設計,用竹子做風箏。魯班把竹子劈開削光滑,用火烤彎曲,做成了喜鵲的樣子,稱為「木鵲」,在空中飛翔達三天之久。<鴻書>上說:「公輸班制木鳶以窺宋城」。
最初風箏常被利用為軍事工具,用於三角測量信號、天空風向測查和通訊的手段。就如春秋時期,魯班『制木鳶以窺宋城』。
公元前190年,楚漢相爭,漢將韓信攻打未央宮,利用風箏測量未央宮下面的地道的距離。而垓下之戰,項羽的軍隊被劉邦的軍隊圍困,韓信派人用牛皮作風箏,上敷竹笛,迎風作向(一說張良用風箏系人吹簫)漢軍配合笛聲,唱起楚歌,渙散了楚軍士氣,這就是成語「四面楚歌」的故事。
在正史中也有關於風箏的記載,時間較五代更早,其一是南朝的〔侯景之亂〕,梁武帝被侯景圍困,城牆被包圍。曾放風箏向外求援,據南史卷八十「侯景傳」中所述,在梁武帝蕭衍大清三年(公元549年)時,侯景作亂,叛軍將武帝圍困於梁都建鄴(即今南京),內外斷絕,有人獻計製作紙鴉,把皇帝詔令系在其中,當時太子簡文在太極殿外,乘西北風施放向外求援,不幸被叛軍發覺射落,不久台城即遭攻陷,梁朝從此也衰微滅亡。這是簡文施放風箏向外求救不幸失敗的故事。
相傳在公元前五世紀時,希臘的阿爾克達斯就發明了風箏,可惜後來失傳。直到公元十三世紀,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從中國返回歐洲後,風箏才開始在西方傳播開來。
又從其它考據證實,約第十世紀傳至韓國再至日本,十三、四世紀才傳至歐洲。
美國也有放風箏的故事,當時的人們以為雷電與閃光,是宗教上神的怒吼而生恐懼,富蘭格林則利用風箏,證明了雷電與閃光是空中放電的現象,而發明了避雷針。風箏的故鄉-山東濰坊
中國風箏
中國的風箏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從傳統的中國風箏上到處可見吉祥寓意和吉祥圖案的影子。在漫長的歲月里,我們的祖先不僅創造出優美的凝聚著中華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繪畫,還創造了許多反映人們對美好生活嚮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圖案。它通過圖案形象,給人以喜慶、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眾的欣賞習慣,反映人們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滲透著我國民族傳統和民間習俗,因而在民間廣泛流傳,為人們喜聞樂見。
有著二千多年歷史的風箏,一直融入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受其熏陶,在傳統的中國風箏中,隨處可見這種吉祥寓意之處:「福壽雙全」、「龍鳳呈祥」、「百蝶鬧春」、「鯉魚跳龍門」、「麻姑獻壽」、「百鳥朝鳳」、「連年有魚」、「四季平安」等這些風箏無一不表現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
吉祥圖案運用人物、走獸、花鳥、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間諺語、吉語及神話故事為題材,通過借喻、比擬、雙關、象徵及諧音等表現手法,構成「一句吉語一圖案」的美術形式,賦予求吉呈祥、消災免難之意,寄託人們對幸福、長壽、喜慶等願望。它因物喻義、物吉圖案,將情景物融為一體,因而主題鮮明突出,構思巧妙,趣味盎然,富有獨特的格調和濃烈的民族色彩。例如一對鳳鳥迎著太陽比翼飛翔的圖案,稱為「雙鳳朝陽」,它以豐富的寓意、變化多姿的圖案,體現了人們健康向上的進取精神和對美好幸福的追求。
中國吉祥圖案內容豐富,大體有「求福」、「長壽」、「喜慶」、「吉祥」等類型,其中以求福類圖案為多。
求福:
人們對幸福有共同的追求心理。蝙蝠因與「遍福」、「遍富」諧音,盡管它形象欠美,但經過充分美化,把它作為象徵「福」的吉祥圖案。以蝙蝠為圖案的風箏比比皆是,如在傳統的北京沙燕風箏中,以「福燕」為代表,在整個硬膀上,可以畫滿經過美化的蝙蝠。其它的取其寓意的風箏有:「福中有福」、「福在眼前」、「五福獻壽」、「五福捧壽」、「福壽雙全」、「五福齊天」、「五福獻壽」等,周代《洪範》篇載「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攸好德」謂所好者德,「考終命」謂善終,不橫夭。按五福寓意,福已包含富和壽。其他的求福吉祥圖案還有「魚」和「如意」(如意原是竹木製的搔杖,專搔手夠不到的地方,因能盡如人意而得名)。與此有關的吉祥圖案與風箏有:「連年有魚」,「喜慶有餘」,「鯉魚跳龍門」,「百事如意」,「必定如意」,「平安如意」等。
長壽:
古往今來人們都希望健康長壽。寄寓和祝頌長壽的圖案很多:有萬古長青的松柏,有據說能享幾千年壽命的仙鶴及色彩繽紛的綬帶鳥,有據說食之可以長命百歲的「仙草」靈芝和能夠使人長生不老的西王母仙桃等。追求和表達長壽的「壽」字有三百多種字形,變化極為豐富。源於佛教的「萬」字紋樣,寓「多至上萬」之意。在沙燕風箏中,腰部的圖案就多為回轉「萬」字紋樣。與此有關的吉祥圖案與風箏有:「祥雲鶴壽」,「八仙賀壽」等。
喜慶:
表達人們美好、愉快、幸福的心情。喜字有不少字形,「喜喜」是人們常見的喜慶圖案。喜鵲是喜事的「徵兆」,風箏中有「喜」字風箏,「喜喜」風箏碰等,與此有關的風箏和吉祥圖案有:「喜上眉梢」,「雙喜登眉」,「喜慶有餘」,「福祿壽喜」,「雙喜福祥」。喜慶圖案頗具情趣的還有百蝶、百鳥、百花、百吉、百壽、百福、百喜等圖案,如「百鳥朝鳳」。寓間美滿婚姻、夫婦和諧有鴛鴦圖案風箏等。
吉祥:
龍、鳳、麒麟是人們想像中的瑞禽仁獸。龜在古代是長壽的象徵,後來以龜背紋代替。特別需要強調的是關於龍的話題,中國是個尚龍的國家,在我們國家裡龍是有著特別的意味,龍有著鹿的角,牛的頭,蟒的身,魚的鱗,鷹的爪的神奇生物,被視為中華古老文明的象徵。以瑞禽仁獸及其它物象構成的傳統吉祥圖案有:「龍鳳呈祥」,「二龍戲珠」,「彩鳳雙飛」,「百鳥朝鳳」等。中國傳統風箏——龍頭蜈蚣長串風箏,尤其是大型龍類風箏,以其放飛場面壯觀,氣勢磅礴而受人喜愛。
其他國家
各國風箏的特點及風俗
雖然對於風箏的起源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大多數人還是認為風箏的起源在中國,大約在8世紀時傳播到世界各國。
一般而言,由於亞洲地區盛產竹材,適合各種自由曲線的結構設計,並且與神話傳說相結合,所以風箏造型千變萬化且富個人色彩;而西方國家因為缺少竹材而以玻纖或碳纖為材料,在風箏造型及色彩上力求鮮明、簡潔,多以單純的色塊來表現。
不過由於材料、氣候和民俗習慣的差異,而演化出各式各樣、形態多變的風箏,例如北方的沙燕傳到東南亞後,就轉化成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印度、泰國等各型月箏;而硬拍和米字結構傳到韓國發展成風穴風箏,傳到日本,則以浮世繪風格傳揚於世。至於傳到歐美地區的風箏以風箱、傘翼及十字結構為主,因此以各種立體造型及三角翼等幾何圖案為設計主流。
馬來西亞:傳說很美麗
馬來西亞人喜歡放風箏,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以前,據說是為了向稻神致意。有這樣一個傳說:在很久以前,有個窮莊稼漢在田裡遇到一個迷路的女孩,他把女孩領回家,悉心撫養,女孩越長越漂亮,他和鄉親們的收成也越來越好。誰知他老婆起了妒忌之心,把女孩趕出了家門,從此,村子裡莊稼的收成就越來越壞了。原來,那漂亮的姑娘就是稻神。有人告訴他,必須做一個漂亮的東西,放到空中稻神之處,向她表示懺悔。這莊稼漢便做了風箏。隨著風箏的升空,人們的日子又富裕了起來。
馬來西亞風箏的長度一般在一米到二米之間,寬與長相仿。風箏的製作相當講究。首先挑選面向東方生長的竹子,據說這能保證太陽神始終附在風箏上伴隨你度過一生。
馬來西亞風箏的形狀有魚、鷹、貓、鸚鵡等,然而人們最喜歡的卻是月亮風箏。月亮風箏因形似月牙而得名,這種風箏有的像鳥、有的像魚,但都不失月牙形的特點。在正式的官方場合,馬來姑娘常常手執精心製作、圖形優美的月亮風箏迎接貴客。
馬來西亞政府經常組織風箏比賽。馬來西亞航空公司還把風箏作為公司的標志。
日本:浮世繪風格獨特
風箏傳入日本的時間,一般以為是在中國唐代時,通過遣唐使從中國帶往日本的。
風箏傳入日本後,原是作為同事方面傳遞訊息之用,直到江戶時代才在民間流傳開來。早期的風箏多為長方形和金半圓形,上面沒有任何裝飾。到了明治時代,浮世繪的畫風已形成日本風箏的獨特風格,讓風箏的藝術與欣賞價值更為提高。
韓國:風穴風箏獨樹一幟
韓國自行發展出代表性的風箏——風穴風箏,這是由米字結構的風箏轉化而來。
一般的米字風箏是以十字交叉與對角線交叉的骨架結合在一起,加強結構與增加受風。而韓國的風穴風箏更進一步地在平面上挖一個風穴,巧妙地運用受風與排風的位置,讓背風轉為浮力,使風箏的動作更為靈活,屬於打鬥風箏的一種。
泰國:風箏也有男女之別
泰國的風箏有男、女之別,男箏稱之為鳥箏,女箏稱之為魚箏。鳥箏一般有2米高,又叫「猜朗康」;魚箏形如鑽石,也稱「白寶」,放飛時要由7個女子操控。每年2月~4月是傳統放風箏季節,常舉辦多風箏賽會。
荷蘭:曾造出世界最大
現在的荷蘭風箏多沒有骨架,材料多為尼龍布和塑膠紙。荷蘭曾在1984年展示一隻世界上最大的風箏,無骨架,以尼龍布製成,放飛前要先充氣,並由8噸的汽車牽引才能順利升空。
英國:風箏監視潛水艇
在英國,風箏原先是作為航空學的裝置之一。20世紀20年代,以風箏進行廣告宣傳已是常見的宣傳手法,而二次大戰中,英國曾用風箏載人來監視德國潛水艇的活動。20世紀40年代,英國海軍還曾把風箏作為防衛空中攻擊的裝置配置在驅逐艦上。
美國:特技風箏來自靶機
放風箏,在美國被視為一種老少咸宜的體育活動,所流行的風箏多為尼龍布制,不怕風吹雨淋。
1956年發明軟體風箏後,不僅放飛時只靠尼龍布或塑膠材料來支撐,更可將風箏折疊起來,攜帶相當方便。現在相當流行的特技風箏,據說就是根據導彈射擊試驗的靶機設計出來的。
風箏藝術概況
中國風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高超的技藝,這點早已為世人所公認。但要認真研究起來,記述中國風箏的詳細資料卻不多,而專述中國風箏具體技藝的資料就更少。中國傳說曹雪芹所著的「南鷂北鳶考工志」是一個記述中國風箏技藝的專著,但至今不只還見不到此書的全文,就連此說是否屬實,曹氏是否確有廢藝齋集稿這套著作,也還缺少足夠的旁證材料,學術界還在爭論之中,沒有結論。從主觀願望上講,我們很希望曹氏或其他先人能為後代留下一本有關中國風箏技藝的寶貴資料,供今人繼承和發展。但希望不能代替事實,我們只能等待著這方面新的發現。除此之外,就是一些流傳的譜式了。如傳說宋徽宗的「宣和風箏譜」是較早的一本,但至今乃未見到。其他就是各風箏世家或風箏玩家個人收集的譜式了,今天還能找到一些。中國雖然這些譜式各有局限,但必竟是可貴的資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30年代金鐵庵著的「風箏譜」一書較有價值,不足之處是沒有圖,這也許是由於當時印刷出版條件和資金的限制有圖而未印出來。中國除「譜」外還有一種可貴的實物資料——「條」,即製作某種風箏骨架所用的標准竹條,這一般都是在大批生產風箏的世家中代代相傳的,如北京「風箏哈」家就有一捆流傳幾代的「條」。這就補充了「譜」上只有畫面,沒有骨架或只有骨架而沒有具體竹條尺寸和粗細變化的不足,使風箏技藝的流傳更加完整。在文字、圖畫和實物之外,中國民間工藝的技藝傳授主要靠「口傳心授」,這就是在民間藝人中使用的「訣」。這是為了好教好記和保密所用的「歌訣」或「切口」。由於藝人的文化水平所限,這些歌訣或切口往往有音無字、或有字無形,在流傳中丟失、修改、訛誤很多。中國對風箏技藝的討論主要是以上述流傳下來的有限的文化遺產做為歷史背景的參考,以現存的傳統中國風箏為根據,用科學的工藝技術和飛行力學原理進行分析,希望它能為今後中國風箏技藝的推廣和發展提供一點參考。由於本人的水平有限,不當之處還望各位專家學者,前輩同好,有識之士和青少年朋友們提出寶貴的意見和批評指正。
傳統中國風箏的技藝概括起來只有四個字:扎、糊、繪、放。簡稱「四藝」。簡單地理解這「四藝」即扎架子,糊紙面,繪花彩,放風箏。但實際上這四字的內涵要廣泛得多,幾乎包含了全部傳統中國風箏的技藝內容。如「扎」包括:選、劈、彎、削、接。「糊」包括:選、裁、糊、邊、校。「繪」包括:色、底、描、染、修。「放」包括:風、線、放、調、收。而這「四藝」的綜合活用就要達到風箏的設計與創新的水平。
我們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風箏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著名藝人
陳善庭,張衍祿,牟秀蘭,郭遒馨,胡敬珠,楊同科,楊萬善,韓連溪,康萬香,孫永春,張效東 [2]
「今天天氣真好,花兒都開了。」我哼著歌兒起床了。真舒服啊,星期天我美美地睡了個懶覺。推開窗戶,泥土的清香迎面撲來。春天,真好!
對了,老師布置摘抄描寫春天的詩,先做語文作業吧。「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哎呀,今天不正是放風箏的好天氣嗎?不幹了。我連忙放下筆,翻箱倒櫃地找爸爸給我買的蝴蝶風箏,急忙拉上我的好夥伴楊敏珠來到田野里。
我先拉住風箏線,叫楊敏珠幫我拉住風箏的尾巴跟我跑,忽然一陣風吹來,我連忙拉著線逆風而行,可是,因為我跑到前面時,以為風箏不會掉下來了,減慢了腳步的速度,所以風箏沒飛多高就從空中劃落了下來。就在我喘氣的時候,旁邊的一位正在干農活的老伯伯說:「小妹妹啊,放風箏時要一直往前沖,不能停下來,也不能放慢腳步,要等風箏在空中穩定住了,才能停下來,繼續放線。」我像聽懂了什麼大道理似的,自信地點了點頭,開始了第二次的放風箏,我牢記老伯伯說的話,等風一有,隨著楊敏珠的一聲「放」,我就立即拉住風箏線跑起來。哈哈哈,我的「花蝴蝶」慢慢地上天了,它越飛越高,越飛越遠。
我們村的小朋友們看見我在放風箏,來了興趣,也紛紛拿出他們的風箏來到田野里放,天空中立刻多了許多五顏六色的風箏,有金魚,蝴蝶,燕子……它們好像在舉行一場飛行比賽。特別是那隻「大蜻蜓」,它渾身碧綠,東飛飛,西瞧瞧,彷彿在捕食著蚊子。
今天我玩得可痛快啊!小小的風箏給我們帶來莫大的歡樂。
D. 關於放風箏的作文
「今天天氣真好,花兒都開了。」我哼著歌兒起床了。真舒服啊,星期天我美美地睡了個懶覺。推開窗戶,泥土的清香迎面撲來。春天,真好!
對了,老師布置摘抄描寫春天的詩,先做語文作業吧。「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哎呀,今天不正是放風箏的好天氣嗎?不幹了。我連忙放下筆,翻箱倒櫃地找爸爸給我買的蝴蝶風箏,急忙拉上我的好夥伴楊敏珠來到田野里。
我先拉住風箏線,叫楊敏珠幫我拉住風箏的尾巴跟我跑,忽然一陣風吹來,我連忙拉著線逆風而行,可是,因為我跑到前面時,以為風箏不會掉下來了,減慢了腳步的速度,所以風箏沒飛多高就從空中劃落了下來。就在我喘氣的時候,旁邊的一位正在干農活的老伯伯說:「小妹妹啊,放風箏時要一直往前沖,不能停下來,也不能放慢腳步,要等風箏在空中穩定住了,才能停下來,繼續放線。」我像聽懂了什麼大道理似的,自信地點了點頭,開始了第二次的放風箏,我牢記老伯伯說的話,等風一有,隨著楊敏珠的一聲「放」,我就立即拉住風箏線跑起來。哈哈哈,我的「花蝴蝶」慢慢地上天了,它越飛越高,越飛越遠。
我們村的小朋友們看見我在放風箏,來了興趣,也紛紛拿出他們的風箏來到田野里放,天空中立刻多了許多五顏六色的風箏,有金魚,蝴蝶,燕子……它們好像在舉行一場飛行比賽。特別是那隻「大蜻蜓」,它渾身碧綠,東飛飛,西瞧瞧,彷彿在捕食著蚊子。
今天我玩得可痛快啊!小小的風箏給我們帶來莫大的歡樂。
E. 風箏作文
[風箏作文]
飛翔在蔚藍色的天空中看到春帶來希望的夢想竹是你的專肌肉紙是你的皮毛風是你的翅屬膀線兒是你的向導這一切都不太重要你有你的夢想你想飛上你的藍天你想看到你的夢想你想看到春來希翼你在實現你的夢想多次試航終於上到高空那怕來世只有這一回你找到了你的所愛看到了你的希望斷線的風箏飄啊飄你要去何方你有你的夢想你在高空看到了你的希望了吧你也想效飛蛾撲火縱死也願投入希望的懷抱你可曾看到了注視你的目光你可曾看到我們對你的關心你是否覺得這都不可留戀你是不是想我們的關注是你的禁錮我們的關心是你找夢的束縛覺得這一切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我找到我的夢想我看到了我的希望縱知前往是粉身碎骨終於脫開了這該死的線索終於開始也我這一夢想之旅於是關心的是我的所風箏作文300字小學生作文(/)
F. 寫風箏的作文
又是一個百花盛開的季節,天空中又出現了五彩的風箏,望著它們,我搜著腦海中的零星碎片,眼前打開的天幕,放映著留在心底的風景。
6歲了,奶奶送給我一個大風箏,看著其他小朋友都被爸爸媽媽抱著,手捧著一個個大風箏去實現自己的飛翔夢,我也撒嬌地纏著爸爸放風箏,卻不丁換來一句沒長眼睛啊?沒看到我正忙嗎?滾一邊去!我難過極了, 屈極了,一邊哭,一邊獨自走到一旁的空地。
看 著小夥伴們和他們的爸爸媽媽燦爛的笑臉,我停止了哭泣。來吧,讓我也享受一下這快樂的滋味吧!於是,我拿著風箏線狂奔,看著風箏從地上層慢躍過我的頭頂, 我自豪極了---不料被腳下的一塊小石子絆倒---鮮血、翻著的皮肉混著泥沙,既疼痛又難看。我不覺哭了起來。現在想來,那時的情形無論是誰看到或許都會 生出些憐惜之情來吧?
8歲了,我上了小學。老師說下次活動課讓我們放風箏!我又興奮又害怕----會有小朋友和我一起放嗎?如果又是我一個人,那該多丟人啊! 不怕一萬,只怕萬一,乾脆先跟同學葉葉約好,讓她陪我一起放風箏。
盼呀盼,終於盼到了活動課!當我拿著風箏去找葉葉時,怎麼也沒料到她早已和另一個女生一起走了!
我快快地來到她面前請求她和我一起放風箏。
哼,你的風箏那麼難看,我才不要和你一起呢!葉葉一臉的不屑。
幼 小的我,腦海里還不曾有羞愧一詞,但那時的情景或許只有羞愧 才能准確傳達吧----我的風箏很小,上面只凌亂地塗著三條單調的顏色,遠不及她們手中的貓頭鷹風箏來得好看。算了,不要再在這里丟人了,還是走吧!沒有 她,我的風箏一樣能飛得很高,盡管我只是一個人。這個時候,自我安慰似乎是我唯一的出路。
我努力地希望自己的風箏飛得高些,再高些。可是,任我怎麼努力,它都只在半空中盤旋一會兒便栽向地面。它是不是也感覺自己長得難看,不想跟天上的天仙們爭寵?
10 歲了,春天的芬芳氣息和悅耳的鳥啼吸引著我。我仍舊一個人拿著風箏奔向大自然的懷抱。今天的風,和照而溫柔----或許,上天也會眷顧執 著的女孩吧?我終於在這里幫助風箏實現了飛翔的夢,它在高高的天空望著我---小,卻極可愛。遠方會不會有人發出這樣的感嘆這是誰放的風箏 啊?飛得好高!
正遐想之際,忽聽見來自手心極細微的繩子綳斷的聲音,手裡攥著的風箏線頓時失去了一切力量。抬起頭了,看見它飄飄然地離我而去一一
我終於把它送上了藍天了!我驚呼。
今天,我早已如我的風箏一樣,在心靈的天空里,和許許多多朋友們一起 飛得很高很高,但那片來自心靈空間的美麗風景,卻靈動地鎊刻在我心底的 幕牆之上……
G. 有關風箏的作文
又是一個百花盛開的季節,天空中又出現了五彩的風箏,望著它們,我搜著腦海中的零星碎片,眼前打開的天幕,放映著留在心底的風景。
6歲了,奶奶送給我一個大風箏,看著其他小朋友都被爸爸媽媽抱著,手捧著一個個大風箏去實現自己的飛翔夢,我也撒嬌地纏著爸爸放風箏,卻不丁換來一句沒長眼睛啊?沒看到我正忙嗎?滾一邊去!我難過極了, 屈極了,一邊哭,一邊獨自走到一旁的空地。
看 著小夥伴們和他們的爸爸媽媽燦爛的笑臉,我停止了哭泣。來吧,讓我也享受一下這快樂的滋味吧!於是,我拿著風箏線狂奔,看著風箏從地上層慢躍過我的頭頂, 我自豪極了---不料被腳下的一塊小石子絆倒---鮮血、翻著的皮肉混著泥沙,既疼痛又難看。我不覺哭了起來。現在想來,那時的情形無論是誰看到或許都會 生出些憐惜之情來吧?
8歲了,我上了小學。老師說下次活動課讓我們放風箏!我又興奮又害怕----會有小朋友和我一起放嗎?如果又是我一個人,那該多丟人啊! 不怕一萬,只怕萬一,乾脆先跟同學葉葉約好,讓她陪我一起放風箏。
盼呀盼,終於盼到了活動課!當我拿著風箏去找葉葉時,怎麼也沒料到她早已和另一個女生一起走了!
我快快地來到她面前請求她和我一起放風箏。
哼,你的風箏那麼難看,我才不要和你一起呢!葉葉一臉的不屑。
幼 小的我,腦海里還不曾有羞愧一詞,但那時的情景或許只有羞愧 才能准確傳達吧----我的風箏很小,上面只凌亂地塗著三條單調的顏色,遠不及她們手中的貓頭鷹風箏來得好看。算了,不要再在這里丟人了,還是走吧!沒有 她,我的風箏一樣能飛得很高,盡管我只是一個人。這個時候,自我安慰似乎是我唯一的出路。
我努力地希望自己的風箏飛得高些,再高些。可是,任我怎麼努力,它都只在半空中盤旋一會兒便栽向地面。它是不是也感覺自己長得難看,不想跟天上的天仙們爭寵?
10 歲了,春天的芬芳氣息和悅耳的鳥啼吸引著我。我仍舊一個人拿著風箏奔向大自然的懷抱。今天的風,和照而溫柔----或許,上天也會眷顧執 著的女孩吧?我終於在這里幫助風箏實現了飛翔的夢,它在高高的天空望著我---小,卻極可愛。遠方會不會有人發出這樣的感嘆這是誰放的風箏 啊?飛得好高!
正遐想之際,忽聽見來自手心極細微的繩子綳斷的聲音,手裡攥著的風箏線頓時失去了一切力量。抬起頭了,看見它飄飄然地離我而去一一
我終於把它送上了藍天了!我驚呼。
今天,我早已如我的風箏一樣,在心靈的天空里,和許許多多朋友們一起 飛得很高很高,但那片來自心靈空間的美麗風景,卻靈動地鎊刻在我心底的 幕牆之上……
有趣的放風箏
「今天天氣真好,花兒都開了。」我哼著歌兒起床了。真舒服啊,星期天我美美地睡了個懶覺。推開窗戶,泥土的清香迎面撲來。春天,真好!
對了,老師布置摘抄描寫春天的詩,先做語文作業吧。「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哎呀,今天不正是放風箏的好天氣嗎?不幹了。我連忙放下筆,從櫃子里找到爸爸給我買的小狗風箏,急忙拉上我的好夥伴柳奧傑來到小區里放風箏。
我先拉住風箏線,叫柳奧傑幫我拉住風箏的尾巴跟我跑,忽然一陣風吹來,我連忙拉著線逆風而行,可是,因為我跑到前面時,以為風箏不會掉下來了,減慢了腳步的速度,所以風箏沒飛多高就從空中劃落了下來。就在我喘氣的時候,旁邊的一位叔叔說:「小朋友,放風箏時要一直往前沖,不能停下來,也不能放慢腳步,要等風箏在空中穩定住了,才能停下來,繼續放線。」我像聽懂了什麼大道理似的,自信地點了點頭,開始了第二次的放風箏,我牢記叔叔說的話,等風一有,隨著柳奧傑的一聲「放」,我就立即拉住風箏線跑起來。哈哈哈,我的「小狗」慢慢地上天了,它越飛越高,越飛越遠。
我們小區的小朋友們看見我在放風箏,來了興趣,也紛紛拿出他們的風箏來到田野里放,天空中立刻多了許多五顏六色的風箏,有,蝴蝶,燕子……它們好像在舉行一場飛行比賽。特別是那隻「大蜻蜓」,它渾身碧綠,東飛飛,西瞧瞧,彷彿在捕食著蚊子。
今天我玩得可痛快啊!小小的風箏給我們帶來莫大的歡樂